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课堂导入方法范文

地理课堂导入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课堂导入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理课堂导入方法

第1篇:地理课堂导入方法范文

一、循循善诱,营造探究氛围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只能记住地名、气候名称、四大洲五大洋的分布。但是如果将知识点进行细分,他们就很难理解了。比如在学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这章节知识时,教师提问:我国的云南盛产香蕉,而与云南临近的重庆、贵州等地却不能产出香蕉,这是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很多高中生只能回答出皮毛。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教师要怎么做呢?

1.制造情境

对于很多高中生来说,与其让他们枯燥地看课本,不如给他们看他们感兴趣的东西。首先教师要做的就是引起学生的注意。面对上面的问题,教师可以制作幻灯片,让学生观看有关云南、重庆等地关于特色种植的宣传片。学生看了宣传片中的内容,就会对云南和重庆的风土人情和种植业产生疑问。为什么云南的西双版纳盛产香蕉,还有大象也可以在那儿生长,而重庆、贵州与其如此临近,却不能产出香蕉呢?这些问题,他们都会迫切想要知道答案。

2.亲临其境

学生有了好奇心,就会有想要探知答案的冲动。这时候教师可以找去过这三个省市旅游或对这三个省市比较了解的学生,让他们讲讲自己的所见所闻。与幻灯片相比,学生会更相信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学生的探知欲,在聆听同学的描述中急速增长。

3.提出问题

在学生看了宣传片,听了同学讲解后,心中肯定已经不止是刚刚的那几个问题了。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如他们也许会问:“重庆市一个山城,云南相对于要平坦一些,是不是因为地形的原因呢?”“在云南有云贵高原啊,还有很多其他地方,为什么只有西双版纳是最盛产香蕉的呢?”这时教师应该做出适当的引导,将学生慢慢地引到今天所要传授的知识点中。

二、引入课本,讲解新知识点

上面所述的第一步做完,激发学生兴趣与好奇心的教学目的基本已经达到了,已经成功地将学生引入课堂。这时,教师应该适时地将学生引入课本。前面所做的准备都是为了将学生导入到课本的知识点中。这对于教师讲解新知识点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告诉学生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是有很大的联系的,二者紧密结合。例如云南西双版纳,是亚热带雨林气候,它天气潮湿、雨水足等因素使香蕉适宜在那里生长。再结合自己的教案,为学生深入讲解“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知识点。这样一堂课下来,教师教得很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

三、成功引导,深入学习

导入设计教学是一个很有用的教学方法。导入设计教学,目的就是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知识的学习理解,这样既轻松地学习了知识,也加深了对新知识点的记忆。

例如在高中地理中,“人口与地理环境”“从圈成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城市与地理环境”“产业环境与地理环境”“多姿多态的地标形态”等知识都是必修的知识点。面对这些生硬的词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导入设计就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法宝。以“城市与地理环境”这一课为例:学习这一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影响。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ppt制作与之相关的幻灯片,用图片来导入课文,在图片中展示一个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在观看幻灯片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城市化的标志是什么?现当代社会城市化的特点是什么?看完图片之后,学生会根据图片上的场景进行思考:“城市的地理环境对于城市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一样的地理环境会发展出怎样结构的城市呢?”通过这些疑问,来深入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对城市化的影响。

教师成功地“导”,学生才能成功地“入”。很多教师不懂得如何将学生顺利地引入课堂中,而是开门见山地说:“请同学们翻到××页,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这样的教学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态度。因此,导入设计的运用能够真正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他们迫切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参考文献

[1]张新宇.导入设计的具体运用[J].中学教学法,2011(7).

