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业会计心得体会范文

商业会计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商业会计心得体会

第1篇:商业会计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商业建筑设计类型设计倾向

市场越来越丰富,商业建筑渐渐成为城市的发展中心。它不仅仅是商品交易的集散地,也是人们休闲娱乐活动的中心。我国商业建筑的发展史主要从90年代开始,从俄国人在哈尔滨建设的第一家百货商店,到现在大型超市的大规模发展,形式不断的变化,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

商业建筑的多元设计类型

我国商业建筑的发展,既继承了国际上商业建筑发展的类型,又具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形成了带有中国特色的商业建筑风格。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功能多元化的商业综合体。现代的商业建筑越来越向综合化发展,不但有多功能写字楼、商务中心、还有酒店式商务公寓、购物、餐饮等功能,真正成为了多动能现代化商业大厦。人们在这些商业中心可以得到全方位的服务。这些设计真正的做到了为人服务的理念。

大体量、竖向发展的复合型商业中心。由于我国面临着人口众多,可用土地面积相对较少的情况,大多数的商业建筑都依循了竖向发展的原则。一方面极大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的矛盾,可以形成多个商业中心;另一方面形成了商业聚集,使商业发展有了规模效应,利于商业的发展和繁荣。

中国古典文化和现代元素相结合的商业风格。中国具有五千年的璀璨文化,其中也不乏经典的建筑设计。现代商业追求的是时尚的外观,醒目的标识,用来吸引顾客。中国的商业建筑将两者兼顾,不仅有现代元素的靓丽还有古典文化的深沉,让人们在购物娱乐的过程中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国意境。

商业建筑的设计倾向

纵观中国近代的商业设计,都有着一些相同的设计倾向,这些设计倾向是是人们在不断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典,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中庭的广泛应用。从人们心理的接受程度和感官的感知度出发,现代商业建筑中中庭得到广泛使用,为这些建筑留下了久盛不衰的空间组织。走廊的引导主用,内景的布置,不知不觉中引人入胜,让人们忘记走路的烦恼,体会到逛街的乐趣。由于喷泉、天桥、自动扶梯、阳台等配套设施的完善,人们的心情得到了很大的愉悦。

(二)和城市建筑融为一体。商业建筑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附近相关产业的发展,很多情况下会成为一个城市新的地理坐标。依附它而产生的相关城市布局,得到了合理的规划,势必成为繁荣的商业区,融入了城市的生活之中。

(三)完善的交通设施和附属配置。由于商业中心的出现,使得相关的交通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地铁,公交的完善,也促进了城市基础公共设施的齐全,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相当的贡献。而对于停车场、厕所、儿童游乐场等都有了不同的改善,可谓是形成了商业一条龙。

(四)娱乐休闲于一体。商业建筑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人们购物的需要,更加注重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提高的要求。在满足人们日常活动的条件下,寻求更多元化的服务。让人们在购物的时候,体验娱乐休闲的美好,拉动商业区经济的发展,为价值的创造提供了很好的构思和便利的条件。

(五)注重人的理念,设计以人为中心。现代商业建筑不再是以商家为主的模式,而是注重消费者的想法。顾客是上帝在现代商业建筑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如果一个商业建筑不能体现人性化,那么可以想象这个商业区的发展前景,将会是黑暗的。如果很好的适应了人们的需要,那么发展成为一个城市的商业中心只是时间的问题。

三、商业建筑设计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商业建筑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在设计过程有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有些商业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会有资源浪费的现象,不能将所有的功能区域都合理的利用。我国城市本身就比较拥挤,庞大的人流量是商场建筑要考虑的最主要问题。它给商场带来的不仅仅只是利益的流入,还有相关设备的压力。因此在进行商业建筑设计的工程中,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多思考,这就需要设计者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实地考察,讨论模拟,争取将所有的资源都合理利用,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二)商业建筑和城市发展整体规划不一致。一个城市的发展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长久规划,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商业建筑在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发展规划,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相关的融合,力求把商业建筑的设计和城市发展结合起来,让商业建筑和城市共同发展,找到商业建筑的归属感。如果只是一味的强调商业建筑本身,而忽略了城市发展,那么到最后商业建筑的设计也是徒劳。这就要求相关的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对城市发展要切实了解,读懂政府的意图和目的,在和政府沟通的情况下,找出适合自己的设计理念。

(三)无法完全做到以人为本。很多城市的商业建筑设计者在设计建筑的时候,照搬照抄经典的设计模式,以为经典的就是最好的。其实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错误,每个城市有它不同的城市性格,有它不同的发展道路,如果在进行商业建筑设计的时候不按实际出发,那么再经典的设计也是败笔。另外,很多设计者在设计时是抱着以人为本的想法,但是在相关实施的过程中就背离了这个想法。只是一味的按照常规或者自己喜好来设计建筑,这样商业建筑建成以后就会给人们带来许多不方便之处。因此商业建筑设计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抓住自己所在城市的发展特点,使得设计出来的商业建筑和城市性格相符,和谐共处。同时时刻谨记商业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和本质,商业建筑的最终接受者和使用者是人,只有以人为本,才是最终原则。

(四)无法将古典文化引入到建筑设计中。中国的古典文化有其积极的一面,很多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融合古典文化和现代时尚元素。很多设计品灵性不足,没有文化底蕴,没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设计者要充分的认识到,一个流芳百世的建筑必须是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建筑,或者说是有文化底蕴的建筑。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巧妙构思,合理融合,并且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更深层次理解建筑设计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结语

商业建筑多元化的发展离不开建筑地的发展,离不开建筑地的文化特点,要想设计出优秀的建筑,就必须要下功夫,学习国外商业建筑的特点,同时结合自己的国家特色,将商业建筑设计推到一个更高的地方,为后代留下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王晓,闫春林.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刘大为,唐国安,王蔚.北京当代大型商业建筑及其发展趋势思考.116―119.

[3]徐震翔,林晓东. 浅谈城市商业中心的设计原则[期刊论文]-山西建筑 2008(19).

第2篇:商业会计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构建与应用

从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到欧债危机的持续蔓延,国际银行业的巨头们纷纷陷入了沼泽中,但中国银行业在近些年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跻身全球银行业排行榜前列。归其原因,离不开国家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以及对银行业严格的监督管理政策。自21世纪以来,我国银行业内部治理框架发生了变化,引入国际上先进的风险管理手段,提升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但和国际上一些先进的商业银行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主要在于管理技术精细化管理水平上。所以,中国银行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拔得头筹,就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构建一个具有强大经营管理能力,能够实现资本增值的现代化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那么,这样的管理会计体系具有什么特色,如何科学的构建管理会计体系成为了本文探究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会计的历史与现状

会计学科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其中,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科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可能对多数人来说,管理会计是枯燥乏味的,但却又高深莫测,各种抽象的专业术语,让你觉得可望而不可即。其实不然,在实际生活中,几乎我们每个人都会和管理会计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简单的说,管理会计就是为”管理“服务的”会计“,它主要是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供有用的信息资料。正所谓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管理会计就是决策者身后的”诸葛亮”,搜集信息并进行整理和综合分析,据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作战方案。20世纪初,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将管理学从经验管理阶段转向了科学管理阶段,从”成本会计”中萌生并成长起来的管理会计,为会计服务于企业管理开辟了新道路。管理会计至此之后开始了阶段性的发展历程。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战略管理会计开始诞生,管理会计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以多维度价值衡量为核心内容的管理会计体系应运而生。在设计价值计量和管理的各个经营管理环节中,管理会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也已经将精细化管理推向了极致。

二、商业银行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必然性

20世纪末,国内商业银行就已经引入了管理会计。十几年间,管理会计不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不仅为商业银行制定了发展战略,促使其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而且帮助银行创造了经营收益,实现了自我价值。到20世纪90年代末时,银行业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革,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从此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1.利率管制已基本开放,利率市场化进入新阶段经过10多年的发展,利率市场化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因此,银行业因利率管制所带来的重要利润来源不复存在,现如今的银行必须考虑定价问题,来应对激烈的同行竞争。2.金融脱媒愈演愈烈当今世界,资本经济发展迅速,金融脱媒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商业银行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为了银行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准确衡量客户和产品的利润贡献,这时借助管理会计这样的定理管理分析工具就发挥着重要作用。3.监管要求不断增强,银行陷入资本困境2012年我国推行了新资本管理办法,使得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受到更严格的限制。资本成为银行最核心和最稀缺的资源。我国商业银行要想从资本短缺的泥潭中脱身,必须要做的就是进行战略选择,通过对资本金的补充、业务结构的调整、资本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来提高资本充足率。4.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始终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对于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建立一个以客户和产品为中心的组织架构体系迫在眉睫,而管理会计对客户和产品的盈利化衡量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在这个重重压力与约束的经营环境下,商业银行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只有对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对商业银行内部追求精细化管理,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这些,都需管理会计作为后方强有力的支持力量。所以,构建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三、构建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所面临的挑战

不仅受到银行管理水平、会计体系的制约,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也会影响着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使得它的建设与发展受到了阻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1.对管理会计认识不充分一直以来,银行都会受到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侧重的是对财务的核算。虽然近几年来,银行经营理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人们对于管理会计的认知、理解和接受能力似乎还是有些不足,未能主动的学习管理会计的方法,利用管理会计的管理职能。2.基础数据管控薄弱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会覆盖银行各个方面的数据,数据之多,管控难度可想而知,而管控难度的系数之大必然会造成数据质量较低;业务类型和统计口径的不同也会造成数据的标准不一致。如此种种,都体现了银行在基础数据管控方面的力度不足。3.信息系统实施复杂核算是管理会计运用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而为了实现核算的精细准确必然需要一个科学、有效、优质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撑。但是银行业务系统繁多,各业务的复杂程度又不趋于统一,将这些数据分类进行整合,然后再从一个统一的系统中反映出来,实施困难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很难满足管理会计系统假设的需要。4.成本分摊制度不完善管理会计对于成本的管理是十分重视的,为了衡量各个方面的价值创造能力首先要以取得准确的成本为基础。虽然银行根据自身的业务需要,已经构建了自己的成本分摊方法,但是由于分摊设置不太合理,进而影响到了分摊结果,使得银行对于经营业绩准确性的评价有些偏差。因此,要想构建有价值的管理会计体系,必须解决好成本分摊模型在准确性和科学性方面的问题。

四、构建商业管理会计系统应做的准备

1.强化管理会计的地位和作用管理会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管理学科,它的出现对于商业银行内部相关人员是个不小的挑战,它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经济、金融和管理方面的能力,还要求他们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因此,要建立一个由银行管理层至分支机构自上而下的支持体系,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多方面的培训,促使管理会计工作获得认可和支持,方便工作的高效开展。2.优化基础数据质量银行内部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仓库,将业务相关数据设置统一的标准。对目前的数据进行整理,可用的信息留下,无用的信息进行清理,一些不完善的信息则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补充和完善,并对数据加强管控,防范垃圾数据二次进入。3.优化信息系统建设开发新一代银行综合应用系统,完善银行各业务系统的建设,确保管理会计中所需要的大量数据信息能够从财务核算系统中自动采集出来,且效率高,从而减少时间的浪费。尽量避免业务手工记录的出现,为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保障。4.划分责任中心,提高统筹管理意识一家银行想要维持高效的运转,离不开组织内部分工合作。如果缺少责任中心的划分,就容易出现权责重叠或者经济责任归属不清的情况。相反,划分责任中心,使每个组织单元的权责与绩效能够明确划分,进而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实现银行经营目标。

五、构建独具特色的商业银行会计管理体系

天下大事,必精于细。管理会计体系是一种细节管理,但细节管理远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耗费些时日,更需要持之以恒。商业银行现今运用成熟的现代管理会计方法和工具,来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努力提升银行价值。1.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银行产品主要是以货币的形态存在的。其中,我们所熟知的负债业务,对银行来说,不仅仅是开展资产业务的资金来源,更是一种产品。但是,在引入内部资金转移价格(FTP)前,由于我们无法获知银行”负债”和“资产”的盈利性,而只有将FTP引入后,这两类产品才可以独立核算,从而获得”机会收益”和”机会成本”。因此,FTP是实现银行产品、客户、行业等多维度的盈利性核算的必要条件,通过建立FTP来明晰产品核算,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2.风险成本的划分与管理商业银行在日常的经营业务中,承担着各种类型的风险,如贷款的本金无法收回的信用风险;利率或者汇率的变动带来的市场风险,还有操作风险等。可以说,管理与经营风险贯穿于银行经营活动的始终。但是风险与收益并存,面对高风险的同时,银行就有机会获取高收益。但是,高收益的获取并不是一个必然事件,需要银行自身做到防患于未然。所以,银行若想在承受住风险的压力下,实现盈利与资本增值,必须要做到的就是能够准确的识别出风险,并通过各种手段来管理风险,从而有效的控制和化解,获得收益。3.多维度盈利和分析体系银行涉及的业务很多,覆盖的员工也比较广泛,工作流程复杂,这使得运营成本的划分成为诸多成本中影响管理会计盈利核算准确性最关键的环节。运营成本的划分包括了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摊。成本核算是运营成本的基础和前提,成本分摊为银行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商业银行制定成本分摊需要将银行的各个维度都兼顾到,但是各种维度所体现的多样性恰巧给制定成本分摊方案增加了困难。作为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的核心,多维度盈利和分析体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管理会计为商业银行开启了知识经济时代精细化管理之门,所以推行这种独具特色的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不仅仅是顺应了当下价值管理的世界潮流,也是现如今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更是成为商业银行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曹国强.管理会计也时尚[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2]刘天明,张丹,周迎春.管理会计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第3篇:商业会计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商业改革/大型集团/中心市场/行为管理

