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作文论文范文

劳动作文论文精选(九篇)

劳动作文论文

第1篇:劳动作文论文范文

关键词:文化因素;和谐劳动关系;作用

Abstract: from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at the discussion, scholars generally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the compensation system. Seems to think, but to deal with the existing adversarial labor relations. Actually otherwise, fully mining enterprise cultural factors will become establishing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of another important way. Function displays in: support staff cohesion between formation; The convergence of values between makes people; Realize the generation of identity between staff.

Keywords: cultural factors;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role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西方学者在探讨企业非配置性低效率时,因无法获知其中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故而提出了“X—非效率”的概念。然而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来看,X—非效率实则归因于对抗性的劳动关系使然。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的大量涌现,其内在的资本主义特质也导致了对抗性劳动关系的存在。为此,如何实现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便成为包括笔者在内诸多人士的关注焦点。

从现有文献的论述中可知,学者们普遍聚焦于薪酬体系的设计。似乎认为,惟有这样才能解决现阶段存在的对抗性劳动关系。但笔者认为,上述设计是建立在员工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而作为社会人形态的员工其实还存在着感情的需要。从而,充分挖掘企业文化因素便成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又一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研究都处于初始阶段,歧见迭出,从理论到实践都远未达成共识。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解

之所以强调对和谐劳动关系进行理解,主要出于这样的考虑:即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谐关系更多指向“一团和气”,而这并不是企业所需要的劳动关系。为此,以下将从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员工之间展开对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解。

(一)对劳资之间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解

企业作为具有科层结构的组织形态,必然存在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相互关系。同时,这二者身份又是相互转换的。在下级对上级负责的制度规定下,和谐劳动关系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拥有较好的上行、下行机制。所谓上行是指下级向上级进行信息沟通,当然下行则是上级向下级实施信息沟通。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前者主要以工作汇报为代表,而后者则主要通过命令的来实现。不难理解,建立良好的上下级沟通机制不仅能增强下级的执行力,还能使得上级在决策过程中更加务实。从而,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

2.拥有合理的授权机制。在处于金字塔状的企业组织形态下,寻求集权与分权的平衡点将有助于增进下级的工作积极性。这种积极性的产生不但形成于下级在自我价值实现上的满足,更是上级对自身信任的一种主观意识驱动。由此,这也构成了和谐劳动关系的组成要素。

(二)对员工之间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解

这里所提到的员工之间的和谐劳动关系,实则体现为企业员工横向间形成的一种劳动关系。根据笔者的调研发现,目前企业对于员工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等岗位素养要求很高,这本身也是对现代企业生产模式的一种适应。然而,在缺少信任机制的情况下,员工之间却难以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与劳资之间的情形还不同,员工间的对抗性往往表现的更加明显。从而在企业非正式组织推波助澜下,极易形成相对抗的两个派别,其后果就不言而喻了。

正因为员工之间劳动关系的对抗性更具有衡常性,进而也就构成了下文的主要考察对象。

二、文化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首先需要指出,文化因素是一个内涵十分宽泛的词语。19世纪中叶以来,“文化”一词成了学界和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术语之一,也是歧义最多的引用词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对“文化”的定义已有200多种。要找到一个所有学科与角度统一的文化概念恐怕是天方夜谭,更不是笔者所能做到的事。为本文研究的需要,笔者将文化因素从宏观、中观、微观依次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为了使得本文的讨论更加具体,这里将以“企业文化”为核心进行作用探究。

(一)支撑员工间凝聚力的形成

团队意识的形成、协作精神的养成,不仅依赖于员工自身的职业素质修养程度,还受到群体意识的推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若要形成相似、相近的个体心理素质,则需要人为建构起相同的愿景。个体通过对愿景的理解和认可后,便能在主观能动性的驱动下增强相互间的凝聚力。从这个方面来看,企业文化所产生的作用之一便是,增强了员工之间的凝聚力从而促进了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

(二)促使员工间价值观的趋同

不可否认,个体价值观的形成直接与其社会实践相联系。从这个视角来看,员工之间不可能存在趋同的价值观。然而,在微观领域仍然存在着职业观的要件。所谓“职业观”可以界定为,是员工对企业、岗位、工作内容总的观念和看法。若是看法不一,则会出现工作效率的良莠不齐。为此,建立积极的企业文化,在形成凝聚力的基础上又促使员工间的价值观趋同,便能让和谐劳动关系更加持久。

(三)实现员工间认同感的产生

解决团队意识形成和协作精神养成问题,还需要实现员工间的认同感。笔者认为,这或许与人的社会属性有关。在企业内部社会环境下仍然存在着类聚的形态,这就是管理学中所称作的“非正式组织”。在员工间缺乏认同感的情况下,员工之间必然存有相互排斥的心理感受。关于这一点,在集团化公司中普遍存在。为此,企业文化在构建适时引入区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便能在兼容并包的基础上实现员工间的认同感。从而,达成和谐的劳动关系。

以下,将结合笔者所在单位“广东长大”的实际情况,进行模式构建。

三、现阶段的构建模式思考

笔者所在的公司承担着大型土木工程的建设,从项目特征上可以看出团队生产模式成为了常态。这就意味着员工之间劳动关系的和谐性与否,将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为此,文化因素的引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企业文化要件

在野外作业需要团队成员间的分工协作,以及相互激励。这就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凝聚力、价值认可,以及员工间的认同机制显得十分重要。针对一线员工的文化程度和文化接受能力,可以将同事关系借助文化渲染上升为“兄弟姐妹”关系。通过这样的班组文化建设将拉近成员之间的距离,从而为实现和谐劳动关系进行铺垫。笔者所在“广东长大”对员工关心和支持,这也是企业文化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一个表现。如: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公司工会与行政部门会将员工家属接到施工现场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各个施工现场也会组织不同的节日庆典活动,丰富员工的娱乐生活,增进员工之间的感情,有利于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二)合理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元素

公司的一线员工从区域上看来源广泛,为了增强他们在价值观上的趋同性和个体之间的认同感,则需要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被习惯遵循的准则。如,和为贵、团结就是力量等。这些准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有成分,也是天南海北路桥人所认可的出世原则。因此,这样就能提升文化因素在其中的效果。为增强员工的集体感和归属感,公司积极帮助员工家属就业。在应聘者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公司通常会优先聘用本公司员工家属,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也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基础。

(三)企业思想政治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

不可否认,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已被明显弱化,其根源不言自明。然而,从建立员工间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来看,企业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仍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不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与时俱进。如:可以向企业新员工宣传公司的发展沿革;在公司荣誉室,可以将在企业发展时期,作出突出贡献员工的照片呈列出来。通过这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就能挖掘出青年员工的那种团队归属感来;从而,自然就能发挥出自身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是重要的一环。路桥公司可以设立“党员小组示范岗”的形式,形成有形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这样一来,既给其他员工作出了表率;也增进了员工之间的认可度。最终,有助于达成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目标。

参考文献:

[1]深入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社会管理[J].中国工运,2012(2).

[2]谭劲松.把握国企劳动关系特殊性构建国企和谐劳动关系[J].管理学刊,2012(1).

