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范文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精选(九篇)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第1篇: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策略分析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have mushroomed, arises spontaneously. Domestic real estate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the produced great economic benefits in the meanwhile, the competi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enormous pressure. Therefore, th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enterprise for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is to ensure that its shares of market, in an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real estate industry to an invincible position in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real estate management process problems,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problems of the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solution to, aiming at China's real estate enterprise to provide necessary theoretical guidance.

Keywords: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Business; Management; Strateg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部门

1.工程部门

工程部门主要代表开发商对其所建设的工程项目进行日常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材料的采购与库存;确定施工企业并协调相关事宜;对施工质量和施工制度进行有效监督;对相关合同进行有效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给出适当的合理化建议等。

2.财务部门

财务部门主要负责企业的资金管理,定期并提供能够显示本企业财务收支状况和经营状况的资金支配报表,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其一,建立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融资计划;其二,负责施工单位的各个款项的发放;其三,处理企业自身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营业费用等。

3.销售部门

销售部门主要负责把企业产品――楼房推向市场,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销售方式的选择、销售方案的策划、销售价格的制定和销售渠道的建立和探索等。

4.人事部门

企业人事部门的职责是:对企业项目开发的相关人员的工作进行科学分配、对企业员工的相关资料进行有效管理,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体系等。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各个部门分工十分明确,其经营管理的过程就是各个部门相互协作的过程,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加强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同时还要不断强化各个部门的协作意识,确保其经济效益的顺利实现。

二、当前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经营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出现既有观念的原因,同时也有体制方面的因素,具体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上的危机

观念危机是导致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管理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这种根源性问题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被动的市场意识。这种市场意识认为,用计划经济的体制和行政的手段能够完全替代市场经济自主调节的手段,究其根源,还在于一些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这些部门认为:现有的市场体制并不完善,许多开发公司在面对市场竞争时,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但却无用武之地,只好被动的等待市场竞争的到来,进而导致了开发企业市场机会把握不准、竞争条件不均等、信心不足,怨天尤人,严重影响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第二、盲目的市场意识。这种意识认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唯有靠引进外资才能带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展,而不是从企业自身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入手,以至于使企业不能准确的进行市场定位,进而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三、狭隘的市场经济意识。这种经济意识认为:市场经济的初期,可利用各项制度的不完善进行房地产开发投机,这种意识只注重企业的短期效益,不注重企业的长远利益,专心于市场漏洞,无心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最终导致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失败。

2.资源配置不合理

一些规模较小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其人、财、物配置不甚合理,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以有限的资金进行多头投资,经营规模小,其社会、环境以及经济效益根本无法同步实现。这些问题也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资源配置不合理往往会导致这些企业难以应对由于市场扩张而产生的危机,进而面临倒闭的危险。

3.部门协调能力差

部门协调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和管理成败的关键,同时也是其能否顺利实现其价值的关键。然而就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来看,也多企业不能够彻底解决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其管理缺乏系统性和有序性,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协作意识和协调能力,这样不仅使得企业各个部门的办事效率大大降低同时也大大削弱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综合实力。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途径

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作为其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1.更新经营管理理念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的管理理念,革新原有观念,时刻以市场为中心,时刻关心相关政策法规,便被动为主动,变狭隘为开阔;变盲目为有目的性,使自身的经营管理理念与市场相一致,与时代相契合。

2.合理配置企业资源

设置专门的企业资源管理机构,既包括人力资源的管理,同时也包括成产及投资资源的管理,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企业人力部门在员工考核、激励以及机制设置的作用,确保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有序进行。

3.强化部门协调

加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人员之间的交流,引入同级别换岗学习机制,强化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强化团队意识的注入和培养,定时对换岗人员进行考核,根除企业内部个人英雄注意的不良之风,企业各个部门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互助协作能力,以达到房地产开发企业产、销系统化的经营和管理目的,确保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身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兰峰等:房地产开发与经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第2篇: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范文

关键词:新常态;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167

1 新常态下国内房地产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1.1 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1.1.1 一线城市发展现状

一线城市主要是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呈现出快速发展状态。由于其对人口的吸引力是其他二三线城市无法比拟的,这就导致其房地产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况,房价居高不下。对于这种情况,各地政府在近几年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建筑用地存量不足和政策的限制导致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商业建筑减少,甚至一段时间内没有新开工项目,这就对在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从业人员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房地产开发类人员过剩,而房地产建成项目经营管理人才和物业管理人才短缺。

1.1.2 二、三线城市发展现状

二线城市主要针对GDP大于5000亿元的城市,例如杭州、苏州、重庆等。这些二线城市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其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较快,新增建筑面积不断增加,去存库速度较快,房价也是不断增长,总体形势良好。对于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从业人员,在房地产的开发与经营方面对人才的需求程度较高,发展空间大。相比于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环境就不太乐观,这些城市的GDP处于5000亿元至2000亿元期间,由于其城市的发展潜力不足、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导致对人口的吸引力不足,这些因素导致房地产库存量较高,新增建筑面积减少。对于三线城市的房地产从业人员目前处于十分困难的环境。

1.2 新常态下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

所谓新常态,主要指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靠劳动力、资本投入的粗放增长,转向靠改革创新、技术进步的集约式发展,即转型升级。新常态不像过去一味追求总量扩张,它更加重视有质量、均衡、可持续的增长。在新常态下,房地产发展的经济环境与发展环境都会发生变化。

1.2.1 一线城市发展趋势

新常态下,对于一线城市来说,房地产企业在城中开发机会已明显减少,更多的是在城市周边进行开发,例如北京,新建开发项目甚至已经扩展到相邻的河北省与天津市。因此,对于一线城市来说,未来的开发空间会逐渐变小,需要从项目的前期开发逐步转移至项目后期的经营管理上。同时,由于信贷难度加大,成本上升,房地产企业会对于前期资金投入更为慎重,对后期项目能否良好的运营将成为重点关注的方面。

1.2.2 二、三线城市发展趋势

对于二线城市来说,未来的发展趋势依然围绕着开发与经营同步进行。在保证质量与数量的基础上,会更加注重项目的后期经营管理,提升项目的品质,总体发展形势良好。对于三线城市来说,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去库存压力较大,在限制新项目开工的同时,将加大政策引导,加快去存量将会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有望在未来几年扭转目前不乐观的形势。

2 我国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现状分析

2.1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现状

目前,全国共有38所高等院校开设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包括重庆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吉林建筑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涵盖经济、管理、规划、施工等多个专业方向。

2.1.1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房地产领域的技术知识,掌握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相关的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对房地产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够在房地产、投资、咨询、设计、施工、金融与保险等领域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项目决策、项目开发、市场营销、物业管理等工作。

2.1.2 课程设置

1998年我国启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随着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长,我国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及课程设置也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从目前看,我国各高校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方向及课程在全国高校中设置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类(见表1),不同学科背景的学校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或方向分别设置在不同学科下,这也正反映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学科的多学科交叉性。

2.1.3 教师团队建设

对于房地产专业的教师团队建设多数高校依然将专业知识教育、实践培训作为教师团队建设的主要任务,强调对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多以专业分类,各团队由“专业系主任+各课程教师”为基础构建教师团队。教师毕业院校包括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重点院校。

2.1.4 学生教学及考核方式

授课方式以教师面授为主,配合一些小组讨论,对于一些特殊课程,以少量的实验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配合教学。考核方式由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具体方式由课程教学目标决定,在评卷时任课老师按照“标准答案”分步骤评分。考试成绩主要有三部分,分别为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期末考成绩组成,最终成绩将由这三部分进行加权得出。

2.2 专业建设与发展中存在问题

2.2.1 培养目标多样,定位不明确

培养目标较多,对学生个人素质要求较高,没有考虑到学生素质差异的现实情况。培养人才形式单一,局限于应用管理型人才培养,没有对有意愿从事科研同学的提出具体培养方法与手段,没有将培养目标与新常态下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相结合,缺乏侧重点的培养,培养人才同质化较强。

2.2.2 课程设置不完善,缺乏重点

课程设置涵盖内容较为丰富,但是缺乏侧重点,没有突出本校的教学特色课程,导致人才培养缺乏具体的专业性。新时期下,与房地产业发展趋势相关的课程设置较少,例如金融学、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运营等。对于不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没有具体分类,实践课程设置不足。

