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育人路径和方式范文

创新育人路径和方式精选(九篇)

创新育人路径和方式

第1篇:创新育人路径和方式范文

实践教学是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信息时代大环境的到来,传统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世界发展格局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这也决定了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2015年12月由张云阁、贺尧夫精心撰写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一书正是以此背景为前提,立足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创新这个基点,从理论创新、路径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等方面,全方位探究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新途径,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全书行文流畅、内容丰富、分析独到,极具参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立足实践,研究内容丰富全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新时期课程改革春风下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细致的探索和科学总结。其中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便是有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改善实践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此,本书一改高校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中国近代史纲要》等重在理论教育的模式,把重心落在实践教育这一环节上,以实践教学基础理论、教学模式、路径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主题为探讨对象,对课程的实践价值、实效探析和教学反思等多方位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旨在提高高校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潜心研究成果可以把人们对实践教学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书中以海南大学为例,对海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析,肯定了实践课堂这一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和积极性,并提倡发展包括校园、网络、社会实践在内的“三位一体”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丰富了全书的研究内容。可见本书不仅立足实践,而且无论是在问题分析的深度还是广度上都体现了作者缜密的思维和深邃的智慧,不仅让读者有豁然开朗的阅读体验,而且还可以为相关领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的良好范式。

其二,创新性与可操作性凸显,为实践教学提供路径选择。实践教学的路径本身并不是单一的。特别是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已经逐渐全方位迈入信息高度集成化、资源高度共享化的信息时代。相应的教学资源和实践园地也变得丰富起来,时下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课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和路径选择的一个热点。而本书关于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点主要在于立足实践创新这一研究目标,依托时代性和现实性,不仅探究了课堂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还对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在路径方法研究环节还以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为指导,探究了榜样教育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并将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海南高校思政教学课程的研究重点,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可谓是真正遵循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研究原则。此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方式拓展课堂教学成果。这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提供了路径选择,而且也增强了本书内容的可操作性。

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一书围绕着“实践”二字,对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做了大量精辟的论述。视角独到,观点明确,结构严谨,条理明晰,倾注了作者大量的心血,彰显作者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素养。这一著作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理论,而且有助于立足当今大学生思想实际,深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感,从而引导学生思想向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本书无论是从研究领域还是教学应用领域而言都是一部优秀的著作,值得思想政治教育人士一读。

第2篇:创新育人路径和方式范文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1.定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讲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依照其生理心理发展特征,采用专业技术和相关知识理论进行心理咨询,开展教育课程和教育活动的教育活动。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能够有效的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心理问题,以增强心理健康、心理潜能的开发,促使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成为新一代的社会建设接班人。

2.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童其他事物一样,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只有充分了解掌握这些特点,才能更好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国内外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呈现出基础性、主体性、全体性和全面性特点。其中基础性源于培养综合素质全面人才的教育目的,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保障。同时随着国际竞争的激烈化,各国都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目标,例如:美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重点强调张扬个性,实现自我;而我国也将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教育目标。主体性重点强调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上都以大学生主体地位作为指导,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实际情况,采用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新常态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全体学生作为对象进行的,因此体现出全体性特征。当然,高校教育除了关注心理健康外,还包含了很多领域,包括社会适应、职业心理、人际交往、自我评价等,全面均衡的促进大学生成长。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创新分析

1.新常态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创新的重要性。

我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为了更快更好的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顺应时代特征进行路径创新探讨,具有一定的重要性。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创新利于全面揭露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它还渗透于各科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教师投身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高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利于增强效果,累积经验,从多学科教育中多角度的揭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这也是高校教育中的一项全新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投入研究。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创新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全面综合成长。对于大学生而言,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自身潜能的发挥,误导成长方向。因此为了培养高素质全面综合性人才,就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创新探讨,帮发展助大学生完成学业,掌握知识技能,用健康的心理素质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投身社会建设。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创新利于构建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学生自身特点、教学环境以及教育者的风格等,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将会呈现出多样的个性特征,但又具备普遍的规律和操作模式。目前适用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包括医学模式、教育发展模式和教育综合模式等3种,它们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根据各种情况,有针对性的采用合适的模式构建出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创新方式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门课程中

因此在路径创新过程中就必须打破“学科本位”思想,整合跨学科知识,加强各门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沟通,在加深拓展教学内容的同时实现学科间的互补,消除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误区。例如: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整合,能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全面综合性素质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同音乐课程的整合,可以通过音乐欣赏达到舒缓身心、释放情绪的目的,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焦虑、孤独、彷徨等心理的调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的创新,需依靠课堂教学来实现目的。课堂教学是充分展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途径,也是实现集体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应当立足课堂教育的优势与特点,指导大学生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目前,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而展开的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例如:心理网站的建立,主要利用计算机通过聊天室、电子邮件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教育咨询帮助;通过主题班会、心理知识竞赛、心理沙龙、挫折考验训练等团体活动,向大学生普及宣传心理学相关知识,传播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与适应力。

三、结语

第3篇:创新育人路径和方式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 理想信念教育 创新

一、本课题研究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及研究目标

(一)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信仰教育问题: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再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一些高校只注重入党前的发展,轻入党后再教育,导致了部分党员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精神松懈,大大有损党员的形象;教育方式陈旧,路径缺乏时代创新。发展党员,从写入党申请书开始,到个人写思想汇报,支部确定培养对象,培养人参加党校培训班,直到支部通过其为中共预备党员,这些程序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固有的程序使得不少学生的入党申请书就像例行公事,套用旧版本。内容陈旧,缺乏时代创新性;党员发展的质量和数量不协调。部分学生党支部把发展党员的人数作为衡量支部工作开展的成效,大量发展学生党员,由于正式党员有限,很难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出现了“重数量轻质量”的不良现象。

高校学生党员自身存在的问题:入党动机不纯。部分学生对入党抱有错误想法。只想趁在校期间尽早入党,把入党当成未来就业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直接导致了部分学生入党前和入党后判若两人;党性修养不足。部分大学生党员党性意识淡薄、党员观念淡化、缺乏主题意识和先锋意识。主要表现在:对学生中的不良行为不劝阻、不教育、不报告,本着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理论素养不够,这是高校学生党员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就是对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不好的不好,对党的一些重要文献缺乏深刻的认识。一方面是因为有些学生党组织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发展对象的现实表现,比如看担任过什么职务,获得过什么奖励等。

