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教育理论知识范文

劳动教育理论知识精选(九篇)

劳动教育理论知识

第1篇:劳动教育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转型期;劳动教养基础理论;介入式;教学与课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2

一、《劳动教养基础理论》课程建设现状

劳动教养专业创立以后,随着劳教工作的发展和培养专门人才的需要,学科建设也逐步向纵深发展。由于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劳动教养行业整体面对转型形势严峻、维稳任务繁重、执法难度加大等新情况,劳教工作已从单一的劳动教养职能,转变为承担强制隔离戒毒、劳动教养和戒毒康复职能,管理三类人员,是劳教工作转型期的明显标志。这些都对《劳动教养基础理论》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给劳教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就《劳动教养基础理论》的教材来讲,还在沿用03版《劳动教养学》一书,确已过时,但也可作为劳动教养史学部分的理论丛书,主导《劳动教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的教学势必毋尽其用,从而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二、《劳动教养基础理论》“介入式”教学改革方法的提出及应用价值

目前在我国,劳教专业从学人群有限,但学科建设已开展了十多年的研究。该学科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并以劳教工作实践为基础,以强化理论学习与行业经验的介入为手段来付诸实践。“介入式”教学是在此背景和条件下提出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突破以往教学模式的束缚,总结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即从教学中的每一章、每一节、每一段落到每一知识点都采用“介入式”的研究,并在培育学生职业设计理念,帮助开展行业认知、职业规划和专业知识体系的调整,培养正确的思维模式和认知体系,实现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规划目标都有新的突破。

因此,对劳动教养转型期的《劳动教养基础理论》“介入式”教学与课改实践研究是一项迫不及待的任务。科学的“介入式”教学方法的引入,为解决当前教材内容落后、大学生专业教育与现实脱轨等教学问题找到一条正确出路,为推进学科建设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和借鉴途径。

三、劳教工作转型时期的《劳动教养基础理论》“介入式”教学与课改实践

有鉴于此,本课程介入行业内多学科多领域的特点开展研究,结合教材的基本理论和劳教工作转型期的实际情况,进行《劳动教养基础理论》“介入式”教学与课改实践的研究,同时,为从学人员专业培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安全有效的实现途径,必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介入式”教学方法内容设计与可行性分析

“介入式”内容设计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1、进行行业调研,目的是带领学生认清当前劳教转型时期的新形势,介绍劳教工作新职能;2、开展学生调查问卷,在开始正式课堂教学前,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3、代表学生介入行业交流与实践,教师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突发的提问带到行业实践中寻找答案;4、将行业内新的动态和信息介入到教学中来,教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分析现实中的问题,指导实践应用;5、最后,形成每一章、每一节、每一段落的介入式教学点研究内容,将学生从一个“门外汉”领进《劳动教养学》课本中来,让学生自然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学习,开展“介入式”教学。

(二)“介入式”教学方法目标实现与重点问题的解决方案

确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能使劳教专业的学生掌握更多更新的关于《劳动教养基础理论》理论知识;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和实践让学生能对《劳动教养学》有基本认识和了解,并能掌握其中精髓;帮助学生从理论学习中得到提高,成为业务实践的有力工具。

在保证完成基本课时的基础上,抓住行业的突发点、热点、难点等重点问题,带领学生制作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确实劳动教养制度在执行当中,变动是很大的,所以掌握两个原则:越粗越好,一些东西有歧义的尽量不要放进去,老师讲课的时候可以提一下;第二个内容竞合的问题,尽量予以合并、精简、提炼。如:执法依据需伴随新法出台及时更新授课内容,特别要注意02年以后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及规定涉及的对象和范围的调整。再如:现有制度的缺失,如现有的考核制度,三种管理模式,民警执法监督等,都要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来等等。

再有就是关于棘手问题的处理:“比如正常死亡,有制度的可以提两句”;“比如对同时强戒和劳教的如何处理?都是有依据的。还有就是劳教人员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对民警的要求近几年的变化也是非常大的”,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比较容易产生疑问,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新政策的出台,往往都是需要我们老师及时掌握,才能对学生的发展和教育做出正确引导。

(三)“介入式”教学方法课改实践与学生学习情况反馈路径

根据本课程学习内容和岗位工作任务的特点,针对组织劳动教养人员管理、教育的核心能力培养要求,进行介入式教学与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介入式”教学方法是劳动教养工作转型期,在准确把握行业动态和政治形势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劳动教养基础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体系的充分必要手段,不仅实现知识内容的更新换代,增加了学生对现实意见的理解和把握,还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同时也增强了教学内容直接与行业接轨,进一步突出产、学、研的合理搭配与实践应用。通过该体系的正确引导与科学指导,为实现本专业学生的职业教育,减轻社会和学校的压力,进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宏伟目标。

四、以“介入式”教改模式为载体,进一步拓展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空间

面对劳动教养理论课程在大学生基础教学中的缺失,我们应该着眼于时代,着眼于大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大学生职业化培养,以“介入式”教学模式为载体,探索劳动教养基础理论教学新的方式和手段,实现专业化向职业化培养的过度。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针对性和有效性

劳动教养基础理论是人们对劳动教养基础理论的基本看法和理性认识,是先于行动的核心理论和哲学前提。观念创新关系到创新的成败。没有科学的劳动教养基础理论观念,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劳动教养基础理论创新,有了观念的创新才可能引起方法的变革。

教育工作不同于为完成某一任务、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而做的工作,它的工作对象是人,是学生,它重视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存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作为个体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终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社会人。因此,它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当然,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能限定在旧有的思维模式,它应该结合社会的发展,注重学生的思想变化。也就是说,在新的时期,大学生劳动教养基础理论工作理念应该突出全局性与阶段性结合的特点,把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作为劳动教养基础理论教学的最终追求目标。因此,劳动教养基础理论的教学要善于将社会的要求转化为教育对象的自我要求,并内化为教育对象的职业认知,外化为一系列职业标准的行为。

(二)构筑形式多样的教学互动平台

当代大学生开展劳动教养基础理论的学习,十分需要充分拓展其学习的载体,构筑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劳动教养基础理论学习平台,加强多方位的职业培育。

1、在开展劳动教养基础理论教学基础上,增加有关高校内大学生法律常识的宣传、普及。(1)多采用案例教学,以案说法,把理论和案例结合来,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以期收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另外,还应该充分运用和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聘请司法机关的行业专家来学校讲座,组织学生旁听,让学生受到生动、深刻的职业教育;(2)开展大学生的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的职业意识现状,探讨增强职业意识措施和开展职业教育的模式;在课余时间专业课教师应经常举行专业知识讲座,组织一些劳动教养法律方面的知识竞赛,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2、培养具有法制精神的劳动教养专业师资队伍。一方面要对原有的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加强劳动教养法律知识的更新和新的法制理念的培育,另一方面要充实劳动教养基础理论教师队伍,消除只有劳动教养专业的教师才最适合做劳动教养基础理论教学工作的观念,让更多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教师加入到劳动教养基础理论的教学中来,形成相互感染、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新格局,从而更好地为劳动教养基础理论的教学服务。

