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劳动精神教育范文

劳动精神教育全文(5篇)

劳动精神教育

第1篇:劳动精神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职业精神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1],强调“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2020年7月,为了深入贯彻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意见》的落地,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教育部组织研究制定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称《指导纲要》)系列文件出台,其本质就是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增强学生劳动兴趣,培养学生劳动自觉,树立正确劳动观,在劳动教育中锤炼学生的劳动品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正确理解和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劳动教育意见和精神,加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研究,探索培养具有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应用型人才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劳动教育与职业精神概念解析

1.1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意在通过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及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劳动及个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劳动兴趣;(2)让学生在劳动实践当中习得劳动技能,躬身感受劳动的魅力,感知劳动人民的伟大;(3)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并以正确的劳动观作为人生道路的指引,创造自己的社会价值,追求自己的人生意义。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甚为丰富,相对于劳动教育而言,劳动教育课程仅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途径之一。设置劳动教育课程是指在学校层面对学校课程设置进行优化调整,在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打造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社会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大中小学各学段的特点,针对性地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其中职业院校强调要围绕专业学科、实训课、实习活动开展劳动教育,重点强调针对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设置专题教育,《意见》中指出三大精神的专题教育学时不能少于16学时。

1.2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是指人们在特定的职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观念和价值追求。从内在品质上讲,职业精神表现为个体对职业生活的能动表现、自我完善、自我追求[2];从外在规范上讲,职业精神则表现为社会对个体在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价值等方面的要求。高职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通过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融通教育,培养高职学生文化涵养和劳动价值观,从而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与担当意识。

2劳动教育与职业精神融通的学理依据

2.1在理论上具有同源性

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在本质上都是对劳动精神的强调。劳动教育课是大学新生入学后的第一门课,劳动教育课程要守好学生教育的第一个关口,要培养大学生的劳动习惯,树立劳动意识,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同时,作为高职院校的新生从踏入学校开始就意味着校园的学习生活是以学习技能和就业为导向的,更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教育,而职业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劳动精神在职场上的具体表现,劳动精神对于提升学生未来的职业能力具有巨大作用。所以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在理论上具有同源性。

2.2在教学上具有融合性

职业精神作为高职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凸显了劳动教育课程和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教学内容而言,将职业精神纳入劳动教育课程是二者在教学内容上的融合,如强调劳动教育实践与学生所学专业、未来职业发展相匹配,重视职业信念、劳动意识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二者均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职业精神离不开职场实践上的精神凝练,而劳动教育课程则强调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后的教育意义,所以职业精神和劳动教育课程都离不开劳动实践的教育方法。

2.3在培养目标上具有契合性

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上,希望培养出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学生。而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则希望培养出掌握较好劳动技能的人才。两者的人才培养预期都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具备高素质技术技能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自然离不开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高技能则要求学生掌握较好的职业技能。因此,职业精神和劳动教育课程在培养目标上具有契合性[3]。

3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融通路径

3.1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培养

学校应该转变教育理念,立足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定位,重视劳动教育中的职业精神培养。劳动教育课程不仅仅是传授劳动技能的载体,更应该承担起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任务,才能顺应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学校要从思想上重视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培养,在学校的层面上为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的融合进行系统安排和提供人、财、物方面的保障。

3.2改革教学板块,在教学内容上实现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相融合

为实现劳动技能与人才职业素质的两手抓,高职院校应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融通的必要性,并贯穿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过程中[4]。在理论教育上,一方面,可以根据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相融合的需要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教材进行修订,开发校本教材[5]。修订人员应由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优秀企业人员等共同组成,修订时要结合高职学生的阶段特点以及各自的专业特点适当加入职业精神、职业技能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在授课上可采用案例的理论讲授方式,讲述劳模人物事迹和工匠典型故事[6]。摈弃枯燥单调的理论填鸭,以故事发展和人物成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实践教育上,指导高职学生熟练掌握劳动技能,包括日常学习生活劳动技能和职业劳动技能。实践教育要突破日常学习生活劳动技能的桎梏,在职业劳动技能方面进行拓新,特别是与高职学生的专业密切相关的职业劳动技能,把职业劳动技能培育与专业实训实习融合起来,重点培养本专业的主要职业技能。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既能收获职业劳动技能,又能提升个人职业精神、职业素养。

