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教育课程概念范文

劳动教育课程概念精选(九篇)

劳动教育课程概念

第1篇:劳动教育课程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度教育;麦当劳化;合理化

中图分类号:C9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5—0107—03

麦当劳化是描述现代社会的一个概念工具。乔治·里茨尔在其《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的研究》中首次提出“麦当劳化”这一概念。麦当劳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其触角不断在更宽层面、更深程度上向社会各个领域延伸。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等教育也正被越来越深地打上现代工业社会的烙印,麦当劳式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程序化越来越多地渗透进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麦当劳化趋势。与国外高等教育麦当劳化的趋势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还呈现出“自我麦当劳化”的特征。①这是由于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教育行政化无所不在,行政权力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高校的运作。本文将使用“麦当劳化”这一概念,来探讨与认识高等教育发展理性化中的非理性特征,揭示高等教育麦当劳化发生的深层基础,进而提出超越麦当劳化的具体对策。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麦当劳化趋势的表征社会麦当劳化观点的提出者里茨尔指出:“麦当劳取得成功是因为它为消费者、工人以及经理人员提供了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控制。”②后来学者在使用麦当劳化这一概念时,一般采用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这四个维度。在我国,有学者认为高校评价和排名给管理者带来巨大压力,而采用麦当劳化的管理特性,即高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可以很快见成效,所以管理者自觉或不自觉都在努力追求麦当劳化的管理方式,从而在高校管理中出现了麦当劳化现象。③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高校管理中,而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在整体上也呈现出一种麦当劳化的趋势。

第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坚持效率至上的取向。效率在麦当劳中是用最适当的方法来满足顾客需求,包括时间、空间以及人员管理。受到追求高效率经营理念的影响,高等教育机构倾向于创造一种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采用快速而有效率的方式处理问题。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当前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已收集各级各类精品课程24717门。作为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使得所有学生都可以接受高质量的教学,提高了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率。对于高校教师而言,他们也可以便捷地从网上获取授课所需的资源,教学活动成为一种高效率的生产过程。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高校合并以及扩大规模也成为追求效率的一种方式,许多高校招生规模急剧增长,甚至一些高校以类似麦当劳连锁的形式开办分校,高校资源达到最大效率的利用。

第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强调可计算性特征。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日益强调可量化指标。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程的标准课时数,而很少注意到课程的讲授是否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是否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在人员聘用和职称评定过程中,优先考虑那些成果丰硕的教师。在评估教学质量中,

收稿日期:2012—08—23

作者简介:别荣海,男,郑州大学副校长,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郑州450001)。

教育主管部门也采取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如在教育部颁发的《评估指标体系》中,有一级指标7项和特色项目1项、18项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对于高校本科教学中的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以及特色项目等方面,分数成为衡量高校教学的重要标准。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大学排行榜也是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并以分数的形式呈现高校的教育发展状况。

第三,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可预测性特征。可预测性的前提是事先制定标准,任何人都在标准化过程中遵守这些标准,以相同的方式完成工作。教育领域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地方,由于创造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而也最少可预测性。然而,教育领域目前也呈现出大量的可预测性内容。一些高校在运转中形成了科层化体系,强调纪律、秩序、持续性地运作。在这个领域中人员活动必须依据事先的规定进行,包括师生之间互动、事务处理、工作进度安排等,都具备适度的可预测性。大多数高校在课程表上提供类似的课程,依据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活动。教师通常是从数目有限的书目中挑选教科书,从而使可预测的课本导致可预测的课程。在教学评估与大学排行榜中,由于评价指标事先已明确规定达到什么标准即可评优秀、良好,如果学校想要获得优秀的级别,就必须完成一系列的硬指标,如科研经费、项目获奖、精品课程数量等等。高校往往把这些指标分到各个下属院系,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严格考核,这样也就形成可预测的结果。

第2篇:劳动教育课程概念范文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以计算机为媒介,通过计算机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可以优化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应是充分利用当代认知心理学原理,使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考察与传播效率,增强教学的积极性、生动性和创造性。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了这点,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其表现如下:

1、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授课,能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有趣,增强了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可信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国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而思想政治课教材中存在大量的概念、原理,这些概念、原理很抽象,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去讲解便很枯燥。同时,有许多概念、原理,由于学生对其缺乏感性知识,也使得教师的讲解在学生心目中缺乏可信度,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利用图形、图像、声音、三维动画技术等综合手段,以大量视听信息、高科技表现手段来冲击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加上虚拟现实技术,将抽象问题形象化,把枯燥的文字叙述变得生动有趣,使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采、形象生动,从而增强了教师讲解的可信度。如初二年级的《法律常识》中有大量的概念和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条文学生学起来很枯燥,我们可以通过图像或动画模拟法庭的审案过程,动态地演示要求学生掌握的条文和概念,并利用课件的互动性让学生参与审案过程,这样即达到授课的目的,又使得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2、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授课能跨越历史时空,浓缩教材精华,扩大教学容量。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知识面广、综合性强。从涉及的学科看,文理兼有;从游历的空间看,遍及全球;从延展的时间看,更是历时上下几千年。尤其是历史知识,几乎在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各个部分中均有渗透,这部分内容前溯远古,后至现今,信息容量很大。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详讲,教时不够;如果不讲或者过于略讲,又会影响教材的系统性、完整性,甚至会妨碍学生对后续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而多媒体课件则可以浓缩教材精华,再现典型历史场景,使学生在几分钟内能跨越几千年的历史时空,纵横跋涉于广袤的多种学科领域,从而有效扩大了教学容量。如初三年级第一课第一节“生产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这一知识点,教师如果用传统的语言阐述去讲解“惟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生产劳动,才是区分人和动物的根本标志”,势必相当困难。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对比展示黑猩猩用木棍“钓”洞里的白蚁与原始人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进行加工的生动画面,让学生自然得出结论:真正的人类劳动是生产劳动。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这是人和动物的本质的区别。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扩大了教学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授课有利于变难为易,删繁为简,突出教材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准确合理地处理教材,安排教法,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其中重要一点,便是如何将教材重点、难点突破,以达到让学生理解、掌握的目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便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可将抽象复杂的理论形象地表现出来,解决教材重点、难点。思想政治教材中不仅包含许多历史知识,而且还有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由于受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能力的限制,这些知识往往成了教学的难点。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我们化难为易,删繁为简。如:初三年级第二课“资本主义民主的特点”一框题中有个教学难点: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资产阶级享有的民主,是少数人的狭隘的民主。这一论断学生很容易背熟,但要真正理解它,却较难。在这里,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形象,直观地表明,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国家的政党,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集团,无论哪个政党上台,他们在维护资产阶级统治、镇压劳动人民反抗上,是没有任何分歧的。

