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教育制度建设范文

劳动教育制度建设精选(九篇)

劳动教育制度建设

第1篇:劳动教育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劳动教养;大教育;工作格局

中图分类号:D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144-02

劳动教养(简称劳教)制度的本质属性是教育矫治违法和轻微犯罪人员,这也是劳教工作的任务和目的。2008年,中央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确定为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凸显了劳教工作的价值追求—“教育为魂”。为实现劳教工作社会效果和矫治效果的和谐统一,为促进教育矫治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与最大化整合,必须构建劳动教养大教育工作格局。

一、劳动教养大教育工作格局的内涵界定

构建劳动教养大教育工作格局,是建立与“首要标准”相适应、与劳教人员再社会化相适应的劳教工作新秩序的需要,是劳教工作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劳动教养大教育工作格局是劳教工作的一种组织、运行模式,以劳教人员成功实现再社会化为目标,突出劳教工作各参与主体职能定位的相互关联,强化一切工作以教育为中心。

劳教工作的核心目标“教育矫治”需要劳动教养大教育工作格局的构建。根据教育学理论,“凡是以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和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过程,同可归之于教育活动”[1]。教育的本质是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矫治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核心目标是使被矫正者顺利回归社会,成功实现再社会化。

劳教工作的执行效率取决于劳动教养大教育工作格局的构建。经济学认为,工作效率指“工作投入与产出之比,是评定工作效能的重要指标,是一种普遍承认的社会价值追求”[2]。劳教工作必须围绕教育矫治这一核心目标统筹安排各个层面的工作,优化配置各类资源,理顺各项工作机制,确保劳教的执行效率。

劳教工作社会化矫治的实践需要劳动教养大教育工作格局的构建。社会学认为,“人类必须通过相对较长的生活依赖期才能使得社会化成为可能,而我们在本能方面的缺陷使得延长社会学习的时间至关重要。”[3]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劳教人员解教后的安置和就业问题,为实现解教人员的有效社会化,劳教机关必须对外延伸职能,积极联系社会各类矫正机构,利用所有可利用的力量,服务于劳教机关的核心目标。

二、构建劳动教养大教育工作格局的障碍

综合分析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劳教人员的矫治需求,不难看出,构建劳动教养大教育工作格局的障碍主要表现如下。

(一)思想观念障碍

目前,劳教机关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是:不能充分认清劳教工作的中心任务,不能准确把握“教育矫治”在劳教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不能适应“首要标准”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两个认识误区:一是片面的安全稳定观,把安全稳定当做首要的和主要的任务,以致偏离了劳教工作的中心目标--教育矫治;二是片面的劳教生产观,视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圭臬,忽略了生产为教育、社会化服务的功能。以上两种认识误区的共性在于割裂了教育、管理、生产三者的关系,削弱了教育功能的发挥。

(二)执行机制障碍

“劳动教养制度能否实现其社会价值,最终取决于执行工作的质量”[4]。目前,劳教工作教育矫治的现状是教育部门单枪匹马、独自奋战,其他职能部门本位思想严重、缺乏全局性的战略思维,因此各部门协调沟通不畅是劳教场所内部工作运行机制的主要障碍。导致不能有效整合所内教育资源,不能强力落实教育制度,严重影响了教育矫治的工作效能。

(三)考核评估体系障碍

科学考核评估教育矫治的质量是全世界面对的难题,因为重新违法犯罪的数据库、数据模型还没有建立,重新违法犯罪率与监管场所的工作质量关联度缺乏科学界定,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的跟踪考察机制尚不健全。虽然“首要标准”为教育矫治的考核评估指明了方向,但教育矫治成效的考核标准不易量化,实际操作很难,无法避免形式化的倾向。

(四)专业化队伍建设障碍

劳教人民警察是决定教育矫治工作质量的核心要素,而目前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影响了教育矫治功能的发挥。一是人力资源的配置缺乏科学性,没有实行专业化分工,通常情况下,警察“哪里需要哪里搬”,仿佛是全才,实则无效率、无特长;二是人才培训激励机制不完善,缺乏规划性、系统性、前瞻性。一线警察在相对高压封闭的环境中工作,时间久了,必然产生职业倦怠感,不能培养职业认同感,缺乏职业成就感,有些警察甚至面临“本领恐慌”、技能匮乏的尴尬境地。

(五)社会支持系统缺失障碍

劳教场所内部的教育矫治没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社会帮教部门的沟通缺乏长效机制,社会化矫治程度不到位;解教人员因为就业技能缺乏、挫败自卑感严重、文化水平不高,不能成功再社会化;“三无”人员(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和生活无助的解教人员顺利回归社会更无从谈起。就国家而言,制定了安置帮教工作的法规,但是具体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落实帮教工作的可操作性不大,致使劳教场所的教育矫治成效无法得到延伸与巩固。

三、构建劳动教养大教育工作格局的路径

构建劳动教养大教育格局应当遵循服务大局、以人为本、科学统筹的原则,充分认识和把握教育矫治工作规律,对劳教机关工作实践经验进行提炼和总结。

(一)更新教育理念

构建劳动教养大教育工作格局必须树立全面施教、全程施教、全员施教的现代教育矫治理念。全面施教就是充分挖掘场所内外一切具备教育潜能的工作主体,发挥所内管理、教育、习艺劳动、公正执法和场所建设的职能优势,打造所内全警参与的教育主力军和教育主阵地,搭建所内外多层次、高质量的教育矫治网络平台。全程施教就是劳教人员从入所到解教,要接受阶段式、流程式、系统化的教育矫治措施,使警察施教与劳教人员自我教育相互结合、集中教育和个别化教育相结合,使教育矫治工作贯穿于劳教人员服教全过程。全员施教就是施教的覆盖面是每一个劳教人员,更加注重个案化矫治,针对每一个劳教人员的生理心理特征、违法动因、需求差异、社会环境因素和在服教期间的危险性程度及改造表现,实现测试排摸全员建档、矫治方案一人一策,对每一个劳教人员进行科学矫治,重新违法犯罪率降至最低。

(二)完善执行机制

首先要强化制度执行,从劳教机关党委、各职能部门、大中队到基层劳教人民警察,都要形成一个落实制度的统一体,相互联系、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将教育矫治制度的目标和职责层层分解,层层推向深入,形成自上而下的制度落实体系。其次要健全监督机制,发挥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教育部门要成立督查小组,定期深入到基层中队进行督导,定期通报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反馈存在问题,使制度不断调整完善,使劳教场所内部的管理层级、部门间的工作流程和协调机制能够确保教育矫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工作效益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三)强化考核评估

从规范考核入手,对可以数据量化的工作成效,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确定考核时段,按季度、按月份或者随时进行考核,对不宜分解考核的教育工作实践创新部分,可在年终进行集中量化或者定性考核;从严密考核程序入手,按照一级考核一级的原则,采取日常考核、随机抽查考核、集中考核的形式,随时考核,即时公布;从兑现奖惩入手,将教育目标考核评估作为衡量各单位、部门及个人工作质量的基本尺度,作为衡量教育矫治工作成效和考核领导干部任期目标的主要依据,与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等紧密挂钩,形成对教育矫治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良好氛围。