(二)研究目标

确立基层党组织党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路径。基于对目前高校基层党建组织在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怎样确立对入党大学生理想与信念教育的创新路径,使其在入党以后继续保持良好的信仰与崇高的信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研究在当前形式下,对党员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路径的可行性。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良好方式方法路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才能确定它的科学性。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1)研究的主要内容:高校基层党建组织对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现状的研究包括;高校基层党建组织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研究;基层党组织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形成作用的研究;基层党组织的理想信念教育对大学生党员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观的创新路径的研究。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的研究包括: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大学生党员动机上的研究;在培养大学生党员对象和入口上的研究;在对大学生党员个人行为表现的研究。高校基层党员教育者对任何引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实效性研究包括:高校基层党员教育中的知识、理论素养、党性修养与理想信念的实效性研究和探索问题、学习态度、把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研究及对培养知识理论水平过硬的理想信念教育师资队伍的实效性研究。大学生党员自身学习行为的表现和崇高理想信念的研究是指针对大学生党员自身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行为表现的深层次研究和理想信念形成内在驱动的研究。大学生理想信念创新路径的研究包括:基层党组织理想信念观、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观是否符合和新时展的要求的研究及理想信念的传导方式、教育方法、师资队伍创建、理想信念考核机制的研究。高校基层党组织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考核体系的研究是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规范化、制度化的评价机制的研究和高校基层党组织理想信念的实效性科学体系研究。

(2)基本思路和方法:本项目的研究思路是以高校基层党建理论研究为基础,以高校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问题为突破口,通过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原因等理论的分析和利用调查数据分析理想信念教育因素在事件中的作用及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创新路径的实证研究。本项目拟采用的方法有调查分析法,个案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与经验总结法等方法。

(3)它的重点和难点分别是:基层党组织如何探索引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创新路径研究;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科学的培育体系与路径的研究及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科学的考核机制的研究。

三、本课题研究形成的重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有建设好高校基层党组织队伍,充实党支部生活,增强文化软实力,让大学生党员找到归属感和精神支柱,从而为其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打下良好的“”基础;构筑大学生党员和基层党支部的交流平台,对其崇高理想信念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理论教育理论,为中国梦引领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提供了强有力的核心基础;建立高校基层党支部和学生党员的考核机制,使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发展得以强有力的保证。

第4篇:创新育人路径和方式范文

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提出以来,湖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诸多困难,为更好地克服困难,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试图探讨适合于湖南省实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模式和路径。

关键词: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模式;路径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4-0007-03

自2009年以来,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已成为我国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作出的战略部署,湖南省正好借此契机,已2010年8月底至9月初先后出台《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以及《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这是实现湖南跨越发展的重大现实选择,以此选择加快培育湖南省“十二五”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就发展过程看还存在许多困难,因此,有必要探讨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力求加速实现其跨越式发展。

1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的提出为湖南省产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湖南省未来经济的发展勾画了一个美好的蓝图。但目标需要一些具体条件,如战略决策储备条件、产业条件、技术突破条件及市场需求条件。结合湖南省目前的现实情况,虽然湖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很大进展,但离目标实现的条件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困难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产业规模不大,整体竞争力不强

目前,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近年来发展势头很好,但与兄弟省份比较仍存在产业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问题。在“2009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湖南入选的5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之和比湖北东风汽车公司一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还少77.13亿元。与此同时,湖南基础工业行业能源利用效率低,能耗水平较高。2013年湖南能耗为1.201吨标煤/万元GDP,全国为1.008,这一能耗水平是广东的1.8倍,是江苏的1.6倍,说明湖南能耗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经济发达省市的能耗差距更是明显。因此,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的情况,同时缺乏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难以形成增长极和发挥推动效应,因而影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1.2 技术水平较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湖南高新技术产业中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如航空航天、新能源及节能、资源与环境等领域规模比较小,发展较慢。2013年,航空航天产业、新能源及节能产业、资源与环境产业完成的产值分别占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分别仅为0.9%、4.6%和2.6%。其中,高新技术产值超过1亿元的企业数34家,超过10亿元的企业数8家,分别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5.4%和11.3%,没有产值过50亿元的企业;从经费投人看,企业的科研经费投人强度很低,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主营业务收人不到3%,与国家要求的5%相差甚远。另外,湖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相对较少,实现商品化并形成知名品牌的企业也很少。而且湖南大部分战略性新兴企业缺乏独立承担科研项目的实力和科技创新的动力,很多高新技术产品以模仿为主,缺乏真正的创新。

1.3 高科技人才流失严重,专业人才匮乏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人才创新创业的主要舞台,目前湖南高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缺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制约。首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和顶尖人才严重匾乏。从整个人才队伍的水平来看,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家竞争的战略科学家短缺,特别是那些能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的科技领军人才不足。全省“两型社会”建设所需的两型产业(能源、环保)等学科领域的人才十分缺乏。全省20位工程院院士(不包括外聘)中,环境科学领域的仅1人。其次是尚未形成高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使用体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缺乏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部门之间在高层次创新人才管理上沟通协调不够;在人才使用制度上也不尽合理,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不完善,“官本位”的观念严重影响了科技人才在学术方面的发展和第一线专业技术骨干队伍的稳定。

1.4 资源耗减加快,环境污染严重

水资源方面,湖南两个降水低值区,一个处于湘北洞庭湖区;一个处于衡邵丘陵区,由湘中干旱走廊向南北延伸,北至长沙,南到永州。这两个区域却是全省城镇人口最集中、工业最发达的地区。随着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集中的程度越来越高,水资源的分布却是分散的,湖南水资源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不匹配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另外,湖南是一个能源较为贫乏的省份,随着湖南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需要大量的能耗密集型产品,因而能源短缺与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的矛盾也可能加剧。湖南省是一个有色金属储量较为丰富的省份,因而工业化道路进程环境污染形势较为严峻。近年来湖南省工业废气排放量增速较快,工业固体废弃物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农田、水源,处理不当还会传播疾病,已成为困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居民生活健康、制约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如株洲清水塘、衡阳水口山、郴州三十六湾、冷水江锡矿山等一些工矿区周边环境隐患较多,而且彻底解决的难度相当大。

1.5 产业链短、配套体系不完善

目前,湖南大多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较短,如湖南省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是以株洲电力机车厂和时代集团为核心来构建的,而相关配套企业的发展则良莠不齐,产业中的企业各自为政,缺乏产业整合与协调,产业链上下难于延伸,中间缺乏扩散与衔接。从产业基地构件的角度看,企业之间缺乏有效运作的管理协调机制,处于一种较为松散的状态,作为产业基地的整体功能有所欠缺。另外,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配套体系不完善。湖南省除工程机械等个别产业省内配套率较高外,大部分产业的配套能力低于50%。

