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力资源调查范文

劳动力资源调查精选(九篇)

劳动力资源调查

第1篇:劳动力资源调查范文

一、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结构及转移状况

(一)农村劳动力的资源与结构

从抽查的11个自然村来看,总人口为7092人,其中劳动力人数为4362人,占总人口的61.51%;从劳动力性别比例结构看:男劳动力占52.1%,女劳动力占47.9%;农村富余劳动力1441人,占劳动力资源数的33%,从农村富余劳动力性别比例结构看:男劳动力1035人,占71.8%,女劳动力406人,占28.2%;从农村富余劳动力年龄结构来看:16—35岁之间的男劳动力797人,占77%,36—60岁之间的男劳动力238人,占23%;16—35岁之间的女劳动力307人,占75.6%,36—50岁之间的女劳动力99人,占24.4%;从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程度来看:初中文化以下1322人,占91.7%,高中、中专以上文化119人,占8.3%。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等经济迅速扩张和县有关部门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及城乡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据此次调查统计,从抽查的11个自然村来看,有1050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了有效转移,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的73%。

从转移途径和方式看:中介组织推荐197人,占18.76%;自由外出(含老带新、亲朋好友引荐、广告信息引导和自发性结伴外出)853人,占81.24%。曾经参加培训的235人,占22.4%,未曾参加培训的815人,占77.6%。

从转移去向看:京津地区207人,占19.71%;长江三角洲地区207人,占19.71%;珠江三角洲地区147人,占14%;省内东部地区294人,占28%,其它地区195人,占18.57%。

从转移人员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分类看:男777人,占74%,其中在16—35岁之间的577人,占74.3%,在36—60岁之间的200人,占25.7%;女273人,占26%,其中在16—35岁之间的207人,占75.8%,在36—50岁之间的,占24.2%。小学文化107人,占10.2%;初中文化856人,占81.5%,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87人,占8.3%。

从职业、工种及收入分类情况看:建筑工229人,占21.8%,月收入1100元左右;电汽焊工54人,占5.1%,月收入1200元左右;电子231人,占22%,月收入1050元左右;服装31人,占3%,月收入860元左右;汽车驾驶26人,占2.5%,月收入1500元左右;保安22人,占2.1%,月收入850元左右;铁路施工7人,占0.7%,月收入1160元左右;缝纫25人,占2.4%,月收入750元左右;食品加工42人,占4%,月收入760元左右,机械(车工钳工)14人,占1.3%,月收入1100元左右;其它369人,占35.1%,平均月收入800元左右。

二、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几个特征

1、具有较强的裙带性。多数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经亲朋好友的介绍或引路而实现,通过政府或社会职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劳务输出的人数不到流动总数的20%。特别是青年劳动力流动周期长,有的农村青年已完全摆脱了农业生产而长期在外从事流动就业,流动时间在5年以上的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3%左右,举家外出的亦大有人在。

2、流动区域相对集中。xx县农村外出务人员遍及全国各地,近至邻县,远至中外边境。但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在京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省内东部等地区,其它地区不到20%。

3、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特点。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既保留着土地的承包权,在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做工经商,属亦工亦农性转移。一般而言,农村家庭劳动力较多,从事劳务收入又较高的,在外工作时间就较长,反之则较短。据调查,xx县外出兼业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的比重超过50%以上。

4、从事纯体力劳动仍然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主要途径。由于当前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偏低,技能单一,而就业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正向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快速转变,外出就业的空间逐渐缩减,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往往是工作难找,钱难赚,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据调查统计,从事此类行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外出劳力的70%以上。

5、外出务工劳动力的身份正由单纯的打工者向农业开发大户、个体私营业主转变。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走向管理阶层、技术岗位;还有部分外出务工劳动力,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视野拓宽了,知识增多了,有了一定资金积蓄,他们便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纷纷返乡搞各种开发,从而真正发家致富。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上仍存在盲目性。自改革之初,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农村外出人员最主要的方式,同时由于基层就业信息网络尚未健全,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信息渠道和就业指导,导致盲目性很大。据初步调查统计,在农民外出务工过程中,经中介组织推荐的仅占18.76%。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无序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它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其次,增加了流动成本,一些急于实现流动就业的青年,不从自身条件或家庭条件出发,也不办理相关证件(如务工证、计生证),仅凭个人意愿或偏信虚假劳动信息而盲目外出求职,其结果是皆因各种原因或“无业”而返,或上当受骗,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和不应有的损失。此外,无序化的流动也给输入地的社会治安、城市交通、住房建设、计划生育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2、农村劳动力就业尚没有完全可靠的保障。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如在就业机会上,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方面受到更多的限制,且就业也相对不稳定;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使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不仅大大低于城市职工,而且没有保障。近几年,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有些地方并未完全落实。

3、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的较少。据调查统计,初中文化以下的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的91.7%,高中文化、中专以上文化只占8.3%,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22.4%。受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低的客观条件影响,因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而且从各地经济发展的长远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将越来越窄。

4、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日渐增大。一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对流动人口的控制以及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对素质较低的纯体力型民工做了一些限制,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外来劳动力需求量减少。二是近几年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工矿企业不景气,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接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日趋减少,同时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城市面临安排待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

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1、健全组织,搞好服务。无论是现在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转移就业仍将是解决就业问题、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为保护广大劳务人员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首先,要与司法等部门联合加强劳动法、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以提高广大劳务人员的自我防范能力。其次,要积极寻求驻外办事机构的支持,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在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建立相应的管理、服务组织或机构,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劳务信息、就业指导等一系列的就业跟踪服务,帮助他们具体解决工作和生活上所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如劳资纠纷、劳动争议、突发事件处理等等。

2、下大气力搞好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转移的速度和层次成正比例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级政府和劳动教育机构要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按照市场需求,扩大社会办学的范围,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电视教育、函授教育等多样化的继续教育项目,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和帮助农民学习掌握新技能,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提升人力资本含量。