(四)建设专业化的警察队伍

从战略高度规划人力资源,建立一支具有人本管理理念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制定科学规范的岗位任职标准和选拔考核管理流程,合理引进教育矫治岗位急需的专业人才,探索复合型人才、专家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队伍建设新机制。要确定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长期目标,建立正规化的多级教育培训体系,通过重点加强与矫正能力素质相关的教育学、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知识的专业培训,重点培养警察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能力,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疏导矫治对象不良心理的个案矫治能力,基于矫治对象再社会化需要的技能培训与创业辅导能力。同时,应落实从优待警措施,在从严治警的基础上,从政治上、职业发展上和生活待遇上落实从优待警的各项措施,让那些具有丰富管理和教育经验的专家型警察产生于基层、沉淀在基层、扎根在基层,奠定教育矫治人才基础,从警力资源上保障基层教育矫治工作的需要。

(五)优化社会支持系统

教育矫治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劳教人员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教育工作的社会化方向。对于被教育者而言,教育是使其恢复尊严的权利,是其再社会化的成长需要和成为合格公民的途径[5]。因此,教育矫治工作需要着眼于社会效果、立足于社会支持,依靠于各部门的共同配合。

实现所内外教育矫治资源对接。利用亲情会见、亲情电话以及场所开放日,加强与劳教人员家庭之间的联系沟通,积极搭建亲情帮教平台,修复和再造其社会支持系统;开展菜单式、订单式、自选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辅导培训,与相关企业进行沟通联系,建立回归实践基地,有条件的将劳教人员派遣到技能培训基地进行实习,铺设就业绿色通道,让优秀的劳教人员搭上“就业直通车”。在保证场所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向社会公益部门、机构和爱心志愿者开放,使更多的社会资源加入到支持、参与教育矫治工作的队伍中来,利用教育、心理、医疗、科研、职培等专业机构和力量,获得他们的专业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7.

[2]曾宪义.产权与增长:论法律制度的效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3.

[3][美]戴维·波普洛.社会学[M].李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69.

第2篇:劳动教育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保障制度探析

[中图分类号] F27.4 [文献标识码] B

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作为核心,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推进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政府除了要建立完善的住房、医疗、养老、户籍等制度外,还要通过教育来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适应力与竞争力。职业教育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根本途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与农民工职业技能和受教育程度契合度最高的教育类型,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应当与时俱进,建立有效的保障制度。

一、现有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高度关注农民工这一群体,把解决农民工问题看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要求大力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不断提高其能力与素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整合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全面提供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强化企业开展农民工岗位技能培训责任,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鼓励高等学校、各类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推进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鼓励农民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并按规定给予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加大农民工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机制。实现就业信息全国联网,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近年来,政府先后出台的一系列有关农民工教育的政策,充分表明政府解决农民工职业教育问题的积极态度与意愿。

(一)政策、法律保障

改革开放后,由于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为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1996年国家颁布《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了职业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国务院2002年《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强调,各级政府部门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务院2003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要把农村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作为国家整个教育工作的重点。2005年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进一步确立了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办学格局、管理体制、各级政府职责、经费来源机制等。这些政策法规显示出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

(二)财政保障

为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劳动技能,国家“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的专项资金达48亿元。2010年,中央财政还安排专项资金1130万元,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在9省开展“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支持农村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未就业的新生劳动力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和长期的技能培训。全国各地方也加强了财政投入,其中天津为3.4亿元,江西省为2.96亿元。为了确保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培训资金使用的有效性,中央强调要建立规范的培训资金管理制度,提出以省级统筹为重点,集中使用培训资金,制定农民工培训补贴标准。同时要对培训资金实行全过程监管,要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并要求各地方政府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培训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监察、审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据统计,2006-2013年,中央财政职业教育投入从18.5亿元增加到233.3亿元,年均增长43.6%。在中央财政的带动下,2006-2013年全国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由1141亿元增加到3450亿元,年均增长17.1%,其中: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从525亿元增加到2543亿元,年均增长25.3%,占职业教育总投入的比例从46%提高到74%。政府投入已成为职业教育经费的主渠道。

(三)执行保障

近年来,政府主导和出资的各种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项目持续不断地开展,成为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要形式。2003年我国在50个县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试点,2004年农业部、财政部和科技部等6部委联合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在中央政府的带动下,许多地方政府积极执行上级政府的农民培训政策,组织实施相关培训行动,如浙江省从2001年开始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百万职工双证教育培训工程”、“失地农民培训工程”、“十万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及“外来农民工教育培训工程”五大培训工程等。“十一五”期间,各种形式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进一步发展,每年培训农村劳动者近亿人次。这些项目的实施,充分显示了我国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对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和城镇就业的职业教育培训需求迅速增长,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不断增多和发展。

二、我国当前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保障制度的缺失

(一)缺少系统的、专门的法律法规

首先,我国专门涉及到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并不多,并且内容笼统、分散。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规定,国家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但只是在第7条、第17条和第18条中作了一些原则性规定。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的决定中指出,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并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保护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不得设置不合理限制。

其次,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相关规定时,普遍存在用政策性文件代替法律的现象。我国有关农村职业教育的相关文件虽然较多,但专门性的法律还没有。笔者从查阅的有关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政策来看,主要是以办法、决定、意见或者通知的形式公布的。政策性文件绝不等同于法律,要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就应当把政策上升为法律,这样才具有法律所体现的国家意志性、规范性和强制性。而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对职业教育的规范主要方式还是大量的立法,政策只是作为一种补充。

(二)缺少职业教育经费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经费逐年增加,但在教育投入上,还存在着较严重的欠缺。例如,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4%,远低于发展中国家5.6的发展水平。我国长期教育总资源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不合理,导致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情况与现实需求有一定差距,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教育更需要经费投入上的有效保障。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由于专业建设、实训设施建设等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教育教学条件,因此对国家政策的依赖性特别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需要政府提高扶持力度,采取特殊措施,实行强有力的保护政策。

(三)缺少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参与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问题,并积极开展了多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例如阳光工程、春风行动等。但这些教育培训的层次较低,其焦点都放在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工身上,教育和培训通常为基础性的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单一,目的通常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接受过初等或中等教育的农民工,对更高教育需求的渴望正日趋强烈。但是,现行的政策没有关注到这部分人的教育需求,也没有相关的政策规定。同时,这些培训大多存在农业、科技、劳动保障等部门机构重叠问题,职业院校参与较少。即使从目前职业院校参与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来看,绝大部分都是被动的,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促进下开展的。作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体系保障来说,职业院校的积极主动介入肯定是必要的。没有职业院校的参与,许多地方农民工职业教育就没有开展的载体和具体的实施机构。职业院校在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有“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门类齐全、健全的实训条件和长期积累的教育培训经验等,这些优势使得职业院校比其他机构和企业的培训更规范。

三、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保障制度的完善

(一)将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健全完善法律保障制度。

根据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经验,法制化的管理是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走向规范化的基础。我国政府虽然已经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摆到了关系国家和民族振兴、提高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地位,但如果不能从法律上予以根本保障,这种地位也只能是暂时的和不牢固的。不少国家通过法律手段,鼓励、支持和保障农民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前职后教育培训,形成了完整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例如美国、日本、英国,均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进行了专门立法,通过立法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法制环境,明确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重要地位以及方针政策和实施措施等,它们的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已接受了高等职业教育。

