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电子合同管理范文

电子合同管理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电子合同管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电子合同管理

第1篇:电子合同管理范文

摘要:油田企业是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活动的进行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直接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合同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为企业从事各项经济活动提供了法律保证。因此加强合同管理,有效规避经营中的风险,为企业提供安全、稳定的经济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油田企业;合同管理;风险;控制

一、引言

合同是现代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依据,也是取得经济效益的桥梁和纽带,更是产生纠纷的根源。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今天,合同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依法实施合同管理,杜绝合同管理漏洞,已经成为企业有效预控和积极消化市场风险的有效措施,能为企业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二、合同管理分析

1.合同作用

合同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企业在法制市场中进行经济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合同能体现合同当事人自治的意愿,当事人依法享有根据自己的意愿定制合同的权利;同时合同也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公平性,合同当事人制定合同权利和义务时,应本着公平自愿的原则,公平体现合同参与方的权利,合同执行主体也应按照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依法制定的合同,一经签订立即生效,受法律保护。

2.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包括管理内容和管理手段两部分,管理内容是指企业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根据法律规定制定、旅行、变更、解除、转让和终止;管理手段包括合同审查、监督和控制。合同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合同当事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以维护企业在市场中的合法权益,确保企业的各方利益。合同管理具有全过程、系统、动态的特点,全过程是指合同由洽谈开始,在草拟、签订、生效以及失效过程中都需要实施合同管理;系统性是指对合同内容的各项条款进行统一管理;动态性是指针对履约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情况,对自身利益不利的因素进行分析,及时修正、变更、补充、解除或者终止合同,维护自身的利益。

三、油田企业实施合同管理控制方法

1.油田企业实施合同管理的必要性

油田企业是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勘探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物资采购阶段都需要依靠合同完成各项经济活动,因此,油田企业的经营管理离不开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和科学的控制方法。合同管理控制方法的实施,不仅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还会牵涉到职工的利益,对于企业稳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2.油田企业实施合同管理的控制方法

(1)规范合同签订行为油田企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中,生产经营活动主要依靠上级部门计划指令进行,缺少合同管理的经验,更缺乏足够的合同意识,对合同中的风险意识不足。企业要推行体制改革,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求,就需要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对合同风险的意识。第一,要加强法律普及力度,人事部和企业法规部联合组织法律普及培训,通过《合同法》等相关法规的培训学习,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第二,风险案例培训,企业可收集企业风险案例,尤其是加强企业经济纠纷的案例收集,利用真实案例展示合同的重要性;第三,利用合同法律审查、企业年检等机会普及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和员工的合同签订行为。

(2)合同内容标准化随着石油企业的经济业务的逐渐发展,经济活动对合同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合同种类和级别不断丰富,对合同的制定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避免合同文本形式不一引发的内容争议,减少不严谨的问题,企业可推行标注化的合同文本,统一内容形式,防止不必要的纠纷。合同标准文本不仅反映了法律要求,还是防范交易风险的有效途径。规范化、完备性、普适性的合同文本,简化了签约程序,有效避免了行骗渠道,消除了盲点。

(3)审批程序简约化油田企业生产任务重,且工作量极不均衡,若前期签订合同的周期过长,就会影响生产周期,导致因生产急需引发的时候合同矛盾。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从整体利益出发,对合同审批程序进行合理简化,按照“不重复、不冲突、不断档、不给基层单位添加负担”的原则,提高审批流程的效率,删减不必要的程序,调整不合理的程序,全面提升合同审批人员的办公效率。

(4)加强合同履约监督力度签订合同前,要对合同签约双方的资信和履约能力进行严格审查,但审查内容仅是对签约方当前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对以往的履约行为进行搜集和评价,没有形成动态的监督体系。履约行为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要对签约、交货、验收以及结算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督,提高合同履行质量,形成动态的信息反馈机制,为后期的合同草拟、签订积累经验,不断提高企业的合同管理水平。

(5)出台合同规章制度合同管理应融入到企业日常管理中,以达到落实制度的目的。企业在日常的合同管理中,除要遵守《合同管理规定》各项要求外,还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出台合同签约管理规定、规范合同管理、简化合同程序以及合同验收等相关内容的规章制度,形成完整的合同管理体系,为合同的签订、履行、验收环节提供操作依据。

(6)提高合同管理水平《中国石油合同管理系统》自推行以来,不断完善,制订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操作培训,为合同管理提供了参考。《系统》具有快速存储资料的特征,在合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辅助企业全面掌握合同签订流程,及时跟踪合同审批状况,缩短了合同签订周期,为企业后期的合同履约、生产经营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有利于企业合同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

企业合同管理即包括管理内容,还包括管理手段,是一项复杂、系统、综合的管理工作,且贯穿于合同制定、执行、验收的全过程,加强企业合同管理能有效避免经营风险,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法律保证。企业要加强对合同管理的重视力度,通过不断培训,提供企业的合同管理意识及管理水平,为企业创设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峰.依法治国形势下油田企业合同管理风险与控制对策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17-119.

[2]刘俊.油田企业实施合同管理的控制探讨[J].时代金融,2014,(8):168,174.