3、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转移。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一是要进一步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增加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机会。二是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组织结构调整,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努力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和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三是要进一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大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扩大企业规模和效益,充分发挥好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作用。四是要进一步推进城乡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城市化建设,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带动房地产业、商贸业及各类服务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农民到城镇就业和居住。

第2篇:劳动力资源调查范文

一、人力资源现状

人力资源现状指员工基本情况、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等。具体来说有:

1.员工基本情况。包括员工数量、学历分布、专业分布、性别比例、年龄分布、岗位分布、籍贯分布、工作年限、本企业工龄等。调查员工基本情况能初略了解该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岗位分布则可以看出该企业不同人员类别的配置比例是否合理,本企业工龄则体现人员的稳定性和忠诚度。重点关注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关键人员的情况。

2.组织结构。包括组织结构的类型,部门设置、岗位编制等。中小型电缆企业采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多,部门设置和各部门岗位编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特别是并购方会输出管理模式而对被并购企业进行组织结构改造的情况,会涉及到部门撤并和岗位编制的调整。

3.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工作流程。部门重新设置会使分工发生变化,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也需重新设计和优化。部门岗位调整也涉及到岗位与岗位之间工作流程的重建。

二、人力资源体系与制度

人力资源体系和制度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结构、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培训和发展管理等。具体来说主要有:

1.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包括:人力资源部的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人力资源外包情况,即有无人力资源事务外包,外包政策是否与并购公司政策一致;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主要是有无使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已有的系统能否与并购公司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和传输等。

2.薪酬管理。包括:工资总额和福利总额,以及占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的比例;薪酬和福利的设计模式;薪酬调整是年度定期调整还是临时调整;工时制度和加班付酬情况,主要指操作工是三班八小时工时还是二班十二小时工时,加班费是否足额发放;工资支付时间以及月度与年终支付比例等;社会保险和公积金是否足额缴纳;销售人员的佣金制度以及高管的薪酬制度;是否有职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措施等。薪酬管理的调查是整个人力资源尽职调查的核心,被并购企业的薪酬管理情况与并购企业薪酬情况的差异将直接决定并购后人力资源整合的难度。

3.绩效管理。主要包括:公司年度绩效指标制定、分解;部门绩效指标制定,分解;员工绩效指标制定和实施;绩效考评和反馈和改进等。特别要注意区别与并购企业绩效管理的差异点以及并购后可能采取的改变措施。

4.员工培训和发展管理。包括:员工培训制度、目标、年度计划;培训预算和成本;培训需求评估和培训效果后续跟踪;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人才储备计划;员工晋升、降职及轮岗程序等。

三、劳动法规遵循

劳动法规遵循的调查主要从劳动关系、劳动规章和制度执行、劳动环境和劳动争议四方面来考虑

1.劳动关系。是否全员签订劳动合同;是否存在不规范用工,如长期存在的临时工,使用童工;是否有劳务外包人员,如有外包人员,劳动关系和管理权责是否明确;是否存在雇佣退休人员的情况,雇用协议是否签订;中止或终止聘用关系的成本。

2.劳动规章和制度执行。企业内部的劳动规章制度如员工手册等是否条款完善,且与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相统一;竞业限制协议条款是否合规,补偿金是否按时支付。

3.劳动环境。包括:高层管理人员对环境安全和健康的认识;专职安全人员的配置;劳动环境和安全培训情况;劳动事故发生率;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情况。

4.劳动争议。主要包括:企业成立以来发生劳动争议的数量、类型;正在进行的劳动争议或仲裁情况。从劳动争议或仲裁的情况能看出企业在劳动用工和规章制度执行方面是否存在漏洞和问题,以及劳资关系是否和谐。

四、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调查主要从管理模式、领导风格、沟通模式和工会的作用四个方面来考虑:

1.管理模式。主要是看被并购企业的管理是侧重于强调制度和组织还是侧重以人为中心,开发人力资源,调动人的积极性。

2.领导风格。重点是看领导风格是侧重领导决策还是鼓励员工参与决策甚至是自主决策。

3.沟通模式。主要包括强势沟通、民主沟通和自由沟通三类,其中领导的沟通强势程度与员工参与的程度是最重要决定因素。

第3篇:劳动力资源调查范文

(三十)完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进一步加强企业工资分配宏观指导和调控,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企业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促进企业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调节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七、巩固和谐劳动关系

(三十一)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加强对用人单位贯彻执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日常巡查和书面审查,继续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

源市场秩序、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等专项执法检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处置突发性工作机制和跨地区案件协查机制,妥善处置突发性和跨地区重案要案,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全面深化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巩固“两网”基础,完善管理体系,扩大覆盖范围,拓展服务功能,努力实现“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全动态”监督管理。坚持以执法服务促发展为主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宣传活动,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守法意识和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

(三十二)加大人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工作力度。加强人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基础建设,依法建立市、区(市)县人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一步做实市县两级人事劳动争议仲裁实体机构;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调解工作程序和制度,逐步形成市、区(市)县、街道(乡镇)和企业共同协调处理人事劳动争议的工作网络。加强人事劳动争议仲裁实体机构能力建设,强化人事劳动争议仲裁的规范运行,充分发挥“调裁结合、以调为主”的劳动争议案件调解功能,加快劳动争议仲裁信息化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和办案业务的学习培训,提高仲裁队伍办案能力,提高案件审理质量和效率,仲裁结案率达到90%以上。强化人事劳动保障制度建设,认真落实工作逐级负责制、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明确任务,强化责任主体,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和发生。落实维稳工作研判制度,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三十三)推进劳动合同制度贯彻实施。推进小企业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进一步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稳步推进集体合同“彩虹计划”,进一步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继续完善特殊工时制度,加强对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管理和服务。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四项创建”工作,加强基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进一步扩大三方协调范围,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妥善处置产业调整、关闭破产、改制重组企业职工分流安置问题。

八、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三十四)强化督察督导。重点抓好充分就业城市创建、就业优先战略实施、重大项目人力资源保障、统筹城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

