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实践与素质拓展范文

劳动实践与素质拓展精选(九篇)

劳动实践与素质拓展

第1篇:劳动实践与素质拓展范文

一、通过国防教育和学军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在活动期间,我校开展了国防教育专题教育讲座及参观“红西路军西征史――悲壮的历程”史料展,以丰富的内容、灵活的形式和多元的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学习单个军人徒手队列动作、三大步伐及擒敌拳,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站姿、走姿及基本的自护技能,让学生能在学习和生活中能有军人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和严谨自律的行为风范,从而提高组织纪律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同时,通过军事训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既锻炼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又形成了良好的学风、班风,还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通过行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内务》《队列》和《纪律》三大条令,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及“六不准”“六学会” 的学习,让学生时刻规范自我行为,帮助学生改掉他们身上所存在各种不良习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个人发展以及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通过严格的、长期反复的日常管理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把学校行为规范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把学生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意志品质。

三、通过参加感恩主题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知恩报恩的品质,提高个性成熟度

为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以感恩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人和事,我校每期组织学生参加感恩“六个一”教育活动。即:学唱一首感恩的歌;算一笔感恩的帐,算一笔感恩的帐;写一封致爸爸妈妈的感恩信;参加一次感恩主题教育演讲会;坚持做一件感恩的事,如打电话向父母道声安或周末坚持帮助父母做家务。通过“常怀感恩心,走好人生路”主题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知恩感恩,奉献社会”的情感,引导学生逐步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观念,使学生逐渐成为一个知恩感恩、富有责任感的人。

四、通过科学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适应时展的需要,这也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我校作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基地的优势资源,开展以学生探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科学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不仅获得知识,更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在实践活动课程中,我校注重提倡学生相互合作、相互探究,使他们在实践中实现思想上的碰撞,产生创新的火花,使学生在实践中快乐地学习。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例如,创新思维室里有诸多关于智力训练、猜谜益智、互动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培养的教学设施,这对青少年的思维发散及想象能力拓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五、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情趣

我校针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知识结构、身心特点和新课改要求,通过观摩学习、实地观察、调查分析、分组实验、参与实践等形式,有计划地开展花木栽培、果树管理和动植物品种识别等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教育。在劳动实践活动中,精心设计三维目标,使学生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拓展视野,培养情感。

六、通过磨难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

学生坚强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活动期间,我校除了通过专题讲座和日常思想教育等方式向学生讲述意志锻炼的意义、方法外,还组织学生参加“走模拟长征路”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红军当年为了广大人民能摆脱苦难而流血牺牲的悲壮历史,从而激发学生珍惜现在幸福生活的情感。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徒步行军、跨沟跃河、攀爬沙丘的艰辛,参与勇夺红旗、战术训练、防空演练等战术活动,掌握基本的防空技能。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了疲劳、伤痛、严寒、酷暑,这将会使他们变得不再娇气,敢于面对困难,意志更加坚强,使他们学会了自立、自强,能独立生存,同时,同学之间的互助互爱和同学情谊更加深厚,集体更加团结。

七、通过拓展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良好个性品质

现在的独生子女大都性格孤僻,不善于与人交际,普遍存在心理脆弱等问题。基于如此考虑,我校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拓展训练项目,目的是帮助学生打破人员之间的坚冰,建立积极向上的信念,提高学生沟通执行的能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学生在拓展训练活动中可以发现到自身的潜能,增强自信,克服心理上的惰性和恐惧心理,磨炼战胜困难的毅力。同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充分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增强集体的参与意识和责任心,帮助学生有效改善人际关系。每天下午的拓展训练课:“水上拓展”“高空组合”“毕业墙”“梅花桩”“信任背摔”“礼让先行”等项目使学生激情倍增。通过开展素质拓展项目,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且使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快乐,不仅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个体的应变力,还增强了成员之间的沟通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我校积极探索德育途径,遵循德育规律,按照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的德育过程,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2篇:劳动实践与素质拓展范文

关键词: 劳动技术课 重要性 综合素质

1.引言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注重升学率,学生只追求学习成绩的提高,大多缺少吃苦耐劳的品质,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求,应当转变传统的培养模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该加强劳动技术教育。

2.劳动技术课的内涵及现状

劳动技术并不是指单纯的体力劳动,劳动技术课是指将生产劳动与知识教育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劳动技术课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它渗透着德育、美育和智育的功能,在向学生传授劳动技能的同时,在无形中也向学生输入热爱劳动、热爱家乡和人民的思想,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教育工作者应当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不能只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应当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劳动技术课是实现素质教育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

我国的劳动技术课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没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受到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们普遍比较重视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对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相对轻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认识到劳动技术课的重要性;选用的教材与实践联系不太密切,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学设备也不完善,具有专业技能的教师相对较少。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求,应当转变观念,提高对劳动技术课的重视,加强劳动技术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

3.劳动技术课的重要性

3.1劳动技术课能加强学生的德育培养

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以教材为载体,有意识地将德育融入到教学之中。教师应当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创设情境,自然地将德育观念传授给同学,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责任感和爱国意识。劳动技术课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实施手段和主要途径,劳动技术教育是把技术理性与社会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劳动技术课将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在多元的实践活动中加以深化,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艰苦朴素的品质。

劳动技术课具有实践性和教育性的特点,因此,应当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劳动实践,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接受思想教育,让他们在劳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光荣和艰辛,克服懒惰、散漫的毛病,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劳动观念,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劳动技术与道德教育相辅相成,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德育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学习品德,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劳动能力。

3.2劳动技术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立能力

当今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不重注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造成许多学生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劳动观念不强和动手能力较差。劳动技术课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和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课堂中讲解一下各种衣物面料的特性及不同洗涤剂的功能,同时利用不同的洗涤剂来洗不同面料物品上的污渍,再将实验结果进行比对。让同学们做记录,回家之后自己动手进行洗涤。这样既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劳动技术课的形式应当多样化,这样就可以避免枯燥乏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授菜肴烹饪、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宾客礼仪等内容。由于男女学生感兴趣的劳动技能不相同,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要求,适时调整教学重点,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教学。比如,女生重点学习洗涤、烹饪等劳动技能,男生重点学习家电维修等劳动技能。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动手能力。