3.3拓展劳动空间,让学生在多样化劳动实践

活动中体现和强化职业精神劳动教育作为一门立足于实践的学科,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必然离不开劳动实践活动,要实现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的融通,就要把职业精神融入多样化的劳动实践活动之中。多样化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劳动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学校要在校内为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拓展劳动空间,创设更多的劳动场景[7]。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仅仅局限于校内的空间是完全不够的,高职院校还应该广开渠道,拓展劳动空间,寻求更多更大的劳动实践场地。高职院校可以与当地的街道、社区、兄弟院校、共青团、志愿者协会、公益组织、行业协会等加强联系合作,共享场地空间,共同创设活动[8]。这样既解决了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场地不足的问题,又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使高职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可以接触到各种团体、组织以及行业内的“佼佼者”,有助于体验和强化职业精神。

3.4整合校企资源,实现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内容有效融合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与市场、企业的需求密不可分,因此,劳动教育内容要体现与市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整合各方面的资源,特别是企业资源,把课堂搬到工厂、车间等职业体验感强的场地,如此既能大大增强教学效果,又能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劳动教育内容,同时职业精神也在潜移默化当中深入高职学生的心里[9-11]。

3.5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促进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深度融合

落实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的深度融合离不开结构合理、水平高超的专业教师队伍[12]。这样的教师队伍既要体现劳动教育的专业性又要体现出职业性的特点。在专业性上,劳动教育课程的任课老师至少需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之一:(1)具有劳动教育学历背景;(2)接受过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3)具有定期下企业实践锻炼经历。保证劳动教育课程的任课老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本领,确保课程质量。在职业性上,可聘请行业、企业导师作为校内兼职教师[13],为学生讲解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工作实践经验,通过真实的案例讲述,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专业的特点和职业精神。

3.6优化课程评价体系,实现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的全过程融合

第2篇:劳动精神教育范文

[关键词]劳动教育;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学生;培育

2016年至今,“工匠精神”已五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2017年党的报告提出“弘扬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2019年四中全会也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频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会议决定,是国家对于“工匠精神”的重视、推崇与弘扬。紧跟国家战略和需要,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工匠精神”的培育课程和活动,积极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但从根源上来说,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劳动价值观,这些课程和活动没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一、劳动价值观缺失,影响着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效果

高职院校学生劳动价值观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他们劳动认同感的缺失和多元化的劳动价值论。可以说,这是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瓶颈。

(一)学生劳动认同感的缺失,动摇了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根基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从小就被灌输了这样的思想:只要学习成绩好,什么活都可以不用干:如果现在学不好,将来就只能去扫马路……在被这些思想灌输长大的学生心中,“劳动”是“低贱”的代名词。他们对于劳动,是轻视的,甚至是恐惧的。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是,与此同时,贫富差距也开始凸现出来。人们发现:辛勤劳动所能赚取的收获远小于投资获得的收益。也就是“人赚钱难,钱赚钱易”,财富向着固定的人群聚集,他们通过资本赚取更多的财富,而普通的劳动者却难以通过劳动来赚取相当的财富。资本的回报率远远大于劳动的回报率,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财富分配的不公和贫富差距的扩大。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现实下,人们会把追求财富作为最重要的目标而忽略其他。可以说,这一社会现象瓦解了高职院校学生劳动认同感的社会基础。“工匠精神”归根结底是一种劳动精神,对于所从事劳动的一种坚守,锲而不舍的精神。对劳动不认同,甚至是轻视劳动的学生如何能培育“工匠精神”?可见,部分高职院校学生不能形成劳动认同感,动摇了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根基。

