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教育成果展示范文

劳动教育成果展示精选(九篇)

劳动教育成果展示

第1篇:劳动教育成果展示范文

【关键词】劳动;劳动教育;“四育”;“教育化”改造;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1918年-1970年),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被赞誉为“教育思想泰斗”,他一生著有41部多著作600多篇论文,他的著作波称为“教育百科全书”他在巴甫雷什中学工作32年,在他领导下该中学成为世界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他作为苏联教育的集大成者,对于教育工作拥有着丰富的经验,其“公民教育”、“劳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早已享誉世界。自上世纪80年代其著作相继传入中国,我国教育界“苏霍姆林斯基热”历久不衰。毋庸置疑,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就受到苏联深刻影响,苏联虽已解体,但作为曾经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之一的苏联教育仍然拥有永恒的价值。当前我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已历时十年之久,针对中小学中劳动教育长期被歪曲或着忽视,从而限制了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等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苏氏的劳动教育观,“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可为新课改中解决劳动教育的有关问题寻求理论基础。

一、劳动与劳动教育

西方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很早就有,16世纪,莫尔就幻想人们从小学习农业,部分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另外时间在田里实习;17世纪,约翰·贝勒斯主张从小教育儿童学习农业和手工业,凭自己双手谋生;18世纪的卢梭主张儿童必须学会一种职业,“像农民那样劳动,像哲学家那样思考”,他特别推崇手工业尤其是木工;18至19世纪,裴斯泰洛奇主张学习知识和手工劳动放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结合起来;19世纪的欧文认为人类在劳动中实现体力与脑力相结合是“自然的价值标准”,把劳动教育与建立新社会的任务紧密地联系起来。但这些劳动教育思想还多是停留在理论构想上,缺乏实践经验,往往从抽象的人性出发。

自19世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劳动教育思想又有新的发展。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列宁进一步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禾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苏维埃政权成立后,克鲁普斯卡娅等人将劳动教育这一原则贯彻到对旧教育的改造中去,马卡连柯在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中,也将劳动教育作为改造流浪儿童的重要手段。劳动教育并非马克思主义独创,但马克思主义将劳动教育提升到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建立新社会的根本途径的思想高度,社会主义国家也将其作为教育的根本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他认为“劳动教育——这是一个含义特别丰盛的、多方面的概念”,“劳动教育并不是要学生从事大量的体力劳动。因为离开智育、德育,离开创造、兴趣和需求,劳动便成为学生的负担和累赘”,“劳动和劳动教育,是不能与学习、与道德的培养和发展相提并论的。劳动,这是渗透一切、贯通一切的东西”。劳动教育不是一般指的只是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劳动与教育的内在统一,是以劳动贯穿全部教育的过程,也是沟通劳动与教育的中介。他所指的劳动教育中的劳动是个广义概念,它不再指一般劳动,而是被“教育化”改造后的劳动,劳动已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和方法,其既有学习、自我服务、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也有美化校园、物质生产等活动,他将劳动教育的活动进行分类:

(一)按社会意义

一些劳动的社会目的性表现得很明显,如直接参加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另一些则不宜使孩子理解,比如自我服务,两者都是社会必要的劳动,但前者对于增加社会福利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二)按教学目的和教育目的的相互关系

一些劳动的首要目的是掌握知识和技能,另一些劳动则是纯粹的教育目的——形成道德概念、信念和习惯,丰富道德经验。此外,除去与教学直接相关的劳动外,还有一些主要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让学生享受劳动快乐、体验公民自豪感的劳动。

(三)按智力和体力的相互关系

一种是脑力劳动,一种是体力劳动,再者是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劳动。我们决不允许有没有脑力的纯粹体力劳动,体力劳动决不能作为最终目的,而只能是实现创造性意图的一种手段。

(四)按劳动活动的成果

一种情况是劳动能创造出物质成果,或者为创造物质成果做准备,另一种情况是劳动成果仅有精神财富而无物质财富,前者的劳动成果可以在人们之间分配,后者的劳动成果不是消费品,但对于社会也有价值。

(五)按报酬

劳动可以分成无报酬劳动和有报酬劳动,这两者的比列分配是以社会实际发展情况为指导方针的。学生从社会无偿获得的福利越多,他们应为社会提供无偿劳动也要越多,同时付给个人报酬和工资的有偿劳动也有很大的教育作用,可让学生作为家用补贴,养成对家庭的责任感。

此外,按照劳动在实现德、智、体、美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分;还可按劳动工具的性质分成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等。

二、劳动教育是促进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

他认为:“脱离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也不可能有教育”,“对年青一代进行劳动教育是学校的重要任务”,“劳动教育是对年轻一代参加社会生产的实际训练,同时也是德育、智育和美育的重要因素”。教育是实现人的个性和谐全面发展,其中全面指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出现欠缺;个性指德智体美等素质在个体身上的特殊结合,是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和谐则是把人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并得到平衡,一种职能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是人的内在本质如世界观、信念、意志力等在积极的劳动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获得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应该表现为四个层次,示图如下:

(一)劳育内在地包含有德、智、体、美育,并分别对其深度和广度进行发展

1、劳动教育与德育。劳动教育中的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珍惜劳动成果,热爱人民的情感,反对奢侈浪费等意识,这些也是德育的目标,但劳动教育不仅强化了这些道德认识能力,而且实现了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和习惯的转化,使德育成果得以巩固和升华。

