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精选(九篇)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

第1篇: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

关键词:多元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74-02

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灵魂的表现,它为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智力支持。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的大的发展时期,也面临着转型时期出现的文化上的困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党的十召开以来,把原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更加明了更加清晰地概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不同的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了全面的诠释。其中的内容是: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在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是时展的要求,也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基础。大学生作为对各种文化观念嬗变最为敏感的群体,更应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就目前而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问题也成为又一轮新的争论,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在文化多元化的激流中勇往直前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崭新课题。

一、文化多元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多元化

放眼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掀起了时代浪潮,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文化的多元化成为了必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型,物质生活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种文化思潮、思想观念的滋生和发展,使得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不同地区民族的文化相互激荡,相互融合形成一种多元的文化格局。这种多元化不仅表现在它的传播的多样化、范围的扩大化、内容的开放化和对异质文化的包容性,同时文化的交融也使得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在全球蔓延,西方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追求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从而导致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二)我国基本国情的影响

我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直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经济成分和经济主体的多样化、就业和分配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多样性的社会存在决定了多样性的社会意识,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也随之多元化。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也使得文化呈现多样化。

(三)文化发展本身的影响

文化的发展需要继承,也需要创新。人类社会多元的政治经济产生了多元的思想文化,尤其是西方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等各种思想正在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形成了一种巨大的西方浪潮。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也正在遭受着同样的剧烈冲击。西方思想的有力传播为我国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挑战,也使得文化的多元成为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势。

二、文化多元化对当代大学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文化多元化为当代大学生成长带来的机遇

1.文化的多元化丰富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多元化的文化环境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大学生的文化境界,有助于大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和交流。当代大学生对价值观日益关注,对于认知领域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敏感程度超过了任何一个时代。高校价值观的内容也随之不断的扩展和深化。这种多元化的文化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当代大学生对于当今世界的鉴别能力和理解能力。

2.文化的多元化有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当代大学生是年轻的一代,是个性张扬的一代,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分析理论,人类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价值和原则,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在这个价值多元、文化多元的时代,大学生更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化,从而促进大学生个性的进一步完善和成长。

(二)文化的多样化为大学生带来的挑战

1.文化的多样化导致大学生信仰危机

文化的多样性在为大学生提供了各种信息之后,多元文化的冲突也使得大学生失去了方向与追求,面临着严重的信仰危机。在西方思想被不断地被引进之后,很多大学生在卷帙浩繁的思想中迷失了信仰,失去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同时不断的强调西方思想的优越性,很多大学生甚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质疑,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思想。

2.文化的多样性导致大学生民族意识弱化

经济全球化推动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传统的国家观、民族文化和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冲击。淡化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如在当代的大学生中间,很多人忽视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转对西方的节日趋之若鹜,像圣诞节等。在对待民族荣誉方面,显得无关紧要,很大程度上缺乏一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意识。多元化的文化空间使得大学生在吸收其精华的同时也受到其糟粕的影响,西方的商业性文化、功利性文化等观念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导向和道德行为。

3.文化的多样性导致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盛行

多元文化的冲突使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削弱,他们在摆脱依附性、从众性的同时却转向对个人利益的过分追求,整体观念淡化,甚至出现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利己主义。有的大学生过分张扬个人价值,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个人意志相对立,表现出极端个人主义,有时甚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这种个人主义盛行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同时也与我党提出的集体主义的理念相悖,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那么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社会文化大发展更是无从谈起了。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

(一)更新教育理念

面对多元文化的挑战,作为教育者首先要确立全面多样化的教育理念。首先,要旗帜鲜明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为社会主义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历史的经验表明,“一个民族或国家如果失去统一的价值目标,就会陷入相对主义和由此而带来的行为非理性主义与分散主义的混乱不堪,是民族和民众丧失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凝聚力。”其次,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价值选择,在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对支流价值进行规范和引导,以宽阔的胸襟理性地对待文化的差异和多元,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用性和包容性,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二)丰富教育内容

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教育要结合党的十报告的内容,及时宣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历史和现实,科技和人文等角度,深刻挖掘民族精神的宝贵资源,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将学生培养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

(三)优化教育环境

校园文化历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环境的建设主要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来实现课堂以外的教育目的的教育效果。其中,校园环境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通过完善的制度,健康向上的集体活动来营造一种文明有序的文化活动氛围。其次,是要注重优化校园外部环境,保持校园的纯洁性和学术性。坚决杜绝各种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思想和活动流入校园。最后,校园文化建设还要注重加强校园网络环境的优化。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大力宣传主流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更加的深入人心。

(四)发挥合力作用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不仅关系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更要依托社会和家庭作为其主要的外部力量。在社会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弘扬主旋律,树立典型。要依法加强对学校周围的文化娱乐等的管理,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对于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要把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法制建设结合起来,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走向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在家庭方面,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为培养大学生的科学价值观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大学生自身也要培养价值观意识,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培养自己良好的价值观。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共同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

[2]林晓燕.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培养探究[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

[3]于海.价值观的多元化与道德教育的多层次[J].复旦教育论坛,2005,(3).

[4]池卫东.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现状与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8,(2).

第2篇: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

关键词 价值教育;价值教育能力;意义;策略

作者简介 王远美,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人文学院院长、副教授

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在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基础上形成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进行教育教学创造的本领。由此而论,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在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基础上形成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进行价值教育教学创造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价值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在知识教育、价值教育、行为教育这个有机的教育系统中,价值教育主要承担的是“情”的教育功能,既是在追求事实真理的前提下教学生追求价值真理的教育,又是为行为教育提供诸多强有力依据的教育。

理解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需要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把握:

从内涵方面看,价值教育的实质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角度,引导学生探寻和提升自身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关系中的价值,换言之,就是探寻人的生命意义、生活目的和人生境界。从外延方面看,理解价值教育重在厘清它与其他相关教育的区别。一般而言,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都属于价值教育的范畴,但价值教育与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又有所不同。道德教育较为注重应然的问题并告知应该如何去做,比较注重意识形态的渗透,更多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价值教育既注重挖掘自我的价值又注重挖掘人的社会属性的价值,还注重人的价值从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转变的过程。可见,价值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较既相关又存在区别,它更关注的是人的价值层面的教育,包括人作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价值归属,这是价值教育区别其他教育的关键点。

一、提升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的意义

(一)提升教师价值教育能力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从教师的专业素养来看,一名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素养一般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三个方面。其中,专业情意包括教师的专业自我、专业性向、专业情操和专业理想。具体来说,专业情意包括教师独特的人格特点、适合教学的个性倾向、教师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以师爱为中心的职业感和奉献精神等。教师的专业情意中不仅包含了教师作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的价值归属,还有社会交往的价值如尊重、爱心、责任、奉献等,而这都与价值教育的内涵密切相关。由此可见,一旦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提升了,一定会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二)提升教师价值教育能力有助于促进教师深入理解课程三维目标