2 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模式

依据湖南省的自身特色,湖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可供借鉴:

(1)传统产业依托型模式。首先以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传统大中型企业作为整个产业发展的起点,然后由一点到多个点,再到“面”形成产业集群。该模式尤其适应于长株潭地区、湘北经济区、湘中经济区和湘南经济区等区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为这几大区域均把先进制造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培育,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就属于传统产业依托型模式,以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衡阳输变电设备制造产业、长沙高端工程机械制造产业最为典型。

(2)品牌攻坚型模式。就是以树品牌求发展的产业之路,依靠快速生产大批量的产品形象树品牌,以品牌带动延伸产品的开发来获取经济效益。此模式尤其适应于文化创意产业、生物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这三类产业均属于后发优势强、潜力巨大的产业,就目前而言它们对经济的贡献还不是很大,但通过树品牌、求特色的方式可迅速成长起来。由于长株潭地区、湘中经济区和湘西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有这三类产业,因而此模式适应于这三大区域。

(3)地区差异化模式。地区差异化模式是指湖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考虑区域经济的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地区差异化模式的实质,就是要从全局着眼,通过有效路径,以最小的成本,克服各地区的产业雷同,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实现区域的合理分工,以获得最大的区域经济整体效益。湖南是一个发展中的内陆省份,地域差异明显,因此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应遵循差异化的原则,以追求最佳经济效益和缩小地区差异为主要目标。因此,要进一步强化以长、株、潭为核心的“一点一线”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带的龙头效应;充分挖掘湘南地区市州的后发优势强劲,对其原有的优势部门(如机械、化工、冶金、能源、建材等)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持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和生物产业良好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

(4)政府引导型模式。湖南省应根据本地区的未来发展定位而实施的具有一定前瞻性的产业布局,通过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此适应于全省各区域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因为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么处于成长期,要么处于孕育期,均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从湖南省产业发展的特色看,生物产业发展(以浏阳生物医药园区为代表)采用这种模式最为典型,目前浏阳生物医药园区已初步形成以“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中试孵化―规模生产―营销物流”为产业链的现代生物医药创新网络。

(5)自主研发型模式。自主研发型模式即是走的是一条“自主研发创新+产学研一体化+资本市场+产业国际化”的路子。此模式的要点是在政府的重点资助下,以我为主,自主研发,取得完整知识产权;产学研紧密结合,私募股权融资实现成果产业化;上市融资,打通资本通道,做大做强拓市场。该模式的优势具有较强的产业主导权(标准制定权、产品定价权、利润独占权);劣势是周期长、风险大。适应于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因为此两大产业要求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因而自主研发和产学研一体化显得相当重要。因而此模式适应于长株潭地区、湘北经济区、湘中经济区和湘西经济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3 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湖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紧紧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结合湖南的产业基础和长远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及两种资源,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和领军人才,迅速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完善创新体系,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市场应用环境,力争突破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瓶颈。具体来说,湖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以下几种路径选择。

3.1 传统产业的战略新兴化路径

传统产业的战略新兴化路径就是针对于以上传统产业依托型模式而言的,因而这条路径同样适应于长株潭地区、湘北经济区、湘中经济区和湘南经济区等区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湖南省作为先进制造业大省,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其中大多数企业源自于改革开放甚至更早时期的企业,根植性强,这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核心优势。这个“根”不能丢,否则总体经济、高新产业等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湖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立足于本地有优势的传统企业这个“存量”的新兴化变革。

基于湖南省传统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而新一轮技术革命要求这些传统产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否则将会失去这种核心作用,因此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走传统产业的战略新兴化道路。

3.2 新兴产业高端化路径

新兴产业高端化就是产业从相对“低端”向相对以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智力密集性为特征的“高端”不断攀升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在传统产业新兴化的基础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另一目的是加大发展等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等新兴产业,实现三次产业的结构升级和素质提高。由于这条路径是既传统产业新兴化路径之后的选择,因而它适应于湖南省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该路径的具体做法是必须不断培育和引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引进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培育新市场。

3.3 创新驱动化路径

当前湖南省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要加快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就必须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路径,着力推进全方位的自主创新,破除传统路径依赖,以创新的视野、创新的方式,集聚高端创新要素,促进产业发展模式从投资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依托湖南省现有基础,把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作为提高创新能力的突破口,形成优势资源集成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战略技术和产品。世界经济发展历程表明,后起国家的技术进步有两个来源,即外源式和内源式。外源式是指通过投资、贸易、模仿等方式从国际市场获取技术,内源式则是通过自主创新获取技术。针对具体的技术,究竟是外源式获取还是内源式获取,应该是由企业全盘比较收益、成本与风险后决定。

3.4 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并举化路径

市场主导路径主要是指在不断扩大和深化开放的前提下,以内源要素为依托、以内生链条为载体、以成本内化为保证的发展方式。基于目前湖南肩负探索“两型社会”体制机制的全局使命,因此湖南的市场主导路径还必须是“两型发展路径”。市场主导路径对于处于内陆省份的湖南来说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形成内生型发展的市场依托。就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而言,纯粹的市场主导内生模式和政府完全推动模式都是不可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在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的协同作用下培育和发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的作用是在保有一定的控制权的情况下发挥其举足轻重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引导作用就是要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在经过充分论证且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可以集中全社会力量,组织多部门多企业协作,实施大规模财政支持,迅速形成产业链竞争优势,进而巩固成果,使其成为真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并举化路径适应于湖南省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但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谁轻谁重,应视各产业发展的特征和差异而定。

参考文献

[1]姜大鹏,顾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09).

