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劳动教育实训范文

劳动教育实训全文(5篇)

劳动教育实训

第1篇:劳动教育实训范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是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推手,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根本保障。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中指出:“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办法,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提高农民工技能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1]为了贯彻落实党的会议精神,2017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2]。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天津市涉农区县有关管理部门、培训机构、农村企业以及农村劳动力进行了深入调查,在对其进行系统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影响天津市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实效性的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提升天津市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实效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和数据支撑。

1有关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定义

1.1农村劳动力的含义

农村劳动力是指乡村人口中,男性年龄在16~60周岁,女性年龄在16~55周岁,经常参加家庭生产以及集体经济组织活动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主要可以分为以下3种:1)从事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和采集业等;2)从事第二产业,包括农村工业、采矿业等产业;3)从事第三产业,包括各种餐饮经营服务业、个体经营等。同时,由集体经费补贴或者支付薪酬的农村干部也属于农村劳动力[3]。

1.2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实效性的含义

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实效性是指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结果和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这一结果给接受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农业产业、用工企业和国家社会带来的实际利益[4]。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实效性的实现从本质上看是教育培训对象需求的满足程度。

2天津市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实效性的影响因素调查

对天津市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实效性现状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总共设计了2种调查问卷和4套调查提纲。

2.1问卷设计与样本选择

2.1.1问卷设计此次调查问卷设计主要是为了了解3种情况:1)天津市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2)天津市农村劳动力接受教育培训的现状,3)天津市农村劳动力对教育培训的需求情况。问卷从设计之初到成稿选择部分农村劳动力进行了两次试验性调查,在调查中根据自身感受和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对问卷进行了修改补充,增减了部分内容,最后确定此次问卷18个问题。本次调查同时也对天津市部分村干部进行了调查,了解天津市各村干部的学历情况以及教育培训的需求情况,并从村干部视角去了解天津市农村劳动力需要怎样的培训。2.1.2样本选择选取天津市西青区大柳滩村、北辰区线河一村和二村、蓟州区毛家峪长寿村、静海区良王庄乡四小屯村、宝坻区黄庄镇小辛码头村以及天津农学院附近农村劳动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720份问卷,回收702份问卷,问卷回收率97.5%,其中男性共379人、约占54%,女性共323人、约占46%。对村干部的调查共发放96份问卷,回收92份问卷,问卷回收率95.8%。