商业是以媒介和促进商品交换为基本职能的社会行业,就其本质功能而言,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商品交换活动,实现社会资源在各个领域的合理分配,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建国50年来,中国商业根据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和变化,经历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分配体制向多主体、多渠道、多形式的市场交换体制转变的过程。其每一步的变革都体现了商业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的适应过程。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环境的进一步发展与变化,商业必将面临新的改革任务。

新中国建立50年以来,中国商业的发展与变革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初期到70年代末,中国的商业经历了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商业,并进而发展成高度集中的计划商业体制的过程。

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商业主要通过三方面的途径得以建立。其一,是通过对官僚资本主义商业的剥夺。旧中国庞大的、处于垄断地位的官僚资本主义商业被剥夺并向社会主义商业的直接转化,构成了新中国国营商业的雄厚实力基础;其二,是通过对民族资本主义商业进行以“赎买”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其逐步转化为社会主义的国营商业;其三,是通过对以农村小农经济为基础的民间商贸活动的集体化改造,形成了社会主义的合作商业。至50年代末,随着对私改造的基本结束和农村集体化进程的基本完成,国营和合作商业已经完全控制了中国的商品流通领域,高度集中的计划商业体制基本形成。

在长达30年的计划商业体制时期,商品流通是在单一封闭的系统内运行的。所有的物资和消费品,由国家按照统一的计划实行收购、调拨和销售;商品严格按照一、二、三级批发流通体系实行单渠道的流通;以国营和合作商业为代表的公有制商业成为商品流通领域的唯一主体,商品的市场价格也受到计划的严密控制。

该时期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一种“分配型”经济,商业的主要作用是按计划将相当稀缺的社会资源(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均衡地分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以维持基本的生产活动和满足基本的消费需求。“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当时指导商业的基本方针。“分配型”的经济特征,使商业的主要作用是按照计划对社会资源进行一层层的分配。商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生产的影响和制约,生产决定流通是一种主要的倾向。

不可否认,在当时短缺经济现象十分严重的情况下,计划商业体制对于保障社会资源的均衡分配,维持占世界1/5人口的中国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还是功不可没的。同时,计划商业体制所形成的大规模的商品流通,也使社会流通成本大大降低,流通资源得以充分合理地运用。这一时期新中国商业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建立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计划商业体制,达到稳定市场和稳定经济之目的。这对于刚刚从战争废墟中走出来的新中国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高度集中的计划商业体制同商品交换和流通的市场化要求毕竟是相违背的。首先,其限制了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来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生产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其次,其不可能形成必要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市场机制无法成为促进和引导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再次,其扼制了消费需求的发展,使需求的规模和种类长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当进入60—70年代,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都已有了很大提高的情况下,计划商业体制的各种弊端就明显地暴露了出来。商业的变革成为势在必行之事。

第二阶段是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中国商业进入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阶段,商品流通开始形成“主体多元化,渠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基本格局。

从80年代初开始,为了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商业体制给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发展形成制约的状况,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改革的措施:

1.对商品的购销体制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和改革,其主要特征是将原来由国家计划严格控制的“统购统销”、“统购包销”的商品购销体制,逐步放开,允许生产者在一定范围内将产品自行销售,允许商业部门在一定范围内对商品自由采购。中央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978年的391种,下降到1993年的9种;计划控制的生产资料由1980年的837种,减少到1994年的10种(注:《贸易参考》1999年第1期,华熙:《二十年商业改革与发展》。)。市场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调节力度大大增强。

2.改变了严格按一、二、三级批发流通体系实行商品流通的单渠道流通状况,实行了多渠道的流通。一方面将原属中央管理的一级采购供应站和省属的二级采购供应站下放到地方管理,减少了商品流通环节;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城市贸易中心和农产品集贸市场,实行商品的多渠道流通。至1990年商业部系统所属的贸易中心和批发市场共有1424个(注:《贸易参考》1999年第1期,华熙:《二十年商业改革与发展》。)。城乡集市贸易共有72130个。成交量达1973.6亿元(注:1990年《中国统计年鉴》。)。同时,工业自行销售的比重也逐步扩大。至80年末,工业自销的比重已占日用工业品销售量的80%以上。

3.对商业企业的管理制度实行了全面改革,建立和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并对小型商业企业实行“改、转、租、卖”,强化了商业企业独立自主开展经营的能力。至1990年商业企业的承包面达94%,“改、转、租、卖”的小型商业企业超过90%(注:《贸易参考》1999年第7期,张采庆:《中国商业企业改革与发展辉煌的20年》。)。同时,个体和私营商业企业也有了迅速的发展。至1991年,个体和私营商业的从业人员达34万,占商业从业人员总数的51%;零售总额1844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左右,成为商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注:1996年《中国统计年鉴》。),商品流通领域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基本形成。

这一阶段,中国商业的改革是在中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条件下进行的。由于建国30年来,中国工业化程度大大提高,社会物资供应日益丰富,短缺经济的状况已有很大缓和。由于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多元化的趋势也开始出现。长期计划经济所造成的单一封闭的生产和商业体制使商品的供应变化跟不上消费需求的变化,供求关系在结构上的矛盾十分突出。因计划商业体制而促成的“官商”作风也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难以直接沟通,不少产品因流通渠道不畅而出现滞销和积压。所以,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商业体制所造成的单一封闭的流通体系,促使商品流通渠道得以畅通、市场需求信息得以反馈、市场供求关系得以调整便成为十分必要的事情。试图通过商业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引导生产结构的合理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是这一时期商业改革的主要动因。

第三阶段是从90年代初至今,中国商业真正开始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由“分配型”的流通功能转化为“交换型”的流通功能,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流通体制开始形成。

90年代以来,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中国的商业改革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

首先,商业体制进一步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产品从生产企业进入市场的渠道进一步呈多元化的趋势,基本上可归纳为四种类型:一是生产企业自行设立销售机构,形成直接控制的、遍布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二是生产企业通过各种类型的中间商分销其产品;三是生产企业运用各种直接销售的方式(如专卖店、邮购、电视直销以及上门推销等)将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四是通过各类批发交易市场开展商品交易活动。其别是批发交易市场的建设对于商业市场化方向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据统计,至1997年底,全国已有各类批发市场10万多个。1996年市场交易额已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2.8%,年成交额超过1亿元的市场有近千家(注:《贸易参考》1999年第1期,华熙:《二十年商业改革与发展》。)。国家对各类商品流通的计划控制基本上取消,市场调节供求关系的能力大大增强。

其次,商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多元化,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共同发展的局面。至1996年,在批发、零售和餐饮企业中,除国有和集体企业外,个体企业达1638.97万户,占88%,其他经济成分的企业达27.62万户,占1.5%;1997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个体商业占34.84%,其他非国有和集体商业占23.86%(注: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商业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已基本形成。尤其是国外商业资本也开始进入中国。至今为止,由国务院直接批准的中外合资与合作的商业企业已有19家,由各地方政府批准的中外合作商业企业已有200多家。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再次,各种新型的商业业态开始出现,连锁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我国的一些主要城市、超级市场、便利店、货仓式超市、专卖店、邮购、自动售货机等现代化的商业业态都已开始引进,上海等大城市甚至已出现了网络销售和网上商店。自9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的连销商业发展得也很快。据不完全统计,至1997年底,全国已有连锁企业1000多家,拥有门店数15000多家,连锁企业的销售额连续三年递增40%以上(注:《贸易参考》1999年第1期,华熙:《二十年商业改革与发展》。)。

最后,商业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步伐加快。全国已有1000多家股份制商业企业,其中有73家上市公司(注:《贸易参考》1999年第1期,华熙:《二十年商业改革与发展》。);商业政企分离的改革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各地区的商业行政管理(厅)局基本撤消,以“控股公司—集团公司—经营公司”为框架的新型管理模式开始形成;小型商业企业逐步以股份合作、个人承包或买断以及租赁经营等方式转变为集体或私人所有。商业企业的经营机制更为灵活。

这一阶段中国的商业改革同80年代的商业改革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80年代的商业改革是为了适应当时的市场经济形势和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以疏通渠道为主要目的的改革的话,那么90年代新一轮的商业改革则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本指导思想,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进行的,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化商业体制为目的的改革。前者的改革是以客观因素的推动为主;后者的改革则是以主观意志的导向为主。这一阶段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商业仅是作为国家用于分配社会资源的工具这一地位,而初步形成了商业作为媒介和促进商品交换的行业,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社会经济地位。

建国50年来,商业的发展与变革是由计划管理体制向市场交换体制转变的过程,商业的地位和作用也由计划分配的工具转变为市场交换的中介。其结果使得商品流通渠道消除了人为的阻隔,而变得十分畅通;市场机制开始对企业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市场开始取代计划在大多数领域承担起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功能。

然而商业改革的任务是否已经完成,中国目前的商业体制是否已经相当完善?应当说,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流通领域计划经济的痕迹仍未完全消除,商业企业尚未真正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经营。尽管商业体制的改革已经使以计划分配为特征的流通转化为以市场交换为特征的流通,但是由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仍未有很大改变,所以商业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乃至政府主管部门)对于商业企业的管理仍保留着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痕迹。其主要表现为对商业企业的指标考核与行政干预。指标考核,特别是销售指标的考核,往往成为商业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导向。缺乏市场依据的逐年递增的销售指标,使不少商业企业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为完成销售指标而不惜微利乃至亏本经营,甚至出现相互转账等弄虚作假的现象,以此反映的市场供求信息当然就会出现很大偏差,这样的市场信息不可能对市场供求关系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从主管部门乃至政府对商业企业直接的行政干预也使企业不少经营行为实际上是逆市场规律而动的,这样就使得市场合理的交换关系难以真正确立。

其次,缺乏有影响力的市场流通主体,使市场交换行为过于分散,难以准确反映市场供求信息。10多年的商业体制改革,改变了国营商业高度集中的单渠道流通格局,发展成为“百业经商”的多渠道流通格局。而这一改革的另一个极端就是使市场商业行为走向了高度分散。过去全国性的大型综合批发企业已不复存在,而被数以万计的小批发商取代。零售商的数额更是与日俱增,最大的商业企业的市场销售份额也不足市场销售总额的3‰,而且众多的商业企业更分属不同的行政系统所管辖。如此分散的市场交换行为很难准确反映确切的市场信息,从而也就难以起到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

再次,地域间的地方保护也使得全面的市场交换关系难以真正形成。我国目前“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在客观上使各地的区域经济处于一种相对分割与封闭的状态,这同市场经济中商品流通建立统一市场的要求是相矛盾的。目前以区域保护为特征的贸易壁垒的存在以及各地政府对于市场交易活动的种种干预,已经使得商业改革所期望形成的全面的市场交换关系变得十分困难。其不仅表现为商品难以以平等的价格水平和条件在区域间实现流通,还表现为在区域保护政策下所形成的大量“三角债”严重阻碍了市场交换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商业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打破区域间的这种贸易壁垒,建立统一的大市场,形成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状况的市场交换关系。

复次,现有的商业法规及市场法规仍很不完善,特别是对于商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往往缺乏特有的政策法规。这使得商业企业的很多特定的经营管理行为实际上很难找到适合的政策法规来加以规范。此外,执法不严的现象导致有法不依的情况普遍存在。对市场的监管往往体现在突击的检查而不是日常的监管上,从而使市场不规范的行为屡禁不止。这些现象最终导致市场竞争环境的不公平。市场规范的不统一导致不同市场主体的交换条件不平等;市场监管的不严格导致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严重损害了正常的经营企业及消费者的利益;市场法规的不健全使得市场主体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交换行为缺乏安全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发展市场经济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市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然而市场能否真正地合理配置资源则依赖于能否建立合理的市场交换关系,即合理的商业体制。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的商业体制改革也将面临新的任务。

