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业活动案例范文

商业活动案例精选(九篇)

商业活动案例

第1篇:商业活动案例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 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1(b)-0102-02

今天以网络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时代,伴随全球化经济、自由化贸易、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推进,电子商务让传统商业告别了传统的刀枪棍棒,甚至飞机大炮竞争格局,进入了激光核武乃至人工智能的新时代。无论你是生活在大都市,还是生活在乡村;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工作事业,电子商务无处不在。企业需要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作为电子商务教育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改变实践教学环节,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_放的、共享的互联网为电子商务教师的在线模拟案例教学创造了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在线模拟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实现在线模拟案例展示和动态互动教学,优化每个教学环节。

1 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能力。电子商务专业是集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和经济学、物流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同时具有高度的商业实践化。虽然学校的电子商务教师通过各种学习和培训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但是缺乏实际经验,所以讲授的内容多有纸上谈兵的感觉。

(2)学生能力。由于招生扩大,尤其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升高,招收的生源质量相对较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空间想象差、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在专业教学实验过程中出现与模糊的理论知识不一致的情形,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得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脱节。

(3)教学资源。随着互联网普及,互联网上实时性、现实性的案例大量涌现,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信息资源的利用。

(4)实习基地。电子商务专家、电子商务从业者和电子商务教育者都认识到了电子商务专业实践的重要性。电子商务学生只靠书本知识,不能从一线电子商务活动中学到东西,这样是不足的。有人提出学校和企业建立合作,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这样固然很好,但是实现起来,很不容易。

2 传统案例教学与在线模拟案例教学

以往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书上教学案例为内容,这是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现在随着网络普及,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网上丰富的案例资源,可以实现在线模拟展示和动态互动教学,即在线模拟案例教学。虽然传统的教学案例改变了“灌输式”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有时候书面上的教学案例与实际不符,实效和现实性差,无法起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性较差,缺乏职业成就感。利用网络在线案例资源,实时、动态、互动的教学案例是传统案例教学的突破。与传统教学案例相比,在线模拟案例教学有以下几点优势。

(1)互联网信息资源丰富,通过访问知名、特点鲜明的网站,结合网站实际情况讲授理论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子商务活动。

(2)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更新快,在线模拟案例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实时、动态掌握国内外最新的电子商务知识,为电子商务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可以利用网络公司提供的案例模拟平台,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进行仿真模拟学习。

(4)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登录国内外网站,随时收集大量真实的案例素材,激发学生思考、引起争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教学结果。

3 电子商务在线模拟案例教学的必要条件和教学方法

(1)必要条件:连接互联网的多媒体教室;电子商务教师熟悉在线教学案例资源并熟练掌握这些在线教学案例资源。

(2)教学方法:在线模拟电子商务职业每个工作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采用过程式和体验式的学习和考核。

(3)具体措施:①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在线案例,进行分析配合理论知识讲解。②大量、集中、归类、分层、递进地进行案例教学,分批分次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③要求学生在每次课程结束后独立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并且作为平时成绩。

(4)教学形式:互联网上教学资源丰富,都以虚拟的形式展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形式进行分析、教学、讨论和评价。①课堂对话式。老师讲授基本知识,留时间让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由老师解答,进行双方互动对话,会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②项目小组形式。把当堂课程的教学案例当作一项工作任务,模拟企业工作方式,把学生分小组,并把一个完整的项目分为若干小任务分配给各个小组;或者把相同的项目作为工作任务让每个小组尽心分析策划实践,进行竞争,最后各小组把完成作业展示给大家,进行评比。③辩论活动式。老师主持答辩,把学生分组,找出案例分为正反两个论点,让每组抽签、准备资料、进行辩论比赛。通过辩论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

以上的教学过程,老师和学生可以模拟企业中电子商务岗位工作分配任务,老师把自己作为企业负责人,小组组长作为项目负责人,把每次课堂的学习当作真实的职业工作,塑造良好的职业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既能熟练掌握电子商务知识,也能养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组织、交流、评价等职业素质。

在线模拟案例教学虽然形式丰富多样、课堂气氛活泼,但是老师在实施操作中是存在很大难度的,要引导得当需要老师精心备课,老师无疑要熟练掌握将要进行的在线教学案例,对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并有较强的评价归纳能力。切忌讲解过度,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多想、多说、多探讨、多操作,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宽海,张靖.第三方支付的分析研究[J].中国信用卡,2006(14):58-62.

[2]孟洪兵.高校数字化电子商务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55-57.

第2篇:商业活动案例范文

本文提出案例教学是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创新完善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基层工商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本土化;案例教学;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案例教学法一直以来都被誉为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经典教学方法,成为提升学习者的工商管理实践能力最便捷、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哈佛大学的MBA案例教学模式不仅推动了中国的MBA教育与教学,还进一步延伸应用至工商管理本科专业、高职高专专业,甚至拓展到中等专业教育层次,成为我国各院校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通行的、经典的“标准化”教学法。在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创新和完善适用于不同专业类型和专业层次的案例教学法,已成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法实现案例教学的分类化和分层化,创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和因地施教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提高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提升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一)传统案例教学的局限与缺陷