[3]李晶.大庆油田公司合同风险防控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4]刘遵亮.基于油田企业实施合同管理的控制[J].管理观察,2009,(15):111-112.

作者:林冬娟 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

第二篇:企业经济合同管理财务监管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企业的发展迎来了繁荣时期,但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想要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做好经济合同管理工作。财务监管作为经济合同管理中的核心,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企业提高对经济合同管理中财务监管的重视程度,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监管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对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的财务监管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做好财务监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企业;经济合同管理;财务监管

近些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也越来越成熟,经济管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财务监管和经济管理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企业做好财务监管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财务监管对合同管理的现实意义

1.可以确保合同管理制度的落实

当双方签订了合同之后,一方应该按照合同要提交货物,另一方则应该按照约定付款,在付款的过程中,财务人员应该对合同的原件以及结算账款时需要使用的材料进行核对,在确保材料齐全并且信息没有差错之后,还应该对预付款的比例进行有效控制,若是有需要付款金额超出规定的标准,可以拒付。财务监管部门只有将自身工作做好,充分发挥监管的作用,才能确保按照合同规定进行付款的环节是公平公正的,只有做好经济合同管理,企业才能长远发展下去,其竞争力才能有所提高。

2.可以遏制超出标准的支出等问题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是离不开资金支持的,所以很多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会从成本控制方面,认为只要将成本费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提高竞争力,此种想法是错误的,企业的成本支出会受到超预算支出的影响。因此,财务监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发挥自身监管的作用,对企业活动中的各项资金支出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从而对超出标准的支出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企业可以有充足的资金周转。

3.可以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好合同管理工作,而想要提高合同管理水平,除了做好财务监管工作之外,还可以通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来进行实现目标。合同管理以及财务监管是始终贯穿于企业活动中的,所以让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既可以使合同签订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也可以降低违规现象出现几率,而且还能够有效规避风险,这对企业发展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另外,有效的财务监管,还可以为合同管理工作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合同管理水平,促使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二、财务监管在经济合同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在采购合同中的应用

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采购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活动,若是此项活动出现问题,那么企业的生产以及销售等环节都会受到影响,鉴于此种情况,在采购和合同管理中应用财务监管有着积极的作用。在经济合同管理中应用财务监管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想要签订采购合同,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采购计划,若是计划不合理,采购就会出现问题,因此,财务监管部门应该对制定的采购计划进行审核,还应该对企业库存的实际情况进行核查,进而判断库存是否可以满足生产需求,从而避免库存积压情况出现;第二,当采购部门明确了需要采购材料的数量之后,监管人员就应该通过对订货报价制度进行分析来选择最合适供应商;第三,若是供应商要求预支付部分的货款,应该掌握好支付的度,若是没有要求,最好是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第四,在签订合同阶段,监管人员需要对数量、交货时间以及质量等条款进行仔细检查,在确保没有问题之后才能签订;第五,应该监督合同中对发票规定的履行;第六,当企业按照约定付款时候,监管人员检查书面验收报告是否完整。

2.在销售合同中的应用

监管部门在对销售合同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对签订销售合同的授权以审批。销售合同主要有两种形式,一部分是现金销售合同,另一部分是赊销合同,两种合同审批程序是不同。在签订金额不一样的销售合同的时候,应该让不同级别领导来进行审批。所以监管人员对现金合同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应该对企业的资金支持进行调查,并坚持款到发货原则。在对赊销合同进行监管的时候,需要对客户的信用情况等进行了解,将不符合标准的客户剔除出去,还应该对收款的期间以及方式等进行核对;第二,应该对已经签订好的合同的备案是否移交到相关部门进行核对,在合同执行结束之后需要将其送交到财务部门;第三,当赊账的情况出现之后,相关部门就应该按照签订好的赊账合同来催款,若是客户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偿还货款,监管部门就可以将其还没有收到的款项报高给业务部门。若是有可能发生怀帐现象,就应该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并将此行为出现的原因找出来,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第四,当销售合同签订好之后,相关部门应该按照规定下方发货单,让库房按时发货,与此同时,还应该编制发票,并将其和出库单一起移交到财务部门,销售单中应该表明合同编号,然后开具发票,并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审核。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发展中,经济合同管理是极为重要的环节,而财务监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鉴于财务监管的重要性,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监管水平,并将监管工作切实落到实处,从而确保合同的高效履行。与此同时,还应该将财务监管和合同管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充分地发挥财务监管在合同管理中的作用,减少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进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戚小新.浅析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的财务监管[J].财经界,2015(24):206.

[2]林艳.浅析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的财务监管[J].商,2013(29):206-206.

[3]靳淑琴.浅谈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的财务监管[J].金色年华:下,2011(10):154-154,104.

[4]秦杰.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的财务监管职能[J].现代经济信息,2013(7):164.

[5]陈光星.电力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的财务监管职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5):85-86.