商业体制进一步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应当建立一批真正独立自主、具有较大经营规模和市场控制能力的、跨区域(甚至是无区域归属关系)的商业企业,使之成为对市场交换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市场交换主体。

把建设这样的商业企业作为商业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的原因在于:

1.真正能独立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企业才能按照自己利益目标来分析市场形势,进行经营决策,从而使其交换行为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和影响市场供求关系。

2.只有一批具有相当经营规模的商业企业存在,它们的交换行为才能比较集中地代表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也才能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产生有效的影响。

3.只有建设起跨区域(或无区域)的商业企业,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因区域经济分割而形成的贸易壁垒,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环境,形成全面平等的市场交换关系,从而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并能对其产生有效的调节作用。

以这样的商业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才能形成合理的市场交换关系,才能通过市场的交换活动(流通活动)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商业体制进一步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二是应当有目的地扶植和建设一批能对全社会的交换活动产生指导性影响的中心市场。

这些中心市场建设应当符合以下一些基本要求:1.能够在产品进入市场的主要环节上集聚起足以对整个市场产生控制性影响的交易量。2.能够全面及时地反映全国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信息,并以中心市场的价格引导各地区市场的价格。3.能够对产品的质量等级差异提出客观的评价标准,并在中心市场严格执行这样的标准,使其对整个市场产生具有权威性的指导作用。4.这样的中心市场不应当是主观意志的产物,而应当是在现有市场中,根据发展的成熟程度及各项条件的比较,因势利导,积极扶植,逐步形成。在同类产品中,中心市场不可过多,必须具有集聚性和代表性。

在目前商业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一批有集聚力和影响力的“中心市场”,使无形市场有形化,就能更好地集中反映市场的供求变化及其他有关信息,对市场的交换主体产生有效的影响,以形成市场调节机制,促使通过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目标也能够最终实现。

商业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三是应当改革商业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市场法规,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商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应当变“主体管理”为“行为管理”,即改变目前各商业企业分属各行政管理系统管辖、商业行为无法统一规范的现象,而形成无论哪一系统的企业的商业行为都由商业管理职能部门统一管理的方式。换言之,商业管理职能部门管理的并不是商业企业本身,而只是其所进行的商业行为。而无论哪一系统企业的商业行为都必须接受这样的统一管理。这样的改革可以较好地处理主体归属和行为管理两方面的矛盾,既保留了主体的系统属性,又实现了行为的统一规范,从而使市场统一规范成为可能。

应当根据我国市场发展的阶段和目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市场法规;应针对商业企业的特定性质,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应当看到,要发展市场经济,商业的健康发展是最为主要的,也是最有影响的,不能再有任何“轻商”的思想与观念。应当深入研究商业现象和商业规律,坚持以合理经商的各项原则为基础制定出促进市场流通健康有序发展的法规与政策,并以强有力措施保证其得到贯彻和执行。

应当坚决打破区域与部门的分割与封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应当通过法规的形式和有效的经济调控手段促使各种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最终消除。其中,加快政治体制的改革步伐,促进政企分开,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区域间不平等竞争状态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商品流通论》,纪宝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

2.《中国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刘福园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9月。

3.《社会主义市场通论》,陈甬军,人民出版社1996年6月。

4.《由主体管理走向行为管理》,晁钢令,《财贸经济》1996年第10期。

5.《从“疏通”走向“优化”》,晁钢令,《财贸经济》1998年第3期。

第4篇:商业会计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商誉;会计;含义

商誉作为一项特殊的资产,其会计内涵一直是商誉会计理论与实务探讨和争论的焦点。目前,会计学术界对商誉还没有确切的标准定义,对商誉的构成要素研究也没有实质性进展。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改制、并购、资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造等经济业务不断发生,商誉会计核算日益频繁,厘清商誉的基本会计含义已经成为完善商誉会计理论,规范商誉会计实务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商誉会计发展历程

我国最早关于商誉会计的规范是在1995年颁布的,1995年2月财政部颁布《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将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项目的数额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持有的份额相抵销,差额作为合并价差形成商誉。1995年4月,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确认并购商誉的成本为购买企业支付的价款扣除被收购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余额,负商誉确定企业的递延收益。1996年1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征求意见稿)中规定:“购买成本超过购买企业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中股权份额时,其超出数额应当确认为商誉”。1997年8月,《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规定,企业合并过程产生的商誉记入“无形资产—商誉”会计科目。2001年1月1日生效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将商誉确定为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同时规定企业自创商誉不能加以确认。2006年10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应用指南)》中指出: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购买方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与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商誉。

二、有关商誉本质的论述

1.国外有关商誉本质的论述

在国外,对商誉本质比较权威的论述当属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的商誉“三元论”,即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和总计价账户论。好感价值论认为,商誉产生于企业的良好形象及顾客对企业的好感;超额收益论认为,商誉是某一主体具有“能获得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超过正常投资报酬率的能力和信誉”;总计价账户论认为,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账户。美国会计学者Falk和Gorden采用问卷方式,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他们将商誉的构成内容分为四类十七项。普拉特等认为:“习惯上,商誉的内容包括企业的位置、计算机系统、经营程序、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专利和客户群”“这些无形因素(和其它类似因素)能够创造超过企业净资产的价值,这样就创造了商誉的价值”。美国基索在《中级会计》一书中,将商誉的性质概括为两点:一是它代表并购企业获取净资产的代价(即收购价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二是它代表企业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学者Johnson和Petrone认为,从最广泛的意义上,商誉可以被定义为一种“购买溢价”由收购企业支付的超过被收购企业净资产账面价值的收买成本部分。

1970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在其颁布的16号意见书中,把商誉定义为:企业并购过程中产生的,收购方企业所支付的收买成本与购得股权对应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差额。1999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企业合并与无形资产》征求意见稿中,首次提出了“核心商誉”的概念。该概念主要是对外购商誉进行了细分,认为核心商誉和其他一些本质上不属于商誉的成分构成了外购商誉。2001年6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又一致通过了2002年1月开始实行的第141号准则公告《企业合并》和第142号准则公告《商誉和无形资产》。《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1号—企业合并》规定,被购买方成本超过分配到所购资产和所承担负债中去的金额净值的超出额,应当确认为一项资产,即商誉。2005年7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共同的《企业合并》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商誉是不可单独辨认和确认的资产所带来的未来利益,在数量上等于合并日被合并方的整体公允价值与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在控股合并方式下,当存在少数股权时,应分别确认属于控股方的商誉和属于少数股权的商誉。

2.国内有关商誉本质的论述

在我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杨汝梅先生在《无形资产论》中指出:“凡足以使一个企业产生一种较寻常收益为高之收益者,均得称之为商誉矣”。关于商誉本质的研究,部分学者选择了另外的切入视角。董必荣从企业能力理论中的核心能力论出发,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创造超额收益的源泉,商誉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商誉的本质就是企业的核心能力;高阳宗以生物学共生理论为基础,认为企业是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微观共生体,它客观地游离于各个共生单元之间,共生单元互相作用,互相适应,共同激活,和睦发展。企业在共生机制的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共生出一个新物种——共生资源,商誉就是共生资源的会计表达;邓小洋、崔静认为商誉本质上是企业各项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张鸣、王虎指出商誉最本质要素是企业杰出管理人才;于越冬认为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是商誉真正来源;汤湘希认为商誉是一种组合的无形资产,是人们早期对企业产生超额收益的诸多因素无法分割为无形资产具体存在形式时的一种认识,并以商誉命名之;朱国泓、周波提出商誉“管理整合效率观”;张婷、余玉苗等从资源基础理论出发,认为合并商誉的实质是被并购企业的异质性资源加入并购企业所带来的商誉增值;李玉菊从市场和企业及其互动过程对商誉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商誉的核心要素是市场所密切关注的企业可持续的商业履约能力。

三、商誉概念应涵盖的基本内容

亨德里克森的商誉“三元论”、FASB的核心商誉论、董必荣的核心能力论、高阳宗的共生资源论、邓小洋的协同效应论以及其他的商誉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商誉的本质作了探究,综合商誉本质的种种论述,我们认为商誉概念的基本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商誉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可在未来带来超额收益的经济资源,具备资产的基本特征。资产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商誉是企业因过去若干交易或事项而形成的结果,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经济利益,且这种未来经济利益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葛家澍教授曾经对商誉作过如下论述:“商誉之所以能作为资产,是由于预期的、未来超额(超过平均水平)的经济利益代表它的本质。更确切地说,商誉是能为企业未来带来超额盈利能力的资源。经济资源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可以外购,也可自创。”

2.商誉具有不可辨认性、依附性和波动性。第一,商誉和无形资产都具有由企业拥有或控制、没有实务形态和属于非货币性金融资产等特点,两者的重要差别就是商誉的不可辨认性。通常情况下,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这些都是可辨认的资产;第二,商誉与企业有密切联系,它不能离开企业整体而独立存在,不能单独计价,不能单独出售,不可作为独立资产参见交易,其价值只有依附企业这个整体时才能凸显,所以商誉具有依附性;第三,商誉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其价值随着企业经营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生产状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具有波动性。

3.商誉根源于企业整体的系统效应。商誉的形成和发挥,与企业的整体而不是某一要素有关,商誉的产生涉及企业方方面面,既包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本,还包括社会资本。企业生产经营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各种支出都与商誉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商誉产生的基础和根源在于整体系统效应的存在,企业整体系统效应使企业形成并拥有了商誉,而商誉的存在又导致了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结果。

4.商誉概念的具体内容应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去把握。狭义的商誉主要包括先进的企业文化、杰出的管理团队、优秀的企业员工、科学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融洽的公共关系、理想的资信等级以及良好的社会形象;广义的商誉还应当包括优惠的政府政策、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员工训练方法、较高的社会地位、秘密的工艺技术或配方以及企业的管理力、执行力、品牌力等。

5.商誉最本质的内容是企业杰出的管理队伍。事实上,企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谐的公共关系、优秀的资信级别以及良好的社会形象等,都是在管理人员的带领下,企业全体员工科学生产、严格管理、团结协作,通过不断创造优良的业绩表现而逐渐形成的。所以,企业杰出管理人员真正是企业的一项不可辨认的资产,商誉最本质的构成要素就是企业杰出的管理队伍。首先,好感价值论所谓对企业的好感价值,其实质就是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好感,包含了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政策把握尺度、市场应变敏感性、沟通攻关能力、社会诚信程度、遵纪守法状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等;其次,超额收益论所谓的企业超额盈利能力也是企业优秀管理人员经营所致,因为科学的管理与优秀的业绩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最后,企业未入帐的资产中最重要的一项,人力资源没有入帐。

参考文献

[1]张鸣,王明虎.对商誉会计理论的反思[J].会计研究,1998(4).

[2]于越冬.人力资本与企业商誉的经济实质[J].会计研究,2000(2).

[3]高阳宗.共生资源论:对商誉性质的一个新认识[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1(1).

