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管理建议范文

课程管理建议精选(九篇)

课程管理建议

第1篇:课程管理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中美术 新课程

一、新课程实施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2006年秋季对基层学校以走访美术教师、开学生座谈会等方式进行的调查情况看,高中新课程美术学科的教学实验工作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美术学科必修模块的开设时数不足。新课程标准把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各分为必修、选修两大块。美术学科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分为“音乐鉴赏”和“美术鉴赏”,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美术学科为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七小块。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美术必修模块的教学时数为18课时,根据调查的情况看,美术学科必修模块的教学时数我市绝大部分高中只完成了课程标准规定时数的一半,便不再进行鉴赏课的教学。更为严重的,个别县区的所有高中,美术鉴赏课竟然未开设。

2.美术学科选修模块开设不正常。根据省新课程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我市于2005年秋季专门下发文件,对新课程各门学科的教学实验做了全面部署。对音乐美术学科的教学建议分别为:高一上学期进行18课时的美术鉴赏(必修模块)教学。高一下学期和高二,再进行36学时的选修模块教学,其教学内容从音乐选修模块的诸项中选出绘画、设计两项供学生选择后进行学习,以达到美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开足54学时的教学时数,使学生达到两科各修满3个学分的国家要求。但现实的情况是,我市所有高中要么擅自不开选修模块,要么以专业化、技能化且价值单一的美术高考应试教学,取代素质化、平民化且富含教育意义的选修模块教学,从而改变了美术课程的性质及开设意义,削弱了学科的教育功能,剥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权力。

3.学科教材选用的情况混乱。我市高中自2005年秋季进行新课程实验以来,必修模块的教材选用和征订基本正常,但选修模块教材使用异常混乱。根据有关统计,06年秋季全市高中仅定了规定使用的选修教材共2600册,有的学校一本未定。有些学校借口使用校本教材不订选修模块用书,不少学校任由任课老师在市场上以高达一、二十元甚至数十元一本的价格为学生代购教材,也有教师使用未经审定的自编教材等。这不仅破坏了教材选用的严肃性和国家课程的完整,也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导致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育法规观念淡薄。有些同志置国家课程标准不顾,擅自不开、少开美术课程,随意更改教学内容,随意安排教学内容。其次是对新课程的学习、研究不够,对新理念不熟悉、不清楚,完全凭借老经验管理新课程,导致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仍然沿用国家教育委员会时期颁布的美术学科的课时标准和高中只用鉴赏这本书的情况的发生。第三是名利驱动。受高校艺术招生畸形发展的影响,学校为能多走几个艺术考生,不惜牺牲绝大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为名,教师为利,从而使学校的艺术教育出现了“应试教育红红火火,美术课程无人问津”的不正常状况。

二、加强对音乐、美术新课程实施工作的建议

上述严重问题的产生虽然有其客观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来源于我们的思想认识。我们是新时代美育任务的承担者,必须肩负起提升华夏民族未来一代建设者整体素质的重任,认真研究问题,思考对策,采取措施,加强管理,以保证国家标准课程不折不扣地得以执行。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课程实施工作的领导和督导。要保证美术学科的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开齐开足。建议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督导室、体卫艺和教研室的有关同志,对所属高中每一学期进行一次美术两科开设情况的专项检查督导,检查的内容主要为:规定模块是否开齐,课时开足与否,学生手头是否具有美术两科的必修与选修模块的教材,课堂教学质量状况,以及美术两科的学分认定是否造假等。及时指出发现的问题并要求学校加以改正,加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过程性评价手段,全方位衡量并及时落实。

2.确保美术课程的完整实施。建议各管理单位把美术课程完整意义上的开设与对学校的考核评先、奖励等联系挂钩,并将此作为高中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国家新课程的重要举措,以杜绝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美术课程教学放任自流状况的发生,促进美术新课程的健康良性发展。

第2篇:课程管理建议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课程体系;人才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它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对当前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与创新,进而构建符合时展要求和社会需求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课程体系设计原则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体现系统性、高起点、立意新、整体性的特点,遵循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规律,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具体应遵循四个原则。

1.强化基础原则。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才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以适应时展对个体知识更新和深化的需要。因此,文化产业管理课程体系设计必须强化三个层面的基础:首先是支架性基础课程,如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等;其次是管理学的基本课程,如管理学原理等;再次是文化素质型基础课程,如人文、艺术、社会、法律等方面的课程。

2.创新原则。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对未来的社会需求应具有预测功能,要有超前的战略眼光,所设置的课程要能满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对管理创新人才的要求。减少传习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性,引入项目教学、课题教学,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向课程资源转化,增设自由研究性课程,引领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激发创新意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课程编制、实施与评价方面的巨大作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建立符合中国文化国情和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新的课程体系。

3.市场导向原则。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在课程设计、内容选取等方面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适应实际的要求。市场导向原则要求高校应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确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4.特色化原则。特色化原则是指高校根据各自学校的特点确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特色,设计主要课程内容和选取教学方法等。首先课程设置要有弹性,要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便于学生在课程体系范围内具有职业迁移能力,要使课程体系具备适应社会需要随时动态调整的功能。其次,课程设置要讲究个性化,设置专业特色课程模块,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爱好,为学生主动学习、独立研究和全面发展留有余地,从而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全面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实用课程和定量分析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课程体系设计的路径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和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相关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成功做法,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核心是构建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教学体系,即构建以提高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为目标的理论教学体系、以提高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以提高综合能力和拓展专业外延为目标的综合素质提升体系。

1.科学配置理论课程结构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具有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性较强的特点,在课程体系设计上需要加强理论课的整合,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构建目标明确、逻辑性强的平台与模块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理论课程可设置“四层次模块式”的课程体系。具体包括:(1)通识教育课程。即公共基础课程,由学校统一开设。这部分课程,如四门基础政治理论课、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外语、计算机、体育为必修课,其他如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等课程可设立为公共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修一定的学分即可。(2)文化产业管理的专业基础课程。即该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以便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便于学生综合利用各门学科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即必修课,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特色课程。(4)职业迁移模块选修课程。职业迁移模块选修课程是为了拓宽学生就业适应面,配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而设置的。具体有市场营销模块课程、运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模块课程、国际贸易模块课程、人力资源管理模块课程等。理论教学体系的设置以基础课、专业课为主,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以综合课程、边缘交叉课程、跨学科课程等课程为依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渠道;选修课程,则以反映学科前沿的课程和学术讲座为主,培养学生的开拓和创新的思维能力。

2.构建多层次、特色化、全方位、立体化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这一课程体系中,应做到三个结合,即基础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和特色课程体系相结合;课堂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创业教学环节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首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个性教育。教师首先在观念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其次,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背景,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及特长。在规范要求下引导学生发展具有创造性的人格特性,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思考热点问题。最后,引导和培养学生发展合作性人格品质。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通过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针对性地使用案例,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强化学生在模拟、仿真管理环境中的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深化理论教学的效果。

3.增大选修课范围,增强课程的应用性与针对性。哈佛“课程体系”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其独立的核心课,坚持以育人为本,关注当代重大问题,强调学科交融、全面统一,“它将自由和秩序、多样化和专门化、灵活性和规范化、深度和广度、个人兴趣和学校指导结合为一体”。为实施素质教育,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可以适当压缩专业必修课,增大选修课范围。通过采取扩大选修课种类与数量,适度放开专业方向选择权等措施,优化学生知识、能力结构,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第3篇:课程管理建议范文

(1.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2.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 东莞 523419)