2.2.3 师资配置单一,缺乏培训体系

教师基本有国内各高校的毕业生为主,缺乏对国外高端人才的引进。同时,由于本专业的学科交叉性较强,对于师资力量的配备要求也比较苛刻。不仅需要教师需要掌握经济、管理、工程施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加需要将其与房地产相结合。现阶段,大部分院校教师团队的构成都是以院校自身情况和专业课程为基础,没有考虑到学科专业的现实要求以及交叉性学科对教师能力素质的高要求,往往出现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专业的教学理念不相符。同时,教师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填鸭式、书面式教学方式依然常见。

2.2.4 教学手段单一,考核体系不完善

人才培养以上课为主,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多媒体课件往往成为了电子版教材,教学缺乏吸引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局限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教学存在形式化,难以达到教学目的。考核体系不完善,仅仅考察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导致学生考前突击情况经常发生,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较小,没有扩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考核成绩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3 新时期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发展趋势

3.1 由开发向经营转变

物业管理业的变化带来专业建设发展。随着一线房地产开发建设高潮期的结束与三线城市去库存压力的不断加大,房地产业将迎来一个存量经营管理时代即物业运营管理时代,这里的物业运营管理既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物业管理及设施设备管理,也逐渐兴起了房地产资产管理、房地产组合投资管理等综合经营、管理等服务,贯穿于房地产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因此相关的经纪、评估、咨询等将成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学科的发展重点。

3.2 单一化管理向多元化管理转变

房地产开发行业本身变化带来专业建设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从根本来讲依托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在新时期下,我国居民消费将从传统的重衣食过渡到重住行,表现在房地产行业就是从住宅房地产至商住地产、养老地产;从办公地产至商业综合体;从购物娱乐地产至旅游文化地产、休闲地产的多业态、混合业态不断演进,这是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居民储蓄水平和消费水平日渐提高及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与传统的住宅房地产市场的市场供求、开发模式、商业盈利模式相比,未来的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要以经营管理为主线,结合工商业项目、旅游休闲产业、文化产业等培养多元化、专业化人才。

3.3 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建设

对于新时期下,房地产行业的分工会日趋细化,管理理念更新速度加快,这就要求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与时俱进。教师团队不仅需要制定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体系,更要教授符合发展趋势的知识理念。为此,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建设尤为重要。学习型团队是新时期发展的趋势,学习型团队通过营造整个团队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团队。这种教学团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表现,不断升级团队的教学能力。

3.4 金融学与房地产行业结合日益紧密

在新时期,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进一步融合带来专业建设发展的新要求。随着企业融资成本与难度的增加以及融资方式不断的更新升级,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从之前依靠土地升值盈利转变为依靠赚取资本回报盈利,从单一的银行贷款转变为房地产信托、房地产投资基金等新型融资方式。如果开发商不具备强大的金融运作能力,则只能赚取房地产建设相适应的合理利润而不是超额利润,只能依靠银行贷款等传统方式融资,这将会对制约企业在新时期下的发展。因此,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更需要培养既懂房地产业相关基础知识又精通现代金融学的高级人才。

4 新常态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对策建议

4.1 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培养定向化模式

结合新常态下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趋势,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培养目标。新时期下,房地产企业需求的人才不局限于的项目的开发、建设、管理等,而是更多的倾向于项目后期经营管理、资金运作、物业服务等方面。因此,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该侧重以上这几方面,可以通过设置定向化的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与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培养目标,在满足基础知识的学习后,依据培养目标进行相应课程的安排,使学生的学习达到全而精,广而深,通过个性化的培养,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或专业方向的科研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满足新时期房地产行业的需要。

4.2 结合新时期要求,健全课程培养体系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新时期的发展趋势,可以把专业的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房地产项目开发理念、资金运作管理、房地产产品开发与营销、房地产经营管理等几个方面。同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专业技术资格日趋看重。因此,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可以结合资格证的考试而进行适当增加或调整,教学内容可以与历年的考试重点结合在授课中进行讲解,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对于新课程的设置,可以参考国外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大学沃顿商学院的不动产专业、伯克利加州大学商学院房地产系、纽约大学金融系等知名院校。健全R悼纬蹋适应新常态下房企的发展需求。

4.3 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为了更好的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可以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论坛、讲座,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前沿学科知识,鼓励教师们多参与各类教师技能比赛,在比赛中取长补短,促进教学方法进步,同时,积极开展教师团队的内部交流会,将自己有效的教学经验方法传授于大家,使团队成员共同进步。也可以通^类似学生交流的方式,与国内外房地产专业知名院校进行交流合作,引进优秀的教师,培养优秀的教师,提高师资整体水平。

4.4 搭建多样化教学体系,创新学生考核方式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把课本的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明白就需要恰当的教学方法。从教学目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出发,注重交流和讨论,推行自主和交互式学习方法,重视合作学习。平时的教学中尤其注意给出一些开放性、探索性、研究性的题目,让学生自主探索,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创新能力。同时学校要和企业进行互动式办学,学校可以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一些专业咨询意见和企业培训,而企业负责人可以导师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对于考核方式,将考核与考试、检查与测评结合起来,综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既要对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理论进行考试,又要对其资料的收集、课堂讨论、实践情况等进行考核,把平时的成绩融入最终成绩中,减少理论考试在成绩评定中所占的比重,通过加强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使学生转变观念,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不搞考前突击,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精力不放在应付考试上,能够更广泛深入的拓宽学生知识面,教会其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其更加高效的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参考文献

[1]曹飞.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研究[J].建筑经济,2014,(11):113-116.

[2]李公产.应用型本科院校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建设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4,(22):83-84.

[3]宋春兰.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建设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04):130-131.

[4]宋春兰.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研究――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5,(08):128-129.

[5]李悦,韩璐,陈双.房地产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协同教学”实践研究――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7):143-145.

第3篇: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业;经营;影响因素;分析

Abstract: the status of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ts rapi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this paper,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the market of industry, industry, professional real estate production and supply mechanism explains the research points to th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theory and method as well as higher standards and requirements.

Keywords: real estate industry; management; 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35.91]

一、概述

(一)房地产开发经营的概念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是房地产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房地产商品从开发、建设到生产竣工,并能够顺利进入市场,实现房地产商品价值,满足社会对房地产商品需求的经济活动[[1] 参见,吕萍编著:《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现代化的经营意识、新型的管理思想是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确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进行高效优质房地产开发经营及物业管理等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保证。

房地产开发经营从土地获取、三通一平、设计与前期准备、建筑安装施工、销售实现以及物业管理等活动中无一不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计划、控制、组织和协调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如何继续保持并强化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绩效非常重要[[2] 参见,旷开萃; 刘菊红编著:《房地产企业开发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建筑管理现代化,2005年4月。][2]。

(二)房地产开发经营的特点

房地产的开发、经营与其他商品的开发与经营相比,具有涉及范围广、经手环节多、形式多等特点,因而在开发与经营过程中会表现出难度大、风险大以及受政策等因素影响更强等特点。

1、房地产的开发与经营难度较大,这是由房地产商品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房地产价值实现的先期性、多样性和逐步性的统一,增大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的复杂性和难度。房地产商品本身的空间不可移动性,以及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复杂性多样,同类商品的可比性差、个案性强,无疑也增加了房地产的开发与经营的难度和复杂性。

2、房地产的开发与经营风险较大,这也是由房地产商品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房地产的开发经营资金的运转周期长,垫付时间长,与生产周期短的行业相比,无疑要承担更大的时间价值风险。房地产资金投放量大,风险性也大。房地产的开发经营还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消费心理、市政建设等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从而房地产的开发与经营比一般商品经营具有更大的风险性。

3、房地产业的特点、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房地产的开发与经营的政策性强,或者说受政策的影响比较大。为了使房地产业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除了强调运用市场机制指导房地产运作以外,更要强调政府宏观调空作用,并通过立法、制定政策等措施,使房地产企业坚持正确的经营方向,力求在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自觉遵守国家现有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

房地产市场与其它市场一样要受到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人口、供应者与需求者等因素的影响。在分析房地产开发经营过程中关键价值活动的基础上,本文将深入研究现阶段影响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因素,即影响房地产市场因素,影响房地产开发经营绩效的因素。

二、影响房地产市场因素

(一)对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包括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口规模与结构、居民收入、社会政治稳定性、政府法规政策完善程度和连续性程度、产业结构、“三资”企业数量及结构、国内外投资的规模与比例、各行业投资收益率、通货膨胀率和国家金融政策(信贷规模与利率水平)等。