2、劳动教育与智育。“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头上”,劳动向儿童揭示了客观世界的事实、现象、因果关系、规律等情形,激发儿童的大脑和学习兴趣,这些都促进了智育发展,但劳动教育还实现了知识与生活联系,手脑结合,认识向实践的转化,使智育成果得以创造性运用。

3、劳动教育与体育。劳动教育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技能,磨练意志力,培养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愉悦身心方面所起的作用同体育一样。但劳动教育比体育更有优越之处,如栽培花草树木、嫁接、剪枝等不仅需要体力,更多的是细微的操作,这些劳动可显示出体力与技能、技巧的多样多种的结合,还促进机体的所有功能,增强神经系统的发育,此外户外劳动对于那些神经过度兴奋的孩子具有良好的影响。

4、劳动教育与美育。与一般美育中那种静止的、消极的、消费性的审美不同,劳动创造了美,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劳动创造的美不仅指其物质成果具有审美价值,而且指在劳动过程中伴随着精神美,在创造中显示出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在克服困难后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在集体成员相互协调工作中表现出秩序和和谐,劳动还塑造了人的完美外型。

(二)劳育是实现德、智、体、美育整合的平台,克服其各自内在的片面性

德、智、体和美育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其中德、智、美育是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层次,体育则是生理层次;“四育”培养重点也有所不同,德育偏重道德培养,智育重智力,体育重体质,美育重审美,各自都有片面性。劳动教育就成为联系“四育”的纽带,在劳动教育中使手脑并用,脑力和体力相结合,身心和谐发展,实现德、智、体、美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成为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使得学生素质得到全方位培养。

(三)劳育挖掘出学生自身的天赋和才能,实现个性的发挥、显露和发展

劳动教育是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的使命就在于要使劳动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使每个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兴趣,都有一些情有独钟的劳动活动,在劳动中展示和发现个性。“我们的劳动教育的理想是,要使每一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找到这样一种劳动,在这种劳动中能够最充分、最鲜明地展示他的天赋才能,并给他带来精神创造性的幸福”。

(四)劳育是沟通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的桥梁,克服教育因脱离生产而限制人的发展

他痛斥传统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学校是为培养统治者服务,极力灌输鄙视体力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这一方面使劳动成为单调而繁重的体力活,“劳动也使人受到奴役,劳动分工剥削了人的自由”,劳动者沦为愚昧无知的会说话的牲畜;另一方面,知识丧失了实践的源泉,“变为奴役和压迫人的工具”,教育“窒息、摧残和扼杀创造性的禀赋和才能”,这种脑力与体力相分离教育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就是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活动相联系的重要途径,使得知识联系实践,学校联系社会,学生得以将自身的个性、才能等“内在本质”在创造性劳动中展现出来,在劳动成果凝结出人的主体本质,这也是最高层次的人的个性全面发展。

三、劳动教育的原则

(一)全面性发展原则

首先,劳动教育与德、智、美、体育结合,“没有单独的‘智育’,也没有单独的‘德育’,也没有单独的‘劳动教育’”,“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这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互相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其次,劳动同多方面的精神活动结合,不能仅有劳动,只有当孩子同时享受到其他的快乐,接触文化珍品和精神财富时,劳动的快乐才能展现出来;最后,脑力和体力结合,手脑并用,使劳动具有创造性,在劳动中掌握技能,进行试验研究和运用科学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二)个性化发展原则

劳动教育中个性的发挥、显露和发展,劳动不仅是为获得物质资料,更在于精神创造及自身才能和天资的发挥,使每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能领悟到劳动能使他的自然天赋更全面、更明显地发挥出来,劳动会带给他精神创造的幸福。

(三)崇高道德性及公益目的性原则

要用为社会带来利益的愿望激励孩子,不宜过早地让他们参与有报酬的劳动,而是首先去做创造全民财富的事,让他们经历大量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而无报酬劳动的精神体验,学生集体劳动报酬都按本集体意愿,用于满足集体成员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培养学生对社会的义务感和荣誉感。同时,还应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和敬业乐群,让他为自己的成果而自豪。

(四)量力性原则

劳动中产生正常的疲劳是允许的,但不许导致体力和精神系统的过度疲劳。儿童劳动适度不光决定于负担量要符合孩子的体力,而且还决定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恰当交替,以及劳动活动种类的多样化。同时,孩子们的劳动不是进行一些零散的操作,而是基于一种有趣的计划进行,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此外,还要遵循以下原则:1)劳动活动内容、技能和技巧的衔接;2)尽早参加生产劳动;3)生产劳动的普遍性;4)儿童劳动中要带有成年人生产劳动的特征;5)劳动的经常性的和连续性;6)劳动的多样性等。

四、劳动教育的实施

(一)首先,劳动教育实施需要准备好如下条件:

1、一定的物质基础。建立物质基础,才能保证孩子们早日投入劳动,劳动活动的多样性以及劳动与工农业生产相联系。

2、师资条件。教师的素质应该包括:首先热爱孩子,了解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愿意参与到学生们的劳动活动中去;其次,要有一定的劳动的素养,拥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和知识,精通某些劳动技能,能够担当学生劳动活动的指导者;再次,掌握劳动教育的技能和方法,“不是以教师的身份,而是以本门业务内行的资格参加的”。

3、劳动教育大纲。劳动教育有两套教学大纲,一是必修课程,即低年级班有手工劳动;五至七年级在教学实验园地和车间里劳动;八至十年级进行与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的学习相结合的劳动,这些课程是根据学生年龄发展阶段特点设计的,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二是非必修课程,是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天赋、兴趣、倾向的劳动,以小组形式进行的,每个工种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按年龄或兴趣组成小组,主管人一般都由最有才华的高年级学生担任,另由教师负责个别小组的指导工作。