【摘 要】色彩管理技术在印刷技术的课程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高职印刷色彩管理课程的改革提出一点见解。

http://

关键词 色彩管理;教改;高职

国际色彩联盟在1993年提出了色彩管理技术,随着CTP技术、数字印前、数字印刷等印刷技术的发展,印刷色彩管理已经成为了现代印刷复制工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印刷企业印刷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行业对熟练掌握色彩管理技术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现在众多的印刷高校专业已经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是课程内容和授课方法确与企业真正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色彩管理技术在企业的推广应用,该课程的教学也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才能保证整个课程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印刷色彩管理在印刷专业课程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以印刷色彩学、印刷工艺、印刷原理、制版和数字印前等课程为先修课程,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印刷色彩管理课程。但目前由于高职课程中很多色彩管理课程局限于几个孤立的实验,以至于高职学生学完后不懂得色彩管理有何用处,觉得课程较难。

根据教育部对高职院校课程的要求,重点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动手能力,目的是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达到能做的目的,让学生能够熟练制作和使用设备特性文件。该课程必备的模块如下:色彩管理的基础知识、扫描仪的色彩管理、显示器的色彩管理、数码打样系统的色彩管理、印刷机的色彩管理、印刷常用软件中的色彩管理、数字印刷机的色彩管理。如果课时较多,可以增加数码相机的色彩管理模块。如果课程开始时,学生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好,可以适当的增加色彩学的基础知识(颜色的形成、颜色的视觉理论、CIE标准色度系统、测量仪器的使用等知识点)和印刷标准。

但课程中对于单一模块的训练还不足以使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解色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需要在课程后面的实训课程中来一次系统的色彩管理应用,建议可以做一个印刷综合实训,一次的流程中完全不使用色彩管理,而同样的作品从头到尾应用一次色彩管理,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色彩管理的作用以及色彩管理的系统化,这样色彩管理课程才能真正把从印前到印刷多个环节整合起来。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色彩管理课程是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需要有配套的软硬件来支持完成整个色彩管理的实施,所以理论与实践需要同时进行,实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且在高职教育中强调实践,所以该课程一般需要在对应的实训室进行开设。且至少对半的时间是学生在动手操作练习。通常,由教师进行演示,学生在观摩中学习,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一般建议每个小组人数不要太多。实操后要独立完成实训报告,达到对实训过程的回顾与总结。

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多数不高,建议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任务驱动式,多开展互动式教学,适当的提出或布置一些课后内容,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达到对部分知识点的学习。

3 其余的几点建议

1)该课程需要配套的软硬件支持,应各高校建立的色彩管理实训室各不相同,所购软硬件不同,所以目前市面上的对应教材很难完全满足教学的需求,建议开设该课程的院校自编教材或自编课程指导书。

2)要加强实训室的建设,加大实训室投资。实训室的建设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如果没有对应的设备,学生根本没法直接动手,这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这个模块的内容就相当抽象,很难理解了。而且,色彩管理环节的实训所用耗材费用较高,所以开设该课程一定要保证实训环节的经费。

3)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能力。因色彩管理系统中部分设备操作界面较小,很难一个班级的学生同时观看,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其投影到屏幕上,方便大家学习,也有利于课堂管理。

4)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该课程的印刷机色彩管理模块,很难在课程中开展练习,所以建议可以在企业开展这个内容的时候进行录像,课程中学生学习。且在不同企业的采购的设备和软件以及流程不同,学生可以在学习了其中的一种后,在企业学习不同软件和设备的操作,从而达到对色彩管理的更多理解。

http://

参考文献

[1]田全慧,等.高职高专《印刷色彩管理》教材建设探讨[J].出版与印刷,2011(4).

[2]肖根生,李菲.印刷企业色彩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J].印刷质量与表转化,2015(3).

[3]黄文均,李荣宗.印刷企业实施色彩管理技术的重难点[J].中国包装工业,2014(12).

第4篇:课程管理建议范文

科研课题管理是科研机构的核心管理工作,课题的全程管理涉及诸多环节与内容。近年,随着国家对中医药行业科技投入不断加大,中药科研任务越来越繁重,课题管理的工作量也逐年增加且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如何科学地管理以适应中药科研发展的需要,是科研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从科研管理人员的角度出发,对课题全程管理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1  课题全程管理内容与管理层次

课题的全程管理包括项目建议、课题申报与立项、过程管理、结题管理、结题后的跟踪管理、科技档案管理等环节,每个环节又包含一系列管理活动。课题数量多时,可分项目进行管理,也可分阶段管理,无论采用哪一种管理方式,只有将这些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科研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

课题管理分为2个层次:基础性管理和创造性管理。基础性管理是科研管理人员首先要做好的工作,为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开展一系列管理活动,具有较强的被动性和事务性。创造性管理是更高层次的管理活动,强调充分发挥科研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并将管理创新融入科研创新之中。前者是如何完成工作,后者是如何做好工作,侧重点不同,管理效果也不同,如果只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必然使科研管理工作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在扎实的基础性管理工作之上,将创造性管理活动融入每个工作环节之中,才能真正做好课题全程管理工作。

2  项目建议

近年来,中药科研领域的专家针对国家颁布的各类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和计划提出了许多具体的项目建议,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体现了中药研究的发展动态、趋势和前沿。由于项目建议与科研机构的学术影响力密切相关,因此,科研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①提高自身中医药专业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把握国家需求,了解学科前沿,掌握科研动态;②密切关注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的计划信息,敏锐把握资助方向,有针对性地组织专家撰写项目建议,若该建议被列入招标计划,将为课题立项奠定良好基础;③如果项目建议被采用而申报的课题却未被立项,需分析原因并与项目组织部门沟通,确保以后建议成功;④积极推荐专家参与中医药科技发展规划和招标指南的制定工作,既能扩大专家的学术影响力,也利于本单位人员深入理解科研政策导向,从而把握好选题方向。

3  课题申报与立项

承担更多的部级重点课题、高水平课题是研究机构科研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课题申报的数量和质量是其实现的前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申报、评审与管理已非常普遍,这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必须主动、密切地关注网络招标信息。在获取招标信息后,科研管理部门就要进行申报动员、形式审查、专家评审、课题立项、立项奖励等一系列工作,工作本身有较强的规律性和时效性。

3.1  项目与指南的理解

①全面了解国家各类科技计划的特点,指导科研人员选择适合自身研究方向的计划项目进行申报,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支持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强调在完成国家目标基础上的科技创新。②掌握招标计划的立项背景,正确、深刻地理解招标指南的资助范围与重点,结合中药课题管理经验,在选题方面给申报者以必要的提示与指导。

3.2  申请书质量控制

①确保申请书的基本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特别对单位与人员信息严格把关。②组织专家对课题研究目标、方案、技术路线等核心内容进行评议,帮助申请者理清思路、发现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关注申请者对专家建议的采纳情况,分析课题立项与之的关联,以判断专家的科研指导能力。③保证经费预算符合财务管理规定,并从文字角度审核申请书内容,如重点是否突出,层次是否分明,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清晰、流畅等。

3.3  申报课题的遴选

①对于限项申报项目,在整体考虑研究机构学科分布、学科发展及科研资源分配等问题的基础上,选择部分优秀课题申报,择优程序的设计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②对于不限项申报项目,如果不考虑中标率等因素,可以全部上报,有些选题即使被内部评审专家否定也不能轻易放弃,因为某些科研创新点在更宽泛的专家群体中也许是被肯定的,且申请者在完善申请书过程中也会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3.4  任务书质量控制

