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地理学论文范文

地理学论文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地理学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地理学论文

地理学古代文学论文

一、文学地理学是一个新的文学研究领域

也是一门新的比较文学分支学科,所以,新的术语与概念的提出对于中国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是极其重要的,从该书的研究目标而言,它们也是相当适用的,并且也是十分必要的。该书的理论性与学术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体现在这样一些新的概念表述与话语方式上。大量的统计数据,是作者研究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与文学史的结果,也是支撑该书所有论点的坚实基础。80多个图表与统计表,分布在全书的五章之中,许多论点就是靠这些图表来进行论证的,多数图表都很直观、具体,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图表统计是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借用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文学,没有想到梅新林运用得这样到位,是其著作的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正是以上三点的统一,让这部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著作达到了很高的学术水准,开创了中国文学史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的新境界。

二、然而,《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一书

只能是处于一定的历史阶段,因此它的局限性也是必然存在的,本文主要就第二章《流域轴线与文学地理》来谈一谈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①图表统计的来源问题。在这一章中,主要的图表是四个流域(长江、黄河、珠江与运河流域)著名文学家的分布图,这些统计数据本身是有意义的,然而统计的根据是什么?什么样的文学家才是“著名”的?作者也指出这些统计数据的来源是谭正壁先生所编的一部辞典,不过也是存在问题的:一方面,这部辞典是不是具有权威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所编的与文学相关的全书之类的出版物,可谓众多,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各卷、《辞海》之类,自然是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可以以一部为主,还可以参照许多其他经典性的著述,包括《全唐诗》、《全宋文》、《全清诗》之类。这样才有比较充分的依据,同时也有统一的标准。这样的数据是不是可以说明某一个流域文学历史的变迁与中心的转移问题。作家与诗人的产生是与地理相关的,并且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环境也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然而在某一个特定的时代,这个省多一个、那个省少一位诗人与作家,也许并不说明什么问题,特别是不可能一对一地说明流域中文学流变与文学中心转移的问题。因为诗人作家的产生具有偶然性,同时作家诗人也是不断流动的,出生地或者客居地对其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哪个为大,存在多种多样的情况。如果说到文学历史发展的周期,作家的数量能不能够说明它们的周期,也许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四大流域轴线拥有各自不同的生命节律与周期。黄河流域轴线较之其他三大轴线具有先发优势,其中先后经历了自西租东运动的四次波澜。第一波始于传说中的炎黄时代,终于商代;第二波始于周代,终于战国;第三波始于秦汉,终于南北朝;第四波始于随唐,终于清代。每一波都是从上游开始,经过一定时间的徘徊,最终止于下游,然后又开始新一波自西租东运动,以此往复循环。”(169—170)这样的观点是不是经得起推敲,的确也是一个问题。以流域轴线来说明整个中国文学地理的问题,也许并不科学,不可能具有合理性。“北线诸省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山东由53人增加到96人,河北由31人增加到48人,北京由8人增加到23人,天津由0人增加到3人,但南线数量升得更快,其中居于第一、二位的江苏、浙江分别由327人、317人上升到481人、411人。安徽位居第三,由80人上升到98人,增幅不多。另,上海由55人上升到78人,位居第五,增幅比较可观。所以元代以来运河流域文学轴线向南线倾斜趋势在明代进一步加剧之后,至清代依然没有根本的改变。若以元明清三代京杭大运河南北两端所在北京与浙江文学家的数字变化做一比较,则分别为25∶144,8∶318,23∶411,后者分别为前者的5.76、39.75、17.87倍,可见从元到明,彼此的差距迅猛拉大,而到清代,似有所缩小,但相对于元代而言,依然不成比例。”(247)因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是中国人口集中的地区,也是文化发达的地区,运河流域自隋朝之后,也成为重要的文化与文学区域之一,可以说明中国文学地理的主体内容,然而广大的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与西南地区,特别是蒙古草原与新疆南北地区,都并不在这四条河流的流域之内,那么它们的文学地理是如何的呢?所以,我们认为中国的文学地理不可能在流域轴线之内来进行全部的合理的阐释,因为还有山地与草原,也还有边地与沙原,因为那些地方并不是没有人居住,诗人作家也是存在的,虽然不像上述四个流域,那么众多,那么显著。

三、结语

《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是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是自不待言的,对于我们从事文学地理学批评与文学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只是为了与同行进行讨论,以让文学地理学研究更加完善、更加科学,除此无他矣!