从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看,教师是否依据课程的三维目标,有效落实或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已成为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三维教学目标”一般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内容。其中,知识与能力目标是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手段,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升华,三者互为影响、互为促进、缺一不可。如果一位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与能力素养又对过程与方法有着良好的认识,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素养弱一些,那么可以想见,他的课堂教学时很难有教学高潮的,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较难由此升华,内心不容易被感动。假设教师的前两个目标不变,他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素养强一些,那么学生的情感升华的可能性就会大一些。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价值教育的范畴,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的提升能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从而有利于教师加深对课程三维目标的理解。

(三)提升教师价值教育能力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的战略主题上,《纲要》指出,要坚持德育优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最为基础的地位。这里的德育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等。这里的德育内容有一些是与价值教育交叉重叠的,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升德育的质量,从而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

二、提高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的策略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分析,提高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的策略多种多样,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通过政策导向策略,提升教师的政策转化能力

价值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教育战略和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小学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国家的教育政策,敏锐把握教育政策中的价值教育要素,并及时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深化推进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价值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被写进了《纲要》中。《纲要》首次将可持续发展教育列入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提出要“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以尊重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教育,即尊重他人、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环境和尊重星球上的资源。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教育政策的学习,及时理解国家的教育政策所蕴含的价值教育内容,提升将教育政策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能力。在教育政策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是关键,是桥梁。教师要通过教育教学行为,培养中小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从而使有关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政策从宏观走向微观,落地生根,见教育实效。

(二)通过课题研究策略,提升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

价值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国外早已开始,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主要还是融入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中的。随着价值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强对价值教育的研究,就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笔者所在单位曾围绕国际理解教育立项了北京市教育教育科学规划多项重点课题,如“国际理解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01年)、“奥运背景下的国际意识行动研究”(2007年)、“首都国际化进程中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及策略研究”(2011年),以及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国际理解教育教师能力建设的国别比较和实施策略研究”(2013年)等。各课题研究团队都联合中小学教师开展协同研究,共同经历课题申报、方案设计、开题论证、研究过程、课题结题等重要环节,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等多种方式,聚焦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理念、基本内容、实施策略等开展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价值教育研究能力。

(三)通过课程建设策略,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基础教育国家课程管理制度实行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为中小学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提供了政策保障。笔者所在单位以北京市地方课程立项申报为契机,组建包括中小学教师在内的课程建设团队,积极探索价值教育范畴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历经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开发了小学和初中的《国际理解》教材,为基础教育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理解、和平、共生的价值理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四)通过教师培训策略,创新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终身学习的时代,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提升离不开专业培训的支持。基于价值教育旨在关注学生价值观念和价值态度的形成、价值理性的提升、价值信念的建立以及基于正确价值原则的生活方式的形成。因此,在教师培训中,需要特别关注教师的价值教育创新能力的发展。以笔者参与策划设计的另一价值教育内容,即国际理解教育教师培训为例。我们结合学习者和价值教育的特点,确立了基于价值观念建构—能力形成导向的培训理念,探索专家引领—教学观摩—课堂实践—同伴研讨—拓展训练—人文考察—成果交流的培训模式,将理论学习与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帮助中小学教师创建了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和平、共生价值理念的单学科和跨学科教学方式,有效促进了师生之间人际沟通能力的发展以及教师开展价值教育的教学能力的提升。

又如,在“文化多样性主题”的培训中,我们确立了以下培训目标和方式:

培训目标:让教师对多样性产生了解与赏识;重视多样文化以及它们在所有层面上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了解和尊重各自不同的文化,理解、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文化;欣赏不同文化的好处与它们之间的互补性;培养教师传授文化尊重的能力。寻找通过教育促进文化尊重的途径。

具体方式:列举从地方到全球层面上文化多样性带来的好处;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来了解其它文化;在课堂中传播文化包容和尊重的价值观念。通过培训,引导教师认识多样性是事物的属性,也是人类文化的属性,文化的多样性是由各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造成的,是由不同民族所处的不同地理环境造成的。促进教师形成对世界多样文化的尊重、包容和欣赏的价值观念和态度。

(五)通过学生活动策略,提升教师的活动策划能力

学生活动是价值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结合价值教育主题策划设计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参与中体验价值情感,逐步构建价值观念,确立价值原则并践行价值原则。教师通过策划设计学生活动开展价值教育,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一是学生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给予学生活动全过程的指导和帮助;二是学生活动要和学科教学以及学校主题活动有机契合,处理好学生的学业负担与活动创新之间的关系;三是教师在指导学生活动时,需创设以价值观为基础的活动环境和氛围,激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潜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行为。

中小学教师结合学校主题和学科教学内容,策划和组织了丰富多样的模拟国际论坛和国际文化日活动。例如,以英语演讲会模拟联合国大会,以学校运动会模拟奥运会,以历史、政治、经济等专题辩论会模拟某个国际组织的会议活动等,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丰富了知识,强化了参与体验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和平、民主、平等、公正、尊重、宽容等价值观念,提高学生跨文化理解和交流的能力。

三、提升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的

几点思考

首先,教师要确立良好的价值观念。教师的工作是一个道德的事业,一个服务的专业,一个为人师表的职业,一个事关学生心灵的行业。因此,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引领学生基于正确的价值原则为人处世至关重要。

第3篇: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

【关键词】多元文化背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社会的文化环境呈现出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非主流文化与主流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同时并存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一些机遇与挑战,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以确保更好地推动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一、多元文化带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遇与挑战

(一)多元文化带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遇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我国的文化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化与多元化,大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也变得日益多样化。多元化的文化必然会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大量详实的信息资讯,促使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得以进一步丰富与扩展。这样一来,丰富多彩的多元化文化也会给当今时代的大学生带来更多的价值取向选择,进一步解放了他们的思想意识,更新了他们的观念形态,起到了开拓眼界、认知世界的最终目的。

(二)多元文化带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挑战

多元化文化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一定机遇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严峻的挑战。多元化文化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出现功利化、多样化、差异化的倾向,他们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更强,更加注重强调自身利益和个人主观意愿,甚至他们会对某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出现道德观念失范、政治信仰缺失以及民族精神缺乏的严重情形,难以做到理国、正确道德判断等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严峻的挑战。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大家都知道,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价值观念对我国未来的民族精神和社会风貌产生着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栋梁之才,有效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引导大学生走出自身价值困境的迫切需要

