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价值探究

高校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价值探究

摘要:随着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建设适应高校学科专业发展需要的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高校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高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构建“协同共振”的育人理念,打造“师生互动”的样板课堂,遵循“两性一度”的建设标准等举措,系统推进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创新发展。

关键词: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时代价值;现实困境;路径创新

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增加“劳动教育”维度,全面回答“培养什么人”这个核心问题,丰富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更好适应人才培养需要,高校众多专业都开设了社会实践课程,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体验民情、了解社会,不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培养一流人才的根本要有一流本科教育,一流本科教育的灵魂则要有一流本科课程[1]。教育部出台《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引导高校立足自身实际,将社会实践课程化,实现与社会需求相融合、与科学研究相融合、与专业教学相融合、与思政教育相融合[2]。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是贯彻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具体体现,是深化新发展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

一、高校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时代价值

培育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加速教学改革创新,形成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机制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是顺应高等教育

变革的现实需要总书记强调:“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正逐步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目标,特别是2015年国家提出“双一流”建设计划,推动高校进入高水平建设阶段,对教师教学能力和课程教学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开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增加劳动教育和实践锻炼环节,进一步丰富高校课程教育体系,激励高校教师加大对课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有助于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树牢政治认同。

(二)高校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支撑

总书记要求:“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加强“双万计划”建设,培育优质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课程是专业的细胞,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通过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整合专业资源,提升专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水平,增强学生对专业建设的参与度。有助于拓宽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度。青年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学习,走进一线,开展实践学习,能够更全面、更系统了解基层、认识国情,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更加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自觉拥护。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实践的忠诚度。实践性是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显著标识,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内在要求。青年学生通过课程形式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逐步练就过硬本领,锤炼高尚品格,提升专业技能,丰富人生经历,锻造青春本色。

(三)高校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之举

高校通过引导青年学生参与一流课程建设,培养学生认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从而更好发挥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以其独特课程属性,不仅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而且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平台。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以课程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教育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走访、主题实践、研讨分享和创新创业等活动,引领学生深入一线、走进乡村,用自己的学识智慧服务社会发展,在社会实践大课堂中展示人生才华。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高校通过将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计划,推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与专业课程联动,进一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二、高校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国家在政策制度层面对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持续提出指引,如要求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位置,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结合起来。但是,在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中,普遍存在资源不足、重视不够、联动不强等问题,不利于课程发展。

(一)课程处于弱势地位,重视程度不够

在部分高校管理者眼中,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是推动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学校对这类课程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和关注强度均是超前的。与之相比,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处于“弱势地位”,多数学校认为该类课程重在实践,与第二课堂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专业认识实习等类似,在经费、师资、组织保障等方面投入缺失,对课程顶层设计和系统研究不足,对课程建设指导和跟踪服务较少,忽略了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重要性。

(二)现有教学资源短缺,参考难度较大

教育部印发《“双万计划”部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办法》中首次提及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明确规定课程的建设目标、核心要素和规范标准。面对新领域,可供参考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教学资源和研究成果等严重不足,导致课程教学重复简单。出现诸如为达到建设标准,直接变更课程课时总量;为实现70%课时深入基层,直接将其调整为作业辅导;为凑足数量,直接将专业认识导论变更为准一流课程等现象。

(三)专业师资队伍不足,教学质量较低

从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研究的教师数量缺口较大,对课程的核心理念、关键要素和基础保障等缺乏系统认知。在某所省属高校的部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预申报工作中,拟申请课程仅有5门,完全符合建设要求的只有1门,专业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教师仅有3人。同时,教师对一流课程的教学方法认识不足、创新不够,多数依旧采用传统课程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实践课时经常被变通,没有“滴灌育苗”和小组研讨,让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与普通课程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等方面如出一辙。

(四)青年学生认同度低,教学效果不佳

部分青年学生未能深刻认识到社会实践的本身属性,过多追求物质奖励和个人权利[3],认为社会实践是短暂性、临时性和任务性,与课程的关联度不大,对课程的投入程度、热爱黏度、参与深度大打折扣,在心理和行动上没有做好学习准备。然而,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不仅需要以课程形式开展教学,还要通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实现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社会服务紧密结合,从而丰富课程教育内涵,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认同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高校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路径创新

