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业网点规划范文

商业网点规划精选(九篇)

商业网点规划

第1篇:商业网点规划范文

商业网点规划考察报告

——州市商业网点规划考察组

7月8日至9日,以州商务局副局长王小亚为组长,市人大副主任吴乔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鲍忠银为副组长的州市商业网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联合考察组对湖南省商业网点规划红旗单位——娄底市、株洲市采取座谈会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期两天的考察,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两地成功的经验

1、突出领导重视,确保组织保障有力。娄底市与株洲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都紧紧把握住组织保障有力这个关键,各项工作得以迅速全面铺开。按照国家商务部、建设部商建发[2004]18号《关于作好地级市城市商业规划工作的通知》精神,两地商务局汇报及时到位,引起两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娄底市市长亲自点名,由经验丰富的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建军为组长,“四大家”主要领导为顾问,市商务局、市规划局局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在市商务局市场管理处设立了办公室,集中办公,并在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株洲市安排经费70万元,已拨付60万元;娄底市安排经费60万元,已拨付经费46万元,两市都在经费上给予了充分保障。2004年8月,娄底市在市政府第五次常务会议上,专题研究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并就工作措施、领导班子组建、规划 定位、职责划分等方面形成决议。株洲市三次召开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编制工作前期准备工作会议,为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提供了有力的领导 和组织保障。

2、突出部门紧密协作,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商业网点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编制并实施好规划需要政府各部门密切配合。株洲市成立了由市商务局、计划、规划、国土、财政、城建、株洲工大等11个部门组成的商业网点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娄底由市政府发文,从有关部门和单位抽调专门人员组成办公室,明确时间计划和分工,在调查、研究、修改等环节,加强了与发改委、建设局、工商局、国土局、房产局等多个部门协调,及时征求意见,得到他们的配合与支持。

3、突出调查研究,确保规划编制依据准确。两地充分认识到详尽的前期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是作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娄底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协助开展城区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调研工作的通知》,从商务和规划部门抽调了10多人组成调查组,分项目、分类别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广泛调研,对规划涉及布局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协商,使各区政府和各企业商业发展的局部构想与全市商业发展的整体规划融为一体。株洲市发动100余名在校本科生、硕士、博士在街头和各大小市场调查、统计,了解各市场、企业发展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建立了扎实的基础资料数据库。

4、突出编制工作思路和定位,确保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导向性。娄底市与株洲市均将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在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下娄底市以市级商业中心为主导,次级商业中心、社区商业、集镇商业为基础,以融入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为目标形成了优势互补,网外互动,市镇一体化的格局。株洲市立足于本市市场数量多、规模大,流通业发达的特点,加强专业化市场的规划设计,注重市级“总规”与各区、县详规相结合,定位准确,符合株洲市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5、突出《规划》初稿修改和评审工作,确保《规划》质量和权威性。《规划》初稿完成后,娄底市工作小组三次召开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会议,对初稿征求意见,并特邀了省内具有较高商贸及规划方面知识水平的专家、教授和省商务厅领导组成的专家组进行实地查看和评审,提出宝贵意见作出评审结论。株洲市也是三次召开有省商务厅领导、省内高校教授、市委、市政府领导及商企代表人士参加的评审会议,根据专家的意见三次修改完善稿件内容,使《规划》更具实用性和权威性。

二、两地不同的操作模式

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过程中,娄底市与株洲市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模式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娄底市《规划》的编制,从调查研究、数据收集、建立资料库、到《规划》文件部分撰写全部由政府工作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在市直各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完成,《规划》贴近实际,操作性强。株洲市采取招标方式,借助省内高校的科研力量完成《规划》的科研和编制工作,《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结合实际情况,在湖南省商学院、湖南大学、株洲工大等五家高校投递的标书中优中选优,最后株洲工大中标,其科研小组(由两名教授、两名博士和数名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组成)在6名政府工作人员指导下,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其《规划》理论性强、科研层次高。

三、两地遇到的共同难题

1、法制保障乏力。目前全国及地方性的法律都缺乏对《规划》编制依据等方面的明文规定,商业网点规划的实施者法律地位不明。如果两地没有领导高度重视、协调,仅靠商务部门很难完成工作;二是由于没有法律规定,在《规划》实施措施等相关章节缺乏听证、会审、准入等措施的法律许可,形成争议大、难统一的局面,《规划》获准后实施将遇到很多困难。

2、经费保障乏力。商业网点规划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是一项关系城市整体发展的重要科研课题,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虽然娄底市政府已拨付46万元,株洲市已拨付60万元,但都只能满足规划编制的必需开支,规划编制工作人员只能靠步行搞调查、靠钢笔来撰写、靠计算器来计算、靠目测来丈量,因此对规划编制的效率和质量都带来很大影响。

四、对我州规划编制工作的建议

1、明确主体。我州是全省唯一的地市级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吉首市是一个县级市,与全省其他13个市有所不同,但省商务厅已经明确表示,将吉首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视同地市级城市的商业网点规划,要求在今年年底以前必须完成。因此,建议州政府召开一次协调会议,明确主体责任单位,即成立以贾祖霞副州长为组长,吉首市人民政府市长、州商务局局长为副组长,州、市商务局主管局长为成员的工作班子,州商务局牵头,市商务局为主抓落实,并由州政府下文确定。

2、立足于政府与院校互动。对照娄底市与株洲市两种《规划》编制工作模式,结合我州特点,建议在编制过程中分为两个部分运作。一是前期调研考察工作,以政府工作人员为主,由州、市商务局组织专门人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拿出具体的编制工作要点和方案。二是《规划》编写工作以科研院所为主,采取招投标的方式确定。

第2篇:商业网点规划范文

至此,我院承担编制的《市城区商业网点规划》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规划》的编制过程

(一)编制规划。年月,我市采用商务招标的方式选择了中商商业发展规划院为《市年城区商业网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单位。该院项目组从年月开始至年月,在对我市经济发展、道路交通、人口分布、消费水平和农产品销售、旅游文化景观等基本情况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大中城市商业发展规律及商业网点规划经验,确定了《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体系、发展时序和发展措施。行成了《规划》的初稿。

(二)征集意见。从年月日到年月日,自市长、宏部长分别召集各城区区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名流、各城区商务局负责人,30余次征求意见,征求意见350多条。并将意见报市政府,形成修改意见交中商规划院修改完善。期间,与该院对接130余次,该院对我方提出的意见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就采纳、部分采纳、不予采纳分别给予了回复。

年月日和年月日市政府先后两次组织部级知名规划专家和省内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家对《规划》召开评审会,专家组一致认为此《规划》立意新、起点高、专业性强、有较深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较高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同意通过评审,称赞此《规划》为全国地级城市商业网点的范本,湖南省最好的商业网点规划。

年月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了《市年城区商业网点规划》,基本评价为:此《规划》对商贸发展目标定位明确,对现状分析客观实际,对未来商业网点规划布局较为合理,契合了实际,体现了特色,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规划比较可行,原则同意该《规划》。会上同时收集建议24条,会后我们进一步逐条研究并与中规院对接,进行了修改完善。

