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劳动力市场分析范文

劳动力市场分析全文(5篇)

劳动力市场分析

第1篇:劳动力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农民工;经济社会学;城乡二元结构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地从土地上游离;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的二元结构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发达地区流动成为重要的劳动力市场流动形式。按照经济社会学的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受到经济方面的影响,还有来自社会经济因素、社会关系和信息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户籍制度、文化障碍和农民工自身的障碍,农村劳动力在流入城市地区之后也存在很多问题。农民工始终是城市中的边缘人物,难以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享受到城市人的同等待遇,农民工的边缘化,无法实现身份认同,这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城乡二元化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城乡二元化的趋势。我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资源集中在少数城市地区,导致在城乡及不同地区之间出现了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劳动力从较不发达地区转移到较发达地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待遇问题引起学者广泛的关注,流动人口如何融入当地城市,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城乡二元化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双重属性,二元结构不仅仅只在经济层面体现出来,更应当体现在社会层面(庄士成、王莉,2014)。因而,不能仅从经济层面去关注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在经济和社会多层面关注,才是理解经济发展应有的态度。

二、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

社会行动是韦伯社会学体系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中,经济社会行为不同于经济学理论分析中的经济行为。经济社会行为不单单是受到物质利益和理性驱动,行为的其他方面也是韦伯关注的重点。根据韦伯的说法,有四种主要的社会行动:传统的,感情的,价值理性的,工具理性的。在经济行动中,没有使用暴力并且经济目的是主要导向。在经济取向的行动中,或者目标是经济的但使用了暴力,或者目标不是经济的但经济方面的因素被考虑进去。经济社会学既研究经济行动也研究经济取向的行动,而经济学传统只研究了前者(胡雅梅、韩克庆,2015)。相比于市场分析和文化分析,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同时包容了经济和文化的作用,而且承认历史的影响。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行为的分析

在刘易斯的二元论述中,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将出现从农业部门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的现象。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为何要从农村流向城市,这是一个问题。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对经济收入的预期和迁入地、迁出地之间的经济差别是推动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重要原因。然而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社会因素值得探讨。1、社会经济因素我国城乡之间的差别早已有之,仅仅用经济学的推拉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外移的原因。在传统上,我国以家庭伦理为中心,注重家庭及家族的延续,家族财产是延续家族的物质基础。在中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下,绝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在迁入城市地区之后依然是以家庭为单位。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农业收入低,在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时候还需要承担养育家庭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家庭更好的生活条件,许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成为了农民工的一员。2、社会关系因素人是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员,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网络关系的影响。在农村劳动力向外流转的过程中也受到人际关系网络的影响。首先,面对众多的城市,农民工选择进入的城市往往是熟人介绍,因而在一个城市之中往往会形成同乡聚集的情形。如果个人能够通过他的关系网络得到帮助,那他将某地作为选择的意向动机就会更加强烈。其次,对初次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而言,城市的陌生感使得他们需要同伴的结伴来减轻这种不熟悉和不安。3、信息因素社会关系是农民工信息传播的最主要来源。社会关系网络为农村劳动力带来大量的有用信息,这些信息是政府和媒体无法提供的,并且也更加可靠。一个农村劳动力首先流向城市,有关打工的信息接着会传到农村的其余人那里,并促发他们进城打工的心理。而其他人会通过已外出者来增加经验并且获得帮助,这就大大提高了他们要向外流动的可能性。在信息的有效性方面,亲友、老乡所提供的信息也更为可靠。

四、农民工为何难以融入城市

虽然我国目前已有大量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但时至今日,农民工始终是城市中的边缘人物,难以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享受到城市人的同等待遇。这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1、户籍制度障碍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为了限制人口的流动而制定了户籍制度,户籍规定了人的身份,也由此规定了与身份相关的权利和待遇,即使发生了人口的转移,户籍却未随之改变。由于受到户籍的限制,农民工不能像当地居民那样平等地享有本地的各项权利与待遇。与此相对应地,农民工没有户籍身份的认同,便会疏远这个城市,从心理上产生排斥。2、文化障碍市民和农民工不同的社会化过程,造成了二者的文化分化。对城市居民来说,社会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社会化的结果就是现代性和城市性的获得。这种匮乏恰恰是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因素,也是歧视产生的重要前提(卢国显,2010)。3、主观障碍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困境也有其主观原因。首先,农民工经济资本普遍短缺,经济收入较低,在物质生活上与城市居民相差较远,住房、生活质量都受到限制;其次,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大多是由老乡结成的小圈子,社会参与的障碍较大;再次,由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因而城市之中的农民工普遍具有较低的文化水平,所从事的工作也对文化水平要求不高。

五、总结

经济行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行动,它不可避免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宗教信仰、文化、价值观念等。因此在分析农民工流动问题时,运用经济社会学的思想,要从经济、文化、历史、制度等多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庄士成,王莉.社会融合困境与城镇化“陷阱”:一个经济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4(11)102-106+144.

