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教学效果范文

地理教学效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教学效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理教学效果

第1篇:地理教学效果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 教学效果 途径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035-01

新课改之后,素质教育被提上议程,而且很快开始在全国各中小学中开展起来,此时,作为传统学科中的“复课”―― 地理也逐渐被师生所重视。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初中地理的教学仍然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初中生的实践能力,乃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效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慢慢渗透,使教与学融为一体,这样才能促进地理教学的效率。

1 增强师资力量,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教学能力和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一个高素质的教师能够将教材的精华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所以,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要加大师资力量的建设,招聘一些素质高、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地理老师。专业知识丰富的地理老师,能够最大限度的将初中地理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另外,教学经验丰富,能够有效地将所学的地理知识以简洁、易记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高效地吸收和消化所学的地理知识,继而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

另一方面,师生关系和谐与否也直接关系到地理教学的效果。设想一下,如果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和谐,学生在学习地理的时候难免会有逆反心理,觉得不是自己喜欢的老师,上课会不认真听讲,而对于老师来讲,如果是自己不喜欢的学生,在教课时也会大大降低积极性,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最终影响地理教学的效果。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试着跟学生建立信任、友好的关系,以真情来感染学生,促进其认真学习,最终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

2 以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教育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也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将地理知识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能够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并使学生手脑并用,从而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地理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文理性质兼而有之,所以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的手段,许多地理知识都难以形象的展现出来,但是通过多媒体手段,不仅能形象直观的展现出相关的画面,还是得其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

多媒体教学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传统的黑板板书相比,多媒体的视觉效果更好,而且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比如运用现代的电子地图,能够让学生直观地观看到地图的分布,而且能够放大和缩小,转换成卫星地图后,能够直观地观察相关的地形等。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电子地图上寻找自己的家,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找寻过程中逐渐掌握对地图的认识和使用。总而言之,依靠多媒体手段进行初中地理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 联系生活实际,要求学生活学多用

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所谓的学以致用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时刻将这一理念放在心上,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吃透教材,做好相关备课工作,将教材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讲课时以生活中的现象作为教学的例子,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地理的生活感;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地理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在实践活动归纳总结所涉及到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加强地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活学多用,能够极大地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效果,并且有助于实现教学的根本目的。首先,在地理教学中所涉及到的事例,尽可能地采用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比如,通过分析当地的地形特点和地势特征,是学生快速掌握相关信息,而后扩展到各个地方的地形特点和地势特征,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地理教学还要紧密联系时代的变化发展,比如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冥王星在2006年被认定为矮行星,原来的“九大行星”则变成了“行星”,所以一定要注意地理教学的时效性。

4 注重因材施教,强化学法指导作用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在教学时就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非常明显。初中生大都处在青春发育期,正是追求个性的时候,他们有着叛逆的心理,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观察和总结学生的性格特点,而后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这样能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对文科性质的内容掌握的较好,但是对理科性质的知识却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就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在课下找到该学生,先与他谈心,对于他不感兴趣的内容,耐心的讲解,慢慢帮他培养兴趣。

在因材施教的同时,教师还要强化学法的指导作用。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也要着重加强对地理学习方法的传授,告诉学生如何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让他们去感悟,在课下慢慢摸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地理的路子。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准确的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摆脱死记硬背的落后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初中的地理教学的效果。

5 结语

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效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付出相应的耐心,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练习,这样才能到达最终的目的。专业素质高、教学能力强是初中地理教学所应当具备的素质,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与学生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一视同仁、因材施教。不再仅限于将课本上的知识死板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从生活中找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地理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把地理学习的方法教个学生,避免其死记硬背,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起到事半而功倍的作用,对于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效果也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乔文军.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途径[J].中学周刊,2012(3):124-125.