[3]丁志凯.对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

[4]隋书仪.发挥工会组织作用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J].中国煤炭工业,

第2篇:劳动作文论文范文

作者简介:张伟婧,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99级经济学(基地班)

自建国以来,理论界对劳动价值论及相关问题的讨论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于是学者们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标准角度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了讨论。如何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呢?有的学者坚持劳动价值论,但有的学者却对此产生怀疑,认为传统劳动价值论无法解释按要素分配,便以新的方式提出劳动非价值唯一源泉,而这又涉及到了自马克思时代就开始的多元价值论和一元价值论争论的问题。鉴此,笔者特撰此文,对这两个问题存在的几种观点谈些看法。

一、劳动价值论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钱伯海教授在《价值创造与按要素分配》①(以下简称钱文,引文皆出于此篇文章)

中,提出了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即认为“要使货币、购买力形成资本和现实生产力,必须实行按资本要素分配”。而此理论依据又是以物化劳动创造价值这一结论为基础的。

为了说明物化劳动创造价值与资本创造价值即资产阶级的要素价值论是不同的,钱文首先区分了物化劳动与资本:认为物化劳动是生产要素,是社会生产一般。物化劳动在一切社会形式下都是存在的,这是毫无疑问的。文中又指出资本是经营要素,属生产关系方面,是随不同的社会制度而不同的。文中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中资本有不同名称。社会主义社会中资本不是资本,而是资金,因此社会主义社会中“物化劳动与资本是有严格区别的”。但是,马克思指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处于商品经济阶段,必然都遵循这个规律。只不过在两个社会制度下剩余价值的归属不同,这才是资本在两种社会制度下不同的表现。因此,钱文论证物化劳动与资本的区别的角度有问题。虽然物化劳动不一定是资本,但在商品经济阶段,资本都是以物化劳动的形式参于生产活动的。因此,钱伯海教授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论无异于要素价值论。

钱文区分了物化劳动和资本以后,提出物化劳动创造价值,但前面已经提到,他的物化劳动价值论无异于要素价值论,因此可以说,其价值分配依据的科学性存在问题,钱文提出的价值分配的原则也就没有说服力了。但为了研究其按资本要素分配的理论逻辑,我们可暂且认为物化劳动创造价值。

物化劳动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创造价值呢?钱文认为,只有货币购买了物化劳动即“先进的设备、材料和工艺”,这些物化劳动才能“创造剩余价值”。而货币拥有者“从中‘分取’一部分剩余价值”是合理的,“因此合理合法地取得利润,对剩余价值实行按资分配,这是货币转化为资本(资金)的前提条件”,“否则,投资不给报酬,不按资分配,货币、购买力就不会转化为资本”。是这样吗?既然物化劳动创造价值,货币拥有者购买了物化劳动,他即为物化劳动的人格化,最低限度也可取得物化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即钱文中所谓的“‘分取’一部分剩余价值”,怎么可能会没有“报酬”,而要通过按资分配的原则来取得收益呢?可见,此价值分配理论依据并不成立。

在钱文的最后一部分,谈到了按资分配的原则。文中提到了“按资分配形成m,按劳动分配形成v”。如果此处m、v的含义还是马克思所指的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则其分配原则有些问题,既然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共同创造剩余价值,为何物化劳动分得其创造的剩余价值,而活劳动却丝毫没有得到其创造的剩余价值呢?但文中提到“在生产总成果作必要的企业扣除和社会扣除以后,就是按资本(资金)和按劳动分配的数额”,可见此处m、v非其原意。文中认为“从经济技术条件看,资金短缺……会提高按资分配的数额和比例”,则在社会主义社会,应优化两者的分配比例,即“优化按要素分配”。从这里可以看出,钱文将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地位看作一样,甚至物化劳动的地位更重要些。这样的看法源自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理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钱文的价值分配理论以物化劳动创造价值为基础,以鼓励投资者的积极性为依据。但经过分析,这样的基础和依据都有问题存在。

钱文还没有明确提出价值规定决定价值分配,但有些学者却是明确提出了这样的看法,认为“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分配是,劳动者不但享有工资,利润、地租也是劳动者创造的,也应全部归劳动者所有”②。即他们认为价值规定决定价值分配,而“传统的价值论存在着很大的问题”③,因此他们提出“三元价值论”来解释现实问题。

价值规定决定价值分配吗?马克思认为按劳分配是从劳动价值论导出的吗?汤在新教授在《劳动价值论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④(以下简称汤文,引文皆出于此文)一文中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汤文认为,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的观点并非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也不是从劳动价值论中推演出来的。因为“马克思在预测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按劳分配消费品时,所论述的已是没有商品和价值的社会”。因此,按劳分配不是从劳动价值论中引申出来的,同时,也不能说非劳动收入的不合理性。

这样的解释是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对于上述学者们的对“传统的价值论”的理解也进行了反驳。同时,汤文还指出“决定价值这一规定性的条件是,存在着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须性以及这一必然性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的。只要这个条件不变,价值规定也不会发生变化。”可见,上述学者提出的“三元价值论”有待商榷。

汤文又指出,“各种收入是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的形式,价值分配体现的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关系”,“而价值规定……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以实现社会劳动的联系这种关系”。因此,可以说两者反映不同经济关系,属两种经济范畴,是两个不同的问题,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已有明确论述:“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为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⑤也就是说,价值的分配,归根到底,是由作为生产技术条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作为生产社会条件的社会生产关系及所有制决定的,因此可以说,价值规定并不意味着决定价值分配。

马克思的这段话就是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理论根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公有制。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各地方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本经济制度。因此这样的生产条件要求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该抓住精髓,而非表面,这样才能使得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新的发展。

二、价值的形成与生产力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各种先进的生产资料的应有在生产中越来越重

要。那么作为较高生产力的化身的先进设备在价值形成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付廷臣先生为了解决生产资料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在《试论生产资料在价值形成中

的作用——兼评我国劳动价值论之争》⑥(以下简称付文,引文皆出于此文)中引进了“劳动能力量”的概念,认为“劳动能力量是劳动技术水平、劳动的自然时间、劳动者的基质和数量的函数”。对一个人来说,“只要条件一定,劳动能力量也一定”。同时,付文认为决定价值的抽象劳动是劳动能力量,“同一个劳动者使用不同的生产资料,其劳动能力量是不同的”。付文由此得出了结论,生产资料在价值形成中占据了重要作用。

付文新概念的引入,很能解释现实问题,有其现实意义。马克思认为,劳动只有在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时才能创造价值。付文可谓是马克思这一思想的发展,但有生产资料创造价值之嫌。付文中虽然明确地表示生产资料在价值形成中起重大作用,但付文又认为技术水平是决定劳动价值量的因素之一,而劳动能力量构成价值,这不也就是说作为体现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创造价值吗?但是付文强调生产资料的作用时,将劳动能力量问题联系起来分析,为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钱伯海教授在《科技生产力与劳动价值论》⑦中提出“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主要来源于物化劳动”,“讲企业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主要是剩余价值,实际就是从社会看的活劳动创造价值”。即认为一个企业的物化劳动来自其他企业的活劳动,而且全部来自本期的活劳动,因此从社会宏观看,生产资料创造价值正是社会活劳动创造价值。但是,其社会活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成立的理由是有条件的:只有假设各企业只使用劳动对象,才可能找到初始生产单位没有使用生产资料,从而才能把某个企业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说成是由社会活劳动创造的,但各企业不可能不使用劳动资料,则其社会活劳动创造价值理论不成立。因此可以说,此文其实也是论证了生产资料创造价值。

钱伯海教授在此文中认为由于物化劳动即先进设备的使用产生了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因此物化劳动创造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但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创造价值的条件。这就造成了既认为物化劳动是取得超额剩余价值的条件,又认为它创造了超额剩余价值,这显然是有问题的。那么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来源自何方呢?