[2]胡雅梅,韩克庆.从经济行动到经济秩序:韦伯经济社会学思想研究[J].东岳论丛,2015(08)77-83.

第2篇:劳动力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纺织品;对外贸易;进出口

1纺织品对外贸易的现状

纺织品行业在我国的重要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是民生,也是传统,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9年以来,纺织业积极调整了组织生产结构,减少了产品成本和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加入WTO后,纺织品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纺织品出口额有了波动,虽然还是处于上升的时期,但是纺织业出口额增幅却低于总出口额的增速[1-3]。

2存在的问题

纺织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具有解决人民穿衣用度等相关问题的社会效益,以及缴纳国家出口税费的经济效益的作用。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来自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些问题。

2.1国际环境的变化阻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在国际上被加强的绿色贸易壁垒,导致我国纺织品在对外贸易的竞争中失去了很大的优势。近年来,那些针对产品提出的技术标准、环境法规对纺织品以及服装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此,有些国家出台了行时不同、标准不一的政策来应对产品的环境要求,绿色贸易壁垒的实行将对国际纺织品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就现实的情况来看,我国纺织品企业环保意识不强,导致产品不能达到国际纺织品绿色环保要求,在环保意识日益重要的现代社会,我国生产的纺织品,在出口时就会面临很多不利的因素。

2.2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能力弱

我国纺织品行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种类和档次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的。究其根本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缺乏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新的功能产品、高质量的产品研究缓慢,发明性的比较少,模仿较多,不能使之与国内外市场需求相适应;另一方面,中低档产品过剩的生产能力,容易导致企业间的过度竞争。比如,在化纤企业,国际上流行的高仿真纤维、复合纤维、改性纤维等新产品,在国内至今仍未有相应的生产运营和技术研究。

2.3没有适合自身的市场营销网络

在现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里,纺织服装贸易高增加值领域一直在发达国家的控制里。我国应该采用合理的策略向海外市场转移,可以通过委托加工、特许生产和销售等途径调整自身的纺织服装业,由此进一步控制纺织服装的最终销售网络。如果营销合适,就可以从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市场获得一定的收益。目前,在我国出口结构中,最终产品出口占比已超过2/3,初级产品、中间产品仅有1/3,但最终产品出口中约有一半是加工贸易,在一般贸易中,又有近50%是睡衣、长裤、衬衫等常规产品,很少有中国品牌,尤其是时装,我国几乎没有在国外注册的商标。

2.4经营机制落后,营销水平不高

在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中,收购制占主导地位,这种现象会引发很多不良的后果,使市场灵敏度下降,环节增加,速度变慢,难以与纺织品国际市场日益明显的节奏快,批量小、高质量企业竞争,导致我国纺织品企业失去很多成功的机会。另外,我国纺织品行业的企业整体营销水平不高,对渠道选择、品牌建立、市场分析等活动尚处于放任的阶段,缺乏科学的决策,整体营销能力较为薄弱,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3发展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的对策

企业应运用一切可获得的资源去开展贸易活动,在探索中寻找合适的对策应对外在环境给予的挑战,要在竞争中成为强者,只有参与竞争,才能提高实力。

3.1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企业积极开展

ISO14000国际环境标准认证,积极实施ISO14000系列国际环境标准。这个标准规定,绿色标志要求的不仅仅是质量符合要求,而且使用以后的处理、生产使用、原料等都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对人体没有危害。如果产品不符合标准,其他国家是可以拒绝进口的。有了ISO14000认证,不但获得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而且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信誉与企业个性。因此,纺织企业应积极主动展开认证工作,特别是把握好选择认证机构、认证程序等环节。

3.2以创新作为灵魂,加快纺织工业进步的步伐

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核心是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1)要注重意识与技术操作的结合,围绕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新材料、消耗低、无生理伤害等进行技术研究,培养一批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责任心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人才,并把研究成果推荐给其他大中小企业,以提高我国纺织品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2)要研制开发高水平的机电一体化的新型服装、染整、织造和纺纱设备,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达到产能自动、连续、高品质的效果。(3)要提高纺织服装新产品的设计与研发水平。纺织产品的设计和研发是创新的核心,除了用一流的技术,还要把握好文化多元化和个性审美的倾向性。从市场细分的结果和产品的差异中,寻找我国独立品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用创新的价值,抢占市场的获利点。

3.3进一步改善出口商品结构

增加高档服装出口的比重,提高服装售出价,同时适当扩大并巩固现有大宗初级半成品以及产品的出口。运用开发化学纤维、攻克丝绸、高档棉纺织品、化纤长丝织物等技术难点,尽快提升化纤仿真丝织物、交织和多种混纺的水平以及质量,从而有效地避免高档面料大量进口而低档面料出口的现象。由纺织品出口的纤维组成来看,必须实现从出口棉纺织品向出口化纤纺织品的转变,顺应国际市场以及纺织品贸易的变动趋势,产业用和装饰用纺织品应成为扩大纺织品出口的新增长点。装饰用纺织品生产需要更加多元化、高质量、系列化,在扩大出口量的基础上代替国内高档宾馆进口,包括地毯类、手帕类、床上用品和毛巾类产品。每一个点都有可能成为热销点,巨大的市场会带来更多的收获。