(二)学生价值论的多元化,是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拦路虎

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是“独二代”,他们的父辈甚至祖辈大多已积累下了比较充实的物质财富,他们从小就没有参加过劳动,也不需要劳动就可以享受到优越的物质生活,所以无法理解充实的物质财富是需要付出艰辛劳动才能获得的道理。正因为这些高职院校学生无法理解更不能坚信“劳动创造价值”的信念,他们的价值观就容易脱离正确的轨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如受享乐主义影响,部分学生追求活在当下,及时行乐,提前消费。网络借贷平台的迅猛发展,网络借贷的便捷化,网络借贷的低龄化趋势,都预示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正在不断滋长和迅速蔓延。受拜金主义的影响,部分高职学生形成了错误的财富观,追求不劳而获,梦想一夜暴富。他们看不起劳动,期望能有一条捷径直取财富,于是深陷于各种能带来财富的捷径:、……甚至铤而走险,误入歧途。这些思潮冲击着学生的价值观,让他们对“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产生了质疑,也使得他们轻视劳动,不愿意劳动。“工匠精神”说到底是一种精神境界,对于所从事劳动的一种热爱、专注、精益求精的境界。不能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不能坚持参与劳动,缺乏劳动的意志力,也就无法培育工匠精神。由此,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这种多元化的价值论,成了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拦路虎。

二、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必经之路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其目的和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参加劳动、尊重劳动和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将来的职业劳动实践中不断提升劳动技能。“工匠精神”,强调的是劳动者在特定的职业劳动实践中所展现出来的职业精神境界,包括专注、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等等。因此,无论是劳动教育,还是工匠精神的培育,它们都有共同的基础,就是劳动实践活动。劳动教育与工匠精神,两者一脉相连、因果相续。一方面,工匠精神只有在劳动实践活动过程中才能得以培育。而劳动实践活动是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和主要形式;另一方面,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从劳动实践活动中产生,是对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的近乎完美的追求。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升劳动技能,进而提升他们的劳动热情和精神境界,这也是培育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必经之路。

三、把劳动教育融入“工匠精神”培育的策略选择

高职院校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劳动认同感入手,通过在校园内营造“劳动创造未来”的自信文化、整合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课程,建立和完善学生劳动实践场所和基地三个方面,来将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有机融合起来,为学生们工匠精神的培育注入活力。

(一)营造“劳动创造未来、劳动光荣”的自信文化

儒家思想认为“学而优则仕”,这一影响延续至今,体力劳动者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甚至还会受到某种歧视。高职院校应该主动出击,打破这种传统思维的影响,积极营造“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校园氛围,营造“劳动创造未来、劳动光荣”的自信文化。把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入校园、引入教室、引进教材;发掘学生身边的典型人物,结合校情、学情组织各类宣传、学习和实践活动;在评奖评优时,可以把能否积极主动参与劳动实践作为评价的一项标准;还可以结合校情和学情,设立“劳动小能手”“实践小能手”的奖项,奖励给主动参与劳动实践,技能训练表现突出者,给予校内高规格的宣传,让他们成为全校学生人人羡慕的“明星”。让学生们能真正从内心认同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这也是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土壤和基础。

(二)整合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课程

劳动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劳动素养的主途径。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要想有效地培育学生们的“工匠精神”,需要开设适合他们实际的劳动教育课程,还需要将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内容整合起来。开设适合学生实际的劳动教育课程,是指为学生开设适合他们年龄和身体特点、适合他们学习和专业特色、适合学校和时代特色的以进行劳动教育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开设的课程应该是兼具形式和内容的。在课程的形式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采用的形式应是符合实际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愿意主动参与的。在课程的内容选择上,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真正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在劳动教育中,还可以采用互动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重在关注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学有所获。整合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课程。首先,把“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在现有的课程教学中挖掘“工匠精神”的元素。在课程教学时结合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中渗透工匠精神和劳动情感及精神。同时,在参与劳动时,不但要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和劳动习惯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劳动意识和意志品质的养成。最后,可以依据院校实际情况,紧跟时展,开发以“工匠精神”培育为目标的劳动教育教材,将对学生进行“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引入教育教学中,并且形成相应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