国家要加快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的立法,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制度保障。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速立法工作,出台针对性法律法规,为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营造一个良好有序的发展环境。要依据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需求,建立更能反映地方特征和更具可行性的地方性法规。

(二)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积极参与的投入保障制度。

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数是在农村物质资本相对匮乏的人群,他们当中即使有参与职业培训的意愿,也难以独自承担较高的教育费用。政府应当承担起大部分的教育经费,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一方面以政府财政为主、加大经费投入;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企业、个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加大对农村人才工作的投入,形成多渠道教育资源投入机制,为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经费来源、师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体系建设等提供必要保障。企业作为农民工劳动技能增强和综合素质提高的直接受益者,应当积极配合政府参与到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中,增加对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投入。此外,突出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公益性特点,鼓励社会的慈善组织团体为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筹集善款。

(三)完善职业院校服务保障。

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要以完善机构建设为保障。服务社会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应有功能,要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别指出:“职业院校要成为当地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技能培训、新技术推广和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该规划还提出,要建设四十个左右的继续教育示范基地,面向新生代农民工、复转军人以及企业职工开展继续教育,并率先实现年培训人次达到本科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的2倍。从长远来看,职业教育面向农村转移劳动力,也是职业院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积极主动承担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为职业院校的发展寻到了新的支撑点和增长点。

四、结语

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职业教育要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发展方向上及时进行战略性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职业院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等一系列的创新,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更高层次的教育发展建立一个螺旋式上升的通道。

[参 考 文 献]

[1]童宗安.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问题研究[J].时代教育,2014(6):27-28

[2]马建富.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教育保障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2007(1):5-9

[3]王小艳.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7):5-7

第3篇:劳动教育制度建设范文

中图分类号:D9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0-161-02

近来,由于“黄海波事件”的持续发酵,收容教育制度再次引起了普通民众、各法律人士的关注。不仅是收容教育,这几年来,劳动教养也是民众关注的话题,一方面是由于劳动教养和收容教育制度严重阻碍了我国法治进程,另一方面也是民众普遍树立法治意识的体现。

一、劳动教养制度简介及分析

劳动教养就是劳动、教育和培养,简称劳教,在劳动教养制度方面,引起广泛关注的是“上访妈妈”唐慧事件,“永州11岁幼女被迫卖淫案”中受害者乐乐的母亲,就女儿遭多人强奸、轮奸、被迫卖淫,多次要求公安机关立案。2012年8月3日,湖南省永州市公安局零陵分局以“扰乱社会秩序”为由,对唐慧处以劳动教养6个月,随后唐慧被押送至劳教所。此事被媒体曝光后,在各方压力下,唐慧被释放。2013年7月15日湖南省高院对“上访妈妈”唐慧诉永州教委案进行公开宣判,唐慧胜诉。以唐慧案为代表的系列劳教案,是废除劳教制度的直接动力。劳动教养制度并非依据法律条例,从法律形式上亦非刑法规定的刑罚,而是依据国务院劳教相关法规的一种行政处罚,公安机关无须经法庭审讯定罪,即可对疑犯投入劳教场所实行最高期限为四年的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思想教育等措施,这明显违反了《宪法》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同时,《立法法》第8条更是对有关人身权利事项限定为只能制定法律,即犯罪和刑罚、公民政治权利、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第9条同时规定第8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同时规定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劳动教养制度作为国务院行政决定虽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批准,但劳动教养制度没有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因此劳动教养制度应当按照《立法法》相关规定,在2000年7月1日《立法法》颁布实施后即应修改与废止或者改变及撤销。劳动教养制度还违反《行政处罚法》等相关规定。在实践中,劳动教养被滥用,沦为地方政府打击上访人员和压制言论自由的“维稳”工具。在民众、仁人志士的努力下,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意味着实施了50多年的劳教制度的依法废止,不合时宜的劳动教养制度,是对公民权利一定程度的侵犯,废除劳动教养是维护法律权威,是对公民人权的保护,法治和人权的入宪,废除劳动教养自然是当然之举,对于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甚至生命权、表达权等有着重大意义,是我国法治的重大进步。

二、后劳教时代公民人权的保护

劳动教养制度已经废除,公民的权利得到了一定保障,但新的问题已暴露在我们面前――替代性处罚的泛滥。寻衅滋事罪、非法经营罪等口袋罪的使用率上升,行政拘留甚至刑事拘留的数量增加,收容教育、收容教养等制度依然存在。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不是单纯的依靠废止一些不合时宜的法律就可以解决的,可以看出,虽然劳动教养制度已经废除,但公民权利的保护和法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断完善法律制度,限制权利膨胀,完善违法行为矫治、社区矫正才是关键。

三、收容教育制度简介和分析

黄海波及女方刘某因卖淫嫖娼被拘留15日后,又被收容教育6个月,此事引起了舆论的一片哗然,也再此引起了人们对收容教育制度的讨论。收容教育来源于建国初期我国政府打击卖淫嫖娼的成功政策和当时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成功经验,是党和政府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严厉打击卖淫嫖娼这一社会丑恶现象的重要法律手段。但是,由于整个打击卖淫嫖娼体系的不完善、不健全,卖淫嫖娼这一社会丑恶现象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控制,反而不但滋生、蔓延,甚至在少数地方呈恶性膨胀之势,收容教育逐渐进入历史淘汰的行列。收容教育为199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所提出,具体安排由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以下简称《方法》)确立。虽然《决定》提出对卖淫嫖娼者“强制集中进行法律、道德教育和生产劳动”,《方法》明确它为“行政强制教育措施”,实质上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类似于劳动教养制度,其也明确违反了《宪法》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立法法》等法律,同时根据新法优于旧法原则,2006年实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66条“卖淫、嫖娼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已修改了《决定》的相关内容。收容教育在我国特定历史时期产生过一定作用,但如今,随着社会发展,已明显不合时宜。劳动教养的废止是保护公民权利、推进法治进程的重要一步,彰显了中央和最高立法机关在保护公民权利、维护法律权威的决心。但类似的收容教育仍在执行,是对法治进程的阻碍。同时,收容教育手段的严厉性与规定的性质明显不符。收容教育制度下,对卖淫嫖娼者可以先施以治安拘留15日,再给予6个月至2年的收容教育,这是对公民人身自由的极大限制,其与卖淫嫖娼所造成的社会危害相比,不成比例。收容教育的调查、决定、执行均由公安机关通过行政程序完成,无需经过严格的司法调查程序和控辩式的法庭审理就可以长时间剥夺当事人的人身自由,显然违反法治精神,与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不相适应。笔者认为,收容教育制度已经成为中国法治进程的阻碍,其与宪法、立法法、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相抵触,连同上述原因,应该予以废除。

第4篇:劳动教育制度建设范文

1.提高农民素质,缓解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当前,河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农业现代化程度提高,将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据河南省人社厅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河南省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4700多万农村劳动力,富余劳动力3200多万人,数量庞大,其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较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巨大。如果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由于他们大多受教育程度低,技能欠缺,就业能力差,无法与城市群体处于同一就业竞争地位,将长期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必将造成进城务工农民生活贫困,致使城乡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阻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步伐。因此,应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作用,挖掘农村劳动者的潜力,增加其人力资本,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2.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舒尔茨通过对贫困国家经济发展的考察和研究得出结论,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困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他还指出,美国国民收入的五分之一来自物力资本即财产,而五分之四来自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高于物质资本的根本原因是教育,通过教育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形成和积累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关键作用。劳动者劳动收益率与其受教育的性质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其中受过专业教育,尤其是受过职业教育(含培训)的劳动者收益率更高,职业教育能够促进进城务工农民人力资本化,使其增加技能,参与到产业集聚区建设中来,真正获得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将缩小城乡差距,有效提升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内涵。