1、人口统计环境

市场是由人构成的,房地产业受城市或地区的人口规模与增长率、人口的年龄结构与民族构成、教育程度、家庭结构、地区的特征和人口迁移等因素的影响。

2、政府政策环境

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及金融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规范和影响。政府政策对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方面来体现。第一,政府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计划直接影响到土地的供应,从而影响到房地产业的开发状况;第二,政府通过各项税费影响房地产的价格,从而影响房地产的销售状况;第三,政府通过房地产交易政策影响房地产的流通状况。

3、利率变化

这是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之一。市场对利率的变动最敏感。如近期在政策鼓励下,银行推出了存量房贷利率可以打7折的优惠举措,这就使得买房者得到了更大的优惠,提高了他们的购房积极性,就对房地产市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4、住房保障政策

住房保障政策力度提高有积极影响。鉴于近两年住房价格快速上升,大多数中等以下收入群体住房矛盾开始凸现。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已提上政府议事日程。新住房保障政策的出台,可能会对整个房市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中低价商品房市场和租赁房市场。

(二)对城市发展状况分析

与其它商品市场相比,房地产市场的区域性问题尤为突出,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不同房产的偏好不同。在城市建设的规划上,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特色,交通状况等也不尽相同。所对应的目标客户群也会有所差别。包括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对项目的影响等。

1、区域发展

2008年的奥运会和2010年的世博会对北京和上海及它的周边城市产生重大的影响,对这些区域的房地产有较大的带动作用。

在城市的建设当中,特别是住宅在80%的比重的建设当中,大量住宅的建设,人就集中在城市郊区的地区,由于土地供应的限制。在其他的非住宅地产方面,商务地产随着城市中心商务地区的崛起,商务地产的发展也会随着城市中心的崛起带动中心商务地产的发展。

2、城市的基础设施

第4篇: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 运营模式 转型 持有物业模式 轻资产运营模式 社区商业模式

引言

在我国,房地产业以一日千里的发展趋势,成为了国民经济的命脉。我国房地产业已历经十多年的飞速发展,然而,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经营环境也面临着全面的变迁与更新,房地产企业运营模式也将从成长期走向成熟期。本文将对国内房地产企业运营模式的转型展开具体探讨与论述。

1 我国房地产业的运营模式分析

1.1房地产业主流运营模式

就现阶段而言,国内房地产行业的业务模式主要有物业滚动开发与物业持有两种模式。其中,业务滚动开发模式已经成为现阶段国内房地产行业的主流运营模式。相比之下,物业持有模式的发展较为缓慢。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开发商大多选择业务滚动开发模式,而很少有主动选择物业持有模式。

尽管政府对城市规划与土地出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房地产开发商开发住宅项目时,应当配建一定体量的公共建筑项目,然而,开发商通常会将这类公建物业也进行销售,或者将其产权与房地产项目进行整体销售或分割销售,除非在房地产销售情况不理想的时候,才会考虑物业持有的策略选择。由于物业持有模式下的投资额非常巨大,而且成长性十分有限,因此,房地产开发商不会主动涉及物业持有模式。

1.2国内房地产行业发展的生命周期

我国房地产业已历经十多年的飞速发展,国内房地产企业经营环境也面临着全面的更新与变化,住宅项目物业滚动开发模式的发展将从成长期走向成熟期。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一个产业进入成熟期,其外在的明显特征表现为市场需求增长放缓,供应大于需求,逐渐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土地成本增加、低价竞争愈演愈烈、营销成本居高不下,最终导致企业利润率下降。一些综合竞争力较弱的中小房地产企业不得不相继退出,整个房地产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

2 新形势下国内房地产业运营模式的转型

我国房地产行业滚动开发模式正走向产业成熟期,单一的物业滚动开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环境的变迁和革新。目前国内房地产企业正面临着需求增长速度不明显,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越来越频繁,房地产企业应当站在更高的视角,把握全局,了解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现状与经营模式,针对企业自身的现实特点,选择和调整适合的经营模式,制定和修正科学的发展战略。

2.1运营模式转型方向

持有型物业模式与轻资产运营模式正逐渐代替原来的物业滚动开发模式,而成为我国房地产企业转型的主要发展方向。

2.1.1持有物业模式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推动房地产行业需求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反过来,商业地产又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载体的重要作用。因此,第三产业与商业地产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第三产业一日千里的发展与成熟,给持有型物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无限的前景。物业持有模式是房地产企业运营模式转变的明确方向,可以通过不断增加持有型物业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比重,将原来的住宅滚动开发模式转变为物业持有模式。因为商业地产与住宅滚动开发的业务模式不同,开发商必须要拥有雄厚的资金,积累丰富的经验,因而,房地产企业在城市化率为50%―60%的时候,就需要为企业运营模式的转型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赶上在城市化进程结束之前,在住宅区需求增速变缓甚至跌入谷底之前,增加建立和提高与住宅项目开发能力截然不同的企业能力,在商业地产领域占有稳定的一席之地。

2.1.2轻资产运营模式

房地产开发企业除了走持有型物业经营模式之外,还正从重资产模式向轻资产模式的发展方向进行转变,收益方式也从以获取资产升值为主向获取增值服务收益为主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就房地产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而言,该行业发展的最终演化结果就是专业化、精细化。房地产企业也将朝着一个专业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目前的房地产行业中,土地资源与持有物业的资产增值空间都十分有限,房地产开发商应当将收益方式转向其他相关领域,例如开发代工管理、品牌溢价、物业管理、商业运营及衍生收益和地产基金等。地产金融也正走向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房地产企业可以从地产金融服务中获取相应的费用收益,从业绩提成中获取相应的收益。目前,国内很多开发商已经对这些增值服务领域有所尝试,将轻资产模式作为高度专业化的房地产行业的业务模式。

要实现业务滚动开发模式、物业持有模式与轻资产模式这三种运营模式的相互转变,需要跨越相对漫长的历史时期,然而,这是行业演化和进步的普遍规律,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主动做出调整,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根据房地产各类运营模式的生命周期可知,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滚动开发模式很有可能是在未来10年内由成长期循序渐进地步入商业地产需求相对成熟的阶段。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将带来物业持有模式发展下的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期。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专业化,商业地产的业务模式将逐渐剥离资产持有的智能,进而向专业开发服务于资产管理结构的方向发展,完全实现轻资产运营。要实现轻资产运营模式,还应当要具有高度发达和成熟的金融市场,房地产项目开发商要有相当全面的专业知识,积累充足丰富的行业经验,产业体系也应当高度精细化和专业化,具备这样的条件之后,房地产行业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咋城市化进程接近尾声的时候,大致可以实现。三种运营模式生命周期分析如图1所示。

图1三种运营模式生命周期分析

2.2运营模式转型路径

从长期来看,业务滚动开发模式将因其优势的逐渐弱化而逐渐被淘汰,轻资产运营模式又相对超前,近期很难得到普及和应用。随着持有型业务模式适宜低扩张环境、经营稳定的优越性日益突出,单一的业务滚动开发模式无法满足行业演进与市场的发展需求,逐渐向“开发+持有”双重模式转变,或者直接向纯粹的业务持有型模式转变,这也是房地产开发商最为自然和现实的选择。一些以住宅开发项目为主的大型发地产企业,已经成立了商业地产运营中心,为了拓宽领域,不少一线房地产企业正进军商业地产领域,很多企业都致力于提高持有物业的比重,这一比例在未来十年会增至20%―30%。

由于持有物业具有稳定性,且具有长期收益,在未来的几年里,逐渐将住宅开发所形成的现金流,转投一部分到持有物业中。房地产业的主流趋势将会是采用租售并举,以售养租的内部现金流的平衡来实现模式转型。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国内房地产持有型物业模式具有投资额度大、回报周期长、成长性有限等局限性,因此,必须应当尽快找出切实可行的策略,来促进房地产模式的转型。

2.2.1大型商业物业的增持难度大

中国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模式由业务滚动开发模式向租售并举的经营模式或者单纯的持有型物业模式发展,将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尽管持有型物业模式的现金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够提高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风险。然而,从当前的收益情况来看,持有型物业模式与住宅业务滚动开发模式相比,仍然具有明显的劣势。就国内商业地产的发展现状而言,一线城市的优质物业投资回报率通常是在6%―10%区间内,仅靠租金回报收益远低于,甚至根本无法获得与住宅滚动开发业务相近的资产收益率。即使将公允价值变动因素考虑在内,资产收益率仍然远不能达到滚动开发的收益水平。