第5篇:创新育人路径和方式范文

关键词 五邑侨乡文化;高校青年教育工作;价值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5-0091-02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在日渐频繁的社会文化、地域文化和校园育人文化的交融中,如何更好地选择、运用具有时效性的工作路径,将对高校青年教育工作产生直接影响。五邑侨乡文化的人本理念、文化凝聚力及寓教功能是五邑侨乡文化对高校青年教育工作价值实现的切入点。依托侨乡文化精神树立先进的工作理念、创新高校青年教育工作机制及模式,是五邑侨乡文化对高校青年教育工作价值实现的基本路径。

1 五邑侨乡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江门五邑华侨给侨乡人民留下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如广东省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五邑侨乡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鲜明特质的文化体系。侨乡文化是侨乡人民勇于开拓、勇于冒险、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的文化凝结,伴随着现代文明的进程而得以形成、发展和成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侨乡培育出如陈白沙、陈垣、冯如、梁启超、司徒美堂等一批时代人物,美国前驻华大使骆家辉亦是侨乡后裔。“侨”是五邑文化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五邑文化最独特的优势所在,充满生机的侨乡文化孕育着浓厚的内涵价值,具有独特的作用[1]。

族侨身在异国他乡艰苦奋斗,祖国、家乡是他们最终的归宿与心灵的寄托,这种归宿与寄托始终凝聚为对祖国、家乡最深沉、最热烈的爱。五邑地区的大部分华侨都将侨居国视作暂居地,自己省吃俭用,将侨汇源源不断地寄会家乡,希望家乡的亲人过上好日子。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各族的族侨出资创办侨刊,兴建图书馆,在人口稠密的墟镇组织宣讲,极大地提高了五邑侨乡的文化素质。爱国、爱乡的情感是五邑侨乡文化的灵魂,是推动五邑侨乡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

华侨的出洋谋生之路充满艰辛和风险,冒险精神是五邑地区民众开拓、创新意识的雏形。五邑侨乡文化兼容并包、吸取他长的优秀品质将会发挥更大作用。侨乡文化在成长过程中敞开胸怀拥抱世界,吸收西方文明的先进理念。目前,广东经济的发展进入转型期,创新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核心概念,五邑侨乡的经济建设正在迎接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管理理念、新的发展模式的挑战,侨乡文化的开拓、创新意识将会在五邑侨乡的经济建设中发挥潜能。五邑侨乡文化是在文化融合、吸收其他文化优秀品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2 五邑侨乡文化对高校青年教育工作价值实现的基本路径

五邑侨乡文化为五邑大学探索先进高校青年教育工作路径提供了生动的素材。五邑大学是江门市的一所地方性高等院校,其秉承“立足侨乡、面向地方、服务社会”的办学方针,利用地方优良的特色文化建设校园,用优秀的五邑侨乡文化精髓孕育人,为社会、为地方培育了一批批实用型人才。时代的快速发展,对高校青年教育工作提出更为复杂、更为严峻的新要求。五邑侨乡文化对高校青年教育工作价值实现的基本路径主要表现在树立先进的工作理念、创新高校青年教育工作机制及模式三个方面。

依托五邑侨乡文化的人文内涵树立先进的工作理念 依托五邑侨乡文化树立先进的工作理念,以人为本共创幸福校园。高校青年教育工作的主体是人,是一群最具活力的年轻人。随着社会转型中不确定因素的加大,学生的管理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由于舆论监督、学校与学生之间责权不清等困扰,各高校纷纷加大管理力度,使高校青年教育工作中发生教育管理主体错位现象,把管理学生看作高校青年教育工作的主体和重心,把学生放在“被管理者”的位置上。整个高校青年教育工作开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失衡,导致工作开展有效性降低。侨乡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与社会主义特色文化价值相一致的,五邑大学经过30年的办学实践,贯穿以人为本,因此,只有明确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教师是搭建舞台的人,学生是舞台上的演员,才能提高高校青年教育工作实效作用,凝聚人心,共创幸福校园。

树立科学发展观,结合侨乡文化精神创新高校青年教育工作机制 五邑大学与国内外多所高校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每年定期选派高校青年教育工作人员前往香港城市大学等进行交流学习。虽然我国高校早已成立专门的高校青年教育工作机构和高校青年教育工作队伍,但长期以来在实践中为方便工作,常常把高校青年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混为一谈。由于高校青年教育工作者事务性工作过于繁重,专业事务过度挤占德育事务,这种工作机制是和“协作与融合”的国际要求相违背的。一方面,在学校开展多元化教学是学校组织教学的中心工作,也是最为常态化的德育育人工作方式。用全局的眼光开展德育育人,就要充分重视教育教学的育人环节,把德育育人工作铺设到课堂中,延伸到校道,开设到公寓。另一方面,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中大学生表现出团结、友爱、民主的过程也就是德育育人的实效体现。在特定的条件限制内,明确考核目标,通过团队学习成果的考评也是德育和智育教育融合的完善考核机制。

结合侨乡特色文化创新高校青年教育工作模式 当今,大学生信念教育面临巨大挑战,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随着生活方式的开放及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发生深刻变化,并且在多样的变化中给高校青年教育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单从学生基数来看,高校青年教育工作队伍很难有效管理、服务好庞大的学生群体。五邑侨乡文化具有丰富的育人资源,可以采取就近取材的原则,让优秀的侨乡文化为高校青年教育工作注入丰富的内涵。一方面,通过挖掘侨乡文化物质和精神素材开展主题宣传教育。在网络上抢占文化的主导地位,打造网络的文化阵地,在微博、微信、论坛开展侨乡文化大讨论,在整个校园营造一种爱国、爱乡、爱校的文化氛围。如五邑大学在校园网开设文化教育专版,方便大家学习梁启超自由之理念、司徒美堂之爱国情怀。另一方面,让社会实践走近侨乡文化,让侨乡文化走进课堂。如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是人文、信息、产业知识的集合体,是课堂上丰富的教学素材。此外,运用侨乡文化的感染力打造一支融合、创新、实干的高校青年教育工作队伍,通过践行侨乡文化独特之美来提高工作效率,推动高校青年教育工作朝着更具实效性、与时俱进的方向发展。

五邑侨乡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拥有优秀的理论文化精髓,是一部丰富的育人教材。发现侨乡文化之美,借助五邑侨乡的“美”文化进一步推动高校青年教育工作,为高校青年教育工作注入更具实效的生命力。充分发掘侨乡文化素养,对加强推动高校青年教育工作理念、机制和工作模式建设都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五邑大学作为扎根在五邑侨乡的地方性高校,借助侨乡文化的精髓探索高校青年教育工作的路径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第6篇:创新育人路径和方式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B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2-0150-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文化体系与职业价值标准,其作用的发挥必须建立在人们信仰和认同的基础之上。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以下简称“融入全过程”),成为我们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仰作用、实现价值理性转化的一个重要尝试。“融入全过程”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在深入探索之前必须明确把握“融入全过程”的基本问题和内在逻辑,对于这一基础和原则的反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融入全过程”的逻辑起点和发展脉络,以真正实现价值理性的转向。