4、劳动制度。劳动制度是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的各类不同劳动活动在教育上合理的秩序,它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和交替;由学生根据自己选择最适合个人天资和兴趣的那些劳动项目;拥有空余时间等。

(二)其次,劳动教育实施有以下方法

1、树立榜样。孩子具有模仿所喜爱的一切的天性,因而在劳动教育中要经常树立颇具吸引力的劳动榜样。首先,教师的劳动榜样,这不仅指教师亲手做事,而且指教师整个精神生活的构成状态,也指其精神从与孩子们相处中所受到的鼓舞程度,同时,教师的劳动素养与本学科紧密联系的那一面以及教师见识的广度和知识的深度及多面性也极具教育作用;其次,高年级以及已毕业的同学爱劳动的榜样,以高年级同学的娴熟技艺和精巧劳动激励低年级同学,让高年级生的劳动和精神生活成为低年级同学的理想和向往目标,这些学生榜样就是学生集体中自我教育的源泉。

2、复习。复习的性质取决于劳动的目的,它具有教学和教育两方面的因素。从教学因素讲,通过劳过程或操作方式的多次重复可以练出扎实的技能和技巧;从教育因素讲,当学生把获得的技能和技巧成功地应用到公益性的创造活动中时会提高自身的道德尊严和自豪感,“复习的教育意义在于培养习惯去完成同一种劳动的作业或过程,以达到劳动的社会目的、创造目的和审美目的”。

3、竞赛。对同一种劳动表现有良好才能的学生在完成劳动任务时可以比赛谁做得更好,比赛内容包括劳动的创造性、劳动技艺和劳动在美学上的完善。每次劳动结束后举行劳动成果全校性展览,选出最好的那件,而这也作为下次竞赛超越的样板,这种方法给学生开辟了取得相当大成就、争取冠军并在最符合他个人素质、能力和干的那个创造性劳动领域里成为优胜者的前景。

4、培养劳动兴趣。学生的劳动兴趣是激发学生参加劳动教育的内在动力,劳动的吸引力来源于各种各样的动机,如追求因实现自己的意图而带来的满足,意识到对集体的劳动义务和感觉到完成必要的劳动的责任,期望得到明显的物质成果,希望把某种新东西带人劳动过程等等,“我们在教育的实际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强化所有这些动机,同时力争使意图成为其中最有力的动机”。

此外,还有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育相结合,劳动中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劳动与多方面的精神活动相结合,从取得小成绩开始,形成学校——家庭教育体系等方法。

五、对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启示

(一)一般劳动并不具有教育的功能,劳动教育中的劳动活动是对一般劳动的“教育化”改造,它在目的要求、活动对象、组织形式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即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其劳动的对象一般不是原始的自然,而主要是被人改造后的自然,是学生在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劳动的产品中虽然也会伴随有物质产品,但更关键的是精神产品,即对学生的精神改造和天赋的发挥,这些变化的实质是对一般劳动的再改造,集中、发扬和利用它本质的积极的方面,即自觉自由的创造这一方面,扬弃它非本质的消极的方面,使它脱开那种为生活所迫、强制和奴役人的外观。因此,我们不能认为凡是有参加劳动就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了,教育者必须对学生参加的劳动活动进行“教育化”改造,使得学生参加劳动不再是纯粹的劳动,而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和手段。

(二)劳动教育不是一般指的只是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劳动与教育的内在统一,是以劳动贯穿全部教育的过程,“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它与德、智、体和美育的关系不是并列,而是内在地含有“四育”,也是实现“四育”的基础。我国教育界长期误以为劳动教育是教育的五个组成部分之一,事实上德、智、体、美和劳动教育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对前“四育”而言,劳动教育是另一个类型也是最高层次的教育,因此在当前“应试教育”环境下,忽视劳动教育,甚至将劳动与教育对立起来,认为参加劳动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的看法是极为错误的。

第2篇:劳动教育成果展示范文

关键词:

一、小学劳技课的现状

    在义务教育中,劳动技术教育整合了德、智、体、美诸方面,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十分重要的。上世纪50年代和文革期间,劳动技术教育重视在生产劳动中学习,重视体力劳动,学生上课提倡所谓的“又红又专”“红”强调劳动。到了上世纪80年代,当社会发展的重点转向积极现代化建设以后,“在生产劳动中学习,重视体力劳动”的表现正在减少。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受基础教育者多是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娇生惯养、缺乏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大部分学生未干过轻微的农活,劳动技术教育出现了“真空”,基于此,国家开始大力强化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多元化和适用化正在不断加强,劳动技术理论和技能的结合在中小学日益受到重视。

 二、关于对提高劳技课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思考

    思考一:转变教育理念,走出思想误区

   转变升学唯一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民主教育”、“创造教育”和素质教育观念;转变重才轻德的思想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转变分数第一的观念,树立全面科学的质量观;转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思考二:加强劳动技术课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复合型劳动技术课教师

根据学校实际,把拥有一定特长的文化课教师改教劳动技术课,如中学的地理、物理、生物、美术等教师,可改教手工制作、家电维修、自行车修理、木雕、缝纫等,这是解决师资的主要渠道。同时,让有专长的教师和小学班主任兼任劳动技术课教师,并在时间和精力上给予保证。也可以向社会招聘有专长的能人任教,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思考三:大力改革小学劳动技术课课程