持有型物业的投资规模太过巨大,商业地产规模化投资的门槛越来越高。目前为止,很多以住宅开发为主的房地产开发商,仍然无法满足规模化投资持有物业的资金要求。与此同时,因为持有物业投资回收周期较长,现金回收速度慢,就算一线商业地产企业不再扩大规模,全力以赴地发展投资物业,等到5年之后,该企业投资物业也仅占总储备的20%―30%,根本无法发挥平滑周期风险的作用。大多数房地产商由于达不到持有物业规模化投资的门槛,也不具备有力的金融工具支持,不应当贸然大幅度增加持有物业,否则会让企业面临更大的不可控风险,因此,需要循序渐进地发展,持有型物业发展模式的转型,仍然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才有可能彻底完成。

2.2.2社区商业是突破方向

由于大型持有型物业的收益率过低、投资额度过高、回收周期长,以住宅开发为主的房地产商大多选择“开发+持有”相结合,这种社区型商业模式也促进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向租售并举模式转变。社区型商业能够很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出行、购物、消费、娱乐等综合性需求。随着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通勤成本的不断上升,住宅区周边的社区商业已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较最为便捷的消费场所。城市住宅郊区化的发展趋势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越来越多中高档社区商业的发展,在住宅区周边逐渐形成了可供持有的高价值物业,其发展空间完全不亚于城市中心区项目。

将社区商业为房地产企业的长期持有资产,实现社区商业的良性循环发展,促进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品质提升,提高房地产开发商的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能够为企业带来具有增值空间的持有物业,带来稳定的现金流,是由物业滚动发展模式向持有型物业发展模式转型的可靠途径。

3 结语

目前,由于居住房地产需求增速逐步放缓,大多以住宅滚动开发为主的房地产开发商,以确保财务安全为前提,以合理的价格、合理的投资额度、合理的投资规模、合理的时点来实现对商业物业的开发和持有,循序渐进地从滚动开发模式向租售并举的模式自然过渡。因为持有型物业投资规模较大,优质土地资源稀缺,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物业持有模式的转型,可能要经历很长的历史时期。社区是一种最接近住宅滚动开发模式的物业类型,也是支持目前房地产企业从原来的单一的住宅开发向租售并举模式转变的重要跳板,具备了成熟的金融市场之后,优良的社区商业能够有助于实现房地产企业的轻资产运营。

参考文献:

[1]王世渝.金融主导――重构中国房地产经营模式.城市开发,2004-05-20

[2]张永伟.传统房地产经营模式的终结.厂长经理日报,2002-03-04

第5篇: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范文

关键字:商业房地产;投资风险;防范策略

一、商业房地产概述

(一)商业房地产概念

房地产按其用途可划分为住宅房地产、工业房地产和商业房地产等,顾名思义,商业房地产主要用于商业经营,包括各种零售、批发、休闲、餐饮、娱乐等经营用途。商业地产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批发市场、购物中心、专业市场、品牌店、酒店旅馆、娱乐性商业地产和住宅的底层商铺等。工业园区一般不划为商业房地产。

(二)商业房地产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的商业房地产是伴随着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1998年以前由于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商业房地产发展较为缓慢,较为有代表性的商业房地产建设项目有广州天河城、北京新世纪中心、东方广场。在1990年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商业房地产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突出表现在商业房地产竣工面积的持续的快速增长。

但在商业房地产迅速发展的同时,其投资风险不断显现并成为房地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威胁。我国商业房地产的经营管理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开发模式以“分割出售、售后包租”为主,建设完成就将分割后的铺面产权全部出售或部分出售,但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商业房地产的销售面积仅占到竣工面积的50―60%,待销售房产大量空置,造成了商业房地产空置率的居高不下,这就导致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利润无法实现甚至成本也难以弥补,形成巨大的投资风险。

二、商业房地产投资风险类别

(一)政治风险

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由于国家政策的为预期的变化给商业房地产的开发造成经济利益的损失。房地产业作为一国最主要的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联系紧密,国家会通过与房地产有关的政策的调整以调节宏观经济的运行,这些政策包括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以及税收政策等。例如,在产业政策方面,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这势必会改变房地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大量的资金会投向国家政策扶持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业房地产的发展。

2.城市规划风险

由于我国城市规划尚不完善以及某些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打造形象工程等原因,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出现商业房地产规划布局不合理、局部过热的现象。据统计,截止到目前,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商业街存量已超过3000条,地、县级城市的部分新建商业街显性空置率达到15%,隐性空置率超过20%。另一方面,商业房地产的建设和运营周期长,在这期间的城市规划的变动会导致项目的彻底破产,大部分的建设成本收不回来,很多项目只能前功尽弃。

(二)经济风险

1.市场供求风险

商业房地产的市场供求风险是由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失衡所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商业房地产的供给过多,供过于求导致房地产的大量空置。其主要原因是随着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利益的驱动使得社会上大量的资金投向房地产业,商业房地产的建设规模迅速增加,并且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居民的消费水平。另一方面,已建成的商业房地产项目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已建成的商业房地产项目在区位、规模、结构等方面与商家的需求不一致,不能满足商家的经营的要求,造成这一风险的原因在于开发商没有实现进行完善的商业规划,不是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项目的开发,而是非理性的先开发后招商,这必然会造成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严重的市场供求风险直接导致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损失。

2.融资风险

商业房地产的融资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即由于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化给房地产企业带来的风险。由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发展尚不完善以及受传统的投资观念的影响,房地产企业运用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受到限制,只能大量的向银行贷款。据统计,在我国的房地产企业中,大多数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在70%-80%左右,对于商业房地产项目,其项目资金的回收期比住宅房地产要长,因此受利率变化的影响更大。利率作为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2001年至2008年国家对五年以上贷款利率调整过18次之多(如图一),仅2007年就上调利率6次,上调总幅度在10%以上,这对于贷款数量巨大的产企业来说,会大大增加其融资成本。

(三)开发商自身经营能力风险

商业房地产业跨越房地产业和商业经营两个领域,不仅在后期的经营管理中要进行有效的商业经营管理,在前期的建设开发阶段也要做好充分的商业规划并进行有效的招商活动。而我国大多数商业房地产企业都是以经营住宅房地产为其主要业务,缺乏商业运营管理的人才及经验,套用住宅房地产的开发模式,没有进行有效的商业规划及招商活动,待项目建成后直接出售产权或者进行招租。产权的出售固然可以迅速的回笼资金,但现金流就此中断,不符合商业房地产建设的初衷及实现企业受益的最大化;由于商业运营的经验不足,商业房地产的出租中管理混乱,容易激发与商户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企业的利益。

三、商业房地产投资风险防范策略

(一)按照国家政策及城市总体规划,规避政治风险

房地产企业应当时刻关注国家的宏观政策的变化,包括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以及税收政策等,并且要依据政策规定合理的调整经营业务的内容、经营方式、区位选择。例如利用在城市高新区建设商业房地产税收优惠的政策调整企业建设项目的区位,以获得税收优惠。

如上所述,城市规划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巨大,因此房地产企业在新项目开工前既要符合城市发展规划,要依据城市发展规划确定商业地产项目的选址、定位、规模、档次,又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对项目所处地域的人流、竞争状况、周边商业环境、交通状况等进行综合的调查研究,如果调研结果显示此次城市规划并不合理,企业开发商业房地产项目无利可图,就不要盲目的遵循城市的规划,应转向其他城市或地区以合理的规避城市规划风险。

(二)加强市场供求风险及融资风险的控制

1.根据市场需求量,规避市场供求风险

针对产生商业房地产市场供求风险的两个原因,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根据市场的需求量,合理安排建设规模以及种类,因为商业房地产的建设和运营时间长,所以以上的安排要在充分调查和合理预测的基础上具有前瞻性。例如,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未来几年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会大量建设,必然形成对商业房地产的冲击,因此就要适当的减少商业房地产的建设,以规避供过于求的风险。另一方面,一个商业房地产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后期的商业管理运营的效果,而后期的商业管理运营的效果如何又取决于项目开发前是否有一个完善的商业策划。只有对项目选址、业态定位、项目设计进行精心的商业策划,根据商户的业态、区位的需求进行建设,后期的管理运营才能顺畅的进行,商户才能实现其预期的经济利益,既避免与商户之间发生矛盾,又从房产的升值中获得更大的利润。