设等重点目标的督察,确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三十五)加强调查研究。健全完善调研工作制度和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工作机制,提高调查研究服务决策的科学性、时效性和针对性。加强调查研究成果和课题研究成果交流与运用,编辑出版《XX统筹城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研究》内部刊物,定期刊发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综合配套改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创新实践成果。

(三十六)推进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深入开展创建法治城市活动,配合立法机关认真做好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立法工作,重点做好我市社会保险地方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性文件的清理、修订工作,研究制定适应我市统筹城乡发展、与《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法规和相关办法,加快《XX市就业促进条例》立法进程,健全和完善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地方法规和政策体系。研究制定“六五”普法规划,重点抓好《社会保险法》宣传和培训,营造全民遵守《社会保险法》、参加社会保险的良好氛围。推进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理,认真落实 (三十八)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按照“三级管理、四级服务”模式,制定《XX市统筹城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加快推进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平台及队伍建设,力争上半年完成温江示范区建设,形成全区33个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的服务能力全覆盖和就业社保业务功能全覆盖,年底前一、二、三圈层各一个区(市)县完成全市统一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任务,不断降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成本。 (三十九)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建立健全舆论宣传工作运行机制,完善新闻发言人和舆情员制度。加强舆论宣传和舆情监控业务培训,强化“一岗双责”责任意识。加强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新政策新举措新成果的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和网络宣传,继续编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试验区建设专刊信息》。创新宣传渠道,建立市人社局官方微博。采取服务外包方式,加强舆情应对和处置。

(四十)深化政务公开。完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加强政府信息查询点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推进行政决策、行政权力公开和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加大主动公开力度,认真办理公众依申请公开事项。加强门户网站建设和政务信息报送工作。

九、加强自身能力素质建设

(四十二)推进机构改革。指导区(市)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机构改革,通过理顺职能、优化机构、整合队伍,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运行机制,做到思想上形成共识、工作上形成合力、制度上形成统一、文化上形成风格、服务上形成品牌。

(四十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干部人事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完善竞争上岗制度。按照新的“三定”方案,结合机构改革实际,做好机关处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和一般干部双向选择工作。。

(四十四)抓好党建工作。继续抓好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实施,努力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不断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继续健全完善各项制度,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四十五)加强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积极营造把工

第4篇:劳动力资源调查范文

序号

行政执法机关

检查对象

行政检查内容

行政检查法律依据

检查时间

检查方式

联合检查

部门(没有此项不填)

1

康平县财政局

康平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1、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2、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3、会计核算是否符合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4、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专业能力、遵守职业道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二条

10月

现场调阅审查

 

2

康平县交通运输局

康平县出租车服务公司

对道路运输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公共交通、出租、水运行业等的监督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国务院令第406号,2012年11月9日修正)第五十九条、第六十一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第四十七条

《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第四十二条

9月

现场检查、查阅相关档案。

 

3

康平县农业农村局

1、康平县康平镇鑫盛丰种业;2、康平县嘉华农资销售中心

种子经营、销售行为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五十条

4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查验

 

4

康平县农业农村局

沈阳佳合食品有限公司

动物防疫活动、肉鸭屠宰活动监督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五十八条、五十九条

4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查验

 

5

康平县农业农村局

张强顺治屠宰场

动物防疫活动、生猪屠宰活动监督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五十九条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

4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查验

 

6

康平县农业农村局

辉山现代化奶牛养殖场

生鲜乳生产收购等活动监督检查

国务院《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四条

4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查验

 

7

 

康平县农业农村局

沈阳市大兴种鸡场

种畜禽生产、经营、销售行为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六十一条、六十二条、六十四条、六十五条、六十八条、

5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查验

 

8

康平县农业农村局

沈阳康泰源肉业有限公司

 

 

屠宰类检查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八条

 

5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查验、检验、鉴定、勘验、年检等

 

9

康平县农业农村局

沈阳市张强镇民盈农资经销站

农药经营使用监督检查

《农药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

6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查验

 

10

康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沈阳恒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3、检验报告;4、设备档案;5、各种管理制及专项救援预案;6、现场使用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四条 、第十五条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五条  

9月

现场调阅审查、查验、检验、勘察

 

11

康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沈阳观鑫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医疗器械经营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条、第三十二条

 

9月

现场调阅审查、查验、检验、勘察

 

12

康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康平万家福购物广场有限公司生活广场分公司

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

9月

现场调阅审查、查验、检验、勘察

 

13

康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沈阳市百世果蔬专业合作社

有机产品认证检查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第四条、第十二条

 

10月

现场调阅审查、查验、检验、勘察

 

14

康平县卫生健康局

康平宾馆

1、卫生许可证;2、从业人员健康证;3、公共用品清洗、消毒;4、卫生设施设备设置、使用情况;5、卫生管理制度及卫生管理档案情况;6、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情况;7、禁烟标识等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十二条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四十条

 

5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查验

 

15

康平县卫生健康局

康平万家福购物广场有限公司

1、卫生许可证;2、从业人员健康证;3、公共用品清洗、消毒;4、卫生设施设备设置、使用情况;5、卫生管理制度及卫生管理档案情况;6、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情况;7、禁烟标识等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十二条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四十条

 

 

6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查验

 

16

康平县卫生健康局

康平县自来水公司

1、卫生许可证;2、卫生设施设备设置、使用情况;3、卫生管理制度及卫生管理档案情况;4、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情况;5、禁烟标识等6、职业健康人员体检7、防护用品8、警示标识9、职业健康档案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十二条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

7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查验

 

17

康平县医疗保障局

沈阳市康平县盛德中医院

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日常监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七条

6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查验

 

18

康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沈阳红瑞塑编厂;                 2、辽宁凌勃防腐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3、沈阳昌盛塑料编织厂;                 4、沈阳共盈彩条布厂

1、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3、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4、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5、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6、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7、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六条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五条

4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者检查

 

19

康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沈阳和利塑编有限公司;                  2、沈阳恒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3、沈阳华鑫塑业;         4、沈阳华源塑业有限公司