二、《规划》的基本内容

《规划》的总体布局是:一主六副、两带十街、十大市场群及十大商贸物流园区(中心),九十六处大型零售商业网点,七十七处农贸市场和生鲜食品超市,二十二个社区商业中心。一主即1个商业中心区;六副即6个商业副中心区;两带即观光休闲商业带,蒸水古今文化商业带;十街即综合商业步行街、主题购物休闲街、路精品服饰商业街、路汽车装饰装潢一条街、光辉路风味美食街、杨同志乘用车4S店一条街、大道绿色农家乐民俗风情街、先锋路综合数码商业街、祝融路文化办公用品品牌街、娱乐休闲街;十大市场即家居装饰建材及五金市场群、汽贸及配件市场群、工业品生产资料市场群、特产、副食品批发及旅游工艺品市场群、林牧产品市场群、小商品市场群、文体办公用品市场群、酒类产品市场群、花鸟、古玩、文化公益品市场群及再生资源市场群;十大商贸物流园区(中心)即工业物流园区、工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小商品物流中心、水运物流中心、粮油物流中心、生产资料物流中心、原料物流中心、物流中心及物流中心。

三、《规划》的特点

《规划》力求体现:多中心、组团式、便捷化、强带动、可持续等现代化商贸流通格局;体现城零郊批、分类集聚的鲜明特色;有广度,范围180平方公里;有深度,既能引领,又能定点定位。

(一)体现了大城战略。对大4区20个乡镇经济圈的商业网点(物流园、商场、市场、商业街)布局提出了远期构想。《规划》商业网点布局范围为180平方公里。

(二)体现了消费中心消费需求的层次性。围绕打造消费中心,通过对中心城区的商业网点布局调整,分流中心城区人流、物流、车流,在等路段形成市高端消费区,在6个商业副中心区形成6个中档消费区,22个社区商业中心形成22个便民利民的大众消费区。在交通条件优越的县区结合部布置10大市场群和10大十大商贸物流园区(中心)。

(三)体现“城零郊批”的商业格局。在中心城区交通条件优良的地方布局96个大型商业零售网点,将城区具有批发功能的13个大市场规划引导搬迁到县区结合部。利用3-5年时间将中心城区从事批发业务经营户规划引导至县区结合部的同类专业市场经营。

第3篇:商业网点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商业网点 区县级商业网点 规划编制 对比

制定和实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是构建一个地区商业发展框架的主要手段,也是促进城市商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近些年,我国商务部积极推动地级以上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取得较快进展。截至2007年3月,全国38个重点城市已全部编制完成商业网点规划,241个地级城市中已有180 个城市编制完成商业网点规划,总编制完成率达78.1%。科学合理的城市商业规划,对保障公平的竞争秩序,创建布局合理、业态丰富的购物和消费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将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先导作用。

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趋势和特点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商业空间网络整体框架建设、商业行业结构优化体系建设、政府规制政策体系建设和城市商业网点选址的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我国城市商业网点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许多城市已经制定的商业网点规划,体现出规划制定者更能够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统筹考虑地区经济的协调与发展,同时,逐渐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一是布局趋向合理化,逐渐形成以传统的繁华区或商业街为中心向外辐射,即同心圆向外扩张的模式;二是组织形式的创新,多种业态形式的商业设施,连锁经营比例不断上升,物流业加速整合;三是服务人本化,坚持先进市场设计理念与本土消费习惯相结合,立足实际,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利民便民,充分体现为人服务的功能;四是法制化建设进程加快,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通过推动商贸流通体系的发展来促进商业的快速发展 ;五是信息化助动,网络化运行,规模化发展,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对传统商业加以改造,大幅度提高商业服务质量和效率;六是在商业领域融入了环保意识,注意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七是强化了区域协调意识,既注意到了城市内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也考虑了市外尤其是周边地区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从实际出发,从全局着眼,统筹规划;八是体现了适度超前意识,在把握城市经济和消费发展趋势的同时,借鉴国内外商贸业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在网点分布、业态设置、购物环境等方面适度超前,留有发展空间。

根据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目前已经完成了所有36个大中城市的商业网点规划,249个地级城市已基本编制完成,369个县级市的商业网点规划工作从2008年起,已在全国正式启动。

我国区县级商业网点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中城市商业网点的规划建设的同时,许多地方却忽视了区县商业网点的建设。

区县经济是城市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服务于城市但又依托于城市,是连接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区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区县社会经济发展平台之一的商业服务业对促进和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从根本上缓解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大中城市的商业网点建设正在逐步趋于成熟,许多城市正在致力于把大中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做精、做深、做出特色。但是,在做好大中城市规划的同时,不能忽视区县商业网点规划在全局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面对诸多机遇与挑战,区县需要针对区县域内的城乡商业及现代服务业体系结构、商业及现代服务业业态形式进行深入的剖析,制订出延伸至各个乡镇的区县商贸及现代服务业的布局规划及其发展对策,以促进区县商业及现代服务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区县级的商业网点布局与大中城市相比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家高度关注“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区县商业不仅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枢纽,还是服务于地区产业结构甚至是深度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在规划水平较高的前提下,甚至会成为再造地区产业布局、带动区县经济增长的“龙头”,因此,应当将科学制定区县商业网点布局规划作为区县经济发展的一个契机而给予高度重视。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与区县级商业网点规划对比

(一)规划原则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原则:以人为本,远近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改造与新建相统筹的原则;大型商业设施建设与中小商店生存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的调控功能与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相结合的原则;技术进步的原则。

区县级商业网点规划原则。区县商业网点的布局,不仅是一定区域内的商业店铺如何摆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此规划布局同时基本决定了一个区域内第三产业发展的结构和态势,因此,要把商业网点规划的重要性上升到重构区县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布局的高度来认识。制定规划的基本原则有:

第一,通过制订区县商业网点规划,实现商业网点合理布局,为城乡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以人为本、利民便民的要求。

第二,要以区县城乡总体规划为指导,结合其它各层面规划,立足于区县整个城乡的发展,统筹考虑,兼顾地方特色。

第三,区县商业网点规划是立足于将区县建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面向依托的大中城市,服务城市。围绕区县自己的发展战略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结合区县城乡总体规划,按照构筑集散型、功能型、服务型现代城乡一体化商业服务业总体要求,引导和促进商业及服务业的城乡一体化、现代化进程,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促进市场繁荣,方便城乡人民生活,完善和优化城乡现代商业及服务业载体网络和市场体系,推进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四,区县商业网点布局在把握城市经济和消费发展趋势的同时,要放眼长远,以满足消费需求和引导消费趋势为目标,在网点数量、规模、档次等方面适度超前,留有发展空间,不断完善功能,提升商业网点功能。区县网点布局要在把握城市化发展趋势的同时,根据小城镇建设的要求配置商业及服务业设施。县级以下的乡镇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统筹镇商业及服务业网点建设,为小城镇建设留有余地。