作者:江林 单位:十堰市财务开发总公司

第三篇:物资合同管理及供应商实时评价系统开发策略

摘要:针对发电企业备品备件采购项目频繁性和需求高效性的特点,进行物资合同管理电子模块和同时实现供应商的实时评价功能系统开发,以达到发电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信息实时交换的目的,从而提高物资合同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物资合同管理;信息实时交换;系统开发

一、前言

对于现电企业来说,信息化管理是以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它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融合,转变企业传统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重新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本项目即针对发电企业在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和供应商评价方面做出的创新,实现合同执行、供货通知、货物验收、开发票通知、供应商实时评价等工作上的标准化管理,使各工作环节可追溯可查询,避免了流程中各项任务的随意性,杜绝了人工工作过程的遗漏和差错。同时系统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合同管理人员、仓库管理人员、物资申购人员等,随着合同执行每个节点的流转,可对供应商相关方面进行即时评价,系统自动累计计算供应商的评价结果。在本项目实施后,可以大大提高各环节原来使用人工操作的效率,减少因人为因素产生的错误。此外本项目在各环节中均实现电子记录,可以进行各项工作流程的功效检验,为优化管理提供了实际依据,满足企业标准化管理的需要,以及日益严格的经济合同审计、股份公司审计、外部审计等各级审计部门要求。

二、系统介绍

(一)功能介绍

本项目以原电子商务网平台为基础,从流程结构上进行新功能项目的扩展。在电子商务网上新增“合同管理”模块,主要对合同签订后的执行情况实现电子流程化管理。本项目的关键技术点及主要创新点是:对合同执行、供货、验收、供应商实时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环节在结构和流程上进行整合,并在电子平台上落实到每一个操作步骤,以实现工作流程的规范化。

(二)合同管理步骤

合同管理模块对于跨部门协同工作以及与外部供应商之间协同工作的处理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系统框架结构设计的时候,对原来存在问题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充分梳理,综合了各方意见确定下来的规范流程。各方进行协商的过程,本身也是对合同管理模块这一系统的逐步接受和充分认知的过程,因此在合同管理模块使用过程中,除需要适应操作的变化之外,工作流程已不需要重复性就普通事项单独进行沟通协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供应商评价

供应商评价模块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实时评价、年度评价、评价汇总等子模块。供应商实时评价管理不是单独的模块,本系统对供应商评价最大的特点即在此,在以上合同管理过程的每个节点,由相关人员对供应商的相关方面进行评价,如在仓库接货过程可对供应商的货物包装情况以及提供的合格证等资料方面进行评价;在验收环节,验收人员可对供应商的供货质量和服务进行评价,开发票通知时,合同管理人员可对供应商合同履行的及时性等履约情况进行评价,供应商每供货一次即由各专业人员评价一次,评价之后系统根据各指标比重自动计算评价结果,若同个供应商一年有几个合同,也可进行加权计算评价结果,这样做达到了对供应商实时评价的效果。年终再组织对供应商进行年度评价。供应商日常实时评价、年度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更科学、更可信、更客观地反映供应商的供货能力以及服务质量。

三、实施后的效益

(一)经济效益

1.减少人力物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物资合同管理及供应商实时评价系统的应用,为发电企业合同执行以及供应商服务取得良好的效果。信息系统实现及时更新、快速查找、引用和信息共享,减少人工成本及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工作滞纳,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践遇到问题后进行优化的结果,开发和使用本系统就是一个梳理管理思路、优化工作的过程。在使用了本系统后,可以使合同管理及供应商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为其他工作的管理扩展思路,整合完善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二)社会效益

1.满足内控、风控及股份公司审计要求

物资合同管理及供应商实时评价系统实现管理、控制、监督信息随时更新、实时调用,识别点和控制点分散在各环节,避免了“管、控、评”权限过度集中导致的企业经营风险以及采购业务风险。跨部门的协同工作,流程处理公开透明,确保合同执行及供应商评价的客观公正,满足内控、风控及股份公司审计要求。

2.维护企业形象,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良好的经济合同管理绩效,公正、公平、公开的供应商评价,是发电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体现,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也是企业社会形象的维护手段。通过控制企业合同管理及供应商评价,为企业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3.规范化的合同及供应商管理,便于推广应用基于集团共用信息平台电子商务网开发的物资合同管理及供应商实时评价系统,实现对合同管理和供应商评价的全面梳理,并与工作实际流程相结合,在管理理念、流程执行、过程控制、监督管理、持续改进方面均起到规范化作用,易于推广实施,广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由于本项目是在电子商务网平台上开发的标准化流程,在集团内具有广泛的潜在用户需求,其实施效果非常显著,还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玉兰.电力系统物资合同管理的不足和建议[J].广东科技.2012(17).160-161.

[2]崔志伟.物资采购合同管理浅析[J].企业文化.2013(4).86-87.