(三)以“介入式”教学为载体,提高理论教学的有效性

第2篇:劳动教育理论知识范文

【摘要】由于大学生劳动法律意识的现状和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各级各类院校都应开展对大学生的劳动法律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大学生毕业以后向社会人转换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就业后,普遍存在劳动权益保护的问题,但是很多大学生普遍表现为劳动法律意识不高,劳动法律知识缺乏,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后劳动权益被侵犯,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律教育应作为大学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也进行过一定的法律教育,但是由于在大学以前阶段,学生一般都是未成年人,因此学校法律教育的内容一般为治安管理处罚法、交通安全法、宪法、刑法和民法的相关内容,基本不涉及劳动法的任何内容,所以大学生在大学以前阶段的劳动法制意识是一个空白。虽然大学阶段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但对于劳动法的内容只在教材的第六章(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用很少的篇幅谈及了劳动法的原则、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和处理劳动纠纷的途径。就教材而言,涉及的内容很少,而且只是介绍了劳动法一些基本原则,只论述了很少的表面内容,学生很难系统了解劳动法的基本内容。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2010年做了修订,但没有增加新的《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内容,因此还是很难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达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劳动法律教育的目的。所以无论从大学生以前的法制教育和大学期间的法制教育,都缺失劳动法制教育。现实中很多大学生缺乏劳动法律的知识,主要表现为学生知道有劳动法,但对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内容知道的很少,如签订劳动合同注意的问题,在合同履行中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争议发生后如何处理等等问题,根本一无所知,表现了劳动法律意识的缺乏。在法律实践中涉及大学新毕业学生的劳动争议纠纷,主要表现为所签订的劳动合同,很多条款对自己不利,而毕业生根本没有通过补充条款加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知道如何提供有利于自己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仲裁请求;对劳动仲裁程序几乎一无所知,造成了自己的劳动权益不能得到仲裁的支持。从大学生劳动法制意识现状、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大学毕业生的劳动维权水平来看,各类高校都应开展劳动法律教育,这样可以保证大学生毕业后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同时也可以使大学生在兼职时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开展

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律教育,关键是如何开展的问题,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一)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律教育其主要内容应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一)、(二)、(三)为主要内容,重点是《劳动合同法》基本内容,因为《劳动合同法》基本包括了劳动法的内容,且是最新颁布的劳动法律,其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是为了学生毕业以后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二)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具体内容1.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主要介绍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是如何规定的,以及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约束力的要求,使学生明确哪些情形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哪些情形不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使学生知道提供劳动在什么时候学会用劳动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要说明学生兼职权益受到伤害时如何保护自己权益的问题,要向学生介绍雇佣合同、承揽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介绍关于人身损害赔偿请求的注意事项和个人权益保护问题。2.劳动合同订立的基本规定。在这一部分中,要详细介绍设计劳动合同订立的所有内容,使学生知道如何签订劳动合同,避免以后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主要包括劳动关系的确认问题、劳动关系双方的知情权、不得收取抵押金及扣押证件、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劳动合同的期限类型、劳动合同的必备内容及约定内容、关于试用期、劳动合同的无效与撤消问题。这一部分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对于上述每一个问题都必须结合具体法律规定进行讲述,对其中重要的问题要辅助案例加以分析,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以后能够在订立劳动合同时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为以后发生劳动争议埋下隐患。3.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在劳动合同履行与变更内容中,主要介绍用人单位全面合法履行劳动合同、加班工资支付、非法强迫劳动、同工同酬以及劳动合同的变更等问题。在这一部分要重点强调加班工资的支付问题,关于加班证据的保留应作为重点强调的内容,因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三)的要求,对于劳动者要求支付加班工资的要求,应由劳动者负举证责任,再有同工同酬在实际劳动争议纠纷中如何解决的问题等。4.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解除后涉及到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问题,因此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受迫性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以及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告知义务、合同终止的情形、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情形和经济补偿等问题。在这一部分中要重点强调关于经济补偿的问题,特别强调劳动者受迫性解除劳动合同也必须向单位主张经济补偿金和劳动者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的形式问题,避免劳动权益受到损害。5.劳动争议的处理。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属于劳动权益保护的司法救济程序,这一部分同劳动合同的订立一样重要,在该部分中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应向学生讲明如何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技巧,同时要强调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问题,避免因为劳动争议超过仲裁时效而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还要向学生介绍仲裁过程中如何主张权利和举证质证问题。(三)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安排对于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有两种途径。第一,是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对学生进行劳动法律教育,针对教材的不足,任课教师可以拓展劳动法律知识的讲解来提高学生的劳动法律意识,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在该课程中不可能深入讲解。第二,是在大学三年级的第二学期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开展劳动法律教育,因为学生在大学四年级就要开始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已经开始为就业做准备了,所以在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对学生开展劳动法律教育具有针对性,学生也急需劳动法律的知识。(四)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律教育,不同于其他的人文教育,应有针对性采用多种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专题讲座法。就是针对劳动法律知识的某一方面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座,以便加深学生对劳动法律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对劳动法律知识有结构性的理解。对于劳动法律知识可以分解为多个专题进行,这样使学生对劳动法律有系统结构性的理解和掌握。2.法条释义法。就是对劳动法律中的具体法条进行分析讲解,因为一般大学生都是非法律专业的学生,不可能对劳动法律中的法条有深刻的理解,同时有的劳动法条也确实存在着难以理解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劳动法律中的复杂容易引起歧义的法条加以讲解和分析,使学生深刻理解法条的意义,并学会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运用法条保护自己的劳动权益。3.案例分析法。就是通过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劳动法律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案例也使学生能够得到启示,懂得在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中遇到劳动争议如何处理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和本人在履行劳动合同时应注意的问题。案例分析法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劳动法律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劳动法律知识的积极性。4.热点问题讨论法。就是针对劳动合同法实施中普遍性和疑难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因为我国劳动立法的时间还很短,劳动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对劳动合同法实施中的热点问题和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这样加深学生对劳动法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劳动法律意识。