4、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优化学生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

(1)多媒体教学课件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刺激,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在思想政治课中,有许多概念、原理需要学生理解、记忆。数量过多,使学生难于记忆;似是而非的概念又使学生难于清楚地辨析。多媒体课件声、图结合,将学生的眼、耳、手、脑等感觉器官均充分调动起来,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同时,多媒体课件可以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各个知识点,从局部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再到全局综合,便于学生形成一个缜密的知识网络结构,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容易记忆、理解、掌握。

(2)多媒体课件大容量的信息传输,适时的教师点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学生如果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就难以对事物和问题形成理性认识。思想政治课传统授课方法的不足,便是无法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认识,而多媒体课件则因为它的内容浓缩、容量极大,因而在使用的过程中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在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后,教师适时地加以讲解点拨,可以促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了解事物现象到认识事物本质,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第3篇:劳动教育课程概念范文

    一、备课坚持四要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的基础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教育的前提。可见精心备课十分重要。为此必须坚持四要。

    1.要条理化、系统化、具体化

    条理化、系统化、具体化是备课的基本要求。

    条理化就是把书本上的概念、原理以及原理的要求和论述过程,简要疏理成纲目,写成要点,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要点,抓住关键。如讲“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这一框题时,就把它疏理成三条纲目。一是主次矛盾的含义,(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二是主次矛盾之间相互关系,(必须明确的问题)三是主次矛盾相互关系原理的要求。(本框学习后所受到的启示)这样学生听了就知道这一堂课那些内容是应该掌握的,那些要求是应该明确的,那些道理使自己受到教育。从而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一堂课所学习的内容。

    系统化就是按照知识的结构、内在的逻辑,各章节之间联系,系统的排列组合在一起,使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不至于产生混乱。如在小结“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这一课,就把它排列组合成为五条重要原理及方法论的内容。(如: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的原理和方法论的内容,……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的内容。)和十三个要掌握的重要概念,(如:矛盾……重点论。)以及要搞清楚的四对关系,(如:“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这样就能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习的重要概念,重要原理的内容以及通过本单元学习应该受到什么教育和启示一目了然,进而使学生在整体上把握住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和内在联系,做到融汇贯通。

    具体化就是把教材中抽象的理论知识或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简明便于记忆贴近现实的具体形象或形态。如,讲商品概念时,就要抓住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必须用来交换才是商品两句关键语,然后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不是劳动产品,它就不是商品。只有坚持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才能得出商品有价值这个基本属性。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虽然是劳动产品,但如果用来自己消费,它就不是商品。只有用于出售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最后引申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的概念。这样,就能使学生把抽象的概念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得到启发,易于理解,易于掌握,易于记忆。

    2.要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是备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重点是指一堂课,一个单元,一个章节通过教学,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难点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抽象概念,容易混淆的知识和内在的逻辑联系以及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突出重点就是要在课前加大备课力度,课堂加大授课力度,课后加大练习力度。使学生明确重点,理解重点,掌握重点。化解难点就是要把理论知识与具体事例联系起来,做到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使学生由抽象思维到具体感知。

    3.要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联系实际就是要用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去说明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学生的实际,解决学生理论知识与思想认识相统一、相一致的问题,从而解除学生的疑惑,提高他们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要渗透思想教育

    渗透思想教育是政治课的主要任务之一。要充分利用政治课的优势,根据不同年级的教材,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等的教育。要明确政治课不仅要使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政治、经济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打下坚实的基矗所以,政治课要渗透思想教育是政治课的特点和地位所决定的。

    二、讲课用好四法

    讲好课是向课堂要效益,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因此搞好政治课教学,讲好课十分重要,而用好四法是讲好课的基本方法。

    1.分解法

    政治课讲好概念、原理,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因为政治课的概念往往高度概括和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用分解法讲授概念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授哲学物质概念时,就把它分解成:一是把握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二是了解这个客观实在性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而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三是明确这个客观实在性又是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是可知的。这样,学生一听就能理解和接受、掌握这一抽象的哲学概念的内涵。并易于记忆,不用死记硬背。

    2.浓缩法

    浓缩通常是对教材中讲的作用、意义这类条文式的内容进行提炼。如,讲授我国经济特区作用时就可浓缩成三句话:即,将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浓缩为“窗口的作用”。将劳动体制、企业管理体制、金融体制、工资制、干部制度以及股份制、股票市尝土地有偿转让等改革试验,浓缩为“改革试验的作用”。将有利于稳定港、澳、台和“一国两制”构想的最终实现浓缩为“稳定和促进祖国统一的作用”。这样学生就能从三个浓缩的短句中去掌握和记忆我国办经济特区的意义。

    3.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把跨框题的相近知识或概念放在一块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使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联结起来进行思考,做到融汇贯通。如单元小结“从商品谈起”一课时,把价值、交换价值、价格几个概念排列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然后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疏理成条目。这样学生学了以后就能把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正确把握知识间的有机的、内在的联系。

    4.归纳法

    归纳法就是在单元、章节复习时,把内容相近或相同类型的知识归纳成板块,理清章节知识的线索。如,讲授“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一课小结时,就把事物的联系观、发展观;事物发展的内因、外因;事物的发展状态、途径,三个分支块归纳成一个大的知识板块。即,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发展的;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事物的变化发展要经过量变达到质变。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因此,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这样,学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这一课所学的知识。

    三、课后抓好四练

    练习是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之间的桥梁,知识在练习中巩固、提高,能力在练习中形成、体现。因此,抓好课后练习是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必须注重抓好。

    1.口头练习

    口头练习一般是在课前或课后进行。课前主要是起承上启下,复习旧课,引出新课的作用。课后主要是讲完新课后提出问题,学生解答,让学生熟悉、消化一堂课的知识,达到活跃课堂,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之目的。

    2.单课练习

    单课练习,就是以一堂课或一个框题为单元的基础训练,着重放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及运用上,使课本中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得到训练和落实。

    3.单元练习

    单元练习,就是把一个单元的知识组合在一起的中档练习。这种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把单元之间的知识系统地有机地联系起来。得到巩固。

    4.综合练习

第4篇:劳动教育课程概念范文

关键词:地球科学概论;素质教育;地学思维模式;启蒙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208-02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以及全球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来人口迅速膨胀,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不断加大,巨灾发生频率和造成的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