唐国增先生在《论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⑧(以下简称唐文,引文皆出自此文)中提出“超额剩余价值恰恰来源于那些没有取得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力特别低的个别资本中的劳动”。其理由便是生产力低的企业创造了价值,却在市场上实现了较少的价值。可见其理论前提是先要区分劳动创造和劳动实现,由此推出了生产力高的个别资本实现的价值要多于它本身创造出的价值。但其关于价值的规定是否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呢?有的学者对价值规定有不同理解,认为“产品只有在交换或市场中才会变成商品,才会有价值”⑨。可见大家对于价值规定有不同的理解。这也就是说,唐文的理论前提是有争议的。

马克思认为超额剩余价值来自企业内部的工人的较高生产率的劳动,这种较高生产率的劳动可以看作是一种加强的劳动,可以引起价值的增加。但随着科技发展,直接生产工人进行的可能是比以前还要简单的劳动。那么怎么解释超额剩余价值呢?许多学者用马克思的整体工人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杨继国先生在《论知识经济中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⑩(以下简称杨文,引文皆出自此文)中认为由于科技进步引起的增加的剩余劳动的价值是科学劳动的价值,这种观点是马克思整体工人理论的延伸。

杨文认为,科学劳动是一种创造性智力劳动,其“产品”科学理论被“创新劳动”环节及技术创新部门“免费取用”,而当技术商品物化到先进设备,而先进设备用于生产产品中,其中科学理论的成本始终没有被包括进去。但产品出售时,其中却包含着一直传递下来的但不反映于成本的“理论劳动”的价值。这也就是在一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超额利润”的真正来源。

笔者认为,这种解释比较合理,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视科学理论研究。而现阶段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智力性劳动,从而应该重视教育,重视知识劳动者。而这一思路也符合现实。美国在1980年入到科学研究的资本很多,从而在1990年代享受到了前期投入的成果。但是在近些年,有统计表明,美国在全世界来说,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投资还是领先的,可是与其自身比,却比1980年代的投入少了很多,也许美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与此不无关系。

注释:

①钱伯海,1998:“价值创造与按要素分配”,《经济学动态》第3期。

②③丁建中、解强,1994:“价值形成和分配的基本原理新探——‘三元价值论’及其意义”,《江汉论坛》第8期。

④汤在新,1996:“劳动价值论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页。

⑥付廷臣,1999:“试论生产资料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兼评我国劳动价值论之争”,《南都学坛》第2期。

⑦钱伯海,1998:“科技生产力与劳动价值论”,经济学家,第2期

⑧唐国增,1994:“论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第3篇:劳动作文论文范文

关键词:活劳动;物化劳动;价值源泉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和基石的劳动价值论也必须与时俱进,必须在坚持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

一、劳动的新特点

随着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劳动有了新的变化和特点。

劳动的知识含量空前增大,出现了精神劳动、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其中科技劳动在经济增长中起着主导作用;劳动的外延大为扩展了,可以说,凡是直接或间接生产物质商品、文化商品和劳动力商品的劳动,都属于创造价值的劳动;马克思所说的“总体劳动者”已从一国范围扩展到世界范围;市场状况如何对价值的形成、增值及其实现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新的特点表明直接生产过程中活劳动逐渐减少,但新价值却成倍增加。这一现实使学界对于“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价值,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观点产生了分歧,“活劳动是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物化劳动是否也是价值创造的源泉”成为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认为:活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物化劳动从起源上看属于活劳动,从结果和走向上看是它自己,是非劳动生产要素,是形成价值的必要条件。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和“流水线推理模式”的角度来分析。

二、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找证据

(一)从马克思对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定义中寻找证据

马克思用活劳动指商品生产过程中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用物化劳动指凝结在生产资料中的,体现为过去劳动创造的产品中的人的劳动。物化劳动在今天就是指一切劳动创造的非劳动生产要素,如机器、厂房、原材料等实物形态的生产要素。马克思说:生产资料加到产品中的价值,绝不可能大于他们在自己参加的劳动过程之外所具有的价值。所以,不管物化劳动是物质形态还是非物质形态,是采取资本形式,还是其他形式,都是劳动创造物,都是存在于过去的死劳动,不是价值的源泉。

物化劳动是过去的活劳动的创造物,是活劳动的过去形态。物化劳动作为一切劳动创造的非劳动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是通过活劳动将自身全部或者部分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物化劳动的这种作用只有依靠活劳动的推动,借助活劳动并与活劳动结合在一起才能“复活”。

(二)从马克思对劳动二重性的论述中寻找证据

马克思认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一切劳动,一方面都是人类劳动力生理学意义上的支出,并且当作等一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另一方面又都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形式上的支出。并且当作具体有用的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因此,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生产者活劳动的凝结,不是物化劳动的凝结。劳动二重性还明确指出,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是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过程,也是转移物化劳动价值的过程。价值增值过程是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形成新价值的过程。可见,劳动者的活劳动是价值的源泉,而物化劳动是价值形成的条件。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中,活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它作为新的劳动,不但物化成新的价值,还保存了原先存在于生产资料的价值并将其转移到产品中去,马克思把活劳动这一作用称之为它的“自然恩惠”。物化劳动在价值形成过程中仅仅是保存和转移了价值。物化劳动在起源上看是活劳动,在结果和走向上是它自己,是形成价值的必要条件。

三、从“流水线推理模式”上分析

以往学界都是从马克思对活劳动、物化劳动的定义以及劳动二重性论述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结论。本文将从一个“流水线推理模式”分析这个结论的产生过程。

(一)假设条件

我们假设下一个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全部非劳动生产要素就是上一个生产过程所生产出来的全部商品。但上一个生产过程必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内,只生产下一个过程所需要的非劳动生产要素,而不生产下一个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劳动力生产与再生产所需要的资料。

(二)例证推理

假设生产一吨钢铁需要一吨铁矿石、一吨煤,而生产一台机器,需要一吨钢铁,那么:

C铁矿石+煤+V1+M1=W钢铁(C钢铁)

C钢铁+V2+M2=W机器

因为:W钢铁=C钢铁

那么:W机器-W钢铁=V2+M2

从上面的公式推理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钢铁的价值是经由第一个生产过程的活劳动创造出来的。当钢铁作为生产资料进入到机器的生产过程中的时候,也就失去了它作为产品的性质,它只是作为活劳动的物质因素即物化劳动起作用,并不创造机器的价值,而只是经由活劳动将自身部分或者全部的价值转移到了机器中去。

(三)推广推理

我们还可以在上述假设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将这个推理推广开来:

第一个生产过程:C1+V1+M1=W1(C2)

第二个生产过程:C2+V2+M2=W2(C3)

第三个生产过程:C3+V3+M3=W3(C4)

因为:W1=C2

所以:W2-W1=V2+M2

因为:W2=C3

所以:W3-W2=V3+M3

同理可推出:

Wn-Wn-1=Vn+Mn

其中:Wn是最后一个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的商品,Wn-1是上一个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的商品,它的价值量等于最后一个生产过程所需要的Cn的价值量。

从这个推广推理中,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了:Wn-1的价值是经由第一个生产过程的活劳动创造出来的。当它作为生产资料进入到Wn的生产过程中的时候,也就失去了它作为产品的性质,它只是作为活劳动的物质因素起作用,并不创造Wn的价值,而只是经由活劳动将自身部分或者全部的价值转移到了Wn中去。

通过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寻找到得证据,以及对“流水线推理模式”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活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物化劳动从起源上看属于活劳动,从结果和走向上看是它自己。是非劳动生产要素,是形成价值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04.

2.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M].人民出版社,185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

4.杨圣明,张单元.如何深化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J].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学报,2002(4).