一、“融入全过程”运行机制的内涵解读

“融入全过程”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接受规律为基础,以人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追求为目标,促使其内在形成并固化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核心价值意识的系统教育过程。“融入全过程”的运行机制就是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体系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影响其运转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因此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及其运行方式。机制的构建具体包括运行路径的选择、运行载体的设计和运行机制的构建。

二、“融入全过程”运行的路径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是现阶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重要前提,实现路径是否科学有效是决定融入全过程目标能否实现、效率高低的关键。“融入全过程”的运行路径是一个多种路径共同组成的路径群。根据路径对主体的影响方式将运行路径分为三种类型,即意向输入路径、双向互动路径和辐射扩散路径。

(一)单向输入路径

“融入全过程”的单身输入路径,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方向的进入。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输入,一是方向的输入,二是内容的输入。方向输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这个方向是层次性与方向性的统一,既突出了政治方向,又在价值、道德等各层次上规定了新时期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向。在坚持这个方向的基础上,由于人才的群体特征突出,发展方向相对集中,客观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提炼出人才核心价值观,这既是“融入全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当前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方向的输入解决了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什么人”的关键问题,把“扶正”作为“祛邪”的根本,使思想政治教育从被动防御转化为主动构建,为学生抵制西方不良思潮和封建思想侵袭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为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依据。

内容输入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维度,分别是思想指南、动力支持、精神纽带和道德基础,它为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基本标准和科学范畴,规定了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怎样培养人“的基本范式。

(二)双向互动路径

“融入全过程”依靠单向输入路径,仅仅是从方向、目标等方面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来讲,在实现双向影响的同时形成互动,才能够确保“融入”的实效性。归纳起来,应该形成三种双向互动路径,即认同与践行双向互动,接受与创新双向互动,言传与身教双向互动。观念认同与行为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对于知与行的关系,同志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应有以下方面:

第一,认同与践行的双向互动。先进理论从内化到外显,从形成到发展再到检验,是一育全过程也正是通过外在的传输和自主建构,首先转化成人才的精神信仰和思想认识,进而通过学生的行为外显体现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际践行的过程。

第二,接受与创新的双向互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首先需要人才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认可,这个过程更多是作为主体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外在价值观念体系的被动接受,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真正实现,即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践行却更根本地在于学生结合其独特的个性和环境,对其进行内存的认知加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性地纳入其自身特有的认知结构中,这更多的是一个创新和建构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必须是学生的被动接受和主动创新之间双向互动、相辅相成的过程。

第三,言传与身教的双向互动。言传身教者通过言语完成知识的传递,是教育者教书育人的重要部分,“融入全过程”的言传是指教育者通过言语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教是指教师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融入全过程”的身教,指的是教育者通过自己的行为、态度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在情感上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言传是身教的基础,且言传本身就具有身教的作用,是身教的主要形式,具有“有声”的示范作用。

(三)辐射扩散路径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相比单向输入路径和双向互动路径是路径的主要类型,但是对于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教育效果不完全通过直接式教育来实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式的扩散式教育引导也是十分重要的手段和途径,通过社会合力能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提供必要的补充。

三、“融入全过程”运行的载体设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运行环节中载体的设计至关重要,首先要重视对传统载体的继承和二度创新,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载体,通过二者有效结合,确保运行全过程载体的活力,从而扎实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群体中的全面“融入”的目标。

(一)继承传统载体

传统载体是指在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历程中非当前产生、持续性地发挥作用、得到广泛认可与推广的载体。具体来讲,可以分为谈话、会议、理论学习等载体。

1.继承谈话载体。谈话载体的特点是适应性和针对性强,有良好的互动性,能够动态地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可以从宏大的叙事说教走向细致的人文详解。这种载体形式主要致力于当前个体或某一类群体特殊问题的解决,解决效果直接而具体。谈话载体的这些特点决定了 “融入全过程”中能够在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中及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唤起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追求和对自身价值追求的理性思考。

2.继承理论学习载体。理论学习的功能突出表现在于,它是宣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载体。即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利用灌输的方法直接地、面对面地传递到人才之中。理论学习的形式可以是研讨班、讲座、学习小组等。需要注意的是,理论学习要避免死板、枯燥和乏味,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二)利用现代载体

现代载体是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而产生的时代特征鲜明、形式新颖时尚的载体。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对传统载体进行扬弃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创造和运用了许多新的载体,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载体,充分发挥现代载体的优长,增强“融入全过程”的实效性。以下四种类型的载体可以作为“融入全过程”运行的重要依托,分别是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和大众传播载体[1]。

1.管理载体的利用。管理载体,即以管理单元为主体的载体。在“融入全过程”中,将管理载体作为载体之一,有利于人才进行深入细致的价值观教育,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在“融入全过程”中,对于管理载体的选择上,笔者认为,应主要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生活园区两个关键的管理单元。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的主要途径。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引导和帮助人才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人才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指以学生寝室为基本单元,包括学生食堂、文体活动场所和公寓楼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生活区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课堂之外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优秀的思想品质、提高c人交往的能力、锻炼实际工作、丰富课余文化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文化载体的打造。文化载体,是指以文化产品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融入全过程”中,充分利用文化载体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渗透力,扩大影响力,有利于当代人才形成与时代及国家要求相适应的价值观。“融入全过程”中对文化载体的利用,要着重加强对校园文化载体的发展和创新。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大学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活动的核心是要创造出共同的价值观念,一所好的学校总是以创造社会优秀的共同价值观念作为校园文化的使命。高校要充分发挥广播站、校报、校园网、宣传橱窗等各种传播媒体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弘扬主旋律,推动形成清闲的校园文明风尚;要培养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学校特色的社团组织,建立一批能满足人才多元文化需要的学生社团,培养一批师生骨干,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鼓励科技服务型社团,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形成文明诚信、崇尚科学、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融洽和谐、共同前进的新型校园人际关系,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2]。

3.大人传媒载体的把握。大众传媒载体,指以现代传媒手段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融入全过程”中,大众传媒载体能够直接促进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教育对象树立共同理想;能够满足教育对象社会化的需要,促进其不断地与时俱进;能够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融入全过程”中,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把握:

首先,加强正确的方向引导,把握“融入全过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宣传“一元化”价值观。其次,注重媒体间的优势互补,形成全方位的教育态势。目前在高校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媒介主要有社区、微信、QQ、博客等。要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学生所接受,切实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通过现代的传媒手段与教师进行对话。最后,注意大众传媒的局限性,逐渐消除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对人才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主要原因是外来文化以及一些社会问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冲击,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引导人才理性地看待这些问题,不要随波逐流,保持正确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最终使得大众传媒成为融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3]。

载体设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力、渗透力、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有效途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载体设计上,要从根本上提高载体设计的实际效果,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机,变时间效益为实际效益,同时还要克服载体设计过程中各种形式主义的做法,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引领作用,明确社会主义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对人才的针对性需求,为政治教育中更好地选择和运用“融入”载体奠定基础。“融入全过程”的理想载体形式,应该是现代的载体手段和传统载体形式相结合的特色形式,即将理论灌输与实践渗透相结合的理想模式[4]。

参考文献:

[1] 查国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6,(7).