在传统的MBA案例教学中,不乏精彩纷呈、经典优秀的案例。“高、大、精、深、宽”的系列化案例不仅为MBA学员、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以及企业职业经理人提供了系统化、专业化和优质化的实践教学资源,还为案例教学参与者预设了极富挑战性的互动空间和创新创业平台。其案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并不在管理案例活动或结论本身,而是通过案例分析,探究社会经济、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探索成功企业家的精神、文化与特质,这种开放性的案例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挑战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对社会阅历丰富、知识面宽广、管理经验老道的企业家们来说,有着很强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体现了案例教学中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思想和理念。而在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甚至中职中专教育中照搬照套MBA案例教学法,并把这种案例教学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通行模式和方法,这显然有失偏颇。对缺乏社会历练、企业实践和管理经验匮乏的在校学生而言,那些定位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职业经理人的MBA案例让校园里的普通学生无所适从和难以适应。学习借鉴MBA案例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我国企业不同的地域特征和企业文化,把工商管理类专业案例教学定位于培养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立足于企业基层管理岗位,探索“接地气”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与方法,是实现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进和完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诸多文件中,多次提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并把“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等列入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范畴。无疑,案例教学法是实现学思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的有效载体。但这种案例教学方法不能照搬照套国外的案例教学模式,而是要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实施更接地气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方法。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MBA案例教学法。本土化案例教学开发经历了从仿制化向本土化发展的过程。2001年,为推进本土化案例研究,中国管理科学院科技进步研究所组织全国50所高校200多名专家,编制了100个反映我国新兴企业的教学案例,出版了中国首部案例本土化教材《中国企业管理科学案例库教程》,并入选当年高校工商管理教学通用教材。基于对本土化案例的理论概念、定义边界等方面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加之参与本土化案例教学项目的高校多属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因此,我国的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更多地定位于培养学术研究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人才培养层次也定位于中高端工商管理岗位。与其说是“本土化”,不如称其为MBA案例教学的“国产化”,即把美国MBA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引入国内,继续瞄准高端目标,培养我国中高端工商管理人才和职业经理人才。这种所谓的本土化管理案例教学模式同样难以满足大多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难以彰显本土化案例教学的优势和特色。

(三)广西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1.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真正的本土化案例教学应立足于地方性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案例,把人才培养定位于中小微企业的基层管理岗位,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创新创业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案例教学中的企业更应该是那些与案例教学参与者学习、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朝夕相处的地方性企业。由于学习研讨的案例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关联性和亲和性,因此本土化案例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体验性。特别是案例企业与案例教学的参与者存在多方面的关联,可以不断激发案例教学参与者的学习兴趣和研讨热情,实现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对身边的事有启发、对熟悉的事感兴趣、对关注的事想讨论、对本土的企业想帮忙”的情景式、亲和性案例教学模式。此外,本土化案例教学还可以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的资源优势,实现“边学习、边实践、边体验”的渗透式、参与性案例教学模式,并对案例企业进行连续的、不间断的学习、观察、体验和研讨。

2.本土化案例教学实践。多年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承担了广西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培训、中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等教学任务。为提高经营管理培训质量,加强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分别于2002年、2008年、2013年主编出版了三部广西本土企业经营管理案例教材,收集了包括南南铝业、柳州两面针、玉柴股份、利客隆超市、明阳生化、柳工股份等150多家广西本土企业案例,提出了“广西人学广西案例、了解广西行情和企情”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法”。在本土化案例教学中,学员们一边宣讲自己企业的经营管理案例,一边学习、比较自己企业与同学企业的案例。在案例教学组织方面,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还深入案例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边看边学、边学边做。学员们不仅在培训期间学习研讨案例,还关注案例教学的事前背景调研、事中情景再现、事后案例追踪等环节。尤其是在培训结束后,学员们仍然关注案例教学的后续情况。通过对案例持续的、不间断的跟踪观察分析,达到了反馈案例教学成果、验证本土化案例教学效果的目的。这不仅提高了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还极大地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拓展了案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实施,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实现了案例教学与企业管理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为提升广西本土化企业管理案例质量和水平夯实了坚实的软硬件基础。通过案例教学活动还直接帮助企业改进和完善了自身管理,提高了案例教学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本土化案例教学无论在岗位培训还是学历教育环节,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本土化案例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库建设滞后,企业参与度不高,教学案例质量有待提升

在案例库建设方面,由于企业参与度低,无论是案例的数量还是质量,均难以满足深层次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在实施本土化案例教学法中,虽然搜集、整理、完善、编辑和出版的案例达到150多个,但对于数量众多的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中小微企业而言,案例库中的案例资源数量相对较少、行业分布不均匀、缺乏系统性和代表性。在案例质量方面,由于案例编写教师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实践,编写的案例不同程度存在“虚、大、假、空”的情况。

(二)案例教学专业师资匮乏,案例实践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案例教学与普通的课堂理论教学有很大区别。前者强调实践性、互动性和启发性,而后者强调理论性、单向性和知识性。传统教学以讲为主,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模式。而案例教学以学为主,往往采取“启发性”教育教学模式。由于教师缺乏企业实践阅历与经验,在实施案例教学中,简单机械地从“阅读案例”到“分析案例”,而不是系统生动地从“感受案例”到“剖析案例”。案例教学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课堂理论教学”,失去了其“实践性”的属性,案例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三)案例教学组织涣散,学生缺乏热情,教学互动性差

学生就本土企业经营管理案例进行思考讨论、观摩评析、互动参与是本土化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和灵魂。但学生仅凭教师对案例单调平淡的书面陈述,很难激发对企业案例的兴趣和关注。此外,学生对案例缺乏直观感性认知,也难以在短期内融入案例的情景当中。因此,简单粗暴式的案例教学难以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案例教学缺乏热情,对案例涉及的人和事,涉及的理论知识、方法技能和组织内容等缺乏事前的预判和考量。因此,在进行案例互动讨论时,要么是无话可说,要么是说不中要点,言之无物,教学互动性达不到教学目标和要求。

(四)教学手段方法简单,案例教学载体单调,教学活动缺乏生动性

如何将企业生动鲜活的经营管理案例展现出来,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多媒体展示和互联网传播变得越来越普遍和深入人心,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和手段不再是简单的声音和文字形式,而更多是通过互联网途径,借助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立体化传播手段获得更加生动化、立体化和形象化的体验和感受。而在现阶段的案例教学中,多数教师仍然采取通过“看文字、读案例”的单一模式,很难赢得学生的共鸣。鲜活生动的案例变成机械枯燥的说教,案例教学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课堂理论教学,失去了实践教学原有的教学魅力和实践优势。

三、创新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的途径与措施

(一)创新基于校企协同育人背景的本土化企业案例库项目建设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实现高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途径和手段。而校企合作共建本土化企业案例库,共同推进本土化案例教学创新与改革,是企业总结创新管理模式和经验,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合作模式。案例库建立与案例教学实施,不仅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人才培养和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因此,可以把这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案例库项目建设作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在本土化案例库项目建设的同时,校企合作双方可以就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难点问题、重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通过创新基于校企协同育人背景的本土化企业案例库项目建设,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不断提升高校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丰富深化案例教学的广度、深度和精度,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本土化案例校企合作项目的良性循环和梯度发展。