3.4劳动技术课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领域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如:园艺、工艺美术、家电维修、烹饪、裁剪缝纫等,其中含有化学、物理、生物、几何等多种知识。劳动技术课能够使学生在其他学科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领域。通过实践,理论知识得以深化和升华,在实际操作中解决各种问题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水平

加强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基础首先是教材建设,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注重选用教材的思想性、先进性、基础性和实践性。教材内容应当包含服务性劳动能力和工农业劳动技能两方面。其次,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前提条件是教育基地建设,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劳动技术教育的投资力度,建立一个规模较大的劳动技术教育基地,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最后,应当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各个学校应当挑选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较高,动手能力较强且热爱劳动技术教学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建立一支从事劳动技术课教学的专任教师队伍,以保证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5.结语

劳动技术课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具有趣味性和技术性,能够引导学生在追求知识的同时,注重劳动技能的培养。同时,劳动技术课在学生德育、美育和智育的培养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劳动技术教育适应了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创新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第3篇:劳动实践与素质拓展范文

【关键词】 科创;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46-01

1 课题研究,指导发展

1.1 “科创”教育构建的理念

把握现代劳技教育的目标,强化劳科创教育的整合,发挥课程的共通能力,拓展学生的劳技学习空间,提高劳技课的科技含量,就是提高劳技课本身的质量,现代劳技教育应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载体。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 “ 劳技、科技、创造” 一体化教育新体系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和推广性价值。我们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技教育充分融合于实践活动中。综合实践课是人文精神与劳科创教育结合的典型课程,它能有效地使学生获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劳创教育整合的道路已经开通。这是现代劳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完全符合当今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

1.2 “劳科创”一体化教育的操作模式

以劳技动手实践为基础为原动力(称为“帆” ),以现代科技教育,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为重点(称为“船”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称为“航向” )。

1.3 “劳科创”一体化教育的操作途径

“一体化”教育已经从认知领域拓展到情意领域,改变了科技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着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实践能力和行为习惯。实现了科技教育与学科教育充分整合,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充分整合,科技教育与学力教育充分整合,形成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格完美同步,走出了一条“科劳”育人的五彩路。

2 课程改革,适应发展

进一步深化“生活与劳动”课改革,改变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知识编排重复等“浪费”现象。加强劳技课与不同学科知识间的整合,以有限的学习时间,不同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技能。我们的做法是适当调整“生活与劳动”课内容,开设校本课程(创造教育课、现代科技课)。

2.1 优化“创造教育劳技课”

在劳技教育中强化科技教育。我校生活类多数内容归于常识课,手工类部分内容与工艺美术合并。强化了课内课外创造教育劳技课的动手动脑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创造” 。

①借题发挥,引导联想。

在劳技课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启发联想,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有意识的点拨,师生的互相启发,培养了联想的品质(方向性、准确性和深刻性)。小发明作品也由此应运而生。

②改变原有,发展求异。

在劳动技能传授课中,我们始终以学生的“动”为劳技课的主要形式。让智慧在手指尖上闪光。学生浓郁的创作兴趣,敲开了了五彩的智慧门帘。

③展示形态,启发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火花。在劳动课教学中,教师结合原作品引导学生变式想象。如在拼盘比赛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由此及彼发散式的想象力,每人给拼盘取一名,并进行广告语比赛,学生在联想中驰骋万里,想象创造。

2.2 开设“创造性思维训练课”

我们根据创造性思维的三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对学生进行了不同层次的训练,教师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由此及彼的发散式思维能力,使学生见景生情,揽物感怀,思绪万千,在联想中学习创造。

在上课中我们应强调“四个主导” 。发挥教师组织驾驭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及其过程的主导作用;发挥教师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主导作用;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发挥教师动手演示的主导作用。

3 科劳活动,主体发展

3.1 开展研究性学习,努力提升科学素养。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落实了“ 四个突出” :突出“ 玩” 中学:激发兴趣。突出“ 创” 中学:培养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突出“做”中学:培养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突出“用”中学:运用科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有所发现。在劳科实践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努力做到“ 五个学会” :学会关心环境,学会实践研究,学会创造创新,学会科技服务,学会科学评价。

3.2 小科学院的日常活动是以研究型课程和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主体研究中落实。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 开课、结题、科学小论坛、小课题经验交流会、小科学院的年会及科学讨论会) ,指导主题活动的普及。

3.3 增学力――铸造科技金钥匙

①面向全体分层推进:在活动方式上我们采用参与意识的单项研究性学习的普及层和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的提高层相结合开展活动。在智能学习上,我们努力建立合理的科劳知识与科学方法学习相吻合的层次结构。如低段通过小种植、小养殖着重训练用感官观察;中段通过劳技制作着重训练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后,找出异同点。科学方法学习的层次由“低级科学方法加工”向“初级科学方法” 递进,科学知识学习的层次由对事物的感知发展向理性思考递进。

②模块主题课程优化

第4篇:劳动实践与素质拓展范文

从中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创办背景、在中职学生中开展能力拓展训练的目的与意义、开展能力拓展训练的模式与效果三个方面,就如何创新社会实践模式,提升中职学生素质进行了探讨。

中职生 社会实践 素质

一、中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创办背景

1.职业学校学生的思品素养问题特征及分析

伴随着素质教育近十年的尝试,摆在职业学校工作者面前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是:社会在转型,青少年生存环境复杂化、多样化;家庭、非正式群体、社区、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往往不协调,甚至矛盾、失衡;学生实习和就业的行业流动性大,收入低,就业压力大;“80后”对职业的忠诚度、对企业单位的忠诚度有所下降;提前出现待业族、失业族、歇业族乃至成为“啃老族”;校园日趋社会化,职校学生的共性问题主要集中在个人主义严重、追求享受、盲目交友、厌学、沉缅于网络等不良嗜好,懒惰、自私、偏激、意志薄弱、承受能力差等,心理障碍与人格障碍问题也相对较多。