[2] 李宏伟,别应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

第7篇:创新育人路径和方式范文

关键词:体育管理学;中国竞技体育体制;路径依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8-0007-04

中国竞技体育体制作为存在了60年的一种实践制度,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其产生必然性、存在合理性及其改革的前景等问题尤显突出。本文面对历史,面向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经验考察中,试图用诺斯的路径依赖理论去衡量中国竞技体育体制的成败得失,进而察悟其发展走向。

1 路径依赖理论对中国竞技体育体制的理论解析

1.1 路径依赖理论

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路径依赖是指制度在变迁的过程中存在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会使制度变迁依据其初始条件沿着某一特定的路径承袭下去。诺斯认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有两种极端形式,一是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并迅速优化,即正效应;一是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即负效应。

路径依赖理论从两个方面满足了中国竞技体育体制变革的实际需求:一是路径依赖理论的思考范式和分析方法说明,在效率更高的新制度代替效率较低的旧制度的转型过程中,多种因素制约着体制改革的动力和实践。二是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中,渐进式改革道路充满复杂性,需要引入复杂、非线性的分析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才能对中国竞技体育体制实践具有更强的揭示与分析。

中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路径选择的结果依赖于制度的历史发展。一个初始性制度安排往往会影响制度变迁过程,制度变迁的过程更会严重影响制度的选择和超越。诺斯告诉我们,历史是最重要的,因为“路径依赖的研究主题就是过去的历史是如何和现在、将来相联系的。路径依赖与其说是一种‘惯性’,还不如说是过去的历史经验施加给现在的选择的约束。要想理解变迁过程,就必须理解路径依赖的本质,以确定在各种环境中路径依赖对变迁所施加的限制的本质。”

1.2 路径依赖理论下中国竞技体育体制的运行机理

制度的“路径依赖”运行机理可以概括为给定条件、启动机制、形成状态、退出闭锁4个过程。

建国初期,新中国在“延安模式”的引导下、在“苏联模式”的效应下,选择竞技体育体制是大多数人对前景充满希望的体现,积贫积弱的国家现实状况就是中国竞技体育体制形成路径依赖的初始给定条件,并为其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路径依赖槽。我们看到,这种体制力图追求体育强国与实现人民体质的增长。竞技体育体制的制度安排达到了这一目的,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在虎狼环伺的国际环境中,竞技体育体制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极大激励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热情,向全世界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由此形成了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路径依赖槽。一个国家或社会,起初制定的制度选择或制度安排必定会深刻影响以后的制度变迁。正如儒家思想制度自从被汉代统治阶级顶礼膜拜后,虽然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经历了多次的换代改朝,虽然出现蒙古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数百年统治中原的情况,但起初制定和执行的儒家思想制度仍然对中国2000多年的制度变迁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不为个人所控制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的竞技体育体制同样遵循这个规律。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国家提出了侧重发展竞技体育、瞄准奥运会的工作思路,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同时,使得竞技体育体制路径依赖运行过程的“启动机制”和“形成状态”开始建立。“启动机制”指系统中的正反馈机制随给定条件的成立而启动,“形成状态”指正反馈机制的运行使系统出现某种状态或结果。奥运金牌的正反馈机制是其启动并形成路径依赖的关键因素。金牌数量和金牌本身已经超出体育自身的价值范同,而成为了中华民族重塑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的重要精神平台,其在国民心中形成的正反馈机制使得竞技体育体制的运行产生了高效率。虽然1988年兵败汉城,但竞技体育体制并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1995年,国家制定了《奥运争光计划纲要》,2000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悉尼奥运会上取得的优异成绩再一次使得竞技体育体制正反馈机制获得了递增收益,从而竞技体育体制进一步得到巩固。正是如此使得竞技体育体制的路径依赖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诺斯认为,制度变迁的路径决定于报酬递增、不完全市场、交易费用、利益等4个因素。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坚持与完善,首先依赖于数次奥运会金牌数量和世界排名的不断提升,带来了报酬递增效应;其次不完全市场告诉我们,人们不可能事先掌握准确而又全面的信息,制度变迁不可能总是按照初始设计的方向前进,尽管1993年《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已经要求国家一级机构直接管理运动项目过渡到由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管理,但由于高额的交易费用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存在,使得竞技体育制度陷入“锁定”状态。

2 中国竞技体育体制的路径依赖负效应

60年来,竞技体育体制使得我国运动技术水平收益递增。在世界大赛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发展速度之快、成效之显著,令世界刮目相看,助成了极具感召力的意识形态,增强了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尤其是北京奥运会的成绩连西方都为中国的竞技体育体制惊叹不已,纷纷效仿。

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在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方面,我们所采用的是一条渐进式改革路径。但这种具体体制的制度安排所暴露的矛盾,使它在新条件下不能进一步满足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导致路径闭锁并产生了路径依赖的负效应。

1)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发展失调。

公共经济学根据产品的特征将其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产品性质决定了产品的生产费用由谁提供的问题。公共产品就是在消费上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公共产品又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指的是严格满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其生产费用完全由政府提供;准公共产品可以说是同时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和私人产品性质的产品,包括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却可以轻易排他的产品和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但却无法有效排他的共同资源,其生产成本南政府和受益的企业或

个人共同分担。

从产品属性上讲,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体育作为现代体育的3个最基本组成部分,都是准公共产品。其生产费用都应由政府和社会共同负担。目前,竞技体育实行“举国体制”,政府将竞技体育作为公共产品来看待,举全国之力发展竞技体育,高水平竞技运动成为国家的重点,从业余训练到专业训练都得到了强化,资源配置严重倾斜,国家政策、资金大多流向“金牌战略”、“奥运战略”。“虽然体育决策部门也曾经提出要‘一手抓竞技,一手抓群体’,但是事与愿违,经常是一手硬、一手软,‘软任务’常让位于‘硬任务’……这就是体制上‘一头沉’造成的恶果”,从而使得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迟缓。