由于大学生价值观主体性、现实性与多样性的特点,再加上他们思想与心理方面的不成熟性以及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他们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难免会出现一定价值观困惑与矛盾,不利于他们的良性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走出自身的价值困境。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研究

(一)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吸引力

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要想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必须要有效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重要作用,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吸引力。一方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尊重每一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价值选择,要旗帜鲜明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相应的宣传与教学活动,有效规范与引导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要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促使每一位大学生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教学与讨论教学等等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培训,以有效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拓展教育途径,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有效渠道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进一步拓展教育途径,广泛建立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联系的紧密性,让每一位大学生通过学校、家庭与社会多种渠道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洗礼,形成较为稳固、程式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另外,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搭建网络教育平台,也是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举措。因此,要构建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网站,或者通过微信、微博、公众号等等多种途径,积极向大学生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素材与视频,促使网络教育平台真正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

(三)创新教育模式,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实施样式

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要打破传统的通过课堂进行理论灌输的模式,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多渠道、多途径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新型的实施样式。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仅是要传授价值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价值判断能力和价值评价能力,这就要求积极采用党团教育模式、情境设置教育模式、案例讨论教育模式、双向互动教育模式等等创新性的教育模式,让每一位大学生真正在情境的感染和典范的激励下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洗礼,从而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切实体现在以后的实际行动过程中,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大学生积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也是有效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大学生积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理念和内容潜移默化地蕴含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层层面面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每一位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真正接受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洗礼。另外,还要充分利用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等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广泛的宣传,充分发挥其主导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五)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不少大学生由于认识事物的肤浅性与实践经验的缺乏性,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而出现价值取向迷失的现象,这就要求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方面,可以组织大学生去参观学习红色革命阵地、到革命烈士陵园扫墓等等红色教育活动,有效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识,真正端正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另一方面,还可以组织学生多多进行课外、校外的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等等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外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最终达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目的。

(六)提高教师的素养,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教师素养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坚实基础。因此,大学教师就必须要率先垂范,努力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践自己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以确保做好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大学教师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专业知识,并不断地学习与充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以保持业务知识的实时更新,才能更好地发挥对大学生的教育与引导作用,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外面的世界,真正促成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良好形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与大学生自身紧密结合,加强彼此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穿插,才能真正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引领作用,从而有效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何小春,陈雪.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述评[J].教育探索,2014(03):30-31.

[2] 何森林.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9):25-26.

[3] 董媛.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3): 129-131.

第4篇: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

【关键词】价值观;学生;教育教学Outlook on values educates the shallow Xi student

【Abstract】What to outlook on values having , what to life direction having right away. The values how to train teen-ager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drive beneficial to taking form's, is one item important mission of our socialist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building , is long range problem our socialism must study an exploration unceasingly as modernizing school.

【Key words】Outlook on values; Student; Educate teaching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上多种价值观相互碰撞的现象已反映到学校中来,我们的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主阵地,如何加强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是我们的一项长期任务。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教育的导向

而今,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封建主义的价值观、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东方的价值观,西方的价值观;古代的价值观、现代的价值观都在对国人产生影响。学生面对这一切,由于判别能力较差,容易产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的现象。社会主义学校面对这一现实不能任其自然。在社会上价值观会呈现多元状态的情况下,必须坚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价值观,大胆对社会生活中消极的价值观在学校中的影响加以有效控制和抵制,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根据当前学生价值观的现状,笔者认为学校在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中,应当重点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以下三个关系: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关系,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索取与奉献的关系。

学校教育一旦在社会主义社会与学生之间起好中间媒介作用,学生就会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产生良好的“最初印象”,从而打下纯正的“底色”,产生难以磨灭的“社会印刻作用”。

2形象化——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方式价值观体系,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意识,其教育当然需要理性化。但是若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搞倾盆大雨式的理性灌输,搞空洞的说教,学生必会觉得味同嚼蜡。因此,价值观教育方式宜虚功实做,即以具体的物化模式--人物形象进行引导,把抽象的价值认识具体化、人格化,用具体的人物形象感染学生。

价值观教育形象化的关键在于选择好的榜样。一是选择的榜样地位上要接近学生,力求是“低起点”、“高成就”、“平凡而伟大”的榜样,这就能使学生动情、佩服。二是选择的榜样要在时空上接近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当然可以选历史上的、国内知名的英雄、模范、先烈、先进人物做榜样,但决不能一味“舍近求远”。榜样的亲近性,容易被青年学生相信和接受。三是选择的榜样具体言行要适于学生模仿。学生对价值观的认识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觉到思维,只有通过模仿榜样的具体言行,才能逐步升华到对价值观的整体把握。

3校园文化——价值观教育的环境力量所谓校园文化,其核心就是师生员工所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体系、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的总和。它作为一种能动的环境力量和隐性课程,对学生价值观导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校园文化对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校风、校容、制度、体育、文艺熏陶等。教育是一种导向,但校园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导向,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在学校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学校要引导学生过进步、文明、健康的生活,这样必能对形成社会主义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

4内化——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所谓“内化”,这里是指通过教育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转化为学生自我要求,并付之于行动,形成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人进步的内在动力,是价值观教育内化的体现。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着力促进“两个互动”。

一是促进学生情理互动,形成正确的价值评价。要引导他们把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以达到情理相通,认识加深。从本质上而不是从表面上认识、信服、内化社会主义价值观。

第5篇: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

【关键词】价值观;学生;教育教学OutlookonvalueseducatestheshallowXistudent

【Abstract】Whattooutlookonvalueshaving,whattolifedirectionhavingrightaway.Thevalueshowtotrainteen-agerssocialistmodernizationdrivebeneficialtotakingform's,isoneitemimportantmissionofoursocialistculturalandideologicalbuilding,islongrangeproblemoursocialismmuststudyanexplorationunceasinglyasmodernizingschool.