(二)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能力和水平,打造高水平案例教学团队

要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师是关键。要做好案例教学工作,首先是要深入企业,全面系统地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不断挖掘企业的经营管理特色和亮点、管理活动的难点和重点。其次,根据企业特色和亮点,确定企业案例编写的主题和线索,搜集整理本土化案例教材相关的各类数据和素材,并让承担案例教学的教师参与本土化案例的调研编写工作。第三,根据企业实践和本土化案例库建设,让任课教师讲授自己亲自调研、亲自编写的本土化企业案例,增强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第四,为增强案例教学的生动性和针对性,还可以通过企业观摩学习、案例企业的企业家现身说法等方式,延伸案例教学的内涵和外延。第五,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案例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打造高水平案例教学团队。

(三)丰富本土化案例展示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广度、深度是衡量本土化案例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要提高学生对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关注度,教学案例展示的手段载体、方式方法非常关键。传统的文字阅览、案例导读等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共鸣。要采取多媒体技术,通过网络化传播途径、立体化教学方式和情景化案例手段,全面生动还原案例中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生动场景。包括通过案例背景材料、案例音视频、相关新闻报道、图像动画、企业现场观摩、企业家对话、岗位实习实训等方式,活灵活现地展示案例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对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本土化案例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此外,案例教学除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借助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创新案例教学的组织方式及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场所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可以通过QQ群、微信关注、好友圈等现代社交媒体平台拓展延伸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并邀请本土化案例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作为案例教学的参与者,共同参与案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总之,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构建仿真性、情景化案例场景,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把本土化案例教学由单纯的事中案例讲授环节,拓展延伸到案例活动的事前调研环节和事后分析追踪环节,实现全程化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益和效率。

(四)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土化案例教学是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手段。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对事件的简单回顾和叙述,而是要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对案例的调研,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学会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学生可以在提供的案例素材中找问题,可以借助互联网找问题,还可以到企业实地调研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参与教学,是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特色和关键。其次,要学会分析问题,发现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手段和方法,对存在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精准的确认与衡量。最后是要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案例角色扮演、场景模拟、小组讨论、工作座谈以及方案策划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组织、宣传、沟通、协调、社交、表达、写作及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创新完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机制和模式。

(五)加强本土案例教学的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案例教学的内涵和特色

本土化案例教学离不开本土化企业,由于各地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不同,不同地域的商业文化特征、企业文化背景以及企业家精神等也各不相同。企业案例教学表面上说的是事,但实质上反映的是企业的文化和企业家的精神。因此,本土化案例教学离不开不同商业文化背景下各地域企业家的文化与传承。在中国的商业文明中,涌现了包括赋予浓厚地域特色的“晋商”“徽商”“浙商”“豫商”“粤商”等不同特色的商业文化与商业模式。因此,要积极推进广西本土化企业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不断探索挖掘、总结分析和凝练打磨广西企业经营管理特色和广西企业家精神,不断总结提炼完善本土化企业文化,弘扬传承“桂商”文化精神。通过基于“桂商”文化为引领的广西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与实践,在“广西人学广西案例、了解广西行情和企情”的基础上,增加“弘扬传承桂商文化”的新内涵,拓展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外延,凝练广西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特色,不断提升本土化企业案例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冯俊萍 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夏旭晖,廖晓明,陈建付.工商管理案例本土化开发的困局和出路[J].企业导报,2010(12)

第3篇:商业活动案例范文

一、案例教学的涵义和重要性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并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其基本原则有两条:其一,用案例而不是依赖演讲和读书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其二,通过自学和相互学习使学生深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在西方,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和充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相当规范的操作理论、操作规范和操作模式。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单纯从这个角度说,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寻找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而对于电子商务专业来说,案例教学尤为重要。

从教学角度看,电子商务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能够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二是能够使所学的知识转变成为技能,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有机地结合;三是在逼真模拟训练中做到教学相长,师生之间在共同的分析讨论过程中,通过发散性思维,激发大家的灵感,做到相互启迪,相互学习。可以说电子商务案例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电子商务案例的特点和分类

电子商务案例是指对某一特定电子商务活动的内容、情景与过程,进行客观描述的教学资料。通过对电子商务案例的分析研究,能够揭示电子商务活动的内在规律,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有的案例必须是真实而具体的事件或实例。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的主要特点在于它的启迪性与实践性。

根据教学难度,电子商务专业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可分为三类:

(1)已决问题案例

这类案例对电子商务活动从情景描述到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作了较详尽的介绍,它是案例教学初级状态的教学资料。这类案例包括以下三部分:电子商务活动的状况及问题、解决方法和措施、经验或教训的评估。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电子商务所面临的环境和发展状况,初步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2)待决问题案例

这类案例是指对电子商务某部分的活动,只介绍情况过程和指明问题所在,要求学生作思考和讨论,找出问题成因或影响因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从比较优劣中抉择,它包括主要运作过程及存在问题的情景叙述和相关因素提示两部分。分析这类案例不要求有明确答案,重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探讨电子商务活动的相关因素和规律的能力。

(3)设想问题案例

这类案例是指只提供电子商务活动的相关背景材料或迹象,启发学生从中自己寻找存在的问题、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对活动的发展作出判断,并试图自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阐明这些措施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作用和效果。它一般包括经济活动的背景材料及其发展趋势的相关迹象两部分。这类案例是在前两类案例教学基础上的较高级的教学资料,对全面迅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很有益,但教学的组织难度明显提高。

三、案例分析的课堂教学过程

一般来说,采用案例分析的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阅读案例,发现问题。学生首先应该快速阅读案例,其目的是对案例中提出的问题获得感性认识。从案例中发现可供分析的材料和依据,清楚明白地掌握事件的前因后果,然后发现问题。由于电子商务案例大多涉及某个(或某些)网站,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登陆这些网站,并参与网站实践(如网上购物、网上拍卖),体会网站经营特色,以更深刻地体会案例内容,发现问题,这也是电子商务案例分析与其他学科的案例分析最大的区别。