2.开拓融资渠道,防范融资风险

要防范融资风险中利率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成本的增加,一方面可以通过固定利率贷款锁定项目成本,但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大力开拓融资渠道,提高自有资金比例,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要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争取上市融资或者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也可以引进外资,扩大外资在企业总资本中的比例,通过以上措施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既能有效的防范贷款利率风险,又能通过上市或引进外资等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学习国外房地产企业的先进经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加强商业房地产的管理运营,防范开发商自身经营能力风险

商业房地产的开发与其他类别房地产的最大不同在于项目完工后的管理运营阶段,因为项目成本的弥补、利润的获得都是在这一阶段实现,所以管理运营阶段就成为商业房地产开发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对国内众多商业房地产项目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大多数开发项目的失败源于商业管理运营的缺失或不成熟。商业地产开发中,要防范开发商自身经营能力风险可考虑如下策略。

1.树立房地产商业管理运营的观念

商业房地产建筑工程的完工是进行商业运营管理的基础而不是整个项目的结束,商业房地产的增值靠的是后期商业管理运营而不是仅仅的产权出售获利,因此,国内的房地产企业应当改变套用住宅房地产的经营模式,树立房地产商业管理运营的观念,在项目完工后通过有效地商业管理运营存进房地产项目的不断升值。

2.增加人才储备,完善管理运营

商业房地产的管理运营涉及房地产开发和商业运营两个领域,因此需要具备这两个领域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的人才进行项目的合理商业规划和招商活动。房地产企业可以与高校联合,按照企业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设计培养计划,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3.统一经营主题,建立商业品牌

一个商业房地产项目中会有各种不同的业态,现代商业房地产管理运营的精髓就是要把松散的经营单位和多样的业态统一为一种经营主题,最终建立一个被消费者认同的商业品牌。根据各地区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环境和项目经营规模,通过对项目中商户进行统一招商和物业管理,实现项目经营的精准定位,发挥整合优势,以避免商铺之间的定位参差不齐、难以统一形象的弊端。在经营主题统一的情况下,通过引进主力店和品牌店,在主力店和品牌店的影响和带动效应下,逐步树立项目的商业品牌。

参考文献:

[1] 王珍莲.新时期我国商业地产开发模式走向研究[J].建筑经济, 2007,(07) .

[2] 李翔.商业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分析与研究[D].重庆大学, 2008

[3] 杨福涛.商业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及规避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4] 高嵩.商业房地产企业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J].辽宁经济,2009,(05).

第6篇: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范文

关键词 营改增政策 房地产开发企业 财务管理 税务管理

在我国经济转型期间,营改增政策的提出,不仅优化了我国税收制度的结构,而且还有效地避免了重复征税现象的出现,对国民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这大好前提下,房地产开发企业想要保证并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成效,财务管理人员就必须要紧抓营改增政策实施的契机,对其给企业财务与税务管理方面带来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在提高其实施成效的基础上有效地促进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更好的转型升级。[1]

一、营改增政策的概况

营改增政策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是将企业应该缴纳的营业税变更为增值税,而变更后的增值税不仅包含营业税,而且还包括有产品增值后产生的税款。我国自2012年开始试点以来,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已经覆盖各行各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现代服务业、铁路运输业、电信业、建筑业、金融环保业以及不动产业等。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前,我国房地产营业税的税率为5%,建筑行业营业税的税率为3%。而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后,根据财政部与国家税务局联合下发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中的相关规定要求,房地产和建筑行业的营业税税率要提升到11%,[2]这从根本上影响了建筑业与房地产业的经营和发展。其具体影响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和税务管理的影响。

二、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其产生了诸多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负债表的影响

固定资产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旦发生变动会直接影响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整体结构,从而影响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数据波动。从营改增政策实施以来,房地产开发企业固定资产的原值入账金额和累计折旧都相应地减少,而且房地产开发企业除去本身应缴纳的营业税之外,其期末余额也相应地降低。在这种情况下,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会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产负债金额得到降低,而其内部的流动资产与负债的比重则会提升。同时,从长远发展来看,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还推动了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身的发展规模,对其发展制度的建设还能起到完善的作用。

(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利润表的影响

从现阶段来看,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利润表的影响主要包括长期影响和近期影响。从长期影响来看,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不仅起到有效降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纳税成本和负担的作用,而且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为其进行资金积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房地产开发企业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其他项目中,避免资金被套牢,起到扩展企业发展项目的作用。而从近期影响来看,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免除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原值税金,而税金金额和企业成本也得到了有效降低,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3]

(三)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使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各项投资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承接多个工程项目,需要购置大量的施工装备设施,但是由于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可以用于相抵,在一定程度就减少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现金流出情况。因此,在保证资金稳定的同时,可以让房地产开发企业有多余的资金用于投资其他项目。其次,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现金活动受到了影响。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其中的增值税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生产成本起到了有效降低的作用。最后,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还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筹资活动受到了影响。在如今的房地产行业,各个开发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而为了更好、更多地占领房地产市场,企业就要不断地进行融资与筹资。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让这种局面得到了很好的缓解,主要让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的现金流逐步壮大。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这种融资、筹资是具有阶段性的,具备很大风险隐患,反而会逐渐加重企业的负债金额。

三、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管理的影响

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务管理中,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其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对采购房地产建筑材料的影响

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中,建筑材料的采购工作一直是重中之重。在采购房地产建筑材料时,不仅要注意采购的数量,而且还要着重注意质量,其中还包括一些大型的建筑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等,同时还有一些小型的建筑材料,如铁钉等。针对大型建筑材料的采购通常都是首选大店面,大店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具相关增值税的专用发票,若选择一些规模较小的店面进行采购,则无法开具出相关增值税的专用发票。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采购建筑原材料这一环节上就无法对税务的增值税情况实行进项扣除,从而增加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生产成本。[4]

另外,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采购建筑原材料时,即使能够开具发票,但依照我国现有的税务法规定,建筑原材料的砂石、混凝土等也需要缴纳6%的增值税,而施工企业缴纳的施工成本税却比材料税要低上一个百分点,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管理的影响。因此,企业想要更加适应营改增政策,就必须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对使用的物资材料进行相应的税收筹划。例如,可采用招标的方式来采购建筑原材料,在要求材料供应商提供专用发票的情况下再对建筑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提出自己具体的要求。

(二)对房地产建设人力成本的影响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房地产工程的建设时,离不开人力资源。现阶段,房地产企业的人力资源大多都是来源于农村的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稀缺的问题,而且也让房地产工程的成效获得了一定的保障。但这些农民工由于没有正规的劳务公司对其负责,其流动性也比较大,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这方面也无法获取增值税发票。这样不仅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支出得到了增加,而且也影响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生产成本。对此,可通过人力外包机构来获得人力资源,如人力劳务公司等,通过其出具相关专业发票来降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支出,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三)对房地产税务负担的影响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务负担情况也造成了影响,如上文所分析,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前,房地产与建筑业的营业税的税率为5%,而自从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房地产与建筑业的营业税就提升到了11%。以某房地产公司为例进行分析,假设该房地产公司的年收入为1000万元,而生产成本为400万元,以增值税的税率11%和进项税率17%来计算,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前,1000万元乘以5%,计算出其营业税为50万元,而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最后计算出其增值税为40.97万元。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对于规模较小的房地产企业而言,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显然是利大于弊的,但是对于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房地产企业而言,只有进项金额大于营业收入额时,这项政策的实施才能起到降低企业税务负担的作用。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由于其本身特殊的性质,在税务工作经常出现税上加税的情况,通过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则有效避免了这种重复缴税的情况发生,在间接上也减少了房地产企业的税收负担,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总之,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于我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不仅有利于企业税负的降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结构。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对于企业未来长期的发展具有非常好的促进意义。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营改增政策进行概况分析,探讨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与税务管理的影响。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企业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造成影响。对税务管理方面造成的影响同样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房地产建筑材料的采购,对房地产建设人力成本以及对房地产税务负担的影响。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与探讨可以让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实施营改增政策所造成的影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能够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作者单位为成都地铁实业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陈英(1978―),女,硕士,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高涵.“营改增”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影响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15(21):84-85.

[2] 陈素娣.“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09): 62.