 

  学校从劳动技术课的特点出发,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实践性、实用性、基础性、综合性、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探究、学会创新、学会生存”的宗旨,从教材中选取必讲内容,并使之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同时,通过社会调查、走访农户个体户,掌握第一手资料,并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整合到教学内容中

三、提高劳技课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几点尝试

(一)关于劳技课课堂教学

1、3—6年级采用“模仿操作型”课堂基本结构。此结构重在“讲解与示范”,通过讲解示范,展示教学目标,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操作的视觉表象,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采取实物范例、图形示范和动作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实物示范就是将要制作的作品向学生展示,以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形象;图形示范就是利用教科书中的插图、教学挂图,通过观察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操作要求和动作过程;动作示范是教师直接操作来展示动作姿态、线路、方向、幅度和频率。

 

2、7—9年级采用“设计制作型”课堂教学模式结构。设计是在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要求,预先制定图样、方法。它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思维能力。教师按照“创设情景提出要求启发诱导构思方案绘制(分析)图样加工制作”的流程教学。同时,在教学中运用探索尝试法,鼓励学生独立尝试操作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完善,在操作中探索,教师适时给予理论指导,促使学生掌握技能和提高技术思维能力。

3、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要多样化。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讲解、示范。根据具体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劳技课可采取小组讨论式、调查研究式、角色扮演式、情景模拟式、讲座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还应走出封闭的课堂,在校园和基地现场教学。

(二)、关于社会实践

1、开展家政活动。人主要存在于工作和生活中,学家政就是掌握怎么生活。为此,学校与与家长合作开展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教育,重视学生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务劳动意识,懂得家务劳动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承担的义务,养成“眼中有活,见活就干”的习惯,为学生将来的生活打下一定的基础。

第3篇:劳动教育成果展示范文

[关键词]劳技教学有效性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40-0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8-086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我们劳技老师要在40 分钟的课堂里实现课堂的有效性,突出实效性。就要守好自己的三尺讲台,发挥劳技课程的魅力,让学生在劳技课上舞动指尖上的智慧,做一名智慧的老师。

一、认识劳技课程规律和特点,把握课程要求

小学劳技课程,有效教学的理解应该是怎样的呢?劳技课程的有效教学应该指在一节劳技教学的主阵地――课堂40分钟的劳技课内,学生的学习要有可视化的效果,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要把握以下四个基本核心:

1.明确要求:理论联系实际

劳技课程的实践性,要求我们的课堂必须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注重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理论上注重学生所学习和实践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在组织有关劳技知识教学的同时,创造各种实践机会,让学生做到手脑并用,知识和技能并进,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牢固结合起来。让孩子的智慧在指尖上舞动起来吧!

2.情智结合:注重思想性

劳技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技能养成,对课程的思想性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我们在决定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努力挖掘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思想教育,做到思想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努力建设“全面”的劳技课程,把劳技的“情智”教学结合起来。

3.把握原则:量力而行

劳动与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除了遵循学科本身的规律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的发展水平。要努力从学生的发展实际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条件,量力而行。教师要充分研究学生,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性别、知识水平与能力,选择或重组学生力所能及的项目和内容。

4.突出特性:加强综合

综合性与实践性一样,是劳技课程的另一个特点。综合性体现在劳技课程的始终,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更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中,我们要把有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有机地渗透到劳技课教学中,把劳技课教学与观察、参观、访问、实践、活动等结合起来,把学生的自我脑力劳动与家务劳动、课外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课程本身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从而突出课程的综合性。

二、潜心学纲,研本选材,优化教学环节

《江苏省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是从事劳技课教学的根本依据。我们首先要在发挥教师个人特长的基础上,重新选择或组合适合的教学内容,然后再根据相应的准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努力抓住课堂导入、教学示范、有效练习和多维评价四个关键环节,组织教学过程,提高劳技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1.未成曲调先有情――注重课堂导入激趣

常规教学中,我们常用的激趣方法有:实物展示法、设疑法、谈话法等。恰当地选用某种方法,能很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例如,在讲授四年级上册泥工拓展部分《心爱的泥凳子》教学导入时,我在轻松优雅的音乐声中以变魔术的形式,拿出一块普普通通的泥巴,同时要求学生配合我的“小魔术”记录我变魔术的时间、材料、变化的过程和细节之处。由于学生刚刚才四年级,他们对老师上课“变魔术”非常感兴趣。个个眼睛瞪大,屏住呼吸……在变“魔术”的过程中,我熟练地展示着制作过程的变化,同时还带着神奇的眼神和学生进行交流。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接着以学生汇报我“变魔术”的时间、材料、变化的过程和他们最关心的细节之处,从而导入如何“制作一个你心爱的泥凳子”。

2.抓住四两拨千斤――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指出:“劳动与技术课程基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动手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劳技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和良好的技术素养,这是教学的重点;劳技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是教师的有效、高效的示范,这是教学的难点。在实际教学中,有些示范会受教学内容限制,有的动作不适合演示,也很难演示清楚。这时候,就可以选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进行演示。例如,在五年级下册家政单元《中国结――鞭炮结》的教学时,运用摄像的特写等技术将教学的难点“井的型互套”制成录像片,教师边讲解边通过录像演示,将展现关键动作的特写镜头定格,或反复播放,让学生观察、模仿、揣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参加多层培训研究,提高专业素养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毋庸置疑,劳技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成为劳技课教学有效性和实效性的一个主要的内在因素。作为劳技教师,要不断深化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认识,增强提升自身素质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树立敬业精神。此外,还应积极参加各层次的师资培训活动。这些活动能使我们学习到新的劳动技术,开拓劳技课堂教学新的思路。力争把读书、思考、实践、反思结合起来,让实践成为我们课程的保证,让研究成为我们提升的途径。

第4篇:劳动教育成果展示范文

关键词 幼儿园 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Kindergarten Labor Education

Abstract The problems of labor education of early elder children developed are the babies' education-through-labor content is not comprehensive, and the condition provided by the kindergarten is insufficient for the labor education,and the way of developing the labor education is unitary. In response to these issues, we should perfect the security system of kindergartens labor education, guide parents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labor education.