2)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方向明确,但预期目标还很模糊,“划桨”与“掌舵”不分。

1993年以来的文件都将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方向确定为“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竞技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但是具体改革实践中,目标却很是模糊。近年的改革实践中,行政职能以多种“变脸”的方式存在于调整后的机构中。“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各项目管理中心本身兼具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双重性质,同时又具有部分行政职能,导致协会管理仍然有名无实。体育职业化改革是最具突破性体制改革,虽然足、篮、排、乒等项目组建了多种类型的俱乐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职业联赛,具有了职业化的基本特点,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化体制和运行机制并未形成。

“划桨”与“掌舵”不分,严重地束缚了各利益相关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也极大地阻碍了竞技体育社会化的进程,与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距甚远,也无法满足人们对体育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

3 中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路径超越

1)加强竞技体育体制的理论研究,明确改革目标,指引举国体制的超越与完善。

主席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举国体制在北京奥运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了积极挖掘潜力、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推动竞技体育内部各门类均衡发展,进一步继续完善竞技体育体制,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创新体育发展体制的要求。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成长的体制采用的是“金字塔”式三级训练举国体制。但是综观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研究,对于塔基的组成、塔尖的高低判别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这就使得我们对于竞技体育体制模型的成长缺乏较为理性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加强“以人为本”的竞技体育体制的理论研究,打破认知锁定,创新竞技体育体制的理念,以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明确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体育制度创新需要体育思想的创新,需要体育理论的创新,需要体育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更需要实际的创新行动,所有这些创新对体育人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高水平竞技运动科学发展的中心也是人,因而我们要在“人”字上做好文章。竞技体育要发展,最终要靠从事体育的人来完成,对人的知识加强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创新,进而实现体制创新,这既是包括竞技体育运动在内的发展追求的目标,也是体制变革的最高目标,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源泉。

2)加快构建与完善体育法制,引入外生变量,依法推动竞技体育体制改革。

路径依赖理论认为,制度一旦进入了锁定状态,要脱身就变得十分困难,要改变这种状态,往往要借助于外部效应,引入外生变量来实现路径替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就要靠各主体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并使这些权利义务有序地实施运行,即要靠合理的体制及其运行。法律规定表现为明确各个主体参与解决问题的权利、为解决问题而必须履行的义务,并规定各个主体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程序,也就是建构有效运行的体制,并由此形成社会法律关系。社会法律关系的运行,各主体权利义务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冲突和衔接,就构成了社会体制。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必然要求弘扬光大法治奥运的理念与精神,必定形成对体育法治更加紧密的制度依赖。现代法治在推动我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奋进中是必不可少的外生变量。目前,我国体育法治在体育立法和实施方面存在滞后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于1995年颁布实施,由于当时的客观条件和立法思路的局限,与当前体育改革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明显,在实施中,全国各地在体育行政执法检查监督方面的权力与范围十分有限,尚未形成一定制度体系。总之,目前的体育法治对于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推动作用不够,不能适应建设体育强国的发展要求。

3)引导各利益主体回归以民族凝聚力为核心的价值理性,构建政策支持联盟。

文化为民族之根、体制之母。同时,民族的思想文化对于国家与民族的崛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英国首相丘吉尔所讲: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我们各民族在长期交流融合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秩序、社会体系方面的聚合力,是民族共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从最高层次上说,是团结、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伟大精神和物质力量。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著名哲学家、史学家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第一点就是刚健有为。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与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具体表现形式,正是这种内化的精神要素使得运动员在竞技场上产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尽最大努力创造佳绩。因此,民族凝聚力可以说是我国举国体制产生和延续的重要文化因子。制定、实施任何公共政策都需要政策联盟的支持,而构成政策联盟的3个必备条件是:“基本的共同的‘政策信仰’、隐形或显性的共同利益、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联系”。只有让竞技体育中的各利益主体回归到以民族凝聚力为核心的价值理性中,才能处理好各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构建政策支持联盟。

4)以市场为先导,充分尊重各主体的利益,走渐进式多元化和社会化的制度变迁道路。

历史决定了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体制必然是举国体制,举国体制的制度变迁必然是渐进式的而不会是激进式的,但举国体制的完善必须要以市场为先导。竞技体育的权力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体育协会、项目管理中心、运动员、教练员等。在坚持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下,真正变“划桨型政府”为“掌舵型政府”,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尊重各主体的利益,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一个和谐社会的体育必须选择一条多元化的发展道路,竞技体育多元化的操作性概念是它的社会化。竞技体育本身是一个多元化的文化丛林,运动项目多元化、运动主体的复杂化、运动员成才道路的个性化、运动目标的分层化。运动训练体制要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有能力、有魄力的单位开展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体制要建立一种公平竞争的机制,逐步完成长期集训制向竞赛选拔制的过渡,逐步完成向社会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多元体制的转换。管理体制要走协会实体化的道路一。

参考文献:

[1]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道格拉斯・C・诺斯,理解经济变迁过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9

[3]熊斗寅,熊斗寅文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4]顾季青,田麦久,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模型成长现状与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7(5):6-8

[5]于善旭,迈向体育强国的法治需求与挑战[J],体育学刊,2009,16(8):1―8

[6]王克千,民族凝聚力与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构[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3):98―106

[7]彭雪涵,文化视野中的中美竞技体育体制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443-445

第8篇:创新育人路径和方式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教育;路径;意义

1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现实意义

1.1有利于改善高职生的社会形象

企业对人才需求偏向于本科以学历,影响了高职生的未来发展,这与当下高职院校教育模式有一定关系,传统教育理念保守、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导致教育水平明显较低。创新教育的出现,可以将学生成就动机和对知识的好奇化为学习的动力,它是对学生求职动机的有效培养[1]。对高职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头脑更加灵活,有效改善高职生的整体素质水平,从而使高职生发展发展成为技术人,有利于改善高职生的社会形象,促进高职生就业率的提升。