第五,要注意把握区县商业网点规划与大中城市网点规划侧重点的区别,在区县规划中,要同时兼顾满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商业服务需求。

(二)规划内容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内容。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主要包括城市商业中心的规划布局、区域商业中心的规划布局、社区商业的规划布局、商业街的规划布局、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划布局、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的规划布局、其他商品交易市场的规划布局、物流基地的规划布局、城郊商业的规划布局、其他类型商业网点的规划布局等方面内容。

区县级商业网点规划的内容。区县商业网点规划应当涵盖区县商业发展规划与布局和区县服务业规划。区县商业发展规划与布局包括县域商业中心、大型零售百货、超市、专卖店、批发交易市场、特色商业街、社区(乡镇)便民商业中心等。区县现代服务业规划包括县域商贸中心、宾馆、饭店、大型休闲娱乐、旅游、金融、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等服务业,以及其他现代服务业。

(三)技术路线

1.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技术路线。首先进行基础调查。以研究商业发展现状,为编制规划过程中目标的确定、战略的选择以及布局的优化提供基础支撑为目的,主要调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商业网点的位置、规模、经营情况等,以及由这些网点所组成的商业功能区(如商业街、商业中心区)。收集城市总体规划及必要的专项规划、最近的五年发展规划、第三产业/服务业规划、城市统计年鉴、商业普查数据、商业在建拟建项目、政府工作报告、商业发展历史资料、当地民俗特点与文化景观类资料、有关商业发展的设想等相关资料。

进一步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商业发展环境分析、商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商业发展环境分析,主要包括:

区位分析。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区域位置、交通环境等情况分析;经济区位:通过区域城市的对比分析,确定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制定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交通分析。内部交通:城市用地与内部交通的关联;外部交通:对外经济联系。

经济分析。对人口结构、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生活指标分析。

产业分析。产业发展特点,研究主要产业(特色)与商业网点建设的关联性。

商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主要包括 :

总量分析。网点总量、面积总量(已建、在建、拟建)、就业总量。

结构分析。行业结构(购物、餐饮、娱乐等)、业态结构、规模结构。

布局分析。网点分布、功能区分布。

经济表现分析。人均销售额、地均销售额、经济贡献。

发展趋势分析。通过问卷对居民收入情况、消费结构、消费倾向等进行分析,作为确定商业网点规模、布局的重要支撑。

根据分析研究,制定出适合城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2.区县商业网点规划的技术路线。区县商业网点规划的总体思路是以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规划建设为基本框架,考虑不同乡镇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充分利用各乡镇自身的资源、产业、交通、区位等优势,打造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业态齐全、便民利民、服务地区经济,符合现代商业流通规律和服务业发展规律的城乡一体化商业服务业平台。

结合笔者制定若干区县商业网点规划所采用的技术路线(见图1),区县商业网点规划可以分为如下程序:

首先,要对区县以及其属下的各个乡镇地的商业及服务业现状进行彻底详细的调查,分别计算出规划区域近年实现的三产增加值、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社会消费品的零售额、以及按照行业分类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其他行业的零售额,作为网点规划的基础资料。

其次,对于属于商业核心地区的商业及服务业,要采用逐户普查的方式,逐一调查其业态类型、载体面积、经营状况等;对于大型自然村的商业及服务业,进行重点抽查。此外,还要考察集贸市场的交易状况、市场规模、交通、配套设施、卫生环境及组织管理情况,将具有农村特色的集市贸易、农村传统商业形式纳入调查范围。

再次,依据区县城乡总体规划和商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未来商业及现代服务业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和建设规模做出统筹设计,制定出符合区县经济发展的区县商业网点规划。

结论

本文所研究的区县商业网点主要是指一般发展水平区县的商业网点规划,不包括目前我国部分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经济总量逼近大中城市的区县。在做规划时,一般将区县商业网点划分为四级,即县城级商业中心、重点镇级商业中心、一般镇级商业中心和中心村及以下商业网点,每一级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和服务需求来设计。县城级商业中心发展方针遵循提高功能档次、引进新型业态、引领消费趋势、 加大连锁经营份额、挖掘地区优势的原则,主要面向本县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商业业态齐全,在中档为主的基础上向多层次发展;重点镇级商业中心遵循强化主体地位、贴近人民生活、加强连锁店份额,主要为居民提供基本的服务公建设施;一般镇级商业中心是指为本镇范围内的常住人口提供基本商业设施的商业集中地区,由综合食品店、百货店、餐饮和集贸市场构成的综合购物中心,以及由小副食、小食品、小百货和早点部组成的若干综合便民店,形成大集中小分散的居民购物网络。

总之,制定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至关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区县级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工作,要使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和区县级商业网点规划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区县商业网点规划是通过科学的规划手段,深化城乡商业流通领域的改革,统筹、优化城乡商业及服务业一体化网络格局,使区县商业网点布局具有超前性、合理性和可实施性,形成重点突破与均衡发展相协调的商业格局。在规划中要突出“新建”与“改造”、“ 重点乡镇”与“一般乡镇”、“城市”与“区县”、“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合理的规划,形成等级分明、分工合理的城乡一体化商业网点体系。以高水平的商业及服务业设施体系为载体,促进以商业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强城乡的经济实力,提高农民的收入,突破“三农”问题的“瓶颈”,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提升城乡商业文化的内涵,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萍.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理论框架的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07

第4篇:商业网点规划范文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网点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方便居民生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商业网点规划、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商业网点,是指商品零售、批发及餐饮服务等经营性固定场所。

第四条商业网点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建设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镇建设总体规划。

第五条商业网点的规划、建设,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行业配套,方便有序,保护环境,美化城市的原则。

第六条市商业管理部门是本市商业网点的主管部门,负责本条例的实施。城建、规划、国土房管、财政、工商、城监、环保等行政管理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实施本条例。

第二章规划

第七条市、区的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和建设计划,由市、区商业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后组织实施。区的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和建设计划,应依据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和建设计划进行编制。

第八条商业网点规划应根据城市区域、地段的不同情况,规划相应等级的商业中心、商业区、商业街和大中型室内市场。

第九条新建居住小区、改造旧城区、工矿企业生活区、兴建车站、港口、机场和旅游景点等均应同时把配套的商业网点纳入统一规划。城市新建居住小区规划应有7%左右的建筑面积用作配套商业网点用房。

第十条市区主干道、干道两侧新建的建筑物地面首层,应根据城市综合功能和道路功能规划设置商业网点。

第十一条规划部门对纳入发展规划的肉菜市场用地,应优先给予安排。

第十二条经市、区政府批准的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和建设计划,包括新建居住区配套商业网点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如需变更的,应按原规划审批程序报批。

第三章建设

第十三条商业网点的建设,采用统建、配建和自建等多种形式进行。统建是指政府投资或集资统一建设;配建是指按规划在居住小区、改造旧城区、工矿生活区等配套建设;自建是指单位和个人自筹资金建设。