1、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3、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4、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5、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6、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7、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六条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五条

5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者检查

 

20

康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沈阳天辰彩布厂;                2、沈阳兴康塑业有限公司;                  3、沈阳雪龙塑业有限公司;                  4、沈阳腾龙新能源有限公司 

1、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3、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4、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5、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6、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7、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六条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五条

6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者检查

 

21

康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沈阳康平燃气有限公司;      2、沈阳瑞丽塑业有限公司;                  3、沈阳华康塑业有限公司;    4、沈阳康顺塑料编织袋厂

1、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3、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4、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5、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6、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7、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六条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五条

7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者检查

 

22

康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康平县沈康环保建材厂;                  2、沈阳六通管业有限公司;                   3、沈阳市康平县创新时代彩条布厂                 

1、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3、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4、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5、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6、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7、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六条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五条

8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者检查

 

23

康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沈阳硕成机械有限公司2、沈阳新区弘曲棉纺织有限公司;3、中      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宁沈阳康平二牛加油站

1、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3、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4、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5、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6、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7、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六条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五条

9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者检查

 

24

康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沈阳市聚缘塑业;2、沈阳宏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3、沈             阳华泰塑业有限公司

1、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3、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4、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5、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6、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7、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六条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五条

10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者检查

 

25

康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康平县东胜塑编厂;2、沈阳市奕桐塑业有限公司;3、沈阳雪龙塑业有限公司        

1、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3、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4、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5、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6、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7、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六条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五条

11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者检查

 

26

康平县自然资源局

康平二牛华兴红砖厂分散式风电项目

1、被检查单位有无经过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

2、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

8月

现场勘验检查

 

27

康平县自然资源局

沈阳美世人造板制造有限公司

是否非法加工木材

《森林法》第六十五条、第六十七条

10月

现场审查或查验

 

28

康平县自然资源局

康平县张强镇丽国带锯木材加工点

是否非法加工木材

《森林法》第六十五条、第六十七条

10月

现场审查或查验

 

29

康平县自然资源局

康平县立国木材加工厂

是否非法加工木材

《森林法》第六十五条、第六十七条

10月

现场审查或查验

第5篇:劳动力资源调查范文

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事关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我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经研究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年”活动。为确保活动圆满成功,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一六五一”的思路举措,把“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年”活动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全区形成和谐创建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和谐融洽的劳动关系,实现职工根本利益和企业长期发展的有机结合,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在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构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促进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使劳动关系各方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共谋发展。

三、活动内容

(一)深入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深入宣传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年”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宣传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对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有效解决“招工难”问题的重要意义,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企业、职工和社会各界对创建和谐劳动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全面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年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二)进一步加大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力度。在全面推进劳动合同签订的基础上,重点实施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和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专项行动,着力提高小企业、农民工等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相对薄弱的用人单位或群体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行质量,力争年底前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5%以上,确保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

(三)进一步推进实施集体合同制度。加强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建设,对于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按照《关于深入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彩虹计划的意见》要求,积极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实施。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核心,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内容,以非公企业和劳动密集企业为主要对象,推动建立工资分配共决机制和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进一步规范工资集体协商程序,保证协商过程充分表达职工和企业的意愿。加强对集体协商的指导,加强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为集体协商提供技术支持。加强集体合同审查备案管理和履约监督,做好集体合同审查情况统计等工作。力争年底前在各类已建工会的企业集体合同覆盖率达到85%以上。在未建立工会的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大力推行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签订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努力提高覆盖比例。

(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工作。继续组织企业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把扩大创建范围与提高创建水平结合起来,按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选标准,命名表彰一批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同时对我区历年来评选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进行一次检查,对降低标准、出现劳动关系不和谐情形的企业取消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

(五)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创建活动。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要在辖区企业普遍建立“单位和职工自我调节、自我规范、平等协商、劳动保障制度落实、劳动关系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扎实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向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工业园区拓展,积极组织参加市级“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的推荐、申报和评选工作。

(六)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劳动关系协调员管理办法,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加强对已聘任的劳动关系协调员的培训、考核,全面提高劳动关系协调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推动协调员持证上岗,实现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宣传员、维权工作指导员、维稳工作信息员、劳动纠纷调解员和落实职工权益监督员的“五大员”作用。

(七)进一步健全完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加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是新形势下协调劳动关系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关于在企业普遍建立和完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意见》、《关于开展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年活动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建设,为企业开展自主调解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对已经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企业,进一步完善内部调解程序、规则和职责,使调解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不断提升调解工作的效能。年底前,在全区已建立工会的各类企业建立起多层次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机构,充实工作人员,完善工作机制,落实保障措施,发挥好职能作用。各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劳动争议预警机制,加强劳动争议预防,柔性化解争议纠纷,力争将争议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发挥好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

(八)加强劳动保障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发挥劳动监察主动预防、快速反应、依法处置的作用,综合运用日常巡查、举报投诉调查、书面审查、专项检查和大要案专查等5种主要检查方式,以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以查处中小企业不签订劳动合同、加大对职业中介机构监管力度和用人单位参保缴费情况为主要内容,集中力量对用工量大、工资水平低、劳动条件差的重点企业进行检查。坚持把宣传法律、服务企业、规范用工与执法检查相结合,周密制定日常巡视计划和书面审查方案,发现问题主动介入、及时化解,做到检查一户、宣传一户、服务一户、规范一户。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春季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夏季规范劳动合同加强社会保险以及冬季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执法检查。进一步提高劳动者举报投诉的接待服务质量和案件查处效率,确保举报投诉渠道畅通、案件查处及时高效、问题解决令劳动者满意,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普遍达到98%以上。加大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积极探索建立重大违法案件挂牌督办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对重大违法行为实施社会公布,提高用人单位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督促违法用人单位纠正违法行为。

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统领,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丰富完善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引导劳动者依法维权,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律观念和劳动管理水平。不断增强监察源头预防的主动性,提高主动查处的有效性,形成预防违法为基础、重点查处为手段、维权维稳为目标的执法工作格局。