第2篇:地理教学效果范文

一、及时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上课时看到学生穿上了棉衣,联想之前的阴雨天气,问学生:这跟什么天气系统有关?身边的事物与书上的知识有意识地联结在一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而且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讲到“对流层气温变化的特点”时,联系污染物的扩散及逆温现象,指导学生分析:晚上逆温层增厚,直到太阳出山,污染物不易扩散,污染严重,因此在太阳升起两小时后空气新鲜,锻炼身体较好。使大家走出早上空气新鲜的误区。

另外,还要观察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昼长的变化情况及树影方向、长短变化;测量楼间距,估测南楼高;调查农作物类型、熟制、产量;调查工厂布局及环境质量;利用节假日调查家乡土地利用类型、饮用水质量、人口数量及素质和人口流动情况并撰写小论文等。

二、在课堂讲解时运用时事材料,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时事材料往往具有时代气息浓、与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等特点,每件事都和一定的地理环境相联系,更因“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它贵在“新”,时效性强,是地理教学中的很好的“活教材”。其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普遍关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时事的责任感。尤其在目前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适时地、恰当地用好时事材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开展素质教育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0级地震,导致部分地面下沉,还引发海啸,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甚至对我国有部分核辐射,并造成抢盐风波。用所学地震知识解释以上现象,并指导学生如何在地震中进行自救与互救,组织学生讨论防震、避震知识。

三、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地理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影响深远,可以说自然地理中的每一个因素都会对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作用,人们的日常生活又会受到多种地理因素的影响。

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社会中的问题。如房屋与地理环境:北方平房,南方带脊房,傣族的竹楼,福建客家土楼,陕西黄土高原的窑洞;本市地域结构:商业区的位置、工业区的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评价京华园旅游景点及调查游客的来源;看中国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北京与纽约的人是否同时在20点观看?

四、不能忽视新教材“活动”内容的教学

现代教育理论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生活离不开活动,“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法的弊端,它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我们应重视教材中“活动”内容的教学,有意识地将其融入课堂教学。

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的活动3:根据计算结果,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过快的城市化带来的压力,试提出缓解这些压力的措施。第四章第三节的活动1: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归纳鲁尔区曾经衰落的原因、综合治理的经验及我国辽中南应借鉴的……”

由于新教材“活动”内容类型多样,因此,在“活动”开展形式上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进一步探究、尝试的欲望。除采用传统的课堂提问外,还可采用地理小论文黑板报、地理小报、竞赛、演讲、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

五、章后问题研究,及时组织学生活动

“煤城”焦作出路何在?北京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绿色食品知多少?这类活动在时间安排上,当堂课不能完成,必须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后作充分的准备。一般可以在课前一段时间,布置学生准备,学完本章内容后解决;也可以在本章内容学完后,布置学生准备,在单元小结时解决。

如:绿色食品知多少?给学生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之后上交论文,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学生参与此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既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也让学生体验了经过艰苦的劳动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这就使“研究”成为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或补充,真正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通过实践,掌握技能。

第3篇:地理教学效果范文

多媒体就是利用电脑把文字、图形、影象、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都数位化,并将其整合在一定的交互式界面上,使电脑具有交互展示不同媒体形态的能力。它极大的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传统方法,符合人们在信息时代的阅读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令世人惊叹的速度迅猛的发展起来,并且逐步应用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手段。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因此,地理学中涉及到许多学生接触不到的感性材料,单凭学生阅读文本和教师的讲解,学生难以理解。实践证明,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能化抽象为具体,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新课标教学理念中明确提出: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因此,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需要,而且必要。

(1)被动学习主动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勤奋刻苦的学习。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凭一张嘴、一只笔、一幅挂图,教学手段单调、呆板,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造成不融洽的课堂气氛。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一节,其内容虽与生活比较贴近,但是由于其需记忆的内容较多,学生会觉得比较乏味枯燥。而用多媒体课件以景观图片引入,在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起了其学习的兴趣;而后用动画故事讲黄土高原的治理,这样既把枯燥难记的内容变为直观易记的东西,又在无形中培育了学生的环境意识。

(2)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化

地理学科中包含着大量的抽象的知识。在讲解的过程中,费时、费力,而且还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这类问题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则变得轻松、自如。因为多媒体技术能够较好地模拟动态过程,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容量。如“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利用三维动画软件制作的“冷锋”、“暖锋”、“高压系统”、“低压系统”、“锋面气旋”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形象生动、印象深刻。