第十四条建设单位对纳入城市新区开发或旧区改建配套规划的商业网点应做到与整体工程同时设计、按规划配套建设和交付使用。

第十五条因城市建设需要拆除经营粮、油、肉、菜、副食品、日杂、医药、书报等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商业网点,拆迁者应当按照原使用性质、规模及时予以复建或就近重建。

第四章管理

第十六条商业网点用房产权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一)市、区政府投资建设的,属国有资产,按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由市、区商业管理部门负责管理;

(二)单位和个人自筹资金建设的,产权归投资者所有;

(三)共同投资建设的,产权按投资比例共有;

(四)商业企业自筹资金对原使用的公房投资扩建的,新增加面积产权归投资者所有,或按双方协议处理。

第十七条由市、区规划配套建设的商业网点用房工程竣工,由同级商业管理部门参与验收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十八条由市、区规划配套建设的商业网点用房交付使用后,配套商业网点的产权所有者应与市、区商业管理部门签订经营责任书,确保配套商业网点的使用面积和功能不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其使用功能。如需改变的,应送同级商业管理部门审核后,按原规划审批程序报批。已擅自改变使用功能的,应予恢复。

第十九条租赁经营的商业网点,租赁双方应当签订租赁经营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街道和其它公共用地开设市场、商场、摊档等营业场所。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新建居住小区的开发企业不按规划将相应的建筑面积用作配套商业网点用房的,由市、区商业管理部门提请同级规划部门,依照城市规划管理规定处罚。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十四条规定的,由市、区商业管理部门提请同级规划部门,依照城市规划管理规定处罚。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商业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该商业网点用房面积成本价的20%-30%处以罚款,并责令其在原拆建地建成的楼房首层中划出同等面积,恢复该商业网点。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擅自改变使用功能的,商业管理部门有权要求商业网点的产权所有者履行经营责任书的违约责任,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该商业网点用房面积成本价的20%-30%处以罚款,并责令其将原商业网点用房以成本价售予商业管理部门安排使用。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分别由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责令其限期退还所占用的街道及公共用地,并给予处罚。

第二十六条商业网点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收受贿赂,,情节轻微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5篇:商业网点规划范文

【关键词】商业网点 旧城改造 清真食品 城市整体发展规划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西部,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对外开放城市,总面积22113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312.3平方千米,城市建成区面积54平方千米。保定市是个少数民族散居的城市,总人口1089万人(2004年),是全国第四大城市。保定市现有少数民族50个,20.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89%,其中回族8.8万人、满族10万人、壮族4323人、蒙古族4936 人、朝鲜族1823人、其他少数民族5000余人,散居在25个县(市、区)。南市区位于保定市东南部,总面积43平方千米,其中清真寺街区是南市区回民聚居地,也是保定市南市区旧城区改造过程中尚未改造的老平房街区。

一、保定市南市区回民聚居区现状分析

保定市南市区内总人口27万,区内人口稠密,街巷窄小,住房建筑大多式样陈旧,但文物古迹甚多。从地域上来看,世居的少数民族有回、满、蒙古三个民族,他们都有相对集中的聚居区。回族多聚居在清真寺街社区附近,截止到2007年年底,南市区清真寺街区聚居的回民有3021人。

由于历史原因,南市区清真街区居住的回族居民主要从事的经济活动是个体经营。区内的回族人以小商小贩居多,主要经营牛羊肉、饭馆、特色清真食品等饮食业。在保定市旧城区改造过程中,清真街棚户区的改造已成为保定市城市建设中一项很棘手的问题,也是该市区旧城区改造过程中尚未改造的街区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难题:一是清真街旧城区的人口、房屋密度高,房屋改造时受到高度和环境的限制,操作难度很大;二是居住在该区内的穆斯林多为个体商贩,都希望在拆迁改造过程中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尤其是都渴望得到新楼房的一层底商作为日后的经营场所,这无疑使得拆迁谈判的难度加大;三是对旧城区改造的深度不够,政府以往在确定改造项目的投资方向时,缺乏通盘考虑,投资结构与该地区综合效益不相协调,使旧城改造投资合理性较差,风险和收益不成正比;四是由于清真街区的基础设施落后,欠账太多,使得改造工程投资巨大,时间周期长,难以在短期内对该地区进行大手术;五是多数世居在此地的回民已习惯本族同胞共同生活,而改造后势必会造成多年聚居的状况被破坏。因此,很多年长的穆斯林以本民族团结聚居为由,不想因旧城区改造而搬离居住地。再加上街区内回民要求保留清真寺原址不能迁至别处的特殊要求,使得南市区该旧城区的改造事宜面临着诸多难题。

南市区内近90%的清真食品商业网点都集中在清真寺街及周边地区。但多数清真食品商铺都是个体经营,规模很小,卫生条件也一般;销售清真特色食品的小商贩也都是居住在此地的穆斯林,多数都存在卫生不达标,不遵守地方法律法规的现象。然而,这些个体商贩多数是以此为生计,又涉及到民族等敏感问题,令政府很难痛下决心去治理整顿。在清真食品的销售和管理问题上,除本地区的回民外,其他民族和私营个体单位很难介入。曾经有个别单位受利益驱动制售假冒清真食品,诱发了该区内回民的群体性抗议事件。在2001年10月南市区出现汉族宋兰英经营的水产公司经销10吨假冒的清真鸡肉,引发当地回族群众的不满,由于区民宗局、技术监督局及时查处,依法处置,才避免了事态的扩大。总之,该区内清真食品行业缺乏统一的管理和监督,清真商业网点即不具备很好的适应能力,又缺乏一定潜力的发展规模,只能是大多数回族居民维持生计的手段。

二、促进南市区清真食品商业网点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结合目前保定市南市区清真街区拆迁改造和清真商业网点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对该区清真商业网点的改造和今后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首先,适当增加南市区清真街旧城区拆迁改造投资的比重,保证在改造后新建的楼区内有更多的小户型底商门市楼房,尽最大努力以满足更多的回民同胞维持生计的需要。这同时也解决了棚户区改造后大多数回民就业的难题。

其次,针对清真街区拆迁改造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的问题,应尽量考虑区内百姓和开发商的切身利益,由政府出面担保开发商和居民向银行机构顺利借贷,同时要确保拆迁改造后所有相关借贷单位和个人按时还贷。回民商户尤其是得到一层底商经营楼房的个人经营者待经济状况稳定后要积极配合政府搞好社区内相应的配套福利设施和卫生状况。

再次,在保证新建清真商业网点结构布局合理性的同时,必须对清真食品零售行业的业态结构进行细致规划,明确界定回民聚居区各种业态所占的比重。为此,必须规范生牛羊肉零售、清真饭店、清真食品加工、清真特色小吃等多个分业态的行内划分,避免恶性竞争,保证清真商业网点健康有序发展。