联合国机构“国际减灾战略”2010年1月在日内瓦全球自然灾害最新统计报告指出,1990―1999年,全球平均每年发生258起自然灾害,平均每年造成4.3万人死亡。2000―2009年,全球共发生3852起自然灾害,直接导致超过78万人死亡,近20亿人受到影响,经济损失高达9600亿美元。其中,亚洲遭受自然灾害的打击最严重,死伤人数约占全球总数的85%。正因如此,地球科学知识已成为当代教育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综合性大学开始尝试对所有理工专业或与地学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开设《地球科学概论》或《普通地质学》课程,将地球科学知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用意在于激励每位新世纪的学子认识地球、了解地球,珍惜自然资源、爱护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笔者在高校从事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深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比较重。现就《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中教学的注意事项谈点体会,供地学界同仁讨论。

一、《地球科学概论》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

早期的老教授(万天丰,2006)就已经谈到了地球科学概论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在讲授的时候要更多的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科学管理和保护地球系统(包括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为什么现在会有高频率的厄尔尼诺现象、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呢?这些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平常的生活影响了地球的环境。因此通过这门课的教与学的过程,使刚进校大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地球、善待地球。“90后”的大学生生活在不缺衣、不少食的时代,对于节约自然资源、环保、低碳生活意识不到,而有的是相互的攀比,奢侈浪费。如何帮助这一代学生提高综合素质,需要我们更多的在上地球科学概论中加强引导,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贯穿的思想。

二、《地球科学概论》担负着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地球科学概论》作为高校地学类学生接触到的最早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启蒙教育课程,而不是分支学科,地球科学概论仅仅是地质学的一个大“绪论”,是帮助学生从外行走向内行的第一步。其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的基本知识、内、外动力作用、地质学的发展与演化等(汪新文,1999),涉及地学的方方面面,学科多、涵盖面广,是将学生引入地学专业殿堂的奠基课程。启蒙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对专业方向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性学习的自主性,成为代课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

第一,活跃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先设悬念,学生一起讨论形成原因,然后讲解;增加互动性,挖掘学生的想象力。

第二,以故事的形式讲科学道理,将一些科普知识贯穿在里面,讲一些地质现象,如飞来峰怎么回事?玄武岩的柱状节理,魔鬼城和月牙泉等一些旅游景观石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索世界的能力。

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放映一些光盘、录像。例如,讲外动力地质作用时,让同学们观看地下溶洞、石林、浩瀚的海洋和冰川;讲内动力地质作用时,让同学们观看火山、地震;讲地质灾害时,就放映滑坡和泥石流;讲到环境地质时,就放映桂林山水,让同学们去领略桂林山水的神韵,认识桂林山水的灵山秀水。通过影像,让同学们懂得环保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以实践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利用校外实践安排学生认识学校周边的地层剖面,在现场教学岩性识别、层理构造、断层、节理识别和岩层产状测量方法。这种实践教学无疑加深了理论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以后的地质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地球科学概论》以培养学生地学思维能力为主

地球科学概论或普通地质学既然是一门课程,总要讲授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其主要内容是讲授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全面介绍地球知识;研究地球的动力类型和来源、各种动力如何驱使地球不断运动以及运动的过程和产物;研究各种动力改造地表以及物质循环规律等。这就需要培养他们观察问题的能力,怎么认识地球,怎么来思考地质现象。首先,地球科学系统思维方式认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必须从系统和整合的观点出发,研究地球大系统及其子系统,即地球整体及其各圈层内部以及圈层之间的运动变化的全过程、形成机制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趋势。其次,地球科学系统思维方式认为,地球是一个演化系统,它时时发生着各种类型的相互作用,从而表现出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实际上,地质历史是一个渐变与突变的相互交替、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第三,地球科学系统思维方式认为,地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白屯,2001)。地球系统自从诞生以来,整个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就一直发生着质量、能量与动量的交换。如地震就是很好的例子。第四,地球科学系统思维方式认为,地球的进化是以自组织的、不可逆的和进化的方式进行的(白屯,2001)。经过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了地球整体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可逆的演化过程。

四、《地球科学概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地质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理论和概念都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和深化,因此,要重视各种实践环节,以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在校本科生学习过程中整体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听课多、实践机会少、学习兴趣和热情不高、动手能力差。就“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程来说,该门课程涉及内容广,涵盖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岩石学、晶体光学、大地构造学等各门课程中的内容,知识点多,尽管教学中增加了图片,但地质理论依然抽象复杂难以理解;加上课时量的压缩,内容多而进度快,以及学生的知识起点低,因此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跟不上的状况。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本身就与实践密切相关,很多地质现象只能通过图片来观赏,加上实验课课时比较少,学生只记住了理论知识,而实践动手能力很差,因此这方面的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地球科学概论》安排了一定的实验课时,实验课的目的主要训练学生的动手技能、认识能力和研究方法。学习肉眼识别一些常见的矿物、岩石和古生物化石,在野外能够认识地层和构造变形等现象;初步学习一点野外工作能力,学会阅读最简单的地质图,学习罗盘、锤子以及放大镜的使用方法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在实践中应用,这是我们在《地球科学概论》教学中要贯穿的一条主线。因此在《地球科学概论》教学中,一方面,抓住实验课的教学环节,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勤于动手、敢于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抽查的形式让学生描述每一块岩石的特征;另一方面,开展全年级地质技能竞赛,针对岩性的识别、产状的实地测量和地形图的识别和判读等,开展地质技能竞赛。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增添了学习的激情和兴趣。

五、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学生将来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素质,各行各业,都强调在工作中体现这两种精神。因此,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我们将这种观念和理念时刻的贯穿于教学工作中。地球科学概论作为第一门专业基础课,除课堂教学外,还有野外地质认识实习,刚好可以借助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吃苦耐劳精神和生存能力等方面。“90后”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彰显,普遍生活在富裕的生活条件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野外地质认识实习正是磨炼意志、锻炼生存能力的一个好机会。在野外实习环节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工作,将定位坐标、测量产状、描述岩性、采集标本、地质构造分析等任务分工到个人,各小组的成员采用讨论式都发表意见,集思广益最终完成最终图件的绘制和成果的总结。同时在完成时间、图件的美观、地质认识的准确度等多方面,开展小组之间的地质比赛,这样在培养团队合作的同时,也增加了责任心培养。野外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有效途径。在地质认识实习中,要顶着太阳爬大山、走长路,同时要对地质现象、地貌进行观察分析,采集样品。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毅力。野外地质认识实习是把书本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基本地质技能,也培养学生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等思想品质,激发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通过实践体验,提高吃苦奋斗行为的自觉性,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总之,自20世纪以来,人类对地球的影响效应一直以空前的速率增长,人口、资源、环境、灾害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摆在人类发展面前的四大难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危机。因此,作为高校的一名老师,更要在《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的优越性,把这门课的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地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等多方面结合起来,培养出更优秀的、高素质的地质工作者。

参考文献:

[1]万天丰.关于“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指导思想[J].中国地质教育,2006,(2):47-51.