(3)呆板的知识生动化

地理知识中有很多是呆板的,缺乏活力的。那么如何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将呆板的知识生动化,则是我们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多媒体可以通过三维影视让学生宏观纵览地理环境,也可以微观放大展示地理模型,标本,在地理课堂上多媒体使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味觉占1%。这说明,视觉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最大。传统教育只有效的利用了听觉效果,而忽视了视觉。而多媒体技术集音频、视频、动画等教学手段于一体。这样,就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各类感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我在讲授《西双版纳》时,就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些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如望天树、绞杀植物、独木成林、亚洲象、绿孔雀、卷尾猴等,同时配上优美动听的葫芦丝,接着又播放了一段傣族泼水节的视频。西双版纳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深深地吸引了学生,许多学生看得如痴如醉。因为有了强烈的视觉、听觉刺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习效果当然就可想而知了。

(4)复杂知识简单化

地理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知识,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制成地理课件,使问题化繁为简,来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地理问题。如学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一节时,学生对于我们生活的星球为什么还转、不但绕着地轴转而且还绕着太阳转等问题不容易理解。如果教师利用Flash制作的地球自转和公转动画来演示这一现象。学生通过观看演示的情况,就能很容易的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原因等知识。再如讲亚洲河流的特征时,让学生观看“在亚洲地形图上模拟亚洲大河如鄂毕河、叶尼塞河、长江、黄河、湄公河、印度河等河流的流向”的动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很快就能说出亚洲河流的特征及原因,而且各大河的名称、位置在学生的脑海中会流下很深的印象。如果没有计算机的演示,单凭教师的讲解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

(5)教学评价适时化

第4篇:地理教学效果范文

一、理解阅读的价值

没有阅读,就缺乏领悟和思维能力,阅读是理解之本。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根据心理学研究,知识的吸收,大部分是靠阅读得到的,阅读对获取知识、巩固以往的知识、增强分析能力、提高学习成绩有巨大作用。理解了阅读的重要意义,在思想上认同阅读,高度重视阅读,而且还要做到有一定的阅读技巧,阅读的内容与教师的讲授桴鼓相应,这样的阅读能够得到更好的指导,能够更好地和课本知识紧密联系,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很容易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阅读方法有提纲阅读法、地图阅读法、习题阅读法等,比如,先对地图分析、理解、记忆,对地理知识的认知、对地理信息的吸收、应用地图了解地理状况理解地理成因、根据地图抓住各种地理规律,长此以往,学生能够轻而易举做到图文转换,用自己个性的语言揭示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等。

在学生阅读地理知识以后,教师带领大家找出难点重点,及时组织学生讲解、写阅读札记、公布优秀作品,肯定学生的阅读成绩,让学生做到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体会到阅读的收获,使自己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地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养成强大的自学能力,利于学习成绩的进步。

二、学习地理有技巧

地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学习地理有技巧会帮助学生更快地吸收知识。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领,让他们掌握技巧,更快、更准确地获取地理知识。比如认真阅读地理课本,先学后教,做课前思考,找出重点难点,写学习笔记,和同学交流学习经验等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三、生活与地理学习紧密结合

地理学习离不开生活,生活和学习紧密结合,彼此印证、相辅相成。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的所见所闻补益地理学习,反过来教师要创设运用地理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也能够很好地理解。

地理问题回归生活,地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问“我们生活的城市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能否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呢?”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列举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合情合理的实际情况甚至有学生写成文章提交给相关部门。

例如,在“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教学中,教师可提前一周让学生去了解临海灵湖湿地的相关情况,同时撰写保护湿地的倡议书,并在上课时提出自己关注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提炼出教材中的观点后再修改自己的倡议书,其中不乏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既对地理内容进行了拓宽,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达到学习地理的最终目的。

第5篇:地理教学效果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 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183-01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融合,不仅有效地提升了教育质量,也促进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因而,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一致欢迎。将多媒体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是时展的要求,也是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现代化的需求,那么多媒体应用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能凸显哪些方面的优势呢?