3.4创立国际品牌

品牌是企业核心的竞争力,是影响顾客选择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好的声誉与知名的品牌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大的价值,这种价值形成的竞争力是广而大的,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和复制的。要逐步改变服装出口以及纺织品收益微薄的状态,就必须树立国际品牌,让国际认可“中国制造”。因此,中国纺织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与推广力度,尤其是资金实力强的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选择合适的品牌战略,如在国外有利地点设厂,或者打入国外的营销网络,构建全球的产品供应链;其次,由于品牌的形成需要时间的验证以及大量资金投入,在品牌本身很难在很短的时间里占领市场的时候,部分企业可以采取将国际知名品牌收购的策略,利用原有品牌的形象和顾客忠诚度,为企业谋利;另外,对于暂时没有条件创立品牌的纺织品企业,可以利用贴牌生产来扩大规模,但必须重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与生产技术,积累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经验,为将来自有品牌的推广做相应的准备工作。

4结语

发展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事关社会稳定与国民经济增长,需要人才、企业、政府多方面的共同促进,个人发挥聪明才智,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启用合适的营销战略改善出口结构,政府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参考文献]

[1]詹东明.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6(10):198.

[2]许瑞超.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1):166-169.

第3篇:劳动力市场分析范文

(一)创业教育的意义

1.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促进经济的发展,是以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基础的。高等学校只有培养出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要。

2.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21%,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但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困难很多,尤为突出的是毕业生就业问题。创业教育就是要改变“等、靠、要”的就业依附心理,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是现有岗位的竞争者,而且是新型岗位的创造者。

3.适应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面对每年就业人口的大量增加,国家难以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的热点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顺利发展就必须更新高等教育思想,以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为导向,以实施创业教育为载体,推进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以适应高等学校就业制度改革与社会劳动力市场就业的需要。

4.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在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的情况下,为了获取更多就业机会,大学生在夯实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学习一定的创业知识和技能,要注意加强创业素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毕业生具备生存能力、竞争能力,既可去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而就业,又能在求之不得或为了寻求更好的自我发展机会时而走向自主创业的道路。

(二)实施创业教育的要求

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创业服务保障、创业课程开发、创业实践基地建立和师资队伍建设。

1.创业服务保障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应当对大学生的创业活动进行鼓励和肯定,同时,相关部门保证大学生创业初期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扶持,在创业成功之后在法律上给予保障。

2.创业课程开发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和实践技能等四个部分,目的在于培养创业精神、了解创业规律,掌握创业方法、提高创业实践能力。

3.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只有创造一个现实的创业环境,让学生在该环境中去摸索、去实践,才有可能为他们创造积累创业经验的机会。

4.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来源应当多元化,由于创业教育跨越学科多、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课程以行动为导向,经验引导的体验多于概念规则的讲授。因此,创业教育的师资不仅要具备扎实、全面、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相当的实践经验。

二、创业校友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支持作用

(一)创业校友可以促进创业知识的普及

创业知识内容十分丰富,涵盖面广,包括产品分析、技术分析、服务项目介绍、公司管理、市场分析、竞争分析、营销战略、财务分析、风险分析、风险资本的撤出、创业者的基本素质、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创业计划书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创业知识基本涵盖工科、理科、文科等方面的知识,高校的老师基本上是对某一方面研究比较深入,对于创业知识涉及的学科门类如此之多,高校教师难以很好地承担。高校的创业校友在社会上工作多年,在一个行业或者领域已经十分熟悉,很多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专家,他们对于创业知识涉及的方方面面十分熟悉。创业校友来源广泛,涉及工业、农业、建筑业、服务业、零售业以及批发业等领域,创业校友的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初创到成熟,涉及创业知识方方面面的理论和实践。创业校友本身就是创业知识的最好教材。学校可以邀请创业校友回母校开展创业知识方面的普及和创业理念的传播,比如成立创业教育中心,聘请优秀校友担任创业教育导师,举办大学生创业教育报告和讲座,担任大学生创业类比赛的评委和指导老师等,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创业型高级人才。