[2]白屯.地学系统思维:新世纪地球科学思维的基本走向[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11):32-36.

第5篇:劳动教育课程概念范文

关键词:普通高中 通用技术 课程目标 技术素养 学生能力

一、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必要性

技术课程集学生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为一体,并以学生亲手操作体验和亲自感受情境为基础,强调了学生全员全程的参与,且每位学生都能在观察、设计、实验等活动中获得丰富实际的操作体验,促使学生的价值观、技术能力及情感态度都能得到发展。由于技术课程的既需要理论知识又需要实践操作,因此其综合性极强超越了其学科的体系,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但要运用语数外物化等学科知识,还要充分利用法律、心理、经济等方面的知识,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要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还要综合学习新的知识和能力。众所周知技术的本质就是创造,而技术课程的核心课程就是创造,通过获取加工管理和表达交流信息,及对技术的设计制作评价,和其思想方法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其创造力的舞台,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最有效的途径。

二、技术素养的内涵

相关技术知识是技术教育的基础,泛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概念。而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概念包括结构、系统、反馈、控制等,学生通过不同学习任务将这些概念相结合,就形成了核心为技术概念的知识网络,促使对不同学科的知识都能进行迁移融合。例利弊平衡、系统限制,设计工程的流程局限和性质,技术会对人类历史及创造技术等的方式方法产生影响,因此对技术应用发展中的利弊平衡及成本收益平衡要提高重视度。其次还要知道任何技术都存在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风险。同时并非是能精通某项技术就具备较高的技术素养,不是说能了解空调操作的每个细节,能修复电脑的某个错误软件,就说明此人的技术素养较强,实际上还需要对技术发展的利益、风险及利弊平衡进行了解,以及对社会、道德、政治影响进行思考,才能算得上是较为健全的技术素养。

三、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目标的特点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目标基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上,具有以下几个显著性特点:

(一)能衔接九年义务教育的劳动与技术课程

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明确提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帮助学生累积劳动体验经验,为其优质技术素养的形成打下夯实基础。《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同样明确指出其基本目标,就是为实现学生全面、个性的发展,及提高其技术素养。九年义务教育中的技术教育侧重点为启蒙并形成技术素养,直到高中阶段就是对技术素养的提高,因此小中高三个阶段的技术教育目标其实是相互衔接的。

(二)吻合素质教育目标

随着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其目标取向也是形形,例如服务工农业生产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促进学生就业的,培养学生劳动观念、技能等各方面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恰好就是以素质教育基本理念出发,以中小学生技术教育动向为主线,明确指出其基本目标,就是为实现学生全面、个性的发展,及提高其技术素养。其目标确定选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摈弃了极端功利性以素质教育为基本平台,其课程目标从政治或经济极端、单一的取向,转变成以人为本、以教育规律办事的素质取向;

2.达到了学科课程与学生发展双向目标的统一,从学生技术素养提升方面来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具有极其独特的学科目标,从学生全面、个性的发展来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具有一般性的学科目标,充分将课程目标的终极点反映了出来。二者结合促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实现了学生以终身、全面及一般发展来对学科问题进行思考的科学发展观,并在实现学科课程独特价值时,培养了学生的共同能力,并为学生一般发展提高做出了贡献。

3.无论任何技术课程目标的出现,皆是其时代的产物占有绝对的合理性。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技术也突飞猛进成为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客观存在,而基础教育的基础内容就是技术教育,亦是当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技术教育要适应技术的新变化、形势,要适应社会对基础教育的新要求、呼唤,而提高学生技术素养充分体现了社会对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要求,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建议措施

(一)认清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众所周知我国普高课程结构中最基础的学习领域就是技术,而技术课程又是实践性极度综合的课程,它超越了学科原本的体系,需要学生联系及综合运用各学科、各方面的知识。同时高中通用技术还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技术素养,还对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增强和学习方式的改善有着积极作用,并培养了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不过,由于当前某些对新课程实施的实验省市未将此课程纳入高考中,促使多数学校教师未能稳定该课程的实施,出现不重视该课程的现象。但仍有做到非常到位的省市学校,例北京市的某高中在实施此课程时,不但对各层次的干部、教师进行培训,还按照新课程充分配置安排了相应的硬件设施,当然这也是体现首都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投入力度和深刻认识。同时高中通用技术在实施过程中,教研部门和该课程教师要关注该课程的考试环节,要从学生发展、课程性质及价值出发,促使高中通用技术课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师资队伍的筹备

站在实施课程的角度来说,其实施的难点有以下两方面:其一,学科体系的不健全,不像英语、语文等有较为成熟的学科体系,所以多数教这门课程的教师都教非所学,因此从其他学科转教这门学科的教师不但要接受培训,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基础和专业课程,且在学习中教师要亲手操作实验,才能真正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其二,没有现成模式可循的教学资源、方法及课程评价等,其课程实施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高考。而这些问题是每一位准备教学高中通用技术课的教师都面临着的新挑战,同样也是当前要实现基础教育发展目标必须要解决面对的问题。所以,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师必须接受相对系统的短期培训,为其实施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打下夯实的基础,同时在教师不断的把握教学和课程不断的深入的情况下,我们还要不断的创新教师培训的模式,其培训内容也要有层次有深度,为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开展做出有效贡献。此外站在人事政策和学科建设的角度上,各省市教委必须出台人事管理的相关措施,确保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师资队伍具备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第6篇:劳动教育课程概念范文

[关键词]劳动教育;中职;职业精神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在讲话中提到,“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重申了劳动教育的意义,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点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在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劳动教育的概念

劳动教育,顾名思义是“关于劳动的教育”,从组成要素来看,主要包括对劳动认识、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劳动情感、劳动品质培养等的教育;从内容的性质来看,可分为对生产技术劳动的教育、对社会公益劳动的教育以及对生活服务劳动的教育;从地位上看,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一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水平不高,认识层次还停留在“体力教育”“劳动改造教育”这些陈旧的观念上面,缺乏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自媒体被广泛运用,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追求财富、追求享乐的人越来越多,享乐主义、丧文化横行,人们对于劳动越来越不重视,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召唤劳动教育的回归。