第2篇:电子合同管理范文

关键词: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合同管理

一、高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内容

高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后,从核算基础、核算内容、核算依据等方面均发生重大变化。(1)核算基础不同。高校由目前执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收付实现制转变为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同步实施的双基础。会计体制从单一的预算会计转变为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双轨制核算体系。(2)核算内容不同。所有资产、负债均要入账,高校应及时确认当期的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或有负债等未入账负债。核算内容增加,范围扩大,核算更为复杂,更丰富地体现高校财务状况、运行情况、运行成本及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更全面地反映与预算执行情况相关的信息,提高决策信息的相关性及有用性。(3)核算依据不同。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以合同完成进度确认收入,反映当期收入的实际情况,并且要对收入和支出进行配比,更准确地反映了单位的运行成本。

二、加强合同管理对高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重要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高校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以高校为主体签订的经济合同也越来越多。高校参与的经济活动有一定的特殊性,合同主要围绕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签订,合同的类型主要包括材料采购、委托加工、设备采购、基建维修、资产租赁、物业管理、培训办学、科技服务、技术转移等。本次政府会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引入权责发生制,建立财务会计体系,完善预算会计体系。财务会计体系中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增加收入和费用两个财务会计要素的核算内容,增加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的核算内容。高校财务人员对相关经济合同进行专业判断,合理确认当期收入及成本,科学、全面、准确反映高校的资产和负债状况及高校可以调配的资源。合同是学校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政府会计制度执行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高校经济合同的管理,对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保障学校的经济利益、推进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高校财务管理中合同控制的现状分析

(一)合同管理机制不健全,财务管理与业务脱节

高校合同管理属于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高校虽然设置了由校务会或党委会直接领导的合同管理机构,但工作内容往往局限于合同的登记备案,对合同的履行过程无法进行全过程监督,其中更鲜有财务人员参与。

(二)合同签订主体复杂,监管乏力

高校各二级单位日常对外经济业务相对独立,由于合同管理机构缺位或监督机制缺失,各部门在对外签订合同时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且互不干涉。如:房屋租赁由总务部门签订,基本建设项目由基建部门签订,设备采购由设备管理部门签订,各类教育培训由各院系签订。合同资料分散在总务处、基建处、设备处等管理部门以及各院系等二级单位,缺乏专门的部门和专业的人员对校内合同进行归口管理和动态监控,无法及时了解学校所有合同签订情况和履约进度,合同执行过程中无人对付款进度和完成程度进行确认,导致无法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合理确认收入及相应成本。

(三)信息沟通不畅,电子信息化程度低

高校为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但由于合同管理机构缺位,多数高校尚未建立合同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合同管理手段落后,信息传递不及时。种类繁杂、数量庞大的合同档案分散在各二级单位,同时由于没有配备合同专员进行集中统一的电子信息录入和整理归档,合同信息传递不畅,严重影响财务信息质量。

(四)合同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目前,高校对外所签订的合同种类越来越多,涉及的范围涵盖材料采购、设备购置、基建维修、科研合作等方面。合同管理人员要熟悉学校的内部流程和外部信息,具备敏锐的洞察分析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强的责任心。多数高校的合同管理人员大多是办公室人员兼职,没有配备专门的合同管理人员,不具备财务信息甄选能力。

四、加强高校合同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组织体系

政府会计制度推进需要完善的组织体系作为支撑。为保障合同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集中性,高校应首先组建合同管理领导小组,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法律事务办公室、财务部门、审计部门、招投标办公室、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组成。下设合同管理工作小组,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对合同进行分类,按照分类吸收相关职能部门及院系负责人组建工作小组,对合同的审批、签订、履行、终止、归档进行全过程管理。

(二)规范高校合同管理流程,构建动态合同管理体系

高校合同管理制度建设及流程规范是合同管理的核心,高校应从制定合同管理办法入手,对合同从审批到归档的整个过程进行规范,全面梳理合同签订及履行流程,建立合同登记台账,定期报送合同履行情况,构建动态合同管理体系,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为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创造有利的工作环境。

(三)创建合同电子信息管理系统

为提升高校合同管理效率及效果,应创建合同电子信息管理系统,覆盖高校各二级单位及全部业务范围,对合同的审批、签订、履行、终止等流程进行实时监控,以便高校合同管理部门监控合同执行的全过程,促进规范管理,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信息,满足合同业务全过程、精细化的协同管理,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满足高校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要求。

(四)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工作水平和能力

高校财务人员长期按照预算会计体系处理业务,政府会计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为高校财务人员带来了更多的挑战。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提高财务人员及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及履职能力,更新管理理念、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综上所述,高校合同管理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从组织体系、制度建设、系统创新、人员素质等方面不断提升。通过加强合同管理,实现经济业务全过程动态监控,促进高校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耿杰.浅析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及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会学习,2017(01).

[2]李卫华,周作阳.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问题探讨[J].会计师,2017(07).