二、河南职业教育的现状

1.职业教育规模逐渐扩大。近年来,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河南各类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在办学效益、学校数量、在校生人数等方面有较大提高。截至2011年年底,职业教育在校生突破200万人,规模居全国第一。同时,河南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推动职业学校布局和结构的调整。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中职学校由1163所减至874所,校均在校生规模由1613人提高到2166人。同时,河南省新建了建筑、化工、机电、护理等一批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增至71所,在校生规模由44.73万人增加到74.13万人。

2.职业教育的专业特色逐步形成。河南省在全省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整体布局,对部分条件较好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重点建设,改善其办学条件,培育具有特色的示范性职业教育。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郑州市不断整合已有资源,建立起以“旅游文化”、“制造业”、“经济金融”、“现代农业深加工”为特色的四类职业教育中心。

3.职业教育水平逐渐提升。近年来,河南职业院校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实践技能,职业教育水平逐渐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不断上升。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内容。2011年,河南省首次建立了125名职业教育教学专家组成的师资团队,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

三、当前河南职业教育在推进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面临的难题

1.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有待提升。河南是农业大省,教育资源较少,整体教育水平较低,职业教育发展也较缓慢。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在基层一线工作,人数众多,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较低,社会普遍轻视职业教育,同时也质疑职业教育的实力和水平。地方政府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巨大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没有把职业教育当成所有受教育者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不重视对于职业教育的宣传、规划和引导,致使职业教育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需求。

2.职业教育经费不足,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缺乏保障。融资问题是制约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对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且运用不合理,阻碍了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充分发挥作用。随着学校招生数量的增加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的校舍、硬件设施和办学设备已跟不上教育教学的需求,严重阻碍了学校持续发展壮大。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是靠财政拨款和学校自筹,但目前财政拨款普遍不足,职业教育的学费水平也普遍偏低,许多农村贫困学生缴纳学费也很困难,某些学校的学费还要上缴部分到财政进行统筹,使得学校的资金来源远远低于教育成本。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专项培训经费,由于管理渠道不畅通,有些经费在下拨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截留,使得这些经费往往不能真正用于职业学校,挫伤了学校的积极性。

3.职业教育定位缺乏特色,职业教育内容不适应当前农民需求。目前,河南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开设的专业往往依托学校现有何种专业教师或是市场目前何种专业人才紧缺,而不是根据未来的市场需求。虽然职业学校在名称上各有特色,但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开设的专业越来越宽泛,专业口径越来越扩大。往往是公共课、基础课、通识教育比重过大,而专业的、能力性的、技术性的科目比重过小。一些职业院校受某些经济利益的驱使,在专业设置上无论自身条件具备与否,对热门专业一哄而上。由于学校没有准确的方向定位,最后培养的学生找不准就业方向,学生似乎什么都懂,其实什么都不精。针对河南大规模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现状,职业教育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未能充分契合。一方面,农民迫切需要提高驾驭现代农业的知识和技能,外出务工农民迫切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大多职业学校“等米下锅”,农林类的职业学校更是如此。职业学校教育内容脱离农民实际需求,难以为农村学员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

4.“双师型”教师缺乏。在目前河南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学校与社会、教学与实践、学习与技术分离的现象仍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职业院校在教师队伍方面具有专长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不足且比例失调,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较为紧缺。职业教育既然是为劳动力的职业发展进行职前教育或在岗培训,那么,职业学校的专任教师就应当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能及时把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新工艺等引进课堂。但是当前职业学校教师由于时间、精力与条件等方面的制约,进入行业企业工作现场实地考察了解的机会相对较少,往往形成教学与专业实践相脱离的局面,制约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实践性与职业性。而且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主要集中在教育系统内部,有时借助一些综合性大学,很少有企业人士参与,难以体现职业教育重实践、重职业性的特点,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进程与实效。

四、河南职业教育支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扶持力度。公共教育经费对于职业教育的更多投入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目前,河南中等职业教育财政预算内拨款比普通高中的预算内财政拨款低,高职教育的财政预算内投入也大大低于普通本科,而通常国际上的一贯标准是职业教育的成本比普通教育高3倍。从2012年起,河南省财政设立了奖励引导专项资金,在全省重点支持100所左右示范职业院校和200所左右特色职业院校的建设。同时,对于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贡献较大的一些办学质量高、信誉好、有发展特色的职业院校,政府应给予更多资助或其他政策支持,可以运用贴息、补助等方式,引导社会、银行、企业资金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加强职业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对于职业教育支持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专项资金,政府应加强监管,保证资金落实到位。

2.职业院校应更新观念,增强为农村劳动力服务的意识。首先,职业院校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农村劳动力在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增强为农民工服务的意识,在思想上不仅要给农村劳动力以公平对待的态度,更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教育精力的投入。其次,职业院校要以深化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创新办学指导思想,从行政推动转向市场拉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找准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结合点,大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制度创新。再次,职业院校应强化为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优势,与企业、行业合作办学,加强实践环节,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发挥作用。

3.职业教育的定位和专业内容要符合农民工与企业的实际需要。职业院校应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面临的农村劳动力开发和利用的有利时机,合理调整办学定位,积极开展农民工教育和培训,培养市场需求的技能型紧缺人才,提升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支撑作用。首先,专业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要以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为导向,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遵循劳动力的认知变化发展规律,做到科学合理。其次,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要体现特色。职业院校要善于开发自身的潜在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在针对农村劳动力教育的专业特色上做文章,形成核心优势。再次,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要量力而行。职业院校应充分考虑和体现农村劳动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专业师资、教学实训设施、教学资料、培训经费等方面衡量自身是否达到开设和实施某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切忌不顾现实条件而盲目开设专业的短期化行为。

4.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型的农村劳动力培养模式。随着河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农村职业教育功能的进一步拓展和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将成为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发展的新增长点。职业学校可根据所掌握的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灵活设置专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行“校企合作模式”。以面向农村、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宗旨,充分利用校企双方优势和资源,实施人才的培养和安置。校企合作模式不仅注重办学过程中企业的全面、全程参与,更强调通过共同的协作,强化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并使所培养的人才毕业后能在相关企业就业,能够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有效转移。

第5篇:劳动教育制度建设范文

一、总体目标

通过5年努力,力争达到“平安场所”标准,实现省局提出的“四个明显提高”,“四个逐步下降”和“六个确保”要求,再创我所安全工作新业绩,即在保持现有工作成绩(已连续实现4年9个月安全所)的基础上,争创10年安全所。

二、工作步骤

(一)研究部署阶段。以省局要求为依据,结合场所实际,研究制定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制,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广泛动员部署,营造浓厚氛围,全面启动建设“平安场所”活动。

(二)实施开展阶段。从现在起至2008年3月,各项工作决策、谋划要以建设“平安场所”为抓手,以创建现代化文明劳教所为方向,按照责任目标、责任要求,扎实推进,保证质量和进度,确保建设“平安场所”目标的全面实现。