三、完善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建议

第3篇:劳动教育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 强化 职业劳动意识 教育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劳动,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富裕起来,因此要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端正劳动态度,对学生进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教育。”①这是我国教育理论特别强调的课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这个问题已引起社会和各类学校从教人员的关注。然而,在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相互交融的背景下,“劳动意识的培养”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也应与时俱进,并赋予其新的涵义:它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理性劳动、家务性劳动、公益性劳动意识的培养,而且是与未来职业活动相关联的职业劳动意识的强化教育。针对多年来人们尚未意识到的然而又客观存在的学生求学、学校教育忽略职业劳动目的性这一现实,强化职业劳动意识教育已刻不容缓。本文仅就中等职业教育层面略谈拙见,以期同仁共同关注和讨论。

一、 职业劳动意识缺失已成为求知学艺的严重障碍

多年来,“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口号不绝于耳,它的局限性在于误导学生为学习而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失去了职业劳动的目的性,相当多的学生只知道走进学校就是为了上学,却未必清楚上学的目的是为将来成为职业劳动者,职业劳动意识的缺失现象长期存在。论及职业劳动意识的缺失所造成的危害,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列出种种,诸如职业劳动意识空白导致人格扭曲;职业劳动意识淡漠导致职守不忠;职业劳动意识虚无导致资源浪费等等。然而,对于正在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中专生来说,职业劳动意识的缺失已成为他们求知学艺乃至智力发展的严重障碍。这不仅是因为“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②”,更因为他们职业劳动意识缺失而拒绝学会改变自然界的劳动技能所造成的。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自理性劳动意识极差,而潜意识中的好逸恶劳心理倾向,在失去职业劳动角色锁定的前提下,更是恶性膨胀。惧怕求知,拒绝学艺,逃避教育,陶醉于吃喝玩乐就成为被高中升入大学这班直通车的部分中专生的生活方式。这部分人既无职业目标设定,也无职业劳动角色认同,更无职业劳动者的追求。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难以自拔,其思想深处既无自食其力的观念,也不懂职业劳动是自己谋生存、求发展、创业绩的人生平台。因此,这部分学生缺乏受职业劳动规范及市场规则制约的责任意识,更无求知学艺的欲望和动力。可见,强化职业劳动意识教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职业劳动意识的健全需依赖政策舆论的科学导向

人文社会科学原理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了财富,劳动创造了生活,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③在我们这个崇尚劳动、赞美劳动的社会里,虽然舆论有偏于理想化的倾向,但仍遵循着科学的轨迹肯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人格尊严;虽然政策更倾向于现实,有时也与科学原理有些相悖。脑体倒挂的收入分配政策的逆转如今已走向了它的极端,在“劳者难获,获者未劳”的社会财富分配事实面前,相当一部分劳动者得到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损失,更有人格上的失落。

舆论导向与政策导向南辕北辙,致使有人指责倡导“劳动光荣”已成为事实上真诚的谎言和善意的欺骗。低收入的农民、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城市中的工人等劳动阶层与高收入阶层在劳动付出上存在的巨大反差,正在暗示着人们去寻求升官发财或投机赚钱等获取非劳动收入的捷径。同时也反映在正在求学的中专生的心理中。他们或恐惧将来成为职业劳动者,或热衷追求成为商业投机者。与高校学生非官即商的追求相比,他们在格调上低了许多,关键就在于他们都不想扮演职业活动中的劳动者角色。

对此,单纯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很好地达到目的,但学校教育绝不可因此半途而废。相信党和政府在关注劳动者群体时会调整相关政策,以改变他们的弱势地位,重振“工人阶级”雄风,重塑劳动者形象,重树劳动光荣的理念。

三、职业劳动意识的形成寄托于职业教育的强化训练

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践表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可谓任重道远。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们党就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④“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⑤上述教育方针不仅明确了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在于强调了受教育者在生产劳动中职业劳动能力的训练以及职业劳动意识的培养这一核心与灵魂之所在。时至今日,我们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有关劳动能力训练和劳动意识培养这一要旨上,尚与既定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强化此要旨的训练。

(一)从职业角色定位上强化职业劳动意识教育

刚刚步入中等职业学校的中专生,正处于职业劳动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要对他们不失时机地进行强化训练。第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在他们刚刚入学之后,就要结合相关专业进行职业目标设定,以便使他们尽快进入职业角色,让他们既具有在校生的身份,又具有职业人的身份,这种学生加学徒的双重角色,有利于他们尽快确立职业劳动意识。这种教学模式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广泛流行,并构成该国职教的一大特色。这种教学模式的确需要我们认真借鉴并作为教改的新课题。

具体操作中,职校要注意职业目标的设定及职业角色的定位,要贯穿于全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从学习到生活,从理论授课到实训操作,全方位营造职业角色的外部环境,以促使学生产生对自我职业身份的心理认同,形成良好的职业人行为习惯。

(二)从职业技能操练上强化职业劳动意识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的独特优势在于专业实训操作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专业实训操作是促进学生形成职业劳动意识的重要资源,必须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这是强化职业劳动意识的第二个重要环节。

要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专业实训操作这一形成职业劳动意识的重要资源,关键是不能把专业实训单纯地当作巩固知识并转化为技能的过程与方法,它同时更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形成与价值观念的塑造过程。因此,实训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渗透人文教育的内容,要求学生不仅要遵守技术规范,更要遵守岗位规范和劳动纪律,使他们真正感到上岗操作的实习生就是一名上岗任职的员工,潜移默化地认同自我的职业角色,以固化职业劳动意识。

(三)从职业劳动成果体验上强化职业劳动意识教育

欣赏劳动成果,注重业绩与功效是人们普遍的心理偏好,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这种心理偏好,是促进学生职业劳动意识形成的第三个重要环节。

学生在校期间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会形成相应的业绩成果,会在活动中深受激励。尤其是在学习活动、实训活动中,当编程课题的完成、某部件的装配成功、网络布局的开通、零件加工技术的达标,都会给学生带来无尽的欣喜。教师要努力发现并及时总结学生的成果,更要刻意把学生的这种情绪提升到职业劳动的高度,进行职业劳动意识教育,由此会加深他们体验职业劳动收获的喜悦,享受职业劳动的乐趣。学生在欣赏、享受之中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价值,更增强了对职业劳动的认同。

从职业劳动角色的定位,到职业劳动技能操作,再到职业劳动成果的体验,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封闭的职业劳动意识强化教育主干系统,其分支系统有待于在实际运作中进一步构建和完善。

综上所述,学校强化学生的职业劳动意识教育,实质是确定知识、技能与职业劳动三者关系,使学生求知、学艺的活动确定在相应的职业目标上,定位在相应职业角色并构建在职业劳动的平台上,使学生得到职业劳动意识的心理与技术上的支持,从而培养出有知识,有技能,适应劳动市场需求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更是中等职业教育面对市场需求的新挑战。

注释:

①李清雁,欧阳君主编.教育学:91.