(三)建立完善学生劳动实践场所和基地

“工匠精神”的培育离不开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一种实践教育活动,具有参与性和操作性。在日常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平台,利用现代学徒制这一模式,立足学生的生存与发展需要,通过专业技能的实训和实践来培育“工匠精神”。通过老师和师傅的引领,让学生在实训和实习中能真正参与岗位劳动,接受实践教育,锤炼过硬的技能,培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作风。在生活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可以依据学生、学校的实际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以“工匠精神”培育为主题的劳动教育活动和劳动技能比赛,如可以结合技能学习和实践开展志愿者活动、劳动服务活动、技能竞赛活动等;还可以开展宿舍内务整理大比拼、家务活大对决、校园、教室、宿舍环境美化大赛等贴近生活的劳动竞赛活动。让家庭、校园、教室和宿舍成为学生劳动的基地和场所,让劳动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帮助学生坚定“劳动创造未来”的信念,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综合素养和职业情操。结语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必须要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相信借着“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开设这一东风,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活动的开展必定会更上一个台阶,结出新的劳动成果。高职院校的学生们能乘风破浪,高歌猛进去实现属于自己的“工匠梦”,创造属于自己的“工匠魂”。

参考文献:

[1]贾闻静.马克思劳动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8.

第3篇:劳动精神教育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劳动教育;渗透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准确分析以及利用小学数学课程当中一些相关的劳动教育的资源,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前提基础。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显性”的劳动教育资源,例如整理房间、烙饼问题、合理安排时间、测量等;另一方面,更要善于挖掘“隐性”劳动教育资源。通过研究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上的一些内容,虽然并没有直接明确相关的劳动教育的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却是能够很好地进行劳动教育,使其认识到劳动的真正价值的内容。合理地利用小学数学课程当中相关“显性”和“隐性"的劳动教育资源,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劳动教育,是每一名数学教师必须担负的时代性教育任务。

一、借助数学文化,理解劳动的意义

马克思对于“劳动创造人”的伟大论断指明了劳动对于人所以为人以及劳动对于人的发展的重大价值,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也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和存在方式。提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在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中,改版后本节内容的课题由原来的“捆小棒”更改为“古人计数”,并增加了“古人计数”的主题情境图。在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认识比10多1的数的时候,我们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鼓励学生一起读出11-20各数后,提出了如下问题:小朋友真了不起,会认、读这些数了。但是这些数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从“古人计数”说起。“古人计数”这一文化史的自然介入,让学生模仿古人用手指头来数羊,数到10后,手指头不够用了,由此思考:新计数单位是怎样产生的?不仅知道10的后面的数是11,体验到了“数(shù)源于数(shǔ)”,而且感受十进制的起源,渗透了数学文化。我们想,这传递的是一种观念的改变。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认识11-20各数这一知识的结果,而且要通过“古人计数”的故事,渗透自然数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从“基本数觉→数数阶段→实物计数→手指计数→符号计数”这一过程看出,人类在漫长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文明。人类取得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劳动创造,在艰辛的劳动过程中彰显了人类智慧。

二、通过数学活动,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

适应社会是每一位学生成长必然经历的过程和要求。通过劳动教育帮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践中去才能切身体会劳动的辛苦、不易,才能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产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有助于让学生在劳动中发现问题并且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经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整理房间”一课中,教学目标首先是在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中,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获得分类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其次是能按一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整理分类,初步体会对物品进行分类的过程就是寻找事物共同属性的过程。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分类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为他们整理过自己的房间、整理过自己的书包等。但大多数学生在对物品分类时分得不完整,或不理解分类的标准,更有学生几乎没有感受过分类的作用,这就很难形成分类的意识,也就很难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这节课中,我们首先对比笑笑和淘气的房间图,体会到整理的必要性后,再观察笑笑房间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使学生得到整理房间的间接经验。再让小朋友动手操作,通过实物图整理自己的房间,在自主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分类整理的方法,积累分类活动的经验。对于低段的孩子,温馨的家庭充满着孩子做配对与分类游戏的机会。最后,我们在课堂中加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配对与分类的环节:1.让孩子在餐桌前准备吃饭的餐具。2.让小朋友把将要放入洗衣机清洗的衣物进行分类。3.书房的笔筒里可能有一大堆笔,不知道还能不能用,这时该怎么分?4.将零钱进行分类,或帮妈妈整理钱包。5.打开家里的工具箱认一认,再分类。“小劳动,大思考”,在低段数学教学中,我们适时地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将数学教学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劳动习惯的养成,进一步提升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利用数学之美,感悟劳动创造美的价值