①及时掌握各部门最新的科技管理办法,如科技部为落实“十一五”规划制订和修订了一系列管理办法,这些文件是课题任务书管理和其后各环节管理的重要依据。②对任务书内容进行把关,如经费与任务对等,若结余经费过多将对财务结算产生影响;考核指标与研究内容相关,避免出现二者不一致的情况;预算编制合理,以保证在执行每个栏目的预算时不出现过大偏差等。③与外单位进行合作研究应签订正式协议,以明确双方的责权利。

4  课题过程管理

课题获准立项是课题管理的良好开端,而课题研究最终能否实现预期目标,过程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科研机构“重申报,轻过程”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家更关注如何争取到课题,而忽视如何完成好课题,甚至出现降低研究目标的情况。课题研究质量高,才有可能获得延续资助,科研工作才会有发展后劲。

4.1  课题研究质量控制

课题研究质量的控制需要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决策层及专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科研管理人员是多向沟通的中心环节。①随时关注,主动与研究者沟通和互动,随时掌握课题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关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新发现,鼓励课题组深入研究,并采取措施加以扶持和培育。②定期检查,每年组织专家组对在研课题进行评议,与专家共同分析阻碍课题进展的瓶颈所在,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对确实无法继续的课题及时终止研究。③随机抽查,如原始记录是否规范、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实验操作与实验室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等。④及时反馈,将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决策部门反映,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并将解决方案反馈课题组。⑤奖惩分明,对研究质量高的课题予以奖励,对伪造数据、弄虚作假者予以惩罚。

4.2  课题经费管理

经费管理是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涉及财务、科研、课题负责人三方职责与权限的协调,也易成为薄弱工作环节,有些科研机构为加强管理会设专职岗位。①全面了解各计划项目财务管理办法,掌握各办法的不同之处;②及时采集财务信息为科研管理服务,如课题经费计划数与实际到位数是否一致、经费使用合理性等;③为财务管理提供科研管理信息,确保经费核算的正确性;④对某些科目超过预算的课题,提醒课题组及时调整经费支出,必要时向项目组织部门提交预算调整方案。

4.3  合作协议管理

课题合作研究有两种类型:一是本单位参与外单位课题,经费拨入;一是外单位参与本单位课题,经费拨出。两种情况均需签订合作研究协议并进行规范管理。①依据《合同法》规定,结合中药科研工作特点,设计统一格式的合作协议文本;②制定合理的协议审批程序,实行逐级审核制度;③严格审核协议内容并提出修改建议,如经费约定是否合理、协议经费占课题经费比例、责权利是否统一、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

5  结题管理

5.1  研究工作总结

①在规定的结题时间之前,督促课题组进行全面的研究工作总结,要求研究报告真实、客观地反映课题整体研究情况。②将研究报告与任务书考核指标进行对照,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研究目标。③对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课题,需分析原因并在结题报告中如实说明,必要时可申请延期结题。

5.2  课题经费结算

结题工作包括研究工作总结和经费结算二部分内容,经费不结算就不能认定结题工作完成,但目前结题不结帐的情况十分普遍,有些课题甚至挂账十几年,这是课题组与科研机构利益搏弈的结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以严格执行计划项目的财务管理规定为前提。①要求课题组在提交结题报告前必须进行财务结算,否则不予办理结题手续;②要求财务部门出具真实的结算报告,必要时双方共同核实账目;③结算后取消账户,经批准留归课题组的结余经费另立账户管理;④实行内部审计制度。

5.3  结余经费管理

根据《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56号)文件精神,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和财政部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不得归项目组成员所有、长期挂帐,严禁用于发放奖金和福利支出。这项规定对今后课题经费的预算和执行预算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科研机构以往累积的大量长期挂帐课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①结余经费按一定比例划归课题组使用,另立财务帐号管理,用于、申报成果等方面的支出;②按剩余比例划入研究机构公用经费,用于科研再投入,如设立科研探索基金、科研奖励基金等,以培养科研后续发展能力。

6  结题后的跟踪管理

6.1  继续申请资助

有些课题可以进行深入探索或扩大领域研究,应鼓励其继续申请各类项目以获得后续经费支持,这类课题往往因积累了深厚的工作基础而较易获得资助。

6.2  成果鉴定与申报科技奖励

①在结题课题中甄别比较成熟的课题,帮助课题组在结题报告的基础上整理提炼以形成成果报告,并督促其进行成果鉴定。②根据各级科技奖励的特点,帮助课题组选择适合的奖项进行申报。③有些课题获得过多次资助,研究工作很深入,可整合为一个比较大的成果进行申报。

6.3  成果推广

具有应用性的中药科研成果应及时转化推广,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对科研课题的肯定。①明确成果推广的时机,如中药新药研发课题在研究初期就应寻找合作企业,以保障研发资金充足并利于后期推广;新方法、新模型等基础性研究成果应及时。②在中药科研成果的形成与推广过程中,重视知识产权管理,主要涉及专利权、著作权、技术秘密等方面,特别关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自身权益的保护,如机构名称在产品宣传中的正当使用等。③对可公开宣传的成果进行整理汇编,制成项目简介以促进成果推广。

7  科技档案管理

7.1  归档管理

课题归档工作需要课题管理、档案管理、课题组三方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①课题管理人员要确保每个课题的全程管理资料具有原始性和完整性,全面收集申请书、任务书、年度报告、结题报告及其它管理文件,如合作研究协议、任务调整报告等。②档案管理人员指导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积累、形成完整的技术资料,后者将技术资料与管理资料合并整理归档,并应重视结题后相关资料归档。③完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强化归档工作制约机制,只有将档案管理与结题、经费管理结合在一起,才能保证归档工作顺利进行。

7.2  档案利用

①明确利用目的,为课题研究、管理决策或成果推广等提供不同层面的服务,如课题研究多利用原始技术资料,而管理决策需要提纲挈领的摘要内容。②对束之高阁的成果加以发掘,探讨其深化研究、推广的价值。③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规范管理,以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效率。

第5篇:课程管理建议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物业管理;工作场地教学化;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5-0022-03

一、企业工作场地教学化的意义

在后勤社会化的背景下,目前高校的物业管理一般都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入专业型物业管理公司,这提高了高校物业市场化运作及管理的水平,实现了校园物业企业主体的自主经营,提高了运作效率。

在高职院校强调“技能培养、工学结合”的背景下,物业公司入住校园,作为高校最有便利条件实现校企合作、完全对口的物业管理专业,如何利用好这一资源,深化校园物业公司与专业间的校企合作,对合作双方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校园物业公司而言,这是它的一个责任,同时,通过加强双方的合作,物业公司通过完全融入专业教学工作,形成紧密的互生关系,可以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能确保在下一次公开招标中击败对手;对物业管专业而言,这是落实“工学结合”,充分实现校企无缝衔接,实现企业工作现场教学化的重要资源条件,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中竣物业与物业管理专业合作现状

珠海市中竣物业河源分公司,于2005年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成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物业的管理方,已挂牌成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物业管理专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初步参与到了物业管理专业的日常教学工作中。

(一)合作现状

1.中竣物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教学计划等制定。中竣物业作为物业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之一,在制订各级人才培养计划时,都参与相应研讨和指导,提供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争取使人才培养计划更加符合企业需求;在制订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时,原则上要求各任课教师,咨询中竣物业相应部门的意见,争取获得相应部门的支持,使各课程的重要实操内容能够与企业工作计划一致、同步,逐步实现工作场地教学化。