第7篇: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范文

关键词:传统营销理论;房地产;市场营销

作者简介:唐昊宇(1977-),男,四川安岳人,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项目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8-0031-03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房地产业的增长应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协调,过度发展很容易形成危害巨大的泡沫经济。当经济复苏时,房地产业作为经济链中的先导产业,对刺激经济的复苏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当经济过热时,房地产业便成为首先被遏制的对象。因此,房地产企业在进行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以后,要想顺利地进入并占领目标市场,必须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一、产品组合策略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的运用

房地产产品是房地产市场营销组合的基本要素,是营销活动的载体,也是企业的经营核心。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围绕产品进行的,即通过及时、有效地提供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营销目标。

房地产企业想要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仅靠单一的产品很难达到目的,企业必须生产多种产品形成自己的产品组合。房地产产品组合是指一个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产品线或产品项目的组合方式,也就是房地产企业全部物业的结构或构成。房地产产品组合主要包括以下3种策略。

(一)扩大产品组合策略

扩大产品组合策略,即增加产品组合的广度或深度。增加产品组合的广度使资源产品组合中增加产品线,扩大房地产企业的经营范围。增加产品组合深度是在原产品线内增加新的产品项目,增加房地产产品的规格及品种。扩大产品组合有利于房地产企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生产潜能,降低生产成本;拓宽市场面,增加销售额;开展多角化经营,降低经营风险。

(二)缩减产品组合策略

缩减产品组合策略,即从产品组合中剔除那些获利很少、不获利甚至是亏损的产品线或产品项目。缩减产品组合有利于使房地产企业集中资源、技术于少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使企业目标集中,提高效率。

(三)产品延伸策略

产品延伸包括向上延伸、向下延伸和双向延伸3种:第一,向上延伸是指房地产企业原来生产低档产品,现在也生产中、高档产品。采取该策略可以使房地产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提高企业形象,完善产品线,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向上延伸需要企业有较高声誉和向上延伸能力,还要能对付竞争对手的反击。第二,向下延伸是指房地产企业原来生产高档产品,现在也生产中、低档产品。第三,双向延伸是指房地产企业原来生产中档产品,现在同时增加高档和低档产品。这样可以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提高竞争力。

房地产产品组合是一种动态的组合。随着房地产企业内外条件的变化,房地产企业要及时调整产品组合,适时地增加或删减一部分产品线或产品项目,产品组合始终处于合理化、最优化的状态。

二、品牌策略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房地产品牌策略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对房地产品牌的创立、塑造,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期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任何一家房地产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成功,就必须在经营过程中,努力创立与发展品牌。因为品牌是对内提高员工忠诚度、对外提高顾客忠诚度的重要保证。

品牌是企业成功的重要标志。品牌一旦创立,就能给企业产生品牌效应,品牌效应能给企业带来高的经济效益和显赫的声誉,从而表明企业的巨大成功。品牌代表企业的信誉,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确保创立与发展品牌,就必须高度重视质量与信誉,谁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谁就赢得了市场。品牌竞争是房地产市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房地产产品的消费观念已由过去仅仅注重物质满足,转变为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部分消费者已进入品牌消费阶段。树品牌、创品牌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树立企业形象的必然选择。企业形象是企业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塑造、提高企业形象就必须导入品牌观念。房地产企业要树品牌、创品牌,并使企业的品牌深入人心,首要的在于向公众推出优质的房产,其次才是设计品牌、宣传品牌,而这一切都得要接受公众的监督。

三、价格策略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的运用

价格策略是房地产市场营销组合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营销组合中一个敏感但又难以控制的因素。房地产产品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销售业绩和利润目标。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时,既要考虑消费者对房地产产品价格的接受能力,又要符合价格补偿能力,尽可能合理地制定房地产价格,并随着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修订价格。

(一)房地产定价目标

房地产定价目标是某一房地产价格在实现以后应该达到的目的,它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房地产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目标。综合来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定价目标主要有:利润最大化目标、市场占有率最大化目标、稳定价格目标、竞争定价目标、生存定价目标与质量最优化目标。

(二)房地产定价方法

根据不同的定价目标,就有不同的定价方法。房地产的定价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成本加成定价法。即先计算出房地产产品的全部成本,然后再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就得到房地产商品的出售价格。这种定价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对买卖双方都比较公平。缺点是只考虑成本,而忽视市场竞争和供求状况的影响,难以适应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二是竞争价格定价法。是一种以市场上相互竞争的同类房地产商品价格为定价依据,并随着竞争状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价格的定价方法。三是需求导向定价法。是一种以消费者对价格的承受能力为定价依据的定价方法。具体的定价方法有判断价值定价法和需求差异定价法,它们都是以市场需求强度为定价基础。

(三)房地产定价策略

定价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房地产定价,不仅要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还要有高超的定价策略和技巧。房地产企业常用的定价策略有:一是新产品定价策略。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出新产品并投放市场时,可以选择撇脂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和满意定价策略。二是心理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是为适应和满足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所采用的价格决定策略,具体包括尾数定价策略、整数定价策略和声望定价策略。三是折扣定价策略。就是房地产企业先为其产品定出一个正式价格,然后配以折扣,以吸引消费者购买。四是差别定价策略。差别定价就是房地产企业对于同种房地产,根据产品面积、质量、朝向、楼层、视野等因素的不同而制定出不同的价格。

当然,任何一种定价策略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只有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价格,运用动态、灵活的定价策略,才能适应房地产市场的风云变换,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销售渠道策略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的运用

房地产销售渠道是指房地产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过程中,取得该商品所有权或协助商品所有权转移的所有机构和个人。房地产销售渠道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介于销售渠道起点和终点之间的中间商。中间商包括经销商和商两种。经销商通过投资建筑或买进房地产,再将房地产商品销售给用户,获取进销差价收益。

房地产销售渠道策略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营销目标,使房地产产品快速、高效地从开发建设领域流向消费和使用领域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一)房地产企业直接销售策略

房地产企业直接销售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直接把产品销售给消费者,而不通过任何中间环节的销售。直接销售方式由于是房地产企业与消费者直接接触,有利于企业收集消费者对产品的意见,从而改进企业的工作,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但是,这种销售方式要求房地产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强大的销售力量,包括一个高效的营销机构和一批既懂房地产营销知识又懂相关法律法规的高素质营销人员。

(二)房地产经销商销售渠道策略

房地产经销商是指在房地产商品买卖的过程中,拥有房地产所有权的中间商。房地产经销商拥有房地产所有权,所以在买卖过程中要承担相应的经营风险。在我国,许多房地产经销商既经销其他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房地产,同时也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他们既向房地产商批量提供房地产产品,也向社会零星的消费者提品;他们既向用户销售房地产产品,也经营房地产租赁业务。所以房地产经销商都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否则,难以进行规模经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房地产商销售渠道策略

房地产商是指接受了房地产开发企业或经销商的委托,从事房地产销售业务,它不拥有房地产所有权,不承担经营风险,只是按成交金额的一定比例收取佣金。许多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考虑到本身的实力,经常请专业商为他们销售产品,商根据其专业知识及掌握的市场信息为企业出谋划策,帮助寻找客户,介绍房地产产品,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促进交易完成。

五、促销策略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的运用

房地产企业开发出优质的房地产产品,提供完善的销售服务,制定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设计完善的销售渠道之后,还必须借助有效的宣传和沟通手段,将产品的相关信息传递给目标消费者,同时扩大企业及产品的知名度,以便引发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注意、兴趣和购买欲望,促进产品销售,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这一系列的活动即为房地产促销策略,同其他产品的促销策略一样,房地产促销策略也包括4种促销手段:广告、销售促进、人员推销、公共关系。

(一)房地产广告

房地产广告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以付费的形式,通过一定的媒体把房地产产品和服务以及其他信息广泛告知消费者的方式。在企业营销实践中,广告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促销最为有利的一种手段,是房地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一条重要纽带。

(二)房地产人员推销

房地产人员推销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派出推销人员在现场向消费者做宣传,以达到推销产品、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的一种直接销售方式。

(三)房地产营业推广

由于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房地产开发企业经常使用一些营业推广手段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房地产营业推广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运用各种短期诱因鼓励消费者进行购买,以促进房地产产品销售的一切措施。

(四)房地产公共关系

房地产公共关系指的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提高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竞争和发展能力,优化企业经营的内外环境,加强与企业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进行双向沟通而采取的所有措施。