第3篇:电子合同管理范文

〔关键词〕医疗设备;互联网+;合同管理;信息化

1现行医疗设备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行医院医疗设备的合同管理大致可以分为科室申请阶段、论证招标阶段、合同订立阶段、合同履行阶段[3]。在合同管理中的前两个阶段,医院各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实现医院利益的最大化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在确定设备供应商后的两个阶段,医疗设备合同管理出现了较多、较烦琐的问题,而医院管理层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降低了医院采购医疗设备的效率[4]。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合同管理不规范

医院缺乏对合同管理的顶层设计,缺乏统一的合同管理条例,而且在很多采购环节,医院并未严格执行合同要求内容,缺乏对合同履行状态的有效跟踪和反馈。

1.2审核流程冗长

医院合同审核流程较长,且涉及临床和多个行政部门,整个采购过程需要多个部门审核签字,增加了合同的时间消耗。

1.3缺乏集中归口管理

目前医院的医疗设备合同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各部门间针对合同管理的义务和责任定义不明确,降低了合同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难以追究合同管理中的责任。

1.4无格式化合同

医院缺乏格式化合同作为参考,增加了缔约成本,降低了交易活动的效益,浪费了交易时间,增加了医院在采购过程中的交易风险,当出现合同纠纷时,医院易处于被动位置。

1.5信息化程度不高

医院现行合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医院仍沿用传统的对上级报告、对下级检查的做法,缺乏对合同的动态全过程监管,纵向的信息沟通渠道也比较少,管控的效率较低。

2医院合同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目前,我院虽然建立了基于办公自动化(OA)系统的合同管理模块,但是其存在功能单一,与医院其他信息系统融合不够,无法实现对医疗设备合同的统计分析,不能与互联网进行信息交互等缺点。我院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医院医疗设备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在系统中提供范本管理、流程审批、移动化以及一站式审批等功能,帮助医院提高合同管理各环节的效率,减少工作量,降低法律风险。

2.1信息维护模块

2.1.1范本管理

医院涉及的主要合同类型(如设备采购类、维修保养类、基建工程类等),应该逐步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合同范本库,实现合同条款的标准化[5]。医院针对不同合同类型,需要制定适用于本院不同类型设备采购的标准合同。不同类型合同范本中应包含标的、验收、保修、违约及赔偿、配置清单、高值备件、消耗品的报价等主要内容。

2.1.2用户与角色管理

在web端系统中和移动端APP中设计用户与角色管理模块,确保医疗设备合同管理各环节的用户与角色能够根据提前设定的使用权限,调用相应的程序;针对医疗设备的供应商,需要记录供应商服务态度和信用评价,并具有弹窗提醒与凸显功能,方便为选择供应商的综合分析阶段提供参考依据;组建具有相关资质的专家库,通过随机抽选专家,提高招投标工作中的公平性和公正性[6]。

2.1.3公共字典管理

通过互联网平台,搭建供应商登记系统,设置相应的字典信息(包含品牌、设备厂商、规格、型号、产地、市场参考价格等),供应商需要登入该系统,自主登记相关信息,获得医院相关管理人员审核通过后,才能参与采购项目招标和浏览医院采购信息。

2.2招标管理模块

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部门提出设备需求草案,经过医院器材科汇总后,组织医院评标委员会对申请草案进行评估,结合医院实际和年度设备总预算编制采购计划方案,提请医院办公会批准。批准后的购置计划进入平台采购流程,招标管理模块可根据所需设备的参数、规格自动生成招标文书,医疗设备采购部门也可以根据需求完善招标文书内容。招标文书通过web端系统中的外网端口和移动端APP进行。厂商根据招标文书要求,通过系统上传商务文件信息,系统自动审核厂商信息。web端系统和移动端APP同时记录招标文件、技术咨询等信息,方便后续操作和审批查询。专家库成员通过web端系统或移动端APP进行评标工作,系统自动记录专家库成员的评标分数,并统计投票结果,评标结果生效后,通过web端系统和移动端APP及时招标结果进行公示,实现招标全过程的信息公开透明[6]。

2.3审批管理模块

医疗设备招标完成后进入合同审批阶段,包含合同发起、会审、流转、审批、修改报批、签订等环节,其中需要严格把控“合同审核”环节[7]。合同上传前,系统自动分配合同编号。合同上传过程中,设备需求科室通过合同范本库,选择相应的合同文本。合同范本库以外其他类型合同,设备需求科室可上传合同文本,系统通过文本抽取技术,自动提取合同名称、合同标的、合同金额等合同内容。完整的合同审批流程则需要经过设备需求科室、器材科、国资办、财务处、审计科等部门审核,最后经院领导签字生效[8]。整个流程采用电子签名形式进行确认,严格授权审批权限,保障信息安全。

2.4合同执行管理模块

医疗设备合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合同双方严格执行合同内容,在对纸版合同进行信息化管理后,如何有效执行合同,也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9]。通过移动端APP,识别合同编号,生成二维码,使用标签打印机打印并粘贴在设备铭牌处。在合同的每个执行环节,都必须扫描二维码进行验证,对设备信息进行识别、修改、完善、确认。针对设备入库、返厂维修等情况都应设有提醒功能,每个环节的信息都会被记录和上传在系统平台上,实施动态监督和管理,以确保严格执行合同条款[10]。

2.5存档管理模块

医疗设备合同的存档是医院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方便今后合同的查找、账目核对和审查审计等工作。通过web端系统,可以自动生成并导出PDF格式电子版本合同;纸制合同则在合同首页根据合同编号,生成二维码,便于识别查找。存档则由参与医疗设备采购各环节的部门和院办、档案科,同时永久保存电子版本和纸质版本合同。