第二,确定重点,提出思考。一个案例可供重点研究的地方一般不会太多,只有一个或几个,这也是案例中最为闪光的内容,教师应当把握关键事实,并针对这些重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寻找解决方案。如“亚玛逊的成功与失败”这个案例很长,我只确定了两个重点,让学生自己思考亚玛逊成功的原因,分析为什么会失败,然后提出问题:如果你是CEO,你该如何做等问题。

第三,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讨论时,要注意紧扣要点,突出重点,并且力求讨论气氛热烈,让每一个同学都参加进来。同时要把代表发言和自由发言相结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必须提出明确的行动方案。如在上例中,学生们在全面分析了亚玛逊失败的原因是由于业务扩张迅速,盈利点少,资金链断裂,从而提出了亚玛逊或可以缩小业务范围,或可以吸引风险投资,或可以被资金雄厚的大集团收购等等十余种解决方案,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大大地调动起来。

第四,深入浅出,得出结论。在提供的各种可供参考的思路中寻找联系,全面分析其关键环节,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如在提供的各种解决方案中,根据问题的成因,分析其可行性,认为虽然电子商务网站投入很大,但困难是暂时的,随着网民队伍的扩大和成熟,电子商务配套措施的完善,亚玛逊最终仍会走向成功,从而得出了继续吸引风险投资、提供创新的个性化服务等

三、四种解决方案。

第4篇:商业活动案例范文

第二条申请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应包含其在拟从事直销地区的服务网点方案。服务网点方案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便于满足最终消费者、直销员了解商品性能、价格和退换货等要求;

(二)服务网点不得设在居民宅、学校、医院、部队、政府机关等场所;

(三)符合当地县级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关于直销行业服务网点设立的相关要求。

第三条商务部以市/县为批准从事直销活动的基本区域单位。对于设区的市,申报企业应在该市的每个城区设立不少于一个服务网点,在该市其它区/县开展直销活动应按本办法申报。

县级以上(含县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条例》第十条第二款对申请企业提交的服务网点方案进行审查。经审查同意的,应当向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出具该服务网点方案符合本办法第二条相关规定的书面认可函(标准格式见附件1)。

第四条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向商务部转报企业申请材料时,应当同时出具对服务网点方案的确认函(标准格式见附件2)。确认函应当包含下列内容:

(一)企业服务网点方案经所在地区/县级以上(含县级)商务主管部门认可;

(二)该企业在本省拟从事直销业务区域内的服务网点方案符合《条例》第十条第二款规定的条件。

第五条依法取得直销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应当于批准文件下发之日起6个月内按其上报并经商务部核准的服务网点方案完成服务网点的设立。6个月内未能按商务部核准的服务网点方案完成服务网点设立的企业,不得在未完成服务网点方案的地区从事直销业务,该企业若要在上述地区开展直销业务,应按《条例》规定另行申报。

第六条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商务主管部门应会同服务网点所在地的区/县级以上(含县级)商务主管部门,根据《条例》及有关规定对直销企业在该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已设立的服务网点进行核查,并将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核查结果一次性报商务部备案。商务部备案后通过直销行业管理网站公布直销企业可从事直销业务的地区及服务网点。直销企业不得在未完成核查和备案前开展直销活动。

第七条直销企业可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增加服务网点,在已批准从事直销的地区增加服务网点不需要报批,但应当将增设方案通过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报商务部备案。商务部备案后通过直销行业管理网站公布直销企业在已批准从事直销的地区增加的服务网点。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可根据《条例》第十条第二款要求直销企业在本地区增加服务网点,但应说明理由。

直销企业调整服务网点方案,减少服务网点应报原审批部门批准,并按规定备案。

第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予以处罚。

第九条相关商务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履行职责,进行服务网点设立管理工作,违反《条例》及本办法规定的,按照《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予以处罚。

第5篇:商业活动案例范文

关键词: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改革;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4-0033-03

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建设课程项目是上海市教委保证并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重点课程的建设,教学负责人可以系统地进行课程改革,教学单位可以有效监督课程的建设进程,并确保课程设置与建设与时俱进;同时,重点课程的建设也为进一步建设上海市级精品课程,进而建设部级精品课程夯实了前期基础。“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是2015年度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建设课程,属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中澳合作,即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办学)专业和物流管理(中澳合作)专业的专业课、必修课,也是澳方的替代课程(即澳方学校和中方学校在教学计划中都开设的课程,这样就以中方课程代替澳方课程)。因此,重点建设“国际商务环境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建设现状

“国际商务环境分析”是基于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及各国之间的商务活动愈发频繁的背景下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本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学生不仅要掌握国际商务的相关理论,同时还要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国际商务活动,了解全球及国别贸易与投资的政策变化及国际商务发展趋势。因此,可以说“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的时效性也很强。这就要求课程团队把握国际商务前沿理论的同时,也要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更新课堂讲授内容,筛选最新案例。例如,近年来,由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而引起的国际商务模式、国际贸易对象等的变化,国际商务环境也日趋复杂,这些都需要在课堂讲授中及时体现。基于这个理念,教学团队制定了以下教学方案。

1.课程目标:通过“国际商务环境分析”的学习,学生领会国际商务环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国际商务环境的分析框架,并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具体分析国际商务环境对企业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

2.课程内容:本课程是一门研究企业进行国际商务活动面临的全球商务环境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商务环境的基本背景,各国商务环境比较,国际商务运行体制,世界金融环境,国际商务管理功能等。

3.参考教材:约翰 ・D.丹尼尔斯等《国际商务环境与运作》,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9月,第13版;John Daniels,Lee Radebaugh,Daniel Sullivan(2013)International Business:Global Edition,B/E,Pearson Higher Education。

4.授课方式:主要采取有重点的课堂讲授、小组案例分析、课堂展示及企业导师讲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组织学生自学、课堂讨论。提倡学生广泛阅读有关参考书籍、文章及资料,提高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考核方式: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开卷)(50%)

其中,平时成绩主要由考勤、课堂参与、小组案例课堂展示和书面报告等组成; 期末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情况,采用开卷考形式。具体题型包括不定项选择、判断、简答、案例分析或论述等。

6.作业要求:(1)本课程对理论和实践性的要求都比较高,但由于课时有限,对学生课余的学习要求较高。学生在上课前必须预习教材的相应章节以及相关资料,同时还要进行课后复习,并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要学好本课程,除了关注课本知识,学生还要求关注财经新闻,阅读相关文献。