Key words kindergarten; labor education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劳动教育的规定是“要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通过劳动教育,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责任感能得到提高,并且劳动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长沙市四所示范性幼儿园大班幼儿劳动教育为例进行探讨,示范性幼儿园对其他幼儿园起到示范、领导和辐射作用,其综合水平较高,是其它园所学习的对象,但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也存在许多问题。

1 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幼儿园组织幼儿参加的劳动教育内容不全面。幼儿园组织幼儿参加的劳动教育内容偏重于幼儿的自我服务劳动、就餐准备和收拾、主动收拾玩具以及分发点心,而对于饲养小动物、养殖花草、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则很少组织,幼儿劳动教育的内容局限在幼儿的活动室,而没有把场外的条件利用起来进行劳动教育。

(2)幼儿园提供的劳动教育条件不充足。由于场地的限制,很多幼儿园没有提供幼儿进行劳动教育的种植园和花园等硬件条件设施。没有这些场所,幼儿不能进行有些简单的劳动,如:饲养小动物、种植花草、给花草浇水等等。由于时间的限制,幼儿园更多的是安排五大领域中的其他方面的活动,没有给劳动教育留足够的时间,因为时间的限制而阻碍了劳动教育的开展。另外幼儿园缺乏幼儿劳动教育方面的制度也是阻碍幼儿劳动教育顺利开展的一个因素,幼儿其他方面的教育都有相关的制度作为保证,确保各方面达到要求,但劳动教育却缺乏这方面的保障。

(3)开展劳动教育的途径单一。幼儿园教师进行幼儿劳动教育所利用的途径有限,没有充分发挥各种途径的优势,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引导幼儿了解劳动者、培养幼儿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三个方面,老师们采用得都最多的是讲故事、组织教学活动以及游戏活动中的角色扮演,其实幼儿身边就有很多劳动者,比如自己的父母是医生、是警察,让幼儿了解这些劳动者最好的方式就是请一些劳动者来幼儿园与小朋友交流或者是组织幼儿进行实地参观,如参观消防队,不仅可以让幼儿亲身体验消防队员的工作环境、了解工作的特点,还可以通过与消防员叔叔的交流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有关知识,并且可以培养幼儿对消防员的热爱之情。但是在调查中,让幼儿了解劳动者并产生情感的途径中,实地参观和请有关劳动者来园与幼儿进行交流的途径利用的比例比较小,更多的班级选择的是其他简便易行的方式。

2 改善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策略

2.1 完善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保障体系

(1)制度保障。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制定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如幼儿园劳动教育评估, 幼儿劳动素质考证制度等等,创建一种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养成良好劳动习惯。(2)场地、设施保障。各幼儿园的条件都有所不同,因此各园要从本园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各种类型的、不同层次的劳动教育基地和活动场所,尽量配备与教育内容要求相一致的基本设施,为幼儿劳动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质依托。(3)时间保障。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技能的形成与参与劳动的时间有关,因此组织幼儿集体劳动的时间要列入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并且要保证用于劳动教育的时间不得挪作他用。(4)师资保障。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对劳动教育的实践指导能力,从而保证劳动教育内容的落实。同时,对幼儿以个体为主的劳动行为要规定必要的时间,针对个体的特点,因材施教,进行即时的指导。

2.2 创造多样化的幼儿劳动教育途径

幼儿劳动教育除了组织教学活动、讲故事和在游戏中角色扮演的形式,我们要更多地利用实地参观、请幼儿身边的劳动者来幼儿园与幼儿进行交流。在调查中许多老师为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所提的意见中就提到要加强这两种途径的利用。这样能够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下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幼儿能够亲身体验,更能激起他们心中的情感。

另外当前文艺作品、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介对幼儿的影响很大,作品和影视中的人物形象、言行、品格,深深地影响幼儿的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它们对幼儿开展劳动育。但是这些作品的影响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幼儿缺乏对作品好坏的区分能力,所以老师和家长必须帮助幼儿进行选择,让幼儿多看那些宣传正确劳动观念的作品,从而得到教益。

2.3 积极引导家长转变劳动教育观念

幼儿劳动教育的开展不能仅仅依靠幼儿园,家庭的劳动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幼儿家长要端正观念,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在家要配合幼儿园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自我服务是最简单的一种日常劳动,通过自我服务劳动的锻炼可以培养人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品质,也有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家长应让幼儿从小开始学会自我服务,比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等等。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养成良好习惯,学会依靠自己的劳动生存,为正确劳动观念的形成打下基础。当然,由于幼儿能力的局限性,父母要对幼儿的自我服务要加以引导。

要培养幼儿做家务的兴趣,引导他们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城市里的幼儿大都远离农村,许多常识都不知道,我们可以通过做家务来向幼儿传授简单知识,幼儿对做家务也会越来越感兴趣。

给幼儿提供适当参与劳动的机会,不仅使能让他们获得劳动的教益,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能让他们体验到责任感,还可以让他们懂得关心父母,关心他人,从而促进家庭成员关系融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多鼓励少批评;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加以引导;对待他们的问题要进行耐心、具体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闫玲.如何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J].山东教育(幼教版),2000(36).