(二)创业校友可以促进创业经验的交流

创业经验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校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从事创业活动,是一个崭新的学习过程。绝大多数的学生之前没有创业经验,也往往对创业的风险估计不足,因而大学生创业容易失败。据统计,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仅为2%~3%。校友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在商业社会中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作为具有实战经验的优秀校友比学校教师具有更大的优势,他们的宝贵经验对于初创企业或者有志于创业的同学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创业论坛、创业讲坛和创业经验交流会、创业培训班等方式,使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创业培训班是高校普及创业知识、交流创业经验、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和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方式。培训的主要内容可以是:素质拓展训练、创业者基本素质、创业机会辨识和判断、创办企业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创业挫折面对及心态调整、创业案例分享、参观中小创业型企业和学习心得体会交流等。优秀校友作为具有实战经验的创业人才、成功的企业家,聘请他们作为创业教育导师,可以促进创业经验的交流。培训班学员要按照学校的安排,通过校内外老师特别是优秀校友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创业素质,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创业校友有助于建立创业实践基地

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创业实践基地的缺乏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高校的创业教育虽然有一套相对成熟的教材体系,但还是比较偏向纸上谈兵,教师基本没有经验,学校也没有可供创业实践的场所。模拟创业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训练,可以让大学生比较真实地感觉到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需要想到的问题以及可能会采取的解决策略。校友恰恰可以弥补这种创业基地缺乏的不足。许多成功的创业校友本身就是做风险投资公司的,许多创业校友本身对大学生创业非常支持。高校可以与创业校友或者创业校友企业合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加速院校教育科研技术服务与社会资本对接、促进和培育新型人才的就业发展和弘扬企业回馈教育服务社会的企业精神。通过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的运作,可以联合成立大学生创业培训中心,大力开展大学生创业投资培训工作,培养大学生创业人才,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为高校创业教师提供实践和挂职机会,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创业校友可以到学校挂职,开展大学生创业指导方面的工作;可以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分级引导、孵化、培育在校师生和毕业校友科研转化和商业项目,加速知识成果价值转化;可以开展创业主题活动,深化合作成果,包括开发优质创业项目数据库、建立优秀青年创业投资人才储备库,资助奖励常年化创业项目竞赛、举办创业讲堂,升格培训中心为高校人才就业辅导基地等。

(四)创业校友可以提供和评价创业项目

大学生创业的成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创业项目、执行团队和开办资金。创业项目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基础,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好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说项目具有很强的技术支撑、项目的目标市场明确、项目的市场调查很充分、潜在的需求具有现实性、项目的注册资本具有可行性、项目预期的利润十分可观、项目的风险控制设计得比较合理、项目的计划书考虑得周到、项目的执行团队具有很强的能力等等。优秀的创业项目从哪里来,如何客观地评价创业项目,创业校友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创业校友经过长期的商业历练,在他们创业之前,一样面临过创业项目的选择,在他们创业成功之后,对创业项目的可行性有了更多更可靠的把握。因此,一方面,创业校友可以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评价,担任大学生创业类比赛的评委或者指导老师,指出项目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可以指导大学生在什么样的时间点和什么样的方式切入市场,可以跟踪指导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地进行辅导和纠偏;另一方面,创业校友由于长期形成的商业敏感,本身他们有很多具有可行性的项目和创业想法。作为创业想法和商业机会的提供者,校友们的这些项目可供具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进行选择和深入进行调查,从而形成可操作性较强的创业项目。

(五)创业校友有助于创业资金的提供

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创业资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刚参加工作或者还在校,本身还没有经济来源,他们的创业资金主要来自亲戚朋友的借款。亲戚朋友对大学生创业将信将疑,即使愿意支持大学生创业,也往往只是一部分的,资金不足是成为限制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募集资金是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解决的十分重要的问题。高校可以依托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成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简称“创投基金”)。“创投基金”旨在弘扬学校创新教学宗旨,支持在校大学生、教师、毕业校友进行创业科研和创业实践。“创投基金”可以由优秀校友、风险投资公司与高校共同设立基金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搭建社会资本和高等教育资源双向对接的创新平台。“创投基金”可以设立评审委员会、校方联络处和扶持培育基地三大主体。评审委员会作为基金的管理委员会,承担基金募集、审批、管理、运营工作,评委会由创业校友企业代表和高校相关老师共同组成。校方联络处承担基金项目的收集、筛选、报批、对接工作,是评审会的常设执行机构。扶持培育基地承担初审项目市场调研、项目指导、团队培训、进展汇报、投资审议等工作。项目的申报审批情况,可以分为初审立项调研、二审孵化实施、三审战略引资三个阶段,以此保证创业资金的有效安全提供。在初审立项阶段,由评审会认定,予以部分金额作为市场调研专项经费。在二审孵化阶段,指定部分专家进行项目指导、团队培训、实施辅助、运营监理,予以部分金额作为种子资金,按资金需求报告书论证后,分期拨付。经过前面两个阶段后,到了三审引资阶段。孵化项目在获得种子资金注入,运营至盈利平衡点,并被评审会认定有较好发展市场前景和良好运营竞争优势,则根据项目或运营实体的发展目标需求,引入投资,加速项目和企业发展。