2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

中职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实施的教育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后续劳动力的质量水平和劳动力市场的稳定,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国务院在2019年2月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劳动教育作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当下,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2.1学校层面

在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较差,学校普遍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这门课程。很多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文化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劳动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例如,当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教室、宿舍、餐厅等场所的卫生清洁工作外包给物业管理公司进行打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劳动教育的实施环境。学校管理层对于劳动教育的不重视是劳动教育无法开展,或者实施低效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劳动教育的内涵概念模糊、定位不准确、体系不完善等一些顶层设计上的缺陷,让学校领导对于劳动教育畏手畏脚。这给劳动教育的开展带来了很多不便。

2.2教师层面

首先,中职教师对于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较浅,不能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劳动教育理念,对于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没有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再者,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极少注重对优秀劳动精神的传播,劳动教育的意识淡漠,在对学生劳动情感和劳动品质的培养方面比较欠缺。

2.3学生层面

作为中职学校的主要教育对象,中职学生在劳动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第一,劳动意识淡薄,对于劳动教育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学生对劳动的理解有偏差,认为劳动又苦又累,怕丢面子,没有认识劳动对自我身心发展的帮助。第二,缺乏劳动积极性。有的学生虽然能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但疏于对自我的管理,在面对劳动机会时,往往不能够积极应对。第三,不珍惜劳动成果。一些学生的责任心不强,没有考虑到公共环境利益与个人权利的关系,随意地破坏环境,不尊重劳动成果。

3在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优势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要采取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尽管中职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现状上存在着种种不足和问题,但是通过我们对中职学校教学活动的综合和分析,对劳动教育实施规律的辩证把握,不难发现,中职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

3.1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

专业教育的开展和实施面向市场、面向就业,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面向就业,具有“职业性”。因此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专业教育与毕业后所选的职业具有较大相关性,而劳动教育可以作为两者之间的桥梁,用以加强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劳动教育的开展既能够促进专业教育的实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带动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帮助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

3.2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

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主阵地,一直是职业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在学校工作的正常运作中,像敬业爱岗、精益创新这些职业精神经常被提到。而作为劳动教育重要内容的一部分,劳动品质、劳动情感的培养与中职学校职业精神的培养具有高度耦合性。这也是中职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一个优势。

3.3课程设置与劳动教育

与普通高中不同,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有很大不同,主要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程的设置。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语数外等公共基础课的同时,会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与其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具有普遍的可操作性,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些都给劳动教育地开展提供了便利。二是在中职学校会有实操实训课,岗位制、车间化的课堂教学形式给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实施环境。

4在中职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几点建议

4.1做好劳动教育在中职学校的定位

在劳动教育实施之前,我们需要确定好劳动教育的定位。劳动教育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我们怎么来开展实施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中职学校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培养目标等特征来制订合理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方案,或是研究并开发独立的校本劳动教育课程,或是依附专业教育开展,探求两者融合的效果最大化。

4.2劳动教育与课程实施相结合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具体指标的要求,“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不但可以深化和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所具有的操作性、技术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都给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便利。因此,中职学校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第7篇:劳动教育课程概念范文

《建筑经济》是建筑经济管理、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建筑财务会计等专业的经济基础课,其内容涉及建筑业的方方面面,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在建筑管理类专业开设《建筑经济》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站在建筑业全局的角度,分析建筑业的经济问题,掌握建筑市场的活动规律和规则。高等职业教育所设建筑管理类各专业,一般只涉及建筑业运行中的某些局部环节,所开各课程大多数也是帮助学生掌握某一方面的业务,学生对建筑业的全貌缺乏了解。《建筑经济》课程则弥补这个不足,通过对建筑业和建筑市场的全面描述,使学生了解建筑业的整体状况,知道建筑市场的运作方法,便于就业后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环境,树立建筑业的全局观念,做好本职工作。

因此,我确定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经济现象,并能用教材中讲述的理论进行联系和分析,从宏观的层面来理解广义的建筑业、建筑活动的主体、建筑产品的特征、建筑生产的特点及建筑市场和建筑市场的交易方式,对自己将来从事建筑工程专业工作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对建筑工程经济中的各种问题能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计算,使学生对未来自身在建筑业的发展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位。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自学的兴趣,锻炼他们口头表达和沟通的能力,不仅仅学习书本知识,同时注重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更好地认识职业中需要的专业工作态度和和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为达到教学目标,在讲授课本上的内容以外,我还做了如下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增加中国建筑史的内容,注意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进行课程学习。教材中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建筑业的形成与发展,其中有我国建筑业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内容,在这里,我为学生补充讲述了中国建筑史的内容,从原始社会的天然洞穴开始讲述,然后是奴隶社会的夏、商、四周、春秋时期、封建社会初期(公元前475~公元581年)的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社会中期(公元581~1279年)的隋、唐、五代、宋、辽、金和封建社会后期(公元1279~1911年)的元、明、清等朝代的建筑形式和规模,并配上大量各朝代著名建筑物的图片,讲述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和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我国建筑的民族特点,使学生了解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和辉煌历史,更加热爱建筑行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后续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根据教材内容补充相应的计算及分析例题。该书的内容均为文字性的概念和说明,给出的公式只列出了公式和代表符号的意义,没有列举相应的例题,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因此我在讲课中先讲述公式,根据课程内容补充了大量例题,并在课堂上讲述计算方法和解题思路,随后布置作业时视公式难易程度要求学生自己编写计算练习题并予以解答,进一步考察学生掌握概念和计算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各类公式的学习和应用来深入理解教材的内容。

(3)部分课程内容由原先的老师主讲、学生听讲转变为学生主讲、老师讲评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了一部分课程由学生先自学后,然后到讲台上面向其他同学讲授本节课主要概念和内容的方式,抽讲的学生在讲课的过程中,其他的同学可以提问,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对概念讲解的清晰和整个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并予以适当的补充和点评,老师鼓励学生上讲台讲课,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口头表扬和学习用品的奖励,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锻炼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逐步地提升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能力,学生积极上讲台讲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

(4)改变作业方式。教材课后的习题均为单一的问答题,在讲述完课程内容后,我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自己设计作业习题的方式,然后自己进行答案的填写,例如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习题的方式可以有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对错、简答等,这样每个学生的作业都不会完全一致,虽然老师批改作业工作量增大,但老师可以详细记录和分析学生作业情况,能够更好地评价每个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的程度和水平,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后,进行透彻的评讲,对作业好的学生予以点名表扬,并针对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该书第四章建筑生产第二节建筑生产的主要要素中讲到对劳动力的管理,主要讲到了目前我国劳动合同法的部分内容,没有相应的案例该部分内容在学生走出校门后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将有实际应用,因此在讲课中我重点详细地讲解了劳动合同法的全部条款,补充现实生活中有关劳动合同法争议与判决的案例,增强学生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理解和认识,并能对社会上各种有关劳动合同的纠纷能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判断,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劳动权利在作业布置中要求学生自拟一份去某企业工作进行短期劳务工作而签订的劳动合同,以考察学生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第8篇:劳动教育课程概念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素质劳动者:高技能专门人才:中职教育;高职教育