[2] 王青青.幼儿劳动教育不容忽视[J].安徽教育,2002(23).

[3] 陈剑梅.开展劳动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J].教育导刊,2003(4).

第5篇:劳动教育成果展示范文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8-0097-01

一、教师劳动的一般特点

1.复杂性。(1)劳动对象具有复杂性。教师的劳动对象――学生和学生集体是存在个别差异的。教师既要依据统一的培养方案来培养学生,又要注意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此外,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也是不确定的。(2)教师的职责具多重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把学生教育成为和谐发展和自主发展的人,教师就要负起多种职责,付出艰苦复杂的劳动。(3)教师劳动的内容是复杂的。它涉及学生心理、智力、体力,兼顾德智体美劳等不同层面。(4)教师劳动的过程是复杂的。教师劳动的过程是一个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统一的过程。(5)教师劳动的能力和素养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教师不仅要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相关的多种能力。教师的素养包括文化底蕴、教育追求和教育智慧等。(6)对教师劳动的评价机制是复杂的。(7)教师的劳动及其成果的表现形态是复杂的。

2.创造性。首先,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不仅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个别差异,而且这种差异都主要是社会环境影响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其次,教师劳动的内容和手段也是不断变化的。作为教师劳动内容的教科书,会因时代的发展而表现出一定的变化,劳动手段也会由于科技的发展而呈多样化。从内在机制上看,教师在劳动中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遵循教育的规律,选择最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来实现教育目的。

3.示范性。首先,学生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学生的向师性使得学生坚信教师言行的正确性、权威性,并主动模仿教师的言行。这就要求教师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都堪为学生的楷模。其次,教师的劳动手段具有示范性特征:(1)教师分析教材、演示教材的过程具有示范性。(2)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实践活动,也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4.长期性。教师的劳动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5.高压性。教师的劳动表现为繁重而紧张的脑力劳动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体力劳动的特点,教师时时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便使教师的劳动具有了紧张性和高压性。

二、高校教师劳动的显著特点

1.高校教师的劳动职业兴趣具有持久的稳定性。大学生的生活经验、科学文化知识和抽象思维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再加上他们的生活条件、经历、生理心理发展及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等因素,教师要胜任本职工作,非经过长期的有效训练和培养不可,长期的培养、训练和工作,使他们的职业兴趣具有了持久的稳定性。

2.高校教师的职业劳动使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教师的劳动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创新的劳动。高校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他们不断探索未知世界,获取新的知识,实现自我价值,在不断发展中获得一种成就感和职业自豪感。

3.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高度的专业性。这是高等教育与初、中等教育相区别的一个本质特性。

4.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探索性。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体现为较明显的研究性、探索性的特点。

5.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实践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当代高等教育发展就是一部弘扬实践这种教育思想的历史。在柏林大学,洪堡提出了“唯科学是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新型的办学理念。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观点。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有关加强实践教学理论和教法研究的呼声很高,正在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的重点。从古至今,高等教育始终深深地烙有“实践性”三个字。“实践出真知”,对于今天追求“真知”的人们,又有谁会否认当代高等教育教师劳动所具有的实践性特点呢?

参考文献:

[1]王亚朴.高等教育十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第6篇:劳动教育成果展示范文

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不是一个制造业强国。简言之,中国制造要转化为中国创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造成这一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滞后的职业教育难以为制造业输入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据统计,目前我国高级技工仅占工人总数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40%的比例相差甚远,高级技工的缺口数量巨大。

没有厚实的职业教育基础作为有力支撑,不仅会导致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被虚置――近年来我国愈演愈烈的用工荒与其说是劳动力短缺,不如说是技工人才短缺导致的结构性用工荒,而且会严重影响到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毕竟,没有大量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经济转型难免会沦为一句空谈,我们的产业势必会在全球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末端。

既然职业教育如此重要和必要,职业教育何以还会出现口头上受重视但事实上被轻视的尴尬呢?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劳动的尊严正在日渐衰落。我们经历过那个“劳动最光荣”的风光时代,工人一度是最让人羡慕的体面职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虽然“劳动伟大,创造光荣”还是始终不变的口号,但是谁都无法否认,劳动的尊严正在衰落,工人的地位在社会职业价值的排序中每况愈下。

若要问劳动尊严的衰落表现在哪里,身边的例子可谓俯拾皆是。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得益于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辛勤的奉献,但是普通劳动者并没有充分合理地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从宏观层面看,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从微观层面看,劳动者劳动条件、福利待遇、工资水平等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相称,甚至一些劳动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都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第7篇:劳动教育成果展示范文

发现二 多数独生子女在劳动中感受到劳动的价值与快乐。认为在劳动中可以“培养自己的能力”“增进与父母的感情”“展示自己的本事”“得到想要的东西”。

发现三 独生子女的劳动主动性和部分劳动能力较弱。在清洁整理校园、下地干农活(农村学生)、自愿参加大扫除等方面,独生子女主动参与的比例低于非独生子女;在扫地、钉纽扣、买菜等日常简单劳动能力方面逊于非独生子女。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策部署,都提出少年儿童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的培养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中提出“努力培育未成年人的劳动意识”;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等。可见劳动教育是少年儿童教育永恒的主题。另一方面,当人们谈及与独生子女劳动相关的话题,总会有诸多微词,习惯性地给他们贴上“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的标签。那么,在当今新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正确评价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方面存在哪些差异?加强和改进独生子女劳动教育的着力点在哪里?本文试图通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予以回答。