第4篇:劳动作文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我党提出要深入研究和探讨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强调语写新的理论篇章,是强调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当前的改革开放;十六大报告强调羊重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旨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紊,绝不是对劳动创造价值这一根本观点的否定;社会财富的源泉不等于就是价值的源泉,在价值源泉问题上劳动具有排他性,但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分配问题上则不然;马克思《资本论》的学术价值以及它对全世界工人阶级解放事业的伟大作用,不容贬低和低毁;地球上所有的财富和一切商品的价值,从古至今只能靠劳动来创造,非劳动主体创造使用价值和非一般人类劳动成为价值源泉的说教,纯属天方夜谭。

众所周知,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劳动价值论。即使近年来提出了要深人研究和探讨马克思的价值理论,那也是指在坚持这个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基础上的研究和探讨,这是不言而喻的既定的前提。这就是说,研究不是否定,探讨也不是抛弃,而必须像十六大报告对理论创新内涵所作的界定那样“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然而,胡义成先生在他的《价值理论:从革命到建设的根本转轨—论中共十六大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继承和发挥》(见《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年第5期,第35一38页,以下简称“胡文”,引文只标注页码)一文中,断然否定劳动价值论,抛出了“生产力价值论”,并且把十六大报告中的某些段落和词句作为这个观点的依据进行牵强附会的论证。笔者认为,“胡文”通过“褒扬”十六大来包装“生产力价值论”的做法,难以让那些至今仍然坚持公正、科学的理论工作者保持沉默。现仅就其若干推论略作剖析。

一、关于“报告中再无‘劳动价值论’字样”到不能把劳动价值论一元论“视作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正宗’的推论

“胡文”一开头就以“褒扬”的口吻,强调十六大报告里面找不到“劳动价值论”的字样,其用意无非是意会读者我们党不再坚持劳动价值论了。紧接着又以种种所谓的理由宣布劳动价值一元论不“正宗”,其用心无非是为自己的“生产力价值论”出场亮相折腾空间,搭建平台。一句话,是在潜心编造取而代之的理由和理论空间。但问题是,全党都知道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这样一个主题的会议报告为何硬要塞进“劳动价值论”的内容或评价呢?退一步讲,报告共分十个部分,塞进哪一部分合适呢?是放在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的基本经验”)、放在第十部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还是放在其它八个部分中的哪一个部分去讲呢?实实在在地说,根本就没有这个必要。党的代表大会通常是总结过去、谋划未来,它既不是价值理论学术会议,也不是《资本论》研讨会议,为何非要将“劳动价值论”的字样塞进报告中呢?这岂不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吗?“再无”的言外之意,似乎是以往历届党代会的报告都有“劳动价值论”的字样,惟有十六大“转轨”不见了。显然,这不仅不符合实际,而且也极不严肃,大有自作聪明之嫌。

不争的事实是,十六大报告从头至尾也根本找不到“生产力价值”的痕迹,同样是子虚乌有。而“胡文”却以此作结论说一个(劳动价值论)被否定、另一个(生产力价值论)被肯定,难道这还不够荒唐、滑稽和可笑吗?那么,“胡文”凭什么断定十六大“恢复”、“展开发挥了”生产力价值论呢?原来他是通过把报告第二个大问题的第三个小问题中的三段文字论和第四个大问题的第六个小问题中的一段文字,作了掐头去尾的拼接后,附带主观臆断,移花接木、自作聪明地把“生产力价值论”粘贴到十六大报告之中;同时又把十六大报告附会为“生产力价值论”的诊释之作。其推论的牵强和荒诞着实让人感到惊叹和无奈,下面的分析将会让读者对此有切身体验。

二、关于由“四个尊重”到“两个价值创造”的推论

“胡文”指出十六大提出在尊重劳动的同时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之后,特别强调“这种‘创造’,以及‘知识’、‘人才’,首先包括对使用价值的创造,而不只是对交换价值的创造”。这个推论根本站不住脚,只要我们查阅报告原文,就会不攻自破。它是报告第二个大问题(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第三个小问题(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中的一段话,原句如下:“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不难看出,这“四个尊重”既不存在“同时”“不同时”的说法,也不存在创造使用价值还是交换价值的问题,而是强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民族复兴增添新力量,与“胡文”所说的价值理论毫不相干。

必须指出的是,把十六大报告强调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视为首先是对使用价值创造的尊重,进而当作是对生产力价值论的肯定和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这只是“胡文”的一厢情愿,并非是十六大报告的原意。至于“不只是”的愤然,也大可不必。因为据我所知,时至今日,中国理论界的学者们和政界、管理界的官员们还无人将“胡文”引用的报告上的那些文字,理解或诊释为“只是对交换价值的创造”。

三、关于由“注目”到“肯定”的推论

“胡文”在指出十六大注目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之后,特别强调指出:“首先是让劳动和劳动之外的一切生产要素作为价值创造的地位和作用被充分肯定。这些话仍然是报告第二个大问题的第三个小问题中的文字,全句是:“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级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竟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显而易见,这段话是在强调要从思想观念、创业机制、社会氛围三大层面来认真贯彻“四个尊重”,释放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力。更通俗一点讲,就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分发挥所有生产要素的功能和作用。归根到底还是讲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问题,而不是阐述生产要素的地位和作用问题。退一步讲,即使把它视为后者,那也不应该是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应当是使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社会财富首先表现为一定量的具体的有用的使用价值物,用马克思的话说叫“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胡文”避开这一点,特意扯到价值创造上,其隐衷自然是在“生产力价值论”上。必须指出的是,社会财富的源泉并不等于价值的源泉;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对社会财富即使用价值的创造,以及对凝结在使用价值中的价值的形成,功不可没,但它们毕竟不是价值的源泉;作为社会财富的源泉,劳动不能与其它生产要素分离,“胡文”故意将其分离的良苦用心,无非在于凸显并强调“劳动之外”的那些生产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资本。其实没有这个必要,因为,一方面,劳动价值论从来就不否认这些要素在使用价值创造上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即使把这些要素再强调上千次或上万次,也不会改变它们在使用价值创造和价值创造中的不同作用。同样,这种人为的炒作对“生产力价值论”的分娩也不会有任何助产作用。 四、关于由“确立原则”到“突现使用价值增扩”的推论

“胡文”认定十六大报告恢复、发挥生产力价值论的理由是,它“力求体现生产力标准,突现使用价值增扩,突现财富尺度”。具体表现在除了提出.上边的“四个尊重”和“一个注目”之外,还“要求”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句被称作“要求”的话,是报告第四大问题(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第六个小问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文字,全句是:“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一目了然,这是讲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则和要求,将其视为对使用价值或财富的突现,进而视为对“生产力价值论”的认可和对劳动价值论的弃绝,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显然是拟于不伦之举。必须强调两点:一是劳动价值论虽然否定使用价值或效用是价值的源泉和实体,但从来就没有宣布过使用价值的增扩不重要,从来也没有说过效用问题无所谓;二是价值的生产决定价值的分配,但价值的生产不等于价值的分配,二者是两回事,在价值生产上,尤其在价值源泉上劳动具有排他性,因为价值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是有用劳动的耗费,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物化,但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分配上则不然,因为价值形成不仅包括新价值的创造,也包括旧价值的转移,所以,对劳动在价值源泉上的排他性的确认,并不等于对其它生产要素在价值分配上的既定权利的剥夺。这个道理对经济理论界的专家、学者来说,不应当成为盲点,更不该把它们混为一谈。