(2)为了检验学生学以致用的效果,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参与案例分析,并进行课堂展示。每个小组在做完课堂展示之后还要提交一份案例分析报告,并说明小组每位成员的贡献。课堂展示与分析报告的结合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也提高了写作能力。

二、“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改革策略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国际商务环境分析”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并于2015年得到了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建设立项。在建设的过程中,课程团队进行了以下建设与改革探索。

1.修订教学计划。“国际商务环境分析”在2013年以前面向国际商务(中澳合作)专业和物流管理(中澳合作)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开设。教学团队在授课过程中发现,该课程与两个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有很多重复的内容,由于课程学分的原因,教学内容难以深化,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于是,综合考虑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国际商务环境分析”于2013年调整到了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并相应调整了教学模式及内容。经过三年的教学试验,教学团队欣喜地看到教学效果明显得到了改善,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同时将“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调整到一年级后,学生早期接触到专业课程,初步了解了专业课程学习的方法,对其高年级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也有很大帮助。

2.改革教学模式。“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对学生专业素养的要求较高,然而课程调整到了一年级,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并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及课外的学习中,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大的挑战。通过问卷及课程调研,教学团队大胆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即由原来的教师“满堂灌”的讲授模式改革为“教师讲授+小组案例分析+课堂展示”。每学期开学第一次课介绍课程框架及要求,并对学生进行分组,布置小组阅读任务。从第二次课开始,课堂安排按照第一节课教师讲授重要知识点,第二节课一个小组进行课堂展示。课堂展示内容一般是上一章的相关案例分析。案例展示建议多种形式,例如:视频、采访或者表演等,内容上要求先介绍案例相关背景,然后分析案例问题,并提出相关问题展开讨论。这种模式探索下来,教学团队感到对增强学生课外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加强团队合作的优势非常明显。但由于课程学分较少,课时紧张,加之班级容量较大(达90―95人),在展示的过程中非展示同学参与程度会受到一定限制。这个问题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3.健全考核方式。一般来说,专业及必修课程通常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即“平时作业+期末考试”,期末考试也往往采用闭卷的形式。由于“国际商务环境分析”的课程属性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平时作业按照小组案例分析和课堂展示的形式,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课程组大胆尝试期末开卷考试,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国际商务环境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考核方式鼓励学生重视平时学习,督促学生关注国际商务最新发展动态。这种考核方式实施以来,受到教学团队和授课对象的欢迎,考核结果严格服从正态分布,有效地检验了教学效果及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但在题型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4.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设立之初只有一名任课教师,教学团队力量薄弱。通过近三年的建设,教学团队目前有四名专职教师,其中三名教师已担任课程的全程教学。教学团队师资力量明显加强。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一人顺利晋升教授,其余三人皆为副教授职称,职称结构较为合理;从学历来看,团队成员中有两名博士、两名硕士。团队成员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获得过多项校级及以上的教学成果奖励。在以后的建设期,争取引进两名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团队梯度将更加合理。同时,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加教学培训,开展教学调研,撰写教学论文,编写教学案例,完成习题库和案例库的建设。如果条件成熟,教学团队将组织编写一本“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的相关教材。

5.开展教材建设探索。教材建设是重点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专门的“国际商务环境分析”教材。课程开设之初,通过比较国内外相关教材,最后选定约翰・D.丹尼尔斯等著的《国际商务环境与运作》作为参考教材。这本教材在很多国家畅销,每章都有一个启发性案例,覆盖了该章的主要话题,可以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导读者深入思考该章的主要话题;每章结尾也都有一个详细的案例,涵盖了该章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并设有思考题,便于学生深入思考与讨论。另外,每一章还会设立辩论的话题,引入正反两个观点,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每章“展望未来”部分提供了一个未来的场景,促使读者去思考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综合考虑之后,教学团队选用了这本书作为参考教材。在使用了几轮之后,发现,这本教材优势明显,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相关内容,同时案例分析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但是,在教材使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课程只有两个学分,而本书有20个章节,前十章属于环境分析部分,后十章属于商务运营,教师不可能讲授全部内容,而其运营部分和其他课程的重复率也较高。另外,本书的环境分析部分也仅仅是从全球的角度概括地探讨国际商务活动中可能会遇到的环境问题。基于以上原因,教学团队在酝酿编写一本“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的教材,教材设想是前四章介绍国际商务环境通用的“PEST”分析方法,即重点介绍“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并补充法律环境、自然环境、金融环境等。后面章节则按照国别环境分析的思路进行安排,即选取各大洲典型国家进行商务环境的具体分析。目前,教材的编写正在讨论与探索中。

6.开发课程网站。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教学的开发。除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教学团队还实施了课程网站的开发与建设。课程网站的建设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的完善、课程资料的整理与上传、测试与讨论区的建设、习题库和案例库的开发等,同时还要提供进一步阅读的文献及推荐浏览的网站等。通过课程网站的建设与开发,“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的资料将得到及时更新;测试与讨论区的建设与监督也将使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真正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互补,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国际商务环境分析”教学实例

企业进行国际商务活动,必然要面临不同国家的商务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法律、金融、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环境。其中文化环境对企业开展跨国商务活动的影响很大,但由于“冰山理论”的存在,人们往往只会关注到文化表面的趋同,而忽略文化深层次的趋异。众所周知,如果没有跨文化意识,就无法认识到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在进行国际商务活动时就很容易发生文化冲突,进而影响企业国际化的进程。对于多数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如果可以选择贴近他们生活的例子展开讨论,学生对国际商务环境的影响就会有一个感性J识。文化环境无疑最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课程设计时,教学团队决定在“全球化与国际商务”背景介绍之后,首先讨论文化环境对国际商务的影响。课堂讲授时先以麦当劳在印度由于使用牛油引起的文化冲突作为开场白,启发学生们思考文化环境对企业商务活动的影响,并由此引出文化环境的相关概念。要了解文化环境,首先要清楚“文化”的概念。而对文化的界定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过介绍19世纪70年代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Tylor)对文化的定义,再通过举例设问方式引出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的文化理论。这样学生们对文化的概念及理论就会有一个框架性的认知。然后教师再适时地提出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文化冲击、逆向文化冲击等相关概念,并提出国际商务活动中为什么会产生文化冲突的问题,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