2005年1月新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我国的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①这个思想首先表明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就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职业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就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日标的“两个层次”提出,与以往的职业教育政策和理论比较,是一个全新的思想,它既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各自承担的教育职能作出了明确界定,又对各自办学的层次作了宏观要求。这个思想将是我国“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的导航,也是职业院校教育思想准确定位的重要依据。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本质内涵进行具体分析,在职业教育领域内进行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比较研究,这对贯彻落实好“决定”精神以及构建相应的职业教育运行体系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内涵剖析

“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从概念层面其实有相互的包容性和互通性。因为“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核心内涵,都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思想素质.如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及职业综合心理素质;二是职业认知水平,如职业的综合文化素养、职业的通识知识水平、特定职业的核心理论;三是职业实践能力,如一般的职业应用能力、与具体职业相关的专门技能、实践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等。“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从概念的三个维度看,它们在各自的结构中是不可替代的,横向比较由于两者内涵的弹性空间大,也难作出简单的差异分析。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决定”将“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从社会人才队伍构建上做了分层,提出“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从量化到质化,使原概念的“一元论”发展到概念特指的“二元论”,赋予了“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不同的特定内容,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

1.相互的关系是职业基础教育与职业专业教育的关系。“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教育”,为社会培养数以亿计的这类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按我国 12亿人口概算,要让数亿人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其意义是赋予了职业教育普及化的使命,使之成为国民素质教育中有别于基础教育之外的另类基础教育。相对“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高技能专门人才”是专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仍按我国12亿人口概算,数以千万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不再是普及型教育,对照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②它应属于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范畴。

2. 对应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学历和技术资格的教育。从学历因素和我国教育发展规划看,“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教育及培养,是两种不同的学历层次的教育。“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属于中等或相当于中等职业教育层次,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属于高等专科及相当于高等专科层次的教育。从技术资格和等级方面看,“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相当于中级技工培训层次的教育,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是相当于高级技工培训层次的教育。

二、“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专业素质差异比较

从职业人的角色要求分析,“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公民素质和思想政治的素养要求是没有根本差异的,但从学历层次和技能等级来比较,两者在知识结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三个方面具有不同要求。

1.基础文化知识结构的差异。“高素质劳动者”有别于普通劳动者,就在于他是有一定文化的劳动者,他们具有中等及以上的文化程度,是专门技术人才中的“基础型”技能人才,其知识特征是基础性和“单一化”。“高技能专门人才”有别于“高素质劳动者”,知识结构上的最大区别就是专业发展的平台是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以“学科群”为特征,知识的广博性和系统性明显增强。

2.专业理论水平的差异。“高素质劳动者”的专门人才属性,也表现在他们具有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在教育过程中.针对职业技术学习的要求。必须学习相关的基础性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理论水平程度按教育部提出的“够用”为基准线.也就是以专业技能的学习需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而“高技能专门人才”隶属于高级技术人才,这类人才不仅懂专业的高新技术,也有相应的专业理论,按教育部提出的“必须”要求,其专业理论水平应该适应高新技术学习的需要,能为新技术开发和创新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3.实践能力的差异。“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都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实践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高素质劳动者”是专门型、应用型的技术人才,他们是生产实践一线上的劳动骨干和技术能手,其实践能力特征是能熟练按岗位技术规程操作,能随岗解决岗内一般性技术故障,具有帮带初级技术人员的能力和岗位技术应急的处理能力。而“高技能专门人才”是高智能型、研发型的技术人才,在技术层面上,不仅掌握所从事的技术岗位内的高新技术,精通所从事的岗位技术业务,而且还具有根据生产技术革新的需要,能进行一定的研究开发的能力,具有帮带中级技术人员的能力。

三、“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下,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应对比较

按照“决定”的政策导向,“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在教育职能的分解上已经融入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之中,它不是孤立的教育形式。但从培养人才的特性出发,两类人才培养的教育主体是明确的,即中职教育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主要承担者,高职教育是“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就两类人才的培养要求,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要在教育性、知识性和技能性三个维度上做出各自的教育回应。

教育性所涉及的重要内容是教育观和人才观,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就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目前在教育界通俗的说法是“技工”和“技师”的培养,即中职教育培养的主体是“技工型”人才,其专业性突出,他们的先发优势就在于职业技能技巧熟练,毕业后能零距离上岗,进入岗位有“技术强、上手快”的特点;高职教育培养的主体是“技师型”人才,这类人才掌握所学专业领域的新技术,实践动手能力强,专业知识结构较为完整,具有技术开发和创新的能力。

根据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不同,中职和高职的教学安排也有不同。首先是课程设置,中职的专业课程是根据专业的必备技术和能力来设置的,单科式课程较多,而专业理论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弱;高职的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根据专业的核心能力配置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结构是以“课程模块”方式,专业学科群特征明显.体现—厂专业知识的体系化和系统化增强。其次是专业理论知识的要求,中职的教学中应用性技能与应用性知识密切相关,通识知识注重基础性和工具性,专业技能重视适用性;高职的教学同样强调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统一,但在“技能”与“智能”的培养上,强调智能性与技术性并重,前沿性的新技术学习比重增大,新技术开发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增强。再次是实践教学的要求,中职明确规定实践教学不少于三分之一,并将学生通过相应的初、中级技术资格等级率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高职也同样重视实践教学,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不少于四分之一,要求学生必须参与中、高级的技术等级资格考试。

另外,从管理的角度比较,中职与高职也存在较大差异。一是管理对象的不同,中职学生绝大多数是初中起点,而高职学生都是高中和三校毕业生,整体年龄相差3岁左右,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意识水平方面高职学生明显强于中职学生,所以在日常管理中,中职的“保姆式”管理成份多;于高职。二是职业定势的稳定性中职低于高职,中职学生就学动机分化明显,渴望学历提升的比例大于高职,由此增加了中职的职业思想教育难度。三是情感方面,中高职学生都是青春期的同行者,但情感的困惑和危机不少,特别是恋爱问题,学校对高职学生管理的重心是疏导,而对中职学生管理的重心是教育帮助。

注释:

第9篇:劳动教育课程概念范文

[关键词]学校教育;工作概念;休闲品性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7-0052-04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生前多次提出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了尝试着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先看一个事例:2007年6月在北京举行了中日两国小学数学研讨活动,这次活动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我国的教学内容远多于日本,要求也高于日本,日本的课堂教学过程明显比我国显得宽松。要说明的是,日本与我国同处东亚,同属黄色人种,但日本在多个领域都涌现出了许多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才,特别是在科学领域近年来已有多人获得诺贝尔奖,而在我国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才非常匮乏,诺贝尔奖迄今尚未有零的突破。从上述事例中我们可以一窥两国学校教育的不同,而人才培养质量高下有别的秘密恰恰蕴含于其中,新加坡教育部长尚达曼一句精辟的话道出了谜底,那就是“教得越少,学得越多”。这句话切中了我国学校教育的时弊,也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应该改变学校教育对“工作概念”的信奉,赋予学校教育以休闲品性。

一、学校教育的“工作概念”及其危害

“工作概念”是指推崇工作至上、排斥休闲的思想观念。从历史发展来看,“工作概念”包含了三个核心观点。一是视劳苦为美德。“工作概念”起源于劳动。在古希腊,一方面人们认为劳动是上帝对人的惩罚,因此受苦受累是罪有应得;但另一方面,人们也通过劳动摆脱了饥饿甚至对他人的依附,因而把劳苦视为一种美德。二是正经的劳动态度。中世纪的禁欲主义把一切都弄得一本正经;而文艺复兴后的新教伦理亦崇尚严肃的风格。这些反映在劳动中,就把劳动看作是正经和严肃的事情,而劳动者的典型形象是不苟言笑。三是任务和效率优先。到了工业社会,人被当作机器上的零件,工作是任务取向,即重事不重人,泰勒制激起了效率崇拜,人的活动被精密地计划和安排。在工业社会以后,“工作概念”漫无止境地入侵并主宰着人类生存及活动领域。历史地看,“工作概念”确实推动了社会生产的进步,然而它也是导致人的异化的重要因素。在工业社会以后,学校教育亦受到“工作概念”的强烈影响,“近代以来的正规教育体制,不论是从教学方法,还是从各门课程的实际应用来看,都是以工作为核心设计的”。

当学校教育秉持“工作概念”时,就会形成“任务和效率取向”的教育原则和“正经严肃”的教育姿态以及“美化劳苦”的教化理念。这些反映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一是把完成教学任务特别是升学任务当作头等大事,追求在单位时间内教授更多的内容以及实现高升学率。因为渴望短时间内教授更多的内容,所以有“满堂灌”;因为渴望高升学率,所以只关心有升学希望的学生,利用升学考试倒计时对学生进行催逼。由于眼中只有教学任务和效率,学生不过是达成这些目标的工具或手段,这就导致学生得不到人性化的尊重。在这种“目中无人”的教育中,学生即使是优等生的自我价值感也普遍偏低,学生对学校严重缺乏归属感。二是教学与管理都非常正经严肃。在教学中,学生被要求老老实实地坐着、认认真真地听着,教师在学生面前是一本正经;在管理中,管理者过度追求秩序性,对学生常有严苛的控制,教育手段常常一成不变。所以在我国学校里,学生常会因为坐姿不正、说俏皮话、做滑稽动作、在教师说话时插嘴等有违正经严肃的事而受到训斥或处分。正是在这种正经而严肃的教学与管理文化中,教育失去了活泼与灵性,学生变得循规蹈矩。三是美化劳苦,过度提倡学习中的勤奋和苦工夫。教育者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视为圭臬,家长们深信“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这种对劳苦的信奉必然招致沉重的学业负担、占用学生的空闲时间和支持学生的“过劳”学习,致使减负不成反增负。在我国学生的作息时间表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学生一天的时间被学习活动排得满满的,即使有节假日,也会被家教、特长班等活动填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学校教育中的“工作概念”是应试教育的始作俑者和维护者:因为“工作概念”寻求具体可操作的任务,寻求可以看得见的效率,寻求一种能直接震慑个体而让其正经和严肃的力量以及寻求让个体像个陀螺一样地转动,这些应试教育恰好都能给予完全的满足。由于“工作概念”在学校教育中潜在的巨大影响力,素质教育在我国亦是举步维艰,很多时候人们甚至是在用搞应试教育的那套方法搞素质教育,即把素质教育任务化、功利化和劳苦化。

由以上分析可知,受“工作概念”主宰的学校教育不可能有高远的志向,也不会有宽广的胸怀和改革创新精神,这样的学校教育培养普通的劳动者尚可,的确很难培养出钱学森所说的杰出人才。

二、学校教育休闲品性的意蕴

伴随闲暇时间的增多,休闲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正呈现越来越多休闲的色彩,学校教育亦不例外。

(一)学校教育休闲品性的内涵

休闲是个体心理或精神上的自由、愉悦与享受状态。与工作相比,休闲有三个重要特点。其一,休闲意味着更多的自由自主。工作这种活动的目的是达到要求、完成任务,休闲则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个体以自己所喜欢的方式行动”。其二。休闲是自我的一种释放。工作要求于人的仅是工作能力的那部分,易于产生单向度的人;休闲是以自我启发和自我表现为目的,是“自我开放,把自己释放出去,达到忘情的地步”。其三,休闲是一种心理或精神的享受体验。工作者的显著特征是卖力和劳累;而休闲是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在活动中始终伴随着心理的愉悦和精神的快乐。根据休闲的内涵与特征,学校教育休闲品性指学校教育以让学生的心理或精神达致自由、愉悦和享受状态为目的,努力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自主,大量给学生提供自我释放的机会,竭诚让学生在受教育中获得精神享受。其中,给予学生自由自主体现了对学生生命和自由意志的尊重,给学生提供自我释放的机会是对学生善性与潜能的认同,让学生在受教育中得到精神享受是对教育作为一种精神活动的期许。就其实质而言,学校教育休闲品性追求学生在愉悦中实现生命价值、在快乐中获得充实人生,它是人本主义思想、进步主义教育理念在休闲精神中的融合。