(九)继续推进“关爱与奉献”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在全市企业组织开展关爱与奉献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在全区企业组织开展关爱与奉献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督促和指导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更多关心和爱护劳动者,切实保障职工权益,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提高劳动合同履行质量,完善职工工资正常调整机制,不断改善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和生活条件,建立以制度管人、以报酬吸引人、以感情留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同时,积极教育和引导企业职工认真履行自己的劳动义务,充分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和主人翁精神,不断提高生产效益和服务质量,为企业稳定和发展奉献自己的才能,创造更多效益,进而形成企业关爱职工、职工奉献企业、共谋企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的良好局面。

(十)深入开展送法律、送政策、送服务活动。按照《关于转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建立劳动关系工作联系点开展送法律送政策送服务到企业活动的通知〉的通知》文件精神,通过定期走访企业,组织企业经营管理者、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人员、工会组织人员开展培训、研讨活动;与职工代表座谈,了解职工的维权需要和诉求;为企业和职工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服务等措施,进一步加大活动力度,扩大活动覆盖面,推动劳动保障法律的贯彻落实,促进企业劳动合同制度的全面实施,帮助企业完善劳动保障规章制度,解决企业劳动关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排查和预防可能发生的劳动争议纠纷,促进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

四、工作要求

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年”活动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同时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相互支持,协调配合,加强对创建工作开展情况的督导检查,共同推进活动的开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充分发挥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处理等职能作用,推进工作开展。对劳动关系不和谐、劳动纠纷较多的企业,要向其警示信息并严格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工会组织要进一步发挥法律监督和劳动争议调解作用,宣传发动并主动带领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工会和职工代表的协调能力,组织好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选活动,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年”活动各项目标的全面实施,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经济和信息化部门要切实做好企业经营者的组织引导工作,提高经营管理人员对“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年”活动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指导企业经营者加强对国家有关劳动关系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依法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引导企业牢固树立依法管理、共享成果、和谐发展的经营理念。

第6篇:劳动力资源调查范文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条件,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县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初步形成,劳动关系总体状况良好。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大劳动者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呼声越来越高,劳动关系矛盾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突出矛盾之一。因此,规范企业用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贯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有效载体,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一项民生工程,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总体任务和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劳动,优化企业用工环境,大力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工程,进一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经过5年努力,逐步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全面提高协调劳动关系的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底,实现以下目标:

(一)强化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加大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劳动保障法律意识。

(二)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重点加强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工作,确保全县各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普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工会组织的用人单位依法签订集体合同,大力推行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普遍推行集体合同协商制度。

(三)构建健全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政府、工会和企业)的代表性进一步增强,各方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四)建成完善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体系。完成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的整合,基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类劳动人事争议得到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

(五)基本实现劳动保障监察全覆盖。实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全面准确掌握用人单位劳务用工情况,各乡镇(街道)、社区的监管覆盖面达到95%以上。

(六)基本形成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工资指导制度,加强宏观调控。定期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效缩小全县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差距,确保企业效益每增长1%职工工资相应增长0.2%-0.5%。建立工会组织的用人单位普遍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七)职业教育和培训更加普及。依法规范和实施企业劳动管理。企业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不得低于本单位职工教育经费总额的70%。百人以上用人单位劳资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5%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增强企业守法意识和责任感。企业要自觉遵守国家劳动法律法规,制定厂规厂纪要合法、合情、合理,认真规范劳动管理行为。积极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规范用工行为;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不得采取变相手段予以克扣或者拖延发放;依法合理安排职工工作、休息和休假时间;依法为职工办理各项社会保险,严格按照规定缴纳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等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二)大力改善劳动条件和用工环境。各类企业要通过更新设备、改进管理等方式,完善工作生活设施,切实做好劳动保护。要充分尊重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员工人身安全,减少员工加班时间,为职工营造安全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促进劳资关系和谐融洽,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推动建立企业工资合理增长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维护低收入劳动者的权益,推动企业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不断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完善欠薪保障制度特别是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体系,大力落实建筑行业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探索建立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制度,严厉打击企业恶意欠薪行为。

(四)不断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三方协调机制作用,提高劳动关系协调能力。全面推行集体协商制度,完善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和专项集体合同制度。建立健全社区关系协调委员会机制,帮助劳动者依法理性维权,指导企业依法规范用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五)努力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机制。加快整合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各乡镇(街道)和各类企业要加强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基层、企业劳资矛盾冲突快速处理机制,提高应对劳动关系不和谐引发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预防协调劳资双方可能出现的纠纷苗头,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和企业。

(六)切实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体系建设。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根据工作需要增配人员、优化装备,确保执法工作需要。要建立覆盖各乡镇(街道)、社区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体制,配备相应数量的劳动保障兼职监察员和协管员。建立健全劳动保障执法机构与工商、公安、工会、卫生、税务、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安监、司法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制度,落实“信息共享,联合反应”的维权维稳工作措施。

(七)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执法力度。完善定期检查、重点巡查、突击抽查和举报投诉专查相结合的执法维权模式,保证职工群众投诉咨询渠道畅通。进一步完善维权维稳应急预案,提高劳动保障监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办案效率,做到“有访必接、有案必查、有查必果”。及时纠正企业违法违规问题,严厉查处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重大案件要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每年定期组织劳动保障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无故拖欠职工工资、随意延长工作时间、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职工群众反应强烈和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于严重违法、影响恶劣的企业要从严处罚。

(八)落实企业用工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全县各类企业每半年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报送一次书面报告,内容包括职工人数及构成、劳动合同、工时工资、社会保险等情况。对于漏报、瞒报或者拒不报送的企业,要依法立案查处并对企业负责人予以行政处罚。

(九)建立用工环境新闻制度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定制度。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定期召开用工环境新闻会,公布维权维稳工作重大事项,公开通报劳动保障年审结果,根据企业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的情况确定诚信等级。对诚信等级高的企业进行挂牌表彰,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对差的企业实行“黑名单”制度,纳入“黑名单”的企业不得实行年薪制,不得参与评先树优活动。