1.2满足企业多样化人才需求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可以有效满足企业多样化人才需求,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低下的一大原因,是由于科研人员专业素质不达标,其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这需要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创新素质,加强高职教育创新发展,从而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水平的人才,促进企业人才结构转型发展。企业的发展需要“灰领”的支撑,如果企业缺乏高素质水平的“灰领”人才,科技创新步伐就难以推进,企业社会价值无从实现。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攀升,企业要想保持其综合竞争力,就需要大批创新性人才的支撑,因此技术工人可以有效满足企业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1.3促进高职教育发展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发展可以有效带动高职院校教育发展步伐,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综合水平。创新教育的实施,首先要求教师对其教育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以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教师从此为学生学习提供“导游”的角色,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摒弃传统统一式模式教育,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老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而不是传统模式下老师处于评价的主体地位。要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让学生能够将教师当作自己的朋友,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这些变化,创新教育便能有效的促进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

2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新路径

2.1推进校园文化发展

校园文化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环境载体,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高职院校应注重学校形象,创新其管理模式,对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其向自由民主、和谐开放的方向发展。在对校园文化创建的同时,还要加强管理文化和制度文化方面的建设,以有效为高职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促进学校创新环境在潜移默化中转化为学生的创新意识,为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2]。

2.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课程,他对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推进需要利用思想政治质押重要课程,同时要召开专门的创新法规讲座,丰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通过引入创新法规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从而最终培养其创新精神。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可以有效为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奠定思想基础。

2.3加强专业教学中创新技能的锻炼

高职教育的主要阵地就是专业教学,对专业教学创新技能的锻炼可以推进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发展。教师要将创新教育渗透到其教学过程中,要在理论教学方面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使其能够对教学方法和思路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另外,教师要加强学生实训环节,从而有效提高学生技能训练。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创新实践训练项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有效推进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发展[3-4]。

2.4加大创新活动开展力度

创新活动是对创新教育成果进行检验的重要标准,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组织创新团队参与创新活动,可以通过举办多样化的创新竞赛,如学生的小发明和小创造,都可以被参与到创新竞赛中来,以将学生的创新技能充分反映出来,使教育创新的成果被准确检验,从而推进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发展。

第9篇:创新育人路径和方式范文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生存能力 发展路径

文中所讨论的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指的是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在国内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由专科升级,或者是由若干个学校进行合并,亦或是完全新建而成的本科院校。尽管各个高校因为受到自身所处环境、成长基础以及发展历史等各方面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但其仍旧能够呈现一些共性:首先,办学时间方面,起步时间比较晚,办学的历史较为短暂,最多的学校也就十来年的历史;其次,行政隶属方面,大部分高校都是依托地方办学,基本都是隶属于当地政府,大部分都是地方院校;再者,办学类型方面,大部分都是教学型高校,唯一的区别在于老牌高校大部分属于教学研究型大学或者研究型大学;最后,培养目标方面,大部分高校都是定位在本科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1 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优势分析

1.1 不存在过多的路径依赖,便于制度创新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最先提出路径依赖这个概念,其提出“因为存在着自我强化与报酬递增的体系,人类只要确定走上某一个路径,就会在未来的发展当中获得源源不断的自我强化。即事物只要进入到某一个固定的路径,就会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感。”高校同样如此。由于新建的本科院校办学的时间较短,立足尚未稳定,各个类型的制度与措施都在不断完善中,还没有过多的形成一些老牌高校固有的制度惰性与路径依赖。所以,新建本科院校虽然较为稚嫩,但是其却有着高度发展的生机,处在这样的情况下,便于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新建本科院校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条件,在遵守高等教育办学规章制度的条件下,充分借鉴之前的各种经验教训,构建一套适合自身实际状况、展现自身办学特色的现代化高校制度。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新建本科院校没有形成老牌大学那样的路径依赖,不存在过多的历史遗留问题,在面对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发生的各种状况的时候,能够从容应对、迅速做出积极的改变。需要注意的是,正是因为路径依赖这一客观存在的道理,新建本科院校在选择发展路径、建设高校制度以及规划发展方向的时候必须要谨慎,应当采用理性、科学、全面的眼光去选择。

1.2 与地方联系紧密

相较于老牌高校,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这主要在于:(1)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都属于地方院校,其办学的资金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当地的政府,所以,新建本科院校更为以来地方的支持;(2)新建本科院校所具有的学科优势能够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而新建本科院校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也能够为该地区带来巨大的消费群体,能够有效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与此可知,相较于国内各个重点高校与省属其他高校,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两者之间存在多个方面的互动。

2 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路径分析

2.1 通过市场要求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当前高等教育新一轮的资源正在进行着重组,新建本科院校要想在这个大环境下争取更多的办学资源,就必须要构建科学、合理、灵活的办学体系,使得学校能够形成内在的“造血”能力。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要遵循积极主动迎合教育市场竞争的要求与原则,合理调整自身的组织结构,深入理顺自身的工作体系,改革创新办学体系,创新管理体系,建设符合教育市场竞争的现代化高校办学模式,通过直接进入到市场当中来获取更多的办学资源,提升高校在激烈的市场当中获取办学资源的基本能力。

2.2 通过主动融入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要想从社会当中争取资源就必须要在科技服务或者人才培养等各方面为社会当中其他市场做出应有的贡献,充分利用这些贡献来获取资源回报。新建本科科院校只有注重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才能弥补国家对于本科专业设置统一规范和面向全国获取生源、配置毕业生对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区域性特征逐渐弱化的不足,才能够有效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应当全面融入并且服务地区经济建设与经济发展,在社会服务、科技研发等各个方面主动寻求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助攻方面,以点带面,全面促进自身顺利发展。

2.3 加强合作办学

当市场准入政策实施以后,谁能够率先适应市场的发展,其就能够从市场当中主动获得物、人、财等各类型的办学资源来保障自身的发展,其就能够率先获取核心竞争力,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办学实力。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应当始终坚持政产学研合作的发展途径,积极寻求市场需求的发展空间,加强与地区各个政府、行业、单位以及产业的通力合作,充分利用共建平台、共用共享高层次人才等各个方法,积极抢占市场当中的办学资源,最终达到与社会双赢的目的。

2.4 提升人才培养品质

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品质是新建本科院校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要在自身教学各项工作当中贯穿人才培养品质的意识,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人才评价体系以及教育品质评价体系,不断增加教育教学的投资,加大课程教材、实验室以及校内外实习基地等硬件的建设力度,切实提升实践教学的品质,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适应社会职业岗位的就业能力。

3 结语

新建本科院校要想在当前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当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应当努力探索与实践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办学途径,积极形成独特的办学特点,从而真正实施新建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与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柳友荣.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2-02-12.

[2]黄建绮.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路径取向[J].三明学院学报,2013.01.

[3]胡景乾.关于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若干重要关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