(三)总结提高阶段。至2008年3月,在我所实现连续时间10年安全所之际,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巩固和发展建设“平安场所”成果,努力构建安全长效工作运行机制,开创劳教工作新局面。

三、工作措施

(一)以“四防”工作为主线,努力构建安全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场所持续安全稳定。强化安全机制建设,为建设“平安场所”提供可靠的制度和机制保障。一是继续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建立以所、科队、民警三级安全责任制度,细化责任、分解目标、落实到人,牢筑“人防”安全防线;二是大力加强和提高物防、技防水平。健全完善以动态分析为基础的预警工作体系、以科、队为主体的责任管理体系、以智能监控为主要手段的技术防范体系、以应急处置为主要内容的快速反应体系,构筑物防、技防安全屏障;三是强化“三重”管理。在做好以“三大现场”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常规防范同时,突出以重要时期、重点部位、重点人员的管理,形成防范严密、重点突出的安全防范工作机制;四是结合场所教育改造工作实际,适时开展专项整顿活动。主要是打击影响场所管理教育秩序稳定的逃跑、打架斗殴、自伤自残、抗工抗教等行为,稳定管理教育秩序,以此促进劳教人员安心服教;五是认真落实安全大检查制度,做好安全大排查工作。检查工作要全面、深入、细致、到位,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隐患,把各种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六是落实民警直接管理制度。坚持民警值带班制度、警戒护卫勤务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明确职责责任,确保劳教人员不脱管、不失控,遇有紧急、意外事件得到及时处理。七是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处突演练,提高场所应变能力。按照组织严密、措施有力、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原则,制定、完善、实施应急预案。八是继续推行所务公开制度。建立条件明晰、程序公开、审批权限合理、运作规范的、科学的劳教人员奖惩体系,规范劳教工作行政执法,提高劳教执法准确性、公正性,提高劳教人员改造的积极性。

(二)围绕“教育人、挽救人”这个中心,强化教育矫治工作,为建设“平安场所”夯实基础。继续深化教育矫治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挽救质量,确保劳教人员解教时改好率达85%以上,重新违法犯罪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抓住结合点和切入点,搞活政治思想教育。针对当前劳教人员法制意识低下、道德观念缺失的特点,结合“四五”普法教育及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要求,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要改革现有的教育形式、内容、方法,力争有所创新、有所突破;2005年所里要成立封闭管理队,以巩固、完善入所教育专队的教育效果,并集中时间、人员采取以点对面的形式进行系统化、正规化的政治教育,确保教育时间、人员、内容、效果的“四落实”。

2、注重“三个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劳教人员解教就业谋生能力。劳教人员职业技能要“立足实际、突出实用、讲求实效”,要结合社会需要、就业导向,因地因人制宜,合理设置、科学安排培训项目;要确立“大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并引入场所。当前要以科技帮教为突破口,创新教育工作机制,认真做好探索工作,为解教人员就业创造条件,构建中转平台,在此基础上,力争将场所的职业技术教育纳入当地劳动预备制整体规划中,争取社会及有关部门在师资、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3、突出“三个性”,深化个别教育工作。要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继续推行个别教育量化级差考核制度,重点做好重危人员、抗教人员的教育转化,切实解决劳教人员的思想和实际问题,提高民警谈话教育的质量;同时要充分运用预约谈话、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形式,形成互动性教育机制,调动劳教人员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加强所区文化建设,大力培植所区教育人文环境。一是突出所区文化的主格调。要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挽救质量这一中心,用积极向上的作品引导人、激励人,营造有利于教育挽救的文化氛围;二要充分利用现有媒介作用,发挥广播、电视、南寻报、墙报等媒体,及时宣传、报道场所管理、教育、生产等方面的先进事迹,倡导文明、弘扬正气,丰富劳教人员的精神生活;三要继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邀请有关知名人士、法律专家、社会青年志愿者等人员进场所,组织劳教人员外出参观,开展现身说法、公益活动、文体活动等,实现教育的互动,促使他们转化思想,矫正恶习,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增强教育效果。

(三)加强生活卫生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为建设“平安场所”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一要建立所内防疫应急工作机制。认真总结抗击非典斗争经验,加强对季节性、食源性、预警性、生产性、灾后性、突发性的疾病防治工作,努力降低所内发病率,防止出现重大疫情和传染性疫病的蔓延;二要做好劳教人员的生活保障工作。特别是做好劳教人员的伙食管理工作,保证食物量标准,精心调剂伙食,让他们吃够标准、吃足定量,吃得卫生。三要体现理性关怀,关心劳教人员的冷暖。要做好劳教人员的度夏、过冬的防暑、降温及保暖御寒工作,真正体现人文关怀。

(四)以人为本,强化队伍建设,为建设“平安场所”提供组织保障。一要定期开展年度主题活动。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增强公正文明意识,提高执法执纪水平,拓展执法执纪长效机制,树立执法为民的形象,保障公平和正义为目标,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可靠、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秉公执法、训练有素、业务精通、适应新时期劳教工作需要的高素质的劳教人民警察队伍。二要认真开展警务监督活动。要围绕场所中心工作,把握工作重点,拓展督察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开展警务监督,促进场所各项工作的落实,为稳定场所服务。三要规范和深化所务公开工作。要在现有实行所务公开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司法部的要求和部署,以现行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将劳教执法相关依据、程序、规定和执法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从而使劳教工作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四要开展执法执纪专项检查活动。要围绕部颁“十个严禁规定”、“行政执法回避和所政公务回避规定”、“纪委谈话规定”、“收费规定”、“三重一大规定”、“建设工程和物品招标采购规定”等6项制度,适时开展执法执纪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纠正偏差,堵塞漏洞,杜绝隐患,促进制度的良好执行,为“平安场所”的规范化开展奠定制度基础。

四、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我所成立以所长***为组长,副所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平安场所”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副所长为主任,具体指挥、协调、检查等工作,并制定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

(二)扎实有效推进。要把“平安场所”建设工作与场所各项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分步骤、分阶段地稳步实施,做到齐头并进,互相推动,扎实推进。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平安场所”建设办法,提高“平安场所”建设水平。

第6篇:劳动教育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劳动教育;项目管理;专业思维

项目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工作与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作为从事一线教育的老师,本人尝试把项目管理理论与大学生教育管理实践现结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成文,希望对其他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及特点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良好习惯的培养及优秀思维习惯的养成。优秀思维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可能源于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对我们以后的成长却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无论对于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养成教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拥有正确的劳动态度,有热爱劳动之心、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与思维习惯的教育。这也是传统劳动教育的真正目的。

“劳动教育”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它是通过劳动这一具体的体验过程来达到教育的目的。“体验”几乎是所有人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它来自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多种感觉。所以,体验式学习的信息冗余量很大,这对学习知识本身来说好像不利,但如果我们充分地挖掘、利用了这些所谓的信息冗余,在三本院校、职业院校中劳动教育自身的价值就不仅仅是劳动了。如果我们能将劳动与学习过程中的试错、观察、思考、专业教学相结合,劳动教育将产生比劳动教育本身更大的教育价值。

二、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项目管理是把各种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来达到项目要求。为达到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目标,应关注以下理念:

同时关注结果和过程。有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只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那么好的结果将是不可持续的。