三、结论

第4篇:劳动力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城市经济学;大数据;课程改革

一、概述

伴随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快速崛起,数据呈现爆炸性增长。大数据以其容量大、速度快、类型多等特征、并具有通过提高数据“加工能力”实现数据增值的资产属性而备受关注。国际上,大数据被比作“数字石油”,已成为当前许多国家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在中国,2016年3月17日,两会授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将大数据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当前大数据已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管理、服务模式。如何利用大数据平台,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以经济学基本理论为基础的应用科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以威廉•阿隆索、温格为代表的美国学者对城市经济中土地价值与交通费用的关系进行了开拓性研究。随着世界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产生了诸如人口、产业、住宅、交通、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学者们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系统分析,城市经济学逐步成为一门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目前,该课程在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国内开展城市经济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较晚,相关教学内容体系还处于不断完善中。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系列的“城市病”现象的产生,社会对创新城市经济学人才愈发重视。尤其是在当前大数据时代,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城市规模、城市人口、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产业、城市住宅、城市交通、城市物流、城市环境等诸多城市子系统的发展,揭示城市经济的发展过程与运行规律,对各种城市问题进行科学解释,并为城市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从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入手,重点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改革内容提出改革措施及建议。通过对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力图能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加强教学评价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大数据背景下应具备的城市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能利用大数据平台科学分析城市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专业应用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与动力,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明确其指导思想,需要将指导思想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因此,作为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首先要明“道”、信“道”。当前大数据已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需要牢固树立数据驱动教学的理念[1]。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融入这个时代背景对人才培养进行新的规划。具体到课程教学中,需要紧紧围绕课程教学目标进行。结合城市经济学这门课程,其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学会运用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不断发展变化的城市中的各种现象,特别是利用大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强化大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和创新思维,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对城市经济学相关专业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结合该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要根据时展变化,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明确这一指导思想,一方面教学改革要与教学目标相统一,利用大数据思维分析城市问题。另一方面,教学改革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二)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课程的教学改革原则要结合课程性质、遵循教学自身规律。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其一,教为主导。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师需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组织者与领导者。大数据为城市经济研究提供更精准、全面的海量数据,需要专业教师队伍能够分析实时、高频及过程性数据,同时还需要处理海量非结构化数据等。这对专业教师团队的数据素养提出新的要求。其二,学为主体。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利用大数据挖掘学生学习中的“黑匣子”,在遵循学生的主体原则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其三,教学方式为教学内容服务。该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多、面广,课程内容丰富而庞杂,需要利用大数据变革信息化教学,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

三、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与时俱进,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城市经济学是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本科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综合性课程。从理论层面分析的内容包括城市化、城市发展、土地利用及地租、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规模等;从应用层面探讨的内容主要涉及改善、解决城市问题,诸如城市交通拥堵、城市住宅问题、城市就业、城市基础设施等。前者理论性知识点的学习有助于了解城市经济现象与问题;后者实践问题的探究有助于为城市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增进居民福利。课程整体内容丰富,不仅需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根据专业培养计划的前导、后续课程对讲授的内容进行合理取舍,更要结合当前大数据背景下,从研究内容和方法上突出重点、紧跟时代变革特点,与时俱进。传统城市经济研究受信息缺乏、小数据限制难以对城市经济活动进行精准预测的现象将得以极大改观。课程教学中对城市经济传统统计方法可适当简化而增强对各种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顺应大数据的搜索、挖掘、分析成为城市经济研究方法的主流趋势[2]。例如在城市交通章节学习过程中,在对拥挤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基础上,可结合地上的卫星遥感、航空摄影测量数据以及地面的视频、手机、交通卡等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传感设备记录的实时路况包括人流、车流等大数据,对交通模式及交通规制的内容进行分析,弥补传统教学主要利用静态交通数据或调查抽样数据的局限性。通过课堂教学,逐步加强了学生对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部分学生通过参加校内外的相关专业领域比赛所取得的成绩印证了课程教学改革与时俱进的重要性。(二)创新思维,把握学科发展前沿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数据下的城市问题研究在各种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推动中得到空前发展,其研究成果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将城市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相关新理论和发展前沿动态引入课堂,从深度和广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课堂教学引入21世纪城市发展趋势的相关内容,对全球关注的智能城市、生态城市、健康城市发展趋势进行介绍,将大数据与未来城市发展相结合进行阐释,激发学生对数据运用、分析、挖掘的热情。除课堂教学外,通过举办学术讲座的形式,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相关专题讲座,使学生能接触到不同研究领域、不同学派的专家观点,感受学术百花齐放的春天。如从城市规划视角来谈城市空间结构、从大数据下的居民出行时空行为来谈城市交通、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谈城市住宅发展趋势等各种讲座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思维,不仅仅只局限于书本基本理论的阐释。另外,通过课外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学科发展前沿的各种读物,再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分别请学生就不同主题结合当前大数据的运用谈个人感想。学生还通过邮件、微信、QQ以及校内教学平台网络探讨学术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三)紧扣热点,丰富教学案例大数据的诞生,使海量数据能够快速有效地被全面收集、整合、挖掘,借助网络平台实现数据共享,这也为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素材。城市经济学本质上是以城市为载体,研究人类有目的行为活动的一门社会科学。当前大数据给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方式都带来巨大的变化。生产方面,机器代人的生产格局现象、服务去中介化的新商业模式、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等为城市劳动力市场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环境等城市经济学相关教学内容提供大量案例素材。生活方面,利用网约车等智能出行、网络购物、智能旅游等,人们享受着移动智能终端普及带来生活的便捷。物联网的运用将这些海量信息一网打尽,借助大数据分析方法优势突破传统数据建模的脆弱性,将这些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热点问题,通过科学方法上升为专业研究领域的典型案例。课堂教学引入这些热点问题,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对安利的讲解、分析、讨论,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习热情。(四)数据共享,创新教学形式大数据的崛起,对传统教学形式产生巨大冲击,引发教学信息化的程度趋向深层次发展。首先从课前的资源信息来看,以往任课教师积累的教学课程资料往往因教师学科背景不同、对教学内容理解的不同等,使同一门课程资源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大数据环境下,对各种课程的网络化存储,所有跟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料无论是文本、PPT、还是音频、视频资料都可以在“云端”可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增强学生获取各种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料的机会。其次,从课中的教学方式看,大数据打破传统的灌输式、讲解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课堂教学形式。对课程的知识点根据其内容的主次和难易程度,教师通过协调线上线下的教学内容,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学生主题演讲、反思辩论、师生对话等教学活动。对城市经济学中带有争议性的问题如对环境污染征税的问题、交通出行模式、合理的城市规模等问题可以采取反思辩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将教法和学法有机的统一起来。最后,从课后的教学效果看,大数据能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通过群体数据展示出来,有利于寻求隐藏在教学背后一些规律性的问题。