与此同时,许多企业人士认为,“适应性差”及“能力不足”是困扰中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企业对学生素质及能力的要求中,首先,是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其次,是毕业生的“适应性与综合能力”;第三,为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许多毕业生对自己“适应性”(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竞争环境)不自信,对自己“综合能力”(综合能力包括:独立生活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不自信;自律能力差——上班迟到、早退、说脏话是家常便饭,不服从管理的事时有发生;自身形象差——仪表不规范、行为不拘小节、语言不规范、不文明;沟通交往能力差。人际交往方式还处于自我发现和模仿阶段。

2.开展中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理念的推广与目标的实施的需要

2005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指出: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优化教学与训练环节,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如何进一步推进职业学校就业与创业教育工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是职业学校面临的隐性迫切问题。经过几年来,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曲折探索,课程改革的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的实践探索、项目教学的研究与尝试给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注入了活力与生命力,实施以就业为导向、学生为主体、项目任务为主线、提升学生能力为本位、关怀学生成长为宗旨的人性化教育教学必然取代传统教育而成为21世纪新教育风暴。在这样的背景氛围下,以拓展训练为模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了职业学校学生成长发展人性化、能力本位教育的良方妙药和创新途径。

为了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及道德品质,泉州市中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安溪县慈山农业学校)在累积创办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以拓展训练形式的中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模式,并进行了新的尝试,打破传统的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在全面加强和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礼仪交往素质、身体心理素质、适应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在中职学生中开展能力拓展训练的目的与意义

1.什么是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英文“OUTWAR—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返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它起源于欧洲,原为二战时期的士兵生存训练,现已拓展拓深广泛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培训、团队整合、野外生存训练和探险活动,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已成为西方和外资企业首选的教育培训的手段和有效途径。拓展训练被引入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增长的中国不过近十年的时间,外企白领、内资管理层、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对这个名词已不再陌生。

在中职学生中开展拓展训练,能让学生在活动与实践中真正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结合专业技能、专业素养,充分激发其才智与潜能,提升个人素质,熔炼团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心智人格的完善,突显职业教育功能,缩短学生踏入社会的磨合适应期,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打造新世纪优质人才所需基本素养。

2.以拓展训练为模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能力,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锻炼身体、加强合作意识,这都是目前中职学生应该增强的地方。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去体验、去交流、去感悟、去反思,对培养团队精神,发掘潜力,增强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拓展训练平台,让学生体验怎样处理好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约束,团结协作与创新,包括大局意识与个性的关系,并且把知识趣味性和挑战性融合进去,能从中悟出很多人生道理和人生哲学。培育团队共识和归属感,不仅有利于启发学生树立谋略意识和大局意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沟通能力、说服能力、协作能力,创造信任、团结的气氛,有效利用组织内资源和技能,增强团队的责任感和凝聚力。实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激发潜能,熔炼团队”的目的。

3.贯彻落实人才强国、人才强市战略,从源头培养大批优秀技术人才

作为中职学生,不仅要有娴熟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完善的人格、良好的沟通能力。以拓展训练为模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旨在提升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训练过程,通过训练课程能够有效地拓展人的潜能,提升和强化个人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建立高尚而有尊严的人格;同时让团队成员能更深刻地体验个人与集体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从而激发出团队更高昂的学习热诚和拼搏创新的动力,使团队更富凝聚力。在塑造团队活力的同时,推动个人成长的不断增值。训练内容丰富生动,寓意深刻,以体验启发作为教育手段,学生参与的训练将成为他们终身难忘的经历,从而让每一系列活动中所寓意的深刻的道理和观念,能牢牢地扎根在团队和每个成员的潜意识中,并且能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合作中发挥应有的效用。

三、开展能力拓展训练的模式与效果

大家都知道,职业学校的学生质量相对高中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差距的。有人总结“三不来”,学习好的不来;家里有钱的不来;干部子女不来。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道德品质缺失,有些还可能成为“问题学生”。所以,中职学校的教师都感到职校的学生一是难教,二是难管。要想使这样的学生群体在学校通过二至三年的学习,一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文化水平,使他们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步入社会后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社会的进步力量;二是使他们掌握一门技术,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自食其力,逐步成为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成为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三是使他们学会做人,培育他们的阳光心态,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提高他们抵御挫折的能力,使他们懂得感恩、回报、奉献、创造、进取的含义,就必须处理好“管”“教”的关系,采取切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0以来,泉州市中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安溪县慈山农业学校)接受了泉州市4000多名学校中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基地认真制定了一套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具有军事训练与封闭管理特色、就业指导并求职培训特色、礼仪规范和心理疏导特色、能力拓展及行为养成特色的活动方案,让教官都运用体验式的拓展模式,组织学生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取得了巨大成功。

(1)利用个人挑战项目。空中断桥、室內攀岩、高空秋千、荡气回肠、信任背摔、高空梅花桩、云梯等项目,挑战学生的极限,挖掘学生潜能,增强自信心。

(2)采用团队项目。轨道电车、毕业墙、天梯、合力过桥、齐心协力、携手并进等项目,溶炼团队意识,发挥团队作用,学会怎样与群体合作。

(3)通过情景项目。疯狂数字、孤岛求生、生死电网等项目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宽思维,学会资源的整合利用。

(4)通过交流项目。一分钟自我展示、笑容可掬、肢体语言、直呼其名、穿越雷阵、野炊等项目,让学生学会沟通交流,分工协作。

(5)通过情感项目。风雨人生、人椅、礼让通行、感恩的心等项目,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承担责任,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6)通过氛围创设。通过建立团队、选队长、定队名、选口号、定队歌、团队破冰、团队融合,树立学员的团队意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是一个人,我们是一个完美的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相信自己比努力更重要”“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等口号始终响彻在活动场地上空,让激励自己、相信团队的意识在学生意识中扎根。

在活动中,基地教官注重分享、引导、交流,让学生谈感悟,很多项目都让学生明白,没有他人的帮助,自己很多事是做不到的。在总结时,很多学生想到父母、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朋友同学对自己的帮助,以至于热泪盈眶,泣不成声。实践的目的非常明确——让学生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员工应该具备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服从管理、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还要会学感恩他人,感恩社会。五天的活动,学生的转变非常显著,效果非常明显。