热爱劳动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是内在的优良品质。将数学特殊的自由的美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劳动实践中并取得成就,获得他人与社会的肯定,在此过程中产生愉悦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正是劳动创造美的一种体现。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欣赏与设计”一课,要求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基本图形的基础上,通过欣赏漂亮的图案来分析基本图形,使学生能用这些基本图形设计出漂亮的图案,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们首先通过让学生观察衣服图案及淘气家装修的各种漂亮的墙砖、地砖、地毯、窗帘等图案来引入教学。这个环节的教学是先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然后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这些图案里有我们学习过的基本图形,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这种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情境,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进行学习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个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欣赏各民族服饰的图案及各种刺绣、蜡染等,体会这些带给我们的震撼,让学生充分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坚韧的优良品格。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案的特征时,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能从各种图案中分析出基本图形,并能添加辅助线明晰基本图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使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基础上去表现美、创造美。最后,“小小设计师”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进入了角色。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涂色,创作出了许多独特的图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欲与表现欲。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在图案中独立地挑出所学的基本图形,再根据所学的基本图形去设计美丽的图案,发展了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感受到了平移、旋转、对称现象。总之,从引入教学开始分析所学的基本图形,到学生设计漂亮的图案和分析基本图形,始终没有离开“认识图形”这一条主线。同时,学生在观察、分析、设计的过程中,学会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感受劳动创造的美。

四、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发展学生的数学智慧

智慧的数学不应该只是一个由讲解到接受、再到熟练的程序性学习过程,启迪智慧需要紧密伴随积极的数学思考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关键是课程内容要提供好的素材,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数学教学应渗透劳动教育,努力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并鼓励学生通过交流,丰富数学思考,开启数学智慧。“重复的奥妙”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中的一课,本课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体会简单的“重复”规律,这节课也是教材第一次引导学生探索规律,理解周期现象。在这节课中,为了使学生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们从学生身边实际情境出发,首先设计了“美化校园”这一劳动情境:为了进一步美化我们的校园,后勤老师准备用彩旗装饰我们的校园,这串彩旗是由红、黄、蓝、绿四种不同颜色的旗子组成的,你们看,第一面是什么颜色?第二面呢?猜猜第六面呢?情境图中丰富的规律有助于帮助学生感受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性,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体会劳动创造将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第二个环节中,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示规律。在用多种方式表示规律、创作规律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集体创造和表演的过程中,充分与他人交流,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第三个环节,让学生思考:照这样的规律,第39面应该挂什么颜色呢?把自己的想法记录在学习任务单上。有的学生选择画图找到答案,而有的学生发现画图很慢,特别是当数量比较大时,于是联系到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4面为一组,39里面有9组,还剩3面,那么第3面就是蓝色了。学生在对比分析中发现,当总数比较多的时候,用除法比较方便。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充分感受到劳动与智慧密不可分,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时,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增长了数学智慧。从人类的进化过程和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劳动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劳动帮助了人类认识世界。数学教师要合理地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改变过去劳动教育仅仅依靠劳动课的思维观念,真正将劳动教育融人日常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中。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Z].2020-3-20.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王爽.当代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及问题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群文天地,2012,(04):125-126.