2.6应用效果

基于“互联网+”技术设计的医疗设备合同管理平台,医院实现了医疗设备合同管理的信息化和流程化,使参与医疗设备合同的各职能部门告别了烦琐的纸质合同的整理、归纳、交接,降低了时间和空间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有效避免了医院医疗设备合同管理中出现的遗失、漏报、错报等问题。

3小结

传统的医院医疗设备合同管理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基于“互联网+”的医疗设备合同管理是传统医院医疗设备合同管理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具有可多方监督、高效、便捷等优点。医院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医疗设备合同管理方案,能够打通医院和供应商、医院各部门之间的交互环节。通过平台,供应商信息由供应商上传至系统,减少了医院的人力和物力支出,提高了业务效率;电子化招标流程和审批流程,增加了公平性和透明度;设备二维码管理,保证了设备入库、维保的及时性;纸质版和电子版合同的同时存档,方便了今后的查询和核对工作。

[参考文献]

[1]邵勤,严郁,朱伟,等.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医疗装备,2018,31(5):77-78.

[2]朱劲松.互联网+医疗模式:内涵与系统架构[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1):38-40.

[3]谭石.医院医疗设备招标采购流程及主要内容[J].医疗装备,2018,31(4):68-69.

第4篇:电子合同管理范文

[关键词]HRP;合同管理;内控信息化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相关管理人员开始关注信息技术对合同管理的影响作用,且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合同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内容。例如,相关学者在研究中以网络为基础,在合同管理方面应用知识管理方法,构建了合同信息化管理平台,同时建立了合同数据库、专家库以及知识库等模块;还有学者指出构建合同内部控制系统时要以控制为导向,注重合同的准备阶段、签订以及合同履行等,有效控制合同每个阶段和环节的风险,使合同控制处于实时的动态过程。签订合同最重要的目的是约束双方的交易成果,即合同款的收付。作为合同风险的直接衡量指标,合同款收付可以通过会计角度控制,增加合同辅助核算方式,实现合同明细管理信息化。

1医院传统合同管理现状

我国医院传统的合同管理方式是以纸质文件为主,合同流动形式均为纸质。合同由各部门起草后,再经由相关部门修改与审核合同的完备性、实用性以及合法性。合同审核没问题后,再由负责人找各级领导签字确认,同时加盖单位合同专用章。完成上述过程后,合同正式生效,并进入合同执行环节。根据合同内容要求,医院按照要求履行付款义务后,各部门相关负责人要填写好报销单,签字确认后交给财务部付款。通过上述流程可知,这种传统的合同管理模式存在很大的问题,具体如下:①合同签订的效率较低,合同需要多人经手,且领导不能随时查看合同的状态;②医院没有专门的科室或者部门收集与管理管理,一旦需要查询合同,则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为合同没有统一归档处理,精确查询困难;③合同变更修改管理非常麻烦,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由于需求变化,医院要及时补充或者变更合同,手动记录与修改容易出现错误,导致后期再次查询出现问题。

2医院经济合同履行环节存在的问题

2.1合同执行记录不完整

通常情况,医院不会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但是合同涉及的部门会安排相关人员统一保管合同。尽管这种操作方式能够缓解合同管理给医院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实际上仍未能解决合同实时共享、精确查询等管理问题,无法提高工作效率。在合同执行环节,大多分部门记录合同执行过程,且由于不同部门的业务内容不同,各部门登记的内容和侧重点存在差别,导致一份完整的合同数据出现零散问题,无法全面体现合同信息的价值。另外,这种管理记录方式不能充分反映合同执行周期内的进展情况。

2.2难以追溯合同之间的关联性

经济之间存在关联性和连续性,医院的同一个业务在不同的时间周期内,可能与其他商家多次签订合同,特别是医院需求变更后,需要修改与补充合同,而本应该存在关联的合同,由于纸板形式而无法建立动态关系,合同追溯存在较大困难,且不利于医院评价历史交易情况,需要重新拟定合同。不仅如此,医院消耗物质种类较多,数量庞大,所以医院与同一个供应商签订多个合同是常态,这种合同管理通常根据不同业务部门进行分类处理,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合同管理的困难,但是供应商一对多的情况,割裂了医院与供应商的有机联系,不能按照供应商统计分析采购情况,导致医院不能根据合同情况分析自身与某个供应商的交易关系,进而无法科学评价供应商信用。

2.3合同效期和标的物控制困难

医院合同效期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合同本身的效期;第二,标的物的资质效期。随着医院业务规模的扩大,合同数量呈指数增加,仅仅依靠纸质合同管理模式很难适应医院当前的动态管理需求,而医院过分依赖供应商对合同效期的提醒容易出现负面问题。另外,医院还存在原合同未废除而再次签订新合同、超过合同效期的采购或者超合同范围采购等情况,给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风险和法律问题。