作者:胡朝霞 单位: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点击查看全文

初中地理教学落实地理实践力探讨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落实地理实践力,让学生会学地理、爱学地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重视地理生活课,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深入挖掘地理要素,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增加课堂内外活动,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实践力;教学渗透;学习兴趣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内容之一,是指地理实践活动中所需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而要想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就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辅手段,结合各种地理教学情境,运用仿真地理教学情境方式,让学生在仿真的社会、自然情景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提升他们的地理实践力。

一、重视地理生活课,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地理生活课更能有效落实地理实践力,因为很多地理教学内容都是可以有效融入的。诸如地区内发生的大事件,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关注,更体现了学生的一种主人翁学习态度。对于教师而言,可以选择本地区近些年发生的一些地理事件或者新闻让学生进行思考,再有选择性地介绍一些新闻背景让学生从地理学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例如,在八年级“中国地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新闻事件作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龙岩市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新闻事件,教师可将其作为教学情境,设计成厦门市的王先生想来龙岩地质公园参观,让学生有效应用地图软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为王先生设计旅游路线。教师先引导学生在课上运用手机导航图呈现龙岩世界地质公园,并以上杭梅花山、上杭紫金山这两个重要的景点作为旅游地图,让学生在经纬度中观察这两个景点的位置、景点占地多少面积、有哪些具体游览的项目等,再让学生选择旅游路线,分析哪条路比较经济,哪里道路节省时间……另外,教师还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地图软件推广一些地道的龙岩客家美食、地道的龙岩特产等。这样,能锻炼学生熟练运用地图软件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地图上测算距离的方法,有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掌握运用地图软件是一种能力体现,这种能力也体现在如今的外卖、快递、打车等行业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理解这些地理现象与地理息息相关,并根据生活中的地理课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手段。

二、深入挖掘地理要素,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

地理实践力同人地协调观学科素养内容有着重要的联系,在当前的地理教材中有大量的篇幅提及人地协调观。因此,教师在培养地理实践力中不能忽视人地协调观的有效渗透。地理学习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地理知识、地理应用能力服务于现实生活。诸如,当学生看到一条河流,在脑海中就会产生了解河流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了解河流流域内农田灌溉的价值,了解河流污染的来源、河流丰水期产生的洪水等意识,进而培养自己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例如,在教学“天气和气候”这一课时,教师需要引入一些与本课有关的人地协调观方面的知识,在分析中体现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有效落实这两方面的学科素养。教师不妨展示一下2019年冬季关于雾霾的新闻,配上亚洲地区中国首都北京、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城市图片,并在课件上呈现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PM2.5?PM2.5数值的增高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影响?雾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办法解决雾霾呢?于是很多学生在观看新闻与图片的课件后,开始前后桌进行讨论和思考。由于学生对雾霾有一定的了解,很多学生都能说上一些内容。生1:“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者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生2:“我看到图片中印度首都新德里PM2.5很严重,空气质量很差。”生3:“PM2.5对北京来说,已经是过去了,我通过查阅得知,近些年北京在大气污染、雾霾治理方面加大了整治力度。”生4:“印度雾霾,跟印度这个国家秋冬季烧秸秆、稻草较多有关。”生5:“这种雾霾天气会对我们的呼吸道造成伤害,而且无法我们看到蓝天与白云。”生6:“要多种树,树木能吸收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生7:“印度污染严重和印度政府有关,很大一部分是印度政府的不作为造成的。”生8:“很多工业企业应当满足排污标准,不要向大气大量排放污染物。”生9:“对于我国而言,需要警惕印度雾霾的情况,继续对北京周边地区雾霾的产生的源头进行有效根治。”生10:“污染问题事关每个人的行为,全体人民都要积极参与环保行动。”……通过新闻导入、图片播放、问题思考与讨论的方式,教师能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天气变化会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在分析研讨中,学生能真正从自身的角度去思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了解自然灾害,学会预防自然灾害的方法,提升自己的地理实践力。