五、关于对马克思《资本论》与十六大的推论

“胡文”说十六大恢复了生产力价值论的本相并加以展开发挥,还表现在“不再像当年马克思《资本论》那样,把主要精力用于揭示剩余价值产生的奥秘并号召展开阶级斗争,而是重申包括六个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中国‘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要鼓励先富者‘积极创造社会财富”。对此,我想指出以下三点。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马克思《资本论》的学术价值以及它对全世界工人阶级解放事业的伟大作用是不容贬责或否定的;对共产党人来说,面对当前和未来才是我们的本分。

其次,需要指出的是,上边的引文还是来自报告第二个大问题的第三个小问题。其中:六个新“社会阶层”这句,取自第二自然段,那里讲的是各阶级、阶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要鼓励六个新阶层的创业精神,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表彰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积极创造社会财富”这句,取自第四自然段,那里讲的是注意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强调“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人们的发展活力,鼓励他们积极创造社会财富。”无须分辩,这两段文字与价值理论毫无关联。如果以为这些就是对“生产力价值论”的展开和发挥,那只能说明“以为者”还根本没有清晰的经济学概念,要么就是还不晓得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存在,要么就是大智若愚了。

第5篇:劳动作文论文范文

关键词:文艺起源;劳动;高屋建瓴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055-01

文学起源是研究文学如何发生、什么因素促使文学发生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作用于文学的发生的。在这里,我想将历史上有影响的四种文艺起源论与马克思的文艺起源论进行对比来讨论马克思文艺起源论及其意义。

一、文学起源概念概述

文学起源的研究对象是文学艺术的最初形态,文艺的最初形态纷繁复杂、多种多样,有歌曲、舞蹈、壁画、口头歌谣……文艺起源不是一种现象,而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研究文艺起源就是研究从文艺的萌芽形态到现今的文艺形态的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在起着作用,什么是根本性作用。

研究文艺起源不仅能使我们了解文学是如何产生的,而且能由此解释文学与社会生活,与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的本质与属性。

二、四种有影响力的文艺起源论

提出最早的是摹仿说,即文艺起源于人对自然的摹仿。古希腊德莫克里特认为艺术是人向动物学习的结果。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又作了深入论述:“诗的起源仿佛有两个原因,都是出于人的天性。人丛孩提的时候起就有摹仿的本能……起初那些天生最富于摹仿资质的人,使它一步步发展,后来就由临时口占而作出了诗歌。”他认为摹仿出自人的天性,是诗歌产生的原因。古罗马的贺拉斯和亚的观点相似。

摹仿论在欧洲古代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这一观点指出了文艺与自然有关,体现出了唯物主义思想,但其解决的仅仅是艺术方法的问题,没有真正指出艺术作为一个整体他的源泉是什么,而且把摹仿解释为天性违背了认识源于实践,这些是其不足。

文艺起源于游戏的理论最早由席勒倡导,该说认为艺术来自心灵过剩精力的发泄,人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物质与精神的束缚,渴望运用过剩的精力去达到自由,这就是游戏。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就是游戏论的推崇者,中国的《毛诗序》认为诗乐舞三位一体与游戏说有契合之处。

这一理论认为游戏出于人的审美需求,特别强调艺术发生中的主体原因,但是如果仅从生理意义上看艺术而忽视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是片面的,艺术作为社会活动而存在,其客观性是不容忽视的。

巫术说。19世纪以来,以泰勒、弗雷泽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家对原始部族的巫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原始人的思维方式尚不能分清主客观,认为万物都像自己一样是有灵魂的,他们通过巫术活动求得生存与发展,巫术活动中的咒语、图腾、禁忌、仪式等要素就是艺术起源。

人类史前史确实经历过一个所谓“巫术统治”的时代,从我们发现的某些史前艺术品上可以看到明显的巫术动机。但现有材料尚不足以证实巫术发生在文艺之前,也有众多史前文艺是与巫术无关的。很显然,巫术与艺术是相伴随的,他们都有更为深层的原因。

还有一种是情感表现与交流说,代表是雪莱与托尔斯泰。这一派认为人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对对象产生感情,也想让他人产生这种感情,而文艺作为一种编码解码的活动就是为了交流这种感情而产生的。雪莱的《诗辩》:诗歌是“野蛮人表达周围事物所感发他的情感”。作家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是人类表达情感的工具,起源于人们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

这一观点从一个侧面抓住了艺术表现人的心理特征,但他们总是把人的心理情感看成是与现实脱节的东西,使艺术起源这个问题抽象化、神秘化,殊不知,一切情感都有自身的起源因而不能成为艺术的起源,因此要追根究底,把文艺起源的研究深入到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中去。

三、马克思主义文艺起源论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文艺起源论认为:文艺起源于劳动。

首先,劳动为艺术发生创造了主体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也创造了能够从事文学活动的主体本身。艺术创作要求创作主体有一定的思维、语言能力和审美意识。我们知道古猿是人类的祖先,大量考古发现,约在1500万年前,地球气候发生变化许多森林变成草原,古猿被迫由树上生活改为地面生活,它们逐渐进化并直立行走,于是手被解放出来参加更复杂的劳动,手的解放与大脑的发育直接相连从而推动了其他器官的相应改善,显然,劳动在这个过程中一直起着决定性作用。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在改变“他身外的自然”的同时,也改变着“他自身的自然”,思维、语言、审美意识随之在劳动中发展起来。恩格斯说:“只是由与劳动,由于总是要去适应新的动作,由于这样所引起的肌肉、韧带以及经过更长的时间引起的骨骼的特殊发育遗传下来,而且由于这些遗传下来的灵巧性不断以新的方式应用于新的更复杂的动作,人的手才能达到这样高度的完善,以至像魔法一样造就了拉斐尔的绘画、托尔瓦德森的雕刻和帕格尼尼的音乐。”可见,没有劳动就没有文艺创作。

其次,劳动为原始艺术直接提供描写对象,在客观上为艺术提供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文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意识范畴,反映了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因而劳动作为认识形成与物质生产的动因决定了文艺的内容与形式。

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马克思主义文艺起源论的意义:高屋建瓴。所谓高屋建瓴是指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屋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现在多用来指某人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对问题阐述清楚到位。

无论是上述四种起源论中的哪一种都仅仅看到了表面,没有看到它们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存在的根源是什么,也就是说它们没有看到劳动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必须首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想过去那样做得相反。”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的第一个活动,这就是劳动,它既是人的起源也是人的其他一切活动的起源,无论是人的摹仿活动、巫术活动还是游戏活动都是孕育在劳动中的,随着劳动与生产的发展他们才逐渐从劳动中分化出来。因此,离开了劳动就不会有人类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更不会产生人类的政治、法律、宗教、文化等上层建筑。因此,摹仿、巫术、游戏等作为文艺起源的其他因素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图腾这种巫术活动的产生。有些原始部族以狼为图腾,这些原始人在保护家园、抵抗野兽侵袭的劳动中,一方面会因为某次与狼对抗的成功感受到自身的力量而激发起对自然更强的征服欲,另一方面又由于对抗中成员的伤亡感受到狼族的巨大力量而滋生出对狼的敬畏心,这种征服欲与敬畏心的交织就构成了狼图腾产生的心理基础,产生了对狼的膜拜及有关的巫术活动,显然这都是在劳动中产生的。也正是在劳动中,原始人或许因为与野兽对抗的成功而禁不住手舞足蹈,嬉戏追逐,这大概就是人类最初的游戏活动。所以,我们说劳动催生了摹仿、巫术、游戏、情感交流等活动,是艺术活动的直接动因。

我们知道,人作为文艺活动的创造者是是文艺活动产生的主体条件。摹仿说、巫术说等仅看到人从事的活动对文艺起源的作用,而并未站在人本身来看文艺起源的动因。所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起源伦的价值还体现在它从更为深入的根源入手研究文艺起源,即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也就是创造了文学活动的主体。