2.4特定合同与相关经济事项或标的物缺乏关联

医院有些经济合同对应特定的项目,如科研项目;而有的合同与某些特定设备相关,如进口仪器等。传统合同以纸质文件管理为主,合同信息没有纳入信息管理中,项目档案或者医院固定资产档案没有与合同建立联系,即不能通过合同信息查询资产情况,也不能通过资产情况查阅合同内容,后期设备维修与保养是否超过质保期也无从得知。

2.5合同执行记录与会计记录相互独立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医院各部门应根据合同条款和财务审批流程,在申报付款申请并获得领导批准后,将合同、发票、审批报告等凭据送交财务部门,由其审核后办理价款结算及处理账务等。各部门对合同执行的时间、事由、金额等要建立台账,但这些台账脱离财务系统独立存在,与会计记录没有关联关系,不利于复核合同执行情况,也不便于事后的财务检查及审计监督。

3基于HRP平台的合同管理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措施

3.1明确建设目标

医院合同信息化管理主要是通过将控制理念、流程、方法等管理要素,以信息化手段整合到医院信息系统中,通过计算机平台实现合同管理与控制,减少人为操作因素的影响,从而保护合同信息的安全,实现交易处理的有效性、精准性、完整性,有效控制合同效期内的合种风险问题。

3.2制定完善的管理业务流程规划

3.2.1合同订立合同订立之初,先由相关部门谈判、起草合同。在合同调查阶段,要详细搜集合同相关内容信息,并与被调查对象提供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建设医院资源规划(HospitalResourcePlanning,HRP)信息管理平台,并单独设立信息板块,用于记录、、储存合同签约对象的基本信息、企业经营信息、业务活动、信誉、资质以及能力等。通过分析搜集的信息,能够有效预测可能存在的风险,使合同管理更加规范,同时也为合同签订提供决策支持,避免风险问题。不仅如此,还要在HRP平台中增加合同起草功能,构建标准合同框架,设置不同合同模型。待合同修改或者填写完成后,系统可以对比分析新增合同与系统内部信息,发现错误内容时会及时提醒。合同起草完成后要及时提交,进入审批流程,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核,并由专业小组进行复核,审核通过后签订合同。

3.2.2合同履行合同履行要基于HRP平台完成,合同签订后,合同负责人要将合同体现的信息全部录入管理系统中,并详细核对合同签约对象的基本信息、合同金额、编号以及签订日期与合同效期,选择合适的收付方式、确保合同到期提醒等。同时,将合同纸质文件及相关文件扫描成电子版上传到HRP管理系统,以附件形式归入电子版合同中。通过HRP管理平台,可以对合同履行过程进行便捷操作,比如,可以设置收付计划,提前一个周提醒财务部门做好合同收付款工作,财务人员要将合同提醒信息提交给职能部门领导,待领导查阅批复后反馈给财务部门,然后财务人员再根据合同信息进行收付款操作。履行一项合同后,财务部门需要将结算合同转到对应部门进行归档。因此,在HRP平台上,医院要划分相应部门,给不同级别人员赋予不同权限,通过该平台实现各职能人员的分工合作。后台可以查询到合同的全部信息以及整个履行过程的节点信息,大幅提高医院合同管理效率及合同风险控制水平。

3.2.3执行追踪要在HRP管理平台构建合同执行跟踪反馈机制,将合同进度信息及时录入系统中,并根据经验,提醒可能存在的风险环节,实现对合同的实时监管。合同执行到关键点,相关负责人会收到提醒,且系统会每隔几个小时就弹出信息窗口,提醒有关人员应该进行什么操作。另外,还可以根据合同类型设置不同的提醒模式,规避因违约带来的经济风险。在履行过程中,系统会根据已经设置好的程序生成和监测相关条款,同时监控合同中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根据录入系统的控制要求实现合同信息化管理,从合同登记到完结等一系列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查询。

3.2.4风险防范在HRP管理平台中,系统根据合同的形式建立风险数据库,可以梳理合同不同环节的风险点。比如,物资采购合同、基建合同、收支合同等,系统自动审核,并提示和防范合同不同环节存在的风险问题,将风险防范问题根据金额权限推送到不同部门负责人,提高他们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

3.2.5合同归档与评价医院所有的合同及相关文件均以电子版存档在系统中,通过电子档案管理,能够有效分析签约对象的资信、执行效率以及管理水平。分析结果可以作为风险评价依据,也可以作为今后签订合同的重要依据。

4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可知,医院构建基于HRP平台的合同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医院管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合同信息化管理平台不仅可以解决医院传统合同管理的弊端和短板,还能提高合同管理效率,预防合同管理风险,进而有效控制内部风险,降低经济风险损失。

参考文献

[1]张淑琴,梁金凤,于丽平,等.建立精细化合同管理模式,推动公立医院内控建设[J].卫生经济研究,2017(8):65-68.

[2]孟薇,潘琮,彭卓,等.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难点及其对策[J].经济师,2020(2):230-232.

[3]苑丽敏,库晓峰.浅议公立医院合同管理风险控制[J].经济师,2019(4):240-241.

[4]李姗姗.浅谈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合同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9(31):136-137.

[5]傅玉,王友俊,孙飞.基于HRP平台的医院合同管理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8(2):181-183.