第2篇:地理课堂导入方法范文

关键词:课堂结构;导入;教学过程

在新课程改革下,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都要求课堂结构要发生一些转变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优化地理课堂结构,以确保地理教材价值的充分展示,进而使学生在高效的地理课堂中获得更加完善的发展。

一、导入环节的优化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头,对导入环节的优化实际上就是对导入形式的优化,我们都知道在以往的导入环节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开门见山,基本上不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导致学生课堂前十几分钟都不知道教师在讲些什么。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优化导入的形式,要从教材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采用恰当的导入形式,为高效地理课堂的实现做好准备工作。

例如:在教学《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将精力集中到课堂当中,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引导学生自主对“北京”进行介绍,从任何方面都可以。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方面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正文的学习当中,同时也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做好了准备工作。

二、教学过程的优化

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决定一节课成败的关键,然而,对其优化就是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将应试教育模式下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转变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要将地理课堂构建成高效而精彩的课堂。本文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例进行简单介绍。

例如:在教学“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授课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台湾的位置,同时也引导学生观看了“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等美丽的台湾,这样既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呆板,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优化课堂结构,要让每个环节都能在教师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中展现地理的价值,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第3篇:地理课堂导入方法范文

【关键词】领导力 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在当前的社会教育环境下,学校教育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的学习依然围绕着考试指挥棒在转,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几乎被各个学科瓜分。作为地理学科,很多学生和教师,甚至学校都还不重视,很多初中教师也难以开展地理课堂的教学工作,学生课前没预习,上课时积极性不高,课后没有及时去巩固练习。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精彩多样的教学环节设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地理教师的课堂领导力,可以达到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材特点,寻找地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精心设计地理课堂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奋点和浓厚的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与教师融为一体,共同参与学习,去探求新知,使教师成为地理课堂的领导核心。

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设计中要高度重视地理课程标准,认真设计教学目标,注意把握教学的进度。从教科书出发,抓住教学的重难点,从学生认知的角度来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设计,体现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主体地位,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出发,教学设计尽量多元化。

教学设计的种类可以分为传统模式下的教学设计和在新课程倡导下的教学设计。各种教学设计都有它独特的特点,主要有讲授、自学、讨论、探究、参与――活动和角色扮演等等形式的教学设计。在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的是讲授式的教学设计。讲授式的教学设计主要有几个教学环节,在处理各个地理课堂的教学环节时,要精心设计各个环节的教学思路。

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复习旧课要在课前短时间内完成,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温习旧课,加强对旧知识的再现,也为引入和学习新课做好铺垫。引入新课这个教学环节,是一节课的开始,是学生学习新课的起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和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出发点,也是树立学生学习地理信心的关键。教学过程导入的环节,就像一场电影的序幕,也仿佛是优美音乐的前奏。如果导入安排得有艺术性,就能贯穿整体,达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

在地理课堂中,新课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新课导入要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关键是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学习的兴趣,导入的形式要不拘一格。这里根据教学实践和平日的积累,举例探讨一些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利用多媒体引入(图片、歌曲、视频),事件引入(重大事件、利用学生的“捣乱”课堂事件),活动引入(角色扮演、谜语、竞赛),话题引入(历史故事、生活经历、新闻热点、旅游线路),问题引入(问题悬念、复习旧课),地图引入(政区地图、地形地图、气候图等),情感引入等。

课例1: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新课教学,利用谜语竞赛活动引入新课,可以借用“不坐车船跑全国,不乘飞机观四海,分文不花万里游,请问奥妙何处来”;“容纳万水千山,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山,浑身绚丽多彩”;“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等等谜语导入。通过谜语的竞猜活动,学生积极思维参与思考活动,学生的脑海中自然会形成地图的概念,又加深了对地图的特征和地图作用的理解;利用政区地图、地形地图、气候图、旅游图等等各种地图引入新课,激起学生学习地图的好奇心,同时对地图的形成、概念、种类和作用等有初步认识。