第5篇:劳动实践与素质拓展范文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要素价值论 国民生产总值 第三产业 劳动生产率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全面反映第一、二、三产业的总成果和总水平,便于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作经济比较,以及反映产业结构状况及变化趋势,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逐渐放弃了原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与社会总产值指标相联系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简称MPS核算体系,改用与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相联系的国民经济账户核算体系,简称SNA核算体系。

    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和社会总产值指标相比,其主要优点在于:(1)它只计算了最终产品的价值(或各种产品的增加值),而没有计人中间产品的价值,因而在它里面不包含重复计算的部分,而社会总产值指标把中间产品的价值作了重复计算;(2)它不仅计人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而且计人了所有服务部门的增加值,因而反映了现代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教育、科学技术、金融等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由于有这两个优点,国民生产总值被认为比较真实和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水平和整体实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真实和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所以从MPS核算体系向SNA核算体系的转变,是我国经济核算领域的一次重要实践创新和理论突破。但是,在我国SNA核算体系的建立,是否意味着我国经济理论基础发生转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劳动价值论失去了在我国的基础理论地位?是否要用西方经济学的多元价值论或要素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的指导地位,重建价值理论体系?SNA核算体系能否在劳动价值论的范围内得到释解?这些问题在理论界产生了不同看法和争论。本文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以求批评指正。

    二、对几种代表性观点的述评

    本文首先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一简单述评:

    有一种观点认为,劳动价值论是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真理,SNA核算体系和劳动价值论是对立的,没有必要为SNA提供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基于SNA核算体系对劳动价值论所作的拓展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有作者说:“在我们看来,为了进行国际比较,采用SNA进行国民经济的统计核算是必要的,但是,正如吴易风同志所指出的,‘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给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提供劳动价值论基础。’钱(伯海)先生说吴易风同志把话‘讲绝了,一点回旋余地也没有’,看来,钱先生也好,(钱先生的)20位博士生也好,都是在为找到‘一点儿回旋余地’而努力。但是,因为SNA的理论基础和劳动价值论是根本对立的,要想为SNA建立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就像马克思说的,是‘企图调和不能调和的东西’,还必需指出的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经过一百多年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其本身也早已成为一个客观存在,不是想怎样‘解释’就可以怎样‘解释’,想怎样‘改造’就可以怎样‘改造’的。” 

    上述观点是作者在批评钱伯海教授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时提出的。持这种观点的人实际上把马克思主义看成了封闭的理论体系,阻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通道,削弱了劳动价值论在发展了的社会现实面前的说服力,正好为劳动价值论的否定者提供了口实。晏智杰教授就说:“如果SNA制度的理论基础不是劳动价值论,而劳动价值论又真如上述作者所言,那么SNA这种制度本身也必定不会是正确的了;既然不正确,当然就应予以否定或取消,并恢复原先的基于劳动价值论的MPS制度,或者,除了‘进行国际比较’以外,不能容许将SNA用于其它方面,等等。但是这样一来还有一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如果这种核算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不科学的,那么基于这种理论基础所进行的‘国际比较’还能是可靠可信的吗?结论当然也应当是否定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劳动价值论与SNA核算体系是不相容的,说明在新的社会现实面前劳动价值论已经失去了令人信服的解说力,应该用西方经济学的多元要素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重塑经济学的价值论基础。晏智杰教授认为,从MPS到SNA核算体系的转变,表明我国已经从传统的一元劳动价值论转向同它对立的多元要素价值论,这“无疑于一场思想革命”。SNA制度就是多元要素价值论的体现和运用,“要求现代SNA制度体现劳动价值论的要求,哪怕是扩大的或发展的劳动价值论的要求,不能说决不可能,至少是很不现实的。

    其实,SNA核算体系与MPS核算体系相比,只是拓宽了生产性劳动的范围,把第三产业服务行业也纳人生产性劳动的范围,成为价值创造的源泉,这里只是涉及生产性劳动范围大小的问题,并不能由此导出多元要素价值论,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和资本、土地、自然力等能否创造价值不是一回事。晏智杰教授为了肯定他的多元要素价值论,硬要把SNA核算体系与要素价值论结合在一起,把MPS核算体系与劳动价值论结合在一起,认为即使扩展生产性劳动的范围,也无益于弥补劳动价值论的缺陷和不足,以至得出否定劳动价值论的结论。但是遗憾的是晏智杰教授在他的文章中也并没有拿出多少令人信服的论据,来说明SNA制度与要素价值论一定就是相容的,SNA制度的合理性并非一定就能说明要素价值论是正确的。

第6篇:劳动实践与素质拓展范文

关键词 劳技课 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

国家教委决定在普通高中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这是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战略措施。

从一定意义上说,高中生的素质决定了劳动者的素质和全民族的素质。我国高中生的基础知识是扎实的,但动手能力差,劳动观点淡薄,依赖性强,缺步艰 苦奋斗精神。加上现在教育领域中旧的教育观点和思维方式,使教育方针得不到 全面贯彻,以智育代替其它“四育”,将学生整天关在教室里,埋在“题海”中,国家教委颁布了七年之久的《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稿)》,在学校里得不到认真贯彻。高中劳技课教学总时数还达不到。大纲要求的1/5高中生实际接受劳技教育和培训的只有10%,每年近3000万就业的高中生中绝大多数没有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这种轻视劳技教育,忽视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缺乏教育改革紧追感的倾向,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

提高学生素质,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五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劳技教育必须给予重视。

一、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不言而喻,劳技课是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一门学科。如电工、制图、电脑、摄影、缝纫裁剪、毛线编织、果树栽培、花卉盆景、工艺美术及科技制作等,这些课程中就含有学生所学过的物理、化学、生物、几何和美学知识。至于科技制作,当然要更多地涉及各方面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虽然并非难事,但这些知识都 是高中其他学科教学中所不涉及的,因而,劳技课能够更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而且由于接触实际,贴近生活,这些知识对于学生了解实际,认识生活,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