1 利用多媒体直观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出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兴趣爱好息息相关,没有兴趣而被动地学习,只会抑制学生对学习的激情,徒增学生对学习的反感。作为偏文科类的地理,需识记的内容较多,如果没有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很容易引起学生对这门功课的反感,导致教学质量不高。优化地理教学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进行“寓教于乐”式的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出适宜的教学情境,这就能够很好地调动课堂的气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太阳黑子”和“潮汐”这两个概念时,假若只是根据课本依葫芦画瓢,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台上教师念得津津有味,台下学生听得昏昏入睡。这时,教师可以利用搜集到的有关的Flash来展示太阳黑子或潮汐的产生过程,创设出适宜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进行生动而系统的讲解,引发学生的观看和思索,加深学生的印象,以画面的形式,将晦涩难懂的知识化繁为简,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难懂的地理概念,激发出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2 利用多媒体简化教学内容,充分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课堂效率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如果按照以往常规的教学方式,在讲授知识点的同时耗费较多时间在板书上,极易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教”与“学”的质量低下,而运用多媒体,既能扩充学生的学习容量,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组建完善的地理知识脉络,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可以将从复杂的教学内容转变为简单的教学内容、将困难程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变为容易接受的教学内容,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

例如,在进行《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一些关于匹兹堡的多媒体资料,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将大段大段课本上的文字描述以多媒体形式展现,这本身就是一种对教学资源的简化,再让学生针对这些材料来开展讨论,鼓励学生自主地归纳出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引导学生分析中国东北工业基地的没落原因与应对措施,运用多媒体的课件能够很好地简化教学内容,也能充分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3 利用多媒体,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多媒体作为有效教学的手段之一,为地理教学提供了充分的信息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极大地提升地理信息素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与教材进行结合,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相应地采取一些教学措施,如利用多媒体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这种素养表现为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长江的优美风景图片,通过图片学生可以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长江的美,再播放一组长江区域被污染后的图片,两组图片进行强烈的对比,并展开小组讨论,促使学生自主思考,从不同角度去讨论长江流域的现象,引发学生产生对母亲河长江的环保意识,引起如何进行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兴趣,从而更好地结合课本,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4 利用多媒体有效突破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

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往往在重点、难点相关方面耗费较多时间,由于这些内容大多过于空洞,即使教师一再讲解,学生仍然一知半解,容易产生疲劳感。紧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轴心问题,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很好地突破重点、难点问题,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地球的公转》这一课中,涉及的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师在以往教学此课时,颇为头疼,由于传统的模型或是课本上的插图,平面感极强,学生找不到真实模拟的感觉,这也成为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而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个Flash课件,进行模拟演绎,能形象地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亲手绘制示意的平面图加深理解,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展开讲述,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得多了。

5 结语

总之,将多媒体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能够起到优化教学手段,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能够拓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范围,提升综合能力,它是教学中的成功改革模式,为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便利,是理想的地理教学手段之一。

(山东寿光中学,山东 寿光 262704)

参考文献:

[1]徐娟丽.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1(34).

[2]廖思豪.浅谈在地理教学如何发挥多媒体的优势[J].中学教学参考.2013(09).

第6篇:地理教学效果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精心备课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3-0280-02

地理学科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不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样也关系到学生将来的生活与发展,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认识到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努力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完成地理教学的任务。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因为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只有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才能够有效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那么地理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对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总结,认为要想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中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根本。高中地理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要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到课堂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而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地理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把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综合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并留给学生一定是时间去思考、分析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师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探究知识、共同交流与进步的场所,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来提高教学的效果,实现教学的目标。

二、高中地理教师要精心备课

精心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备课,首先要认真研究地理教材,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生活环境与心理状况等,地理教师还要认真准备教学道具,并依据学生情况与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与课堂情景,并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只有地理教师依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去认真备课,才会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游刃有余,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就对高中地理教师提出了挑战与要求,需要教师在平时注重积累,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与教学能力,精心设计教学,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