最后,针对目前清真食品行业在保定市所占比例偏低,发展规模偏小的问题,为保证清真商业网点在旧城区拆迁后未来发展结构的合理性,必须对清真街区世居的回民适当加以引导和资助,鼓励他们在全市范围内开设清真食品网点,增加全市清真食品行业所占比重,并逐步向市周边区县延伸。根据前面的材料分析,清真行业若能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无疑对南市区回族居民乃至整个保定市的经济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将会实现少数民族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各民族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由保定市清真食品产业引出的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1、关于保定市回族等少数民族存的经济问题和民族意识问题的思考

一是保定市内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少,大多数居住分散,尤其是回民特殊的风俗习惯容易被忽视,其合法权益容易被侵犯。如有的单位因回族职工少,回族副食、肉食补贴政策不能很好落实。回族等少数民族开斋节放假的政策在某些企业执行得不好。有的学校因回族学生较少,没有设立清真食堂或清真灶,给回族学生的生活带来不便。二是回族等少数民族贫困人口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如何解决少数民族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和少数民族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问题,应引起保定市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三是市内民族企业发展问题。保定市内少数民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档次低,缺乏现代化经营理念的特点,其发展既有自身的观念问题,也有政府政策导向问题。比如少数民族扶贫资金原则上不能放到城市市区的企业,而一些有发展前途的城市民族企业恰恰是扶一把就能振兴起来,这就给相关部门扶持民族经济提出了新的课题。四是有些少数民族(以保定回族为代表)经常把在生产生活领域中发生的一般问题民族化,导致简单事件复杂化。如保定市北市区东元宝胡同地段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极少数人煽动、蒙蔽部分回族群众要求政府给回族住户特殊补助,扬言不给特殊补贴就阻拦拆迁改造。还有的少数民族把同汉族之间发生的一般性治安案件硬往民族问题上扯,企图使案件复杂化。五是回族等部分少数民族的法制观念、公民意识淡薄。他们只强调自己的特殊性,不想受约束,认为自己是少数民族,国家理所当然应该从各方面照顾,遇事片面强调权利,不讲责任和义务,在处理一些敏感问题时容易出现过激言行。

2、关于保定市清真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与城市整体发展规划之间关系的探索

保定市清真商业网点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需要对它们各自的含义和特点进行简单说明。本文认为,城市规划一般主要为解决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在空间布局与时间序列上的各种矛盾,使其各得其所、有机联系,以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主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保定市清真商业网点规划是指根据保定市整体规划和市内回族等少数民族居民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充分反映城市商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清真商业网点的空间分布和规模所做的统筹安排,包括确定市内清真商业网点的规模、结构与布局目标;确定市内清真行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营业面积、零售额占全市各项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等综合性指标。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将保定市城市规划和市内清真商业网点规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从规划层次上看,城市规划是关于一个城市功能、空间布局及各种物质要素总体安排的基础性规划,包括了清真商业网点规划的部分内容,也是城市清真商业网点规划的基础和前提。清真商业网点规划则是从属性的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二是从规划的内容上看,城市规划涉及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城市各功能分区的划分及配套设施匹配等,是综合性的规划。而清真商业网点规划则是从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消费者需求角度所做的专项规划。三是从规划的功能上看,城市规划是进行城市建设的依据和思路框架,决定城市建设的基本方向和发展模式。而城市清真商业网点规划则是市内清真商业网点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两者功能互补,具有不可替代性。四是从规划的详细程度上看,城市规划中虽然涉及一些清真商业网点规划的内容但限于城市规划的专业特点,对清真商业网点规划往往是粗线条和框架性的。而清真商业网点规划则须从本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在对城市商业网点现状调查、分析基础上编制出详细和针对性强的规划。五是从规划编制的主体上看,依照规划法的要求,城市规划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承担。而按照有关清真商业网点条例(保定市南市区)的规定,城市清真商业网点规划由商业主管部门会同市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在充分协调省民族宗教事务厅和当地伊斯兰教协会等各界人士后来制定。

总之,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回民聚居区拆迁改造和市区内未来清真食品商业网点的规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它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着一批回族同胞未来的生活和保定市城区的整体规划以及全市经济和谐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楠:我国商业网点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1).

[2] 高小岩:清真民族餐饮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

[3] 叶燕:宁夏清真饮食业发展之我见[j].各界(科技与教育),2008(11).

[4] 夏合群:宁夏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河北工业科技,2008(3).

[5] 包玉明、刘烈军:关于清真食品业发展问题的点思考和探索[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6).

第6篇:商业网点规划范文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09年末,我市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及以上大型商业网点数量达到46个,总建筑面积160.15万平方米。

按经营状况划分。正在营业的商业网点28家,总建筑面积56.13万平方米,2009年营业总额约41.07亿元;闲置的商业网点2家,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正在建设的商业网点13家,建筑面积92.06万平方米,计划投资总额23.57亿元;2010年拟建商业网点3家,建筑面积约10.64万平方米,预计投资额为6.10亿元。

按经营业态划分。大型百货商店7家,大型超市及购物中心16家,专业店9家(包括家居建材商店),商品交易市场12家(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2家),商业街(街区)2条。

按企业性质划分。外商投资企业2家,内资企业44家。

二、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不平衡,存在“四多四少”局面。在经营主体性质方面:民营股份制和私营独资企业存量最多,外资企业较少,国营企业实行“退出”机制后大为减少;在业态分类方面:百货店、综合超市、购物中心、综合市场、专业市场较多,专业批发市场较少;在地域分布方面:相山区、县比较集中,烈山区、杜集区发展缓慢,市内淮海路较为集中,县、烈山区、杜集区的繁华地段多,在城乡结合部和稍偏离闹区的地段少;在服务对象方面:服务于主城区居住人口密集地商厦林立、门店云集,新城社区大中型商贸服务网点偏少,网点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农贸市场建设滞后于城区扩张,严重存在居民“住新楼,添新愁”现象。

(二)依据规划难实施,缺少有效制约手段

《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8-2020年)》、《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07—2020年)》等均已出台,但实施操作与理论规划存在偏差,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手段,部门联手配合共治不足,加上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和规范不够清晰明确,投资建设或经营主体追逐最大化的商业利润价值,市场意愿起着决定性作用,网点布局和建设多由市场自主选择,缺乏有效的引导约束机制,出现了“自由无序”发展,导致资源配置存在一定不合理现象。事前决策政府主导缺位,事中管理政府难以干预企业经营行为,出现问题事后补救缺乏有效手段。如不少房地产商把楼盘与商业网点建设捆绑开发销售,而开发商在商铺出租后就不再过问各商铺的商业运营,也没有另设统一的管理机构,导致商铺的经营缺乏整体定位,既没有经营亮点也没有独特内涵,目标人群购买意愿低,企业经济效益不理想。如久兴置业批发市场、步行街等问题暴露后,造成了一定的社会不良影响。