课例2: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利用问题引入新课,地球为什么是一个蓝色的水球?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史有多长?采取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符的问题导入,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分析问题,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思维能力的锻炼;利用游戏活动引入,用一个地球仪,老师拿着地球仪在教室走动并不停转动地球仪,让学生的右手拇指任意暂停地球仪的转动,每一次停止,大家都数一数,数数每个人的右手拇指所在位置是陆地多还是海洋多,这样的导入既有趣,又让学生学到了知识。

二、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是一节课中内容最丰富,最重要的部分,是地理课堂教学的核心。这是教学中的中心环节,要求教师突出难点、突破重点,理清思路,注意地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确保在教师领导下,开展教师教和学生学之间的双边互动,做到精讲精练的有效教学。所以,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地理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去精心设计教学。

讲授新课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点部分,是地理课堂教学开展的主体,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双边互动的主战场。在设计讲授新课教学环节时,选择要适合学生的标准,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明确,教学方法要多样,要符合不同情况的学生。讲授新课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讲解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填图法、对比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探究法、角色扮演法、竞赛法、综合程序教学法等等。

地理课的讲解还要遵循如下要求: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联系生活实际,注意学习的趣味性;运用直观方法,辅助讲解;教学目标明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注意语言的准确性。

课例1: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的第三课《34个省级行政区》的新课时,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尽量少讲,要多采用读图、填图、活动和竞赛等等方法。教学中应该把各个地名和地图有机结合在一起,从开始就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和忆图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国省级行政区图的敏感性,使学生对34个省级行政区的记忆掌握始终与中国政区图紧密联系在一起。

教学方法一:按照省级行政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分类,按照不同类别在中国省区地图中指出,不断加强记忆,判断它们的方位、轮廓等。

教学方法二:按照中国地理区域来划分省级行政区,按地区分类逐一在地图中指出,学生较容易记住省名和位置。

教学方法三:按照沿海、沿疆、沿经纬线、沿河的顺序来划分省级行政区,在地图中分片指出,有利于记忆。

教学方法四:学生描绘省级行政区轮廓,有条件的可以制作拼图,通过各种活动的形式来加强省区记忆,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方法五:中国省级行政区记忆量大,短时间内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可以分段进行,在课前或课后不断反复加强训练,有利于学生的消化。

课例2: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第二课《气候多样季风气候显著》的新课时,由于气候知识较为抽象,教师在教学设计应该尽量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与学生日常生活经历和体验结合,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简单化。在介绍我国的气候特点时,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再找来自我国最南方和最北方的同学谈谈自己家乡在一年四季的季节特点,或请到过海南岛的同学谈海南岛的冬季,到过黑龙江的同学谈东北的冬季等等。

三、巩固新课、课堂练习和检查反馈

巩固新课、课堂练习和检查反馈这几教学环节, 体现了复习巩固和课堂练习在新课教学中的总结作用,是一节地理课成功与否的自我检验阶段。复习巩固对教师而言,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而言,是提炼知识,整理知识体系的重要阶段。复习巩固的方法主要有:老师总结、学生总结、竞赛、问答、读图填图、完成课堂作业等。

课例1: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二课《地形复杂多样》的复习巩固的教学设计时,教学设计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的内容是要求学生掌握中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的山脉的名称和地形的分布情况,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结合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和中国地形图相结合,让学生在中国的 三级阶梯中指出我国的主要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通过结合旧知识来巩固本节新课,知识的前后联系,有利于学生掌握新旧知识的逻辑联系,既掌握了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然后要求学生在空白的地形图上指出主要的地形区,检查反馈良好以后,学生掌握基本地形后即刻进行课堂练习的训练。课堂练习是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教师在进行操作中要注意内容不宜过多,不宜布置大量的文字作业,宜以填图作业为主,兼以背默作业。易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又方便老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地理课堂的教学设计要围绕如何领导学生展开,好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最强教师的课堂的领导力,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学设计要与简单的备课有所区别,教学设计关注的是地理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落脚点是教师能不能领导学生,学生在老师的领导下是否学有所得,体现的是师生教学互动活动。备课则主要是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体现的是教师单边的活动,因此,初中地理教学设计要有利于教师领导力的开展,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培养学生搜集与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为目的,研究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新时代的学生特点,精心设计好每一节地理课。

参考文献:

[1]王岚.课堂驾驭能力──教师的功力[J]. 北京教育.1995(S1).