2.2数据分析

2.2.1调研对象基本情况2.2.1.1年龄结构在回收的702份问卷中,年龄在30岁以下人员共92人,约占13.11%;年龄在30~39岁人员共181人,约占25.78%;年龄在40~49岁人员共212人,约占30.20%;年龄在50~59岁人员217人,约占30.91%。总体来看,天津市农村劳动力年龄趋于老龄化。2.2.1.2学历情况在所调查的农村劳动力中,有693人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有541人,约占78.07%;高中或中专学历人员有112人,约占16.16%;大专学历人员有25人,约占3.61%;本科学历人员有15人,约占2.16%;没有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天津市农村劳动力学历水平大部分都是初中以下学历水平,整体学历水平有待提高。在调查的村干部中,村干部学历在初中及以下的人员有17位,约占18.48%;高中或中专有32位,约占34.78%;大专有31位,约占33.70%;本科有11位,约占11.96%;硕士及以上有1位,约占1.09%。总体看来,村干部的学历层次偏低,需要进一步提升。2.2.1.3户籍情况在问及户籍问题时,共有683人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农业人口有662人,约占96.93%;非农人口有21人,约占3.07%。在农业人口中,有547人是天津市户籍,约占82.83%;有115人是非天津市户籍,约占17.37%。在非农人口中有19人是天津市户籍,约占90.48%;有2人是非天津市户籍,约占9.52%。2.2.1.4从业情况从调研情况来看,共有695人回答了他们的从业情况,其中:从事种植业的有93人,约占13.38%;从事养殖业的有10人,约占1.44%;个体经营有121人,约占17.41%;给农业经营主体打工的有21人,约占3.02%;给非农企业打工的有261人,约占37.55%;兼业的有32人,约占4.61%;从事临时工作或者无业的人员有157人,约占22.59%。可见,农村劳动力从业在各行各业都有涉及,超过2/3的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打工,已经脱离了农业生产。2.2.1.5技能情况对于技能情况有592人回答了这个问题。所调查的农村劳动力中,有94人拥有职业技能证书,约占15.88%;有498人没有职业技能证书,约占84.12%;在没有职业技能证书的人员中,有将近50%的人员是有技能但是没有技能证书,针对这种情况天津市应该加强培训发证工作力度,通过证书制度来激励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2.2.1.6收入情况根据问卷统计,共有627人回答了收入情况,其中:年收入在24000元以下的人共有212人,约占33.81%;年收入在24000~50000元的有340人,约占54.23%;年收入在50000~80000元的有56人,约占8.93%;年收入在80000~120000元的有15人,约占2.39%;年收入在120000元以上的有4人,约占0.64%。可见,天津市农村劳动力整体收入较低,超过50%的农村劳动力年收入处于24000~50000元,整体收入水平一般。2.2.2调研对象接受教育培训的现状2.2.2.1接受教育培训情况根据问卷统计,有638人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有88人接受过教育培训,约占13.79%;有550人没有接受过教育培训,约占86.21%。可以看出,天津市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覆盖人群较少,有待对培训进行全方位普及。2.2.2.2没有接受教育培训的原因农村劳动力是否接受教育培训受多种方面的影响。在550位没有参加过教育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中,回答这个问题的有430人,他们没有接受教育培训有多种原因,其中因为时间不合适、没有学习欲望、没得到通知而没有参加培训的人员频数较大,分别是133、271、207,因为地点、内容不合适而没有参加的人员频数分别是3、23,因为其他原因而没有参加培训的人员频数是19,而其他原因大都集中在自身不了解培训政策、没有同伴、年龄超过培训规定、证件不全、认为培训了也没有用,还有一部分人没有接受培训是因为报名后政府没有通知去上课。2.2.2.3接受培训的内容在接受过培训的88人中,有1人接受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有80人接受过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有2人接受过村干部管理培训,有2人接受过成人学历教育,有5人接受过其他方面的培训,其中有1人同时接受过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其他方面的培训,有1人同时接受过村干部管理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同时调查中发现,农村劳动力对一些市场、社会急需的专业培训需求较高,如养老护理师、育婴师等。2.2.2.4培训的满意程度及原因在接受过培训的88人中,有61人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有51人对培训效果满意,约占83.60%;有7人认为培训效果一般,约占11.48%;有3人对培训效果不满意,约占4.92%。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对培训效果还是很满意的,但也有部分人对培训不满意。天津市农村劳动力在接受过培训后,对培训满意有几个原因,分别是培训后提高了自身技能、解决了实际问题、增加了收入、找到合适的工作、其他等。在一些对培训不满意人员的调查中,他们不满意的原因集中表现在培训方式不合适、培训结束后没给证书、培训后也找不到工作等,这也说明整个培训工作仍需要不断完善。2.2.2.5接受培训的意愿及动力调查中,共有594人回答了关于培训意愿的问题,其中有180人愿意参加培训,约占30.30%;24人对培训兴趣不强烈,约占4.04%;有390人不愿意参加培训,约占65.66%。大部分人员不愿意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有年龄较大没有培训动力、没有时间、没有想学习的内容、没有培训意识等。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的动力来源有几个方面,其中提高职业技能(144人)、增加就业机会(112人)、提高收入(172人)是主要的动力来源,其他的动力来源分别是升职转岗、干好本职工作和其他动力。2.2.3调查对象对培训的需求情况2.2.3.1培训内容在调查中,农村劳动力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共有566人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18人需要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43人需要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8人需要农业经营管理培训,0人需要成人学历教育培训,66人需要其他类型培训,329人不需要培训。对于村干部们自身需要怎样的培训这个问题,据统计,70人需要党的方针政策培训,68人需要法律知识培训,53人需要新型农业技术培训,38人需要农村发展市场规律培训,37人需要经营管理培训,2人需要其他类型培训。2.2.3.2培训时间在培训时间的选择问题上,调查中有185人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52人认为培训时间应该是农闲季节,19人认为培训时间应该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及时安排,2人认为培训应该选在生产经营的关键时期,94人认为公休时间培训较好,17人认为应夜间培训,38人对培训时间无所谓。2.2.3.3培训地点在培训地点的选择上,调查中共189人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2人愿意在市里培训,6人愿意在区里培训,22人愿意在乡镇培训,141人愿意在本村或本企业培训,23人无所谓在哪里培训。说明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办学点的建设重点应在村里和企业里。2.2.3.4培训方式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调查中180人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108人认为课堂面授比较好,25人认为现场会方式培训较好,6人认为电视、广播、网络媒体课程方式培训较好,50人认为多方式结合培训方式较好。大多数农村劳动力认为课堂面授的培训方式较好,他们认为课堂面授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知识。