(三)网点增加,竞争加剧,地区购买力增长缓慢

商贸流通加速发展,加快了城市转型步伐,大型商贸物流项目日渐增加,不断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商务经济迸发出无限精彩,亮点频现,不断刷新人们的视野。但存在聚集加快,辐射不足;竞争加剧,共赢很难;地区购买力流失减少,购买力增长缓慢;规模业态提升,层次结构调整艰难;配套的基础公共设施、交通、休闲环境、消防安全保障不尽完善;流动人口不多,外来购买力增长潜力有限等现象。大型商业网点间存在同业态在经营规模、品种类别、消费人群结构等方面趋同化问题,如淮海路和孟山路交汇处的东方百货、金色华松、鼎盛国际、淮海时代广场(金鹰国际)、正在新建的新世纪百货大楼、即将开业的相王国际购物广场,相距不到200米,均是大型的综合购物商业网点。惠苑路步行街的真棒超市和苏果平价店两个大型超市,距离不到100米,业态雷同不利于彼此发展。

三、对策建议

设置数量充足、布局合理、具有一定物质技术条件的商业网点,对于合理规划商品流通渠道,扩大商品流通规模,加快商品流通速度,从而促进生产不断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坚持推进“双百市场”商贸物流建设不动摇

城市规划与商业网点发展布局规划要协同推进实施,公共投入要到位。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管、企业主办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大力培育和建设各类市场。出台并贯彻实施《进一步促进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意见》,扶持商贸龙头骨干企业快速发展。着力于“优结构、强基础、增后劲、管长远”,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大商贸公共环境建设,吸引周边购买力,改造提升一批市场和重要区域网点,强势推进“双百工程”商贸物流项目建设,夯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础,切实转变商贸发展方式,奠定规模发展优势,积极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各种类型的商业网点在空间布局上,应充分考虑三区一县的整体规划、交通便利状况、流动人口的多少、消费者的分流、市场竞争、购买能力等因素,因地制宜,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由市县区商务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力求做到布局合理,尽可能减少大中型商业网点的“多与少”、“盲目与重复”、“上马与下马”、“开业与停业”的调整频次。

(二)明确定位,突出特色,加快商业结构调整步伐

加快商贸物流业的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建立安全、诚信、舒适的购物环境,积极发展高端商贸物流业,不断完善社区商业,科学合理布局重点商贸区域建设,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功能完善的消费服务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对老城区商业网点逐步进行提升改造,提高商业集聚度,提升档次和整体形象,进一步完善老城区的城市商业功能,形成购物、文化娱乐、休闲、旅游、餐饮功能一体化的特色商业氛围。突出经营优势,注重商业结构调整,对商品结构实行错位经营,在兼顾时尚商品门类齐全的同时,拉开高中低档次;提升新城区商贸服务功能,加大培植力度,主要以服务社区为主,在建设中注重购物环境与经营设计的一步到位,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注重大型连锁超市的合理设点布局;特色商业街发展秉持独特的定位和特色,经营精品和名牌,提高品牌档次,突出专业特色,以突出特色经营打造核心竞争力,同时注重配套设施的建设和购物环境的完善;大力培育专业市场,不断提高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加快汽车城建设,发展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市场,发展产地型特色农产品市场,推进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支持县中瑞农产品批发市场、凤凰山农贸城建设,使之成为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三)创新品位,树立品牌,推进传统商业向现代商贸物流业转型

坚持市场化导向,信息化提升,国际化推进,品牌化带动,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制、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形式。形成以大型购物中心为骨干,超市、专卖店、便民店、仓储式商场等互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销售网络;鼓励企业以资本运作、管理、技术或品牌为纽带,以特许、加盟经营等方式,推进连锁经营,不断提高商业网点的规模经济效益;加快信用、认证、支付等体系和信息平台建设,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培育和完善“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

(四)加强监测,科学导向,建立商业网点规范发展和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根据商业网点规划要求,提出商业网点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向社会公布阶段性的鼓励、允许发展和限制、禁止的设施项目类别,对具有较大潜力的便民利民的网点应予以扶持。同时应建立听证制度,使大型商业网点开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减少甚至避免大型商业网点在建设中由投资引导规划、网点过度集中、商业设施空置等现象发生。

第7篇:商业网点规划范文

1、领导极为重视,工作主动有序。

**年我办向市政府上报了要求启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报告,市政府领导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立即召开了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商业网点规划工作会议,并于年十二月七日第六十三次政府常务会议一致通过,对我市开展网点规划工作决定如下:

A、成立丰城市商贸网点规划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发改委,财政局,规划局等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

B、商贸网点发展规划工作所需经费由市财政局核定,并拨付20万元用于该项工作的专项资金。

2、搞好调查摸底做到心中有数

选调和组织了十名专业人士对全市的商业网点数量进行认真的市场调研,统计出全市商业网点数量4001个,网点面积299473m2,填补了近十年来全市商业网点数据的空白。

3、部门协调配合方案反复论证.

我办与商业设计院一道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点规划方案,文本初稿出来后,多次组织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会议,就方案反复进行讨论,并广泛向社会征求意见,对于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在文本中及时采纳和补充,历经四次修改,使城市商业规划日臻完善。目前已经通过了省、地、市专家评审,待政府审议通过后向社会公布实施。

4、规划结构合理内容充实完善

在规划文本中确定了丰城市商贸网点规划的范围由老城区、新城区及工业园区所形成的三城区。营业面积标准城区到年,商业网点总面积控制在42万平方米,到**年商业网点总面积控制在70万平方米并规划了市商业中心二处,即老城区和新城区,商业副中心一处,拟设置在火车站南广场周围(主要特色是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区中心2个,分别规划设置在老城区东门居住区和工业园区。社区中心9个,规划在9个大型居住片区内。

5、应对抗冰救灾切实当好主角

在今年年初全国性的冰冻灾害天气期间,电力设施受到了严重破坏,我市24个乡镇全部断电,为了体现政府对受灾村民的关怀和温暖,我办受市委、市政府委托负责全市灾民的照明物质调运工作,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里,我办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对全市的蜡烛照明物质及食品供应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调运面包、方便面、矿泉水等食品免费送给在我市滞留的旅客,并保证了我市的几个大型零售商场猪肉等副食品的供应,价格情况稳定,货源较为充足,根据我市大部分乡镇断电情况,我办又开始联系筹集照明物质,分别从曲江、南昌等地紧急调运照明物质,开展了“送温暖、送光明”下乡活动,把价值32万元的照明蜡烛、从赣州调集的21桶煤油分别在大年三十前发放到了村民手中,确保了春节期间农民的基本生活照明,在此次抗冰救灾物质调配工作中真正发挥了内贸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

6、节日市场监测形成持之以恒

我办按照惯例,除了对春节、五一、端午节、中秋节、国庆等大型节假日进行菜价、粮油、鱼类、肉类基本生活用品的监控及库存量的调查,为上级部门提供信息和统计数据。还做好了日常的中心工作,如针对三月份出现的大量居民抢购食用油及六月份商务部推行“限塑令”和十月份“问题奶粉”现象进行了市场分析和调查,提高洞察市场的敏锐度,做到市场行情有问题尽早发现,提出解决办法,确保市民食品安全和不法奸商哄抬物价。