(十)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在主要新闻媒体开设劳动保障宣传专栏,搞好维权热线咨询,采取政策解答、专家访谈、案例分析、专题报道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定期组织由企业主管负责人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参加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培训,增强企业依法用工、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意识,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规范企业用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顺利实施。县政府成立规范企业用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县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用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机构,按照本意见要求,制定本地工作方案,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切实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层层分解落实责任,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各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认真组织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增强广大劳动者的维权意识,提升企业负责人的守法意识;要努力构建劳动关系和谐的工作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对企业劳资人员业务培训,监督百人以上企业配备专业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管理人员,做到持证上岗。

县国资委、经信局等部门要组织企业法定代表人、经营者和负责人学习贯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范和监督企业依法经营,指导企业依法建立和完善各项劳动管理规章制度,督促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尊重员工的合法权益,为劳动者就业创造和谐环境。

县总工会要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存在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企业法人代表或负责人,不得推荐评选各级劳动模范、劳动奖章或劳动奖状等。

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要组织建筑企业依法与劳动者(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督促企业为农民工办理养老、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对发生过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强制在开户银行按期预存工资保证金,实行专户管理。

县财政局要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等方面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保证有关工作顺利进行。

县妇联要制定措施,保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共青团组织要结合青年的特点,组织用人单位的共青团组织,开展法制宣传等活动,帮助青年职工维护切身利益。同时,要充分发挥派等群众团体的作用,群策群力,形成政府、企业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局面,确保劳动关系和谐工程顺利实施。

县工商、税务、安监、公安、司法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细化责任,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做好规范企业用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

第7篇:劳动力资源调查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 社会需求 胜任素质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012-04

一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弥补市场缺陷的政府行为正日益显示出重要的意义。我国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事业近几年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也成为很多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重要专业。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和研究生招收信息网的相关信息,截至目前我国有160所院校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有92所院校招收社会保障专业的研究生。

随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有关本专业教育教学的研究也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角度:(1)基于院校学科优势凝练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研究――财经院校(曹信邦,2006;曹永红,2014)、理工类院校(张军,2012)、工科院校(唐运舒,2008)、农林院校(林建鸿,2014)、医学院校(吴传俭,2011);(2)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杨立雄,2003;黄任民,2009);(3)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刘媛媛,2013);(4)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现状分析与调查(徐丹,2015)。上述学者大都立足本校特色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不同的思路和看法,但是本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如何一直未见系统深入研究的成果。

本文基于胜任素质模型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对本专业本科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本专业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进而提出本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的最佳路径,最终促进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社会适应度的提高。

二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胜任素质模型

胜任素质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指“与特定组织特定工作职位上工作业绩水平有因果关联的个体特征和行为”。麦克利兰认为胜任素质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这六个方面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层次体系,也就是胜任素质模型。胜任素质模型被描述为一座在水中漂浮的冰山,知识和技能是胜任能力最表层的内容,如同冰山的水上部分;而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是胜任能力中比较深层的内容,如同冰山隐藏在水下的部分,但它们是决定人们行为和表现的关键因素①。

麦克利兰的研究无论是对学术界还是商业界都产生了关键的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应切实关注那些能够真正带来实际工作绩效的胜任素质。这一胜任素质正是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胜任素质模型,提炼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所从事职业的胜任素质,并提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对策。

2.数据来源――问卷调查

调查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以某医学院院校近三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4份。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的内容通过胜任素质模型来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所从事职业的基本信息;二是胜任素质调查;三是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第二部分主要是根据胜任素质模型,将调查内容分为大学所学知识和职业素质调查。大学所学知识内容在胜任素质模型中主要指冰山的水上部分,主要为知识和技能;职业素质即为胜任素质模型中冰山的水下部分。

分析方法:第二、三部分的题目设计为多选题,因此在分析过程中采用多重响应的分析方法。既统计响应百分比(某选项被选的频率占所有选项被选总数的比例),也统计个案百分比(某选项被选的频率占调查者总数的百分比)。

三 研究结果

1.基本信息统计与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行业的性质比例最大的为企业(64.9%),其次为事业单位(17.5%)和政府部门(12.3%)。分析原因在于我国政府和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为逢进必考,而且有编制限制。同时,随着企业管理者越来越重视劳动者的福利,社会保险日益完善。因此,本专业毕业生在政府和事业单位就业人数偏少,而在企业的就业人数偏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所从事的岗位分布是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占比最大,为38.6%;会计、营销等岗位(15.8%)、文秘行政岗(14%)、社会保险岗(12.3%)人数所占比重相差不大。访谈中了解到,很多毕业生尽管在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上工作,其所从事的工作内容既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内容,也有社会保险实务的内容。分析原因在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起步较晚,很多企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岗位没有独立出来,大部分仍包含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中。

2.胜任素质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大学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契合度的整体分析。大学所学知识主要包括六方面:(1)公共基础知识(英语、数学、计算机等);(2)专业基础(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3)专业理论(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保险学原理等);(4)专业技能(社会保险模拟软件操作、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等);(5)社会实践(见习实习、大学生科技创新、三下乡社会实践等);(6)其他综合知识(公文写作、普通话、文献检索等)。

根据表1数据显示,本题目设计的所有选项都有响应,也就是说整体来看,大学所学知识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均是有帮助的。从比例来看,公共基础知识所占比重最大,占总数的22.1%,从个案百分比来看有56.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该项,这说明公共基础知识对工作的帮助是最大的;其次为专业理论知识、公文写作等综合知识以及专业基础知识,而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所起的作用偏低。分析原因一方面在于本专业学生从事的岗位很多为非社会保障岗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强化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的水平。