【Keywords】Outlookonvalues;Student;Educateteaching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上多种价值观相互碰撞的现象已反映到学校中来,我们的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主阵地,如何加强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是我们的一项长期任务。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教育的导向

而今,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封建主义的价值观、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东方的价值观,西方的价值观;古代的价值观、现代的价值观都在对国人产生影响。学生面对这一切,由于判别能力较差,容易产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的现象。

社会主义学校面对这一现实不能任其自然。在社会上价值观会呈现多元状态的情况下,必须坚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价值观,大胆对社会生活中消极的价值观在学校中的影响加以有效控制和抵制,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根据当前学生价值观的现状,笔者认为学校在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中,应当重点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以下三个关系: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关系,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索取与奉献的关系。

学校教育一旦在社会主义社会与学生之间起好中间媒介作用,学生就会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产生良好的“最初印象”,从而打下纯正的“底色”,产生难以磨灭的“社会印刻作用”。

2形象化——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方式价值观体系,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意识,其教育当然需要理性化。但是若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搞倾盆大雨式的理性灌输,搞空洞的说教,学生必会觉得味同嚼蜡。因此,价值观教育方式宜虚功实做,即以具体的物化模式--人物形象进行引导,把抽象的价值认识具体化、人格化,用具体的人物形象感染学生。

价值观教育形象化的关键在于选择好的榜样。一是选择的榜样地位上要接近学生,力求是“低起点”、“高成就”、“平凡而伟大”的榜样,这就能使学生动情、佩服。二是选择的榜样要在时空上接近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当然可以选历史上的、国内知名的英雄、模范、先烈、先进人物做榜样,但决不能一味“舍近求远”。榜样的亲近性,容易被青年学生相信和接受。三是选择的榜样具体言行要适于学生模仿。学生对价值观的认识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觉到思维,只有通过模仿榜样的具体言行,才能逐步升华到对价值观的整体把握。

3校园文化——价值观教育的环境力量所谓校园文化,其核心就是师生员工所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体系、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的总和。它作为一种能动的环境力量和隐性课程,对学生价值观导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校园文化对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校风、校容、制度、体育、文艺熏陶等。教育是一种导向,但校园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导向,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在学校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学校要引导学生过进步、文明、健康的生活,这样必能对形成社会主义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

4内化——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所谓“内化”,这里是指通过教育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转化为学生自我要求,并付之于行动,形成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人进步的内在动力,是价值观教育内化的体现。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着力促进“两个互动”。

一是促进学生情理互动,形成正确的价值评价。要引导他们把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以达到情理相通,认识加深。从本质上而不是从表面上认识、信服、内化社会主义价值观。

第6篇: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

关 键 词: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

作者简介:刘敏慧,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研修员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既包括外部因素,也包括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心理机能的发展,将价值从最初的模糊认识提升到价值观念直至价值观,是一个由认识到理解直至内化于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运行着个体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心理机制,即价值理解―价值认同―价值选择―价值整合[1] 。其中,价值理解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价值认同是价值观形成的核心,价值选择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价值整合则是价值观形成和稳定的重要过程。

中小学时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主要有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个体的自我意识、认知发展、思维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萌芽到成熟的过程。在思维上,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在认知上,从无意记忆、机械记忆,逐步向有意记忆、理解记忆、抽象记忆发展;在自我意识上,从模糊认识到强烈的自我存在感、直至自我独立需求。可见,中小学生认知和心理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阶段,也是接受教育最好的时期。

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要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对中小学校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价值观形成的心理机制,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构建中小学生的价值理解、价值认同到价值选择的系统机制,最终实现入脑、入心、外显于行的效果。

一、加强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

加深价值理解

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是价值理解。所谓价值理解,就是个体对价值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对同样的一个事物或者行为,不同的个体可能会做出不同的理解,这也是价值观出现差异的重要因素。让中小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步就是教学。马克思说过,“任何意识形态都是通过教化进入人们头脑的”,通过学校的教和学生的学,落实的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熟记熟背,让它们融化在心灵里、铭刻在脑子中”,再随着学习的深入和生活的实践,不断加深理解。而课程和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渠道,因此,中小学校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一主阵地,通过系统的教学不断加深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为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一)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一方面,要根据中小学生认知和心理特点,改革德育课程内容。长期以来,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主要融合在德育课程中,但是,目前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内容缺乏系统性、结构性和层次性,无法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需要。因此,需要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系统地写入到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德育课程中,使所有学生都能够熟记熟背。同时还要使之具体化、细化,既体现时代特征,贴近当代学生实际,又容易记忆和理解。另一方面,将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其他学科中。在我国,一份调查问卷显示:对“您的语文课、历史课、地理课、艺术课等课程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关内容吗”,学生回答“从没讲过”的占21.1%,“偶尔讲到”的占50.2%。26.6%的教师认为“除了思想品德课或思想政治课以外,其他课程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基本没进行或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51.9%的认为“部分进行”,这就反映出我国中小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不够[2]。而在英国,公立中小学对各学科需要渗透的价值观内容作了细致规定。数学方面,他们要求在课堂渗透如下的价值观教育:将数学视为超越人类文化疆界的普遍语言,用于一切文化和社会;通过教材和活动反映人类社会的多民族性和多文化性等。音乐课方面,要求达到如下价值观教育标准:使学生通过欣赏、创作音乐作品,表达、交流自己的思想感情,并学会感知、理解他人的情绪想法;鼓励跨文化学习与合理借鉴;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修养等[3]。因此,必须改变价值观教育就是德育课程教育的片面思想,在语文、历史、艺术、地理、体育等课程中融入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拓宽价值观教育的渠道。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目前,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仍然以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为主,老师照本宣科、缺乏激情,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使价值观教育犹如空中楼阁,收效甚微。因此,中小学校必须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一方面,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充分运用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分享式教学等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将抽象的价值观内容立体化、感知化。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内容上,要将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引导细化、融入进来。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设计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现学现用,在学习和生活实践的互动中加深理解。

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强化价值认同

价值观形成的核心是价值认同。所谓价值认同,就是个体对某一种价值的自觉接受、认可甚至遵从。只有在心理上得到认同的价值,个体才会自觉地去选择、遵从和践行。价值认同与历史传承、时代特点以及大众需要密切相关,越具有历史传承性、越体现时代特点、越契合大众需要的价值,越容易得到价值认同。历史传承与价值认同有着密切的正相关性[4]。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能够激发中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从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一)历史文化教育

中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学校在开展历史文化教育时,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开展汉字、古代诗文、传统节日、礼仪习俗等教育。对小学生侧重于亲切感、感受力,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养成勤俭节约、言行一致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培育热爱祖国河山、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情感,学会理解他人,懂得感恩,逐步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对初中生侧重理解力,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知道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对高中生侧重理性认识,引导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感悟传统美德与时俱进的品质,自觉以中华传统美德律己修身,认识国家前途命运与个人价值实现的统一关系,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安全和利益。在历史文化教育中,学校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灌输,更应特别注重情感教育。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5]”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榜样教育

模仿是人类的天性,中小学生更是如此,榜样在其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尤其重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68.8%的小学生有学习榜样,其次是初中生(63.3%)和高中生(52.1%)。91.7%的少年儿童表示“常用榜样来激励自己”[6]。可见,榜样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显得尤其重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榜样身上凝结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通过榜样教育能够更好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少年儿童培育价值观要心有榜样,就是要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美国学生价值观教育要求学生学习那些在美国发展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个人和社会组织,鼓励学生借鉴具有普遍性的故事及人物事迹,重点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或组织的道德行为及其价值观的模仿[7]。因此,在榜样教育中,一是要宣传历史中的英雄人物。二是宣传现实社会中的先进代表。三是要打破“高大全”的榜样形象,多挖掘直观、真实、具体的榜样,尤其是生活在中小学生身边的普通人作为榜样,老师、家长、同学、邻居等人身上的闪光点[6]。通过榜样教育引导、启发和鼓舞中小学生向榜样看齐。