3结论

1)天津市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学历水平低、技能水平差、收入少、培训意愿弱、接受培训人员数量较少的“五低”现象。2)在接受过教育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中,对培训的满意度较高,说明天津市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效果较好。但是,在访谈调研中也了解到有些培训工作只注重任务指标的完成,而忽视了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在群众中造成了较坏的影响。3)天津市农村劳动力的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方面,群众和村干部各有侧重,应分别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4)天津市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意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文化基础、教育培训的时间地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等。5)村干部视角下农村劳动力需要的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自身对培训的需求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EB/OL].(2017-02-06)[2018-01-24].

[2]新华社.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3-12-24)[2018-01-24].

[3]郭晓羽,张英,吴秋林,等.湖北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实效性分析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5(9):97-99.

第2篇:劳动教育实训范文

这是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劳动教育的场景之一。该校充分挖掘专业优势,实践部分的教学创新实施“分、布、讲、练、赛、评”六步法,即第一步分配角色,分组、确定组长。第二步布置劳动任务。第三步教师讲知识、作示范,手把手教会组长。第四步学生练习,组长教组员,传帮带,组内互相学习训练。第五步各组进行劳动竞赛。第六步,老师点评和学生代表互评打分。

学校农林学院院长张可跃谈道,职教劳动教育与其他学段劳动教育不同,突出专业化、系统化,更强调实践性,突出劳动技能水平的提升,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近年来,汉中职院立足于职教特色,着力建设高水平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把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其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一是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开发了矩阵式课程体系,即纵向安排四个学期完成“认知→体验→专业→提升”循序递进的教学,横向开发10余门“据时令、模块化”劳动教育课程和指导手册。课程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共计30学时。“认知→体验→专业→提升”呈现出由易到难、由简单到专业的循序递进特点。以农业生产劳动实践为例,即第一学期让学生基本了解与识别农业发展、生产工具、植物种类等,并能进行简单劳动;第二学期则为沉浸式、任务化,劳动强度增大,体验增强;第三学期了解现代智慧农业,动手操作体现专业化水平,培养工匠精神;最后一学期,围绕多个相近项目组合为劳动实践教育模块,训练学生解决综合性生产问题的能力,其劳动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4模块化课程涵盖果树栽培、茶艺、食用菌栽培、中药标本树脂制作、海姆立克急救等,专业化程度高。同时不断完善,形成“技能包”,在不同生产季节、时令和劳动条件下,面对不同实践教育对象选择相应的劳动教育内容。

二是做实劳动理论教学。专门开设劳动教育课,并充分利用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就业择业观;在思政课教学中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安全、劳动法规教育,形成德育、智育、劳育协同效应。加强劳动知识传授和劳动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和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团结合作、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三是加强劳动实践教学。开展4类劳动实践,全面提升劳动教育质量。日常性劳动,通过制定劳动公约、劳动常规任务单等方式,教育引导学生养成日常生活劳动习惯。服务性劳动,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开设“菜单式”志愿劳动项目,培养学生的公益性劳动意识、责任意识、奉献精神。生产性劳动,突出学校农业职业教育特色,充分利用专业化教师和实训条件等优势,在“基地”集中开展12学时的农业生产专业化劳动,实践过程中将红色基因、绿色生态文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创造性劳动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劳模工作室,多渠道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组织学生到企业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的劳动过程,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灵活设立学年劳动周。定期组织“劳模大讲堂”、“三秦工匠”进校园、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营造“人人讲劳动,人人爱劳动”的良好氛围,厚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不断增强劳动教育吸引力。

第3篇:劳动教育实训范文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生;劳动习惯

劳动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更是每一个个体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重要源泉。《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强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劳动教育直接决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劳动者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以及技能水平。较长时间以来,国家注重实践育人,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实生活中劳动教育也正在被逐渐淡化,严重忽视了“五育”中“劳动”的独特作用,所以加强劳动教育势在必行。本文依据《意见》的文件精神,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教学实际出发,着眼于高职生三大类劳动习惯的养成,帮助学生涵养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劳动态度和工匠精神。