第二,公共基础知识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最能契合工作需求的基础知识为计算机(个案百分比为66.7%),其次为公文写作(个案百分比为59.6%)。统计学、英语和数学的契合度较高;在此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对与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否开设医学概论的问题,从选项结果来看,医学概论课程对部分同学(个案百分比为10.5%)仍然是有帮助的,也就说明该课程不能贸然取消。

第三,专业基础知识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在专业基础知识中,人力资源管理类课程(个案百分比为60.7%)与工作需求的契合度最高,其次为管理学类课程(个案百分比为50%),社会保障学类课程和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在个案中所占比重均为46.4%,占比最低的为经济学类课程。分析该结果与毕业生大部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岗位有关,也体现出管理学、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第四,基础技能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在本专业所学的基础技能中,与工作需求契合度最大的是数据统计与处理(个案百分比为65.3%),其次为信息系统操作(个案百分比为32.7%)、外语(个案百分比为23.8%)。由此可以看出,在今后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强数据统计与处理的技能培养。

第五,基础技能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在本专业所学的专业技能中,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个案百分比为59.6%)、管理基础技能(个案百分比为52.6%)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会计统计等技能(个案百分比为47.4%)、社会保险操作技能(个案百分比为35.1%)。该结果与专业基础知识的分析结果相似,也进一步说明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以及会计统计在本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第六,职业素质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将表2中多重响应总计的数据与表1比较,可知,表2的总计数据为410,个案百分比总计为366.1%,远远高于表1的总计数据(频率总计为282,个案百分比总计为247.4%),由此可以看出职业素质对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与麦克利兰的胜任素质理论相对应,即隐藏在冰山水下的部分是决定人们行为和表现的关键因素。这也说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知识技能的培养以外,尤其应该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

结合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经历,本专业人才培养中应该重视的素质为社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其次为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而科学研究能力所占比重较低的原因主要为本调查的对象是本科毕业生。

3.关于人才培养的建议

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本专业毕业生在能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方法中选择比重最大的为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险的实验(个案百分比为71.9%)以及见习实习(个案百分比为66.7%),其次为理论讲授(个案百分比为22.8%)、小组讨论(个案百分比为28.1%)和学生翻转课堂(个案百分比为28.1%)。

由表3也可以看出,毕业生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更多地集中在增加社会实践和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在调查中,本问卷还设计了关于人才培养建议的开放性题目,调查结果大部分仍是集中在社会实践和交流、沟通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这说明本专业在今后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尤其重视与学生就业有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险等相关实验实践的设计,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路径讨论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从本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的行业和岗位来看,本专业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方面的工作。进一步结合本专业毕业生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得知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应该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根据调查结果和胜任素质模型分析,提炼本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模式应该为: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其中知识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技能包括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素质为综合职业素质。

2.凝练专业知识结构,优化课程体系

要提升本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知识的培养是前提。根据胜任素质调查结果可以得知,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知识结构应该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是整个专业培养的基础,大学英语、计算机、数学、政治、体育课程都是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课程体系应该以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和社会保障学三大学科为核心,在三大核心学科基础上拓展相关知识。技能知识方面,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和市场营销是本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知识,这与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密切相关。同时,公文写作、文献检索等综合知识与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契合度较高,也应该进一步强化。

3.强化实验实践环节,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要强化本专业毕业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关键在于实验实践环节的设计。实验实践的内容与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应该遥相呼应,实验实践内容也应当包括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部分。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应该构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大平台。

具体培养过程为:在大一、大二学年,强化专业基础实践,以校内实验室为依托,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在大三、大四学年,夯实专业实践,以校外见习实习为途径,组织学生深入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相关机构见习实习;全程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重视综合能力培养,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胜任素质模型中尤其强调特质动机等综合素质在工作绩效提升中的重要性,也说明综合素质与工作需求的契合程度决定毕业生工作业绩,因此,综合素质在人才培养中应该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要提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参加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活动,深入社区等基层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各种校内外竞赛、学生社团活动、社区公益服务活动等,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5.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教学方法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应该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改进和探索。教学方法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通过采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和交叉,不断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通过自主选课和充分利用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发展个性,逐步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注 释

①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42

参考文献

[1]唐运舒、骆正清.工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培养研究――合肥工业大学社保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3)

[2]曹信邦.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经济师,2006(4)

[3]张军.走出理工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之路――重庆理工大学社保专业的建设与探索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3)

[4]吴传俭、元林.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34)

[5]曹永红.财经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2)

[6]林建鸿.农林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培养探析[J].高教论坛,2014(10)

[7]黄任民.经典著作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建设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

[8]杨立雄.是“社会保障”还是“社会保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中的社会保险偏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1)

第8篇:劳动力资源调查范文

关键词:定量分析,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对策

 

据新疆赴南疆调查队调查,当前富农强村的战略仍需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需要,二是提高就业技能的需要,三是新农村建设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要。新疆农业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农业发展以及经济全局的健康运行,成为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成功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经济发展阶段转移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定量分析

1.计量经济模型和数据来源

用经济模型Y=a0+Σa1Xi+ε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其中用Y表示农村剩余劳动力比重,用Xi表示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因素,这里我们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X1、第一产业比重X2这两个指标反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因素。用农村初中文化以上的从业人员比重X3表示农民的整体素质。用人均经营耕地面积X4、机械总动力X5来表示资源因素,用城市化率X6、城市失业率X7表示城市状况。

选取的数据来源主要是根据新疆1996—2005年《统计年鉴》、2006年《新疆调查年鉴》以及《新疆五十年》整理而得。利用SPSS对模型做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可得:

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与各障碍因素的相关分析表1

 

 

 

农民人均纯收入 第一产业比重 农民的整体素质 人均耕地面积 劳动力转移比重 0.9032 -0.7627 0.8941 -0.7884  

 

机械总动力 城市化率 城市失业率  

 

第9篇:劳动力资源调查范文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问题与对策

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成为我国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环节。所以,深入调查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现状与制约因素,从而形成有效的转移对策,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大批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农村劳动力过剩就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陕西作为一个内陆省份,其农村人口的声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调查我们得知,目前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特点:

1 农村劳动力转移以男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年龄趋向年轻化。从抽样调查结果看,外出务工年龄在30岁以下劳动力占到58.2%,31岁-55岁的占41.1%,男女比例为243:100。

2 从受教育程度上看,总体文化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较过去有所提高,但竞争力仍有待增强。从被调查人员的情况可以发现,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具有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20.2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8.20%,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14.15%,80%的劳动力处于初中文化程度以下。这充分说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

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广。输出转移的地域除继续巩固北京、广东、新疆等地外,开始向福建、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等地不断延伸,并加强与西部各省、市的劳务协作,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劳务输出新格局。

4 在外务工的时间延长。“正月走,二月回”或“无工则返”等季节性外出务工的有所减少。调查中发现外出务工的每年一般都在8个月以上,其中一年以上的占到了69.62%,外出务工时间由临时性、季节性向固定性、常年性转变。

5 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事的行业主要是以第二产业中的餐饮服务业、制造业为主。从劳动力转移的行业来看,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行业以餐饮服务业、制造业为主,其次为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矿业。

6 私营企业吸纳势头强劲。据调查,转移到民营企业中的剩余劳动力共占被调查人员的72.76%;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继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之后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7 就业途径主要还是“亲带亲、邻帮邻”的自发帮带输出为主。劳动力的输出仍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主要依靠外出人员对用工信息的了解,将信息传递给家乡亲朋好友,帮助更多的人向外转移。中介输出在近年来逐渐兴起,通过政府窗口部门、龙头企业、中介机构和帮扶单位等有组织输出农村劳务人员的比例正在逐步增大。

8 农民的收入有所提高,但依旧处在较低的水平,收入与付出明显不成比例。外出打工月均收入在600元-1000元共占被调查人员的41.90%,1000以上被调查人员的33.65%,仍有―部分人的收入在600元以下。

9 参与培训的意识有所增强,但整体状况仍不尽人意。陕西省大多数农村劳动者多为体力型和经验型,在农村劳动力中仅仅只有12.3%的人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有87.7%的人从未接受过任何劳动技能培训,从而导致了有活不能干,大多数人只能从事传统产业。这直接给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影响了生产率的提高,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10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缺乏保障。据调查统计,农民工外出打工时碰到的社会问题集中体现在住房(37.14%)、医疗保障(29.25%)、子女上学(11.83%)、歧视及工资拖欠等方面。

二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低素质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领域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的较少。据调查统计,初中文化以下的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80%,高中文化、中专以上文化只占20%,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2.3%。受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低的客观条件影响,因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而且从各地经济发展的长远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将越来越窄。此外,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数在外出前对就业形势没有明确的认识,很多人出于从众心理,随大流、跟人走。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明确的认识,劳动报酬期望值过高。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期望的务工月薪集中在1000元上下,而据了解目前外出务工人员的月收入集中在500元-800元。农村劳动力多数没有掌握职业技能和技术,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更少,而现在企业对劳动者的要求较高,这使得他们在与城市劳动力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制约了他们对职业的选择空间,仍然主要从事技术含量偏低的工作,更难以向高新产业转移。

2 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偏低

在接受调查的对象中,只有3.2%的人是通过各类劳务输出机构组织外出的,50%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的,另有30%是自己闯荡找工作的。这种自发的转移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职业不稳定,后续监督管理缺位,容易引发一些社会问题,特别是容易发生劳动纠纷。通过调查了解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目前尚没有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期、稳定的机制;(2)农村劳动力认为亲戚朋友比劳务输出组织单位更可靠;(3)劳务输出组织单位一般都要收取200元左右的中介费用,而后续配套服务跟不上或者干脆没有,农民不愿意花这笔看起来不值得花的钱;(4)少数劳务中介组织提供的信息不准确甚至虚假、唯利是图、服务不配套,使农民遭受损失,严重影响了农民对劳务输出组织的信任。

3 缺少必要的权益保障和服务措施

调查问卷表明,农民外出务工时最担心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1)企业拖欠工资;(2)人身权利受到侵害时得不到有效的法律援助,多数农村务工人员因为人生地不熟,缺乏组织保障,在受到侵犯时忍气吞声、委曲求全;(3)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会保险的参保率很低,个别农村务工人员甚至不知道自己也应该享受这一待遇,对法规政策的无知令人担忧,给一些不法企业主以可乘之机;(4)精神空虚苦闷,很少有人关心。多数务工人员成天忙于繁重工作,交际范围仅限于所在企业的少数人或者同乡,在城市中处于边缘状态,业余文化生活枯燥乏味。

三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1 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竞争能力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基础。为此,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培训力度,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还应该坚持长期性与临时性相结合、提高型与实用性相结合、全体培训与外出就业群体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适应能力。首先抓好农村基础教育;其次优化农村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把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学历教育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2 变无序转移为有序转移

政府要为劳动力转移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一是要建立健全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机构,安排专人搞好协调服务,宣传引导。采取措施逐步引导劳务市场、劳务中介和劳务培训机构向乡村一级延伸,建立城乡结合、统一、开放、规范、高效的劳务市场网络。二是通过发展民营企业,鼓励扶持私营企业,加速小城镇建设,来拉动和吸引剩余劳动力转移。

3 开发农业内部可吸收剩余劳动力的空间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投资,通过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低水平的农业生产结构和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的全面改革创新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全方位开发等来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扩张农业内部的就业容量转移劳动力。

(1)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可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许多中西部省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设施亟待加强建设和完善。因此,通过对农业水利、生态和农村道路等方面的建设可吸纳大量劳动力。

(2)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这就要求农村产业发展应该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显然这必然会使农村产业加大技术、资金和人力等方面的投资,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另一方面,根据陕西省人均土地资源不断缩小的情况,积极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粮食、水果、花卉等农产品产业,势必会带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4 发展第三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创造条件。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它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领域。国外劳动力转移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主要是工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在后阶段主要是靠第三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从总体上看,只有工业化、工业和第三产业大发展,才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