[2] 张崇东.驾驭课堂的艺术[J].卫生职业教育.2004(09).

[3] 任小中.贾晨辉. 谈教师如何提高课堂驾驭能力[J]. 成功(教育).2009(09).

[4]徐永丽.谈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感于一节历史课[J].中国校外教育.2009(S5).

[5]张化林.体育教师如何提高课堂驾驭能力[J].新课程(教研). 2010(09).

[6]严新根.教师课堂领导力及其增强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9).

第4篇:地理课堂导入方法范文

关键词: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积极参与 新课导入

地理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起来有一定难度,有的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甚至产生了畏难情绪。带着这样的情绪走进地理课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这就很难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地理课堂上如果少了作为主体地位的学生的积极参与,那么教学必然毫无成效可言。因此,如何激发初中学生积极参与地理课堂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地理老师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下面我就如何促进初中学生参与地理课堂的教学谈谈看法。

一、提高教师素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与教师的总体素养成正比。因此,希望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地理教师必须有一桶满满的水,这样才能把学生吸引进课堂,进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首先,“学高为师”,地理老师必须拥有丰富而严谨的地理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这样不但能够游刃有余地驰骋在自己的地理课堂上,而且能够左右逢源地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这样学生对老师的崇拜之感必定油然而生,从而乐于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其次,“行为世范”,为人师表的教师必须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以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祖国的未来负责的高度责任感要求自己,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走进课堂。再次,地理教师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这样才能用幽默机智的语言驾驭课堂,得心应手地创设各种各样灵活多样的教学情境,让枯燥无味远离地理课堂,这样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必然被激发。

二、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对课堂内容是否有兴趣,是学生能否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要使学生对课堂的内容感兴趣,巧妙的新课导入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的。巧妙的导入能够很好地扣准学生心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使师生双边活动更加融洽地开展,同时能够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走进课堂,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就要求地理老师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上有所研究,力求新课导入能让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导入新课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置,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可以采用设置悬念导入,歌曲导入,气候谚语导入,视频图片导入,等等。总之,只要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新课导入就可以大胆尝试。在课堂上,我经常采用灵活多样的新课导入,经常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疑问积极地走进课堂,参与课堂活动,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教具是课本、挂图、地球仪等。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运动变化的生动过程,因此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足。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等多种技巧,使静止图动态化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能积极思考,这样大大提高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参与度,也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讲解我国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时,我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视频,再用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我注意到学生都能非常认真地观看视频。之后,我适时地抛出问题:“请同学们讨论回答地上河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我观察到,同学们热烈地讨论开了,随后纷纷举起手。被提问到的同学虽然组织语言方面参差不齐,但关键的内容基本都能回答出来。由此可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信心是一个人取得事业学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我们发现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而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就不那么积极了。同学课堂表现不积极主要的一个原因是缺乏参与课堂的勇气与信心。“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是必然的。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不能漏掉一个学生。因此,教学活动必须面对全体学生。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赏识那些缺乏信心与勇气,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一旦有了信心,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就会相应提高。比如,我在讲“长江”有关的知识点时,特意请一个学习成绩不好、平常课堂较为沉默但喜欢唱歌的同学即兴演唱《三国演义》的主题曲,让全班同学倾听“滚滚长江东逝水……”。她唱完我适时地给予她热情的表扬。之后我注意到她在课堂上不再那么沉默了,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

“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只有符合规律的教学,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在新课改背景下,每位地理老师都应积极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调动同学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总之,只要有心,用心、耐心,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发现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方法,其共同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乐学,愿学,然后才能会学、学会,这样必然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第5篇:地理课堂导入方法范文