第5篇:商业会计心得体会范文

关 键 词 :艺术设计 审美文化 审美价值取向 新动向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新消费主义的消费结构和审美现象也是一本万殊的。在现代市场体系下,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不只是传统审美文化哲学所倡导的一个本质,同样层次、同样境界的审美现象共同体现了本质事物的多元核心,消费结构的变换不会也不可能共同实现着一个审美的目的,因为有多元的本质,可能一种审美现象有若干本质解说的变动。消费结构审美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在层次上有别于精英文化,而是存在于审美的质的规定性已经被时代所突破,雅俗无法统一在传统观念美的旗帜下了。高雅艺术和通俗文化之间,不仅有量的区别,在日常消费结构刺激下,生活中的审美境界与非审美境界之间则更是具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角度,甚至有着质的区别。技术力量向艺术生产的本体性渗透,表面化的意向是技术操纵了设计,其实是整个消费结构设计系统工程的重建。研究深刻变化中的商业设计素材,已经是设计师更加重要的设计意图的根基。

随着全球贸易化的进程,各国间的交往日益扩大,市场经济运行方式日趋多样化,贸易往来更加自由。计算机的应用在改变世界,世界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日益缩小,文化艺术也因网络而走向融合。在保留传统民族商业文化设计艺术呼声的同时,商业文化的综合形态正在逐步形成。崭新的传播学观点适时提出了超文化性理念,认为必须抛弃“旧的划分、分割世界以及线性分析的模式,转而采用蛛网式的思想形式”才能与信息化的进步要求相适应。用传统审美的眼光看民族建筑,我们自然要以飞檐翘梁和拱斗画栋而自豪,但是随着眼界的扩大,令我们惊叹的泰姬陵、艾菲尔铁塔以及纽约自由女神像同样是标志性智慧设计表现力的奇迹。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哲学强调立刻承认正在发生的东西,并试图从中揭示人们审美方式在新事物刺激下的微妙变化。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远程门诊、手机银行,甚至依照模特的示范购买流行的衣服款式、染发等一切不同于以往的新鲜的商业化设计元素正在出现。一键之捷让人重新回味起缓慢的进展,各类商业设计信息的重复性唤醒了对独特个性的欲望,选择的无限广播和迅即到达,使人感到真正需要理性来管理自己被激发的欲望。

传统的商业美术设计的艺术形象塑造是讲究典型化原则的。艺术设计师们忽视运用个体审美体验的创作原则很可能造成人物形象的单薄乏力,很难为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启迪和印象。商业艺术设计的典型化原则是以塑造高、大、全的消费品意图为主要的设计开发取向,而后现代主义的商业艺术设计元素则主线与大众消费文化合流,商品化设计塑造倾向于平民化,追求世俗性的甚至不惜采纳有缺陷的性格品类,新产品开发的方法讲究消解中小躲避崇高,创意艺术形象具有明显的非典型化倾向。完美无缺的设计可能很可敬,但并不可亲。而有缺陷但并无瑕疵的设计更具有单纯感,虽然显得丑陋,却是一般大众愿意接近的消费结构。

后现代主义的商业美术设计主张简化认识的复杂内容,因此主张用信仰取代认识。而信仰具有超越时间的特征,重新发现信仰的价值有着积极的作用。就商业艺术设计创作而言,它主张重新审视新消费主义文化的信仰和欲望领域,超越传统的一元化认识局限,倡导美向艺术以外的问题开放,重新打造商业设计美学的跨学科结构。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媒介将成为历史,广告、美发、服饰,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设计都纳入审美范畴。偶像们提供现代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规定了大众新消费主义商业文化的走向,致使商业广告设计也加入到偶像的生产之中。体育和时装等亚文化形态融为一体,为不同主张的观众塑造跨越国界的偶像。

此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认为表象化应让位于商业设计的行为艺术,商业设计创作和欣赏的界限逐步淡化渗透,消费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体会创作乐趣,表现的方式更加丰富和贴切消费结构本身。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商业美术设计哲学命题处在变动中,充满了相悖和矛盾。20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时代的竞争宣告结束,代之而起的是知识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民主化进程的逐步发展,社会组织结构日益向着平面方向演进,集权政治让位于民主政治,家庭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商业艺术设计重心更是向女性偏移,它倡导商业艺术价值的哲学性要以更加平和的态度,面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无序形态的变化。人们一方面参与高技术的竞争,提倡适者生存,并以成功作为评价社会生活的标准。设计师应该比以往更加关注宗教问题、健康医学、文学与环境、伦理、种族偏好,甚至情欲等问题。另一方面,消费结构中出现的享乐主义明显增加,强度也在逐渐蔓延。享受生活是每个当代人的权利,异质、相对、变化或许为我们所格外需要。当代社会意识潜在地要求反中心文化和边缘化改革。边缘化的主张有助于组织成员游离于激烈的权利竞争之外,充分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宁静乐趣,纵使实现这一状态要以经济上的损失为代价。它主张放弃商业美术设计宏大理论,不要奢谈空洞抽象的艺术本质,放弃我们心理上始终的依托,使自己身处于商业活动之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同时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烙印。它强调艺术的大众性,消解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精英情结,主张重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采用通俗的日常生活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业艺术消费的普及。但同时也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设计师意识规则,形成行为反常的怪异追求和迎合社会大众文化素养低俗趣味的倾向,导致了古典主义的衰落。

转贴于

我国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哲学像庄子哲学一样,本质上是一种超功利性的人生审美商业设计哲学。历来研究传统美德美学的大多数设计师,把注意力集中在“顿悟”“灵感”说上,而较少从总体上把它作为审美人生哲学来加以探索和估价。追求审美的超功利性,是一般商业艺术设计的哲学文化的主要特色。历史上,禅宗讲无念为宗,本质上要求超越生死是非个人功利目的,从而达到一种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和谐统一的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既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人生态度,同时又是心灵高度自由的审美境界。这些哲学思想,如今还一直被融入我国艺术设计师的设计语言,而深厚的东方文化孕育下的中式审美,同样也有着道家、儒家等深刻的哲学烙印。我们的设计师多数因为艺术训练根基的原因,把以禅宗文化为代表的中式传统文化积淀的个人素养当作消费结构超功利的审美设计哲学,以此为出发点,总体审视了中式传统文化作为人生哲学的本质意义:把消除人的异化作为设计哲学评价主题,把获得高度的精神自由作为目的,把无念作为人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真正无念作为自救的途径,不是与世隔绝,心如死灰;所谓斩断尘缘的无念,是要求商业艺术设计师积极纵身于尘世生活,却又不为尘世生活中的种种物质欲念所束缚,保持一种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就是要追求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唯是审美,故而以精神自由感为矢的,唯有超功利,方可达到精神自由这一矢的。审美与超功利的统一,构成无念的本质内涵。因此,超功利的精神自由是中式设计师艺术哲学的核心思想。但是这精神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主体内心体验之上的个体与自然、与社会、与客观规律的高度和谐的统一,因而它也是一种商业设计审美的精神自由。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市场的审美观念是一种具有巨大吸引力、充满着智慧的超功利的审美消费结构的哲学。正是这一点,使消费水平与艺术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一点,凡是追求像纯艺术世界观那样美丽的人生的消费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传统文化作为自己消费意识的指路明灯,使传统的商业设计艺术仍存在一定的生产空间。

由于这些消费结构的残余,一些设计师长久以来一直认为精神现象以及审美现象是独立于科学领域之外,实际上这是没有商业艺术设计科学素养的人的愚昧无知。对于今日仍落后于世界经济潮流的我国商业艺术设计美学而言,其弊端在于存在主观主义倾向,即艺术知识的创作生产中的天才崇拜倾向,是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态度去体验艺术和审美对象的,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意识去抽象理解审美真理的。我们知道:美不是实体,而是“美本身”,因此“审美是什么”不是语言学问题,语法不能解决符合不符合实际的问题。科学不是靠语法来发展的,设计师的审美性知识是一种面向个人的知识,让人凝视自己,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发自己的审美能力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应成为设计师感性与理性的对抗,个体对社会的抗拒,英雄主义对庸人哲学的批判,新消费结构的设计不应该形成对经典的崇拜和规范的恪守,在自我本位的实现之外提倡社会性利他主义。从艺术美对现实丑的接纳和消解入手,阐释“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从而推演出现实丑同艺术美的单向转化,其适应性、准确性,与激发的意念、习惯,都在向我们显示不久的将来在商业艺术设计的古老产业里会产生彻底的改变。消费结构变化中的商业艺术设计趋势只能顺势而为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商业设计美学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走出哲学本身。

消费市场体系的商业艺术设计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以加强人的社会化属性这一功能而具有事实上的审美作用。商业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唤起受众参与社会生活的心理满足感,或者是显示出参与社会生活的情景和气氛,这种“唤起”“显示”作用就是商业艺术设计对受众的美之所在。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具体生活现象中发现美,他的“美是生活”的命题指的是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参与社会生活是这种消费结构中实践的第—步和基本点。商业艺术设计以浓缩了的时间和空间把受众带入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不仅体验到与这个世界紧密联系的喜怒哀乐,而且获得商业信息和机会组织起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从中获得双向进展:改造客观的消费水平世界,既使其为人所用,又实现人的创造价值;改造主观世界,在掌握规律中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思想,并从精神上丰富自己作为人而应具有的本质。直接显示人们在实践中这种双向进展,就是商业美术设计审美的出发点。根据这一审美出发点,我们可以给商业艺术的设计美下一个概括而又准确的定义:商业艺术的设计之美的素材的提炼是参与生活。

参考文献 :

[1]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第6篇:商业会计心得体会范文

一、商业设计文化的经济机制

商业设计文化的本质就在于“商业性”。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商业设计也是一种“准商品”,也就是通过审美化的形式附加在所售商品上的附加商品,可以称之为“商品的形式”或“商品上的商品”。

大众文化是与“商业生产”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在大众文化的商业生产中,“文化资本”是与“经济资本”并重的资本形式,[1]二者的相互结合及其在社会中产生的效应,便构成了大众文化商业生产的经济元素。这还需要在二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单就大众文化商生产的文化产品而言,文化产品为了参与市场流通而盈利,那么就它就要先预设其“经济资本”,这就使它具有了商品的“交换价值”。同时,这类文化产品也要预设“文化资本”,即文化产品所承载的、可传递的精神文化财富,这也就是其文化的“使用价值”所在。在为大众而生产的文化产品中,“文化资本”必须凭借“经济资本”的实现而实现,并以后者的实现为现实的目的。这样,“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含量和质量便处在微妙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状态失衡,那么,或者单纯追求商业利润而贬抑了产品的文化品格,或者由于过高抬升文化价值而致使文化产品滞销。WwW.133229.CoM

商业设计,就属于这里所说的“文化资本”的一种。不仅在文化产品中的商业设计如此,而且非文化的商业品中的商业设计亦是如此,因为设计本身总是要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信息和符号意蕴。如此一来,大众文化催生了“商业生产”并促进了它的繁荣,反之,“商业生产”又为大众文化产生出了“商品消费内容”,现代商业设计的生产则为之提供了“商品消费形式”。在这个意义上说,对这种“消费内容”的消费,就是对“经济资本”的消费;而对“消费形式”的消费,则是对“文化资本”的消费,因为商业设计总能赋予商品以特定的文化形式。

质言之,大众文化与现代商业设计的再生产,这两方面也形成了一种“积极互动”的共生关系。一方面,人们获得了更加高质量的由现代商业设计“设计”的商品,商业设计也越来越能为大众的日常消费服务了;另一方面,这些消费产品一旦问世就会适应于市场的游戏规范:市场需求的增加,会导致该项商业设计收益的上升,这样才能对其近一步加以投入和产出,这反之会促进大众文化的消费能力的再度增殖。如此看来,随着“商业生产”的设计的充分发展,设计本身也被纳入到“商业生产”的流程之中。

二、商业设计文化的“庸俗美学”批判种种

现代商业设计,依托于大众文化的兴起和蔓延,而从消极眼光观之,大众文化“已被证明有其自身的特征:标准化、俗套、保守、虚伪,是一种取媚于消费者的商品”。[2]商业设计也是如此,它亦是媚悦消费者的,而且是附加在被售商品上的“另一种商品”,依附在所卖商品内容上的“形式化的商品”或“商品的形式化”。

由此而来,现代商业设计文化便具有了一种“庸俗美学”的特征:它的“平庸”之处就直接来自其生产方面,商业设计如若为广大受众所“喜闻乐见”,必然在生产环节中就使得商业设计被“抹平”到每个大众所能接受的程度;它的“鄙俗”所在则在于消费方面,也就是所设计出的商品和商品的设计必须要“媚俗”,这也是现代商业设计“庸俗美学”的核心所在。

从表面上看,现代商业设计是唯“大众”是尊的,取悦于消费者、取媚于受众就是它的指向,然而,其背后的商业目的却是更为潜在的。可以说,商业设计更是唯“财”是举的。从设计者的角度来来,唯“大众”是尊的根本目的,主要仍是更大经济利益的获取,所以,向消费者投降的“媚俗”是背靠于生产者(包括设计者)的“取利”的。当然,两者的完美结合使得双方均能受益,但一味追求“取利”或者完全皈依“媚俗”,都可能要导致消极的社会效应。

这样,对商业设计文化的“庸俗美学”的批判,其实也就是对其核心内涵——“媚俗”的批判。“媚俗文化利用原始的材料,贬低了真正文化的学术味道,它欢迎这种不懂欣赏艺术的愚昧态度,而且还鼓励这种态度的滋长。媚俗文化是机械性的,是由公式操作的,它是一种的经验,也是一种虚伪的感情。媚俗文化随着潮流而改变,但是却总是一个样子。……显而易见,所有的媚俗文化都是不够实际的,反过来说,所有的不实际的东西便也都是媚俗文化。因为这种不实际的文化不再具有独立的存在性,而变成了媚俗文化的自大‘表面’,工业主义的生产方式取代了手工艺品”。[3]其实,这种对“媚俗”的批判,可以从各个方面来展开,这里主要聚焦在现代商业设计文化的美学方面的缺憾:

1、“畸趣心理”的批判

现代商业设计文化的“庸俗美学”,首当其冲,就体现在对大众“畸趣”心理的迎合上。“畸趣”(kitsch),是现代欧洲美学批判大众文化所用的术语之一:“对畸趣的需要,是这样一种需要:即需要凝视美的谎言的镜子,对某人自己的映象留下心满意足的泪水”。[4]现代商业设计恰恰充当起了这面“镜子”的角色,它给予大众一种美丽而虚幻的映象,使得受众在这种“缘木求鱼”的需求里得到短暂的满足,尽管这种满足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欣赏”般的自我满足。许多以男女之情为主题的商业设计,都是典型的“畸趣”设计。这类设计包括“情感与形式”两个方面:一面是“矫情”,这样的广告把男女情感作为游戏,把男女关系描绘为逢场作戏,把男女的相互吸引之情建立在表面的帅、美、靓、丽、酷上,在一片被营造的虚幻美化空间中,走向了大众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多情”的满足,从而丧失了对真情的渴望。另一面则是“矫饰”,这也是重要的形式方面,昆德拉曾一鸣惊人地说“畸趣是对大粪的绝对否定”。这里的“大粪”象征了生活中否定性的实物(诸如苦难、粗鄙、贫困等等),相关的广告设计也坚决排斥了这类的否定性事物,而只给大众以一种看似高雅美丽的“唯美”外衣,这样营设和装璜出来的虚假世界,也只能给受众一种虚假的审美感受。

2、“性趣欲望”的批判

“性欲”,在现代商业设计文化中被广泛运用的技巧,在大众视听的满足中,这种对性的满足逐渐形成一种“性趣”(goutofsex)。人们对设计中的这种本能趣味总是乐此不疲,它也是设计能被广泛接受的“剑走偏锋”的法宝。这与大众“深度心理”的本能是密不可分的。在一些“软色情”的广告里,明示或暗示的“性”,乃至达到恶俗的“性”,真的是无孔不入。不仅画面性感暴露,广告词俗不可耐,还把一些淫秽用语作为广告语。从批判的立场看,这却是一种“居心叵测”的做法。因为,在这类的商业设计的广告中,女性像广告推销的产品—样,成了男人欲望的对象,甚至就成为了消费的商品和享乐的工具。这就是女权主义者们所洞见出的一种“看”(gaze)与“被看”(to-be–looked-at-ness)的权力关系。[5]按照这种观点,不仅“看”的主体是男性,而且,女性也被纳入到这种“看”之中,成为“被看”的对象。换言之,这种“看”的视角是完全男性化的。而“被看”的,则只是女性,那些被处于男性视角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在这“看”与“被看”之间,明显地出现了一种前者支配后者的权力关系,其实质,也就是男性对女性的支配。然而,某些广告商却把这些“软色情”广告称为“风险创意”,把“风险创意”制作的“争议广告”作为企业的广告策略,以紧紧吸引住大众的眼球,这亦是必须得到批判的。

3、“小资情调”的批判

所谓的“小资请调”,却并不是为某一社会群体所独享的,或者说,对这种生活的格调的选择,并不受社会阶层的局限。上到富人阶层下至城市下层,都可能对“小资情调”情有独衷。尽管这一生活品味的追求者的主体部分(按照数量的来排列)仍是小资阶层、工薪阶层和中资阶层。“小资情调”对于商业设计文化的影响和塑造,也是十分明显的。或者说,商业设计的所面对的消费大众主要部分就是这一社会群体,由此塑成的生活品味,决定了它们对商业设计的选择。同时,商业设计如果要争取最大的受众,就必须被附之以一种“小资情调”。实际上,这种生活品味的形成,就是一种生活状态的形成过程,一种消费方式和观念的形成过程,它们追求一种独特的生活感悟,追求一种非现实的浪漫情怀,从而将身边的服饰品牌、电影影碟、网站频道、古典音乐都以“小资情调”来命名之。在某些方面,现代商业设计也在依照“小资情调”的路线在发展。在汽车业界和建筑业界的广告中,最善于利用大众的这种生活方式来大做文章。显贵的汽车和别致的手机,都是地位和身份的标志,都是“小资情调”的表征,“小资情调”要求的正是与自己来“调情”。

4、“媚外心态”的批判

在第三世界国家,还有一种特殊的“消费心理”,那就是对欧美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内心认同。因而,在欧美诸国与这些国家的人们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心理交锋”:一方面,欧美文化以一种个人主义和自由表现的形象出现,用“现代”的自诩来诱惑接受者最大的内心认同;另一方面,那些第三世界国家却害怕自己被戴上“反现代”的传统帽子,从而竭力去认同欧美形象。于是乎,在这种引诱与迎合之间,欧美在以“现代性”扩散的名义实施着操纵第三世界文化之实。[6]在第三世界里,这种普遍存在的“崇洋心态”往往就是一种“集体无意识”,随之带来的是对商业设计中的“媚外”倾向。这是一种对外来文化的“主动认同”的共同趋向,似乎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但其实他们所分享到的,也只是一种欧美文化的“假像”,只是图有其“名”而很难得其“实”。当代中国商业楼盘的的设计,几乎都要拼贴上去的欧美的建筑雕塑元素。借助的是一个在当代中国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念:“西方=现代=品味=舒适的生活”。

5、“凑泊意识”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有一个著名的审美概念——“拼贴”,它在拼贴设计中被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当代中国设计的现场,就往往处于一种张力关系之间:本土的与舶来的,传统的与现代的。在日常生活中的设计里,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如四合院与现代化内装修的拼合)、本土文化与西方他者的交融(如明清家具的西方化再诠释)都构成一种别样的景观。但是,这里所说的“凑泊”,却不是作为一种设计风格和手法的“拼贴”,而是指商业设计文化中的那种“机械拼凑与简单相加”,也就是一种拙劣的拼贴。不成功的拼贴,都可能走向我们所说的“凑泊”。为了迎合大众的胃口,现代商业的设计师将各种“文化符号”抽离出来,使之脱离了原有的文化语境,然后,在几乎没有任何和谐或整合关系的局面下,将这些“文化符号”拼合起来,往往形成的只是“1+1≤2”的效果。这种简单相加的运用,而不是在统一审美原则下的拼贴,常常会走向设计初衷的反面。尽管许多消费者要“消费”的就是这种“文化符号”的意味,单位面积上越多的符号相加就越会让人觉得“物有所值”,但是这种商业设计的品质却是大打折扣的。设计中诸多元素之间的难于协调,是拼贴设计的内在缺陷。例如,原本并不相关的图像和物体在视觉构成上相互排斥;芜杂的组合无法向产品的消费者表述出明晰完整的设计意图。

6、“克隆观念”的批判

“克隆”的观念,在广大的商业广告设计者那里也大量存在。如果说,商业设计文化“轰炸”策略针对的是一种广告设计而言,指的是同一种广告的重复出现进行视听轰炸的话,那么,“克隆”观念则是指不同的商业设计文化之间的关系来说的,特别是一种广告往往会对另一种广告的摹仿和抄袭,从而导致了各种广告之间的“千人一面”的局面。与此相对应的是,当代中国商业设计里面的“创意”的奇缺。经常出现这样的竞争情况:一旦某家企业投出一项颇具创新性的广告,那么,它往往就成为竞相照搬模仿的对象,或者换汤不换药式的照抄,或者直接就进行剽窃和盗版。这在商标设计中总是能屡试不爽,而且,崭新出现的“创意”总是迅速被后继的模仿者和追随者所淹没,创意自身的价值被无情地摒弃掉了。如此一来,商业设计所带来的“同质化的文化”(homogenizationculture)就不可避免了。

总而言之,现代商业设计文化的“庸俗美学”的确表现在方方面面,这里的批判也只是从美学的角度做出的。也许,面对商业设计文化与美学原则之间的种种龃龉,对商业设计进行了“纠偏”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3.设计美学:融合“审美自律”与“社会他律”

面对商业设计与美学原则之间的种种龃龉,我们的思路更应当深入到“设计美学”(aestheticsindesign)的层面上来继续思考。设计本身(包括商业设计)应当树立怎样的“价值原则”呢?换言之,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呢?

首先,商业设计是以“人”本的,还是以“物”为本的?

显然,好的商业设计也必须在艺术与技术、审美与实用之间保持平衡,并整合为融会贯通的统一体,而且,最终是要——服务于“人”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发起人威廉·莫里斯,早就指出了实用艺术必须达到“实用”与“美”的完美结合。他曾风趣地提出设计的“黄金律”——“在屋子里,除了你知道有用的和你认为美的东西以外,什么都别要”,这显然是从设计的接受者的角度提出的看法。与此同时,他又明确从设计的生产者的角度指出,“你必须使你的产品既美观又实用,否则你一定会失去市场的”。[7]这的确道出了设计所必不可缺的两个“阿基米德支点”。可见,商业设计不仅要遵循“实用性”和“适用性”的原则,而且,更要按照“审美性”的原则来塑造“物”的。同时必须看到,商业设计无论是让大众使用“得心应手”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还是让大众体验到从“悦耳悦目”到“悦心悦意”的“审美性”,都是为人服务的,以“人”为本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仅仅提供的是“外部的服务”,而“审美性”则是为人们提供“内在的服务”,这两方面在“好的设计”中是要水乳交融的。现代商业设计自然不能放弃这一最基本的“设计美学”的诉求。在这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平衡之间,最终确定的是: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这是每个设计者在设计之前都要心知肚明的;但是,设计又必须遵循“物”的规律和法则来进行,实用的需要还是原初性的动力,而实用性最终也是“为人”的。

其次,既然“以人为本”,那么,现代商业设计究竟是为“大众”服务的,还是为“商人”服务的呢?

现代商业设计面对着大众与商人必定要两面出击。的确,两者在某些方面保持了一致性,只有赢得更多的大众才能使得商人赢得利润,反之亦然,商人所赚取的利润越多说明赢得大众的“欢心”越多。但是,如果忽略了商业设计的服务本性中包括的“内在的服务”,忽视了设计本身要提供给受众以较高的“审美质量”的享受,那么,现代商业设计必然会在一条偏斜的道路上“越走越偏”。

这里所导出的问题是,现代商业设计是“为大众”所塑造的,还是只“向大众”单向输出?是大众塑造现代商业设计,还是现代商业设计操纵大众?也就是说,对于现代商业设计而言,大众究竟是“自塑化”的还是“他控性”的?

实际上,这两方面都是存在的。一方面,现代商业设计是“为大众”而生产的,相应的,现代商业设计也就“为大众”所塑造。前经济社会的“依据生产而消费”已一去不回,现代商业设计要求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决定生产”,大众的需求是现代商业设计制作商的晴雨表。现代商业设计的消费对象就是大众,正因如此,在整个文化工业的流程里,大众对现代商业设计的塑造功能是必不可少的。既然现代商业设计要赢得经济效益,那么,它就必须投合大众的生活方式、话语形式和价值追求。这样,现代商业设计也必然具有“大众化”的本质,它的通俗性、感性化、流行性等特质一见便知,很容易与其他设计形态区分出来。

另一方面,现代商业设计已容易形成一种以“大众”为名来支配大众的“文化霸权”。在大众文化的濡染和浸渍下,不但文化日趋于投大众所好的“程式化”,而且大众也正在成为被动的接受者,从而失去个体性、创造力和判断力。现代商业设计在这里面首当其冲。现代商业设计对大众的“控制”的特性就在于其潜移默化,它通过对都市大众生理、心理需求的直接满足,通过只须接受无须思虑的易解性,悄然地塑造着大众的趣味与观念,从而最终控制着大众的生活世界。现代商业设计往往以满足大众之需为名,行控制社会文化消费之实。由此可见,现代商业设计具有“自塑化”与“他控性”相统一的特质,必须趋利避害地范导商业设计的社会功能。

最后,现代商业设计究竟是“审美自律”的,还是“社会他律”的?