第4篇:劳动精神教育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劳动教育;渗透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准确分析以及利用小学数学课程当中一些相关的劳动教育的资源,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前提基础。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显性”的劳动教育资源,例如整理房间、烙饼问题、合理安排时间、测量等;另一方面,更要善于挖掘“隐性”劳动教育资源。通过研究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上的一些内容,虽然并没有直接明确相关的劳动教育的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却是能够很好地进行劳动教育,使其认识到劳动的真正价值的内容。合理地利用小学数学课程当中相关“显性”和“隐性"的劳动教育资源,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劳动教育,是每一名数学教师必须担负的时代性教育任务。

一、借助数学文化,理解劳动的意义

马克思对于“劳动创造人”的伟大论断指明了劳动对于人所以为人以及劳动对于人的发展的重大价值,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也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和存在方式。提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在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中,改版后本节内容的课题由原来的“捆小棒”更改为“古人计数”,并增加了“古人计数”的主题情境图。在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认识比10多1的数的时候,我们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鼓励学生一起读出11-20各数后,提出了如下问题:小朋友真了不起,会认、读这些数了。但是这些数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从“古人计数”说起。“古人计数”这一文化史的自然介入,让学生模仿古人用手指头来数羊,数到10后,手指头不够用了,由此思考:新计数单位是怎样产生的?不仅知道10的后面的数是11,体验到了“数(shù)源于数(shǔ)”,而且感受十进制的起源,渗透了数学文化。我们想,这传递的是一种观念的改变。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认识11-20各数这一知识的结果,而且要通过“古人计数”的故事,渗透自然数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从“基本数觉→数数阶段→实物计数→手指计数→符号计数”这一过程看出,人类在漫长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文明。人类取得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劳动创造,在艰辛的劳动过程中彰显了人类智慧。

二、通过数学活动,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

适应社会是每一位学生成长必然经历的过程和要求。通过劳动教育帮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践中去才能切身体会劳动的辛苦、不易,才能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产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有助于让学生在劳动中发现问题并且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经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整理房间”一课中,教学目标首先是在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中,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获得分类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其次是能按一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整理分类,初步体会对物品进行分类的过程就是寻找事物共同属性的过程。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分类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为他们整理过自己的房间、整理过自己的书包等。但大多数学生在对物品分类时分得不完整,或不理解分类的标准,更有学生几乎没有感受过分类的作用,这就很难形成分类的意识,也就很难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这节课中,我们首先对比笑笑和淘气的房间图,体会到整理的必要性后,再观察笑笑房间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使学生得到整理房间的间接经验。再让小朋友动手操作,通过实物图整理自己的房间,在自主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分类整理的方法,积累分类活动的经验。对于低段的孩子,温馨的家庭充满着孩子做配对与分类游戏的机会。最后,我们在课堂中加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配对与分类的环节:1.让孩子在餐桌前准备吃饭的餐具。2.让小朋友把将要放入洗衣机清洗的衣物进行分类。3.书房的笔筒里可能有一大堆笔,不知道还能不能用,这时该怎么分?4.将零钱进行分类,或帮妈妈整理钱包。5.打开家里的工具箱认一认,再分类。“小劳动,大思考”,在低段数学教学中,我们适时地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将数学教学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劳动习惯的养成,进一步提升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利用数学之美,感悟劳动创造美的价值

热爱劳动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是内在的优良品质。将数学特殊的自由的美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劳动实践中并取得成就,获得他人与社会的肯定,在此过程中产生愉悦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正是劳动创造美的一种体现。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欣赏与设计”一课,要求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基本图形的基础上,通过欣赏漂亮的图案来分析基本图形,使学生能用这些基本图形设计出漂亮的图案,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们首先通过让学生观察衣服图案及淘气家装修的各种漂亮的墙砖、地砖、地毯、窗帘等图案来引入教学。这个环节的教学是先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然后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这些图案里有我们学习过的基本图形,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这种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情境,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进行学习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个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欣赏各民族服饰的图案及各种刺绣、蜡染等,体会这些带给我们的震撼,让学生充分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坚韧的优良品格。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案的特征时,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能从各种图案中分析出基本图形,并能添加辅助线明晰基本图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使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基础上去表现美、创造美。最后,“小小设计师”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进入了角色。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涂色,创作出了许多独特的图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欲与表现欲。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在图案中独立地挑出所学的基本图形,再根据所学的基本图形去设计美丽的图案,发展了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感受到了平移、旋转、对称现象。总之,从引入教学开始分析所学的基本图形,到学生设计漂亮的图案和分析基本图形,始终没有离开“认识图形”这一条主线。同时,学生在观察、分析、设计的过程中,学会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感受劳动创造的美。