一、参加日常生活劳动

日常生活劳动是指贯穿于个人衣食住行等生活自理过程中的劳动,着重于强化劳动自立的意识,引导个人体验持家之道,以养成终身劳动的好习惯。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养成劳动习惯十分重要。

(一)积极参与家务劳动,掌握独立生活的本领

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再伟大的思想也只有和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显现出强大的真理性,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既要深入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并武装头脑,又要使劳动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当今社会,家务劳动始终是家庭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作为家庭的一员,理所应当积极参加家务劳动,这是作为家庭成员应尽的责任。大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劳动节、重阳节等节日,将学到的归纳整理、厨艺等技能用到家庭中,为父母“做一餐饭”“洗一次衣”,甚至主动给父母洗一次脚,“我当一天家长”,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体验劳动的快乐和父母的艰辛,从而为家庭增添无限亲情和温暖。家庭是人生的首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好家庭这个最初亦是最基本的途径,注重培养最基本的劳动技能,在切身的劳动实践中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

(二)积极参与集体劳动,努力维护集体荣誉

作为学校、班级成员,要积极参与集体劳动,努力维护集体荣誉,要积极参加学校定期组织的“最美寝舍”“最美教室”“最美班级”评选活动及勤工俭学等,培养自我治理、自我服务能力;可以在一些特定的时间内,比如“劳动月”“劳动周”或“劳动日”去亲身体验劳动的快乐,感悟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还可以参加一些与劳动主题相关的征文、朗诵、演讲、劳动技能竞赛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以及全国及地方劳动模范、先进人物事迹的学习会、分享会、报告会等。学校宿舍作为大学生在学校的“家”,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实现自我成长的大课堂。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养成劳动习惯应先从井井有条的寝室生活和良好的寝室卫生习惯开始,这必将促进新时代大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

二、参加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是以直接创造生产、生活必需品,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物质需求与财富积累为目的的活动。实习实训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劳动,强调的正是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通过在做中学、在做中思、在做中行。

(一)运用实习实训有效手段,提升劳动专业技能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因为在学校实习实践实训期间没有真正深入生产第一线而缺乏实践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多方面需求。所以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在校学习期间学校提供的实习实训基地,真正参与到生产第一线,开展实习实践实训,利用节假日专兼职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劳动,收获直接经验。以某高职院校烹饪专业学生为例:大一第二学期,烹饪专业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奔赴学校烹饪专业合作企业,在企业人事干部带领下跟班学习,进行为期一周的劳动教育。依次熟悉餐饮企业管理劳动架构,了解企业文化,知悉企业管理要求与岗位设置,掌握具体岗位劳动要求,为学好烹饪专业、练好技能、强化职业劳动教育打下基础。大二第二学期,将烹饪专业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奔赴相关合作企业,在各岗位领班、主管的带领下,见习劳动一个月,切实感受岗位工作要求、工作特点,掌握岗位操作流程,强化劳动教育。大三第二学期,烹饪专业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分成若干实习小组,奔赴自主选择的合作企业,在各岗位师傅的带领下,顶岗实习劳动一个学期,每名师傅带一名学生。强化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企业留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抓住实习实训主阵地,培养劳动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还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学教育中的实习实训活动,作为大学生直接参与劳动的主要过程,对培养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实习实训和亲身的劳动实践,大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劳动特有的价值与意义。在与本班同学、本校专任教师、企事业单位与行业部门专家等不同主体的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更深切地了解他人的劳动态度和价值观念,在他人辛勤劳动的感召下,潜移默化地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

(三)利用实习实训练兵场,练就优秀劳动品质

与之相适应的,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只是局限于体力劳动、简单劳动、重复劳动的“简单回归”,也绝不是走向另一个极端,让学生放弃学习理论知识而去学工学农。实习实训正是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某一个或几个具体的问题,自主思考、独立操作,在劳动中体悟劳动的意义,在不断探索、尝试中认识自身的劳动价值,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励大学生练就爱岗敬业、执着坚定的劳动品质。劳动品质本质上就是一种劳动品德,即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品质,表现为:在学习工作中,要勇于担当责任,能够兢兢业业地完成学习工作任务;在挫折、困难面前,显示出坚毅的品质,能够想方设法战胜困难,最终取得胜利。