三、加强实践教学,坚定价值选择

价值选择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价值选择是指个体在对社会价值规范理解、认同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目的,根据自己的内在尺度,自觉地对客体的属性、功能及其对主体可能产生的效应,进行多方面分析、比较、权衡、取舍的行为过程,以求用最小的代价取得对主体最大的价值[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知与行相统一,方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可见,实践教学是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加深价值理解、增强价值认同、坚定价值选择。

(一)融入生活细节

俗话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提出,“少年儿童培育价值观要从小做起,就是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在国外,学校尤其注重细节教育。例如在英国,针对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提出了具体要求:6岁以下要学习爱父母,每天向父母问好;7岁要学会爱朋友,爱小动物;8岁要有同情心;9岁要学会帮助他人,向困难的人伸出援手;10岁要懂得爱他人,要了解消防员、救护员、医生都是在做着爱他人的工作,要学会尊敬这些人;11岁要学习爱家乡;12岁要开始懂得爱国家,学习维护国家[9]。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中小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年龄特点,从学生力所能及的小事、细节入手。通过一件件身边的小事,加深中小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直观感受和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好的品德和习惯。

(二)丰富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既包括校内实践,也包括社会实践。校内实践包括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文体活动、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等。校外实践包括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俭学、参观学习等。学校还应将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到综合素质评价中,国外很多国家都采取这种形式。以美国为例,1990年颁布的《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1993年颁布的《全美服务信任法案》都要求全美推行服务性学习,即用课题研究的形式,让中小学生到社区服务,在服务中学习和思考,最后进行总结和反思[10]。除了服务性学习,美国还特别强调志愿服务,要求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要到社区去为他人服务。一些高中还规定,只有完成一定数量的社区服务才能拿到毕业证[11]。学校要将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不断地加深理解、增强认同,最终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四、加强教师育人能力培养,

实现价值整合

价值整合是价值观形成和稳定的重要过程。价值整合是个体将纳入个体价值体系的各方面价值,从个体发展的全局出发加以调整、修正、更新、补充和完善的过程[1]。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受力者是学生,施力者是教师。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还要帮助他们记忆、理解,引导他们去认同,甚至做出价值选择,并最终实现价值整合。可以说,在学校教育阶段,教师主导着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教师育人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一)引导教师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垂范者

在五四讲话中指出,教师是“品行之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的心灵,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在学生心里深深地种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洛奇在一项教育研究中发现:在性情冷酷、刻板、专横的老师所管辖的班集体中,学生的欺骗行为增多;在友好、民主的教师气氛区中,学生欺骗减少。有关教师公正性对中学生学业与品的发展的印象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学生非常看重教师对他们的态度是否公正和公平。教师的不公正态度会使学生的学业成绩和道德品质下降。这种由教师期望引起的效应叫“皮格马利翁效应”[12]。在我国,一份调查问卷显示:中小学认为自己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最多的两项分别来自“老师”(30.1%)和“家人”(29.4%)[2]。可见,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着巨大影响。如果教师的言行举止与他传递给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有很大的差距,甚至是背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认同,甚至模仿教师做出错误的价值选择。因此,教师应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加强对教师育人能力的考核和培养

学校要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尤其是抓好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学术素养和专业能力。学校还要明确不同岗位、不同学科教师的育人责任,特别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细化、分解到教师的岗位职责中,并加强定期评价、考核,建立奖惩机制。要为教师提供进修培训机会,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提供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交流平台,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创新思维和教学水平,进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莉.论个体价值观形成发展的机制[J].河南社会科学,2005(3):9-12.

[2]陈延斌,牛绍娜,李安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23-127

[3]邱琳.英国学校价值教育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0.

[4]刘学谦.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凝聚力[N].光明日报,2015-05-24(7).

[5]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55

[6]孙宏艳.今天,学校该怎样做榜样教育[J].中小学管理,2012(11): 21-24.

[7]刘江义.美国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点与方法[J].基础教育参考,2015(1):7-9.

[8]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82-191.

[9]石桂霞.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益经验[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1):34-35.

[10]李顺碧.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服务性学习[J].教育探索,2005(3):15-16.

第7篇: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03-0015-03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通常被认为是价值无涉的。因此,长期以来鲜有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进行价值观教育。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意识到数学课程领域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他们认为数学知识本身涉及大量的价值观教育资源,数学教材、习题中隐含着丰富的价值观教育素材,数学活动中包含着一系列价值体验与价值判断,在数学课堂中进行价值观教育不仅是提高学习和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而且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澳大利亚学者Gail Fitz Simons和Wee Tiong Seah指出,“在数学课堂中进行价值观教育对学生个人和社会身份的获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价值观教育应该在数学课堂中处于优先地位,因为它们能够对学生是否关注或喜欢数学产生深远的影响”[1]。在数学课程领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2001年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时隔10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再次阐述数学课程的价值观教育作用,指出“数学课程能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基于此,数学课堂应该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价值观教育?当前数学课堂中价值观教育存在哪些问题?数学课堂中理想的价值观教育是怎样的?这些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价值观教育概述

(一)价值观教育的概念

“价值观是对行为提供普遍指导和作为制定决策,或是对信念、行动进行评价的参照点,是使人据此而采取行动的一些原则、基本信念、理想、标准或生活态度。”[2]也就是说价值观是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追求什么、放弃什么的基本立场、观点,是人们进行思维或行动的依据。

价值观教育是以人的价值观培养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小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战场在课堂,其主要目标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体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许多研究者认为,在学科专业课中进行价值观教育与开设专门的价值观教育课程相比,内容要宽泛得多,它并不仅仅局限于道德价值观的教育。

(二)数学课堂中的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的关系

数学课堂中的价值观教育即以数学课堂为媒介,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体系。英国学者LIM Chap Sam和PAUL Ernest将数学课堂中的价值观教育分为三类,即认识论价值观,社会和文化价值观和个体价值观。认识论价值观涉及数学知识的习得、评价和特征,如准确性、系统性、抽象性等,以及认识论方面的数学教学与学习过程,如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社会和文化价值观涉及与数学教育相关的个人社会责任,如诚信、正义、节制、合作和欣赏数学的美等,旨在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个人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成为一个独特个体或学习者,如耐心、信心、创造力、好奇心等。