通过案例讨论的形式更能加强学生们的跨文化意识。因此这一章较多地使用了案例分析。文化环境对国际商务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例子。但是芭比娃娃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玩具,选用芭比娃娃的案例无疑会引起他们的听课兴趣,调动大家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于是在介绍完相关概念和理论之后,课程组精心选择了芭比娃娃在中东开拓市场时由于跨文化意识的缺乏而遇到的文化冲突。通过该案例分析的启发与引导,学生们理解了引起文化冲突的原因,即缺乏跨文化意识,而具体表现在芭比娃娃的例子中即没有充分意识到美国与中东国家由于风俗习惯、宗教、民族文化等的不同而引起的冲突。案例分析结束,再提出如何解决或者减少商务活动中可能会面临的文化冲突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讨论,最后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引出“民族中心主义”、“多中心主义”、“全球中心主义”等概念。这堂课的知识讲授就结束了。课下作业由小组学生分析章末案例,即“美国水电设备公司在乌干达”,教师建议小组以多种形式进行案例展示,但这一章的案例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示效果最好,不仅能提高小组全体学生的参与度,还能调动班级其他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出案例思考题,并展开讨论。这样,本章通过概念及相关理论的讲解,使学生们熟悉文化环境的分析框架,并通过案例分析及课堂展示的形式融会贯通。

本科重点课程的建设是上海市教委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自立项之后在教学计划的改革,教材选用的权衡,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教学模式的多维探索,考核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建设与改革探索,教学效果良好,为将来进一步申请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当然,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可以说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 “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仍旧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赵芳.《国际贸易实务》一体化课程建设探索[J].知识经

济,2016,(5).

[2]陆继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项目化改革探索与实践[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0).

[3]孙桂兰.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

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

[4]蒋和平.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路径研究――

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学术论坛,2014,5.

第6篇:商业活动案例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 教学方法 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179-01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马云的阿里巴巴团队更是将“互联网+”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促使国内各级院校都开始探索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改革模式,希望以此来提高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水平和质量。本文主要结合自身实践,探索不同教学方法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

一、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论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

1.案例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特点进行分析可知,其含有大量的理论知识,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常常以单一灌输的方式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也涉及到一些实践性的内容,所以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常常感觉较为困难。对此,为了提高电子商务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教学工作者可以联系教学实际情况,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理论教学中,通过在课堂上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为学生创造一个比情境模拟更加真实的场景,在带领学生回顾场景时,促使学生对案例涉及到的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案例教学法中,提及的案例大多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在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单独分析能够对案例涉及到的专业知识产生新的认识和想法,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重要前提[1]。具体来说,在电子商务课堂教学中,教学工作者围绕教学目标将现实世界中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进行典型化处理,然后按照一定步骤组织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对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形成更加直观的认识,促使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得到较为显著的提升。例如,B2B模式的阿里巴巴,其主要是为了构建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其管理模式有别于C2C模式的淘宝,其主要的管理对象是商铺。在讲解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利用阿里巴巴的成功案例来讲解电子商务相关知识,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促使其掌握专业知识。采取案例教学法教学,除了要注重案例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外,还要注意所选案例的繁简程度和趣味性,做到与学生兴趣爱好和知识领域对接。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际体验,有利于对学生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阶段

案例分析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其一,教师准备阶段,教学工作者在这个阶段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案例,通过对案例进行典型化处理,为学生设置一定问题,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2],应编制学生使用的导学案等学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二,学生自行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完成案例材料阅读后,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查阅案例相关的资料,搜集一些必要的信息,从而对案例进行初步的分析,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其三,小组讨论准备阶段,教学工作者将学生分成三人到五人一个小组,让小组自行进行讨论,在明确分工的情况下,确定最后的解决方案。其四,小组集中讨论阶段,在进行集中讨论阶段,各小组派小组代表对小组所制定的方案进行展示,在展示后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提问,在教学工作者的引导下,展示方案的小组成员对其他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各个小组可分别对其他小组的展示、回答进行评价。其五,总结阶段,在案例教学的结束阶段,教师应对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并针对重点问题组织全体学生进行集中讨论,最后教学工作者再给出引导性的建议,深化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所学内容。这五个阶段是案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五个阶段,缺一不可。

二、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构建电子商务实践平台

在电子商务专业实`教学中,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与社会企业建立实践基地,促使学生对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形成一定了解。同时,学校在网页上建立平台网,向学生介绍电子商务创新基地,为学生推送创新基地新闻,并将基地管理、信息、活动报名、交流活动、作品展示、活动回顾、后台管理等板块纳入到平台网建设中,促使学生对电子商务相关知识形成全面、充分的理解。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在理论课堂上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促使理论教学更加生动、富有趣味性。与此同时,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可以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电子商务教学中,结合理论教学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促使中职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更为良好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第7篇:商业活动案例范文

一、案例教学法对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法强调基于案例而展开各种教学活动,且各种案例教学方式的提出使得教育陷入了两难的情境,其更是缺乏特定的处理方式,但此类方式强调教师为教学设计者及激励者,从而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讨论,其与传统式教学方式有一定差异,教学活动应基于具备深厚学问的教师而开展,且教师务必是各种知识的传授。再是工商管理人才已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国际化大环境下的工商管理人才应极具扎实的专业知识,且其实践能力更强,综合素质也应更高。至此,各大高校亦纷纷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科,更是培养了更多工商管理人才,但就现时期我国工商管理人才整体水平而言,诸多毕业生根本适应不了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这时各大高校教育教学方式应进行相应的改进,这也说明案例教学法对基层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有着极大现实意义。

二、基层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未能深刻认识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我国许多基层电大远程开放教育过程中,教师大都是简单的讲解其相关理论,之后再举出相应的案例进行分析,再是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其理论的意义。此类教学方式尽管可以说是案例教学,但其却未能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性,其仍是教师讲和学生听,之后则是引导学生理解其间理论性知识,这样根本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分析的能力,其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亦是随之降低,也可以说此类教学方式就是简单的举例。