②转引自章志光主编.心理学:400.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508.

④转引自黄济著.教育哲学:103-104.

⑤转引自黄济著.教育哲学:105.

参考文献:

[1]李清雁,欧阳君主编.教育学.吉林音像出版社,2000.

[2]章志光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第4篇:劳动教育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劳技课堂;综合素质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现出多元化、综合性,不但要求人才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劳技课程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通过劳技课可以掌握劳动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磨练自己的意志,接触不同的知识领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一、初中劳技课程的重要意义

劳技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要达到教学目标,就要求教师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完成劳技教学的任务。通过劳技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体现在思考问题具有深度,能够通过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和规律,思维的深刻性是思维活动的逻辑水平、抽象度,劳技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层次性、针对性,可以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发现活动的本质;劳技课程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包括概括迁移能力、结果的多样灵活、思路的变化、思维起点的灵活等,它反应了人能力和智力的迁移,劳技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比如对于一个问题提出的多种解决方法,就是一种培养思维灵活性的方法。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

1.锻炼坚强意志的形成

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现在的初中生一般娇生惯养,很少参加劳动,动手能力也比较差,遇到一点困难或是挫折就退缩,缺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这样即使是学习成绩再好也不会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优秀人才。劳技课经常会需要接触到金属或者木制的东西,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割破手指,而且需要长时间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意志,干一会就累了或者是一二次不成功就放弃,是没有办法完成劳技课的任务的,一开始这些没有吃过苦的学生一定会抱怨,打退堂鼓,但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坚持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后就可以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得来不易的成功。

2.训练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每个人的生活压力都非常的大,不管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学校里都有一些因各种压力没有处理好,而做出伤害他人和自己的事情发生,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处理各种外界因素对自己带来的压力。要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仅仅靠过硬的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心理素质如果太差就会被自己打败,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和身体正处在发育阶段,教师应该抓住好时机,训练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可以在劳技课上观察学生的表现,对于那些依赖性比较强,自理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往往自己无法完成任务,而且会表现出焦躁的情绪,所以教师要及时的开导学生,先设置比较容易的任务让学生完成,慢慢培养学生的自信,正确的看待劳动,客观的评价自己,使身心都能健康的发展。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劳技课不是简单的让学生完成手动劳动,更重要的是将思想品德教育和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现在的学生接触劳动的机会非常少,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文化课的学习和电脑、手机的游戏上,让学生逐渐淡忘了劳动的本质,劳技课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增强集体意识、组织性、纪律性和协作精神,认识到劳动的价值,从而克服自私自利、自由散漫、怕吃苦的缺点。

教师可以注意设置生动的课前导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鼓励学生,教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价值,热爱劳动、自愿劳动,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的观念,从现在的用劳动服务自己和他人做起,将来走向社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多元的思维方式

劳技课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去做,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开发自己的创造能力,用多元的思维构思完成任务的方法,并积极的实践。劳技课制作的作品都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作品整体的形状和尺寸不进行较大改变的情况下,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发散思维,提出有新意的构想,在得到教师的认可后,按照自己的设想动手完成制作,为将来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实践经验。

5.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

初中劳技课堂应坚持培养实用型人才,以实学、实效、实用的原则,在课堂上让学生多练习,将教材中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一些教师在劳技课堂上过于重视理论的讲解,给学生留出来实际操作的机会很少,这样极大的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背离了劳技课的教学目的。在理论讲解之后要让学生充足的训练自己的动手能力,教师讲解了理论知识,学生会记在脑子里,但是不通过实践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教师要重视实际动手能力。

6.注意其他学科的渗透

劳技的特征就是和多个学科都有交叉,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是相互渗透的,比如生物、化学、物理、地理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由点及面的将知识相互串联起来,将学到的知识整合到劳技课堂上,运用知识完成劳动,这样既锻炼了实践能力,又巩固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增强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结语

劳动是人最基本的技能,初中劳技教学的开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不仅能够培养初中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使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峰. 简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美育功能——兼论劳技教育的定位问题[J]. 中国教育学刊, 2011(04)

第5篇:劳动教育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国;劳动力质量;智力资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098-02

“21世纪什么最值钱?人才!”这句流行语揭示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素质是一个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我们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及人口素质的提高。人的素质集中体现在劳动力质量上。提高劳动力质量无疑是当今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智力资本理论为这项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智力资本理论概述

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提出智力资本的概念。1991年美国学者托马斯·斯图尔特在《智力资本:如何成为美国最有价值的资产》中提出,智力资本是一个企业、组织和国家富有的最有价值的资产。1997年斯图尔特进一步认为员工的技能和知识,顾客的忠诚以及公司的组织文化,制度和运作中所包含的集体知识,都体现着智力资本(刘炳英,2001)。

智力资本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本、智力资产和知识产权三个方面。其中,人力资本是另外两者的基础与载体。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曾指出,由于教育、保健、人口流动等投资所形成的人的能力的提高和生命周期的延长,亦是资本积累的一种形式,人力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从一个企业的角度讲,群体的技能,创造力和解决能力的提高都是通过个人才能提高来体现的,这种个人的才能构成了人力资本。它是企业创新和绩效持续提高的动力源泉,也是智力资本实现增值的基础。

智力资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的智慧,一是人的知识。智力劳动者在劳动时会运用自己的智慧与知识生产出使用价值。在智力资本理论中,智力劳动者所创造的使用价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创造力强;第二,智力劳动者的使用价值具有多重性、灵活性和可转换性特点;第三,使用价值递增: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供人消费,投入使用,逐步磨损,功能就会逐步降低。智力劳动者的使用价值则不同,它的使用过程同时是使用价值增值过程,消费过程同时是再生产过程。这也是“脑子越用越灵的道理”。就智力劳动者个体来说,寿命是有限的,但智力劳动成果可以通过各种中介手段进行传授、积累和继承,从而使智力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不断继承、扩大和延长。

总之,智力资本理论为我们提高劳动者素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这个理论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

二、中国劳动力质量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劳动力质量相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人口数量众多、劳动力质量总体水平不高、两极分化相对严重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人口政策重“量”不重“质”。在世界上,中国一向是而且现在仍然是名列首位的人口大国。中国人口达到今日的规模一是由于继承了历史的遗产,二是由于四十多年来较高的增长速度。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大力推行以“晚、稀、少”为中心的计划生育政策。直到1982年,中国把计划生育明确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可以看出,尽管中国的人口政策也提倡“优生优育”,但其更注重控制人口的数量,而非提高人口的质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素质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和教育水平的限制,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水平仍不高,尤其是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受教育程度很低,文化素质低下,更影响中国整体劳动力的质量。