价值观和文化紧密相联系,数学课堂中任何给定价值观的本质都与社会文化背景相关。(图1显示了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般的教育价值观、数学的价值和数学教育价值不存在相互排斥现象。甚至有些价值观可能同时适合于两类或三类价值观,比如进步和与之相关的创造性价值观既是一般的教育价值观,又属于数学的价值范畴,同时它也是数学教育价值的一部分[3]。在数学课堂之外,价值观被置于逐渐增大的文化背景中,依次为个体价值观、公共机构价值观、认识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数学课堂中的价值观教育应该以更大背景的价值观为依托,保持价值观内涵的基本一致,与此同时,数学家们也能对认识论价值不断做出构造和修改,以体现人类对数学领域及文化社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二、当前数学课堂中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形同虚设

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都意识到在数学课堂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写进教学设计中。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数学教师只是一味地追求教学效率,对价值观教育不以为然。他们以时间紧任务重为借口,忽略了数学知识内在的特点与价值,简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不注重发展学生的操作能力、推理能力和探究能力,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价值观教育目标流于形式,在数学课堂中常常被束之高阁。

(二)内容空洞虚无

“不同的经验会导致不同的价值观,而任何个人的价值观将随其经验的积累和改变而更改”[5]。也就是说,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与他们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情境息息相关。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要结合学生的家庭背景、文化环境进行价值观教育,使数学课堂中传递的价值观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来走到生活中去。然而,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在数学课堂中传递的价值观虚无缥缈、高不可攀,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只是空洞地宣扬爱国主义思想或歌颂数学家辛勤奉献的精神,对数学课堂中价值观教育的内涵了解得不够透彻,缺乏正确的认识。

(三)方法流于说教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师习惯知识的单向传授,灌溉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广为运用,这种教学方式也体现在数学课堂的价值观教育中。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任务的繁重,鲜有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运用讨论、探究等方式进行价值观教育,他们只是直接地对学生进行说教灌输。如“你们要热爱班集体,不要为班级抹黑”,“你们在计算的时候要小心谨慎,不要犯低级错误”等等。单纯的说教灌输不能使得学生内化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反而阻碍学生自我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价值判断能力的提高。

三、数学课堂中理想价值观教育的构建

(一)明确的价值观教育目标

Seah指出价值观教育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数学课堂中进行价值观教育首先要有清晰的、明确的、具体的目标,它是一切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源泉和最终归宿,是引导教师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基本依据和最终导向,是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导向标和评价标准。

在数学课堂中进行价值观教育需要实现如下目标:1.学生能够全面地、辩证地看待问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形成社会和环境意识,积极践行道德实践,并通过自我实践实现更加优质的生活。2.学生需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意识,积极发展批判性思维、推理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并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严谨求实,一丝不苟,为成为一名有见识的公民而努力。3.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功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体验在数学活动中进行探索和发现的喜悦,发展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4.学习和掌握各种重要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并积极地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从容面对生活的挑战和逆境,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贡献绵薄之力。

(二)开放的价值观教育内容

如果数学教师对他们正在教授什么样的价值观或他们能教授什么样的价值观缺乏了解,那么强调特定价值观的一般目标几乎不可能实现[5]。也就是说,在数学课堂中进行价值观教育,教师要明确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在强化学生已有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注重设计开放、多元的价值观教育内容。

澳大利亚的Bishop教授在《数学教育国际手册》(1996)中提出,数学课堂中的价值观教育包涵三个部分:一般的教育价值观、数学的价值和数学教育价值。一般的教育价值观通常是指道德价值观,比如说好的行为、诚信、服从、善良和谦虚,它有助于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素养,净化学校和社会的氛围。例如在数学课堂中给作弊的学生予以警告或处分。数学的价值是反应数学知识本质的价值,它们是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的数学家们产生的,例如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证明勾股定理。文化对数学的价值有很强的限制作用,尽管数学教师都是教授同样的数学课程,但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师在课堂中教授不同的价值观。Bishop教授将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教育分为三类,作为相互间的补充,它们是:理性主义-客观主义,控制-发展,开放性-神秘性。数学教育价值通常在规范的机构中传播,它因国家、城市、学校的类型和等级而异。数学教育价值可以通过教师的指令来显示,例如“当你计算的时候,不要只是依赖计算器,尝试估算,并学会检验你的答案”。Bishop教授突出强调了五种相互补充的数学教育价值,它们是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工具性理解—关系间理解、关联性知识—理论性知识、普遍性—特殊性、评价—推理。

(三)多元的价值观教育方法

价值观教育方法是为实现价值观教育目标、落实价值观教育内容而采取的手段和行为方式。数学课堂中的价值观教育通常是隐性地熏陶而不是直接地灌输。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进行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采用各种行为方式逐渐引导学生将外在的价值观内化。

在数学课堂中进行价值观教育主要有如下方法:1.陶冶熏陶。陶冶熏陶的目的是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并确保内化,在这一过程中,通常运用榜样、积极和消极的强化等手段。如果榜样行为被积极地强化并给与奖励,那么其他同学就会模仿与榜样行为相近的行为并采纳与之相对应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如果榜样行为被消极强化并受到惩罚,其它同学就不会去模仿这种行为并拒绝将与之相关的价值观内化。例如,在数学考试中,一位同学因为作弊而被给与警告处分,其他同学就不会去尝试这种行为,并学会抗拒剽窃、作弊等价值观。2.行动学习。行动学习倾向于让学生在具体的课堂情境或课堂活动中习得价值观,并鼓励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积极践行这种价值观。通过接触数学课堂中出现的社会生活问题,习得与问题相关的价值观,并主动地将这种价值观外化。例如,采用“李爽的妈妈扣除三险一金后的月收入为3900元,按《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月收入低于3000元的免交个人所得税,月收入在3000-4500之间的这一部分按5%的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问:李爽的妈妈每月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这一习题,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自觉缴纳个人所得税,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

参考文献:

[1]FitzSimons, G. & Seah, W. Beyond Numeracy: Values in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R]. Sydney: The 24th Annual MERGA Conference. 2001:202.

[2][英]泰勒. 价值观教育与教育中的价值观(上)[J].教育研究,2003,(05):35.

[3]Seah, W. T. & Bishop, A.J. Values in Mathematics Textbooks: A view Through The Australasian Regions[R]. New Orleans, LA: The 81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2000:9.

[4][美]拉思斯.价值与教学[M].谭松贤,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24 .