现代商业设计正在实现一种双重的运动:或者逆“审美泛化”浪潮而动,单单追求个体的风格、表现、技巧而走向“为设计而设计”的道路;或者迎合“生活美化”的潮流,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步入“为实用而设计”的通途。

追本溯源,这两条设计之路都是与现代文化的变迁息息相关的。如果说,在近代设计中,“美”、“物”与“型”基本上是三位一体的,当近代设计的“型”与事物的本质相符时,“美”也便由此而生。行至现代,设计行为却日渐脱离了实际存在的“物”,“现代设计在全然不见‘物’的世界里,追求纯‘型’的、抽象的‘美’——剩余装饰、流行、为样式而样式”。[8]“为设计而设计”的道路正背靠和延续了这种历史趋势,它的缺陷也在于把“物”本身抽离掉后,而仅仅关注于形式化和唯美化的设计表象,从而有可能背离设计的“用”的初衷和“物”的基础功能。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中“消费文化”的兴起,更加助长了仅“为实用而设计”的风气。为了经济效益的直接目的,在这个“机械复制”风行的时代,许多大众化的设计不惜降低自身的艺术品格和审美质素,采取粗制滥造和呆板拷贝的方式,从而对设计本身所具有的“美的机能”降格以求乃至根本忽视。

“为设计而设计”可以视之为“审美自律”的极致之途,它倡导审美不依赖于外部因素为参照的一种“孤立主义”(isolationism)。这种审美的孤立性追求,很可能导致一种美学家罗杰·弗莱(rogerfry)所说的“双重生活”的断裂,走向了一种纯粹形式的“想象生活”,而根本否认了“现实生活”的实存。“为实用而设计”可以称之为“社会他律”的极端之路,它力主以历史本文或者文化环境为参照的一种“外缘主义”(contextualism)。这种对外缘性的过分归依,则有可能导致一种社会性因素对内在审美的戕害和吞噬,甚至为了某种外在功利目的而干脆否定掉“审美之维”。

第7篇:商业会计心得体会范文

【关 键 词】商业改革/大型集团/中心市场/行为管理

商业是以媒介和促进商品交换为基本职能的社会行业,就其本质功能而言,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商品交换活动,实现社会资源在各个领域的合理分配,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建国50年来,中国商业根据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和变化,经历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分配体制向多主体、多渠道、多形式的市场交换体制转变的过程。其每一步的变革都体现了商业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的适应过程。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环境的进一步发展与变化,商业必将面临新的改革任务。

新中国建立50年以来,中国商业的发展与变革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初期到70年代末,中国的商业经历了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商业,并进而发展成高度集中的计划商业体制的过程。

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商业主要通过三方面的途径得以建立。其一,是通过对官僚资本主义商业的剥夺。旧中国庞大的、处于垄断地位的官僚资本主义商业被剥夺并向社会主义商业的直接转化,构成了新中国国营商业的雄厚实力基础;其二,是通过对民族资本主义商业进行以“赎买”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其逐步转化为社会主义的国营商业;其三,是通过对以农村小农经济为基础的民间商贸活动的集体化改造,形成了社会主义的合作商业。至50年代末,随着对私改造的基本结束和农村集体化进程的基本完成,国营和合作商业已经完全控制了中国的商品流通领域,高度集中的计划商业体制基本形成。

在长达30年的计划商业体制时期,商品流通是在单一封闭的系统内运行的。所有的物资和消费品,由国家按照统一的计划实行收购、调拨和销售;商品严格按照一、二、三级批发流通体系实行单渠道的流通;以国营和合作商业为代表的公有制商业成为商品流通领域的唯一主体,商品的市场价格也受到计划的严密控制。

该时期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一种“分配型”经济,商业的主要作用是按计划将相当稀缺的社会资源(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均衡地分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以维持基本的生产活动和满足基本的消费需求。“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当时指导商业的基本方针。“分配型”的经济特征,使商业的主要作用是按照计划对社会资源进行一层层的分配。商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生产的影响和制约,生产决定流通是一种主要的倾向。

不可否认,在当时短缺经济现象十分严重的情况下,计划商业体制对于保障社会资源的均衡分配,维持占世界1/5人口的中国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还是功不可没的。同时,计划商业体制所形成的大规模的商品流通,也使社会流通成本大大降低,流通资源得以充分合理地运用。这一时期新中国商业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建立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计划商业体制,达到稳定市场和稳定经济之目的。这对于刚刚从战争废墟中走出来的新中国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高度集中的计划商业体制同商品交换和流通的市场化要求毕竟是相违背的。首先,其限制了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来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生产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其次,其不可能形成必要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市场机制无法成为促进和引导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再次,其扼制了消费需求的发展,使需求的规模和种类长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当进入60—70年代,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都已有了很大提高的情况下,计划商业体制的各种弊端就明显地暴露了出来。商业的变革成为势在必行之事。

第二阶段是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中国商业进入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阶段,商品流通开始形成“主体多元化,渠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基本格局。

从80年代初开始,为了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商业体制给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发展形成制约的状况,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改革的措施:

1.对商品的购销体制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和改革,其主要特征是将原来由国家计划严格控制的“统购统销”、“统购包销”的商品购销体制,逐步放开,允许生产者在一定范围内将产品自行销售,允许商业部门在一定范围内对商品自由采购。中央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978 年的391种,下降到1993年的9种;计划控制的生产资料由1980年的837种,减少到1994年的10种(注:《贸易参考》1999年第1期, 华熙:《二十年商业改革与发展》。)。市场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调节力度大大增强。

2.改变了严格按一、二、三级批发流通体系实行商品流通的单渠道流通状况,实行了多渠道的流通。一方面将原属中央管理的一级采购供应站和省属的二级采购供应站下放到地方管理,减少了商品流通环节;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城市贸易中心和农产品集贸市场,实行商品的多渠道流通。至1990年商业部系统所属的贸易中心和批发市场共有1424个(注:《贸易参考》1999年第1期,华熙:《二十年商业改革与发展》。)。城乡集市贸易共有72130个。成交量达1973.6亿元(注:1990 年《中国统计年鉴》。)。同时,工业自行销售的比重也逐步扩大。至80年末,工业自销的比重已占日用工业品销售量的80%以上。

3.对商业企业的管理制度实行了全面改革,建立和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并对小型商业企业实行“改、转、租、卖”,强化了商业企业独立自主开展经营的能力。至1990年商业企业的承包面达94%,“改、转、租、卖”的小型商业企业超过90%(注:《贸易参考》1999年第7期,张采庆:《中国商业企业改革与发展辉煌的20年》。)。同时,个体和私营商业企业也有了迅速的发展。至1991年,个体和私营商业的从业人员达34万,占商业从业人员总数的51%;零售总额1844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左右,成为商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注:1996年《中国统计年鉴》。),商品流通领域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基本形成。

这一阶段,中国商业的改革是在中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条件下进行的。由于建国30年来,中国工业化程度大大提高,社会物资供应日益丰富,短缺经济的状况已有很大缓和。由于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多元化的趋势也开始出现。长期计划经济所造成的单一封闭的生产和商业体制使商品的供应变化跟不上消费需求的变化,供求关系在结构上的矛盾十分突出。因计划商业体制而促成的“官商”作风也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难以直接沟通,不少产品因流通渠道不畅而出现滞销和积压。所以,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商业体制所造成的单一封闭的流通体系,促使商品流通渠道得以畅通、市场需求信息得以反馈、市场供求关系得以调整便成为十分必要的事情。试图通过商业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引导生产结构的合理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是这一时期商业改革的主要动因。

第三阶段是从90年代初至今,中国商业真正开始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由“分配型”的流通功能转化为“交换型”的流通功能,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流通体制开始形成。

90年代以来,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中国的商业改革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

首先,商业体制进一步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产品从生产企业进入市场的渠道进一步呈多元化的趋势,基本上可归纳为四种类型:一是生产企业自行设立销售机构,形成直接控制的、遍布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二是生产企业通过各种类型的中间商分销其产品;三是生产企业运用各种直接销售的方式(如专卖店、邮购、电视直销以及上门推销等)将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四是通过各类批发交易市场开展商品交易活动。其中特别是批发交易市场的建设对于商业市场化方向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据统计,至1997年底,全国已有各类批发市场10万多个。1996年市场交易额已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2.8%,年成交额超过1 亿元的市场有近千家(注:《贸易参考》1999年第1期, 华熙:《二十年商业改革与发展》。)。国家对各类商品流通的计划控制基本上取消,市场调节供求关系的能力大大增强。

其次,商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多元化,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共同发展的局面。至1996年,在批发、零售和餐饮企业中,除国有和集体企业外,个体企业达1638.97万户,占88%,其他经济成分的企业达27.62万户,占1.5%;1997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个体商业占34.84%,其他非国有和集体商业占23.86%(注: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 )。商业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已基本形成。尤其是国外商业资本也开始进入中国。至今为止,由国务院直接批准的中外合资与合作的商业企业已有19家,由各地方政府批准的中外合作商业企业已有200多家。 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第8篇:商业会计心得体会范文

1.满足人们对幸福生活追求的情感需求

在传统文化观念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以辛勤工作为本,以追求高尚的品格为人生目标。如今,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消费理念有了质的改变。人们在辛苦工作的同时,积极乐观的追求身心幸福和物质、情感的双重满足。让·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讲到“消费者把自己看作处于娱乐之前的人,看作一种享受和满足的事业”。在物质社会背景下的幸福观,表现为人们对“幸福需求”的大大增加,追求享受生活、消费和娱乐消遣的目的。特别是商业环境不仅满足人们消费、消遣、娱乐等的需求,同时给予受众一种休闲放松的环境气氛。为了迎合消费者追求幸福与享受生活的情感需求,在设计中通常使用新奇的造型、独特的色彩、个性的装饰以及多种元素重组等塑造手法。

2.满足人们对社会交流和体验高品质文化内涵的情感需求

公共空间的形成溯源于它的社会交流性和社会生活性。商业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空间形式,一方面给人们提供商品展示流通的平台,丰富消费者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商业环境的消费者能够体会到人际交往的乐趣和多样的情感体验。商业环境的一个设计趋势就是在场所中提供沟通交流的氛围,并营造出一种社会交往的乐趣性。作为一种具有文化气质的场所,商业环境的营造越来越体现出对公共社会生活的关注。引入社会文化活动使得商业环境的功能不仅是一种纯粹的展品销售活动,还是一种具有浓厚特色和生动魅力的文化活动。

3.满足人们对休闲性、娱乐性的情感需求

商业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购物和娱乐消遣,使得闲暇时间增多的人们能够有一个放松心灵、暂忘社会压力的场所。这使得人们对商业环境的营造有了新的需求一一休闲性、游憩性、娱乐性、交往性等。使消费者感到某种与满足,娱乐体验是传统、古老的一种人类情感需求。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的当下环境中,娱乐性、休闲性能使消费者的身心得到调整和休养。因此,情感设计意义上的愉悦性、快乐性、休闲性等要素成为商业环境设计的重要表现倾向。

4.满足人们对时尚性、个性的情感需求

时尚的概念和载体丰富多样,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时尚性常常让人有一种兴奋和新鲜的感觉,满足受众的好奇心,传达出非凡的气质和别样的神韵,进而体现出消费者的个性和不凡的品位。商业环境设计是一种空间形式各要素的综合创作体,场所营造的本身具有很强的时间性特征。如今的商业环境中的时尚性具有新奇感、新颖、转瞬即逝、符号消费等新的特点。时尚、个性的承载体可以是另类的材料如废物的铁器、旧家具、夸张的色彩或者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物品的新奇组合装置等等,在设计师的巧妙安排下使得众多表现元素在环境中重新展示其新的生命力。同时,商业环境营造中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和新材料等也能体现出时尚性和个性特征。

5.满足人们对艺术性的情感需求

商业环境的好与坏、商业环境品质的高与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中的艺术内涵的多少。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意识到在商业环境中赋予深厚的艺术内涵,会使商业环境的意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具有浓厚艺术性的商业环境中不仅有利于吸引消费者、树立品牌的深层次形象,还能使消费者在购物的过程中有一种新的情感体验。如一些艺术感较强的商业环境中将艺术家的雕塑作品、家具作品、绘画作品等充满想像力和形象艺术感的艺术作品有规律的陈列其中,为顾客营造出一个充满艺术气息和具有梦幻般艺术体验的空间场所。

二、结语

第9篇:商业会计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世界著名商业街;评价指标;核心特征

中图分类号:F29

美国城市规划专家艾伦·雅各布斯教授曾说“伟大的街道造就伟大的城市” 。商业街是一个城市名片和窗口,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成功的商业街能够提升城市消费层级,彰显城市品位,弘扬城市文化,助推城市经济。2009年商务部出台《关于加快我国商业街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意见》。随后,各方地政府更在扶持街区经济的发展方面对商业街区的建设给予了明确的政策、资金、招商和基建方面的优惠和倾斜。据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不完全统计,我国县级以上城市商业街区已超过5000条,总长度多达3000公里,面积超过2.5亿平方米。其中一些城市的新建或改造商业街区长度正在从1公里2公里延长至3公里,更多的城市规划在未来的3~5年内打造10条甚至更多的商业街。