[6]余廉,范慧明.医院经济合同管理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5(8):56-58.

[7]徐伟亚.完善医院合同管理内部控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5):55.

第5篇:电子合同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合同管理;问题建议

一、高校合同管理特点概述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国家战略布局下,高校作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法人单位,其签订的合同数量正在逐渐增加。高校合同管理的目的是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实现学校与合作单位签订合同的预期目标,降低合同履约中的风险,有效提升学校的资源整合,促进学校整体发展,同时防范合同舞弊和预防腐败。面对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高校要和社会上各行各业发生经济往来,因此高校加强合同管理,不仅是加强校内规章制度管理、最大限度保障国家财政教育资金合理合法的使用,同时也是推进依法治校、保证廉政管理的重要要求。

二、高校合同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管理主体和分工不明确。高校合同管理隶属于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高校没有设置由校务会或党委会统一直接领导的合同管理机构,因此各业务部门在与外界合作签订合同中便各自为政,造成合同管理秩序混乱。如基础建设合同由规划建设处管理,办公用品采购由国有资产处管理,合作办学合同由各二级学院管理,飞行培训合同由招生处(招飞中心)管理等。这种缺乏主体统筹安排意识的管理模式让学校高层领导无法全面掌握对外合作内容,而一份合同往往所涉及到的职能部门数量很多,一旦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没有统一的组织机构来主持大局,群龙无首从而出现业务部门承担不起责任的局面。2.授权管理和流程不科学。我国高校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校长为学校的法定代表人,但随着高校与外界的合作往来增加,合同类型日趋复杂,因此实际上从合同效率方面考虑,如果所有合同均由校长签署,这将严重影响高校各项事业的开展。如果由法人授权人签署,多数高校目前的授权流程过于复杂烦琐,流程中有很多不必要的牵制,从业务、审批、监察、分管校领导直至校长,环节冗长,流程管理形同虚设。3.法律意识淡薄。高校合同管理人员受传统思维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对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合同法律相关知识等方面的问题。很多工作人员认为双方是长期合作伙伴,碍于情面搞口头的“君子协议”,或是不仔细推敲审议合同的主要内容和合同文本,应付了事地签订合同,致使合同在履约过程中纠纷和违约现象时有发生,给学校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4.电子信息化程度低。高校与外界签订合同周期是不一样的,很多合同的周期多达四五年,因此在合同履约过程中免不了要多次查询使用合同。但是多数高校尚未建立合同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和完善的合同档案管理制度,种类繁杂、数量庞大的合同档案分散在各相关业务部门,同时没有配备合同专员进行集中统一的电子信息录入和整理归档。手工登记作业的方式在归档的时候极易混淆,很容易导致不同种类合同混合存档保管,严重影响了合同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高校合同管理的可行性建议

1.加强合同管理制度建设。高校应该建立由校务会或常委直接领导的合同管理机构,作为合同管理工作的主体,统一负责所有对外合同管理工作包括合同立项、招投标、谈判、签订和后续履约等。同时明确下属的各业务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合同管理流程,明晰所涉及的各级工作人员的办事程序和办事规则,保障合同管理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同时根据国家最新的法律法规制定切实有效的高校合同管理制度,及时更新,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保障学校公共资源的合理运营。2.落实合同监督管理。合同管理由于其周期长、多方位的特点因此需要进行全程性、动态性的管理,对高校合同管理的评价,首先看是否有制度,有制度的情况下看是否坚决按制度执行,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合同履行跟踪监督体系。对于重点岗位要突出监控力度,不定期采取轮岗制。以飞行学生培训合同为例,飞行学生培训项目种类多、周期长,涉及的业务部门众多沟通协调难度大,而且飞行学生的培训费用高,极小比例的履约问题都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一定要落实合同全程性跟踪监督管理。3.重视对合同管理人员的培养。高校合同管理的关键离不开优秀管理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考核选拔学校在职人员、招聘相关法律专业人员等方式填充合同管理队伍。对现有合同管理队伍高校应重视提高人员道德修养,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通过采取选送工作人员到专业院校进行在职学习深造、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组织召开培训交流会、实地参观学习国内在合同管理工作方面突出的高校等方式,给合同管理工作人员一个学习和提升工作专业知识的平台和渠道,保证合同的签订质量和管理工作。4.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高校属于行政事业单位,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开展国有事业单位人员绩效改革,可见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的重要性。高校合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必定需要做到奖惩有别,建立合同管理工作的激励约束机制,设置各环节合同管理情况的分节点业务考核指标体系,落实流程涉及的业务部门岗位职责,同时将合同管理工作纳入部门和个人工作绩效考核中,部门评优秀先进集体、个人薪酬和职级调整等都直接跟合同管理工作考核结果挂钩,真正从主观上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丽霞,孙玉荣.高校合同管理工作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1):198-199.

[2]车彤,罗亚光.高校合同管理与法律风险预防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2(23):59-61.

[3]史为业.高校合同管理的路径探析[J].会计之友,2010(10):84-86.

[4]宋洁.论高校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和防范措施[J].文化学刊,2016(10):209-2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