一、高效地理课堂的关键――课堂设计

1.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是地理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整节课堂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导入往往是教学的一个良好开端,所以地理课的导入要以趣激趣,用生动诱人、精炼点题、设有悬念且探究性强的语言去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热情。我认为,好的新课导入应该是画龙点睛之笔。例如,在学习世界降水分布时,先让学生选择如果你是天堂伞批发商,你会到下列哪些地方开发你的市场?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课堂的精髓所在。

为了充实教材的内容,每节课我都会设计好“学案”。可以说,学案内容设计是非常关键的,它是让学生阅读、理解学习内容的基础。通过设置具有思考性、启发性的有价值的问题,不仅让学生有兴趣,而且达到教学目标,是学习的关键。学案主要有以下三项内容:第一,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知道应该学什么,必须记住什么,怎样学。第二,自主学习。基础的知识点,能够从课本直接获取的,让学生结合学案自主学习,并相应在书中标记,之后对要求通过自学应该记住的、掌握的进行检查。检查形式多样,可以是小组之间互相提问,也可以是小组自查。第三,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互教,教师点拨,对本节重点、难点进行突破。本部分内容,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互帮互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提倡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但不是完全教给学生了,教师就不需要讲了。而是教师要明白这节课“该讲什么、怎样讲”。“该讲什么”,就是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难问题必讲;“怎样讲”,就是讲的时间不能过长,内容不能过多,节奏不能过快。课堂上“讲”的境界就是要追求精确、精炼和精彩。

3. 反馈练习不可少。课堂上没有反馈,可能造成知识的负积累。因此,必须强化反馈矫正措施,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随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使教学效果高效,力争“堂堂清”。

4. 课堂小结。凡是都要善始善终,地理课堂也不例外,也应该有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进一步巩固强化,而且对于学生没有考虑或者忽视的知识进行补充;对于没有掌握知识的学生,从小组入手,在学生互教的基础上进行点拨讲解,做到对知识少些遗漏。

二、高效地理课堂的实现手段――多媒体

多媒体的应用,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趣,更丰富,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使本来枯燥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课堂变得更“活”。

1. 节省时间,使课堂更高效。首先,高效地理课堂中的情景的设置,需要大量的文字、歌曲、故事等,利用电脑的投影是可以轻松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其次,地理学科是以地图为载体的,传统的地理课堂要携带许多幅地图来展示,既不方便也浪费时间。第三,习题也可以轻松展现给学生,减少了读题、写题的时间和空间。最后,小组活动成果的当堂展示,除了语言的表达外,投影方式会更加直观、便捷,切实加强课堂教学效果的快速反馈。

第6篇:地理课堂导入方法范文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由此可见,新课改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知道,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一直延续着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教师产生了极大的依赖,他们几乎没有自己独立的思维,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是低效的。为了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课前导入是否生动有趣将直接影响这节课的教学质量。我们知道,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涉及到了很多抽象的概念以及枯燥的定理,从而使得很多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都提不起兴趣,这就严重影响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为了提高学生对高中地理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前导入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前导入,不仅能改变传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还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笔者在教授高中地理必修三《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就在课堂教学中就“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这个问题开展了一场辩论赛。同学们在辩论赛中分别进行了角色的扮演——有扮演开发商的,有扮演当地居民的,还有不掺杂任何利益的旁观者。他们在辩论中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各自摆出理据,课堂氛围极度活跃。

利用这样的方式将学生引入到课堂的学习之中,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从课堂教学的领导者向知识的引导者、学习的合作者转变。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让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畅所欲言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思想与学生的思想就会进行很好的碰撞、融汇以及回应,从而形成了一种良性的课堂教学互动,更好的促进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吸收与掌握。

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的互动呢?巧妙的设置疑问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更好的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让教师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也能掌握教师的教学意图,对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大有裨益。但是在设置疑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提问的时机以及问题的难易,因为问题的设计不合理或者提问的时机不合理,就会大大影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从而使得课堂提问教学形同虚设。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要明确,我们设计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启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笔者在教授高中地理必修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就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在课堂上,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2、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有哪些?