四、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发展学生的数学智慧

智慧的数学不应该只是一个由讲解到接受、再到熟练的程序性学习过程,启迪智慧需要紧密伴随积极的数学思考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关键是课程内容要提供好的素材,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数学教学应渗透劳动教育,努力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并鼓励学生通过交流,丰富数学思考,开启数学智慧。“重复的奥妙”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中的一课,本课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体会简单的“重复”规律,这节课也是教材第一次引导学生探索规律,理解周期现象。在这节课中,为了使学生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们从学生身边实际情境出发,首先设计了“美化校园”这一劳动情境:为了进一步美化我们的校园,后勤老师准备用彩旗装饰我们的校园,这串彩旗是由红、黄、蓝、绿四种不同颜色的旗子组成的,你们看,第一面是什么颜色?第二面呢?猜猜第六面呢?情境图中丰富的规律有助于帮助学生感受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性,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体会劳动创造将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第二个环节中,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示规律。在用多种方式表示规律、创作规律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集体创造和表演的过程中,充分与他人交流,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第三个环节,让学生思考:照这样的规律,第39面应该挂什么颜色呢?把自己的想法记录在学习任务单上。有的学生选择画图找到答案,而有的学生发现画图很慢,特别是当数量比较大时,于是联系到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4面为一组,39里面有9组,还剩3面,那么第3面就是蓝色了。学生在对比分析中发现,当总数比较多的时候,用除法比较方便。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充分感受到劳动与智慧密不可分,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时,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增长了数学智慧。从人类的进化过程和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劳动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劳动帮助了人类认识世界。数学教师要合理地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改变过去劳动教育仅仅依靠劳动课的思维观念,真正将劳动教育融人日常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中。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Z].2020-3-20.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王爽.当代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及问题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群文天地,2012,(04):125-126.

第5篇:劳动精神教育范文

关键词:工匠精神;大国工匠;中职学校;因势利导

工匠,是指有手艺专长的人。而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在技艺和流程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以产品或服务赢得行业领先和消费者信赖的精神。中职学生,目前主要是中考未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一般在思想觉悟、学习成绩、行为习惯上都稍微差一些。对这样的群体实施职业教育虽然难度较大,但是中职教育是国家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大国工匠、实现“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重任,所以对中职学生实施工匠精神教育尤为重要。2016年7月,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组织编写了一本《工匠精神读本》,就是要让学生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深刻理解工匠精神对于中国制造、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努力提高自身对工匠精神的自觉意识,并以实际行动弘扬工匠精神、练就工匠技艺。笔者学校将此书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必修课本,同时要求任课教师和管理者在平时的课堂管理、课后生活上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教育和感召。笔者是专业课教师又是班主任,主要从三个方面做些探讨。