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是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高校要提高政治站位,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高度,深刻把握和领会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坚持系统思维,牢牢拧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性问题,聚焦重点任务、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按照“两性一度”建设标准,全面推进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

(一)加强顶层设计,牢树“协同共振”的育人理念

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需要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立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创新汇聚校内外资源举措,建构培育课程的社会支持网络。1.高度重视,优化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高校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从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实际需要和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出发,制定符合学校发展定位的支持政策,加大经费、人员、项目、场地、设施等方面投入,并依据课程建设进展情况,制定详尽的课程培养方案,明确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属性,规范课程教学大纲和课时要求,引导广大教师结合自己所授课程特性积极申报校级培育课程,建立校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资源库,进行系统培育和建设。2.链接资源,形成课程建设的聚合效应。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需要整合学校内部各方资源,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学校可以通过人事部门挖掘课程建设人才,满足师资需求;通过教务部门遴选适应培育的后备课程,提高课程建设质量;通过学科建设部门凝练适应于学科发展的教学资源,丰富课程建设内涵;通过双创中心培育优秀创新创业成果,完善课程建设体系,形成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联动机制,实现聚合效应,提升建设水平。3.协同共振,夯实课程建设的实践平台。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标准明确要求70%的课程需要深入基层。因此,高校要加强与地方的政产学研合作,通过与地方联合建立“社会实践”“三全育人”“专业实习”“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从而为完成课程建设提供实践保障。高校可以以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实践基地内涵建设,拓展校地合作空间,延伸学生学习链,增加学习时间,逐步探索校地深度合作的升级版,进而丰富课程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

(二)改革教学模式,打造“师生互动”的课堂样板

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关键是进行系统化的教学改革,发挥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建立“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新范式。1.构建师生“共同体”教学理念。一流课程建设需要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与批判性思维,杜绝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现象[4]。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充分借助现代技术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树立师生“共同体”理念,进而让课堂成为师生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让课程成为师生思维碰撞的重要载体。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借助分享讨论、交流研讨等形式,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引导学生以主人翁姿态参与课堂教学和课程建设。2.打造课堂“小组型”教学模式。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要秉持“控制总量、提升质量”的原则,坚持让学生忙起来,让教师强起来,下大气力打造“金课”样板。在课堂规模上坚持小班教学,严格控制课堂学生人数,按照学生数30~45人配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遵循社会实践课程的特殊规律,坚持小组教学,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引导学生以小组成员身份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同时,教师要创新课程考核形式,加强研究型、项目式学习,丰富探究式、论文式、报告答辩式等作业评价方式,提升课程学习的深度[5]。3.创新课程“实践式”教学内容。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内容设计要充分体现实践性,按照不少于70%的实践课时要求,组织青年学生走进基层、深入一线,接受思想洗礼、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担当社会责任;鼓励青年学生扎根祖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助力乡村振兴;支持青年学生将课堂所学、所思、所见、所悟带到实践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把思政课堂延伸到基层,引导更多青年学生在基层实践锻炼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三)突出课程特性,遵循“两性一度”的建设标准

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要确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下大气力提升课程的高阶性,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度[6]。1.持续提升课程的“高阶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建设目标是要坚持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7]。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互动的课堂教学、规范的教学过程、扎实的社会实践、新颖的课程作业等形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系统思维、逻辑思维和科学思维,提升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内容方面,要注重广度和深度,突破习惯性认知模式,进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在实践中提升水平,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2.重点突出课程的“创新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及时体现相关学科、专业的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师要及时将学术研究和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融入课程、带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知晓该领域的最新发展水平,避免课堂教学与社会发展脱节。同时,教学方法要充分体现先进性与互动性,通过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支持学生通过知乎、B站、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和网络精品课程、慕课等教学资源进行自我充电与自我提升,加深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实现网上网下互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加强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提升学生的参与度。3.科学设计课程的“挑战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课程设计要立足学校办学层次和生源质量,适度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内容,加大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力度,做到科学“增负”。通过设置研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增加对课程的投入,促使学生整合他人观点,反思自我认知,创新形成团队成果;通过增加课堂测验、口头问答、分组讨论、科研报告撰写、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等环节,全面考查学生使用自身构建知识体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的重要平台。站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发展阶段,高校要积极探索,树立课程培育新理念,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规范过程管理,完善评价反馈机制,形成以质量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构建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主动建设与自身办学层次相符的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作者:黎新宏 单位: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