劳动技术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学生学到一定的劳动技能的同时,要在学生的心 目中树立“劳动者光荣、劳动创造美”的观念,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劳动教育,培养他们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技能,使他们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劳技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 ,根据大纲、并结合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劳技课教案,准备好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教具、学具,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劳技课的教学效益。在教学中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树立以劳动为荣,以不劳动为耻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将来更好地为社会创造财富。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

劳动技术课属于技术性课程,根据劳技课的知识性、教育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劳动能力,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醒目的地方镶嵌一幅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足以说明“做过”的重要性,有位名人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身”,也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不枯竭的动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提供实践场所,培养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

创新不是凭空臆造的,它是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基础之上的。劳动课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在课堂里教师讲授一些劳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布置学生课后或回家去实践。课堂教学俨然成了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当然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了。作为教育者,我觉得首要问题是要努力给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在实践中培养劳动技能,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2.营造宽松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现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通过劳动实践对所学技术进行体验,感悟和运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意志品质,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在于学生是否创造了什么。关键使他们学会怎样创造,引导学生养成探究式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创造意识,发展创造思维,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五、劳技课各项习惯的培养和落实,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高精尖科技产品,尤其是日常用品的不断涌现,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学习追求。劳技课上及时、通俗易懂和低起点地介绍最新科技知识,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的自信,明确的学习目标更能令学生为可能达到而兴奋。恰当地引出并利用这些学习的动力和兴奋点,能有效地训练常规习惯,提高学生素质。

教师不能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停留在单纯的兴趣阶段,此阶段只能作为教学的进攻点、突破口,提出并落实一系列的学习要求将更重要。劳技课的要求可以从进教室到出教室落实在学生的每一个行动中。例如 :进教室就立即在指定座位

就座,进入学习状态(从事各种学习活动);不允许将与学习无关的用品带入教室,尤其是食品;上课用品必须带齐;上课禁止随便讲话和做小动作;注意听讲、积极思维、认真笔记;严格按要求完成操作;课后所有物品检查、整理和还原等一些课堂常规,并有配套的落实措施。学生会对这些合理的要求表示理解和接受,在以后的一节节课中落实到行动,为劳技课和今后的全面学习打下良好的习惯基础。

六、结束语

今天的劳技教育就是明天的生产力,劳技课应发挥它的“偶联”作用,充当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与生产力的“活化剂”,把基础知识的概念形态转化为物化形态,使无形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有形的物质产品。所以,劳技课是全面贯衡党 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第7篇:劳动实践与素质拓展范文

一、新型农民培养: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在我国,乡镇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13亿人口约有8~9亿在乡镇,故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经济近年来发展相对迟缓,加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直接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也就是说,农村经济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难点。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尽管很多,但从现代经济学的视角来说,人力资本存量不足,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匮乏是根本原因。正如舒尔茨在《论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所说:“土地本身并不是贫穷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也就是说,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必须抓住“人”这一关键要素。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培养出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培养新型农民的本质意涵体现在对农村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的开发上,由此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基于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新型农民。

第一,在学习意识方面,新型农民关注并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他们不满足自身的生存状态,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能够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实现自觉的发展。第二,在实际的知识与能力方面,新型农民应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关注自身实际技能和能力的提高,自觉意识到其技能和能力的经济功能。也就是说,在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懂得相应的技术后,能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明晰自身的优势和偏好,能够对自己的生活和生产进行合理的经营与管理,从而使知识和技能可以转化为生产实践。第三,在观念意识方面,新型农民应该破除小农思想,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具备一定的创新和开拓精神。如果单纯地拥有技术而缺乏开创事业的意识与创新的精神,那么,还只能停留在较低的层面上。

二、创业教育:新型农民培养的当为与可行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以及对大国兴衰背后教育发展的现实考察,已经证明教育是关系到社会人力资本总量和高素质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核心障碍是人力资源匮乏,这种局面的形成与农村教育发展滞后有着内在的关联。农村教育的落后不仅表现在基础教育上,更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直接有关,其中创业教育的不充分也是重要因素。

在我国,创业教育的兴起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最初对创业教育的关注大多停留在高校,指的是通过创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其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业教育的实质是关注人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在农村职业教育中,由于教育理念和实际情况的制约,针对农民进行的创业教育未受到充分的重视,发展缓慢。但是,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农村职业教育中开展创业教育,不仅可以充分体现职业教育自身的宗旨与特质,而且由于创业教育对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培养的重视,可以促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升,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中所需新型农民的培养,体现出鲜明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性,应该成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关键命题。

(一)着眼于新型农民的培养,农村创业教育的“当为”

首先,是改变农民素质相对落后现状的现实需要。人是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农村经济发展,首要资源是农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当前,我国农民的素质状况仍不容乐观,具体表现是:第一,文化素质偏低。我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表明,到2006年底,农村劳动力中未上学的占6.7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2.6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53%。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主要以初中以下为主,占总人数的88.96%,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1.04%。研究表明,与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劳动力相比,小学文化程度能提高劳动生产率43%,中学文化程度则能提高劳动生产率108%。农民要成为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第二,思想观念落后。由于文化水平偏低,与外界的联系相对较少,因此,很多农民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突出的表现是很多农民不能很好地认识到教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往往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职业教育。由于缺乏相应的职业教育培训,所以只能从事一些强度高、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这种劳动性质成为自身发展的根本阻碍。第三,生产经营理念滞后。很多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式还停留在较为原始的状态,依靠传统的生产方式,靠天吃饭。农民对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了解很少,谈合理配置生产资源更是奢望。第四,科技水平偏低。当前,我国农民的生产活动还主要依靠体力劳动,农民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技术水平较低,导致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很多农民不具备现代农业生产所需的科学技术与能力。因此,要推动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就应加大对农村教育与培训的投入,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有效供给,而创业教育是重要的途径。