2.中竣物业在专业教学方面给予大力支持。(1)实习。自2007年以来,中竣物业河源分公司为物业管理专业提供了100余人次的专业实习机会,提供了多批次的认识实习机会。为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及全面性,专业实习学生实行轮岗制,实习岗位涉及安保、宿管等,加深了学生对物业企业的理解,较全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2)物业管理专业技能综合实训。自入驻校园以来,中竣管理河源分公司逐步融入专业技能综合实训教学,一是消防器材专项训练的校企融合,通过专业教师讲授理论,由公司主管向学生演练展示,主要是灭火器训练、水带的抛卷训练、营救逃生训练等内容,有效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二是协助专业开展消防演习,包括逃生软梯、警用器具、安全器具等工具,并有相关管理人员实地参与指导,加强了演习的逼真性,有效提高了演习效果。

3.中竣物业参与物业管理专业技能竞赛。为更好地强化学习效果,以赛促学,物业管理专业积极开展校内技能竞赛。在校内技能竞赛方面,中竣物业一是在大赛服装、器具等道具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二是派出相关管理人员参与技能竞赛现场的评比环节,并给予点评,促进了专业校内技能竞赛的逐步提高。

(二)中竣物业与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问题

1.思想上不够重视。中竣物业作为校园物业的管理方,认为其工作就是做好校园物业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没有意识到校园物业与物业管理专业深化融合的重要性,导致部分管理人员对配合物业专业的日常教学工作等有畏难情绪,认为是职责之外的工作。在物业管理专业方面,对充分利用校园物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挖掘中竣物业的资源,导致日常教学与校园日常物业管理衔接融合不够紧密。

2.缺乏常态的交流与协调机制。目前,中竣物业与物业管理专业的交流与协调,主要由专业主任和项目经理对接,一般是有事情需要协调时沟通,临时性、随机性明显,导致日常校企合作对接一般是就事论事,缺乏规划与深入的协调,影响了校企合作效果的发挥。

3.中竣物业隐性资源未被开发利用。目前,物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仍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但物业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在实训器材、设备设施有限的情况下,没有主动去发掘校园物业公司已经拥有的相关器材及设备设施,导致不少能够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的隐性资源未被充分利用,也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及提高。

另外,各门课程的教学计划都由各任课教师单独制订,任课教师只考虑到了课程的逻辑顺序、主次内容等,没有考虑校内物业公司的实际工作周期及日程排,导致任课教师在讲授需要实地操作或观摩的内容时,校内物业公司却没有相关的工作安排,二者的时间不一致,限制了校内物业隐形资源的利用,影响了授课效果。

4.中竣物业兼职教师人员有限。中竣物业经过多年发展,管理人员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整体素质仍需提高,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水平较弱,能够胜任兼职教师的人员有限,限制了双方的深入合作。

三、校园物业公司与物业专业合作模型的构建

作为高度对口的校企合作双方,校园物业公司与物业专业的合作,可以考虑将物业管理专业的各门课程与负责相应职能职责的部门对应起来,校内物业公司资源与专业课程的衔接的对应关系有:物业设备类课程,对应泵房、配电房、配电柜、保安监控室、钳子、螺丝刀、万用表、电笔、疏通机、扳手等资源;绿化保洁类课程,对应枝剪、锄头、剪刀、打草机、喷雾器、竹筢、玻璃刮、地拖、手推车、扫把、拖把、铁铲、斗车,吸尘器、清洁剂等资源;安保类课程,对应消防监控室、保安值班室及岗亭、钢叉、警棍、木棍、盾牌、钢盔,对讲机等资源;实务客服类课程,对应宿舍入住管理流程、服务质量检查标准、各部门岗位职责,日常管理制度等资源。

为更好地实现双方的无缝对接,实现工作场地教学化、工作内容项目实操化,初步构想的校内物业与物业专业深化合作模型见图1。

四、深化校园物业与物业专业合作的路径

(一)相互参与对方行政例会

一般而言,物业公司都有每周一次的例会制度,物业专业也有每周一次的专业教研室会议或活动。为更好地实现双方的教学与工作上的协调一致,建议双方建立常态的互知互通制度,即专业主任或委派教师每周或每两周参加一次物业公司的例会,物业公司的项目经理或其他管理人员每周或每两周都参加一次专业教研室的例会。通过制度性的互知互通,可以使物业公司知道相关课程未来1―2周的教学安排及实践实操需求;各任课教师可以通过专业主任的传达,知道物业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计划与安排,可以提前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或与物业公司沟通,探讨能否调整物业公司相关项目的工作计划,以便实现教学计划与物业公司的工作计划相协调。

(二)以公司日常管理项目为抓手,鼓励管理人员参与日常项目化教学

1.强化物业公司管理人员的外聘兼职教师地

位。对一些实操性强的课程,如安全管理等,结合专业教学实际,建议继续加强物业公司管理人员的外聘兼职教师地位,进一步发挥校内物业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同时,校内物业管理人员担任某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可以更好地挖掘和运用校内物业公司的资源潜力,有利于该课程中实践实操部分的开展与实施,可以更好地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

2.制订更加灵活的外聘兼职教师制度。传统的外聘兼职教师,一般是聘请企业人员担任某门课程的兼职教师,完成整个学期该门课程的全部教学任务,其优点是课程内容及教学连贯,外聘教师的工作经验与理论相结合,但其缺点也很明显,企业人员由于工作任务或时间精力的限制,一般都无法接受此类教学任务,导致聘请合适的兼职教师比较困难。

为解决该问题,建议学校可以考虑允许按照总课时的一定比例来聘请兼职教师。具体建议如下。一是外聘的兼职教师不需要承担整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校内专任的任课教师可依据课程的课内实践实操需要,灵活确定该门课程的外聘课时数量,常规的理论课程,建议按照总课时的10%―20%来确定。这样可以既保证课程的必要课内实践实操有企业导师的指导,又可以缓解企业人员对担任整门课程教学任务的畏难情绪。二是考虑到企业人员工作日需要上班,其空闲时间难以提前确定,建议此类兼职教师的授课时间不确定,主要依据兼职教师的空闲时间,由任课教师与兼职教师沟通确定,从而解决此类兼职教师怕没有空闲时间而拒绝的问题。

3.深化双方人员融合,实现双向任职锻炼交流。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双方的互通互知,校企双方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对有培养潜力或专业操作方面已能够胜任专业教学的公司管理人员,可以考虑进行集中的教学方法技巧培训,比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技巧等课程,提高他们教学方法及理论水平。

二是继续培养、聘任物业公司的管理人员任兼职教师,使物业公司管理人员了解教学中存在哪些课内实操与实践需要外聘教师讲授,也可思考物业公司还有哪些资源可以融合到专业课程的实操实践中,深挖物业公司的隐形资源。

三是建议双方探讨专业教师到校内物业公司挂职锻炼,参与到相关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去,这样可以使专业教师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提升自己的实操技能,也能深入了解物业企业所拥有的能为教学所用的资源,更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

4.争取教学项目与企业项目同步,实现校内工作场地教学化。为更好地以校内物业公司的工作过程为导向,避免教学中实操项目与企业工作计划不一致,充分实现校内工作场地教学化,建议校企双方考虑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在上学期末或本学期初,各任课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前,召开一次由物业专业全体教师及物业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沟通协调会,各专任教师详细介绍所负责课程计划进行的课内实践实操计划,初步计划进行时间及所需资源,物业公司相应部门负责人依据工作计划或惯例,介绍公司可能开展相应工作的时间。通过双向沟通,各专任教师可以确定所负责课程中实践实操计划的大致时间安排计划。