点击查看全文

邮政史研究中经济地理学方法的应用

摘要:近代中国邮政事业的发展与变迁是学术界关注已久的课题。近年来,我国近代邮政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现有研究多聚焦于邮驿、民信局等传统通信机构向近代邮政制度的转型及近代邮政机构与业务的发展方面,运用历史学方法从制度史角度切入,尚有利用经济地理学方法进一步深入的空间。本文先以施坚雅的研究为例讨论经济地理学方法应用于历史学的成果及问题,再选述近年传统邮政史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最后讨论该方法在邮政史领域的初步应用。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邮政史

一、经济地理学在历史学中的应用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学科,即经济活动系统及各要素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形式、相互关联,以及布局决策和依据等问题(刘艳芳等,2006)。①将经济地理学理论应用于近代中国研究的代表作无疑是施坚雅的《中国农村和市场的社会结构》。首先,该文运用德国地理和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提出的中心地理论(CentralPlaceTheory)考察了农村聚落的静态分布,发现现实中的基层市场区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六边形”这一理想模式的分布,并构建出基层集镇———中间集镇———中心集镇———地方城市———地区城市的中心地等级序列。其次,该文考察了人口及交通方式的变化对基层集镇数量的动态影响。施坚雅认为在传统社会中,基层市场区域面积(及覆盖的村庄数量)会随人口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又会因新的基层市场形成而下降,即“密集循环”理论。同时,现代交通方式(铁路、公路)的引入能够降低运输成本,所经之处的集镇会上升为高等级中心地,辐射面积扩大,并导致周边基层集镇逐渐消亡。学界对施坚雅理论的批评与质疑,多以现实中存在大量不符合理论模型的反例为依据,如王庆成在《晚清华北的集市和集市圈》一文举出了数例包含90余个村庄的集市和为数更多的一村集。②除对该理论的误解外,这些声音更多反映出的是历史学与经济学在研究范式上的根本差异,以及如何看待经济理论与“模型”在社会科学中的适用性与局限性。历史学研究范式的影响,往往偏重历史事实的描述,注重细节与个例,较少关注一般规律的抽象与理论构建,经济地理学恰好补充了这一点。依笔者愚见,施坚雅的最重要的贡献并非是基层市场区域的具体形状(是否为六边形)或覆盖村庄的精确个数(6、18或更多),而在于从大量实例中抽象出了市场边界的两项决定因素,即人口压力与运输费用,以及现代交通方式通过降低运输费用对传统市场区域的整合与重塑。换言之,该模型的精髓并不在于具体的数字,而在于其背后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需要用统计学方法加以检验,而不是简单的举例。根据统计学,如果一个或多个变量在统计学意义上与另外一些变量“显著相关”,前者与后者间便可能存在规律性的联系,当然,这种联系仍需通过逻辑推理与经验常识加以验证。回到施坚雅的理论,用统计学的语言来说,便是“人口密度”与“运输费用”会显著影响基层市场区域的面积,这无疑符合经济学的逻辑,也为部分经验常识证明。但是,该理论仍然可能遗漏了一些关键的普遍影响因素,如收入水平,年龄结构等,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其它误差,即统计学所谓“遗漏变量”与“随机误差项”的干扰,导致具体影响程度③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这也就是出现大量的“反例”,以及“举例”的方式无法在统计学意义上否定该理论的原因。不过,这也反映出施坚雅的理论仍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如根据华北的情况总结出新的影响因素。但应在符合经济逻辑的前提下、通过大量可靠数据与统计学分析进行证实或证伪,举例的方式再多,也无助于加强或否定理论。