其次,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农村人口过多,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较大,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河南省内67个传统农区县的人口压力测算表明:在67个传统农区县中,有65个面临相当大的人口压力,其中处于高压力的区县有 52个。由此可见,我国农村普遍存在人口过多的情况,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为3.26亿,占全国劳动力的42.6%,而在发达国家,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一般在10%以下,如2004年,美国为1.6%,日本为4.5%,“亚洲四小龙”的韩国为 8.1%,而我国为46.9%。我国农村人口很多,但耕地面积却十分有限,人均耕地仅有1.2亩,是世界水平的1/4,并且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耕地正以每年400~700万亩的速度减少,使得人多地少的矛盾更为突出。所以,经济结构的单一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创业教育可以拓展农民的生产领域,使其逐渐脱离对土地和农业生产的依赖,从而在其他产业类型方面不断发展,从而改变农村经济结构单一的局面。

再次,是发展方式变革的现实需要。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对我国农业投入产出比进行研究后的结论是:我国农村是典型的高投入、低产出。农业全要素投入(包括化肥、农机、柴油、农药等)的产出比近20年来在逐步下降。这种高投入、低效益的增长,显然不是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所应选择的道路。如果扣除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绿色GDP会比公布的GDP数字低4个百分点以上。针对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导致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力资本资源匮乏、自主创新能力低下等问题,鼓励农民在特色农业、家庭工业、服务行业、休闲旅游业等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主创业势在必行,应引导农民将就地创业与外出创业相结合,把县城、中心镇打造成农民创业的主要舞台,逐渐在乡镇培育现代企业,从而逐渐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寻求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多样化路径。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输出现象非常普遍,这种做法在直接意义上无补于农村经济结构的改善,无力承担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任。但必须看到,劳动力输出已经将大量的资金带回农村,为农民创业提供了物质基础。基于这种现实,在农村开展创业教育可谓正当其时。

最后,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五大目标之一,是实现农村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直接渠道。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社会和个人经济受益的增加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本的提升。人力资本存量越大,即人口与劳动力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能力越高,劳动力质量便越高。从静态的角度看,这便意味着在人口和劳动力数量一定的条件下,一个国家有效的劳动投入会增加。从动态角度看,则会向外扩展劳动边际产出曲线,带来人均产出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增长。不仅如此,相对其他资本投入边际效益递减的特征,人力资本投资还具有边际效益递增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根据舒尔茨的观点,在人力资本构成中,最主要的是教育投资,因此,义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民人力资本的现实需要。针对农民的创业教育有助于农民由简单劳动力向复杂劳动力、由一般劳动力向专门劳动力转化,为其增收提供直接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说,基于创业能力提升的增收才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可持续稳定增长。

(二)开展创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的“可行”

第一,我国农民受教育水平在逐年提高。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农民的受教育年限有了明显提高。国家人口计生委2011年10月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平均受教育年限已提升至9.8年。由此可见,虽相对城镇居民尚有差距,但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是客观事实。农民整体教育文化素质的提升,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在做好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应该针对一些有文化、有追求的农民进行更高层面的教育,有效的创业教育是现实之选,同时也是可行之选。

第二,农民的自我实现意识在增强。从温饱到实现自身价值,从外出打工到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我国的农民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农民就业意识的转变预示着我国农民开始关注自身价值的实现。当前,农民外出务工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单纯依靠出卖体力劳动转向更强调技术性就业,不再满足于低端和重复性的体力劳动,更强调自身价值的实现,并期望有更高的成就。着眼于农民对更高教育层次需求的满足,在农村职业教育中开展创业教育已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外在要求,学习者的愿望是教育成功最重要的内在动因,创业教育也具有了较大的可行性。因此,应充分借助创业教育培养农民的创新意识、创业知识技能,指导农民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从而实现农民更高层面的发展。

三、系统优化:着眼于新型农民培养的创业教育的实施

(一)明晰教育观念,确保创业教育的突出优势能得以彰显

第一,创业教育要全面提升农民素质,而不仅仅局限于职业技能的培训。如前所述,新型农民已经不仅仅是掌握一技之长,或仅仅停留在对社会适应层面上的群体,而是要追求自身全面、自由发展的一代人。而传统的农村职业教育往往只停留在对“人力”的培训上,这种格式化的职业培训已经不能满足新型农民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农村职业教育中单设创业教育的课程,并注意在传统培训模式中渗透创业意识、创业知识与能力、创业人格的教育,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第二,要通过创业教育改变农民传统守旧的思想观念,突破传统的小农思想,使其具备敢于开拓创新的意识,为自身更高的提升打下基础。第三,要通过创业教育为农民的生产经营注入新的理念,只有在生产经营中融入新的观念,才能谋求生产与发展的全新转变,并实现生产经营与自身素质的可持续发展。第四,要通过农村职教中的创业教育达成农民的自我实现。创业教育要力图促进农民更全面、更自由的发展,提高其个体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这些能力与素质也正是新型农民必须具备的。

(二)根据“三农”具体情况,设置有针对性的创业课程

第一,要坚持创业课程的开设面向“三农”需要。在农村职业教育中实施创业教育,是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提高,因此,创业教育课程要强调面向现实,特别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要,课程设置的针对性要求更强,比如尝试“订单式”课程的创设等。第二,要增加与市场经济和创业法律相关的课程,促进农民市场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提升。农民创业不仅缺乏相应的科学技术,更缺乏对市场的认识和分析能力以及与创业相关的法律常识。因此,农村职业教育中的创业教育应该开设相应的市场经济与法律方面的课程,让农民通过课程的学习,对当前的经济状况有一定的认识,增强对市场的分析和把握能力,形成自觉的守法意识,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身的经营活动及切身利益。第三,要重视实践课程,注重创业过程中的跟踪与指导。农村职业教育中的创业教育目标是农民实际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创业教育最终要落实到创业实践中。培训机构和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农民创业过程的跟踪与指导,提高农民的创业实践能力,让教学更具针对性。

(三)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需求,实行灵活的教育教学方式

在农村开展创业教育必须与农民的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根据农村劳动的时间特点安排灵活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时间。第一,在培训方式上,农村职业教育中的创业教育与高校的创业教育存在较大差异,要更突出教育内容的实践性与实用性,对创业理论的学习可相对淡化,因此,创业教育的开展方式不能局限于课堂讲授,而应通过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农民的创新意识与创业知识、能力,更侧重于从实践到实践,继而再从实践到理论,也即是说,实践能力的养成是根本,理论学习所起的作用是对创业实践的奠基和提升。基于此,在创业教育中,应采取产教结合和校企结合等方式,如深入创业实践一线进行实地考察与学习,听取一些具有创业实践经验者的创业历程与体会等。第二,应采取以非正规化的培训为主的教育教学方式。非正规化培训已经成为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这种培训与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第三,针对农村、农民的创业教育的时间安排也应充分考虑农村生产的特点,注重充分利用农村的农闲时间。