房地产已经告别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经营理念也不再具有市场的普遍意义了,房地产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而房地产企业能否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开展房地产市场营销。

参考文献:

[1] 于颖、周宇.房地产市场营销[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 姚玲珍.房地产市场营销[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第8篇: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范文

[关键词]营改增;房地产企业;问题;建议

一、房地产行业实施营改增的现实意义

2016年5月1日起,我国房地产行业将正式执行营改增的新税制。房地产行业作为关系财政收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将其纳入营改增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整体上看,房地产行业营改增具有避免重复征税、降低税收负担、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促进房地产行业消化库存、解决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过度依赖的重要作用。下面,本人对房地产行业营改增的意义进行具体阐述。

1、可以避免重复征税

当前,增值税、营业税与消费税是我国三大流转税,且营业税与增值税是三大流转税中最广泛的税源。其中,营业税主要涉及第三产业中的大部分行业,增值税则涉及除建筑业之外的第二产业中大部分行业。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其属于第二产业,在营改增前主要缴纳营业税,但又可能在外购材料、设备、工程等环节间接缴纳增值税,而后又按照营业额征收营业税,这就带来重复征税的问题,损害税收中性原则。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统一缴纳增值税,其避免了以往可能存在的重复征税问题。

2、可以降低税收负担

税收负担能够直接影响房地产企业的利润与税务成本,它是房地产企业最为关注的税务问题之一。从科学税制的角度来说,不同税种应避免在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重复征税。而房地产行业营改增这一税制的变化,将改变以往其双重征税及重复缴纳的行为,剔除了重复征税的因素,使得房地产企业统一缴纳增值税,且其能够享受到进项税抵扣的税务优惠,必然能够支持房地产企业税负的降低。

3、可以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

房地产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连接各主要行业的中间桥梁。纵观国外税务实践,增值税在所有税收中所占比重几乎最大,且也最容易形成完整的抵扣链条。从我国税务实践来看,我国当前正在经历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过渡阶段,如何实现增值税链条的完整抵扣是此阶段下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营改增前,诸如房地产行业等在缴纳增值税时因税制制约,往往不能实现税务抵扣,进而造成重复征税、税负过重现象的出现。换言之,残缺不全的增值税抵扣链条制约了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和房地产行业等产业融合。然而,营改增后,房地产行业与上游的原材料销售商、下游的购房单位形成了连续、完善的抵扣链条,不仅可以避免各个环节重复征税的问题,还能够促进各行业的有效融合,促进产业活力。

4、可以促进房地产行业消化库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房地产业转型速度的加快,二三线城市房地产企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如何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成为摆在政府与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我国政府直面挑战,不断促进地产模式优化和地产健康升级的战略部署,并适时推出了新常态下“消化库存”、“去杠杆”等关乎地产业稳健发展的政策,以期通过改革降低地产业高财务风险,调动地产企业活力,促进地产业成本要素优化与持续发展。随着2008年金融风暴及欧债危机爆发以后,我国房地产业出现了供需失衡、高负债经营等问题,特e是二三线城市,这些问题更加严重。在此种情况下,我国对房地产行业进行税制调整,利用营改增的税务政策降低该行业的税负,并通过进项税抵扣减少购买方的成本,这有利于促进房地产行业消化库存,进而提升其绩效。

5、可以减少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

营改增前,房地产行业主要缴纳营业税,而营业税大部分归属于地方政府,进而造成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房地产营业税敏感性高,过度依赖房地产行业,使得财政结构扭曲。营改增后,房地产行业主要缴纳增值税,而增值税则严格遵循75%与25%的中央、地方分成比例,即多数增值税归中央所有。此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从房地产税收中获得财政收入有限,且多数税收收归中央,切断了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有利于从根源上解决房地产业的畸形发展与地方政府过度举债行为。综上,房地产行业营改增有利于解决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的问题,进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房地产企业实施营改增面临的问题

根据财税[2016]36号文件的规定,此次涉及营改增的房地产企业,在纳税人分类、计税方法、计税依据、适用税率、征收管理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势必会对房地产企业自行开发销售不动产业务带来诸多问题。笔者认为,房地产企业实施营改增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进项税发票难以获得问题

相较其他行业,房地产企业对其上下游企业依存度较高,且一旦某一环节出现纰漏,将会对其产生较大的税务、财务影响。现实中,房地产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其行业壁垒相对较高,因而多数房地产企业属于一般纳税人。事实上,我国多数房地产企业的材料供应商为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个人工商户及私营企业。据中国房地产网公布的该协会调研报告显示,除钢筋采购外,64.3%的被调研房地产企业其他材料供应商无法为其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营改增后,上述房地产企业只有获得税法认可的进项税发票才能实现抵扣,但是,目前房地产企业材料采购中又存在进项税发票难以获得的问题,这使得房地产企业可能无法获取应有的税务利益,甚至很可能造成税负的明显上升。

2、人工费用无法获得抵扣问题

根据新出台的税总函[2016]18号(《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文件的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应缴纳所得税,其在房地产业营改增的范畴内。据统计,房地产企业开发总成本中人工费用占到20%-30%的比重,且这一比重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一方面,我国近年来人工成本不断攀升,而自行开发房地产项目的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务用工,这使得其人工费用较高,但是由于劳务用工难以获取可用于进项税抵扣的专用增值税发票,同时在新颁布的财税[2016]36号文件中未将地产企业自行开发销售的人工成本纳入抵扣范围,因而即使在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该部分费用可能依然无法获得合理补偿;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统一调整至11%,其较以往5%的税率有了大幅度提升,一旦进项抵扣这一优势难以发挥,可能带来税负不降反升的负面影响。再者,纵然部分房地产公司将建筑工程施工工作外包于其他企业,其上游建筑企业也会因人工成本无法抵扣而转嫁、加重房地产企业的成本负担。总之,由于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在自行开发地产项目过程中无法对所占比重较大的人工费用进行有效抵扣,随之带来人工费用无法获得合理补偿的问题。

3、贷款利息不能抵扣问题

利息成本是房地产企业不可忽视的成本之一,目前多数房地产企业在楼盘开发中采取土地与楼盘质押的方式获得银行的长期大额贷款,随之产生了较大利息费用。房地产企业具有杠杆经营的特点,贷款利息不仅构成了项目开发成本的重要部分,而且涉及金额往往较大,因而在“全面降低营改增税负”的总目标下,对房地产企业利息成本纳入进项税抵扣范围是合理和必要的。然而,目前新出台的财税[2016]36号文件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于下述两种利息及费用不得抵扣:“一为购进贷款服务(支付利息)的进项税额:二为接受贷款服务所支付的与之相关的咨询费等。”事实上,利息成本不能被合理抵扣,这将不利于推进房地产企业自身税负的降低。因而,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利息难以抵扣将不利于其实现税负的降低。

4、税负可能上升问题

房地产企业“营改增”前后税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房地产企业小规模纳税人随着征收率的下降,税负肯定下降。而房地产企业一般纳税人却面临税负有可能出现上升的问题。一方面,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房地产企业营改增后适用税率由之前的5%调整为11%,其税率增加了6%(11%-5%);另一方面,虽然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房地产企业营改增后可以进行进项税抵扣,然而,在营改增新税制刚开始推行的当前,房地产企业可能难以获取充分的进项税发票,而11%的新税率下则可能导致这些房地产企业税负增加的问题。

5、财务人员短期应对不足问题

据中华会计网在线调查结果显示,营改增后,国税与地税专管人员及企业财务人员对新税制变化显得明显应对不足。对于房地产企业财务人员而言,其专业素质与税务筹划能力尚不理想,整体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一旦正式实施营改增,房地产企业财务人员很可能对新税制规定、要求等内容缺乏足够的认知,更不可能对营改增政策进行灵活的运用。进一步来讲,房地产行业营改增涉及到税种、适用税率、账务处理、征税方式等多方面的变化,对于一般财会人员会产生较大的业务压力,且房地产行业营改增虽然于以往有所规划,当其并未进行实质性实施阶段,但本年2月总理确定5月正式执行地产行业营改增事项只有3个月时间,对于专业素质较差的多数房地产企业来说,其财务人员短期很可能无法有效应对。