以往的文艺起源论在方法论上有一个共同的缺陷:认为原始文艺仅仅是由于某一因素的作用而产生的。这当然是很片面的。而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起源论透过人类活动的各种表象深入到本质中去看到了劳动是产生各种社会活动的根源,是艺术活动的直接动因,这样看来,劳动论对它们起到了归纳与总结的作用,而且使他们在劳动论的解释下更能显出合理之处。所以,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文艺起源论有高屋建瓴的意义与价值。

一言以蔽之,马克思主义文艺起源论发现了劳动这一根本因素,具有高屋建瓴的意义。

第6篇:劳动作文论文范文

时变参数下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是流星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而的,时变参数下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是篇高质量的论文,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对您论文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时变参数下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为免费毕业论文提供,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摘要]引入时变参数,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应用卡尔曼滤波算法,计算了我国1952年~2005年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时变参数影响关系。对于估计结果进行了协整检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关键词]时变参数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卡尔曼滤波

一、引言

在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中,一般把劳动、资本和科技作为最主要的投入要素,利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研究各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以劳动生产率为研究对象,量化分析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较少,我国是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劳动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异常重要,分析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通常的研究中,将劳动力因素分解为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参与率,分析劳动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般都是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得到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弹性(固定影响系数),即得到两者之间在样本区间内的平均影响关系。实际上,由于经济改革、各种各样的外界冲击和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结构正在逐渐发生变化,而用固定参数模型不能完全描述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不能反映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逐年的关系变化。因此,本文采用时变参数,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研究劳动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二、时变参数模型的建立

一般的固定参数模型

Y=KX+C+ut(1)

式中:Y-被解释变量,X-解释变量,K-弹性系数,C-常数项,ut-随机误差项。对于已知的X、Y序列,通过最小二乘法,可以估计出弹性系数K和常数项C(这里K、C估计出来的结果是固定不变的)。本文采用时变参数,建立的状态空间模型和方程(2-1)有所不同:

量测方程:

yt=c0+αtXt+ξt(2)

状态方程:

αt=λαt-1+Л+μt(3)

其中,yt、Xt、代表可观测向量,c0常数项,αt代表状态向量,是不可观测变量,有待估计。这里假设状态向量符合AR(1)过程。λ、Л为AR(1)系数,如果λ估计结果为1,Л估计结果为0,则为随机游走过程。ξt、μt为随机扰动项,假设遵循如下正态分布:μt~N(0,σt22),ξt~N(0,σt12)。量测方程(2)表示了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的一般关系,式中参数αt称为状态变量。方程(3)又称状态转移方程,描述了状态变量的生成过程。本文在计算过程中,假定状态向量符合随机游走,带有漂移的随机游走,AR(1)三种形式,计算结果显示,随机游走过程拟合最好,所以本文最终选定了状态方程:

αt=αt-1+μt(4)

三、时变参数模型的估计

1.数据说明

我国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

(5)

式中:lp-劳动生产率;y-产出,单位亿元;l-从业人员人数,单位万人。

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计算公式:

(6)

利用上述计算公式,按照1952年不变价格,对我国1952年~2005年间的劳动生产率及其增长率进行计算。

2.模型估计

采用方程(3)和(4)建立的状态空间模型,以GDP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以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解释变量,代入统计数据,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利用Eviews5.0即可将模型估计出来。限于篇幅,时变参数下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是流星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而的,时变参数下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是篇高质量的论文,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对您论文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时变参数下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为免费毕业论文提供,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本文略去时变参数估计结果以及方程残差表。

四、模型检验

对于估计结果,用Eviews软件对序列GDP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由单位跟检验结果,序列GDP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均是同阶单整序列,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平稳的线性组合。由于不能拒绝时变参数模型的回归残差是平稳时间序列的原假设,因此,可以认为状态空间模型的估计结果是可靠的,说明GDP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比例不断变化的协整关系,即变参数协整关系。

五、时变参数估计结果分析

根据时变参数模型计算结果分析时变参数趋势图,如图1所示,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对于GDP增长率弹性在1953年~2005期间,除了1958年有一个突增而外,基本处于下降状态,尤其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下降更快。但是对于GDP增长率始终是正的拉动作用。

样本区间内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对于GDP增长率弹性始终是正的,表明劳动生产率增长对于GDP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劳动生产率增长带动GDP与其同方向增长,只是不同的年份,劳动生产率增长带来的GDP增长有所不同。

样本区间内,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弹性呈现总体下降趋势,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每增加1%,拉动GDP增长的幅度降低。说明了劳动生产率增长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减弱,我国的经济增长更多的依赖于资本投入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对GDP增长率弹性大于1的年份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前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前,劳动生产率增长对于GDP增长的作用比较大,表明当时我国的经济增长中劳动的作用较为显著,经济增长中劳动增长带来的贡献较改革开放后大。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劳动生产率增长对于GDP增长的弹性大于1,表明经过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尝试性探索,生产力得到解放,经济体制改革的体制因素作用显现出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增强。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到了九十年代,劳动生产率提高所能带来的经济增长有所降低,经济增长转向更多地依赖资本投入增长和技术进步上来。

六、结论

本文利用我国宏观经济数据1952年~2005年,计算了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及其增长率,通过引入时变参数,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应用卡尔曼滤波算法,计算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时变参数影响关系。对于估计结果进行协整检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对时变弹性的估计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样本区间内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对于GDP增长率弹性始终是正的,表明劳动生产率增长对于GDP增长具有积极作用。

第7篇:劳动作文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劳动价值理论;价值;发展

一、劳动价值理论简述

“价值”这个概念是理论经济学中最抽象也最思辩的概念,价值理论也就成为了经济学中最抽象也最思辩的理论。“价值”是古典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现代西方经济学自十九世纪末的边际革命以来,逐渐离弃了这一概念,而形成一套不同于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话语系统。

就近代意义上的经济学而言,劳动价值理论源于威廉.配弟,斯密和李嘉图已对此有较深入的分析,并已在此基础上揭示出资本家、雇佣工人、土地所有者这一阶级结构及三者之间的阶级矛盾。

马克思改造了斯密和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利润、平均利润理论,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从而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自洽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作为科学的价值理论具有相当丰富的内容,其主要原理有:(1)劳动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范畴;(2)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了商品具有两因素;(3)劳动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理论;(4)总体劳动者理论;(5)商品的价值定义和商品价值理的决定;(6)价值的实体是劳动,剩余价值唯一源泉是活劳动;

二、对劳动价值论的诘难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由于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历史规律,因而自产生之日起就遭到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猛烈反对和尖锐抨击。庞巴维克说:只有驳倒劳动价值论,才能“给社会主义以根本的打击”。熊彼特也宣称,劳动价值理论在完全竞争以外的情况下完全不起作用,而即使在完全竞争条件的情况下,它也不曾顺利的起作用,除非劳动是生产唯一要素,而且一切劳动都具有同一性质。罗宾逊夫人、斯拉法、斯蒂德曼、萨缪尔森等人则从价值量的确定、价值的转形方面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进行非难。而张五常则更放言:二战以后科技进展一日千里,劳动价值理论已被公认为谬论。

在今日中国,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挑战更多来自昔日教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者。犹以南开谷书堂、上海钱伯海、北大晏智杰为著。谷书堂在其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写道:“说社会必要劳动创造价值与说劳动自身的生产力与劳动的资本生产力以及劳动的土地生产力共同创造价值,都是符合劳动价值论的。”“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都创造社会财富,都形成价值。”