二是在实施课内实操计划前的2至3周,各任课教师,特别是房屋构造、安全、物业设备、绿化保洁类课程的任课教师,应提前与物业公司相应部门负责人再次进行沟通协调,再次确定公司可能开展相应工作的具体时间,再结合课程的授课时间安排,协调出一个学生可以现场观摩或实操体验的合适时间,实现校内工作现场课堂化、校内工作场地教学化。

三是在课内实操计划完成后,各任课教师应总结此次教学效果,总结此次校企合作共同授课中获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次的协调合作提供建议和指导。

5.扩大合作空间,加大横向互利合作。校企双方在原有的合作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扩展合作空间,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探索共同开发教材。校企双方,可以利用双方完全对口、相互比较了解,能够较好地渗入对方工作中的便利,探讨开发基于校内物业公司日常工作内容课堂化、日常工作场地教学化的教材,探讨编写一本真正融校内物业日常工作与日常教学于一体的项目化教材,探索实现“工作教学相融合,企业专业相融合”的工学结合模式。

二是扩大双方的横向互利合作。基于校园物业公司的员工素质整体上还不够高,而高校相应专业拥有高素质的教师资源,建议双方可以开发适合员工培训的课程,提高员工素质,提升物业公司管理水平;在我国物业将进一步兼并整合的大趋势下,校园物业公司也有必要进一步走出去,对外拓展新项目,对内优化管理,建议双方可以采取物业公司出资、高校付出人力开展研究的横向课题模式,探讨如何将高校的人力资源转化为物业公司的经营发展优势。

三是深化校物业管理协会与中竣物业融合。校物业管理协会,作为物业专业学生自主管理的一个组织,为学生的专业技能锻炼与视野开拓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进一步锻炼学生技能,丰富课余生活,建议协会多与中竣物业协调,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与公司日常的维修、管理工作中,特别是参与校重大活动的现场管理协调中。对中竣物业,建议探索加大对协会活动的支持力度,甚至可以考虑冠名赞助支持,使日常的员工培训等工作与协会的日常工作融合起来,进一步扩大中竣物业在校的影响力。

四是为公司在本地的拓展提供支持。建议中竣物业与物业专业建立项目拓展小组,共同对本地的物业市场开展专项调查,及时掌握河源物业市场情况;在对具体项目的招投标活动中,物业专业发挥其特长,为公司招标书的制作提供支持与协助,提高公司项目拓展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张凤英.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

[2]韦柳.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探索

[J].高教论坛,2013,(3).

[3]叶昌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J].现代企业教育,2014,(10).

[4]黄继刚,李琳.独立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索

[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7).

第6篇:课程管理建议范文

一、根据高等教育就业形势的变化,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

我们在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调整课程体系,增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增加本专业相关课程的设置,以构建学生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以使学生有更多更广的社会适应面。例如,我们在税务专业中加重会计、法学方面的课程,使得学生既能适应税务机关的工作,又能适应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工作,还能适应大中型企业税务会计岗位,增强了税务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近年来税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稳定提高,2006届毕业生到8月底止的一次就业率达到了100%。同时,我们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对课程教学方式实施改革创新,除了所有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外,还在各个专业的多数专业业务课程中采用实验教学。到目前为止,我们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已经在各专业中,从校院两级立项资助了9门课程进行实验教学。我们深信,这些措施是符合新时期高等教育新理论、新培养目标的,并一定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二、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科研促教学

学院从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出发,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地位的办学理念,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学院一把手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亲自主管教学,亲自抓教学质量。学院每学期至少要召开几次会议专门研究教学工作,每年要召开研究课程建设、实验教学等专题会议。

教学与科研在实际管理中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虽然注重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科学的精力,或注重科研会影响教学;另一方面,这两者也是相互促进的,科研是教学的先导,先进的科研成果将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没有科研将会使教学知识老化、落后。从这意义上讲,没有科研是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好的教学质量。所以我们一直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并鼓励科研向教学的转化。同时加大教学的投入如学院建设一类课程每门课程划拨经费5000元,学院建设的实验课程每门课给予10000元建设经费。

三、系统规划推行课程群建设,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学院极为重视课程建设,根据"统筹规划、分类建设、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制定了《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院所有列入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按院重点课程、院级一类课程、校一类课程、校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分类进行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我院课程的梯队建设,建设一定数量的相对稳定、质量较高的院级和校级一类课程,力争建成校级、省级、部级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

(1)学院要求各系对所有课程进行摸底,在此基础上,制定各专业的课程建设规划,同时形成二级学院系统的课程建设规划。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院一类课程、校一类课程、校精品课程、省精品课程及部级精品课程的建设顺序对专业课程进行分类分层建设。近3年内,每个专业确保有1-2门课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程;列入学校重点建设的专业,至少应有2门课程达到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省级重点专业,至少应有4门课程达到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且有达到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的课程。

(2)课程建设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并实行负责人相对稳定的原则。课程负责人负责组建课程建设小组、制定建设计划、领导建设方案实施、接受评估验收。建立了严格的管理验收制度和赏罚分明的考评奖励制度。

四、深化综合导师制建设,培养塑造合格人才

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仅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塑造知识和人格完整的合格人才,但原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没有充分发挥专业老师在学生品格培养方面的作用,综合导师制正是强化了这个环节。我院自2001年在全校率先推行综合导师制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2003年,根据学院教职工大会上对教师提出的改进综合导师制的议案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落实,并修订了《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综合导师制实施办法》,使得这一制度更加完善。

同时我们还将综合导师制工作做细做实,学院根据全院各班各同学的具体情况,将全院学生进行分类。对成绩特别差的同学(重修补考超过20学分)由学院领导、辅导员、综合导师分别进行面对面谈话,帮每一位同学分析他所存在的问题,并与这些同学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对于成绩较差(重修补考学分在(12至20学分间)由辅导员与导师共同完成此项工作;对于每个有重修课程的同学学院通知到每个导师,要求导师时时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将日常教学管理与综合导师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此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较为典型的例子有2001级的俞鹏越同学在2003年由东方学院分流到我院时有16门必修课需重修,经过学院领导、辅导员和导师的深入细致工作后,该同学放下包袱,奋起直追,在短短的一年左右时间里不仅完成所有课程的重修,还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和发表3篇学术论文,最后取得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我们仍在不断深化这方面的建设,我们公布与实施了综合导师接待日制度,以便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开展了导师工作交流与研讨会,提高导师工作质量;拟对导师工作进行评比考核,将其结果作奖励、聘级、职称评审等环节的重要依据。

五、强化了实践教学,建设全程仿真实验教学体系

针对文科学生动手能力偏弱的现状,学院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改革,为适应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我院自2002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实验课程改革,学院分管领导和课程主讲教师曾到广州商学院等院校取经,并与省内多家单位达成数据采用协议。由于财经类课程以文科课程为主,实验课程进展缓慢,因此学院专门召开课程建设专题会议,对实验课程建设作了重点讨论,同时确立《社会保障实务》等五门课程为我院首批实验课程建设,每门课程建设经费为10000元,是学校建设经费的2-3倍。目前各个专业均开设了实验教学课程,有的专业多达3门。现我院有8门课程列为学校实验课程建设,我们期望通过实验课程建设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操作能力。

与此同时,为了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调整了实验课程建设的思路,摒弃单一的、落后的课堂模拟形式,提出建设全程仿真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全程模拟、实时模拟、仿真模拟和实践模拟对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手段和实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此设想目前已被学校列为2006年重大教改课题进行建设,同时也被列为浙江省教育厅新世纪教改课题。