三、房地产企业应对营改增的对策

经上文探讨与分析,我国房地产企业实施营改增将可能带来进项税发票难以获得、自行开发销售的项目人工费用无法获得合理补偿、贷款利息不能抵扣、税负可能上升、财务人员短期应对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房地产企业采取恰当的方式积极应对营改增后可能出现的负面问题。为此,本人结合上部分内容,就房地产企业应对营改增税制变化影响提出可行的建议。

1、合理选择供应商

房地产企业营改增后,其可以通过进项税发票抵扣实现自身税负的降低。然而,不恰当的供应商选择,特别是选择无法开具增值税进项凭据的供应商可能会阻碍房地产企业进项成本的抵扣,进而造成房地产企业税负的增加。为此,房地产企业应尽量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合理选择供应商。具体来说,房地产企业在充分考察不同供应商的资质、交货速度等内容后,再进一步权衡自身的供应商选择方案。对于供应商资质与交货速度等差异不明显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可以进一步在小供应商与可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大中型供应商间权衡,当选择小供应商带来的价差明显小于大中型供应商因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而获得的抵扣利益r,房地产企业应采购选择后者作为合作供应商,即选择可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供应商作为自身的业务伙伴,反之,则可以选择其他类型的供应商。

2、加强企业人员培训

纵观以往房地产公司管理实践,其较为重视自身业务的拓展,而对诸如涉税事项等管理工作关注不足,使得高素质的涉税及财务人员缺乏,难以有效应对税务工作。在房地产企业实施营改增工作的当前,若相关企业不从涉税人员能力人手提升管理水平及降低税务成本,其将面临人员限制,进而影响房地产企业科学、有序的推进营改增税涉税工作。为此,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应重视税制变化对其带来的影响,积极应对税制变化可能发生的不利事项,强化对财务人员及涉税人员的指导与培训,使房地产企业涉税人员充分了解、掌握新税制的变化及规定,并通过高质量的税务事项安排来降低自身税负,进而获取有利的税务利益,防止出现地产企业对新税制变化应对不足的问题出现。

3、加强企业税务管理

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在计税方法、计税依据、适用税率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且一旦不恰当的开展税务工作将可能带来税负增加等不利影响。为此,房地产企业在营改增后应加强自身的税务管理。一方面,房地产企业应对自身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科学的管理,特别要提升发票购买、取得、领用与保管进行严格规范,避免出现可抵扣进项税发票丢失或毁损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应以降低增值税税负,实现有效税务成本管理为目标,积极开展税务筹划活动,以尽可能避免税务利益的流失。具体来说,房地产企业可以开展如选择应税供应商、租赁固定资产等具体税务筹划活动,在遵循税法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获取进项税抵扣利益以及降低所缴纳的增值税款。

4、改进企业会计核算

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税务会计核算由“应交税费一应交营业税”科目变为“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科目,且新税制下相关会计核算需要下设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已交税金等具体明细,这增加了会计核算的难度。为此,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需要做好会计调整工作,并改进自身的会计核算,提升财务人员的会计核算能力。一方面,房地产企业在营改增后应改进相关会计核算科目,规范纳税调整行为,优化税务核算流程: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应加强相关人员对进项税转出、减税免税、价内税与价外税转换等事项的会计处理能力。

第9篇: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范文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我国税制结构变迁历史上的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优化,主要是因为国家通过将营业税改增值税,降低了企业的纳税负担,避免了重复征税,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是保证我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一剂良药。在这一背景之下,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应及时抓住机遇,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结合营改增的契机,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转型升级提供更多的建议和帮助。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税改对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房地产开发企业有其独特的经营缴税特点,通过对企业本身的特点与经营情况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之后,在对营改增制度加以分析,可以针对性的对那些税改之后会对企业产生消极影响的财务措施予以规避,对可以降低企业税负的财务措施予以支持,才能最大程度的使营改增政策的效益惠及房地产开发企业。

二、营改增对房开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对房开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在资产负债表层面上,房开企业受到营改增政策影响较大的是固定资产这个科目,这一科目在营改增前后的波动情况较大。具体表现为营改增之前,房地产开发企业是以原值作为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这两个科目的入账金额的。在税改之后,房开企业可以计入这两个科目的入账金额有所下降,致使房开企业的资产数额会产生一定的波动。除此之外,随着企业应纳税额的降低,企业的纳税总额会产生变化,进而使企业的负债也会发生一定的波动。从较为长远的角度来看,随着营改增政策的执行与推进,企业内部的资金运作程度有所提升,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也出现了规模的增长。这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这种资本密集型企业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二)对房开企业利润表的影响

房开企业的收益情况在税改前后也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可以通过近期和长期的角度来对这种变化予以解读。在长期来看,实施营改增政策会有利于房开企业进行资本积累,提高企业内部的资金数量。企业进行日常经营的自有资金数量增加,主要来源于营改增之后,企业节省的税费收入。这些节省的资金可以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发展资金,增加新项目的投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从短期来看,在利润表层面的变化使财务数据有所优化,企业的经营成果也有所体现。在利润表层面,营改增为企业的报表数据优化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契机。

(三)对房开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现金流量对房开企业这种资本密集型企业的重要性如同血液对人体一样重要。现金流一旦断裂,即使房开企业的资产很多,利润表也十分不错,企业的经营也难以继续下去。营改增政策降低了房开企业的成本,使得企业节省了大笔的内部资金,这部分资金会反映在现金流量表中,使房开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得以一定程度的舒缓。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营改增对房开企业的经营是存在一个利好的趋势的。这是因为随着国家在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日趋严格,在供给侧对房开企业拿地提出了诸多限制。有的城市提高了房开企业支付土地款的比例,有的城市直接对房开企业的现金流量提出要求,购买土地的价款来源不可以是银行的信贷资金。在这诸多的限制之下,如果企业没有充足的现金流储备,就很有可能丧失商机。营改增从国家的层面对税制进行了改革,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前储备了现金流,使得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和负债压力降低。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应对营改增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自身情况改进财务处理手法,健全会计核算制度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之后,原来征收营业税的账务处理方法要进行调整。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根据政策要求,结合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结合增值税的征收要求,调整财务处理手法,以求在合法的范围内为企业降低谁负成本,增加利润,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可以保证企业税务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可靠性。房开企业需要增强企业的内部控制,降低税务风险,通过及时与税务机关进行信息交流,来为完善自身的财务处理手法提供一定的指引,也可以避免在政策变动时,因为缺乏指引而导致的一些业务确认不当的现象。

(二)紧密结合营改增政策,改进企业的税收管理方式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统筹管理是应对营改增政策的一个有力的抓手。企业的税收管理要与当前的税收政策紧密结合,房开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与企业的自身特点,充分考虑营改增政策对企业带来的积极与消极的营销,进行综合的考量之后,才能制作出合理的税收筹划。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因为其上下游客户都具有一定的特点,企业本身也是负债率比较高的,在与上下游进行交易往来时,会开具一些增值税发票,企业应该从更高的层面来选择供应商,在交易中争取占据主动,充分利用营改增政策为企业带来的税收减免优惠,以获取更多的利润。房地产企业业务特点导致税收管理复杂程度较高,房开企业如果可以做好纳税统筹,将会产生一系列有益于公司发展的成果,如企业利益最大化等。在税收管理和纳税统筹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除了税务机关和企业自身之外,还需要考虑当地的政府机关,在每一个环节,都要尽可能的保证其合法合理,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房开企业的税务风险。在尽量降低税负的税收管理过程中,主要需要考虑营改增之后房开企业应该如何利用税收杠杆来进行抵扣,以增加税盾效应。

(三)深入研究纳税政策,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利益增长

营改增政策是为了避免重复征税而出台的,对我国的税制结构有了很大程度的优化和提升。我国的税制在不断地优化完善,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与推广,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体现,房地产开发企业也是受益良多。营改增政策的执行,为企业提供了一些可以合理提升收益的方式,例如企业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申请延期纳税。延期纳税既可以使企业通过资金的时间价值来获取一定的货币收益,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整体的资金成本。用这种自由资金进行经营周转,其成本是远远低于其他融资成本的。这些提升收益的前提是要对营改增政策有一个充分透彻的了解才可以实现的。房开企业可以通过聘请外部的专业税务人员来结合其自身的经营情况,对纳税方案予以调整,也可以通过组织培训,提升公司从事相关业务的人员的专业素养来实现这一目的。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房开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将会更加复杂,面对的税务风险也会更加严峻。房开企业要提升相关人员的素质,加深对营改增政策的理解,才能为企业总体经营利润的提升做出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