第8篇:劳动实践与素质拓展范文

2015年3月30日,浙江省教育厅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育评价,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这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对我区而言,是在高中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既是区域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学校品牌特色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素养发展的需要。扎实开展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落实我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的目标,有利于改变育人模式,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建设“生动课堂、快乐课程、品质教育”。

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准确把握、扎实实践《指导意见》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要求。

一、我们的思考:坚守与突破

《指导意见》的重点,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是首次把义务教育课程分成两大类: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

基础性课程指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拓展性课程指学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这是按照课程功能进行分类,以前我们习惯按照课程管理权进行分类,把课程分为三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两类课程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功能

管理权 基础性课程 拓展性课程

国家课程 大部分 小部分

地方课程 一部分 一部分

校本课程 小部分 大部分

《指导意见》要求:“开齐开好两类课程。各地和学校要按规定开齐开好基础性课程,确保每一位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必需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体现地域和学校特色,突出拓展性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认真研读《指导意见》,结合我区课程实施现状,我们认为,开展小学课程改革要坚守,更要突破。

(一)坚守:规范化实施基础性课程

1.坚守常规底线。规范实施基础性课程就是要以《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鄞州区中小学教学常规》为学校教育教学准则,开齐、开足、开好规定的基础性课程,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是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坚守。

2.坚守课程底线。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要强化两个领域:一是强化德育课程。树立“大德育”理念,进一步梳理每个学段的德育目标,把少先队课、团课、各类专题教育与德育课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二是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综合实践活动内部的四大块内容可以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也可以整合实施,三者的课时由学校根据实际统一安排,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尤其必须保障学生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时间,课程计划内小学三、四年级每学年不少于5天,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每学年不少于10天。

3.坚守课时底线。本次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既做“加法”也做“减法”,给学校更多课时安排自,今后不同的学校可以有自己特色的课程安排表。我们对课时安排设立两条底线:第一,不得增加、不减少周总课时、周教学总时间和学段总课时;第二,不得“挪用”音体美、品德、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在此前提下,学校可在国家规定的课时比例范围内,自主安排其他课程的课时,增加拓展性课程的课时。

(二)突破:个性化实施拓展性课程

个性化实施拓展性课程是落实《指导意见》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指导意见》要求学校尽可能开发多种类型的拓展性课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科目和活动,了解自己的兴趣点,找到自己的长处,为将来选择合适的学校和进入高中后的选课学习打基础。

那么,怎样实施个性化拓展性课程呢?我们应该在差异教育理论框架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强调课程整合,统筹实施各门各类课程。具体实施中要做到以下两点。

1.强调整合

(1)三级课程整合。要梳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内容重复、相通的部分,进行有效的整合教学。

(2)跨学科教学整合。要加强各类学科课程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让学生在相同时间掌握更多内容。

(3)学科教学内部整合。学科教学不要面面俱到,建议采用主题教学、板块教学等策略,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2.统筹实施

(1)统筹学校课程实施。要统筹各学段、各学科的课程改革实施工作。

(2)统筹设置课程表、统筹安排课时。要统筹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六个年级、初中三个年级)的课程安排;要统筹安排每一个学期的课时安排。

(3)统筹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开设。要统筹开展体艺特长类、综合活动类、知识拓展类的课程开发与开设,不能随意开设。

(4)统筹教师的配置,培养全科教师。在师范教育没有全面跟上课程改革的现状下,根据教师特长安排课程、课务,在区域、学校内部培养全科教师是当前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

二、我们的行动:顶层设计,分步实施

(一)探索德育课程横向整合

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问题主要是“显德育”太多、“反德育”太多。需要我们对学校德育进行系统梳理、整合。

《指导意见》指出:“强化德育课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法治教育,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学习、生活习惯。把少先队课、团课、各类专题教育与德育课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把德育目标渗透于各门学科教学,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做到这些要求,就能体现德育工作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和原则。

我们可以探索侧重“德育”的整合课,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不能唯教材、唯课堂,要把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与少先队课、行为规范达标活动、地方课程(特别是我区《弘德敬廉》课程)、校本课程中的德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特别要整合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如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环境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健康教育等,按照主题重组、整合,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对多学科进行梳理后实施教学。

(二)推动综合活动纵向整合

提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两种极端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是最前沿,最有活力,最指向核心素养,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也有人认为,这是最游戏化,最娱乐化,最空泛,最低效的课程。究其原因,是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教材、没有师资,也没有平时的扎实实施,有的只是应付、应景的课堂教学!

《指导意见》要求:“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的有效途径,建立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确保课程计划内三、四年级每学年不少于5天、五至九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把各学科课程的社会实践要求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以主题模块的形式,组织多种多样的科普活动、拓展训练和公益性劳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集体观念、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

根据《指导意见》要求,我们可以构建侧重“实践”、侧重“研究”的综合实践课程。

(1)把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省市地方课程《人 自然 社会》《我看宁波》、校本课程活动内容等,以主题模块的形式加以整合,进行校本化的教学实施。如: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学校不安全行为调查主题;校园民谣的利与弊主题;视力与生活习惯关系主题;等等。程序为:选定主题、分组研究、成果展示。

(2)结合周边地方资源、家长资源,借助社会实践学习基地,多学科多岗位协同,实施研究性学习、实践。如:生存学习一周;国防学习一周;农事学习一周;劳动技术学习一周;等等。

(3)安排课程表时可以单独安排。适度集中,3~5天集中有效使用,可以利用每个学期期中或期末的一周左右时间开展全校性的综合实践活动,保证小学三、四年级每学年不少于5天,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每学年不少于10天。