三、参加服务性劳动

2020年3月出台的《意见》突出强调高等学校“注重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服务性劳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来讲,把社会的分工与协作都视为为彼此提供服务;狭义上来讲,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与农业劳动、工业劳动和商业劳动等相并列的劳动。

(一)积极参加公益劳动

1.公益劳动的含义。目前,社会公益劳动在许多发达国家中已经非常普遍,已成为城市管理现代化的一部分。社会公益劳动直接服务于社会、不计报酬,是社会公益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公益劳动的意义。其一,可以帮助参加者广泛深入社会生活,从公益劳动中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养成劳动习惯。其二,参加者可以直接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去帮助有困难的人,造福于国家和社会。其三,在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的过程中,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在自己的切身劳动中感悟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这对参加者周围的群众本身就是一种教育。3.如何更好地开展公益劳动。(1)加强组织管理,成立活动小组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成立公益劳动活动小组,选举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组长,小组成员由各部系学生代表组成。小组负责协助学校建立公益劳动学生资料档案库,通过开辟校内公益劳动宣传专栏和建立学生公益劳动网页,实时公布公益劳动开展情况,并与校内外提供岗位的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及时用人单位公益劳动信息,帮助在校学生了解岗位需求状况。(2)开展公益活动,突出凝练主题大学生在校期间经常利用特定节日或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比如,学雷锋活动、一帮一互助、各种义务劳动等专题性的公益劳动。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每一项活动之前,首先要突出凝练好每一场活动的主题,比如,若要参加“学习践行王进喜的铁人精神”专题义务劳动,理应事先将王进喜铁人精神的丰富内涵、在此次活动中怎样践行铁人精神以及今后如何将铁人精神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进行提炼升华,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

(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近年来,志愿服务逐步成为广大团员、青年学生主动参与祖国建设、满足社会需求、奉献自身力量的一个重要途径。2019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支持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志愿服务事业的高度重视。1.志愿服务的含义。志愿服务是指为促进社会进步有效改善社会而自愿付出个人时间和精力而不求回报的服务工作,具有无偿性、公益性、志愿性、组织性等特点,蕴含着“友爱、奉献、互助、进步”的高尚志愿者精神。2.志愿服务的意义。其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利于大学生志愿者本人在志愿服务、奉献社会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其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助于营造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打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提升高校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其三,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够帮助那些社会上真正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为社会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3.如何提高志愿服务水平。(1)加强志愿服务学习辩证唯物论认为,正确、科学的意识会对事物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志愿服务理论蕴含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统一以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首先要用科学的志愿服务理论知识武装头脑,通过认真学习学校开设的相关的志愿服务课程理论,并将理论内化为实践,注重强化实践体验,让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大学生的经常性活动。(2)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当今,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并呈高度融合之势,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形式、范围、服务对象的需要等方面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单一的传统的服务模式很难满足新时代志愿服务发展的现实需要,创新、优化、升级志愿服务的模式方法迫在眉睫。一方面提档升级志愿者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高效性,打造“互联网+”的志愿服务模式。另一方面调动有专业背景优势的志愿者,在充分考虑志愿服务受众现实需要的前提下,运用丰富多元的服务方法途径,真正提供切合实际、针对性较强的志愿服务项目,改变以往服务受众被动的选择困境,真正以受众需要为出发点、落脚点,提高志愿服务的整体水平。(3)加强志愿服务自我教育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自我教育是激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内因,直接影响其参与志愿服务的效果。其一,科学认识志愿服务。志愿是真正的内化于心,是内心的坚定信念;而服务是以志愿为前提,是外化于行的过程,在参与奉献中体悟快乐和价值,志愿服务是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内外一致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以行动传递爱心、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其二,培养志愿服务精神。大学生在掌握了志愿服务理论的基础上,要自觉培养志愿服务精神,并将志愿精神付诸行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落细、落小、落实。其三,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新时代需要提供高标准、个性化、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内容,这对大学生志愿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志愿者只有平时多注重加强自我锻炼,打牢专业基础,才能为投身新时代志愿服务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马洪波.高职院校“四体合一”劳动教育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21(9):189-192.

[2]张庆亮.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9(6).

[3]郭晓云.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探析[J].龙岩学院学报,2019(11):112.