在商业街建设不断快速推进的同时,对商业街评价体系的研究尚不充分,这使得商业街发展缺乏理论支持,粗放式的人为“造街”现象十分普遍。为此,本文将从梳理现有商业街评价研究成果入手,总结目前公认的世界著名商业街之核心特征,提出构建世界著名商业街评价指标的原则,设计出相应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以期通过本研究对推动我国城市商业街建设做出努力。

一、现有研究综述

目前,对商业街评价的研究包括两类,一类是全面指标评价法,另一类是核心指标评价法。

(一)全面指标评价法

全面指标评价法是尽可能综合考虑对评价对象产生不同影响的各个因素,对各类因素进行归类,赋予权重,并开展评价测算。国内学者在商业街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但现有指标体系在可操作性、可获得性和可比较性方面亟待有待改善。

冯四清提出了一种子系统的评价方法。①他认为商业街道系统由七个子系统构成,包括交通系统、建筑空间、商业系统、附属设施系统、绿化景观系统、环境文脉系统、社会空间系统等。这一评价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构成商业街的各个系统进行区分,然后再对每个子细化为25个不同的评测指标,赋予权重后进行评价。此评价方法对于从城市规划来理解和评价商业街提供了有益的视角。但同时,冯四清也注意到此评价体系可比性较差。地域文化、经济状况、甚至专家差异都会显著影响到对商业街的评价。

吴忠、唐幼纯等人从形象满意度的角度构建了一套商业街区形象满意度指标体系。②这一指标体系的特点是观察到了某些二级指标会对不同的一级指标产生影响。例如二级指标商品品牌即影响到消费者对商业街信誉的评价也会影响到对服务的评价。所以,研究者构想借用神经网络理论,找出每个影响满意度的因素。吴忠等人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如一家非常有影响、有特色的商场将显著提升商业街的整体影响力。但同时,该研究仅局限于商业街区的满意度研究,且指标数据完全通过问卷调研而得,调研方式和样本选择决定了研究结果。

肖月强等人从空间经济学和产业集群的角度对特色商业街的发展进行了研究。③该研究认为,商业街的发展首先是需求导向。这是评价一个商业街的核心看点。其次,商业街的发展必须遵循“路径依赖”,即商业街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其深厚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第三,商业街必须有发挥示范效应的领先型企业。第四,商业街中的元素必须竞合发展。肖月强的研究对商业街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但其研究成果缺乏更为实际和具体的指标体系。

在另一项更为实际的研究中,肖月强等人以成都青羊特色商业街区为目标构建了一个特色商业街区的评价指标体系。④该评价体系包含7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48个观测点。每个观测点按照A、B两个类别评价标准给予相应权重。一级指标分别为名气、商气、人气、财气、特色、管理、基础设施等。该研究对于单个商业街评测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且设计了一套系统的评测方法,能够为政府部门支持商业街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撑。但是,该评价体系仅适用于单个商业街评测,其中的一些关键指标缺乏普遍性和客观性,这直接导致不同商业街,特别是对国内外商业街评测结果不可比。

目前,对商业街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最新成果是由洪增林等人提出的。⑤该指标体系设计了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设施类指标、商业类指标、形象类指标、经济效益类指标和社会效益类指标。洪增林等人提出的指标体系应当是目前国内对商业街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对系统和全面的,同时很多重要指标都尽量使用定量化的客观数据。但该研究成果仍然因为面面俱到而缺乏评价重点,特别是一些定性指标在不同的商业街评价中缺乏统一性和客观性。

综合来看,全面指标评价法对影响商业街评价的各个层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细致的研究,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商业街评价观测点。由于现有研究的切入点没有针对性地集中于商业街评测的核心层面,评价体系倾向于面面俱到,这直接导致了现有评价体系在可操作性、可获得性和可比较性方面存在问题。

首先,现有评价体系缺乏实施可操作性。现有研究集中于商业街的各个层面,使得整个体系指标数量众多、面面俱到,设计指标达到几十个,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很难对商业街开展公允的评测,实施的可操作性较差。

其次,现有评价体系缺乏数据的可获得性。由于忽略了指标的可获得性,直接导致评价

难以实施,评价体系的价值大打折扣。如在洪增林教授的指标体系中,在至为关键的商业类指标中,多样性指标通过功能完备性来体现,而功能完备性则以不但能够满足购物需求还能得到多方位的消费体验(旅游、文化休闲、娱乐餐饮等多项综合功能)的商业来评测。其问题是难以在商业街评测中得出这一类商业设施的实际数量,且什么样的商业能够计算为消费体验类的商业也缺乏标准。即使一些定量化的指标如单位面积的商贸业零售总额、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商贸业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总资产贡献率、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等,虽然很重要,但在进行商业街对比时是难以取得。特别是无法取得国外著名商业街在这些方面的相关数据。评价体系也就只能停留在理论研讨的层面。

第三,现有评价体系缺乏结果的可比较性。现有的评价体系无法用于不同商业街之间的对比研究,特别是无法开展国内商业街和国外商业街的比较研究。这直接导致了现有指标体系的设计中缺乏共通性。

(二)核心指标评价法

核心指标评价法是用1-2个左右反映评价对象核心特征的指标来进行评价的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核心指标评价法包括商圈评价的基础模型,如雷力法则、饱和指数理论等,以及知名国际机构的排行榜。

雷利法则奠定了商圈引力模型的研究基础,被所有的商圈研究引用和运用。该法则是1929年美国人威廉·雷利用三年时间,调查了美国150个以上的城市证实商业场所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同其商业规模成正比,同消费距离成反比。这个研究模型仅仅使用了两个定量化的核心指标——人口和距离。其后,1943—1948年间美国伊利诺大学的经济学者P.D Converse依据雷利的法则, 进一步研究两个商业中心的行商势力范围,找出两之间的商圈均衡点(Breaking point)。该模型仍然是以人口数量和距离为核心指标。

20世纪80年代,哈佛商学院在实践中创立了饱和指数理论,是通过计算零售商业市场饱和指数, 测定特定区域范围内某类商业的饱和程度,用以判定某个地区同行业是过多,还是不足。其研究的核心指标有3个,包括顾客的特定消费支出、购买人数和同类商业的营业面积等。

在实际的商业街评价对比上,全球五大房地产顾问公司中的高纬环球和高力国际、仲量联行均采用核心指标评价法。除此之外,国际上一些被广泛接受的排行榜和评价研究均采用核心指标评价法,如全球500强企业采用销售额一项数据。

核心指标评价法的价值在于通过少数几个能够获取的指标来对商业街进行评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比性。特别是知名国际机构通过翔实数据的对比的各类排行版被社会广泛接受,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力。但同时,核心指标评价法过于简化,的确会忽略一些影响商业街发展的因素。所以,如果能通过权威细致和深入的分析,找到评价对象的核心特征,用若干客观性指标来反映其核心特征将有效地避免核心指标评价法的过简化劣势。

二、何谓世界著名商业街

综合来看,对世界著名商业街的评价必须在实施可操作、数据可获得、结果可比较性之基础上找到反映世界著名商业街核心价值的指标体系。

(一)学界对世界著名商业街的观点

目前对于世界著名商业街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麦肯锡公司提出的三大特征说,顾国建的六大要素说以及“豪布斯卡”(HOPSCA)原则。

麦肯锡对全球九大著名商业街进行了研究,包括伦敦的卡纳比街和牛津街、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米兰的蒙特拿破仑大街、巴塞罗那的兰布拉斯大道、芝加哥的密歇根大道、纽约的时代广场、新加坡的滨海大道和东京的银座。研究结论认为,世界著名的商业街具有三大特征:全球声誉、密集的客流量和可靠的收入。

顾国建总结了世界著名商业街的发展,提出了影响世界著名商业街发展的6个关键因素。⑥包括丰富的历史、独特的建筑和商业格局、多元化的商业功能、知名的骨干商户、便捷的公共设施和愉悦的环境,以及牢固的政企合作关系。

陈信康参考国外的发展经验,总结了“豪布斯卡”(HOPSCA)原则,为商业街的繁荣与发展指出了具体的方向。⑦针对城市中心功能衰落,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商业街的功能革命论构成商业街发展理论的主流。“豪布斯卡”原则(HOPSCA)被西方国家作为振兴商业街的一个主要成功因素,即酒店(Hotel)、办公楼(Office)、停车场(Parking)、购物(Shopping)、集会(Convention)、公寓(Apartment)。

(二)世界著名商业街及其核心特征

从全球公认的世界著名商业街,如牛津街、第五大道、香榭丽舍和银座大街来看,结合麦肯锡、顾国建、李飞等人对世界著名商业街的研究,本文认为世界著名商业街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不断积淀、生长而成,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认知并对消费文化产生引领作用的商业街,是全球消费者和品牌商、零售商趋之若鹜的商业胜地。世界著名商业街具备四大核心特征。

第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 历史悠久。世界著名商业街不是造出来的,而是在长达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中慢慢生长形成的。缺少了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作为基础,商业街就不过是缺少灵魂的集市而已。英国牛津街自Selfridges的开业迄今147年,香榭丽舍大街距1869巴黎扩建完成迄今143年。

② 文化传承。世界著名商业街是城市商业文化和艺术传承的活化石。一方面,世界著名商业街聚集了大量的老字号商业和历史古迹。另一方面是具备世界影响力的博物馆、艺术馆等,以及具备较高艺术价值的雕塑、街道设施等的聚集之地,成为城市文化的缩影。

③ 影响广泛。世界著名商业街作为城市乃至国家形象的名片,其文化影响力延展至全球,特别是街区的各种活动具备世界级的影响力。如香榭丽舍大街是全球顶级自行车赛事——环法自行车赛的终点,而每年7月14日巴士底日,法国总统都会出席在香榭丽舍大道举行的阅兵式,每年的最后一天,香榭丽舍大道就会成为步行街,人们就街上庆祝新年。

第二,有良好的设施条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 交通可达。除了自驾、乘坐的士可以便利地到达商业街区外,公交和地铁也是各世界著名商业街便利的交通方式。同时,各大名街均是地铁线路的换乘站,是来自于四面八方消费者都能用最便捷的方式到达。

② 设施便利。要在消费者到达后能够高效地满足顾客最后100米的便利交通需求。如能够提供足够的停车设施,地铁站同商业核心区的距离以及路程中商业丰富度。

③ 环境舒适。顾客能够方便地游逛于商业街之中,同时也能在商业街及分布其中的各大商场中享受舒适的购物环境。

第三,有领先全球的商业模式。世界著名商业街也必然拥有独特和领先全球的商业模式,吸引全球范围的零售商汇聚一地,呈现出繁荣的商业景象。同时商业的国际化程度高以及商业经营高效。

① 模式引领。世界著名商业街引领着全球商业发展潮流。一方面,世界著名商业街具备合理和稳定的商业生态,对一个城市的商业发展起到稳定器的作用;另一方面,世界著名商业街在商业组合、设施设备、全球声望等方面受到推崇,成为世界各地商业街建设所效仿的旗帜。

② 全球引力。世界著名商业街不应当只是本土零售商聚集的商业街,而应当具备显著的零售商国际化程度。国际化程度越高,街区商业丰富度也越高,越具备不断发展、提升的活力。在良性竞争的推动下,由各类国际零售巨头主导的商业创新不断涌现。

③ 经营高效。世界著名商业街吸引了全球范围的消费需求。大量消费需求的涌入使得入驻世界著名商业街的商家能够获取更高的劳效和坪效,并带来更为丰厚的利润。在纽约第五大道的苹果全球旗舰店单店销售额一度占到苹果公司全球销售额的6%。同在第五大道的耐克城的销售也是耐克全球旗舰店中的销售冠军。

第四,有优良的消费品质。

① 品牌丰富。能够满足综合性消费需求是世界著名商业街的重要特征。在纽约第五大道的商店以货品齐全、更新速度快著称,全世界所有的名牌商品在这里都可买到。从49街到60街两旁著名的精品店和旗舰店鳞次栉比,包括有服装、珠宝、百货、玩具、家具、皮具、钟表、书店等。遍布大街的各种商店内,昂贵的商品举目皆是,但也不乏便宜经济的高品质商品。在阿玛尼店内,几万美元的西服就同50美元的比基尼上装挂在一起。

② 品质高端。世界著名商业街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商品,不仅是全世界最知名、最流行的时尚品牌的聚集地,同时也是众多世界顶级商品品牌的聚集地。

三、世界著名商业街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及设计

从上文可知,单独满足个别特征的商业街并不能称之为世界著名商业街。例如一些具备较长发展历史的古街道由于不具备先进的商业模式或优良的消费品质等特征就不能称其为世界著名商业街。为此,对世界著名商业街评价指标的设计必然以四个核心特征为基础。

(一)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对世界著名商业街的评价指标选取应当遵循如下四大原则。