3、从世界范围看,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晚于煤炭和石油,原因何在?

4、发达国家在大规模开发天然气之后,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提高,主要原因是什么?

5、2002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世界平均为23%,而我国只有2.7%。怎样看待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

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提高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三、结束语

启蒙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的根本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因此,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的位置。因为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来丰富我们的高中地理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

[1] 马春琪.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J].延边教育学

院学报,2012,26(1).

第7篇:地理课堂导入方法范文

一、导入新课要活起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

导人新课要活起来,这是活化地理课堂教学的前提。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开头就像无形的磁铁,一下子就能吸引住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深深打动学生的心灵。精彩的导入并不要求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而要求从学生的兴趣、心理、生活人手,用一个或几个内容来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的探究;不追求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只求提高学生学习的敏感度,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灵感,以此来激起学生的兴趣,营造轻松、愉快、和谐、平等的课堂环境及探究式的学习氛围。因此,导入新课的关键不是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习的内容在哪里、是什么,而是要让学生明白:我知道了什么,我还需要知道什么,我怎样才能知道,从而寓教于乐。如在学习“亚洲”知识时,我们可以采用“之最”导人法,即列举世界上最大的洲、世界上最大的半岛、世界上最大的群岛、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及山峰、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湖泊、世界上陆地上的最低点、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所在的大洲、跨纬度最多的大洲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了解亚洲的欲望。当然导人新课还有多种方法,如情境导入法、散事导人法、谜语导入法等,我们应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而定。

二、设疑点拨要活起来,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设疑点拨要活起来,这是活化地理课堂教学的基础。思起于疑,无疑则无思。人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设疑和解疑的过程。有疑才能引起学生认识上的冲突,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为了使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师要尽可能地在无疑处设疑,引导学生质疑。如在学习“世界时区差异”知识时,笔者向同学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对双胞胎姐妹出生在横渡太平洋的轮船上,结果后出生的按日期要比早出生的还大一天,这是怎么回事呢?你能解释为什么吗?同学们都非常吃惊,同时也都被这个问题给吸引住了,议论纷纷。努力寻求答案,课堂气氛紧张而热烈。当学生回答得不全面或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准确地判断学生思路的“卡壳处”,帮助学生理清思维,引导学生回到正确的思路上,并在关键处给予点拨,最后做到由“点”到“悟”。

三、教学语言要活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语言要活起来,这是活化地理课堂教学的保证。一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学生对地理课是否喜爱,教师的教学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理教师要想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必须提高文学修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力求教学语言清楚、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把一堂课上得充满诗情画意,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受到鼓舞、产生共鸣。如在学“极光”时,笔者是这样描述的:极光像一条横卧高空的变色龙,最初像彩虹,一会儿变成紫红色,一会儿又变成淡蓝色、浅绿色。极光千姿百态、变幻莫测,有的似帷幕下垂,有的像火焰跳动,有的似彩练腾空,有的如轻纱淡抹……在这种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中,学生能感觉到极光的美妙与神秘,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并真正掌握了知识。在教学中,教师使用生动有趣的、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的地理教学语言,能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学生参与要活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生参与要活起来,这是活化地理课堂教学的关键。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因此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具体来说。教师要放下“师”的权威和架子,以学生学习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和学生坐在一起平等地对话、交流,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实现师生与生生间的交流互动。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解放”学生的手、口、眼、耳、脑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进而求得师生间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第8篇:地理课堂导入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课堂教学追求的效果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教学效果”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评价课堂,而素质教育更多地追求学生的“学习效果”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们可以这样解读:知识与技能——学生学会了吗?过程与方法——学生会学了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学得愉快吗?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堂好课应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主体地位的确定,是以学生的参与度作保证的。所以地理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爱上地理课,就需要创造性设计地理课堂教学,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那么,我们应如何做呢?