[4]赵黎娜.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的路径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

第4篇:劳动教育实训范文

关键词:劳动教育;农村中小学;现实困境;教学改革

广大农村中小学如何从自身实际出发,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和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科学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培养数以万计的优秀劳动者,为未来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人才后备军,是一个亟需进行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现实问题。笔者所在课题组借助现场调查形式,通过对邵阳县本地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校进行抽样调查与个别访谈,深入了解农村中小学生在劳动价值、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和创新劳动等方面的认识与实践现状,全面掌握他们在学校教育、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生活中所接受的劳动教育情况。然后通过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准确把握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并为劳动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有效实施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途径。

1劳动教育在农村中小学实施中的现实困境

长期以来,广大农村中小学结合自身实际,在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应看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农村中小学校的劳动教育已逐渐被淡化、弱化,农村中小学生中同样存在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个别学生甚至出现了轻视、鄙视劳动的倾向。通过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困境。

1.1在思想认识上重视不够。与过去相比,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广大农民的劳动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实际生活中,农村学生参与劳动的机会也愈来愈少。个别访谈中,有不少老师和家长认为,在农村中小学没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劳动教育。有的认为相对于文化课程来说,劳动教育课程在升学招生和上级部门考核考评中没有太多体现,抓了也白抓,效果不明显;有的认为校内劳动与体罚的界限容易被混淆,应主要由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进行劳动教育;有的家长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居多,他们只有认真学习,通过优秀成绩走出农村到城市发展才是人生大事,劳动教育以后再搞也可以。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错综复杂,导致劳动教育在农村中小学中被普遍忽视。

1.2在课程开设上落实不力。毫无疑问,学校是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主阵地。但是调查发现,不少农村学校在课程开设方面都存在落实不力的问题,并没有按教育部门的明确要求,开足劳动教育必修课时,也没有安排集体劳动周(月)活动。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学校本身师资不足,劳动技术这种“杂课”往往由其他科目教师甚至后勤人员兼任,造成劳动教育往往呈现过场化、浅表化。还有一些小学并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他们把定期开展的学校大扫除等同于劳动教育,也有不少学校的劳动教育是让学生假日在家中完成的。有的农村学校虽然有自己的劳动实践基地,但往往由教职员工来打理,并没有让学生去亲历劳动过程。

1.3在条件保障上配备不强。相对“德智体美”教育来说,劳动教育特征明显,实施起来更加复杂。现实中,农村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最大的瓶颈是校内外劳动教育基地问题。很多学校校园面积十分有限,根本没有专门的校内劳动教育基地,加之交通不便,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也无法有效利用。除此以外,劳动工具也普遍短缺、种类简单。调查中发现,有些农村中小学校除了卫生工具,就没有别的劳动教育设备,有的规模大点、条件好点的学校,劳动技术室里的设施配备也基本是一些传统农耕工具。有些学校劳动基地高处没有护栏,水边没有安全标牌,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1.4在考核评价上机制不全。一直以来,尤其在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督导考核是教育评价机制中的短板。调查中发现,教育行政部门对劳动教育的督导刚性不够。与此相应的,多数学校没有形成可操作的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实际上没有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种评价机制上的不健全导致“重智育,轻德育和体、美、劳”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在某些学校不同程度存在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文化课程占用,劳动教育师资、场地、经费相对缺乏,课外劳动实践基地形同虚设等现象,甚至个别学校的劳动教育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2劳动教育在农村中小学实施的路径探索

要真正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相关精神和教育部的有关要求,摆脱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必须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有效的路径探索,通过源头管理、过程管理、保障管理和结果管理,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的劳动教育。

2.1优化顶层设计,加强源头管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一样,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除了农村中小学的老师和家长以外,尤其是农村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中小学校保证劳动教育每周1课时,这是最起码要做到的。比较难落实的是每学年的劳动周和每月的劳动日,其实农村中小学可以把劳动周安排在“春播”和“秋收”时期,结合农业生产开展集体劳动实践。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区域性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纲要》,并进行劳动教育专项督导,把党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