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的代价总是小于纠正错误的代价。应提前制定好计划来预防这些问题。

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项目经理要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与冲突,主动和发生问题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解决问题。

在上劳动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提前设计好每一个阶段要体验的项目管理知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体验式学习中信息冗余的特点,使劳动课的开展更有意义。

三、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培养专业思维

一个好的可持续的结果背后一定有一个好的系统设计。项目管理思维之所以能在郑州成功财学院这一个三本院校的劳动教育中得以应用,并得到好的成效,得益于本校有一个好的系统的劳动教育体系设计。下面结合工程管理的专业特点,从文化、制度、管理和实施等四个层面系统地分析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方法。

第一 劳动教育文化建设。劳动教育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就是这个学校的传统,就如习惯一样影响着学院各项工作开展的主旋律,影响着学生每天的学习与生活,影响着劳动教育开展的成效。虽然我所实践的郑州成功财学院(以下简称“成功学院”)建校仅10年,但是却有着深厚的校园文化,因为创办人王广亚先生有着70多年的办学经验,而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的校园文化正是在70多年的实践中不断沉淀下来。“成功”精神是:“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其“礼让整洁”的“成功”精神正是本校劳动教育开展的文化背景。“成功”校园的每一处地方都一尘不染,这不是一般学校所能比的。成功学院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展开的。从“礼让整洁”的办学精神,到校园整洁文化、宿舍整洁文化、教室整洁文化、办公区整洁文化,整洁文化覆盖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校园整洁文化通过劳动教育与保洁管理系统得到落实,从而形成优秀的劳动教育文化。而劳动教育文化最终内化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其他管理人员的日常行为习惯,再一波一波向下传,最终形成校园文化传统,深入到每一个“成功”人心中。

第二 劳动教育制度建设。没有一个好的制度设计好的传统文化是很难得到继承与发扬的。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建设也是如此。在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上,成功学院有一个闭环管理制度设计。成功学院的行事准则是“计划创新、执行彻底、考核严谨、赏罚分明”。 所以,学院的整个管理制度的建设无不体现着这16个字。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行事准则。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形成了学院的一个特色,教师的一项考核,学生的一门课程,院领导、系领导、教师定期深入劳动教育场地进行劳动教育示范的人人参于的制度。正是有了这种基础制度的建设,劳动教育才有可能在实施的过程不断创新,沉淀,积累。

第三 劳动教育组织管理。从管理的部门设置来看,成功学院设有“劳卫科”专门从事劳动课的组织管理工作。“劳卫科”下面设有劳动小组,组员称为“劳动小组长”,主要由大二学生组成,专门负责每一个班级劳动课的开展。“劳动小组长”每月都可以领取一份勤工俭学的工资,以此作为物质上的激励。“劳卫科”下面还设有督查组,按照结构化的要求对每一个班级的劳动区域进行打分,每周汇总评比,评比结果是辅导员的一项重要考核,各系评比的一项指标。

第四 劳动教育实施管理。有了文化的影响,制度的保障,组织管理考核的闭环管理,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才有可能顺利开展,进而做出特色。首先,是项目管理专业术语的应用。因打扫不到位,且组长查出来再打扫的,一律称为返工。学生因打扫不到位扣分,我一律称为质量不达标。因质量不达标扣的分,每扣一分就折算成10万元的工程款。对于不易打扫的地方要重视的,一律称为做好风险控制。其次,是将项目管理理念的深入到劳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同时关注结果与过程。有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光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那么好的结果将是不可持续的。所以,让学生重视打扫过程中的态度问题。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的代价总是小于纠正错误的代价。所以,让学生一次就打扫彻底,尽可能的不进行第二次检查。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所以,“劳动小组长”与劳动班长在班级人员管理上要学会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与冲突,主动和发生问题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解决问题。没有简单的事情,只有简单的头脑等等一些好的项目管理理念。最后,是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学生学开设了工程制图课,我就让学生用工程绘图的方式来绘制我们的劳动区域。除了上述的一些专业特色,劳动教育所要求的耐心教育、整洁教育、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教育等根据劳动的不同阶段也逐步开展。

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的结合,只是个人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的一个小尝试、小收获、小创新。如果高校辅导员都能够把自己的岗位实践与自己的专业知识、视野结合起来,我相信,会有更多乐于为学生接受的活动项目被开发出来,辅导员所学专业知识的价值也会得以体现,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也将大大提高。唯有不断地进行实践创新,我们才可能在辅导员工作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王广亚,成功与我[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2]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五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第7篇:劳动教育制度建设范文

【关 键 词】邓小平/教育/经济  

【 正 文 】  

在社会的重大转折时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邓小平为了社会主义祖国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了顺利实现旧的计划机制向新的市场经济的转变,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他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了精辟的阐述,这一系列极为重要的思想包括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体制等方方面面。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思想体系,作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其深刻、丰富的内容,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有其理论发展的清晰线索,它使广大干部群众从过去一个时期盛行的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目标的胜利实现作了重要的思想、路线和政策准备,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基本原理与我国教育在新时期的实际条件相结合的结晶,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宝库的丰富和发展,是发革和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制定教育战略、方针、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鉴于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的博大精深,在此仅对邓小平如何站在社会主义中国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教育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处的战略位置,以及如何据此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等教育经济思想作一粗浅探讨。  

一、教育的经济战略地位  

邓小平作为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以一个伟大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和科学态度,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视野,把教育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范围和宏观战略高度上,把教育摆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背景下,一方面突出强调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另一方面强调教育按照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要求改革和发展教育,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教育的经济功能  

邓小平肩负着如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他根据国内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经济文化日益增加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以及国际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关注并致力于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1〕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现实需要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新态势,邓小平做出了将工作重心由政治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抉择。不仅如此,他还高瞻远瞩地洞察到一个国家的教育状况是衡量社会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主张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认为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不仅关系到教育事业,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未来。他认为在实现“三步走”经济发展宏伟目标的工程中要讲战略重点,其中的“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这一战略重点“是关键”。〔2〕这是因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3〕。改革开放的中国要走向现代化,必须发展国家的经济,发展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改变过去把教育简单归属于“上层建筑”,把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单单突显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忽视教育经济功能的态度和实践。邓小平敏锐地把握着这一时代的脉搏,在他的教育经济思想中,对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教育的经济性、教育如何为经济服务、如何依据经济发展需求促进教育的发展等问题有许多非常精辟的论述。他不仅将教育的发展看作是百年大计,看作是一种基础产业,看作是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龙头,他还旗帜鲜明地主张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来。  

即使在教育的政治属性方面,邓小平也从经济的角度论述其存在的意义。他说:“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4〕因为人的劳动能力中既有技术文化上的因素,又有思想道德上的因素。因此,“我说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5〕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要体现时代特色,满足现实需要,就要在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的同时,确立建设者的社会主义信念,不仅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还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对内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安定团结,对外增强我们抵制“和平演变”、“西化”和“分化”的能力,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驾护航、鸣锣开道,这是教育与经济建设互动发展的又一结合点。在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已进入以改革开放为中心的新时代,教育具有的政治属性已经不能脱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建设就是当前最大的政治,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是对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加强和深化。  