二、历史学(制度史)视角下的邮政史研究

这方面的代表著作如下。吴昱的《从‘置邮传命’到‘裕国便民’———晚清邮驿与邮政制度转型研究》④认为近代邮政弥补了传统通信体系的不足,并讨论了转型过程中的诸多障碍。首先,我国传统的社会通信体系表现为官方的驿传体系与民间的民信局“官民分立”的二元结构,鸦片战争后又出现了“商埠邮局”“客邮”等外国机构。缺乏统一通信体系的弊端日益明显,驿站“岁耗三百万两白银”,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民间信件的安全、速率与寄达范围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与保障体系,“客邮”更是肆意横行侵犯主权,近代邮政的创办势在必行。但邮政的发展过程却举步维艰,受到诸种因素的制约。一是不同观念之间的冲突,对邮政是否能满足文报传递时效性与保密性的顾虑,以及“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导致部分官员激烈反对。二是驿站、民信局、“客邮”等原有通信机构与大清邮政的利益冲突,减缓了新式邮政推广的速度;三是由于运营目的的不同,驿传体系与民信局、客邮等机构在寄递方法、邮路设计、交通工具、人员素质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系统的整合也需要时间。此外,该文还详细讨论了大清邮政与驿站、民信局、“客邮”的博弈与竞争。刘文鹏的《清代驿传体系研究》⑤指出,近代邮政的发展经历了地方试办、海关邮政局、设立文报局、台湾改铺为邮直到国家官办邮政等一系列过程。他认为导致传统驿传体系向近代转型的因素有二:一是驿传体系自身的僵化,无法保证文报传递的安全性与效率,传统驿路分布无法适应晚清的军政形势的变化(内部因素);二是国外新的信息传递理念已受到晚清有识之士的关注,为驿传体系的变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外部因素)。同时,传统驿传体系与近代邮政体系间存在联系,“站改为邮局,驿传路线改为邮政路线,旧有的站差改为邮差,是中国国家邮政体制建立和发展的必有之路”。近代交通发展缓慢也是阻碍邮政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徐建国的《从兴盛到衰败:近代中国民信局(1866-1934)》①一书是目前见到的唯一专门针对民信局的研究。该书详细讨论了民信局的经营方式、理念和特色,以及与大清邮政的博弈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与原因,并通过大量的史料搜集,分析了民信局的空间分布与寄递网络。他发现民信局通信网宏观上呈“T”字形分布,以沿海和沿江的经济枢纽城市为中心,向周围地区及周边省市延伸,寄递网络主要呈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和城镇三个层级展开,但并未覆盖经济落后地区,表现出网络的稀疏性、线路的选择性与地点的有限性等特征。这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单纯的制度史叙事范畴。此外,谢彬的《中国邮电航空史》、邮电史编辑室《中国近代邮电史》、龚达才《中国邮政一百年》、郑游《中国的邮政与邮驿》、姜希河《中国邮政简史》等论著也以通史性的研究视野和专门史的方法,对近代中国邮政及其制度分支的发展脉络及业务拓展作了较为详尽的梳理,侧重于评论不同时期邮政发展的特性,以及在邮政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与事件,在此不再赘述。这些研究的贡献在于提供了完整的历史背景与进一步的研究思路。根据财政社会学的理论,财政压力往往是推动国家制度与公共政策变革的重要原因,邮政的创办除客邮侵犯主权,驿路僵化、文报时效性与安全性丧失等政治因素外,还包括民信局网络的局限性、甲午战后财政窘迫、晚清铁路迅速发展等经济因素。换言之,近代邮政业务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邮政的经济属性体现在其分布中,因此有必要从经济地理学角度进行研究。

三、经济地理学方法在邮政史领域的应用

点击查看全文

高中地理课标的地理教师素养的要求

摘要:地理教师是地理课程实施的主体和关键。为了实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地理教师需要完善学科知识、学科课程与教学知识,提升地理教学实施能力、地理教学评价与命题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坚定学科信念和增强自我信念。

关键词: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信念

为了深化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教育部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作出较大修订的《课程标准(2017年版)》,势必对高中地理教师产生很大的挑战。地理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取决于地理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水平和执行能力。可以说,地理教师是地理课程实施的主体和关键。那么,《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哪些突出的要求呢?明晰这一问题,有益于地理教师更充分地认识《课程标准(2017年版)》,审视自我,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向。