三、高中地理教师要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由于地理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显得枯燥、乏味,高中学生往往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高中地理教师应当针对学生心理等因素,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全力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高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搜集一些趣味性的地理事件与地理故事;或者是精心设计一些有趣的课堂情景,引导学生参与进来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地理教师还可以通过建立一种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总之,高中地理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效率,从而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高中地理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多样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多样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而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涌现的现代教学手段成为提高课堂教学多样性的有效方法。过去的教学是以书本为主的一种单调的、抽象的世界,不但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同样还限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显得死板、没有生机。而现代教学手段的介入却改变了这种状况,各种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可以让高中地理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把课本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以其再现性和先进性为特点,让学生能够观其形,听其音,身临其境,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素质教育提倡在实际中运用,教师还要加强社会实践教育,搞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所以带学生到野外观察也是学习地理必须要进行的一项活动。比如笔者讲到环保的时候,就亲自带领学生去实地看一下现在本地的污染状况,并带领学生到垃圾站去参观,要求学生回家写一份环境调查报告,用触动心灵的方式让学生去了解所学,并把环保落实到行动上。

五、高中地理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

第7篇:地理教学效果范文

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课堂气氛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和创新。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驰骋想象。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如上课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课堂提问经常用“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旦学生成功,要及时赞扬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创新的愉悦。当学生对老师和书本的观点有异议时,教师不要马上给予价值判断。而要与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求得正确的结论。大家说完自己的观点后,老师再作总结,这样就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

二、展开讨论,全面思考问题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同学对某一问题持不同意见,精心创设一些问题情境。

让学生讨论,使他们在倾听不同意见中集思广益,在透析不同的思维方法中相互启发,从而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我在讲地理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时举了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例子,“为什么在沙特阿拉伯把床铺摆在屋顶上?”大家听到感兴趣的话题,自然就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这样也就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引起学生兴趣

现代教育媒体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具有形象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它主要以图像和语言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视听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地球自转和公转这节课时,如果我们用多媒体手段在屏幕上显现,既让学生形象地掌握了基本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接受了新鲜事物。

四、到大自然中去学习一――野外观察法

第8篇:地理教学效果范文

一、从生活出发,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生活即地理,许多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实际上对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先认识地理中的一种现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进行验证推广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对地理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生活中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运用,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如对时间问题的分析,在高三地理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个对时间计算的完整思路和概念,因此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花太多的精力,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去做很多的难题,本人以为关键在于让学生思考时间的定义,如地方时,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分析其来源,缺陷以及补救措施,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地方时—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思维脉络。又比如在分析黄淮海平原农业为什么低产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先分析粮食低产的原因有哪些,属于地理地原因又有哪些,符合该地区的会有哪些原因,这些原因又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解决等等。由此及彼,学生就可以用来分析一系列的地理原因了。

二、充分集合时事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时事材料往往具有时代气息浓、与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等特点,在当今世界乃至我们生活的城市中,许多时事与我们地理学科有着密切联系,是我们地理教学中的很好的“活教材”。尤其在目前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适时地、恰当地用好时事材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配合地理高考复习、开展素质教育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灾害的原因分析的补充讲解,除了自然原因——厄尔尼诺现象;而人为原因:滥砍滥伐森林,造成长江流域85%的原始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面积由50年代的30万km2上升到56万km2);围湖造田、填湖造陆使湖泊面积数量锐减(如湖北的湖泊由50年代的1066个,减少到309个;湖泊面积也相应由8300km2减少到了2556km2),大大降低了分洪能力。这些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了掌握好水土平衡原理和水循环规律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由衷地感到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在地理教学中适当地引用时事材料,让地理教学充满时代信息和活力。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地理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地理教学中的科技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科技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小实验、小发明、小课题研究、科学考察小论文撰写等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思维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这不仅是体现基础教育顺应时展符合现代科学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地理教学的规律。

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建设也日新月异,尤其是生产力空间发展的时代,人类干预自然的能力远非昔日可比,人与环境关系越来越密切,意味着人与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在地理学领域里出现了一系列重大问题,例如国土整治土地区划和合理利用、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的合理配置、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生态平衡的破坏和重建等等。

由于地理科学要把人类在地球上进行活动的各个领域进行系统研究,这里既有物质世界的规律,又有人类活动的规律,这就必须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领域,地理科学是现代科学中的一部分,地理教学与现代科技教育密切配合,相互渗透,势所必然。因此,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科技教育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一环,必须引起地理教师的足够重视。