第8篇: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

[关键词]主导价值观;价值澄清;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各种价值观相互碰撞、排斥和融合,呈现鱼龙混杂的混乱局面。在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中,人们确实很难找到大家普遍认同的价值信念。同时社会各种文化及传媒给人们带来选择不同价值观念的机会。这种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大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以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尤其是许多新的媒介进入大学生的生活领域,为他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思想,使他们眼花缭乱,更使他们陷入混乱,无法得到清晰的价值观和合适的生活方式。这就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个难题:怎样引导大学生进行价值澄清。是一如既往地将传统的以规劝和灌输为主的主导价值观教育进行到底呢,还是奉行价值观上的极端相对主义,反对在社会中倡导某种价值观,还是基于主导价值观进行价值澄清?笔者试图就大学生价值澄清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当前主导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作为意识范畴的价值观总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反映和体现这一根本特征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在追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使人民群众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而实现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相互促进、协同共进。因而,目前我国的主导价值观教育本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生产目的立足于集体主义价值观上,倡导“贡献第一”条件下的自我实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在全体人民中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因此,集体主义应该作为处理我国社会中各种利益关系的价值准则。“任何社会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地位,为了保证社会的安定,都必然要把能代表本阶级利益的价值观作为社会主导价值观加以倡导。”[1]从事价值观教育,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必须大力倡导和始终坚持代表历史发展方向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的主导价值观,这就是我们党和国家所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原则。价值的基础是利益,价值关系主要表现为利益关系。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利益关系是社会的主要利益关系,因而也是人们价值观的主要方面。集体主义的本质内涵是集体利益主导下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这是我们在现实社会物质和精神条件下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利益关系时,既合情合理又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法论原则。高校的价值观教育为适应这种需要,较注重价值的客观性和共性。在教学性质上,它是一种强制的、封闭的教育;在教学目的上,它试图通过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措施使学生最终形成特定社会所要求的价值观念;在教学内容上,所要传授给学生的是大多数人认可的重社会价值轻自我价值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灌输、说服、训诫、奖惩以及树立榜样等。这种价值观教育过分注重价值的客观性和共性,忽视价值的特殊性和多变性。一方面,它无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另一方面,它更多地与现实社会生活脱节。这种在价值观教育上的强制与服从,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难以形成学生知、情、意、行协调统一的价值观。

在社会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下,高校价值观教育出现令人担忧的状况,并面临无法回避的种种矛盾:主流价值观与社会上存在的其他价值观的矛盾;一元化的价值教育方式、方法与学生多样化的价值信息接收渠道之间的矛盾;教师的价值观与学生价值观的冲突;脱离主流的家庭价值教育与学校主流价值教育之间的冲突。要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在方法上必须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澄清。

二、价值澄清理论及其局限

价值澄清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这种理论是以纽约大学教授路易斯·拉斯为首的学者首先提出来的,1966年他与哈明和S·B西蒙合著的《价值与教学》对这一理论进行系统表述。价值澄清理论旨在人的价值混乱时促进同一价值观的形成,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发展学生思考和理解人类价值观的能力。它认为价值观不是靠教导获得的,而是经过自由选择、反省和行动澄清出来的。价值来自个人经验,不同的经验产生不同的价值,经验的变化导致价值的变化,据此,一切价值都是相对的、个人的,故而价值观是不能也不应该被传授和灌输给某个人的。同时,该理论把主体的活动和经验作为确立价值的标准,并进一步把价值的标准归于它对主体的目的、主体的物质和精神的愿望的满足性。拉斯认为,尽管价值观是不能教的,但是,基于一种“人性”的概念,有理智的人类应该而且有能力学会运用“评价过程”和“价值澄清方法”,去实现和选择最适合个人的价值和生活方式。

价值澄清理论从其理论前提出发,要求教师通过运用经过特别设计的方法和练习帮助学生从事评价过程,从而获得作出价值判断和决策的合乎理性的方法与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价值澄清法”。价值澄清运用必须注意以生活为中心,“价值澄清法的主要任务不是认同和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澄清他们的价值陈述与行为。”[2]应把注意力放在解决有关生活问题上,注意让学生接受实然状况,在接受自己中与他人真诚相处,并进一步反省,进行价值观思维,做出明智的选择。此外,还要按选择、珍视、行为3个阶段,7个步骤(即自由选择、从多种可能中选择、对结果深思熟虑地选择、珍惜爱护自己的选择、确认自己的选择、依据选择行动、反复地行动)来进行操作。

价值澄清方法的实施有其明显优越之处:有助于化解学生价值判断中的冲突。因为价值澄清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唤醒、生发和不断提升学生心中的向善性,便学生成为价值教育的主体。在澄清过程中,通过学生个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评价和行动,认清自己的价值意识,并有效地和他人比较,从而产生自我调节作用,允许学生怀疑、提问、思考,促使他们逐渐从他律走向自律。

价值澄清的局限也很明显,一是把相对主义价值观作为方法论体系的基础,把个体经验作为确定价值观的标准来衡量和评判自身的社会行为,否定社会的客观价值标准,其结果必然导致社会成员独行其是。二是忽视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要求和道德行为的培养、训练,容易导致形式主义。它只教育学生“学会选择”,而不告诉学生以什么立场去选择。因此,价值澄清理论的实质就是价值中立化,在价值观上奉行极端相对主义,反对在社会中倡导某种价值观,主张价值多元化。

三、基于主导价值观的价值澄清的思考

1.全球化背景下的主导价值观教育

在文化多元冲突的全球化背景下,价值愈是多样化愈会发生冲突,这就需要有较强的价值鉴别与选择的能力,而人们也愈需要根据某种标准作出选择和取舍。在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价值目标和价值原则的今天,要以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作为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是唯物史观与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相统一的根本标准,它体现了我国人民和社会的最大利益和最大需要,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在价值评价标准上的唯一正确导向。

在主导价值观教育的理念上,要树立阵地意识、出击意识,牢牢把握价值观教育的主动权。面对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文化咄咄逼人的态势和资本主义“分化”、“西化”的图谋,我们要主动出击,积极地用科学的价值观去抢占思想文化教育的阵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与此同时,也要改进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当前,在价值观教育方面,既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信息传媒技术,同时又发挥好文化场馆与设施及其他传统教育手段的作用,实行多元互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作机制,形成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影响力深远的思想政治

教育合力。

2.运用价值澄清方法使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有机结合

市场经济的影响和网络文化的冲击势必淡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并打破了他们受教育的价值体系,使他们的价值观重新分化组合,从而形成了矛盾、多样、不稳定等特点。此外,由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缺陷,加之大学生个人成长经历的差异等因素,导致众多大学生无法将社会规范及其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要求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实践,使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总是保留着一定的距离,有时甚至使大学生感到这二者是矛盾的。怎样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动态发展中寻找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有机结合点?笔者认为,只有运用价值澄清方法,才能使二者真正统一起来。因为真正的价值澄清教育是存在于具有冲突的情境中,它是价值引导和个体自主选择建构的统一。因此,高校价值观教育应采取“澄清”姿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大学生勇敢面对现实,遵循个人取向和集体取向统一、一元性和多元性统一的原则,在师生互动情境中相互澄清,尤其要通过民主开放的澄清氛围,让学生学会判断,使其在比较辨别中提高鉴别能力和应变能力。