钱伯海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之我见》一文中说:“生产诸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先进设备一.创造出比旧设备多得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从社会看,产品价值只分解为两个部分:V+M。”因此,亚当斯密关于价值全部分解为收入的论断“乃是一个精湛的见解和发现。”“按资分配,给以相应的报酬,不存在剥削的问题。”在《略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一文中说,“肯定一、二、三产业都创造价值,这无疑是对传统生产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巨大发展。”

晏智杰在其出版的《亚当.斯密以前的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两书,以及在《学术月刊》、《北京大学学报》、《经济日报》和《经济学动态》上发表的一系列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论文中,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暗含三个前提条件:一是物物交换;二是劳动以外的要素都是无偿的;三是劳动的内涵是体力劳动。因此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属于对简单商品生产、甚至比它更早的实物交换条件下的交换说明情况。他得出结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已不适用于说明劳动以外的要素有偿使用的现代经济和市场经济。

谷书堂反劳动价值论还顶着个帽子,钱伯海已完全用要素价值论代替劳动价值论,而晏智杰则一下让马克思回到了原始社会,劳动价值理论也自然成了马克思这个野蛮人的胡语。实际上晏智杰的理论只是熊彼特理论的一种翻版。

其实上述论者的一些逻辑错误在马克思那里就已有很完整的批判,当代学者对此的批判则以孙冶方、卫兴华、吴易风、何炼成、孟捷为代表。其谬实已不值多花精力。

劳动价值理论虽然从其产生之初就遭受到各种各样的非难和挑战,但是形形色色的供求价值论、生产费用论、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均衡价值论、创新价值论、垄断价格理论、知识价值理论、信息价值论等,不论是从自身的逻辑还是在解释现实问题方面,都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在一个层面上。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形形色色的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非难,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对坚持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发展的公正和公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不可再发展的理论,它必然也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原理是在一百多年前提出,是西方社会进入工业经济时代之初的产物。一百年来社会经济形态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对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提出了挑战。

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这是对学术界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探讨和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l、关于按要素分配的依据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实行按要素分配并不是承认要素价值论,而是承认要素在创造使用价值中的作用,承认要素的稀缺性,以利于节约资源,促进发展。

2、关于劳务(或服务)劳动的性质问题。目前大多学者认为应引入西方第三产业理论,承认服务业的劳动也是生产劳动,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3、关于流通领域劳动的性质问题。马克思认为在流通领域的继续生产过程是生产劳动并创造价值,而纯粹流通过程则是非生产劳动并不创造价值。一些学者认为,面对当前金融业空前发展的态势,后者应当用马克思的提出虚拟资本和创业利润理论来加以发展。

4、关于“总体工人”劳动的性质与价值创造问题。大多学者认为,应该随着时代经济的进步扩大“总体工人”的范围。

5、关于从事经济管理的劳动性质问题。马克思明确了在资本主义企业中从事管理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并创造价值。大多学者认为,从事中观和宏观管理的劳动也应是生产劳动,也创造价值,且比微观管理劳动创造的价值更大。

6、关于我国现阶段私有企业的定性问题。大多学者认为不应否认私有企业存在剥削,但也应承认他们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理应把他们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同时,在今日中国学术界讨论的劳动价值问题中,也有不少的伪问题。如:

l、所谓的劳动价值理论面临的新问题,很多是对价值这一概念本身没有弄清楚造成的。

如说:“由于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都发挥自己的作用,所以工资、利息、地租不过是根据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所作的贡献而给这些要素所有者的报酬,这也是按贡献分配。”,“生产诸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先进设备….创造出比旧设备多得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从社会看,产品价值只分解为两个部分:V+M。”因此,亚当斯密关于价值全部分解为收入的论断“乃是一个精湛的见解和发现。”“按资分配,给以相应的报酬,不存在剥削的问题。”等等,就是混淆了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概念,混淆了价值的创造和使用价值的创造。

我们讨论价值,首先要回到价值概念自身。马克思的价值是个商品概念,商品的特色是产权明晰基础上的交换,价值体现的是交换关系。讨论问题首先要有明确的范畴。英语价值一词有几个单词,中文价值一词从日文翻译,中国所谓的经济学者或经济学爱好者,讨论价值这一概念时往往受传统语义影响。而中国传统价值一词多指有用性。这一概念正好与经济学讨论的价值概念处于矛盾的另一方。

2、物化劳动和非物化劳动是不是都创造价值的问题,第三产业是不是都创造价值的问题。

马克思在谈到与价值的对立的概念时,使用的是”使用价值”这个概念而不是“物”这个概念。马克思谈物化劳动的凝结使用的是物化一般的概念即抽象的概念,而不是指具体的物概念。马克思那个时代第三产、不发达,因而马克思当时并未作具体论述,只是在剩余价值理论》第一卷中顺便提及。李江帆在《服务消费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一文中认为,服务消费品价值的形成与物质产品价值的形成皆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是它不物化在一个物质产品中;二是它的生产、交换与消费是同时进行的过程;三是它具有流动性与凝结性的特点;四是有时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阶段随最终产品的复杂程度而延长,因而这一阶段创造的价值也增大。李江帆讨论了服务劳动即非物化劳动创造的商品及其价值特点,其它一些经济学者虽然也认为一些非物化劳动和第三产业创造价值,但是他们对于哪些非物化劳动或第三产业的那些部门的劳动创造价值问题,却并未能在理论上作出清晰的说明。

其实讨论非物化劳动和第三产业创不创造价值的问题,可以引入西方经济学中的产权、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概念。价值是商品的特性,而商品必须是产权清晰的交换物。因而可以认定非物化劳动或第三产业部门中,生产公共物品的劳动或部门不创造价值,生产私人物品的劳动或部门才创造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的属性,不是商品的东西是谈不上价值的,而不具有明确的产权边界,不能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就不是商品。

3、如何理解劳动时间越来越短,产品越来越多而认为新技术也创造价值的问题。

在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的情况下,一些学者认为,劳动时间已经和劳动价值量没有直接的关系了。认为创造财富的主要源泉已由劳动转化为资本,进而转化为科学技术。认为机器大工业、知识经济已使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原则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8篇:劳动作文论文范文

论文关健词:劳动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发展历史比较

论文摘要:在经济学界,有关劳动价值理论和效用价值理论的争论从未停息过。将从两者产生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著作、主要理论以及历史观、人性观和阶级观等角度对两者做出相应的比较分析。

1.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产生的历史背景的比较分析

1.1劳动价值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在英国巧世纪末开始的“圈地运动”中,大量失去土地和生产资料的农民进人城市工厂,也促进了城市.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生产和商业一体化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过去那种仅仅根据商品价格差来理解利润的方法存在着很多困难。人们开始从现实经济现象出发去寻求一种解释价格和利润的新方法、新理论。同时,随着资本主义劳动分工的不断深化,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一些经济思想家对劳动与价格和利润的关系进行了思考。他们认为,商品交换时的价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的,从而利润的源泉也必然是劳动。1662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其著作《赋税论》中首次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后来经过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在对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对劳动价值论作出了完善和发展,最后形成了完整、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1.2效用价值论产生的历史背景。19世纪4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早期,欧洲大陆的工业化使得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其中尤其以英国的工业化增长最为突出。为了摆脱由劳动价值论所带来的的阶级冲突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和谐,萨伊、西尼尔等人开始从主观理和物品效用角度来解释价值及其形扇丈程,构建了效用价值论的基本框架,到了19世纪70年代,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斯各自同时建立了边际效用价值理论,标志着作为新古典主义核心的效用价值理论的形成。