(二)研究方法

天津市少工委办公室、少先队工作学会、少年儿童研究中心于2010年末进行的天津城乡少年儿童劳动状况调查。调查对象为城乡中小学3-8年级在校学生。问卷调查采取分层定比抽样方法,涉及全市6个区县,回收有效问卷1666份,其中独生子女占52.8%,非独生子女占47.2%;在独生子女中,城市占62.5%,农村占37.5%。在问卷调查的同时,采取个别访问、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部分学生、教师、家长作了深度访谈。

二、结果与分析

(一)独生子女对劳动的认识是积极的

调查中请学生做出符合自己认识的选择。统计结果表明,有九成左右独生子女表示“我们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从小就要爱劳动”“工人农民辛勤劳动不容易,我们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劳动是一件快乐的事”。与此相对应,绝大多数独生子女不同意“学生学习好最重要,没必要参加劳动”“家务活是大人们的事,不需要孩子插手”“现在能花钱雇人干家务,不需要自己学了”等说法。调查中我们列出8个方面了解独生子女对自身状况的满意度,发现,表示满意的均在八成以上,特别是对自身“劳动能力状况”选择“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达到84.9%。从整体上看,独生子女对劳动的基本认识是积极的。而在一些成年人看来,独生子女天生就懒,现在的孩子不爱劳动成为人们的心理定势。然而调查结果表明,并非如此。(见表1)

交互分析结果还显示,调查所列10项与劳动相关的活动中,存在差异的4个方面,反而是独生子女喜欢程度高于非独生子女的方面。

(二)独生子女在劳动中感受到劳动的价值与快乐

劳动对个人的价值是什么?调查中我们询问了“你觉得劳动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吗?(有几项选几项)”结果是76.9%的独生子女选择“培养自己的能力”,67.1%选择“在劳动中获得快乐”,这两项明显高于其他方面。其他依次是增强自己的责任感(40%)、通过劳动回报他人(38.3%)、为将来走上社会做准备(36.5%)、可以跟家里的大人一起干事(26.7%)、可以跟小伙伴一起干事(24.2%)、可以实现自我的价值(24.2%)、可以增进与父母的感情(22.2%)、可以展示自己的本事(15.9%)、可以有机会受到表扬(11.5%)、可以通过劳动得到报酬或想要的东西(8%)。

中小学生的本分是学习,因此少年儿童对劳动的尊重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学习的态度上。调查中当我们问道“写作业时遇到不会做的题,你会怎么办?”独生子女回答“一定要设法弄明白才罢休”的占77.6%。调查中我们举例“ 假设你的数学成绩不如你的好朋友张三,你会怎样想?”有59.2%的独生子女表示“一定要超过他”,34.8%的表示“力争赶上他”。

(三)独生子女的劳动主动性和劳动能力较弱

其一,独生子女的劳动主动性方面弱于非独生子女。少年儿童的劳动内容主要包括自理性劳动、家务劳动、班级值日和校园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等。交互分析显示:在“为社会弱者提供服务”“参加劳动小能手竞赛”“到大人工作的岗位体验”“干家务活”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班里值日”“美化社区环境”等方面独生子女参与的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在“清洁整理校园”“下地干农活(农村学生)”等方面独生子女主动参与的比例低于非独生子女。另外,当问及“冬天一场大雪之后,如果恰好是周末没课,你会主动出去打扫积雪吗?”回答“肯定去”的独生子女是54.6%,非独生子女是64.7%;当问及“在紧张的复习考试阶段,班里组织一次大扫除,如果是自愿参加,你参加吗?”明确表示“参加”的独生子女为78.8%,略低于非独生子女82.2%的比例。即独生子女在参与劳动的主动性方面不如非独生子女。

其二,独生子女部分的劳动能力逊于非独生子女。为了考察少年儿童的劳动能力,调查列举了日常生活中的14个简单劳动项目,问他们是否会做?交互分析结果显示,在“扫地”“买自己需要的物品”“钉纽扣”“买菜”以及农村学生“干简单农活”5个方面独生子女逊于非独生子女。

三、对策与思考

(一)不能简单地认为独生子女就是懒惰的

关于如何认识独生子女,风笑天教授曾指出:要将独生子女与同龄非独生子女进行比较,而不能将今天的独生子女与昨天的非独生子女去比较。因为在前一种参考框架下,所得到的才是独生子女的特点;而在后一种参考框架下,所得到的更可能是时代的差异和特征。[1]此项研究与以往诸多就独生子女谈独生子女的研究不同,对独生子女劳动特质的评价正是建立在与非独生子女比较的基础之上的,通过两个群体有关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的比较来分析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趋同与不同,这样才能准确把握独生子女的特点和发现倾向性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与以往人们对独生子女“不爱劳动”的刻板印象不同,调查结果表明,独生子女本来并不懒—这是很值得欣慰的结论。独生子女对劳动的认识、劳动愿望和劳动精神总体上是积极的,热爱劳动是其劳动意识的主流,与非独生子女不存在明显差异,甚至表示非常喜欢“干家务活儿”“下地干农活”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在劳动习惯方面与非独生子女也是各有千秋。但也尚存如下问题需要积极引导。