四、利用各种教学辅助工具,启迪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各种教学辅助工具,如图像教学,增加课堂的教学活跃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地形的变化一节,上课伊始,展示《喜马拉雅山及其海洋生物化石》示意图,提问:“你了解这座山脉吗”?学生纷纷回答:“这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接着提出:“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该山中,可能吗?为什么?”促使学生内心矛盾冲突,激发学习动机,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又如陆地自然带的教学,因学生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往往不能深刻地理解自然带的概念和各自然带的差异。教师可以将教材彩图转绘成彩色投影片。教学伊始投影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对比,然后归纳综合导入新课。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又能激发学生兴趣。

五、加强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地理概念的认知能力

地理思维是指人脑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所进行的由表及里的本质属性的概括。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调整自身学习习惯,独立自主地学习地理,提高自己的地理应用能力。在深刻理解人地关系、认识当前环境问题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地理学习的成败在于地理思维能力养成的好坏。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学生原有的地理水平和生活实际,不仅可以有利于降低许多地理问题的难度,使学生能充分理解,而且还可以避免许多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误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

第9篇:地理教学效果范文

【关键词】地理教学;地理教育;图像化;生活化;文学化;多媒体化

有效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所以,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学科的价值,也不能把自己的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有效课堂教学要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

一、地理教学生活化,让课堂紧跟时展

生活是学习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老师作为传道授业的解惑者,要为学生指点迷津,提供广阔的生活空间,走进生活,使地理教学返璞归真,实现本位的回归。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空间,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讨、发现时间,将枯燥无味的课堂转化为一幕幕形象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产生强烈的时代感,体现其自身价值。如,为什么太阳总是东升西落?为什么会出现昼夜交替?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我国西南地区为什么多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什么“滚滚长江东逝水”?为什么全球气温在转暖?为什么要提倡使用无氟冰箱、无磷洗衣粉?我们身边的城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样,教学中就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活问题,不仅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更会赋予地理教学时代感。

二、地理教学图像化,让课堂充实简练,生动有趣

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能够离开地图。因此,学习地理就要学会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养成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左书右图,图文并茂”,从地图中获取知识信息,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如今,“地理高考已经达到了无图不成题的境界”。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形象直观。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只要教师不断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地图的方法和习惯,就可以使学生在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的同时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扩大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求知欲,发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地理学习变得既轻松又有趣。

三、地理教学文学化,让课堂妙趣横生,富有诗意

中国的语言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诗词歌赋中不乏歌颂河山、寄情山水的璀璨文字。在地理教学中可引用相关文学名句或自编诗句、顺口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如,在自然地理的教学中引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来帮助学生记住赤道的周长;用“黄梅时节家家雨,清草池塘处处蛙”来讲解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用“三角后,半圆前”的顺口溜来掌握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的知识点。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与民谣“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说明气温的垂直变化,即垂直地带性;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概括青藏高原上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精炼准确。再如,用“平步青云对流雨,旋转直上台风雨,冷暖相争锋面雨,勇攀高峰地形雨”来巧记降水的四种类型。讲到蒙古高原时引用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凡此给学生创设一种意境、妙趣横生的教学方法,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地理教学多媒体化,让课堂焕发生机,诩诩如生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说明,如果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他们就会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热情很高,思维也会非常活跃。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化教育中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特点的多媒体课件为地理课堂提供了极佳的工具,它改变了地理教学中手画地图图示、板书列表对比、板画图解原理的传统做法,使地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可以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叠加对比,纵横比较。同时,运用幻灯片或Flas把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多媒体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利用直观的图象演示,深化地理概念,并形成空间观念。例如,用计算机动态演示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形成喜马拉雅山的过程,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讲解“地球的运动”这一知识难点时,播放利用电脑制作的模拟演示教学软件: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配上简洁的解说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地理教学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更富有生机,可解决很多传统教学形式解决不了的问题,既突破难点与突出重点,又优化教学效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

总之,高中地理空间思维量大,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较多,学生学习确有一定难度。但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只要教师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坚持边教边研的心态,不断探索地理教学规律,优化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困难是可以消除的,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也会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刁传芳,高如珊.中学地理教学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