(二)人力资源开发是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动力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现代化建设发展动力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论述。邓小平地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6〕近一二十年来,世界高科技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为了使整个国家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必须搞好科技,加速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邓小平简明扼要地指出:“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7〕他还指出:“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8〕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9〕。显然,邓小平把教育看作是传播和发展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途径,看作是培养和输送各种科技人才的园地,看作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结合起来的纽带,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如果说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是目的,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是途径,科学技术是关键,人才是一切实践活动的主体的话,那么,教育则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和人才,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离不开教育,这就是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中一条清晰的思路。  

1984年10月,邓小平在谈到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时指出:“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10〕人口众多是我们的国情,如果人口素质高,便是最宝贵的财富,否则就成了沉重的包袱。如何化劣势为优势,如何变包袱为财富?只有依靠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他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11〕我国是“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三步走”的经济发展目标“就有把握达到”。〔12〕因此,不能将工作重点的转移单纯地看作只转到经济建设上,还应转到教育上。在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还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不是已经实现了全党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吗?这个重点,本来就应当包括教育。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13〕  

在邓小平教育经济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二大将教育和科学确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党的十三大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轨道上来。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培养大批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14〕  

二、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思想不是空洞的理论阐释和逻辑推理,而是为了解决整个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求真务实、精辟实用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与经济建设密切结合,实现经济增长、教育进步的良性循环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中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教育必须与经济密切配合,教育事业在发展计划、规模、速度以及人才质量上要力求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包括适应经济对教育超前的要求。早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就指出:“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15〕,“我们的国民经济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我们培养训练专门家和劳动后备军,也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周密的计划。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16〕  

他还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高度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赋予了新的内容,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在提倡和论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邓小平纠正了文革时期把生产劳动简单地理解为具体的体力劳动和改造思想大熔炉的错误思想,也纠正了文革后“一朝被蛇咬”而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完全否定的错误思想。他明确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17〕显然,邓小平认为,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是新时期培养合格建设人才的需要,生产劳动不再是片面的体力劳动项目,而是泛指社会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邓小平还强调说:“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18〕也就是说,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讲方向、讲策略、讲科学,要与国民经济的当前需要和未来发展趋势相适应,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精神实质,避免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相脱节,培养和造就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提高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国家劳动经济的实际需要。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站在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提出了教育适应国民经济建设需要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把教育的立足点放在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上,放在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的结合上。不仅教育“生产”出来的人才要与国民经济建设相结合,教育自身也要根据劳动就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这为如何“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指明了“根本途径”,〔19〕为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使学生所学知识与将来进入社会所要从事的职业相适应,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邓小平从更高的角度审视教育,着力构建一个面向市场、面向产业结构调整、面向经济发展态势,能主动应变的,能适应时代潮流提供合格的社会生产工作者的教育系统。教育只有与科技含量极高的社会化大生产相结合,由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动向引导教育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适者生存。正如邓小平引用列宁关于生产劳动的论述所指出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2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各行各业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和上千万专门人才,为21世纪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智力支持。近年来,地方政府继续推进城乡教育的综合改革,对当地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在城区积极进行社区教育试点,探索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和城市教育管理新体制;在农村继续实施“燎原计划”,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各方面需要。教育系统自身也在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促进教育与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  

第8篇:劳动教育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问题;成因分析;破解措施

收稿日期:2006―12―01

作者简介:王广峰(1969―),男,汉族,山东泰安人,菏泽学院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三农问题和思想教育工作研究。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后,全党和全社会迅速达成了共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破解发展难题。

一、农村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农民就业矛盾十分突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作为劳动力蓄水池,积淀了大量的富余劳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限制农村劳动力政策界限逐步取消,人口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但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仍然很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仍在1.5亿以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任务十分艰巨,实现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存在诸多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流动存在明显制度障碍,缺乏整套的促进就业的法制体系和手段;就业市场建设落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主体不到位。由于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使企业不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企业不能自主的选择职工;全国已建立的职业介绍机构普遍存在规模小、覆盖面窄、手段落后、功能差、效益低的问题,使职业介绍机构在就业工程中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劳动力供需结构矛盾突出。技能劳动者短缺,高技能劳动者严重缺乏,大量无技能劳动力供过于求。

(二)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落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据统计,我国9亿农民中有4.8亿农村劳动力,其接受教育的年限平均为7.3年,其中高中文化程度占12.5%,初中文化程度占49.3%,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文化素质更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的占7.4%,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1.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3%,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仅占1.7%。农民综合素质总体偏低,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已经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究其原因:一是农村基础教育落后,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缓慢;二是农业职业教育落后,现实中的农村教育违背了农村智力和资源“发”和“不可分离性”规律,农村青年初、高中毕业后难以适应农村经济活动;三是农村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落后,阻碍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效益农业和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三)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农民的非农化程度低。农民观念的落后,不利于农民的非农化。“离土不离乡”的观念使农村人口难以转移和集中,小城镇产业规模小,商品化、市场化程度低、发展慢,城市化率低。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城市化水平只有39%,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低40个百分点。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进程都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以此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世界各国发展一般规律是,当工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40%左右时,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达到50%左右。我国工业目前在GDP中的比重已超过了50%,农村劳动力转移应该更高一些,但实际差距还很大。

(四)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医疗卫生条件差等问题突出。从农村现状来看,农村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落后,农村公用事业用品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到2005年底,我国还有70个乡镇、近4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近1万个乡镇、30多万个建制村不通沥青路和水泥路;全国农村自来水的普及率约为60%,不少省份如贵州、宁夏还不到30%;农村医疗条件也存在设备落后,医疗技术力量薄弱等多方面的问题,农村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

(五)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城乡差距巨大。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长期处在资金投入少、社会化程度和产生效益低的状态,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有些农村群众生活困难。长此以往,农村社会就难以实现文明进步,社会稳定也会受到影响。世界经济史证明,凡是采用二元发展模式长期未预调整的,大多没有解决好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中国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在我国表现更为显著,也更具特色。一是中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占80%左右,城市化水平低,城乡结构性矛盾突出。二是城乡分割,城乡居民存在两种身份制;三是城市以国有经济为主,农村以集体和个体所有制经济为主,形成相互独立的两大经济板块;四是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悬殊,且还有扩大的趋势。

(六)我国农村产业化经营组织少,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我国的农业经营分散,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处于初级阶段,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和带动农户能力弱,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标准化体系不健全,现有的农产品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水平不高,技术含量低,不利于培育高标准、规模化经营的拳头产品,影响农业整体优势的发挥;农产品监测体系不健全,缺乏目前市场急需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相关指标的监测,对农产品销售渠道也缺乏有效监督。由于农村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导致农产品质量和档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破解发展难题对策措施

(一)抓好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全力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一是首先集中精力抓好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和发展工作,坚决打好普九攻坚战,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提高数亿农民及其子女的综合素质。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是整体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主渠道。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发展农村高中。没有任何理由农村的学生只有到了城市才能读高中、读大学,城郊、沿海发达地区已在农村建起了高质量的高中和大学。积极发展农村高中、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积极面向农村,是适应社会、经济、教育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二是要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加强农科教结合,提高农村教育的服务能力,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发展服务,为农村精神建设服务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今后要把农村劳动力转岗转移和职业继续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重头戏。通过劳动力转移和土地规模经营,农村将涌现大量专业农户和先导农户,他们是支撑和繁荣社区农业发展的中间农民,他们不会只满足于一亩三分地的小规模经营和效益,而是想成为发展经营十几亩甚至几十亩、几百亩的种养业和加工业,以及农产品的储藏、保鲜、包装、运输业经营大户、农业经济人,成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农场主、农业企业家。对这些农民应分层次、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继续教育。通过绿色证书的分级培训,将现在的农民职业教育按对象分成大众化的农民技术入门培训、骨干农民的职业教育和专业农民、先导农民的培养。根据市场变化和国际竞争的要求,培养自觉创新的农民,使他们有能力不断引进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发展效益农业、提高附加值,在社区农业发展中起到先进、先导、示范、辐射和扩散作用。