(三)探索社团活动课程化整合

在义务教育阶段,社团活动课程主要是指体艺特长类课程。

要以学生发展为社团活动课程的宗旨,以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为社团活动课程的两翼,推进社团招生制度、活动制度、考核制度建设。安排课程表时可以适度集中,2~3节联排,采取长短课的形式。同时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以满足学生选择性学习和个性发展。

(1)规范社团活动,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2)处理好兴趣和特长的普及、提高的关系。

(3)尝试开展分类、分项的跨年段走班。

(四)尝试始业毕业教育课程整合

可以确定每年9月份为小学一年级“幼小衔接月”,研制幼小衔接小课程,打破学科界限,适当放慢教学进度,从课程安排、作息时间、教学方法等方面,着重培养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心理。

相应的,六年级可以尝试开发、实践“小初衔接月”“毕业季”等小课程;初中一年级可以尝试开发、实践“初小衔接周”等小课程;初中三年级可以尝试开发、实践“初高衔接月”“毕业季”等小课程。

(五)研究基础学科核心素养。

这是从学科核心思想、学科关键问题、学科核心素养等角度出发,对基础学科体系中的知识、能力进行系统的梳理,然后进行必要的归并、精简、整理、补充、加工、调整等。建议基础性课程的教学要指向核心学习内容,以模块学习等方式实施,教学删繁就简,指向学生基础课程中的核心素养。

(六)探索课程评价方式的创新。

(1)基础性课程评价:可以采用笔试、成绩报告单与描述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免试评价,模块游考评价等方式。

第9篇:劳动实践与素质拓展范文

Abstract: The experiential outward bound refers to that the trainers are inspired in psychology to explore their own potential in the process of solving problem. The outward bound has become a common form of modern enterprises for staff training. In Kunming, during the "Twelfth Five-Year" period, the enterprises carry out outward bound to improve the basic quality of new young employees, incorporate them into the enterprise team efficiently and reflect their value, and also indirectly increase productivity and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t is the necessary requirement for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the urgent needs for the enterprise reform and innovation under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o strengthen the outward bound of new employees.

关键词: 云南省;昆明;拓展训练

Key words: Yunnan Province;Kunming;outward bound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254-02

0 引言

2011年1月25日,云南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标志着云南省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从此拉开序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云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促进生产要素重组提供了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云南发展,作出了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大部署,为云南省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全面发展、实现跨越提供了重大契机。桥头堡建设将助推昆明地区公司“十二五”规划和重要项目的加速实施,必将对昆明地区公司“调结构、转方式”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科学发展。实现“十二五”规划中目标要提高企业的发展力、创新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而职工是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的的核心主体,身心健康的主体是决定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提高职工的各项素质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对新进员工开展拓展培训对昆明地区公司“十二五”发展有重要意义。

1 拓展训练的简介

1.1 拓展训练基本情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参与运输战略物资的大量运输船被德国潜艇击沉,许多年轻船员葬身海底,但每次总有人生还,德国人库尔特・哈恩(Kurt Hahn)研究发现这些生存下来的人有着共同的特点即: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强的生命意志、强烈的求生欲望、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就是这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得以生还。于是1941年哈恩等人英国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的生存技能,收得显著效果挽救了大量的年轻海员,拓展训练英文为“Outward Bound”,拓展训练是指“利用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现代拓展训练发展为以体育活动为主体,融合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理论来共同达到发展个人潜能,增强团队精神的目的。

拓展训练于1995年传入我国后,通过各培训机构的推广和部分高校的教学应用得到快速发展,通过训练加强对培训者心理上、生存能力和团队精神上的培养,帮助其发展个人潜力,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团队精神等综合能力以应对将来复杂多变的社会状况。

1.2 开展拓展训练顺应时代的发展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人人都面临着知识的不断更新。为了适应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现代企业加大对本公司人员的素质要求,体验式培训以它“先行后知”的体验、经验分享为培训形式的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以“教”为主的培训模式,它是一种由内至外的自我教育,利用精心设置的一系列新颖、刺激的情景,让学员主动地去学习解决问题,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心理上受到相应挑战、思想上得到一些启发,让其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自身实践来挖掘自己的潜能,最后共同讨论总结,进行经验分享,领悟到丰富现代人文精神和管理内涵的道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其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这也正是现在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

2 公司各单位开展拓展训练的意义

2.1 为企业培养新进人才 职业岗位(群)对员工基本素养的任职要求为:具有挑战精神、吃苦耐劳、拥有包容心、责任心、自信心、善于沟通与人合作、具有团队意识等等。而体验式拓展培训其基本内容正是以开发人力资源为中心思想,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运动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培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社会工作与社团活动等方面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培养,“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这六个方面基本反映了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因此公司开展拓展训练可为企业培养高素养的员工做出一定贡献。

2.2 加强新进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公司对新进员工人才培养的过程,要高度重视青年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员工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因此培训也要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针对新进青年员工的特点,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性,教育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员工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体验式拓展培训可以在这些方面做好对新进青年员工的培养工作。

2.3 促进企业文化的养成 拓展训练对职工具有教育功能,团结功能,调节和引导社会生活功能,更新文化价值功能。基于在培训中发挥出的文化基本功能与企业文化建立中存在着的联系性,因此大力发展新进青年员工的拓展培训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实现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此外开展拓展训练对培养广大职工的挑战精神、吃苦耐劳精神、责任心、自信心、与人沟通合作、团队意识、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等都具有特殊功能和影响。

3 结语

以激发个人潜能、增强团队精神为目标的拓展训练对新进青年员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能起到支撑和促进作用,根据现代企业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认真分析各用人单位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参照相近的职业资格标准,设计体验式拓展项目,以突出培养新进员工的职业基本素养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职业发展的需要和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来选取,达到解决实际工作或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在公司对新进青年员工培训中加入拓展训练必将为昆明地区公司“十二五”规划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陶宇平.户外运动与拓展训练教程[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陶宇平,彭福栋编著.学校拓展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

[3]陈希.关于职工体育在现代企业中功能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10,6:92-94.

[4]郑晓明.人力资源管理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吕建海.职工体育在塑造企业文化中的地位及功能[J]南京体育学院学,2003,6: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