一、思想方面:因势利导,统一思想

思想指挥行动,没有正确的思想,很难成为合格的大国工匠。埃及金字塔是谁建的?传统观点认为金字塔为古埃及的奴隶所建。然而最新的考古发现,金字塔不是奴隶修建的,而是由一批技艺高超、身强体健的工匠建造出来。金字塔每块石头打磨得极平,历经4000多年人们仍然很难将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这不是失去自由、受生命威胁的奴隶所能达到的境界,而是虔诚、专注、有技艺的工匠们才能垒成这撼动古今的千年气魄。中职学生思想比较复杂,笔者认为主要有自卑、盲目、意志薄弱、以自己为中心和渴望被肯定的心理。他们大多数对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文化基础薄弱又兴趣不高,行为放纵随便,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能力差,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但是又渴望被关注和表扬。对这样的学生实施思想教育难度可想而知,要因势利导、春风化雨,不能一蹴而就。首先,从政策层面宣传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树立他们的自豪感:技校生并不低人一等。曾指出,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7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也印发了含金量极高的“支持技工大省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俗称“黄金十条”,涵盖了技能人才激励和优化配套等十条政策。这都给中职学生打了一支强心针。其次,宣扬“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的理念,坚定其学习的信心和决心。以身边成功的例子教育和感化他们。如出身技工的优秀教师以亲身经历指导着学生成长,校友中的各级劳模、合作公司的技术骨干们,不定期地被学校请来做报告。通过这些生动事例鼓舞学生努力学习、学有所长,造福家庭和社会。

二、学习方面:以点及面,循循善诱

中职学生很多由于在初中就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在中职低年级也会难以适应,这时候先让其学会解决眼前的问题,再学会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理论教学期间,从部分学生的作业来看,暂不论对错,光格式就有很多问题,比如忘标题号,不见“解,答”二字,有人用空白纸代替作业本,有些班干做的班会记录没有时间和标题等等,都给教师和班主任带来很多麻烦。这时候给他们观看某单位普通工人一天工作职责的视频,他们会发现,工人们除了会生产加工外,还会登记生产的型号、产量、返修及报废的比例,做日报表或者周报表。这些文字工作必须在现在就开始训练,把学校的作业当做实习,由教师来指导评判。实践教学期间,在金工实习的时候,一些学生对待加工误差有所偏颇,只注意尺寸公差和表面质量,不重视难以测量的形位公差,这对技能的提高是极大的障碍。这时,笔者在前面黑板上用圆规画一个圆,然后跑到后面黑板上随手画一个圆,代表的是大家实习时候钻的孔,前者标准,后者形状和位置都不对,怎能合格?搭过积木的学生都知道,误差是可以累积的,一个积木位置不好会导致整盘坍塌,一个小零件的误差也会带来车毁人亡、飞机失事。敬畏误差要像敬畏生命一样,汽车班的自己生产的汽车自己会买,护理班的敢给亲朋好友急救和包扎,建筑班的自己盖的房子自己敢住,抱着这样的态度来学习和做事也是工匠精神的一个具体表现。

三、行为习惯方面:树立标杆,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笔者学校部分专业试行半军事化管理,即教室里由教师主导,教室外由班主任和教官负责。在半军事化管理下,学生的内务整理、教室卫生、仪态仪表、待人接物上都有很大的改观。但是,相比于教室外的“高压”,教室内的气氛要轻松很多,毕竟学生年纪偏小,有反弹的情绪,一些人管不住自己,在教室里讲话做小动作,教师也很无奈。怎样让学生能发自内心的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呢?曾经有一次,笔者在高铁乘务班的课堂上上课,制止个别学生讲话无果,笔者就喊他起来回答一个问题“假如在正午的高铁上,部分乘客在午睡,有四个人在车厢打牌并大声喧哗,你该怎么办?”答曰:“上前劝阻。”笔者继续问:“如果不理你怎么办?”答曰:“还有乘警,可以强制执行。”问:“如何强制执行?”答曰:“没收扑克牌,不服就把他们赶下车。”再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学生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这时,笔者让班长去找教官来,并对教官说:“这个同学上课讲话,不听劝,现在要强制执行赶出教室去操场。”这个学生知悉后立马求饶,也明白了教师的意图: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规范自己的行为就是要外化于行、内化于心,从事服务行业尤其如此。《工匠精神读本》这本书里介绍的能工巧匠绝大多数毕业于技工学校。虽然短暂的校内学习并不能让他们立即成为大国工匠,但是,都是在校内获得了启蒙、培养了兴趣、找准了目标、端正了品行,在后续的工作中秉持执著专注、精益求精、创新进取、匠心筑梦的精神,铸就着非凡的人生。相信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技工教育一定会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为更高更强的“中国制造”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