六、规范管理,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建立二级督导制度

由学院党总支书记亲自挂帅,成立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学督导组,党总支书记任组长;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作为成员,负责对学院教学过程实施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评估,直接对院长负责。通过听课,对教学质量定期分析评价,倾听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实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具体执行情况,为学院提供教学管理和改革方面的意见和建设,给学院领导教学改革决策提供依据。

2.建立教学信息反馈制度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管理与制度建设,发现并反映教学过程中的某些问题是快速解决教学问题、树立“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重要手段。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管理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我院建立每月召开一次由各班班长和学习委员组成的教学信息反馈会议的制度,对我院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管理及教学条件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反映学生的听课、实验、作业、考试等有关情况,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个进行解答或解决。

3.规范管理制度,建立保障机制

第7篇:课程管理建议范文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范和加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以下简称**)专项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20**]56号)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经费(以下简称专项经费)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主要用于支持中国大陆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等,围绕《规划纲要》提出的前沿技术和部分重点领域中的重大任务开展研究工作。

第三条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原则:

(一)集中财力、突出重点。专项经费要集中用于支持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研究开发,防止分散使用。

(二)科学安排,合理配置。要严格按照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安排预算,杜绝随意性。

(三)单独核算,专款专用。项目和课题经费应当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要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

第四条**由科技部牵头负责,并会同总装备部组织实施(科技部和总装备部以下简称组织实施部门)。组织实施部门设立**联合办公室(以下简称联办),同时按领域设立领域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域办)。

第五条**领域内设专题和项目,专题下设课题,项目由课题组成。根据财政预算管理要求和**特点,课题年度预算纳入组织实施部门部门预算管理。

第六条科技部建立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数据库,完善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将项目(课题)预算安排情况、项目牵头(主持)单位和课题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研究人员、承担单位承诺的科研条件等内容纳入数据库进行管理,对非保密信息及时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课题经费开支范围

第七条课题经费是指在课题组织实施过程中与研究开发活动直接相关的、由专项经费支付的各项费用。

第八条课题经费的开支范围一般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等。

(一)设备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购置或试制专用仪器设备,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专项经费要严格控制设备购置费支出。

(二)材料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三)测试化验加工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外单位(包括课题承担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用。

(四)燃料动力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置等运行发生的可以单独计量的水、电、气、燃料消耗费用等。

(五)差旅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开展科学实验(试验)、科学考察、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市内交通费用等。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六)会议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为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项目或课题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课题承担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会议数量、会议开支标准和会期。

(七)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课题研究人员出国及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费用。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外事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课题发生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时,重大项目课题、重点项目课题应当事先报经项目总体专家组或项目牵头(主持)单位审核同意。

(八)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资料费、专用软件购买费、文献检索费、专业通信费、专利申请及其他知识产权事务等费用。

(九)劳务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课题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如在校研究生)和课题组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

(十)专家咨询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专家咨询费不得支付给参与**及其项目、课题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

以会议形式组织的咨询,专家咨询费的开支一般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00-800元/人天、其他专业技术人员300-500元/人天的标准执行。会期超过两天的,第三天及以后的咨询费标准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300-400元/人天、其他专业技术人员200-300元/人天执行。

以通讯形式组织的咨询,专家咨询费的开支一般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60-100元/人次、其他专业技术人员40-80元/人次的标准执行。

(十一)管理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对使用本单位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日常水、电、气、暖消耗,以及其他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管理费按照课题专项经费预算分段超额累退比例法核定,核定比例如下:

课题经费预算在100万元及以下的部分按照8%的比例核定;

超过1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5%的比例核定;

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2%的比例核定;

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1%的比例核定。

管理费实行总额控制,由课题承担单位管理和使用。

第九条课题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他支出,应当在申请预算时单独列示,单独核定。

第三章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第十条领域办在组织研究提出本领域专题设置以及提出项目立项建议时,应当同时编制概算。

第十一条在对专题设置和项目立项建议进行综合审议、审核时,应当对概算进行独立的咨询评议。咨询评议结果作为专题设置和项目立项决策,以及各专题、项目总预算控制的重要依据,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十二条经批准的重大项目立项建议,在研究提出实施方案建议时,应当包含项目概算及其分解情况等内容。组织实施部门结合重大项目实施方案论证,对项目概算及其分解情况等内容进行独立论证,作为组织编制课题预算的依据。

第十三条各专题、项目在选择课题承担单位的同时,应当组织课题申报单位编制课题预算。课题预算的编制要求:

(一)课题预算的编制应当根据课题研究的合理需要,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

(二)课题预算编制时应当编制来源预算与支出预算。

来源预算除申请专项经费外,有自筹经费来源的,应当提供出资证明及其他相关财务资料。自筹经费包括单位的自有货币资金、专项用于该课题研究的其他货币资金等。

支出预算应当按照经费开支范围确定的支出科目和不同经费来源编列,同一支出科目一般不得同时列支专项经费和自筹经费。支出预算应当对各项支出的主要用途和测算理由等进行详细说明。

(三)有多个单位共同承担一个课题的,应当同时编列各单位承担的主要任务、经费预算等。

(四)课题预算书应当由课题负责人协助课题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共同编制。

(五)编制课题预算时,应当同时申明课题承担单位的现有组织实施条件和资源,以及从单位外部可能获得的共享服务,并针对课题实施可能形成的科技资源和成果,提出社会共享的方案。

第十四条课题预算按照有关要求经审核、汇总后报送组织实施部门。

组织实施部门、财政部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课题预算进行评审或评估。组织实施部门建立预算评审专家库,完善评审专家的遴选、回避、信用和问责制度。

第十五条组织实施部门对预算评审或评估结果进行审核,在符合保密规定的前提下,按程序公示。对于课题预算存在重大异议的,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复议。

第十六条组织实施部门按照财政预算管理的要求,提出项目(课题)预算安排建议报经财政部批复后,下达项目(课题)预算。批复预算的项目(课题)应当纳入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数据库统一管理,分年度滚动安排。

第十七条组织实施部门根据预算批复,与项目牵头(主持)单位、课题承担单位签订项目(课题)预算书。项目(课题)预算书是预算执行、监督检查和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

第十八条项目(课题)年度预算由组织实施部门按照部门预算编制的要求报送财政部。

第十九条组织实施部门根据财政部批复的预算,将课题年度预算下达到课题承担单位,并抄送项目牵头(主持)单位。

第二十条实行招标投标管理的项目(课题),其经费预算的确定按国家招投标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预算执行

第二十一条专项资金的拨付,按照财政资金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经费使用中涉及政府采购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课题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下达的课题预算执行,一般不予调整,确有必要调整时,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核批:

(一)项目(课题)预算总额、课题间预算调整,应当按程序报组织实施部门审核、财政部批准。

(二)课题总预算不变、课题合作单位之间以及增加或减少课题合作单位的预算调整,应当由课题负责人协助课题承担单位提出调整意见,按程序报组织实施部门批准。

(三)课题支出预算科目中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管理费预算一般不予调整。其他支出科目,在不超过该科目核定预算10%,或超过10%但科目调整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由课题承担单位根据研究需要调整执行;其他支出科目预算执行超过核定预算10%且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由课题负责人协助课题承担单位提出调整意见,按程序报组织实施部门批准。

第二十三条课题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制定内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专项经费的监督和管理,对专项经费及其自筹经费分别进行单独核算。

第二十四条课题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课题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办理支出。严禁使用课题经费支付各种罚款、捐款、赞助、投资等,严禁以任何方式变相谋取私利。