四、结束语

本文对大数据背景下城市经济学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树立大数据驱动教学的指导思想,以“教为主体、学为主导”的原则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利用大数据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从与时俱进、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创新思维、把握学科发展前沿;紧扣热点,丰富课堂教学案例;数据共享,创新教学形式四个方面提出该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改革探索的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拓展创新思维、增强分析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由于大数据作为新生事物,在教学过程中还未能充分发挥大数据功能,开展翻转课堂、微课堂[3]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未来对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大数据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杨现民,骆娇娇,刘雅馨,等.数据驱动教学:大数据时代教学范式的新走向[J].电化教育研究,2017(12):13-20.

[2]汤姚楠,刘亚臣.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方法思考[J].建筑经济,2015(12):115-120.

[3]金陵.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8-13.

[4]金杰.大数据视域下教育方法改革的挑战和对策[J].高教学刊,2017(21):142-144.

[5]周若松,王志娟.浅谈大数据对教育的影响[J].高教学刊,2015(13):5-6.

第5篇:劳动力市场分析范文

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分析,除了在经济行动层面展开外,在制度层面他也进行了集中的阐释,《作为社会结构的经济制度:分析框架》便是这其中的一篇重要文献。在这篇文章中,格氏回顾了新制度经济产生的理论基础,并指出由于其经济学科范式,在制度构建过程中,是没有考虑社会结构影响因素的。[2]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三个经典的社会学假设,并指明了新经济社会学“…既不是把经济学论据的价值抛向窗外,也不会像被它迷惑那样去产生一个丢掉了古典社会学传统的‘理想选择’理论,代之而其的是,它将寻求如何理解现代经济学如何与经济制度的社会结构理论进行整合…”。[2]在经济行为的发生机制上,既“…强调与历史背景、社会结构和集体行动有关的偶然性,同时也强调被现存制度施加的限制…”。[2]在对既往研究的过度社会化和不足社会化批判后,格氏明确提出了经济制度的社会构建分析路径和分析策略,格氏把经济制度问题转换为包括集体行为的资源流动的问题,[2]从而把他所提倡的社会网分析注入到制度分析层面,打通了行动分析微观层面到制度分析宏观层面的桥梁。在分析策略上,格氏采用了案例分析方式,举证了东南亚海外华人经济团体发展以及美国电力公用事业的发展,说明了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是如何受到社会网影响的。在分析中,他强调了信任以及社会网络中流动的资源这样两个要素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我们可以看出制度的嵌入性有三个基础性的特性:整体性、弱嵌入性以及混合主义等。格氏在讨论制度构建过程中,他讨论了企业家的重要性,同时也通过案例说明了这些个体要受到他们所在的社会网络中所能得到的结构和资源的帮助和限制,制度构建主体和客体统一在制度形成过程中,这点也清晰体现了格氏整体分析的倾向。格兰诺维特所提倡的“新经济社会学”区别与传统的经济社会学,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就是对“人是社会人”这个命题的部分修正。格氏在对人性分析立场上,一方面肯定了人在行动过程中受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内隐化的道理道德影响,同时也强调人在行动中的理性,人在行动中的自由空间,但是这种理性又不等同于新制度经济学里面的“理性人”,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格兰诺维特的人性假设是偏向于社会学立场的。由于人在行动中的重要性和结果的偶然性,因此在制度构建中,这种制度的嵌入性也是弱嵌入性。通过格兰诺维特的这些假设和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制度嵌入性是一种混合经济学和社会学范式,是一种“经济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分析视野。[2]