7、其他综合业务努力不懈完成

成立网点规划办以来,我们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以及上级文件要求对业务方面的专项工作任务,组织做好一些文件的申报工作,如社区商业的申报材料、老字号品牌申请品牌发展资金材料以及组织一些丰城名优产品参加宜春明月山月亮文化节的活动等等,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

二、存在问题

1、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商业网点数据的更新和变化情况的掌握速度反应相对滞后。

2、对商业网点规划宣传工作做得不是很到位,今后将加大对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市民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三、二00九年工作安排

1、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安排

我们认为在09年商业网点规划中,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完成丰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文本的审核通过;

(2)丰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管理办法(讨论稿),争取各部门的相互配合支持,尽早在市长办公会议中通过并颁布实施;

(3)对面积达到200m2的商业网点制定审批程序;

(4)针对市调统计的网点分类进行考察,逐步成立行业协会;(如美容美发协会、二手信息协会等);

(5)目前我市房地产楼盘的大量兴起,今后针对这些楼盘在网点的设立方面,制定社区商业的要求和标准,做到便民、利民的服务水准。

2、市场监测方面的工作安排

(1)在09年工作中,将继续加强对我市的几个大型商场、零售企业的节假日食品安全及市场库存、价格的行情监测;

(2)做好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3、综合业务方面的工作安排

(1)学习业务方面的知识,对于一些新型的行业,通过对网上知识的学习,从了解到专业,逐步深入,总结经验;

第8篇:商业网点规划范文

政府选址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业网点规划,不再是计划经济时代那种网点布局的宏伟蓝图。其主要任务应该是对现有商业设施的调整、引导和规范,以使城市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商业集聚或商贸区的形成是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过程,而非一厢情愿的人为摆布。这是“市场”与“计划”的根本不同。城市发展远景中的商业布局,是城市规划的任务。而城市规划中的商业布局,也仅仅是划定商业用地的区域。

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下,店铺选址是纯粹的企业行为。选址是决定业态性质的重要元素构成。什么业态在哪里选址是有规律的,企业违背规律错误选址代价极高。所以企业在选址决策时,通常会做充分的市场调研。如果市场信号是正确的,企业绝不会把仓储超市开到市中心繁华区,也不会把百货店开到人烟稀少的郊外。

我们的企业为什么会违背规律选址,这绝不仅仅是因为不懂科学决策,更多的是因为政府给了企业动机。如廉价的土地、低息贷款、减免税收等。尤其是政策的不公平和暗箱操作,扰乱了企业赖以决策的市场信号,而政府又回过头来批评企业违背规律,制定新的政策加以禁止。结果是干扰市场机制的因素越来越多,企业无所适从,市场秩序混乱。

布局均衡

在分析网点布局存在的问题时,总是强调空间结构“不均衡”,认为空间布局均衡才是理想状态,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在市场经济下,店铺的设址并非人为摆布,交通发达、客流密集的地方,店铺集聚程度就高;客流稀疏的地方,店铺聚集程度就低。消费水平越高的区域,方便品的店铺密度越低、店铺规模越大,而选购品的店铺增加;消费水平低的区域,正好相反。这一规律叫做“福德效应”。

所以,不能要求新开发城区与老的中心商业区网点密度相同,也不能要求高收入区域和低收入区域有相同的业态和业种结构。另外,商圈结构不仅是重叠的,而且还会几层重叠。上位大商圈通常包含多个下位小商圈,它们在店铺规模和业态上都会有所不同。

总之,网点布局空间结构“不均衡”是正常状态。试图避免大型店商圈重叠的均衡布点思路,是反竞争的计划经济思维方式的残余。零售店之间的竞争关系,构成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集聚效应会增大零售吸引力。

我国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中,有沿城市交通干道两旁设址的倾向,这也是选址的一个误区。宽阔的交通干道会增大消费者购物的距离阻力,破坏两侧店铺形成商业集聚的完整性,削弱集客能力。

立法误读

在发达国家,大型店开业几乎没有不受到政策规制的。像法国、英国、德国以及美国,大型店开业时都会受到种种规制。但是,这些都不是作为商业竞争调整的规制,而主要是从城市规划出发,基于土地利用计划的规制,从保护居民生活环境的目的出发进行的规制。

一些人认为日本的大店法有抑制外资进入的功能,是对日本大店法的误读。外资、外企难以进入日本市场,是因日本经济系统的封闭性,即生产系列化和流通系列化以及相互持股、排他易习惯等导致的交易关系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大店法只是这个封闭系统的一个构成要素,并且它的弊端已经显而易见,所以不能照搬。法律规制的是所有对象,限制外资大型店的同时,更多限制的却是国内大型店。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大店规制政策,而在于大店规制政策的出发点和政策目标是否正确。

试图以商业网点规划避免大型店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并抑制外资零售店进入,也是一个误区。大型店的过度投资重复建设,是企业投资决策时所依赖的市场信号扭曲,由于来自于市场外部的干扰因素太多,信息就显得相对不充分。而解决过度竞争和不正当竞争问题,是竞争法的职能。我国反垄断法迟迟不出台,却试图把这等重要职能委于网点规划来行使,这是很牵强的。

走出误区

网点规划中的误区,实质是流通政策的误区。在市场经济中,大的原则是市场有能力做的,政府就不去做,市场不做的政府来做。

具体到当前商业网点规划工作中,着眼点首先应该是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城市的可居住性;保护和沿承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及城市特色风貌;恢复振兴传统商业街区老化的城市功能;进行商业公共设施的投资。

其次是对店铺选址和业态结构减少具体行政干预,增加信息服务和政策指导,如定期商业统计数字、店铺结构及竞争态势分析、消费者需求动态分析等。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并非计划经济的回潮,应摆正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减少对市场机制的干扰,纠正市场失灵。

第9篇:商业网点规划范文

LTE 协同规划 多运营商

Discussion on Multi-Operator Collaborative Planning Method

for LTE Network

LTE network planning method of single operator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firstly. Then, from the aspect of multi-operator collaborative planning, new LTE network planning method was discussed. Finally, a simulation case of a certain region was cited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planning method.