2.劳动力结构不合理。产业与地域结构是劳动力结构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劳动力需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同时中西部是劳动力输出的主要来源地。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力。中国劳动力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与地域结构的不合理。中国劳动力需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劳动力需求相对低。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吸引了更多的资本,劳动力需求较高,东部就业人口占全中国的40.7%。中部和西部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需求更低。中部和西部就业人口分别占全国的31.2%和28.2%。中西部省区是劳动力输出的主要来源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区是主要吸收地。

3.劳动力素质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中国的劳动力素质在农村与城市间、不同地区间或在同一地区的贫富程度不同的家庭间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特点。(1)劳动力素质在城乡之间的差异。中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政策,这在中国城市,尤其是像北京、上海、广州的大城市,7~16岁的青少年基本都享受这一政策的优惠,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孩子家庭环境等限制,仍有不少学生中途辍学,无法完成义务教育的目标。城乡间人们受教育水平的差距直接导致文化素质的差异。(2)劳动力素质在地区之间的差异。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如沿海地区、东部地区,可以吸引到更多素质较高的劳动人群,那些拥有高学历或一技之长的劳动力,更愿意在经济发达地区安家立命、谋求发展,而不愿留在经济发展缓慢的中、西部地区,这就造成了地区间的“马太效应”——好的地区更好,差的地区更差的两极分化与不平衡发展。(3)劳动力素质在贫富家庭之间的差异。从家庭贫富差异程度来看,富裕的家庭生的孩子少,但其享受的教育条件好,父母注重对其的各方面培养,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较高;而相对家庭贫穷、文化素质较低的家庭大多信奉“多子多福”,反而倾向早育、多生,但孩子受教育程度低,综合素质较低,这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4.对劳动力的智力投资力度不够。劳动力的身体素质既有先天的基础,也有后天的锻炼和培养,而要提高劳动力的知识、技能和智力水平,需要依靠一定的培养与开发,这就必须对劳动者进行智力投资。国家、企业、个人都是对劳动力进行智力投资的主体。纵观中国智力投资的力度,国家和企业的投资力度显然是不足的。从国家投资看,中国用于卫生、教育等投入非常有限。根据人民网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与52个国家比较,中国的教育竞争力上升到国际的中等水平,但是中国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百分比,仍处于世界的较后位置。中国的教育投入的不足不仅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劳动人口素质的提高。从企业的角度看,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美国1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用于科技人员更新、拓宽及深化专业知识的经费每年增长25%(李通屏,2000)。而中国企业提供的人力资源培训投资呈现了极不平衡现象:技能水平和职位等级高的员工能获得大量的培训投资,处于企业生产和技术部门的一般员工获得的培训投资显著偏低;国有企业大量投资于员工的是一般性培训,不注重专用人才的培训,而外资企业则刚好相反;技术资本密集或者技术进步较快的企业比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更注重员工培训(姚先国,2005)。

三、智力资本理论对提高劳动力质量的启示

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有创造性的资源。因此,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以及整个国家的竞争实力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智力资本理论为中国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奠定了理论基础,它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政策先行,重视人口质量。影响人口质量的因素非常多,也很复杂,它和社会制度、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技术教育、医疗卫生、民族习惯、生态环境等直接相关。改善卫生条件、优生优育,增加智力投资,提高人口受教育水平,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途径,而国家推出的相关配套政策是保证人口质量的基础。因此,国家应调整、完善人口政策、医疗保障政策、教育政策等,切实推进人口质量的提升。

2.教育为本,加大智力投资。教育是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途径。在当今科技进步的时代,对具有特殊技能和高科技知识的专门人才,需求尤为迫切。专门技术人才和高科技人才出自于中等专业技术教育,特别是现代高等教育。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开放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市场,增加教育的供给,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供给,降低消费者对这一市场的准入条件。

3.实践为主,培养创新人才。加强社会实践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突破口。没有社会实践,就没有人类的发展,也就没有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生产实践是决定一切其他活动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实践。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首先从生产实践中来,并随着生产实践的扩大而逐步提高,认识最终又要回到实践,为生产实践和其他社会实践服务(朱乃肖,2009)。

参考文献:

[1] 刘炳英.知识资本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2] 朱乃肖.知识产权的价值基础——智力劳动价值论初探[J].财贸经济,2011,(9).

[3] 姚先国.企业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2):87-95.

第6篇:劳动教育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劳动教育 思想教育 创造因素 积极主动性

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校3—6年级安排了劳动课程,每周各年级一节,并根据大纲对各年级的不同要求,按年级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下面谈谈我在劳动课的教学中,所做的一些有益探索。

一、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中

在劳动课教学中,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劳动课以劳动实践为主,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把思想教育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实践性、教育性相统一。

因此,在教学中,我不仅向学生传授工艺技术,而且积极捕捉上述内容因素,尤其思想教育方面的因素,并将其有机地渗透到劳动课的教学中。例如,在教“剪喜字”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讨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剪字?你见到最多的剪字是什么字?“喜”多用于什么场合?因为有了上述讨论,所以学生们在剪字时极为认真、小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劳动课要选择一些尽可能做到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能亲手操作的知识进行教学。例如:五年级学到《种蕃茄》一课时,老师感到城市学生没见过怎样种蕃茄,并且老师也不熟识这方面的知识,讲起来抽象,有难度。于是老师们经过讨,这节课选择种大蒜的教学内容。老师们找来几个花盆,装上土,提来一桶水,准备一把蒜瓣放在讲坛上。课堂上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在松软的土壤里动手种蒜瓣,并告诉学生怎样施肥,怎样浇水,保持怎样的密度。接着让学生口述种大蒜的要领,最后让学生分组轮流动手种大蒜,又布置作业,回家在阳台上的花盆里,门前的花园中,菜哇上种大蒜。这样动手动口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到简单的劳动知识,也没有照搬课本的内容,而是结合本地实际,使学生真正掌握了一种劳动技能,完成了劳动课的教学任务。

三、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主动性

对学生来讲,新技能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技能训练课中,工具、材料、任务和要求都摆在学生面前,如何多快好省地进行加工,这里面蕴含着大量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若能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要比由教师直接教给学生怎么做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创新的答案,决不是唯一的,而是有一定的选择性和灵活性。比如,加固扫帚,圆形扫帚和扁形扫帚的捆绑,不能采用同一方法。