一、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兴趣,吸引参与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地理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地理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

(一)精心设计好导语。教师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新颖的导语,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采用温故知新导入法,利用已学知识与未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衔接关系,由已知向未知逐渐过度;直接导入法,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单刀直入,切入主题;巧布疑阵导入法,设置悬念,造成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图像导入法,引入新课标教材中的图片达到教学的良好效果;诗歌、歌曲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谚语、谜语导入法。但是,无论选择哪种导入形式,都应当遵循下述几个原则:精炼性、趣味性、鼓动性、启发性、和灵活性。

(二)采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教学。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这一特点,可以再现或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如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使学生能见其形,如临其境。情境的再现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优美、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使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这样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讲“板块构造学说”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将大陆漂移假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软盘装上计算机,然后模拟两亿年前起到现在的大陆漂移过程,这样可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初中地理教材中,能让学生很好完成实际操作的活动是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做好这个活动呢?(1)让学生准备好所需材料制作地球仪所需的材料有: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2)教给学生操作的方法(3)评判等级。

(四)精心选择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增强课堂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学生学习地理时往往不满足于课本上的地理知识,他们对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知识更感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精选与补充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地理趣闻及地理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五)做好课堂小结。地理课堂小结形式很多:(1)简明扼要,归纳总结。这是最常见的小结方式,即在每一堂课内容讲完之后,把所讲内容作提纲挈领、简明扼要的归纳。(2)落实“双基”,练习检测。即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些口头或书面作业作为课堂小结。这种方式既能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得以反馈。(3)巧设问题,前后衔接。地理学科知识的联系性强,这种小结方式注重教学内容的成因分析,能使学生在脑中建立良好的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和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绘图列表,形象创设。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利用板图、表格、简易文字关联图等方式进行课堂小结,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识图、析图能力。

二、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不断追求并能动地运用发散、聚合思维进行教学,实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教师应精心设计创造性的教学方案。地理教材只为教学提供了基本内容,地理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创造性地组织教材,使静态教材内容变为具有探究性的研究问题,诱发学生探索。比如:在设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部分的教案时,不拘泥于现成的结论,而是采取逆向思维的模式:假如地球不倾斜着身子旋转,那又会是什么景象呢?

(二)教师应精心设计阶梯型和发散型问题。构建一系列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阶梯型问题,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取得在探求方向,思维深度诸方面的突破;教师还应创设发散型问题,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沿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能够从更多途径认识事物的本质。例如,教学“热带雨林气候”时,我们就可以从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衣、食、住、行,农产品等方面讲述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

(三)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然后鼓励、诱导学生走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最后达到培养创新性思维的目的。如在某城市相继修建生活住宅小区,在设计过程中怎样设计南北楼的最佳距离?如何考虑太阳直射光线在地表上的移动规律等,通过提问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活学活用现有知识、调动大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有创造性,通过互动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识联系,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学到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参考文献

[1]中学地理课程标准

第9篇:地理课堂导入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导入;多媒体导入

课程导入环节的精巧设置,将使学生的注意力快速由课前状态调整到课上听讲状态,同时,课程导入环节将为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奠定良好的基调。而导入环节的实际收效如何,相当大的层面上取决于教师如何设计导入语,原因在于,导入语是否具备足够的语言艺术,将直接决定导入的实际效果,为此,地理教师要结合前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以及结合即将开始的教学内容,以此为依据进行导入环节的科学设计。

一、导入对于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

导入设计是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导入设计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还能够在课程的开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一节课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对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星球版初中地理教学中,每一个单元内部都是有一定衔接的,每一节课的新课伊始,都需要将上节课的内容做一个简单回顾,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单概括,这就需要导入来承上启下。可见,导入对于初中地理的承上启下有着十分关键且必不可少的作用。