第二十五条课题承担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编制课题经费年度财务决算报告。课题经费下达之日起至年度终了不满三个月的课题,当年可不编报年度决算,其经费使用情况在下一年度的年度决算报表中编制反映。课题决算报告由课题承担单位财务部门会同课题负责人编制。课题决算报告按程序经审核、汇总后,于次年的4月20日前报送组织实施部门。

第二十六条在研课题的年度结存经费,结转下一年度按规定继续使用。课题因故终止,课题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应当及时清理账目与资产,编制财务报告及资产清单,按程序经审核、汇总后报送组织实施部门,由组织实施部门组织进行清查处理,结余经费(含处理已购物资、材料及仪器、设备的变价收入)收回组织实施部门,由组织实施部门按照财政部关于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预算执行过程中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在课题实施期间出现课题计划任务调整、课题负责人变更或调动单位、课题承担单位变更等影响经费预算执行的重大事项,课题负责人、课题承担单位应当及时按程序报组织实施部门批准。

第二十八条专项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属国有资产,一般由课题承担单位进行管理和使用,国家有权调配用于相关科学研究开发。专项经费形成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专项经费形成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自然科技资源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放共享,以减少重复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财政部、组织实施部门对专项经费拨付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组织实施部门会同财政部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进行专项财务检查或中期评估。专项财务检查和中期评估的结果,将作为调整项目(课题)预算安排、按进度核拨经费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一条项目(课题)完成后,项目牵头(主持)单位或课题承担单位应当及时向组织实施部门提出财务验收申请,财务验收是进行项目(课题)验收的前提。组织实施部门负责组织对项目(课题)进行财务审计与财务验收,财务审计是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二条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不得通过财务验收:

(一)编报虚假预算,套取国家财政资金;

(二)未对专项经费进行单独核算;

(三)截留、挤占、挪用专项经费;

(四)违反规定转拨、转移专项经费;

(五)提供虚假财务会计资料;

(六)未按规定执行和调整预算;

(七)虚假承诺、自筹经费不到位;

(八)其他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项目(课题)通过验收后,各课题承担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及时办理财务结账手续。课题经费如有结余,应当及时全额上缴组织实施部门,由组织实施部门按照财政部关于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组织实施部门应当结合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逐步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的绩效评价制度。

第三十五条专项经费管理建立承诺机制。课题承担单位法定代表人、课题负责人在编报预算时应当共同签署承诺书,保证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并对信息虚假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第三十六条专项经费管理建立信用管理机制。组织实施部门对项目牵头(主持)单位、课题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中介机构和评审评议专家在专项经费管理方面的信誉度进行评价和记录。

第三十七条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不按规定管理和使用专项经费、不及时编报决算、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组织实施部门将会同财政部予以停拨经费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可以终止项目或课题。对于未通过财务验收,存在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专项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组织实施部门、财政部可以取消有关单位或个人今后三年内申请国家科研项目的资格,并向社会公告。同时建议有关部门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8篇:课程管理建议范文

关键词:公共VB 课程建设 师资建设与管理

一、当前现状

我校教务处负责人要求计科系更改计算机第二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个人认为,这是学校高层对我系VB教学工作的不认可;它的背后,也是我校其他学院对我系VB教学工作的不认可。这在当前各个专业都大幅度削减授课学时的背景下,对我系的公共基础课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同时,也会对VB课程成功申报优质课程产生致命威胁。

二、改进措施

我校其他学院之所以不认可我系的VB教学,其依据至少有两:第一,学生普遍认为课程过于抽象难学;第二,计算机二级考试通过率过低,计科系没有拿的出手、可供各学院和社会认可的成绩。为了摆脱当前的困境,提高二级等级考试通过率应属见效快、可行性较高的方案。

当前,二级考试的通过率过低,说明我们VB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因此,找出问题并给出对应的解决办法当属上上策。个人认为,VB的教学在如下四个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1.理论教学方面

我系VB理论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目前,我系计算机二级培训采取的是“6+10”模式:6个月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打根基,10天的集中培训。在后期的集中培训过程中,新课内容少,复习演练居多,因此,前期6个月的基础知识学习阶段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建议在期末考试中,逐步提高前七章考点的覆盖率。当前,在前期6个月的基本理论教学中,绝大部分老师们教学的最后进度都是到第七章,因此,现行的期末考试也是考到第七章。逐步、有计划的提高前七章考点的覆盖率,不仅可促使老师们对前七章的教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讲解,也可促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此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前7章的学习水平,夯实基础;而且可以减轻后期培训的压力,使培训老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最薄弱的地方。

2.实践教学方面

往年的二级考试成绩表明,机试的通过率低于笔试的通过率,因此实践教学改革应是VB教学改革重点关注的方向。个人觉得,上课期间,很多老师使用的机试题目难度太高、综合性太强,不利于初学者的练习;此外,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管理力度还有待提高。

建议将实践上机题目分成基础题、综合题两级,并明确“主基础、兼综合”的指导思想。所谓“基础题”即是考察学生一个一个独立的知识点的掌握能力;“综合题”即考察学生多个知识点综合运用能力。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初学者来说,他们起步低、入门难,建议多以基础题练习为主。

建议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管理力度。实践教学的管理分为“点对面”管理和“点对点”管理两方面。所谓“点对面”的管理,是指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的讲解,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这个方面的管理工作,绝大部分的老师都做的相当不错。

所谓“点对点”管理,是老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当前,很多老师采取的办法是学生主动提问、老师上前解答的模式。但是,据个人观察,愿意主动提问的通常都是少数学生,很多学生积极性不高、不愿意提问,他们的上机问题将会一节课一节课的累计下来,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一点一点消磨殆尽,最终无法收场。个人的做法是,以25~30分钟为时间点,强行要求每位学生给老师检查一道题,有问题当场解决;相信此举可大大的减少学生上机的遗留问题,为我们后期的上机培训创造有利条件。

笔者在本学期后半段上机过程中,即是采用以基础题为主、加强“点对点”式的管理模式,收效显著。

3.师资方面

建议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会和教学观摩活动。老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也是关乎VB教学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个人认为,开展各种主题的交流活动,不仅可以促使老师之间多交流、多切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而且,通过这些交流活动,可以让授课老师在教学目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重难点的把握以及实践内容的设置方面达成高度共识。

建议加强对兼职老师的管理。兼职老师是我系VB教学的重要组成力量之一,他们能否配合我们的工作也直接关乎VB教学改革工作的是否顺利开展。因此,建议兼职老师也参加我们的经验交流会和教学观摩活动,与他们多沟通、多交流,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实践内容的设置等方面,同VB课程组达成共识。

4.对外公关方面

建议加强我系与外系之间的交流。据悉,我校的优质课程均是由各学院负责人投票表决产生,因此,我系在其他专业心中的形象将直接决定了VB课程能否成功申报优质课程。作为全校必开的公共基础课程,每位专业负责人对此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走访各个专业,了解他们的想法、解答他们的疑惑、认识VB课程的重要性也应该是我们要做的工作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加深相互之间的交流,加强双方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在各个专业中树立良好的口碑。

三、关于论文和出教材的个人看法

优质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其本质是一种教研活动,教学质量将是衡量其工作成败的重要指标,特别是面向所有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在这其中,论文和教材只能起到辅助说明作用,它们的存在,是课程教学质量高的例证之一,说明我们的教学工作的开展科学、系统,已经上升到理论高度。反之,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四、关于二级培训的个人看法