上这节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进行发散性思维,尽量多地提出扫帚的捆绑方法。学生们积极思索,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许多种方法,有的方法虽然很幼稚,但毕竟是他们自己思维的成果,他们很兴奋。然后,我再引导学生筛选经济、简单、可操作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捆绑,用实践来检验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最后,验收和评比,哪个捆得结实?方法是什么?此时学生发言踊跃。这节课,就加固方法而言,已大大超过教材规定的内容。

四、重视学生劳动成果,提高学生劳动兴趣和认真态度

以往,学生们认为劳动课是副课,应付一下,教师给个成绩就行了。因此,部分学生上劳动课很不认真,劳动成果也很不像样,更谈不上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因为学生们把劳动课当作一种练习课,其劳动成果也自然是练习品,没什么价值。改变这种现状,关键要让学生自己的劳动成果发挥作用。我在课后,总想法把学生的劳动成果利用起来。比如,用学生做的纸花纸链布置教室,用学生加固的扫帚打扫教室等等。学生看到自己劳动成果有了正式的作用,其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也注意了劳动成果的质量。

五、课内外联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课堂教学有其时空上的局限性,对有些内容,课上只能进行理论讲授,不能当堂实践,而家庭教育环境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它能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综合的自然的灵活的实际活动。充分利用家庭环境进行实践训练,可以弥补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和纯技术技能传授的不足,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例如,拣菜、淘米等教学内容,老师在课堂上只能进行操作过程的讲解、传授方法,具体的实践可以在家里进行。我和学生家长建立了联系,通过家长指导、督促学生进行操作、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有的学生竟从此养成了好习惯,成了家长的好帮手。

第7篇:劳动教育理论知识范文

反馈原本是物理学概念,自从引用到运动人体科学以来,对运动人体科学调节机制的阐释起到了较好作用。同时利用反馈原理进行教学,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研究显示,反馈教学在体育专业技术课教学中取得较好效果,如王宏的“反馈教学模式在散打教学中的构建与实证”的研究中表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反馈教学模式是教与学组合互动的辩证统一的系统模式,能有效提高教学水平,达到教学目标。结合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将反馈原理运用到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中也是可行的。第一,多运用阳性反馈。所谓阳性反馈是指通过一些正面的、鼓励性的语言或措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体育专业学生个性特点显示出更喜欢受到教师的关注。他们所从事的多是室外开放性活动,长期的运动训练造就了他们性格开朗、自信心强、乐于表现的特点,所以在理论课堂上表现活跃。实践证明,教师的关注对提高他们课堂学习兴奋性和积极性是有效的。因此,采用课堂提问是一种较好的被关注反馈方式,也是一种较好的督促学习、巩固知识的手段,提问中多给予学生阳性语言的肯定或者鼓励,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有较大帮助。另外,由于体育专业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理论课往往缺乏自信心,那么通过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课堂反应,及时进行思想教育与沟通,以及及时进行教学计划与内容调整,这些细节问题的反馈均有助于教学效果提高。第二,课后回忆复习法是一种较好的知识巩固反馈法。运动生理学这类理论课程专业性强难度大,课后必须及时复习才能有效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体育专业学生技术训练课负荷较大,生理上经常处于疲劳状态,因此建议他们躺着休息的时候或入睡前进行回忆反馈法进行理论知识复习,尽量将大脑存留的记忆痕迹再次浮现或勾勒出来,加深印象并记忆理解,这是一种主动的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第三,作业与测验也是一种典型的反馈,教师可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授课进度与授课内容;第四,改变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挂图、幻灯、模型等直观教具,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还可在必要的时候将教室设计到运动现场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如进行运动后的一些简单生理指标的测试与生理反应观察等,这些都是重要的反馈教学方式。

二、条件反射形成、消退理论与教学

联结派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的经验的过程,即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包括桑代克、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等。而条件反射形成需要一个非常关键的过程就是强化,没有强化,就没有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巩固。学生在理论课的学习中,要充分考虑到条件反射的原理。课后复习是一种强化,复习要求及时。根据生理学中的记忆规律,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大量研究表明,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最多,以后的遗忘时间可逐渐延长,直到形成长时记忆。课堂中学到的新知识,在大脑中当时会留下暂时性记忆痕迹,但是这种暂时性的痕迹很快会消退。懂得强化与消退理论以及识记规律将有助于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如课后及时复习或阶段性复习有助于形成深刻的记忆痕迹,课前复习、课堂提问、测试练习等均有助于知识的强化与记忆巩固。同时,一个星期理论课程的安排最好一周两次,间隔时间一至三天。只有科学地安排知识信息量和间隔,才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三、动态平衡理论与教学

人体内环境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如果这个动态平衡遭到破坏,机体就会发生紊乱,出现障碍或者疾病。动态平衡理论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同样适用。学习是一个过程,不是一种结果,也就是说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批量地、间断地向大脑输入信息,在大脑一次次达到平衡或饱和并经历间隔“消化”后再行输入,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点的过程,即知识不是一次性学成的,需要一个付出的过程,逐渐实现知识从量变到质变、从原始知识到创新知识的过程。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运动负荷比其他专业学生大,理论课堂往往表现为疲劳、大脑皮层兴奋性低,如果按照传统的满堂灌或者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注定不理想。根据动态平衡理论和大脑的疲劳机制,教学的艺术应做到“少量多餐、灵活多样”,即将知识点重点归类,将难点一个一个地击破,不能只顾完成教学任务而“满堂灌”,从而违背认知负荷理论。因此,课堂中应多采用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使课堂氛围轻松与紧张交替,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饥饿理论”与教学

适用于大型比赛和运动训练的“糖填充”方法实际运用的是超量恢复原理,其方法首先是尽可能消耗机体储存的糖原,达到机体“糖饥饿”状态,消耗越彻底,那么超量恢复越显著。这个原理也可应用于指导教学过程。高校目前很多课程学时少、内容多,如运动生理学很多学校从过去一百多学时缩减到目前的几十学时,教师往往就只能采用灌输式“、填鸭式”传统教学方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追赶教学进度。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将知识或结果一次全盘脱出,使学生一次性被动“吃得过饱”而“厌食”,没有主动学习或思考的时间或空间而失去理论学习兴趣。教师“满堂灌”是一种典型的“教”与“学”相分离的现象,不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是一种缺少人性化的教学。“饥饿理论”提示,大学教学应采用引导式或启发式教学将问题抛出,在课堂中让学生心理发生变化,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和思考过程上,以学生自学、主动参与讨论为主,对知识的兴趣度始终保持“饥饿”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大脑半球功能分区和交互抑制原理与教学