2.在课程开始集中学生注意力

刚上课时,学生还沉浸在课间的欢愉之中,所以注意力十分不集中。如果教师直接进入新课学习,一方面会使学生错失很多知识点,一方面也会使学生感觉到疲惫。而导入则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形式与内容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使学生逐渐开始融入课堂。

二、初中地理课堂导入的策略

1.选取生活化的内容进行导入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可知,学生对于同其生活经验、生活阅历相关的知识内容的接受速度较快,接受程度也较好。原因在于这些知识所牵扯到的问题是其所熟悉的,因而更易于其接受和认同。因此,地理教师应当结合时下的热点话题与新闻事件,在对其设计整合为课程导入内容后,运用于课上教学之中。如此一来,学生便会因对这些话题和事件的关注,提升听讲热情。比如,教学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节约与保护水资源》这一课时,教师没有直接进行新课授课,而是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家里有没有停过水?

生:(齐声回答)有。

师:停水以后有什么不方便的呢?

生1:不能冲厕所。

生2:没有水喝,也不能做饭。

生3:不能洗脸洗手。

生4:不能拖地。

师:哦,这么不方便啊。可是我们家里停水只是偶尔的,大家设想一下,如果水资源紧缺,以后停水成为了常规性的,又会怎样呢?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了讨论。

停水是一个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教师将其引入到导入环节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讨论的热情,也为新课奠定了基础。

2.利用多媒体的展示进行导入

多媒体课件对于教学活动的最大功用在于,此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够实现视频、音频、图像的动态化展现,亦能够帮助教师将以往一些借助传统教具所不易为学生呈现的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依托将多媒体课件这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于地理课堂,将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为便捷,即教师可以通过鼠标的点击,为学生展现出地图、地貌等地理知识内容,还可以实现对图片的放大,以便使学生看得更为清晰,而无需如以往那般在黑板上粘贴地图而占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对于学生而言,多媒体课件为其呈现出更为直观的地理知识内容,因而这种教育技术手段有助于对学生地理知识学习兴趣的充分调动。比如,在教学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众多的人口》时,教师选取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早高峰时期地铁和公交站的图片,以及春运的图片和视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形成一个视觉冲击力,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我国人口的众多,顺其自然便可以引入新课。又如在教学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台湾省》的时候,由于台湾省地理位置比较远,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去过,仅仅是在电视上有所了解。为此,教师在网上下载了很多台湾的图片,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看。看到台湾省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不一样的地理环境,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激发,注意力也得到了集中。可想而知,在新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学效率自然会得以大大提高。

3.创设生动逼真情境进行导入

地理教师必须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即地理教师必须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的心境等因素,依托这些因素为学生构建体验式地理知识学习情境,从而使学生形成感同身受的地理知识学习体验。比如,在教学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首都北京》的时候,教师就在导入环节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师:同学们,暑假的时候大家想要去什么地方玩呢?

生:(回答了很多地方,尤其是北京、上海)

师:恩,朋友也想去北京玩,可是对北京实在是不太熟悉,有没有愿意当他的导游呢?

生1:老师,可是我们也不了解北京啊。

师:我们可以先学习《首都北京》这节课,学完以后,就可以为别人当导游了,好不好?

生:(齐声回答)好。

现在人们旅游的热情都比较高涨,教师创设了生动逼真的情境,能够使学生对于《首都北京》这节课的学习更具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更为集中。

三、结语

新课标的提出,让广大地理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实现课程教学导入模式的创新,以此使地理课堂的整体教学活动更为优质、有效。有鉴于此,地理教师必须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分析与了解,对地理教学素材的发掘,进而在此基础之上实现课程教学导入环节的科学设计,从而最终保证地理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晓彦.地理教学中新课导入方法及效果[J].新西部(下半月),2008(05).

[2]陈常建.新课标下地理课堂导入“六策略”[J].新课程(教师版),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