2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代表人物及著作

2.1劳动价值论的代表人物及著作。代表人物及著作:威廉.配第0斌税论》、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马克思《本论》。

威廉.配第在经济学说史上被视为最早研究并提出劳动价值论的经济学家。他在1662年出版的著作《赋税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他将价值的源泉归结为劳动,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

亚当·斯密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首次提出了所有生产商品的劳动都能创造价值的观点,把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归结为一般的社会劳动。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一书中,斯密提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大卫·李嘉图在批判地继承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劳动价值理论。李嘉图在其代表著作《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一书中,对劳动价值论作出了更为深人和科学的论述。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指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在其代表著作《资本论》中,继承了古典政治指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正确理论观点,还首次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学说,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利学的基础。

2.2效用价值论的代表人物及著作。代表人物及著作:边沁《道德和立法原理通论》、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瓦尔拉斯醉经济学要义。

效用价值论以物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人对物品效用的主观理评价解释价值及其形成过程的经济理论。效用价值论在19世纪60年代前主要表现为一般效用论,自19世纪70年代后主要表现为边际效用论。19世纪70年初期,门格尔、杰文斯和瓦尔拉斯各自阐述并建立了边际效用论,标志着以心理分析和边际分析为特征来研究价值和其他经济现象的边际效用学派的诞生,古典经济学杨合的效用价值论的最终形成。边沁在其著作《道德和立法原理通论》中提到“人类所有的动机都起源于对快乐最大化的追求”。边沁认为,人们的一系列动机,都是追求快乐、避免痛苦的表现形式。边沁从效用论的角度提出“财富的大小通过价值大小的柳夏才能得以确定”。这意味着:效用的增加,提高了商品的价值,因此增加了所有者拥有的财富。

萨伊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指出,商品的价格或交换价值,完全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或效用,他背弃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的观点,将价值的起源归结为效用。

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杰文斯、法国的瓦尔拉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各自独立地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要义》、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这三部著作的出版,标志着边际学派的诞生以及作为新占典经济学筷:的效用价值论的形成。

3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两者历史观、人性观和观的不同

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矛盾的论证。劳动创造价值,不仅是劳动者社会作用的体现,而目使人本质发展的展示,是人类进步的根据。劳动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使人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人本质的核要素。

在人性观方面,斯密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将人的本性看作是自私自利的,每个经济人在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会增进整个社会的利益。与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相同,效用价值论在人性观一样认为天是自私的。

在阶级观方面,劳动价值论在劳动者的历史观的基础上论述了劳动者的经济观。马克思在继承古典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并由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它使无产阶级看清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共同联合起来反对资产阶级的剥削,争取自身的解放。

4劳动价值观和效用价值观两者主要的理论观点的比较分析

两者主要的理论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因此,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即商品的价值来源于生产商品所付出的劳动。而效用价值论则认为,商品的价值就是财富的效用(使用价值),因此,按照效用价值论的观点,生产商品的三要素一一劳动、资本和土地都是商品价值的源泉。

第9篇:劳动作文论文范文

关键词:劳动力城乡流动;流动数量;影响因素

一、 文献回顾

劳动力流动问题一直为经济学家和其他社会学家所关注。17世纪威廉・配第认为,工业收益比农业的多,而商业收益比工业的多,这种产业间的收益差促使劳动力在产业间流动,使得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1940年,科林・克拉克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将从农业部门流向到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刘易斯在1954年首次提出“二元经济结构”的劳动力流动模型,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中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以从事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和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传统和现代部门在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上存在的差异,使传统部门的劳动力不断向现代部门转移,从而引起劳动力的流动。费景汉、拉尼斯在刘易斯二元劳动力流动理论的基础上对刘易斯模型进行了修正,强调工业与农业部门发展间的内在联系和平衡关系。1961年,乔根森对劳动力流动模型做了新的补充,指出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不在于生产率的增加,而在于消费,是消费需求的拉动导致了劳动力流动。20世纪70年代初,托达罗提出了二元经济劳动力配置模型。他认为,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原因在于城乡相对经济收益,不仅由城市与农村的收入差距决定,同时受进入城市获得工作的机会和概率影响。李对劳动力流动的推力、拉力和中间因素进行了研究,在博格等人劳动力转移推拉理论的基础上,添加了距离远近、物质障碍、文化差异等中间因素,他认为劳动力流动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是各种要素相互作用后的共同结果。

国内学者对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对国外理论和模型的学习和借鉴,并根据国内现况提出新的观点。高国力将区域经济收入差距带入托达罗期望收入模型,发现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收入差距是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蔡将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分成两个阶段,研究制度因素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发现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阻碍了城乡劳动力流动。朱农将资本存量作为研究中介,分析劳动力流动与政策演变间的关系,指出在区域初始资本存量较少时,城市政策将禁止农村劳动力的流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资本存量不断增加,城市需要农村的劳动力的流入来增加城市的产出,城市政策将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入。肖群鹰和刘慧君研究了我国以往省际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发现流出和流入入省份间的期望收入、收入差距、迁移成本、劳动力分布是省际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从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实际出发,徐育才在劳动力流动推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三力模型”。他认为市场因素、政治与行政制度安排、劳动者能力是影响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三大因素,指出破除劳动力流动障碍将有利于促进劳动力的流动。王子成在研究劳动力工资决定机制时指出,与“刘-费-拉”二元经济模型中农村劳动力获得的工资是制度工资不同,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制度工资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最低工资,最低工资由地方政府和企业博弈决定,并非市场机制下的均衡。

二、 劳动力流动理论模型

三、 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实证检验

本部分在前文构建的劳动力流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回归模型,基于全国30个省(市)的相关数据,研究劳动力城乡流动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说明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劳动力城乡流动。

1. 数据来源。本文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为7年(2006年~2012年),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30个省(市)的地方统计年鉴。变量包括城镇地区工资收入水平、农村地区工资收入水平、流动成本、城镇地区产出水平、就业概率、资本价格。具体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3. 实证结果。实证结果显示,劳动力流动数量与资本价格、农村地区收入水平、流动成本呈负相关,与就业概率、城镇地区收入水平、城镇地区产出水平呈正相关,实证分析从量化角度证实了理论模型的结论。

四、 结论

本文构建的劳动力流动理论模型,实质上是基于对区域之间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差异将明显影响劳动力做出流动决定的认知。由于区域之间存在这些差异,劳动力具有天然的流动性。理论模型分析得出,劳动力流动数量是流入区域劳动力数量、流出区域工资收入水平、流动成本、资本价格的减函数,劳动力流动数量随流入区域劳动力就业数量、流出区域工资水平、流动成本资本价格的增加而减少;劳动力流动数量是流入区域产出水平、流入区域就业概率的增函数,劳动力流动数量随流入区域产出水平、流入区域就业概率的增加而增加;根据假设条件,当0

参考文献:

1. 威廉・配第.赋税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 徐育才.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推拉模型”到“三力模型”的设想.学术研究,2006,(5).

3. 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4. 肖群鹰,刘慧君.基于QAP算法的省际劳动力迁移动因理论再检验.中国人口科学,2007,(4).

5. 费景汉,拉尼斯.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理论和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6. Jorgenson,D.W.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Economic Journal,1961,(11).

7. 乔根森.二元经济的发展.经济学杂志,1961,(6);剩余农业劳动与二元经济发展.牛津经济论文集,1967,(11).

8. 王子成.农村外出劳动力工资决定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华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9. 高国力.区域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迁移.经济地理,1995,(2).

基金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北京率先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研究”(项目号:13ZDA04);农业部软科学课题“我国城乡一体化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研究”(项目号:201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