LTE collaborative planning multi-operator

1 引言

2014年12月26日,工信部、国资委联合了《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2015年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明确要求自2015年1月1日起,3家基础电信企业原则上不再自建铁塔等基站配套设施,铁塔公司应统筹各方需求,优先改造利用存量资源,合理平衡、有效满足3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建设需求。

另外,《意见》中也明确了铁塔公司与运营商的分工界面,运营商负责无线、传输系统的建设,包括无线主设备及其天馈线系统、光缆接入、传输设备、传输配套、传输设备和无线主设备与电源设备之间的电源连接,以及传输设备与无线主设备之间的连接缆线;铁塔公司负责铁塔、机房及附属设施的建设,包括铁塔、机房、配套设备、照明、消防等。

综上所述,未来国内的基站站址获取工作将会由运营商转移至铁塔公司,根据分工界面的划分,传统的单运营商LTE网络规划建设思路将会发生转变。因此可从多运营商协同规划的角度出发,探索出新模式下LTE网络的规划方法。

2 单运营商LTE网络规划

LTE网络规划的设计目标是指导工程以最低的成本建造起符合近期和远期话务需求、具有一定服务等级的移动通信网络。对于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网络规划的合理性关系到整个网络的覆盖质量和网络建设成本,一直以来,网络规划都是无线网络建设工作中既复杂又关键的问题。一般而言,规划工作主要分为如下4个步骤:

(1)明确规划目标

在网络规划的初期,首先应明确建网策略和相应的网络指标,收集好现网的相关数据,包括现网站点数据、市场业务需求数据、网络优化需求数据3类LTE无线网络规划的重要依据。

(2)网络规模估算

网络规模估算是指通过覆盖预测和容量预测来综合确定网络的基本规模。覆盖预测即使用适合当地地形的传播模型,通过链路预算来计算出各区域的站点覆盖范围和站间距,估算区域内站点需求数量;容量预测即通过对用户需求的分析,计算出网络需承载的系统容量,确定能满足容量的站点数量。综合两者结论获得网络规模估算数据。

(3)预规划站址

根据网络规模估算结果,结合现网已有站址资源情况进行布点工作,在确定站点初步布局后,通过分析现有资料和现场勘察等方式进行校验,确定区域内的站点属性,获得预规划站址清单。

(4)规划仿真

在获得预规划站址清单的基础上,将站址清单输入到规划仿真软件中进行仿真,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反复调整规划参数,获得满足规划目标的规划方案。

3 多运营商LTE网络协同规划

3.1 规划要点

由铁塔公司与运营商的分工界面可知,铁塔公司只负责提供杆塔、基站动力及配套资源,基站主设备及传输设备仍然由运营商自行建设。因此在进行铁塔公司站址规划时,无需考虑容量规划,应重点关注频率、覆盖方面的规划。

3.2 频率划分

三大运营商的LTE网络频段划分如表1所示:

表1 三大运营商LTE网络频率划分表

运营商 网络制式 频率划分/MHz

中国移动 TD-LTE BAND39:1 880―1 900(F频段)

BAND40:2 320―2 370(E频段)

BAND41:2 575―2 635(D频段)

中国联通 FDD-LTE BAND3:

上行:1 755―1 785

下行:1 850―1 880

TD-LTE BAND40:2 300―2 320

BAND41:2 555―2 575

中国电信 FDD-LTE BAND1:

上行:1 920―1 940

下行:2 110―2 130

BAND3:

上行:1 765―1 780

下行:1 860―1 875

TD-LTE BAND41:2 635―2 655

3.3 链路预算分析

链路预算是通信系统用于评估网络覆盖的主要手段,通过对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设备参数、系统参数及各种余量进行处理,得到满足系统性能要求时的最大允许路径损耗。最终能获得特定区域下的站点覆盖范围和站间距,估算出区域内站点需求数量。

链路预算的参数、指标取值说明如下:

(1)无线传播模型:Cost231-Hata;

(2)天线增益;

(3)基站天线:18dBi;

(4)终端天线:0dBi;

(5)网络负荷:50%(下/上行);

(6)干扰余量:

下行:5dB;

上行:密集市区和一般市区为2dB,郊区乡镇及农村开阔地为1dB。

根据以上取值,链路预算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上述链路预算结果,结合各运营商规划原则,针对不同频段LTE网络的站间距取值如表3所示。

3.4 天线挂高设定

天线挂高过高容易产生越区覆盖,过低则容易产生覆盖空洞,建议不同区域基站天线挂高参照表4,工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多家运营商共用多平台杆塔(如铁塔、通信杆等)的场景下,建议参照上表标准确定站点杆塔高度,使各家运营商使用任意一层平台均能满足其天线挂高需求。

3.5 多运营商LTE网络协同规划流程

根据上述分析,多运营商LTE网络协同规划流程可分为如下6个步骤:

(1)根据三大运营商所在区域的网络频段,对现网站点进行仿真;

(2)寻找弱覆盖区域;

(3)寻找重点覆盖区域;

(4)将弱覆盖和重点覆盖区域进行比对,确定覆盖范围;

(5)根据所在区域的场景,依照链路预算计算出的站间距要求,在目标覆盖区域中新增站点;

(6)匹配三家运营商的建设需求,依照共建共享优先的原则,整合站点,调整站点位置,输出铁塔新建站点清单。

4 模拟案例分析

假设在某总面积为16.78km2的密集市区区域内,三大运营商的现网站点情况如表5及图1所示:

表5 三大运营商现网站点情况(模拟)

运营商 制式及频段/MHz 站点数/个 站间距/m

中国移动 TD-LTE:2 575―2 635 118 405

中国联通 FDD-LTE:

上行:1 755―1 785

下行:1 850―1 880 106 427

中国电信 FDD-LTE:

上行:1 920―1 940

下行:2 110―2 130 96 449

根据协同规划思路,首先对三大运营商现网情况进行仿真,寻找弱覆盖区域,结合重点覆盖区域需求确定新增站点位置。三大运营商的现网仿真结果如图2所示。

通过上述仿真结果,可以了解到三大运营商在该区域内的覆盖情况。由于该区域为某地市核心城区,均为重点覆盖区域,因此可全区域考虑补盲覆盖。站点规划结果如图3所示。

规划后的网络覆盖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由规划仿真图可见,三大运营商的覆盖效果均有明显改善,但毕竟三大运营商现网站点数量存在一定差距,现网站点数较少的运营商即使在增加规划站点后仍明显存在部分弱覆盖区域,因此针对现网站点数较少的运营商,后续仍需单独进行站点规划,以提升网络质量。

5 结束语

铁塔公司的成立,客观上有利于减少电信行业内铁塔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提高行业投资效率,进一步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水平,从机制上进一步促进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但同时对于无线网络规划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把传统的单运营商规划思路与共建共享思路融合一体,并结合多种网络制式进行规划,这还需要移动通信从业者共同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 劳松均,吴哲. TD-LTE无线网络规划实例[J]. 通信世界, 2013(2): 38-39.

[2] 戴春雷,张敏. 多场景下LTE基站流程化方案设计模型探讨[J]. 广东通信技术, 2014(3): 2-5.

[3] 李勇刚,宋永胜. 铁塔共享带来的工程实施难题及解决方案[J]. 移动通信, 2009(8): 92-95.

[4] 黄芷辛,冯健,麦磊鑫. LTE链路预算研究及分析[J]. 移动通信, 2013(8): 45-50.

[5] 陈敏. 移动通信FDD-LTE与TD-LTE技术融合组网浅谈[J]. 移动通信, 2013(11): 45-48.

[6] 范金宁,郑旭升. LTE FDD容量规划研究[J]. 移动通信, 2013(22): 26-28.

[7] 蒋远. 聚焦无线网络规划 打造TD-LTE精品网络[J]. 移动通信, 2013(23): 38-45.

[8] 曾发龙,罗帆. LTE FDD传播模型校正[J]. 移动通信, 2014(8):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