(二)学校教育休闲品性受到的关注

历史地看,学校教育的休闲品性很早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着力提倡集体教育的初衷是使教育成为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使学校成为富于欢乐与吸引力的宇舍。杜威批评传统学校教育过于严肃,认为教育没有比提供适当的设备给孩子创造休闲和娱乐更严肃的责任。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倡导学生“六大解放”,主张“不把学生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要让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今天凡是教育发达的国家几乎无一例外都非常重视学校教育的休闲品性,他们的课程虽然也很严格和困难,但学校都充满着一股轻松的气息。譬如加拿大的学校,学生的集体照往往是一些孩子身着校服随便站在中间,他们的老师自然地围在周围;校长会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像老朋友似的和学生打招呼,和学生亲切地说笑。又如澳大利亚的学校,上课的感觉好像是老师和学生在共同做一件事,老师可以坐着,学生可以趴着;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学得快的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自由学习,学得慢的学生总是围在老师的周围,逐个地解决问题。

(三)学校教育休闲品性对我国学校教育的意义

对我国学校教育而言,学校教育的休闲品性既可除弊于学校教育的现状,更是学校教育追求的境界。我国学校教育之弊病实可用“负担重而意义空”来概括,人们曾用减负政策来释放学业负担,用素质教育来弥补意义空缺。但其结果要么是因为减负而降低了教学质量,要么是因为提升意义而增加了学业负担。学校教育的休闲品性直接赋予减负以目的和意义,使减负有坚实的价值支撑;学校教育休闲品性也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时间资源与方法载体,使素质教育有了优化的路径。提升学生的教育幸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学校教育的更高追求,而学校教育的休闲品性可以帮助我们达致这一境界。第一,学校教育的休闲品性赐予了学生宁静而愉悦的心境。一方面这种心境本身即代表了一种幸福的生存状态,它让学生显得自信而从容;另一方面它构成了创造之源,因为“在宁静中的沉思是最好的境界”“学生在愉悦情绪下的创造性水平远高于在难过状态下”。第二,学校教育的休闲品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自主,正是自由自主,既使学生的生命成长有机会趋向无限的可能域,也使学生能够自我促进、自我负责,从而拥有独立坚强的自我。第三,学校教育的休闲品性鼓励学生积极地自我释放,正是自我释放帮助学生完成和拓展着生命的空间,从而走向全面的自我实现。它将周围的异己力量推到一边,让学生获得真我;它推动了学生潜能发展,是其创造力进发的源泉。第四,学校教育的休闲品性追求一种能带来精神享受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将使学生的精神渴求得到满足,并使学校成为学生精神的乐园。学生无须再对学校心怀畏惧,学校已经成为他们心中好的去处,他们将愿意花更多时间呆在学校里,而不是流连于网吧或街头。第五,休闲是“人在破碎的文明中的整合因素”,学校教育的休闲品性给学生的生命留下了回旋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学生可以从容地反思与纠正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进行梳理和整合。

从这里可以看出,学校教育的休闲品性不只培养普通的劳动者,它也是杰出人才成长的土壤,而且最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真正把人当作人、把人当作他自己的教育。

三、学校教育休闲品性的养成

从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中,我们发现其学校教育休闲品性的养成受到了下列因素的影响:一是大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普及率高,学校与学生的升学压力比较小,因此学校教育自然比较宽松;二是这些国家极其尊重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1989)中规定的儿童休闲权利,“让儿童享有休息和闲暇”;三是这些国家的人本思想浓厚,表现为在学校教育中能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不人为地将外力强加在学生身上;四是在这些国家里休闲指数是国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同样也是学生在学校里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

从我国国情来看,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学校与学生的升学压力会逐渐降低;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休闲持越来越正面的看法,这些将为学校教育休闲品性的养成准备良好的条件。不过在短时间内,我国学校教育的升学压力仍然很大,人们也很难认同把休闲指数作为学生在学校里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但教育发达国家对儿童休闲权利的尊重及其人本思想却对我们有重要启发,它们是我国学校教育休闲品性养成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制度层面,学校应自觉遵守《儿童权利公约》及其国别方案《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对儿童休闲权利的规定,教育主管部门应随时予以督察,学生亦应树立起休闲权利意识,并学会以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休闲权利。在思想层面,学校应坚持生本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不越俎代庖,也不将外力强加在学生身上,帮助学生去过他们自己所认为的好的学校生活。就具体措施而言,学校教育休闲品性的养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自主

个体自由自主的获得可有三条途径:一是获得可供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二是在工作中找到规律,从“必然王国”步入“自由王国”;三是通过工作管理方式的变革,解除加在个体身上的管制和约束。要增加学生的闲暇时间,降低课程冗余、提高教学效率是其基本策略。为了降低课程冗余,应提高人类经验进入课程的标准,对其进行“组织性的舍弃”,以获得“核心知识”――对个体发展最具奠基作用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很多,关键是要发扬“简易直截”的教学风格,即寻求所授知识与学生经验的最短距离,以简明流畅的方式组织教学。对学生来说,学习规律构成了一个受它控制的“必然王国”。一旦掌握学习规律,其学习就步入“自由王国”,宛若“庖丁解牛”而游刃有余。学习规律的发现既有赖于教师的教学――不但要教学习方法,还要揭示学习方法所依据的学习规律,也有赖于学生的学习反思――在成功中提取经验,在失败中总结教训,以彻底弄清制约自己学习进步的潜在因素。加诸于学生的控制除了学习规律外,还有教学管理。依赖威权与强制的教学管理显然是对学生自由自主的限制。而以参与、对话与协商为特征的教学管理不但可以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这是有效教学管理的基础,还能解除加在学生身上的管制与约束,让学生体会到做自己主人的感觉。

(二)给学生大量提供自我释放的机会

在我国学校里,过强的集体性将学生的自我引向与集体看齐,过强的竞争性将学生的自我引向随对手而动,过强的功利性将学生的自我引向以结果定成败。这些压力导致大多数学生控制甚至是压抑自我。因此,要排除强集体性、竞争性和功利性对学生自我的压力,将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自我释放、自我展示本身。在学生的自我释放仍然不可避免受到集体、他人品评的情况下,

应努力改进品评的方式。集体的品评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应放宽尺度(如降低标准的下限或采用多元尺度)以及延迟判断(如等待事态或结果的充分显露),以此扩展学生自我释放的规则空间和时间阈。他人的品评亦可能“人言可畏”:将一个人成功的自我释放讥为“出风头”,将他失败的自我释放说成是“出丑”。这时一种“体谅和支持”的文化尤为重要。而“体谅与支持”文化的形成关键在于养成换位思维和同理心。学生的自我释放主要是以任务或活动为载体。游戏、节日、自发性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其中有大量自我释放的机会,将使学校充满魅力。即使是带有工作性质的任务或活动,也应注意连接学生的兴奋点,以激发学生自我展露的欲望;而且任务或活动要有一定挑战性,适当的挑战性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学生自我沉浸的同时也是在“忘情”地自我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