大脑皮层多数有比较明确的功能定位,如智力区分布在前额部位,运动区分布于中央前回,大脑工作时兴奋区与非兴奋区是相互抑制的关系。根据这个原理,变换工作方式或者变换工作部位的方法属于积极性休息方式,尤其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进行变换,可以有效促进疲劳的恢复。但对于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来讲,课程学习任务重,身体负荷与脑力负荷强度都较大,对于脑力疲劳后变换成体力运动教学效果较好,但是反过来体力疲劳后变换成脑力学习效果就非常差,这个矛盾对体育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提出了挑战。从疲劳恢复角度出发,解决这个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睡眠,只有保障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学生身心疲劳的双重恢复。因此,规律的生活方式与作息制度是身心和谐与良好教学效果的保障。

第8篇:劳动教育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策略

[作者简介]吕鹏(1979- ),男,山东莱州人,青岛理工大学学生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王振(1978- ),男,山东泰安人,青岛理工大学经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学。(山东 青岛 26603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052-02

随着“90后”相继踏入大学校门,他们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他们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信仰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方面的特点与变化趋势,对于探索研究适合“90后”大学生的教育规律,积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指导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及主要问题

近年来,“90后”群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众多研究成果表明,当代大学生主流是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他们有着很强的独立自主意识、社会参与意识与创新求变意识,个别“90后”的过激行为不能代表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常态。但是,这一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共有负面特征,尤其是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正是当代大学生某些不良趋势的根源,日益演变成社会群体性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1.思想观念。第一,自我意识强。当代大学生与“前辈”相比,不管是群体还是个体,都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有主见,自信心强,习惯从自我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要求得到更多关注,获得更多自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是围绕他们,这使得他们在处理问题时不习惯考虑利他、竞争等因素,导致他们的自我中心感过强,缺乏换位思考意识;二是当代大学生的父母多为“”中出生的一代人,他们深受利己主义等非传统观念影响,间接将这些观念灌输给了子女;三是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深受西方文化思潮影响,尤其是通过电影、网络等媒体宣扬,“天赋人权”等思想在他们的头脑中得到不断强化,甚至异化。

第二,组织观念淡薄。各种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喜欢人际社交生活,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一套自己的社交原则,通常按照共同的爱好、兴趣,甚至利益,划分成不同的社交圈。在社交圈中,他们坦诚,相互帮助,合作互利。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小群体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组织”,组成群体并不说明个体间情感、价值观念甚至信仰的趋同,现实利益才是维系小群体相对稳定发展的基础。强调个体体验的他们,表现出对集体意识与组织观念的明显淡漠。

第三,责任感较差。由于缺乏生活历练与处世经验,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与实际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处理棘手问题时,容易出现本能推卸责任的行为。同时,由于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他们在面对他人的批评和指责时,更多的是寻找外部原因和客观原因,忽视主观原因,不敢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如果客观规范未加限制,集体责任感很难对他们形成有效的约束。

第四,理想信仰缺失。信仰危机是一个社会问题,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有影响,大学生也不能“独善其身”。在当前这样一个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新旧思想的碰撞、价值观念的冲突、多元文化的渗透都使道德观念、人格发展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对信仰感到茫然。市场经济的法则、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资源有限性的深刻体验等加剧了他们的信仰危机。

2.行为模式。第一,崇尚“非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是近年来从日本和韩国引进,主要是由国内“90后”年轻人发展形成的,明显有别于传统“主流”文化的极端文化的统称,主要表现为张扬个性、展现自我。应该看到,当代大学生崇尚“非主流”文化的根源在于他们内心孤独,期望被关注。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期望张扬个性,本无可厚非,但是个体过分追求另类、标新立异的行为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非主流”化趋势,以及在媒体妖魔化后不少学生仍然盲从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第二,实用主义影响深远。讲求实效是当代大学生的显著特征之一。他们更加理性、务实,摒弃脱离实际的空谈,拒绝形式主义,更加开放、淡定。面对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的巨大就业压力,他们的择业观念更加实际、灵活;面对异常激烈的职场竞争,他们的心态更加淡定。但同时,他们耳濡目染,接触到一些社会现象,带有功利心理,认为结果比过程重要,甚至为了结果可以不择手段。受社会环境、就业压力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认为在学生会任职、入党比学习重要,入党就是为以后找份好工作打基础。

第三,认知与行为矛盾。当代大学生崇尚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较强,知识结构更加复杂多样。他们能够明辨是非,对善恶、是非、美丑有着清楚的认识,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和大局观。在涉及国家或集体方面,他们具备基本的公民意识,重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但同时,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目的更趋于功利性,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趋利避害,认知与行为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

第四,享乐主义倾向显著。当代大学生视野开阔,开放意识强,但也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他们能够以现代化、全球化的眼光观察世界,勇于吸收西方现代文化,但又对西方思潮缺乏分析辨别能力。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传统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减弱,现代甚至后现代因素的影响持续增强。伴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兴起,发短信、打电话、MSN、QQ、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网游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他们热衷于带有显著娱乐化倾向的网络生活,更注重物质享受,消费方式也与父辈不同,缺乏节约资源和艰苦奋斗的观念。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事关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成功与否。面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及时调整,丰富内涵,创新方式,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1.坚持创新传统教育方式,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获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技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实现终身主动学习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使受教育者获得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公约、守则,掌握自我激励学习的基本技能及相关基础知识。从这个角度讲,受教育者都需要被输入基本的道德、技能、知识。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重复”是记忆的核心手段,通过视觉或者听觉不断重复特定信息,即使特定信息是掺杂在视觉或听觉中的次要信息,也可以使人记忆深刻。系统持续地进行“灌输”,可以对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以重复宣讲为主,要求受教育者背诵记忆的传统“灌输”教育,在知识传播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吸取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创新教育方式,强化“灌输”效果。多年来,“灌输”教育在国内存在较大争议,这主要因为:传统“灌输”教育形式僵化、内容教条、手段单一,忽视了学生这一教育主体的需求,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媒体更对传统“灌输”教育的妖魔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部分家长对“灌输”教育全盘否定,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学生通过叛逆的方式否定“灌输”教育。同时,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当代师生关系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教师约束学生的能力弱化,无法保证“灌输”教育的效果。

可见,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应该创新传统教育方式。一方面,在提高“灌输”教育的“质”上下功夫,在传统“灌输”教育基础上,加强理论革新,围绕当代大学生关心的内容展开系统的理论阐述,使学生产生兴趣并乐于接受。同时,借助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创新“灌输”手段,润物无声,使学生易于接受。另一方面,在加强“灌输”教育的“量”上做文章,通过课堂、书本、讲座、视频、考试等多种形式,重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及时政热点,逐步尝试提高“灌输”的“量”,不断重复强化“灌输”效果。