2.2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过程管理。一般情况下,学生接受劳动教育主要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生产劳动、服务社会三个方面得以实现。课堂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所以提升农村中小学生劳动素养也需要从课程入手。每所学校除了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按照课程标准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外,还要注意结合本校实际,开发劳动教育的校本课程。比如开设一些农村种养殖业相关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农业生产意识;还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开设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课程,让学生了解当地的一些文化传统。学校一定要重视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补充作用,要求并引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家庭劳动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2.3增加教育投入,加强保障管理。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劳动教育专职教师不足,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除了花大力气培训专职从事劳动教育的教师外,各学校其实也可以聘请当地的一些能工巧匠或者劳动能手来担任兼职教师。在校内外劳动教育场所的统筹规划与建设中,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逐年增加专项教育经费预算支出。用3~5年的时间,实现每所农村学校配备劳动实践教室和种养殖实训基地的目标。除此以外,还应该通过与各乡镇、当地企业和社会组织等机构的合作共建,集中为每所农村中心学校创设一个相对固定、交通方便的校外劳动实训基地,同时做好劳动过程的安全保障。

第5篇:劳动教育实训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教育载体;推进路径

引言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把育人导向作为劳动教育的首要原则。在此之前教育部也了《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职业院校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确保劳动教育有时间保证,并紧密结合实际,强化实践环节,依托实习实训强化劳动教育。同时全面推行课程思政,将劳动素养、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教育教学中,让劳动教育在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落地生根”[1]。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认真分析形势,了解开展劳动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牢牢把握劳动教育的方向,不断拓展劳动教育的路径,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素养。

一、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劳动教育认识不充分

当前部分高职学生对劳动教育理解不深入,认同度较低。通过对796名高职学生调研分析发现,在校期间参加过社区服务的学生占32.2%,56.6%的学生表示偶尔参加公益活动,甚至有11.2%的学生表示从来没参加过,而认为劳动教育用处不大的还占27.4%。可见大部分高职学生只能看到劳动教育等浅层次的表面内容,对于劳动品质、劳动价值等深层次内容的认识则相对片面。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学生实现个人梦想的重要途径[2],但是很多学生认识不到劳动的生活价值和职业需要,也未能牢固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没有领会到幸福生活与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之间的关系,甚至很多学生本身就不热爱劳动,对于一些工作环境差、经济收入低、社会地位不高的劳动岗位抱有严重的抵触情绪,更不要说对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进行传承和发扬,这对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相关项目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

2.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结合不紧密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过分强调对某一专业具体技能的重点培养,却与劳动教育出现了分离。调查显示,21.2%的学生认为在当前学习中获取专业理论知识是最重要的,74.6%的学生认为学校当前对劳动教育开展不够重视,甚至有3.5%的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还不如兼职挣钱实惠,这与高职教育活动中长期存在的重专业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劳动的教育倾向是分不开的。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普遍较重,教师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专业技能领域,严重忽视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因此未能在专业教育领域进行有效的渗透和结合。尤其是“00后”高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大多没有辛勤劳动的经历,加之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劳动价值和劳动观念的宣传教育相对较少,进入高职院校后大部分学生所接受的专业教育是与劳动教育严重分离的,因此有61.1%的学生把课外活动放在了娱乐上,甚至有28.3%的学生放在了校外兼职上。

3.劳动教育的载体相对单一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劳动教育实践载体和教育平台。长期以来,由于整个社会对劳动教育的忽视,在劳动教育载体的建设上没有稳定持续地投入,导致现有劳动教育的载体比较单一。29.4%的学生认为学校实习就是劳动,不需要再额外增加劳动课程,34.7%的学生认为工作之后自然就可以劳动,在校期间不需要特别强调。调查显示当前的劳动教育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上有44.5%的学生按照学校要求做到了认真参与,但是有32.3%的学生表示随便应付式参加,有23.2%的学生明确表示没有参加。同时,勤工俭学作为一种学生资助形式,参与的学生仅为学生总数的20.5%。课堂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基础载体,在高职学生人才培养计划中基本没有专门的劳动教育内容,因此劳动教育基本被安排在课外实践环节。此外,目前课外实践中的劳动教育多以志愿服务、文明寝室评比、暑期社会实践等为契机,劳动教育的载体相对单一和简单,无法完全满足高职院校劳动育人的现实需要。