建议设立培训入学门槛。对于学习基础很差的学生,为期10天的培训应该作用不大,对老师而言也是资源的浪费,对于二级的通过率也没有好处。若是盲目的招收学员,从长远来看,弊大于利。

第9篇:课程管理建议范文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信息管理(MIS)专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并在清华大学试办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美国的MIS专业强调管理与技术并重,认为技术对MIS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因此他们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关注远远超过对MIS专业本身的关注,理工科偏向明显。而在我国,由于开办MIS专业的各个院校的具体情况和历史发展情况不同,专业偏差很大,这从专业名称上就可略显睨端,如“经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图书情报管理”、“林业信息管理”等,这些专业可能分属于商学院、管理学院、计算学院或信息学院等,有的偏理工,有的偏管理,各院校的课程设置也各有偏重。

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MIS相关专业合并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规定了该专业的管理学门类,明确指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应当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确定了8门核心课程,其中包括“计算机网络”。

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出版后,不少人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设计提出了批评,为此教育部于1999年4月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组成专门课题组进行研究与讨论,起草了《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初步意见》,针对该专业的主干课提出了一个机动灵活的6+X方案,其中6为教育部明确规定必开课程,X为各院校根据学校性质及专业特点各自确定开设的课程。6门必开课程中包括“计算机网络”课。

2003年4月在重庆大学召开的教指委年会上,进一步确定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的核心课程及下属各专业的主干课,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干课程为4门,其中之一是计算机网络基础。

无论是在早期的MIS专业还是现在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都是专业核心主干课,可见其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然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属于管理学门类,尤其是在财经类院校,其专业课程体系必然体现财经类院校的特色,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内容体系自然不应该照搬计算机专业。很多学者也强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同计算机专业的不同:信管专业更强调信息的组织与管理,信息技术只是工具,而不是本质。因而在课程设置中,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将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其重点在于“用”技术,而不是研究这些技术的本身;毕业生从事各种类型的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工作,其工作重点不是编程,因而在培养学生时,不必过分强调编程能力,而应加强应用、管理与分析等能力的训练。

计算机网络技术源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ARPA网,之后网络应用不断普及与发展,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Internet技术的普及及应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并大力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教育。25年前,国内高校逐渐引入“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是国外教材(如Tanenbaum的《计算机网络》),并主要在计算机与通信专业的研究生层次开设网络课程,面向研究,教学内容仅限于理论,以OSI体系结构为主要框架。发展到现在,已经有更多的更优秀的国内外教材可供选择,并在更广的范围内如IT相关专业、面向更多的层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人们学习网络知识,不再仅仅是为了研究,更多的是为了就业、生存与乐趣。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不再局限于理论,而是更注重实践,实验配合理论,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相关理论的理解。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以数学理论为基础,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架构;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如何把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直以来是课程教学的难点,也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由于以往大多数院校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实验室,开设大型网络实验基本不可能,而部分院校涉及网络组建、交换机设置、路由配置等需要网络设备的实验都不具备条件,而只能开设如网站建设、各种服务器配置、协议分析、网络程序设计等不需要网络设备的网络实验,这就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相关知识。

当然,随着网络设备价格的不断下降、各院校对计算机网络教学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部分院校得到网络设备公司的资助,各校的网络实验室建设不断完善。目前,著名理工科院校的网络实验室建设都很有规模,甚至堪称豪华;普通院校高职院校也有很大一部分完成了网络实验室的建设与规划。笔者所在的学校于2004年建立了网络实验室,可以进行组网、交换机配置、路由器设置等实际的网络实验项目,使实验教学能够得以开展。

1课程教学内容的思考 与实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所属门类不同、培养目标不同,课程体系自然是不同的,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要有所差别。一方面,我们强调授课内容的广度,因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跨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的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信息技术相关课程,还要学习经济、管理类学科的课程,这注定不可能像计算机专业那样安排更多的课时,甚至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另一方面,我们强调应用,强调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加强了必要的实验内容。下面是我们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及方法。

1.1理论教学

首先,从以下5个方面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掌握网络各层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技术;(3)学会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设计方法;(4)对典型计算机互联网络的特点和具体实现有基本印象;(5)为后续学习和研究打基础。

其次,从以下7个方面明确课程讲授内容的范围及深度:(1)从总体上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展史、应用领域、功能和特点、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了解OSI与TCP/IP体系结构;(2)掌握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弱化通信技术理论;(3)掌握局域网络、广域网络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原理,强化简单的局域网组网方法;(4)掌握网络互连技术的基本知识及网络互联设备的使用,强化交换和路由的概念;(5)掌握TCP/IP协议各层协议及其基本工作原理,立足端到端通信;(6)了解网络管理技术的基本知识;(7)了解网络安全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简单的保护网络安全方法。

最后,改变原来“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按照7层协议或TCP/IP协议由低到高讲授协议层次的方法,从应用层开始自顶向下逐层讲授。具体的课程内容体系框架为:概述、数据通信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因特网及其应用、网络互连与因特网基础、局域网、广域网、常用网络设备的使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共十部分内容。

这样,知识结构在整体安排上采纳自顶向下方法的思想,先讲应用层,又高到低,具体内容上按主题安排教学。这样进行课程安排的好处是:更加注重应用,在教学的起点就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应用层教学实验只需一些开源软件,无需昂贵的硬件设备,使得实验易于开展,能更好地体现计算机网络应用的特点。

1.2实验教学

就“计算机网络”课程本身来说,其特点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繁多、知识面广连贯性弱。网络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网络原理的理解,提高对网络的应用能力,促进创新性思维。

有学者将计算机网络实验分为3种类型:原理验证型实验、综合应用型实验和探索研究型实验。(1)原理验证型实验借助PC机、网络基本设备、协议分析仪和流量发生器等软件帮助理解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实验可以在基本网络环境中进行,也可以在仿真实验环境下进行。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维护的技能,为服务社会做好准备,同时有助于深入理解网络原理。(2)综合应用型实验应在真实网络环境下由学生实际操作完成,如设计并安装局域网,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配置、应用和维护各种应用服务器,如DNS服务器、Web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媒体服务器等,这类实验需要有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硬件基础。(3)探索研究型实验主要用于发现网络新知识、验证协议或某种猜想等,这是专家或研究生们所要从事的工作。

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点,我们主要采用原理验证型实验和综合应用型实验两种类型。实验内容包括以下7部分:(1)组网实验,包括网络设备认知、网线制作、对等网组建等内容;(2)交换机配置实验,包括交换机基本配置及VLAN配置等内容;(3)路由器配置实验;(4)Windows 2000 Server的安装与设置、用户帐户与组帐户的管理、资源共享与磁盘管理实验;(5)Web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FT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活动目录Active Directory安装与配置、DN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DHCP服务器安装与设置、网络打印机的安装与使用、Internet信息服务器的建立管理和使用、服务器的配置与使用等实验;(6)利用Sniffer软件截获并分析数据包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协议的概念;(7)利用其他网络仿真平台或网络设备模拟软件构造虚拟实验环境拓展实验的外延。

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已被评为校级精品课。

2结语

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才能明辨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应用。因此,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深入认识和理解对于学好“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来说非常重要。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工作原理,加强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把握理论,并最终面向应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不同于计算机专业,因此其“计算机网络”课程讲授的内容、深度与广度有别与计算机专业。笔者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要强化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授课内容的广度,二是其实用性,最终达到教学要面向应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外喜,高鹰,胡晓.虚拟实验室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应用的设计[J].计算机教育,2007(4):72-76.

[2] 李成忠.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7):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