价值澄清理论在强调澄清过程时,更重视澄清的策略和方法的运用,教师基本上被置于中立的地位,让学生暴露价值观问题,学生在选择认知、情绪评价和行动中处于一种体悟状态,在民主公正的氛围中接受和评判价值信息,逐渐构造自己的价值观。澄清策略主要有:澄清反应法、对话策略、讨论策略,从形式上看有全体学生、小组、个人形式的运用;从名称上看有填写价值单、价值观投票、价值观等级、价值观地理、后果搜寻等。其中,运用价值澄清反应法最有可能反映价值问题,即与个人态度、情感、抱负、兴趣、行动有关的价值指针(Value Indicators)[3]。价值澄清反应没有固定的模式,是在交谈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而不应机械地运用[4]。在价值澄清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着眼于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锻炼自辨美丑善恶,自主正确选择价值和行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潜涛.价值观多样化势态与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导向[J].道德与文明,1999,(4):21.

[2] Raths, L·Harmin, M·simon S. Values And Teaching(Second Edition)[M]. Columbus, Ohio: Merrill,1978:12.

第9篇: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对外汉语教育;价值取向

目前我国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办了500余所孔子学院,在国外学习汉语的学生将超过1亿人。①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探讨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的价值取向,对提升对外汉语教育在沟通中国与世界、改变世界文化观念、促进世界文化和谐共处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外汉语教育的语言研究角度分析

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有人认为语言是自然物理现象;有人认为语言是物质的,也有人把语言看作是精神的。笔者认为,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以及人类间相互进行交流的最明确、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一)语言教育对象

对外汉语教育开展过程中,教育对象的不同是区分其与其他科学的最显著的特征。现阶段对外汉语教育教学对象存在两个特点,其一,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学对象全部为国外人士,包含成长在国外的外籍华人,而我国其他学科的教学对象多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相比于外国人、华侨以及华裔这些不懂中文、不了解中国文化的教育对象,其他学科的教学对象,包括汉族、少数民族以及部分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对我国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意识形态以及政治等价值形态了解程度较深,因此其他学科在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教师和学生针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形成一定的共识,从而达到增进彼此交流、促进课程教学工作开展的目的。而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学对象对我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以及历史情况知之甚少,教师在汉语教学开展过程中除了要克服语言不同的障碍外,还需要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地方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增进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提升对外汉语教学质量。例如汉语中言简意赅的成语,教师面向中国人进行成语讲授时,只需要根据历史情况,向学生介绍一下成语中含有的故事发生的年代,学生便能基于自身对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联想出成语故事发生的场景,从而很好地理解成语的内涵。第二个层面,在学生掌握汉语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对外汉语教学还应当进行中华文化、历史、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了解中国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基础汉语知识教学的开展质量,还能让外国学生透过语言认识到中国文化,因此在对外汉语教育中增添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语言教学目的

从宏观上讲对外汉语教育属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但其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外汉语教育目的不能够按照针对中国学生教育而制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来进行汉语教育工作。②根据对外汉语教育课程开设的初衷,并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国情以及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应当是:为全世界各个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国外汉语人才,让其在国际文化教学中发挥沟通的桥梁作用,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三)语言教学内容

为实现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开展目标,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当在汉语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涵盖汉语言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讲授,只有这样,对外汉语教学才能培养出促进世界文化交流的高素质汉语人才。首先是汉字的教学,汉字属于象形文字的一种,而其他文字如英语、拉丁语以及意大利语等均属于字母文字,两者之间差距较大,在对外汉语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每一个汉字的象形演变向学生进行教授,让学生的思维从字母文字转变为象形文字。其次,语言规则,虽然世界语言体系的基本语言规则相同,每一个规范的句子都包含主、谓、宾三个主要成分,但在具体的语言应用过程中,汉语的语法规则又和其他文字系统大相径庭,让学生通过汉语语法的学习掌握句子结构的变化,才能为后续语言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语言情境的教学,汉语中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会表达出不同的含义,甚至相同的语境下,不同的表达语气也会影响他人对于句子本意的判断,因此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便是让学生学会在不同语境中使用合适的表达,避免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

二、对外汉语教育的价值取向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球文化也逐步实现世界化,多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当今文化多样性发展的现状。在文化多样性的大背景下,研究对外汉语教育的价值取向,首先应当构建和谐包容的教育价值体系,只有这样对外汉语教学才能够满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认同的需要;其次应当尊重每一种文化,倡导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同时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个体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让世界文化更加绚丽多彩;最后还应当树立扬弃的文化观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赋予每一种文化新鲜的血液,避免其被时代所淘汰。

(一)构建和谐兼容的价值体系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逐渐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在狭小的地球村落中,存在着二百多个国家政权以及数千种地方文化,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十分明显,因此现阶段世界上文化冲突不断。而中国文化向来以包容著称,倡导人心为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的理念,一直在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而努力,这种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倡导文化包容、推进世界和谐的做法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③在对外汉语教育中,教学对象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外国人,教学目标是为全世界各个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汉语人才,让其在不同文化之间构建起沟通的桥梁,因此,对外汉语教育应当构建和谐兼容的价值体系,让不同的文化、价值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尊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尊重其他文化的观念,成为世界文化使者,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二)倡导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人的意识是由生长的环境所决定的,当今世界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环境,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都不尽相同。人是文化价值的承载者,不同的人群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因此在现代对外汉语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不同文化的发展,克服对不同文化的偏见,避免用自身的眼光去评价其他文化,从而让拥有不同价值观念的学生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也是文明社会每一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多种多样的文化价值形式才构成当今丰富多彩的世界,在对外汉语教育中倡导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能够让不同文化在同一空间和同一层面上相互交流和融合,保障每一种文化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倡导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能够使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得到提升和引导,从而让对外汉语教学的价值取向获得每一位学生的认可,对于提升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三)尊重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

在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尊重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在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是指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以及个人性格尽心引导性教学,尊重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演变。教学工作的开展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学生是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主角,对外汉语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实现世界交流的宏伟目标最终还是要回到培养个人的发展层面上来,而尊重个性发展的对外汉语教育价值取向将教学开展定位到每一个学生,从学生自身情况出发,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并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合理引导,以塑造出文化多样性世界中怀有文化多样性思想的鲜活的生命。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尊重个性发展的对外汉语教育价值取向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