4.劳动教育的成效难以评价

劳动教育是面向高职院校所有学生开展的一门必修课,在锤炼学生的劳动品质、理解劳动价值、增强基本劳动素养等方面具有积极的重要作用。与此相反,当前学校和教师在劳动教育方面的投入较少,这与对劳动教育的成果难以开展有效评价不无关系,主要表现为对学校各方的教育成果难以进行量化,以致于很难对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形成有效的激励。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对劳动教育体系进行科学设计,未能制定与之相对应的劳动教育评价办法,对劳动教育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要求不够具体,尤其在劳动教育的形式上缺乏创新、在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上未能凸显职业特色等,这些原因都直接导致了劳动教育被忽略,未能受到学校各方的高度重视。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着力点与推进路径

1.构建多方联动的劳动教育格局

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一定要具备大劳育、大美育的理念,不仅依赖高职院校这个单一主体,更要充分调动学校、社会、社区、企业、家庭等多方力量[3],搭建“1+N”多方联动的劳动教育新格局。首先,重点发挥企业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的协作性作用。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校企合作办学优势,将企业主体吸引到劳动教育活动中来,让企业在其中充当更重要的角色。如企业的文化精神可以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打造校企共建劳动教育特色基地,通过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从而实现校企文化深度融合,夯实劳动美育的文化意蕴。其次,充分发挥家庭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家长对待和从事家务劳动的基本情况,以及所表现出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都可以成为劳动教育的素材;同时家长也可以成为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尤其是在假期,家长应当成为家庭劳动教育的督导员。作为高职院校的班主任或辅导员,平时也要注重与学生家庭的日常联系,必要时可以与家长共同交流商讨,针对学生制定有个性的劳动教育途径和方法。再次,注重发挥社会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的支持性作用。在积极利用和开发社会各方劳动教育资源的同时,高职院校还应丰富、拓展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如社会福利机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城市社区等都可以成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场所,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俭学、公益活动也都可以成为高职院校开展劳动育人的有效方法和形式。与此同时,各级政府还要对高职院校建设普适性劳动教育基地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进而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中小学劳动教育中的天然优势。

2.建立健全高职劳动教育的实施体系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一定要有整体意识和系统思维,要重视劳动教育实施体系的科学构建,这样才能将高职劳动教育进行系统、高质量地开展,真正增强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首先,以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为契机,高职院校要在劳动教育校本教材和课程上下功夫,将劳动教育渗透到日常教育活动的多个方面,实现劳动教育的常态化、专门化[4]。其次,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专业实践教育载体,如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训、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使其成为劳动专业教育的主要载体,从而有助于学生劳动技能、素养、情感、习惯的有效培养。再次,高职院校还应当积极构建蕴含劳动育人内涵的校园文化,如在校园劳动教育景观设计、校风学风建设、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进校园等环节全方位渗透劳动教育内容,促进高职学生劳动素养潜移默化的养成和发展。

3.完善高职劳动教育的保障措施

首先,高职院校要确定劳动教育的牵头部门,并尽快构建劳动教育的组织管理体系。要将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进行明确,如在全校成立劳动教育委员会、各院系组建劳动教育指导小组等,完善学校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工作,并对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开展监督与指导工作。其次,高职院校要强化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除了要提高现有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劳动教育育人意识和能力外,还要把社会企业人员充实吸引到学校的兼职教师队伍中来,如企业技能大师、各级劳动模范和非遗传承人等都可以作为劳动教育的兼职师资力量[5]。再次,要建立劳动教育专项资金保障措施。高职院校要建立劳动教育专项经费,并确保经费可以及时到位,为劳动教育载体建设、劳动教育活动开展等各项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4.构建高职劳动教育的科学评价反馈体系

科学的评价反馈体系是高职院校开展好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做好教育评价与反馈工作,有助于定期总结劳动教育的成效,及时发现劳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适时进行劳动教育方案的修订完善。首先,高职院校要明确教师的劳动教育职责,将劳动美育纳入教师工作内容和教学评价考核指标。使教师认识到劳动教育的主动性和重要性,并充分调动教师主动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不忘劳动育人的初心。其次,要完善面向学生的劳动教育评价指标。把学生劳动教育取得的成果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如学生技能素质的提升情况、劳动价值观是否健康、劳动职业态度是否积极、劳动习惯是否得以良好养成以及参加劳动实践情况等。再次,高职院校需要建立起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劳动教育双向沟通机制[6]。通过机制的建立及时了解学生对劳动教育方案的建议和看法等,以便对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教育纠正和干预措施,增强高职学生劳动认同和职业认同。

三、结束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