(二)走农村城市化的路子。解决农村问题关键是解决农村城市化问题,其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核心问题。今后20~30年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最大课题也正是如何将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转变成人力资源优势。按人口转移角度预测:每年通过升学转出400~500万,通过职业培训转出400万已从业的青年农民进城,使现有的3.2亿农民在20~30年内自然减员1亿,转出1亿,新增1亿,农业人口(城乡二元户口制度改革后,以农业人口为准)减到全国人口的50%(农村8亿/全国16亿);通过进一步发展在50~60年内减到30%人口(4.8亿/16亿),实现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目标。按建国后城市化率发展过程预测:1982~2000年,城市化率增长15.51%,平均每年增长0.86%,要达到70%,需要39.5年。1953~2000年,城市化率增长22.83%,平均每年增长0.486%,要达到70%需70年。改革开放二十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加上外资企业吸纳了近2亿农民工,今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也不会达到这一速度,可能略低于1978~2000年的城镇化率发展速度,根据乐观预测,约需要40~50年,快则2040年实现,如果出现不可预测的情况可能推迟到2060~2070年,需要60~70年的时间。按照这一农村人口转移进程,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开展农村人力转岗培训,开发相关课程和教材,研究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加资金投入。农村人口转岗、转移就业培训将成为各级政府教育、农业部门近20~30年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应给予高度重视。

(三)积极开展农村社区社会化教育。考虑到我国区域差别,先进文化、信息从城郊、沿海发达地区逐步向中部、西部农村地区辐射,但农村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民俗文化、人文情节也会影响城市。社区教育作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象征和构建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将遵循这一发展规律和程序。在农村发达地区率先实施社区教育是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新亮点。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为内涵的农村社区教育为农村城市化和现代化提供了广阔发展前景。农业环保、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成为农业教育的新内容,农村家政等农村生活、文化、环境建设也提到议事日程,日益被广大农村居民所关注。对农村居民男女老少皆宜的电脑、礼仪、园林、书法、绘画、摄影、医疗、保健、太极拳、环保、保险等社区、社会化教育日益受居民的欢迎。各种市民讲座、老年大学将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发展社区教育要进行试点,经实验后逐步推广。可以通过政府牵引型、学校组织型、社会联合型等灵活多样的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制定科学的发展计划和评价制度,努力提高综合效益。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积极性、创造性、先导性和辐射性。

(四)做好青年后继农民培养工作。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是劳动力老龄化、弱质化,农村妇女在一些地区已占农村劳动力的60%~70%。农业劳动力素质不仅难以提高,紧接着又出现了工业化初期的问题,即农业后继乏人和老龄、弱质化。因此,有计划地培养教育青年后继农民在沿海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已成为农民教育的重要课题。在农村普通初、高中教育中加入一些农业以及二、三产业的职业教育内容。向毕业后从事农业的青年农民系统传授农业经营知识和技术,使他们努力成为专业农民和先导农民,这是提高我国农民整体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五)走以工促农的路子,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一是借助外力,积极推进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或扩散。我国农村的工业化基本是农民自发推动的,其内力明显不足,需要借助于外力推动,这个外力就是城市工业。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扭亏为盈目标的实现,城市工业应成为农村工业化的重要支撑力量。目前,国际制造业生产正在向我国转移,其中廉价劳动力是重要因素。相对于城市来讲,农村劳动力更为低廉,因此,在农村建立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是城市工业合理的选择。二是实行城乡工业的合理分工协作,实现城乡双赢。通过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城乡工业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城市工业要适应城市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和国际竞争形势的需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走上以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劳动密集型为辅的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则在城市工业升级前的产业层面扩张发展,形成以轻加工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格局。

(六)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一是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发挥比较优势,培植优势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二是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三是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并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与培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综合效益。四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使国民收入分配向农村倾斜。据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当前我国的国情看,回报农民、反哺农业、扶持农村的时机已经成熟,国家应把投资重点转移到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

(七)要高度重视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弱势群体的发展。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是在一部分人中间、在一部分地区建设小康社会,而是让最广大的农民群众都过上小康社会。因此,既要鼓励有条件的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率先向现代化迈进,又要高度重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和农村弱势群体奔小康的问题,注意在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上下功夫。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继续做好新形势下的扶贫工作,建立有效的扶贫机制,把扶贫开发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技术推广、教育培训结合起来,帮助低收入人群选准致富路子,从资金、技术、项目、信息等方面帮助他们加快致富步伐。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效途径,解决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积极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要规范村级决策程序、完善村级管理制度,大力推行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会议和民主理财小组等行之有效的制度,组织群众参与村务管理,推进村级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提高村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参考文献:

第9篇:劳动教育制度建设范文

一、建设劳教所环境文化

人是生活在环境,并受到环境的熏陶。同样劳教所环境也熏陶着劳教人员,建设好劳教所环境文化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劳教人员,使他们感到劳教所是自己亲热的家,能弃邪归正,重做新人。环境文化建设要具体细化,比如在墙上书写“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和“重扬理想风帆,再启人生航船”等有关标语,体现了对劳教人员的期望,发挥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在生活区、教学楼的走廊上可以张贴内容丰富、形式统一的中外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和富有意义的图片等,使劳教人员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还可以加强图书室、操场、篮球场、等运动设施的建设,去丰富劳教人员的业余生活。总之,在建设环境文化上大有可为,建设好环境文化对于提高整个劳教所文化的作用极其重要。

二、建设劳教所精神文化

人是受精神支配的,在劳教所建设好精神文化,意义重大。精神文化的建设离不开载体,我们可以运用歌曲、墙报、黑板报、广播站等载体的宣传作用,曝光违规违纪、弘扬改造正气的典型事例,还可以设置“劳教所新闻、劳动学习、改造新生、心理辅导”等专栏专题对劳教人员进行教育。购置、订阅一些有益的书籍和报刊杂志,积极鼓励劳教人员看书看报,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通过这些举措,可以使劳教人员的精神风貌得到了全面提升,能取得了三个强化的效果,一是强化了“争做文明学员、弘扬进取精神”的意识;二是强化了文化知识素养;三是强化了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的责任。

三、建设劳教所制度文化

建设劳教所制度文化的目的就是使劳教所的一切都按制度办事,实际上也是加强了依法治所建设,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劳教所的各类事务,维护劳教场所秩序,保障民警、职工以及劳教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设好劳教所制度文化,就是夯实依法治所基础,为劳教所的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同时还要加强民主作风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所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公开形式和内容,接受劳教人员及其亲属、社会各界的监督。建设劳教所制度文化建设就是建立科学规范、以人为本的管理规章体系,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建设,加强管理、教育、生活卫生、习艺劳动、民警队伍等方面的制度文化建设,使劳教所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四、建设劳教所行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