格兰诺维特的制度嵌入性命题是在批判经济学中低度社会化倾向以及社会学中过度社会化不足基础上提出的,他试图从破除主客体二元对立角度来整体阐释制度构建过程,格氏用社会学的立场回应新制度经济学相关命题和研究路径。应该说,格兰诺维特的制度嵌入性对制度分析贡献良多,开拓了制度研究的新领域和范式,同时其案例分析策略也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格兰诺维特在命题的阐释和分析上,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首先,格氏的命题缺乏对“制度”以及“社会”概念的有效界定。“制度”是什么,“社会”是什么,并没有给予足够和充分的阐释;其次,分析框架模糊。格兰诺维特认为经济制度的问题可以转换为包括集体行为的资源流动的问题,这个分析策略是格氏对“经济制度社会构建”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从而为他研究企业家在制度构建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信任和资源在社会网络中的作用做了分析的前提。可是,经济制度是不是就等于“集体行为的资源流动”?这个还存在着明显的分析不足,致使命题分析内容略显单薄。因此,为了清晰阐释“经济制度的社会构建”需要明晰制度与社会的概念,运用系统理论对社会有效的解构,确立制度的嵌合社会子系统,从而建立制度嵌入社会的整体性分析框架。

“制度的社会构建”这个命题的展开有一个基础性任务,就是对“制度”以及“社会”的概念界定。制度研究作为最近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各个学科运用不同的理论假设和范式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各个不同的理论流派。在经济学界,诺斯和威廉姆森等人逐渐形成了新制度经济学流派,并成为当代经济学中非常有影响力的研究领域;在政治学领域,麦耶尔和罗文等人形成了组织学的新制度主义流派。[3]制度嵌入性这个命题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提出的。因此要明确“制度”这个概念实属不易。从各个学科“制度”概念的交集来看,制度通常指稳定重复的规则,这种规则可以是正式的,如宪法、产权制度和合同等;也可以是非正式,如行为规范和社会习俗等。各个学科在研究中,更侧重对正式规则的研究。当然各个学科基于自己的研究视角,对概念的界定也有不同。在本文中,我们把制度的界定为稳定重复的行动规则。因为从格兰诺维特的观点看,制度是在行动中产生,并指引行动的。制度一旦形成,便具有一定的惰性,制度的相对稳定特性是制度的一个基础性特性。但制度并非固定不变的,因为制度是在行动中产生,随着环境的变化以及个体的作用,制度会相应的发生改变。

社会这个概念的界定也是很难以明确的,并且“制度的社会构建”命题已经把社会这个概念人格化了。从“制度的社会构建”这个命题而言,“社会”这个概念从实体上指的是“社会结构”。尽管社会学家经常使用“社会结构”这一概念,但其涵义仍然是模糊不清的。[4]马尔特姆•沃特姆曾将社会结构的研究归结为三大思路:建构主义、功能主义以及结构主义等。[5]从格兰诺维特的研究来看,他的理论大致上属于结构主义理论范畴,他自己也认为他的理论是结构社会学———研究社会网的社会学。[1]因此从结构主义的观点看,社会结构通常指社会诸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及构成方式,即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秩序所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个概念较好的说明了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之间内在连接,社会结构和社会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结构主义的社会结构分析有两个分析要点:关系内涵和关系主体。格氏强关系与弱关系的分析内容集中反映了这种分析路径。

从结构主义的分析策略,“制度的社会构建”这个命题就转化成制度与社会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这个命题的展开,就必须解构社会结构,分离出相关社会子系统,从而确立制度的嵌合子体系(关系主体),明确制度与这些嵌合子体系之间的关系(关系内涵),从而构建出制度嵌入社会的整体性分析框架。同时在分析过程中,也应该遵循嵌入性分析的三个基础性特质:整体性、弱嵌入性以及混合主义等。由于其整体性特性,制度嵌合体系中不可缺少社会环境体系因素。同时由于其弱嵌入性,制度嵌合体系中不可缺少制度行动者体系。同时制度的行动者体系、制度的社会子系统体系以及制度的环境体系三者紧密相联。通过上面的分析,“制度的社会建构”命题就可以转换成四个假设:假设1,制度的构建应嵌合于制度的行动者体系。假设2,制度的构建应嵌合于制度的社会子系统体系。假设3,制度的构建应嵌合于制度的环境体系。假设4,制度嵌合体系之间紧密相连。这四个假设构成了制度嵌入性分析的基础性分析框架,这四个要素在分析过程中缺一不可,否则就很难确保嵌入性分析的整体性、弱嵌入性以及混合主义等。具体体现在:

(一)制度的行动者体系分析

嵌入性分析的一个基础性特征就是行动的弱嵌入性。行动的弱嵌入性是处于低度社会化以及过度社会化之间的一种行动过程,既肯定行动受到环境的制约,同时也强调行动者在行动过程的自主性,这就是格兰诺维特在制度分析过程强调企业家的作用以及系统分析偶然性的原因。在格兰诺维特的分析内容里,他对制度的行动者内涵界定含糊,没有给予清晰的说明。从制度的定义里,我们可以看出制度既可以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因此制度的行动体系者体系构成也是复杂的。为了明晰其构成,我们引入“国家———社会”的分析框架。美国学者柯恩以及阿拉托将这个分析框架具体细化为国家、市民社会以及经济领域。其中经济领域主要指经济实体如企业等,而市民社会又可以细分为私人领域和组织化领域。私人领域我们可以用社会网(指个人社会关系中相对稳定的关系)这个角度去考察,它基本涵盖了私人领域的所有范围。组织化领域,社区和利益集团是集中体现者,他们体现了组织化领域的基本特征(有组织、民间自发、成员主动性强以及有共同利益等)。[6]因此从这个分析视角,制度的行动者体系应该包括国家、社会网以及社区和利益集团等。这些是制度建构的集体层面,体现着制度建构中集体的利益。同时制度建构中,无论国家、社会网以及社区和利益集团,都是由具体个体参与完成的。他认为制度是由个体构建的,这些个体受到他们所在社会网络中所能得到的结构和资源的帮助和限制。[2]因此在制度构建过程中,个体的利益、资源以及主观能动性便体现出来。格兰诺维特在他的分析中,引出了海外华人经济团体发展事例。在分析中,他运用社会网的角度,解析了海外华人经济团体的发展原因。在分析过程中,他从个体层面的需求分析海外华人经济交换制度。同时我们也应该指出,海外华人经济团体发展也由有着集体利益的寻求,社会网络中信任的产生、以及关系的运作和资源的交换也是他分析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制度的行动者体系分析中,制度的集体层面和个体层面共同构成了制度利益需求,既包括集体利益需求,也要考虑个体利益需求,这些充分体现着制度嵌入性分析的整体性以及混合性特点。两者的取舍与关系,是在制度构建过程和环境中形成,这个过程中体现着权力与关系的运作以及不同制度行动者之间的利益博弈。

(二)制度的社会子系统分析

帕森斯的社会系统分析为我们分离社会子系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分析框架。尽管格兰诺维特认为帕森斯的行动理论是一种过度社会化的典型,但是帕森斯行动理论也不否认行动过程中行动主体的能动性。帕森斯认为,社会的结构系统与行动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结构只有通过个人追求目标的努力实现。人类的能动性与人们行动的解释密不可分。[7]同时帕森斯的理论也体现着结构主义的理论分析范式,格兰诺维特的理论也可以说是对帕森斯理论的批判的继承。因此在弱嵌入性的基础上,把帕森斯分析框架运用到制度嵌入性的社会子系统分析中,也是可取的。这个分析过程包括两个环节:解构与嵌合。[8]通过这两个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制度形成的一些基础性条件。解构指对社会体系的划分。帕森斯把社会体系分解成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以及文化系统。嵌合指制度与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制度在行为有机体系统中获取存在的经济条件(如经济资源),例如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资金的筹措。人格系统与社会系统为制度提供了合法性基础,并且在制度内部整合行动者体系。如果一种制度符合人格系统以及社会系统的要求,该种制度便能生成,反之则会被取消。制度与文化系统之间的整合,形成制度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因此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制度在社会子系统嵌合中,获取了资源、合法性以及稳定性等这些制度构建的支持性条件。

(三)制度的环境体系分析

格兰诺维特在他的分析中,对制度的环境体系分析是其中的一个重点。他首先批判了经济学、文化学和历史学关于制度与环境的关系。在他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是对传统的个体主义原子论以及集体主义原子论的一种批判。在制度的环境体系分析中,格兰诺维特“…强调与历史背景、社会结构与集体行动有关的偶然性,同时也强调对现存制度施加的限制…”。[2]这个论断实际上是在强调制度的弱嵌入性。制度既被环境所形塑,同时制度的形成也具有偶然性。格兰诺维特认为这是个体在制度形成过程的重要地位造成的,但我认为制度形成的具体情境也许更有解释力。格兰诺维特所例证的海外华人经济团体的发展分析中,他其实忽略论述了这种情况发生的情境分析。海外华人经济团体经济交换制度中的信任关系的形成,部分依赖于华人在海外生存的一种具体情境,这是差序格局的一种具体运作。因此制度的环境体系应该包括历史背景、社会结构以及制度建构过程中的具体情境等等。正是这种具体情境给予了个体行动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制度构建的偶然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