2.坚持巩固“两课”教育,利用热点时政教育引导。“两课”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宝,应该长期坚持,不断巩固。“两课” 旨在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当前高校的“两课”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内容陈旧,形式呆板,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缺乏对学生的有效约束机制,难以保证学习效果;部分教师的素质不高,技能有待提升,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不能灵活多样地讲授理论知识和实施教学;不少学生应付“两课”学习,不重视相关理论,更谈不上理解相关理论与方法。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教师、学生、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教师角度看,要找准切入点,发掘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点并加以利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根据当代大学生热衷网络生活、关心热点事件、社会参与意识强的特点,学校可以通过聘请专家讲座、集体教研备课,针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研究,使用相关教学理论进行阐释与透析,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在学生中展开讨论,在交互式的问答中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点。

3.坚持加强劳动教育,夯实体验认知基础。当代大学生的父辈竭尽所能地提供各种服务,使孩子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带来的便利生活,使他们远离各种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这一现象不仅出现在城市或女大学生身上,在我国广大农村以及男大学生身上也很普遍。我国历来十分重视高校的劳动教育,具有将生产劳动与高等教育相结合、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但近年来,高校的劳动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严重脱节,生产实习被某些实习课程取代,军训时间缩短、强度减弱,勤工助学仅面向少数家庭困难学生,社会公益劳动形式大于内容等现象层出不穷。缺乏深刻的劳动体验,缺少与劳动者共同的认知感受,是造成部分当代大学生丧失理想信念、道德水平滑坡、功利化行为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马克思曾经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的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个人的唯一途径。邓小平同志说:“劳动也是教学,是政治思想课。”劳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只有通过在实际环境中,参与一定时间和强度的具体劳动,才能使他们得到若干直观感受,并深刻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从而从根本上扭转他们轻视劳动的倾向,达到其他手段所不能实现的教育效果。劳动教育的经常化和制度化,是使当代大学生形成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获得劳动技能、培养优秀品质,从而达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卢浩浩,周子葳,张琳.90后大学生调查:个性独立 思想早熟 自信张扬[N].杨子晚报,2008-08-27.

[2]谭浩,吴晶,赵超.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回眸[N].人民日报,2010-05-29.

[3]魏山金,贾素宁.“90后”青少年道德人格的现状与省思[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4).

第9篇:劳动教育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 劳动技术教育 素质教育 技能训练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说得很具体:“实施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里将生产劳动提到了教育的社会本质高度,而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一个重要素质则用一个“和”字提高到了与德、智、体、美四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认为中学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劳动教育,换言之,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不全面的教育就谈不上素质教育,两者是有机的结合体。

一、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1.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德育教育。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世界现是在人与人交往中,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美德;通过劳动课的活动能使学生养成爱护设施,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同时能改变学生懒惰的习惯和轻视体力劳动的观念;通过劳动课的教学,还能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关心集体的优良品质。

2.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过程是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领悟到掌握,这就是一个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转换和运用过程,这便是素质教育。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边做边学,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双手灵巧,热爱劳动的学生,一般都具有比较清晰的思维。手脑结合,脑教导手,手又发展和训练脑,使人心灵手巧,学生的技能越高,他就越聪明。

3.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美育。美学家认为:“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笔者看来学校里也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劳动教育可以成为一块艺术教育的小天地。因为劳动课所从事的创造不仅要求运用科学的知识去创造,而且要求运用美学的知识去创造。学生创造出来的作品,不仅有技术规格的要求,而且有结构、造型、色彩等审美工艺的规格要求,这就必然使学生从中获得审美能力的发展。可以开辟一个劳技作品展览室,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作品参展,学生们各显神通,用麦秆、纸、木头、石头、可乐瓶、泡沫塑料做材料,制作各种物件,从中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中学生是民族的未来,为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在目前的情况下,必须帮助他们从对父母和教师的依赖中解脱出来。教师要重视对他们进行劳动教育,注重平时的劳动实践,逐步培养他们的劳动能力。

二、转变观念,摆正劳动技术课的位置

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克服轻视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把上好劳动技术课提高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来认识。李岚清同志曾经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发展教育要坚决扭转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办学模式,走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办学路子……不论是九年教育,还是六年教育,都要在学好文化知识、养成良好道德行为及文明习惯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职业技能和实用科学知识的内容。这样,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用其所学技能和知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要真正把劳动技术课摆到应有的位置上去,按照中学课程设置计划和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足课时;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劳动技术教育,逐步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规范化和系列化。

三、加强劳动技术课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素质

1.营造氛围使学生喜欢劳动技术课。教师对于劳动技术课的首要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导”,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乐于劳动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如情境法,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情境,如把自己当作环境卫生的保卫者、班级的美容师,把枯燥的卫生打扫变得富有人情味,学生干起来也特别积极;也可运用尝试发现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教师不论用那种方法,都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教师要摆正位置,甘当配角。配角并不等同于消极参与。教师应适时地参与学生讨论,并使学生忘却师生界限,消除学生的被驱使感。

②教师要包容学生的失败。劳动课实践操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尝试创造的过程,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正视失败,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畏首畏尾,封闭自卑,不敢尝试。

2.加强引导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重视劳动。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感性认识入手,使他们从生活实践中了解劳动的意义。带领学生参观农村、工厂,了解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使他们懂得身上穿的衣服、每天吃的粮食都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同时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开展班队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我们有机会能为大家服务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3.教给劳动方法,使他们学会劳动。在教学中借助生活劳动教材,依据中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并根据课文进行讲解,学生参看课文图示,用课本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学会劳动技能。同时结合学校的劳动实际,教给学生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方法。如入校第一次大扫除,教给学生怎样扫地、排课桌等,既美化教室的环境,又学会打扫方法。教学生劳动,家庭的作用不能忽视,因此要发动家长,每逢节假日教孩子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可组织学生向家长学一样劳动本领,开展“我学会了……”的活动,扩大学生的劳动范围。

4.重视评价,巩固教学效果,让他们自觉劳动。在劳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劳动热情,自觉端正劳动态度,是取得良好的劳动效果的重要保证。

①学生自评。在劳动中,要求学生随时检查自己做到了没有,做得对不对,与要求有多大差距,随时做到自我调整。

②学生互评。学生相互间的启发帮助,比教师一个人面对四十几个学生考虑得更周到、细致。

③家长参与评价。对于生活自理方面的劳动,学生在家的实践由家长给予评价。

④教师评价。在上述的基础上,再由教师对学生作全面的评价,重点放在总结经验,明确下一步的努力目标上。

可以相信,不断加强劳动教育,坚持学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开展有益的劳动竞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技能,而且定能培养出一代有知识爱劳动的高素质学生。

参考文献:

[1]蒋志峰.从人脑功能发展看劳动技术教育.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