2.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经验

案例教学的开展对教师有着极高要求,此类教学方式强调教师应具备更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与分析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各项研究及实践操作。许多基层电大远程开放教学实施时间短,但是许多授课教师大都未接受过关于案例教学的培训,这时其实践教学经验明显不足,很多时候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使得学生不能真正的掌握案例教学各个环节,从而导致案例教学实际效果比预期的有效性偏低。

3.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就我国现时期的案例教学具体情况来讲,其教学有效性偏低,许多学生对此并不认真,更未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案例教学,并不愿意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各种案例教学活动。基层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的许多学生仅是为了文凭而读,整体积极性偏低。且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制约,学生对案例教学方式普遍不适应,很多时候都不能紧扣案例进行相关分析,更不能以实践者身份去分析处理其间各种问题。

三、基层电大远程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对策

1.加强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

教师应尽快转变自身教学观念,以新型教学理念展开案例教学,以确保此项教学方式质量及其水平合理提升。案例教学方式强调学生于其间获得更多实际经验,其主要是强调整个学习过程,这也说明此项教学活动的完成应是学生自主分析和讨论,最终总结而成自己的演讲。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而展开案例教学,在此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索、分许,以至其可以自己处理各种问题。

2.加强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应着眼于教师案例教学专业水平及能力的提升,强调其案例教学方式及其技巧的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教育教学应更加注重学习策略、学习能力等方面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应不断加强教师工商管理实际经验的提升。只有教师具备了更为专业的实际经验,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亦可为学生提供科学适宜的建议以辅助其学习。基层电大中的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工商企业管理实践工作,用自己的休假时间进行各大企业调研,以此快速提高自身对企业管理问题的认识度,从而为学生们提供更高水平的案例分析。

3.加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探索各种适宜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案例学习,这也是案例教学方式有效性提升的关键。教师可采用相关方式来鼓励学生展开学习,比如教师可将学生学习与工作有效结合,或者是将学生工作时遇到的问题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学生通常会觉得此类案例对自己日常工作有很大帮助,从而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案例学习中。再是将学生学习案例的态度及其研究成果等与学生最终考核成绩结合,这样也能给学生学习施加压力。还有就是教师应善于运用网络教学,以此更好的处理学生之间的问题及其各种矛盾,这样也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学中更强调现代化远程开放教育质量及其水平,这也是现时期我国基层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述了案例教学法对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并全面分析了基层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适用于基层电大远程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策略,为我国基层电大远程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性依据。

参考文献:

[1]马晓静.加强新疆电大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综合实践环节教学质量的对策[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

[2]李可.基层电大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现状及对策——以通辽电大为例[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3]任为民,施志毅.建设国家开放大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3).

[4]王娟.远程开放教育中基层电大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视角[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4).

本文为中央电大课题“开放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题体系建构与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号是Q0081A-224Y

第8篇:商业活动案例范文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工商管理; 教学改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1. 059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1- 0102- 01

1 概 述

案例教学最早运用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它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模拟现实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参与有关实际问题的分析及其解决方案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案例教学不同于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强调用理论知识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法的优势越来越凸显,目前国内多数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基本都采用案例教学法,但从实施案例教学的部分教师和学生反馈的信息看,教学效果还不是很理想。因此,如何切实提高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效果成为工商管理教学中的一个亟需研究的问题。

2 案例教学的特点

(1) 理论与实践并重。案例教学是管理类专业教学活动中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纽带,工商管理教育非常重视通过案例教学达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某种平衡,案例教学作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纽带,所选取的案例均是现实企业中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例。工商管理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去研究、分析那些描述现实经营管理事件的案例,判断问题所在,通过与其他学习者一起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案例预分析、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点评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每个学生取得最大收获。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既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又给学生留下充分的讨论和思考空间,允许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学生深入讨论得到一个一般性的参考结论,同时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认识和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实际问题,发挥创造性思维,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思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应变能力。

(3) 注重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作为一种以互动式为主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互动性上,学生则应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在阅读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环节中发挥主体作用。

3 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对案例教学的认识和重视不足。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许多高校还没有认识到案例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在案例教学定位上认识模糊,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倾向尚未完全改变,这影响了案例教学效果的发挥,也直接影响了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2) 案例内容单一老化,缺乏特色。由于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在我国推广和应用的时间不长,用于教学的案例主要是从国外引进的,不能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由于没有自己的案例库,教学所用案例不够规范,基本来自于教师的整理和归纳或者照搬国外案例,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3) 教师普遍没有接受过案例教学的系统培训和学习,难以适应案例教学要求。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工商管理教育偏重于理论传授,工商管理教师也大都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来自于企事业单位的双师型教师较少。这些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未能对案例研讨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控制,使学生感到毫无新意。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握不好自己的角色,经常出现缺位、越位。

4 改进措施

(1) 重视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当前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培养的目标是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这个目标要求工商管理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而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教学方法就是案例教学。因此,相关领导及机构应该切实认识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从投入、设备、师资培训、激励、考核等方面建立配套机制。

(2) 鼓励教师编写案例。通过对相关专业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方面的培训,使教师认识到自主编写案例的重要性,学校、学院应从考核、工作量等方面出台鼓励教师编写工商管理相关案例的政策措施。

(3) 课前悉心备课。为使案例教学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应在在课前悉心准备,要求教师对本课程专业素材平时就必须有一定的积累,及时整理和更新教学案例,以便用时得心应手。由于管理、经济理论的更新速度很快,许多书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必须及时补充、更新教案。

(4) 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注意力应当高度集中,掌握课堂的进度,出现问题及时地做出讲评,并注意课堂气氛的调节。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给他们一个客观合理的评价,每次上课都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并做好记录,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让学生对每个学习过程都有成就感。另外在上课过程中,还可以适当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使学生在案例教学活跃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知识,而又不感到枯燥。

主要参考文献

第9篇:商业活动案例范文

1引言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概念的兴起,电子商务人才需求越发紧张,且体现出综合性和创新性,对各高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也不断提出新的挑战。《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国际贸易、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除介绍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外,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兴趣,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变化。

2常用的教学方法及问题

电子商务专业是随着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新兴专业,在近十年的实践和探索中,逐步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模式,如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同时,新媒体的出现也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工具,使电子商务概论的课堂逐渐向生动、活跃、创新发展。