第一,核心性原则。单个指标或若干指标的组合必要能够反映出世界著名商业街区别于其他类商业街的核心特点。即评价指标代表了世界著名商业街的核心特征。

第二,客观性原则。选取的指标应当是量化为数字的客观性指标,最大程度地避免主观性指标中因文化环境、社会制度、价值观等因素带来的评价误差。

第三,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必须是可对比的,具备相同的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或者能够通过客观的数量比例(如汇率等)进行标准化换算。

第四,可获得性原则。指标的选取必须可获得的,能够通过相对便捷的方式进行收集和统计。

(二)世界著名商业街评价指标体系

在具体指标的设计中,单个指标往往在实际中会反映出世界著名商业街的多个核心特征。如商业街的历史年代不仅反映出街区的历史积淀,同时也包含了街区文化传承和全球影响力的内涵。

所以,本文选取了7个客观的数值指标来来对商业街进行评测。7个评测指标同世界著名商业街核心特征之间有着网状交织的联系(如图1所示),能在很大程度上综合性地反映出世界著名商业街的独特价值。

1.商业街租金

租金往往是商业街客流、销售额、影响力等商业街特征的具体反映。庞大的客流量和巨大的销售额最终会推高商业街租金。土地价值论说明,地价(租金)能够准确地反映商业街经营的高效性。

入驻高租金商业街的商家必须是拥有坚实的顾客基础,旺盛的消费需求和优质的品牌声誉才能够承担高额的租金。对于与供应商和消费者都具有广泛联系的商业企业来说,具有世界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城市中心商业街区往往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保障并增加企业的经营利润。

加纳(B.J.Garner)进一步将土地价值理论思想应用于商业区位格局分析之中。他的研究表明:经济规模较多的高门槛经济活动(如百货、服装、珠宝等),往往靠近地价峰值区,占据着地租最高的城市土地。简言之,租金同商业街在全球商业中的地位成正比例关系。同样地,世界著名商业街必然是地价高昂的商业街。

第五大道是近十年来全球最贵的商业街。根据高力国际提供的最新数据,第五大道每平方米租金约为78美元/天,居全球之首。

在具体评测中,参考全球商业街租金排行榜,以当年租金最高的商业街为定标物,指标评分为100,通过其余商业街的租金与定标商业街的租金相比较来确定分值。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商业街租金差异过大,采用2倍公式法来进行平衡。2倍公式如下:

评测值=(待评商业街租金+定标商业街租金)/2*定标商业街租金

2.全球化零售商数量

商业街不仅商家云集,且在零售商的来源地方面,世界著名商业街远远突破了本土界限,成为全球化零售商投资的沃土。如第五大道,既有美国本土零售商品牌,也拥有其他国家的国际零售商品牌,如日本的优衣库、西班牙的ZARA等。同时不仅仅拥有百货品牌,也有如百思买等电器或其他专业专卖店品牌。

全球化零售商越多,商业街越具有活力,商业经营也越加高效,对满足各类消费者消费需求,提升消费体验的能力也越强,使消费者能够体验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对街区影响力的提升也作用显著。

在实际评测中选择全球最大的120家国际零售商作为评测库。120家国际零售商不考虑大卖场、大型超市、折扣店等不适于在地价高昂的商业街发展的业态,而是以时尚类商品零售商、家居休闲品零售商和多样化经营零售商等为主。商业街中每拥有1家评测库中的零售企业门店将获得4分,同一家零售商的多家门店不重复计算,超过100分的按100分计算。

3.商业地标数量

商业地标不仅是商业街发挥模式引领作用的核心设施,同时也是提升商业街设施条件,增强商业街影响力等方面的重要指标。

地标商业设施在完善商业街的商业生态,提升商业丰富度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同时,由于这种的地标商业设施拥有强大的商业容纳力,所以,地标商业也保障了商业街的合理和稳定的商业生态,特别是不会因为个别商业设施的退出而影响整个街区的发展。同时,世界著名商业街云集的品牌旗舰店其价值不仅仅在于提升商业街的品牌丰富度,还在于品牌名店通过店堂装修装饰、新品展示等影响了全球消费文化和时尚潮流。

牛津街的Selfridges 百货也是牛津街影响全球商业文化的独特代表,在全球百货业发展史中具有教科书式的意义。有研究显示⑨, Selfridges 所在的大楼,是伦敦首幢特意为百货业而兴建的建筑,其内部结构完全遵从销售需求来规划。整家商店分成100个售货区,分布在8个楼面上。1925 年,Selfridges展出了首台机械式扫描电视机。同样是这家店,曾经卖出过史上第一块全自动机械表、第一张音标示意图和第一台收音机。

在实际评测中,地标商业可以按照面积划分为巨型地标和大型地标两类。世界著名商业街通常是拥有少数几个巨型地标商业体和若干大型地标商业体,以及众多小型商业商业组成。

巨型地标商业为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品牌专卖店或品牌展馆,以及建筑面积为50000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或百货店。在计算商店面积时,分为A、B馆的商店按总计面积计算。以每个巨型地标商业赋值10分,5个地标商业以上按50分计算。

大型地标商业为建筑面积2000~5000平方米的品牌专卖店或品牌展馆,以及建筑面积为20000~50000平方米的购物中心或百货店。通过计算大型商店的数量来进行评测。每个大型商店赋值5分,10个大型商店以上按50分计算。

评价时,将巨型商业得分和大型商业得分相加即为模式引领指标的评测分值。

4.消费品牌数量

消费品数量既体现了世界著名商业街的品牌丰富度,也反映了世界著名商业街在模式引领、国际化程度等方面的特征。

在全球服装服饰、电子产品、日化产品、珠宝钟表等品牌中选择150个最佳品牌包括作为评测库。通过计算评测库中品牌出现在商业中的数量来进行评价。商业街中每拥有1个评测库中品牌将获得1分,超过100分的按100分计算。

5. 奢侈品牌数量

世界著名商业街不仅有海量的消费品牌,还有彰显世界著名商业街独特气质的奢侈品牌。如悉尼的皮特街购物中心不仅云集了名流贵族、品位人士出小社交场合的顶尖名牌,如Chanel、Christian Dior、Gucci、Louis Vuitton、Armani等,同时也集中了众多澳洲一线名牌及130多家精品专卖店。这使得皮特街与纽约第五大道、巴黎香榭丽舍大道、香港铜锣湾及伦敦牛津街共称为全球五大顶尖名牌“朝圣地”。

奢侈品牌的数量是衡量商业街在设施环境、消费体验、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等方面的指标。如东京银座的爱马仕旗舰店与巴黎、纽约的店并列,是全球爱马仕忠实消费者的“朝圣”之地。这座高14层的由玻璃砖作为建筑表皮的透明玻璃大厦由蓬皮杜文化中心的设计师意大利建筑家皮亚诺设计。为了庆祝新店落成,特别推出了以桔色、灰色和白色为主色调的包括有丝巾、手表、情侣挂件,记事本等这些具有收藏价值的纪念品。而这些纪念品只有在银座Hermes专卖店里才可以买到。

实际评测中,参考目前全球四大奢侈品集团旗下品牌,通过增减其他有代表性的奢侈品牌构建一个容量为120个品牌的评测库,通过计算商业街中奢侈品牌的数量来进行评分。商业街中每拥有1家评测库中的奢侈品牌将获得1分,超过100分的按100分计算。

6.历史年代

历史年代久远的商业街往往在文化设施、文化影响力等方面较普通的商业街更为突出(见表2)。

以香榭丽舍大街为例,大街始建于1616年,迄今近400年历史。由当时卢浮宫外一处沼泽田地改造而成,时称“皇后林荫大道”。先后历经昂丹(Antin)公爵和玛雷尼(Marigny)侯爵、拿破仑三世之后,香榭丽舍大道真正成为“法兰西第一大道”。

世界著名商业街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凝聚了城市文化发展的精华,拥有了具备世界影响力的博物馆、艺术馆等,以及具备较高艺术价值的雕塑、街道设施等。同时,世界著名商业街在布局位置上也处于城市文脉的核心地带。香榭丽舍大街就位于法国国家标志凯旋门和协和广场之间,第五大道则与“世界的十字路口”之称的时代广场相连。这些环境特征体现出世界著名商业街无与伦比的文化价值。

在评测时,商业街的迄今年份即为评测分值。超过100年的按照100分计算。

7.停车场数量

停车场数量体现了商业街便利性和舒适性。如新加坡乌节路在保障自驾车主停车和地铁乘客高效购物提供了卓越地解决方式。著名的购物中心ION Orchard,地上有8层地下4层,其中1~4层为购物中心,5~8层为停车场,地下2层与地铁站台层相连。乘客从地铁站一出来就是大型商业。

评测时,以商业街所用停车场数量作为评测点。

(三)指标权重计算

为使评价指标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世界著名商业街的核心特征,本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首先采用1-9标度方法(见表3所示)进行每两元素间的相对比较,构造判断矩阵 进行计算,求解判断矩阵A的特征根。,计算最大特征根 ,找出它对应的特征向量W,即为同一层各因素相当于上一层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重;然后进行一致性检验。

根据标度表,对评价指标比较见表4。

根据各指标的比较标度计算最大特征根 ,公式如下:

利用以下公式计算一致性比例CR,当CR

其中, RI为随机一致性指标,其数值可通过表5查取。

最终计算结果显示,各评测指标的对比结果是一致的,其权重如表6所示: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现有学者对商业街评价体系展开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极有价值的基础。但从评价实施的可操作性、评价数据的可获得性和评价结果的可比较性来看,现有研究成果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借鉴现有理论研究方法和国际咨询机构的评价经验,本研究认为,通过系统总结商业街的核心特征,然后运用核心指标来进行评价可以对商业街的研究开辟新的评测思路。也就是说,对世界著名商业街的评价首先要把握其核心特征,并在遵循客观性、可比性、可获得性等原则的基础上,找到能够反映世界著名商业街核心特征的客观数值指标来进行评测。

为此,本文着重梳理了世界著名商业街的四大核心特征,即世界著名商业街应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良好的设施条件,领先全球的商业模式和优良的消费品质。身后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为历史悠久、文化传承和影响广泛;良好的设施条件体现为交通可达、设施便利和环境舒适;领先的商业模式则体现为模式引领、全球引力和经营高效;而优良的消费品质体现为品牌丰富和品质高端。

为反映世界著名商业街的核心特征,本文设计了7个客观性的数值指标来进行评测。分别是商业街租金、全球化零售商数量、商业地标数量、消费品牌数量、奢侈品牌数量、历史年代和停车场数量。7个客观性指标同名街的核心特征存在网络状的交织关系。单个指标的高评价并不代表评价对象就是世界著名商业街,只有在综合评价下获得较高分值的商业街才能称之为世界著名商业街。

在实际的评测设计中,本文构造了三个评测库,包括国际零售商评测库、大众消费品牌评测库和奢侈品牌评测库。通过计算商业街相应指标在评测库中的保有量来进行评分,为商业街的评价提供了重要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设计的评测标准和分值计算方法仍有待通过多条商业街的试测评不断调整和完善。

注释:

① 冯四清,商业街评价体系的构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4(12).

② 吴忠,唐幼纯,王裕明.城市商业街区满意度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决策参考,2004(3).

③ 肖月强,姜陈升.空间经济学及产业集群聚集机制对城市特色商业街发展的启示[J].西部大开发研究,2011(3)。

④ 肖月强,黄萍,陈杨林.城市特色商业街评价体系研究——以成都青羊特色商业街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9).

⑤ 洪增林,史新峰.商业街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2(1).

⑥ 顾国建.零售业:发展热点思辨[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198页.

⑦ 陈信康.中国商业现代化新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7):104-117.

⑧ 数据根据高力国际《2012世界零售焦点》报告整理,其中柏林库弗斯坦达姆大街数据根据高纬环球《2010全球最贵商街》报告按照年增长10%估算,王府井数据为2011年高纬环球调查数据。

⑨ 资料来源于互动百科,http:///wiki/Selfridges。

参考文献:

[1] 王成荣,黄爱光.北京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1).

[2] 赖阳,黄爱光.世界城市宜居商业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10).

[3] 冯四清.商业街评价体系的构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4,(12).

[4] 吴忠,唐幼纯,王裕明.城市商业街区满意度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决策参考, 2004,(3).

[5] 肖月强,姜陈升.空间经济学及产业集群聚集机制对城市特色商业街发展的启示[J]. 西部大开发研究,2011,(3).

[6] 肖月强,黄萍,陈杨林.城市特色商业街评价体系研究——以成都青羊特色商业街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9).

[7] 洪增林,史新峰.商业街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