一、新课标对地理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

(一)完善学科知识

1.理解地理核心概念和地理知识体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的前言部分指出:“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1](P4)虽然《课程标准(2017年版)》并没有以学科大概念来构建地理课程内容体系,但依然强调主要概念的重要性,如“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应该围绕有助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概念和关键能力展开”[2](P51)。地理教育界目前尚未对地理学科的主要概念展开深入的研究,笔者通过知网和读秀检索的结果显示,“地理的主要概念”一词较早见于1992年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学习地理的一些主要概念有:位置和分布、地方、人与环境的关系、空间的相互作用、区域。”[3]笔者根据《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此句的英文原文,认为这里谈的主要概念就是核心概念。地理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地理学科中心位置、具有较强统摄力和广泛解释力的概念。它是组成地理学科课程的关键概念,是构成地理学科知识体系的节点。[4]地理教师不仅需要了解中学地理课程中的地理核心概念都有哪些,理解这些地理核心概念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且需要思考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发挥这些地理核心概念的较强统摄力和广泛解释力。如果地理教师能够基于地理核心概念搭建起中学地理的概念体系,就表明该教师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地理知识体系是由一系列地理名称、地理概念、地理景观、地理数据、地理特征、地理因果关系、地理原理等内容组成的系统。地理教师需胜任构建地理知识体系这一重要任务。《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高中地理课程采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基本框架,在课程类别上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并且强调“选择将地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生,需要修习选择性必修全部3个模块的内容”。[2](P7)由此,地理教师需要特别重视必修课程内容与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需要深入学习《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认真研读地理教科书及其教师教学用书等文献,来构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知识体系,能够清晰明了某个知识在整个地理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意义。2.理解地理思想和方法《课程标准(2017年版)》非常重视地理思想和地理方法,如在课程性质部分谈到:“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2](P1),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中强调:“确定具体任务时要突出地理思想方法和探究技能的运用。”[2](P45)可以说,引导学生运用地理思想和方法观察周遭环境和解决地理问题,是地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只有掌握了地理思想和方法,才会对地理学科有更深的体悟。对此,地理教师首先要掌握地理思想和方法的相关知识,领悟地理思想和方法的教育价值,挖掘地理教科书中地理思想和方法的体现形态,探索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地理思想和方法的策略。

(二)更新学科课程与教学知识

点击查看全文

我国乡土地理教学发展探析

一、我国乡土地理教学的发展历程

(一)教材编写。

我国最开始编写地理教材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地理要素,把这些相关的地理要素并列编排在一起就完成了地理教材的编写。教材只是对乡土自然和人文景观进行简单的介绍,图像数量比较少,多是文字描述。就算配有图片,图片形式也比较单一。教学栏目的设置主要是以作业练习为主,帮助学生回顾知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教学功能。90年代后,乡土地理教材编写有所改进,在编排体系上更加完善,侧重各要素素材并加以提炼。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原来没有的旅游和环境保护知识。教材配图数量也有所增加,同时丰富了图片呈现方式,比如说新增了地图、景观图和示意图和统计图,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2000年以后,乡土地理教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首先在编排体系上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地理教材的编写可以结合地理要素并列式和地理特征标题式,混合式类型等多种编排方式。在内容选择上,更加简洁突出了地区地貌的特征。这样的教材反应了乡土时代鲜明的特点和发展情况。

(二)实践活动。

随着地理教材编写活动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在普通的地理教材大纲就明确规定:要重视地理教学的实践环节。但是在80年代,因为条件有限,所以只有少数的学校可以开展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大部分的学校都只能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教学,教师只能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向学生传递地理知识。进入9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教学技术也有所提高,在实践内容上也增加了家乡知识、实践基地的内容。也极大地提高了乡土人文地理教学水平。进入21实际,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在内容和开展方式方面也有了重大的改变。各个学校有了充足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可以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地理实践活动,比如在临沂市,可以开展对当地的地形地貌调查活动,通过调查、观察的形式深入地理实践,然后结合图表、论文的方式展现调查结果,学校也可以定期开展地理知识的分析和讨论型的比赛活动。比如在临沂当地中学,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论文比赛、演讲比赛和地理晚会活动。不仅结合了地理学科和乡土地理的特点,还帮助学生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促进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发展的策略

(一)优化乡土地理教材编写。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