21常用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此方法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对案例进行拆解、归纳总结,为学生梳理基本的知识点,避免教师在台上讲得昏天暗地,学生在台下听得昏昏欲睡的尴尬境地,通过对案例的学习、提问等方式,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2)讨论式教学法。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回答问题,更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实践教学法。通过专业软件模拟电子商务的整个运作流程,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并能够实现电子商务全部功能。

22现有教学方法的问题

以上方法在《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以及课程的性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尚有改进的空间。

(1)忽略学生的参与性。学生没有全程主动参与课程的学习,造成学生脱离课堂、远离活动,实践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当今时代是人人需要创新,人人需要实践的时代,学生需要的不是“授之以鱼”,也不仅仅是“授之以渔”。要想培养社会需要人才、不仅具有专业知识、更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创新的专业人才,就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参与到实践中来,在课堂授课中做出重大改变。

(2)学生主动性差。很多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在案例教学和讨论教学中,不主动预习,不提前熟悉相应的案例、知识,往往使得教师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自问自答,寥寥有学生举手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即便是认真听课的学生,也多是一知半解,因为没有认真地从自己的角度分析过案例,对知识的理解都只是浮于表面,效果当然不会理想。

(3)没有逃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对于《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来说,使用任何的教学方法,都难以逃脱传统教学框架的束缚,注重的还是案例的拆解,书面知识的传教,而缺乏对于知识获取过程、应用过程、问题解决过程和经验总结的思考,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只是知识,没有转换成自己的想法,更不懂得如何应用。

由此可见,《电子商务概论》课堂授课模式及课程评价方式仍需进一步改进,以学生为中心,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下,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实现彻底的改革与创新。

3《电子商务概论》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授课模式改革是一项重要、复杂的工程,需要不断地摸索、实践、总结,并在不同时期选择一个合适的、效果较好的、效率稳定的授课模式。本文在对现有授课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PEP”活力教学法,让学生不但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且能够将教学成果无限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后,使教学成果更具价值。“PEP”活力教学法的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31第一阶段:Prepare(准备)

此阶段主要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内容包括教师讲授基础知识、向学生布置课题设计任务、学生同步进行课程方案的策划等工作。

(1)讲授基础知识。前半个学期,教师选择教材中比较基础的重要的章节,通过案例教学法讲解相应的知识点。因为《电子商务概论》涉及面比较广,教材中的案例往往取材也比较大。例如在讲述电子商务的时候,教材会用阿里巴巴、京东等知名电子商务企业作为案例;讲述电子商务安全的时候,教材会用曾经的流行病毒“熊猫烧香”作为案例。多数教材都会把这些案例做成典型的案例,多数教师也会把这些案例当成重点案例进行研讨。但是,通过实践发现,这些案例会让学生觉得很遥远,产生的情绪更多的是羡慕,并不能很好地鼓舞学生实践。学生对这些案例,远没有对于发生在他们自己身边的小案例来得有兴趣。因此,在案例的选择上,应遵循“小而精”的原则,主要选取学生身边所发生的小案例,比如学生的淘宝创业经历,从产品选择的尝试,到集中经营,越做越大。这样的案例学生能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在激发学生学习《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兴趣的同时,还会使学生有跃跃欲试、切身实践的冲劲,无论对课程本身来说,还是对学生的电子商务实践来说,都是极大的鼓舞。

(2)分组任务讨论。以小班上课分组研讨的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按其兴趣爱好、朋友圈等进行分组,布置课题设计任务,形成切实可行的项目方案。

此任务主要包括三个特点:

贴近生活。课题设计最基本的要求是要贴近生活,鼓励围绕学生自己的生活,发掘身边的商机,通过解决身边的问题为主要出发点和归属点,开发实用的商业模式。

全流程覆盖。引导学生以某一商品或某系列商品为对象,以“产业链”式的思维方式,从产品选择、可行性分析,到营销方案、售前售后服务等,包括商品包装、广告策划、商品展示等细节,均由小组所有成员全程参与交流和讨论,完成整个电子商务流程的策划。

全员参与。课程设计的重点在于小组成员全员参与,每个人都经历“产业链”式的思维流程。实践表明,学生自己从头到尾跟进课题,可以大大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大大提高了动手及动脑的能力。

32第二阶段:Exchange(交流)

以小组宣讲其所作的课题为主,全班参与该小组的讨论。教师根据各小组所宣讲的内容适当讲授其他的教材内外的知识。

(1)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对前半个学期所布置的课题设计任务,全班分小组上台展示。各小组从设计方案产生的初衷、项目设计的思路、经历过的波折,到最后的成果几个方面,采用PPT、表演、演讲等生动丰富的形式逐一进行展示。各小组成员可把台下的同学当成消费者,现场进行产品的销售。宣讲过程可由小组中的一人完成,也可由多个小组成员合作完成,甚至可以邀请班级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在宣讲之后,每个小组都要接受班级其他分组的提问和质疑。其他组对宣讲小组的项目优劣进行评分,并提出建议。

此阶段的诀窍在于将学生带入自然、轻松、无拘无束的课堂氛围中,打开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提出天马行空、异想天开的提案。实践表明,学生在设计和展示课题设计的过程中积极性非常高,后期展示的小组能够从其他小组中吸取经验,获得启发,对自己的课题设计进行反复的迭代,为课堂带来了更多的惊喜。

(2)知识补充。在各课题小组展示课题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前半学期没有讲解过的基础知识,或近期随着电子商务发展而产生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概念,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小组展示完毕后,为学生补充讲解知识的空白点,这种方法既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又能够为学生开放思维打开另一个渠道。

33第三阶段:Practice(实践)

总结各分组方案的优点及不足,引导有想法的学生把课题设计的可行方案付诸实践,并提供技术支持。此阶段的工作可放在小组宣讲之后,也可延续到学期外。小组宣讲后,小组成员根据同学提出的质疑,能够发现自己项目的缺点和不足,再加上老师和同学的建议,可以对项目进一步完善,直至具备实践的可行性。此时,对有兴趣实施项目的学生,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并持续提供技术和理念方面的支持。实践阶段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同时也是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的良好渠道。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