一是独生子女在对劳动价值的认识上“通过劳动回报他人”的认识明显低于非独生子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独生子女利他意识相对较弱。

二是独生子女在劳动的主动性方面及部分动手能力方面逊于非独生子女。这一调查结果反映出独生子女在劳动的认知与行为方面的差异较大。

三是独生子女认同普通劳动者“光荣”,却有半数以上“不能甘当”。调查结果显示,91.3%的独生子女同意“普通劳动者也是光荣的”说法,但表示“将来我要做‘社会精英’,不能甘当普通劳动者”的比例却有52.8%。也就是说,他们对“普通劳动者光荣”只是停留在一般性认识上,而一旦与自身的未来联系起来,便反映出较大的认识上的冲突,即便“光荣”也不能“甘当”。

这三方面的问题,是值得学校劳动教育高度重视的问题。这种状况不能排除家庭、学校、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二)独生子女劳动习惯的培养是德育的着力点

鉴于独生子女在劳动的主动性和劳动能力方面相对较弱的问题,学校、家庭的劳动教育尤其应注重习惯养成。劳动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通过在劳动的过程中的切身体验,才能启迪他们的劳动情感,锻炼他们的劳动意志,最终形成热爱劳动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只有知没有行的教育徒劳无益,劳动教育尤其要强化知行统一,充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真实的生活场景,在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学校和社会的公益劳动中,为独生子女创造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在参与中体验的良好条件,使他们加深对劳动的感悟,获得对劳动的真实、深刻的理解,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知、情、意、行的彼此渗透、统一和谐。

参考文献:

[1]风笑天.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145.

第8篇:劳动教育成果展示范文

一、裴斯泰洛齐生平简介

约翰·海因里希·裴斯泰洛齐是世界影响巨大的伟大的民主教育思想家、教育改革家。他生活的年代正值瑞士社会处于封建主义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时期。在家庭、学校中有民主进步倾向的教师及法国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裴氏成为一个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者,他在青少年时便立志要献身于改善劳动人民生活的事业,并为此奉献自己的一切。

二、裴斯泰洛齐的劳动教育思想

1、实验和著述活动

裴氏自大学毕业后,就开办“新庄示范农场”,他试图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的农业种植示范实验,改善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结果实验失败。裴氏以不折不挠的精神总结失败教训,苦苦思索,选择—条通过教育贫苦儿童的手段,用教育的方法去提高人民生活、改良社会的道路。为实现这一教育理想,他从1774年开办新庄贫儿教养院开始,直至1825年伊弗东学院关闭为止,前后用了50年左右的时间,分别在新庄、斯坦斯、布格道夫和伊弗东等地,结合教育实践,坚持不懈地长期进行教育实验,作教育演讲,宣传新教育观,推广民主教育制度,同时还以惊人毅力,在接受前人和当代科研新成就的基础上,以求知探索精神,寻找教育规律,开拓教育理论新领域。

2、裴斯泰洛齐的劳动教育理论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一种思想主张不是裴斯泰洛齐第一个提出来的,但真正付诸实践把二者的结合看作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却是他的功劳。

裴氏重视劳动教育,视之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裴氏所说的劳动教育包括:身体器官的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手工职业训练,以及其它一切有实践技能训练意义的教育。裴氏认为,劳动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德、智、体(心、手、脑)的统一体。他从儿童个性发展的角度提出,教育不仅是向儿童传授知识并发展他们的智力的过程,还必须是发展他们的手艺、活动技巧的过程,以及发展他们的道德、德性、心性的过程,三者密不可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培养有智慧、能思想、能实干的道德完善的人。他从当时瑞士社会实际需要出发,突出强调劳动教育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指出,劳动教育是发展儿童劳作能力的民众教育所必需,也是对儿童进行普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早在新庄时期,他就开始试验,每天既教儿童手工劳动和园艺劳动,又进行初等文化知识如读写算的教学。他认识到由于发展了孩子们的劳动技能和技巧,必然能给他们以后谋生的手段。因此他更深刻地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放在教育心理化的基本原则下来进行,他深信这样一来,必将在培养全面发展个性中发挥真正作用。教老结合思想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对社会改革和社会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必将推动教育的面貌、人的发展出现崭新的一面。

裴氏还根据教育心理化原则,对劳动教育应如何实施和进行提出了看法。劳动教育的最简单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关节活动,家庭实施最早的劳动教育,就应从手、臂、腿等的关节活动锻炼开始,并根据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的原则,从关节活动,逐步扩展到全身的复杂的体力活动。裴氏还提出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应以家庭生活为教育中心,实施生活教育。他认为,意志的锻炼是人类才能的中心问题,也是其幸福的源泉。他把意志这个非智力因素突出地放在儿童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地位,因为他看到家庭从儿童幼小时起,有意识培养吃苦耐劳、顽强奋斗、持之以恒进行劳动的意志力,会激发他们主动进取精神,而这是儿童的才能发展和将来能有效地参加社会生活的重要保证。

由于时代的局限,裴斯泰洛齐提倡的教劳结合没有反映大工业生产发展趋势,两者间的结合是机械的而不是有机的。但他通过长期实践,随着认识的逐步深化,较深刻地揭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培养儿童能力全面发展上的意义,以及提出教劳结合是未来新教育的基本途径,这个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三、现实意义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对我国目前学校存在的教劳脱离现象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市场规则的趋利原则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功利主义的泛滥,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的滞后性还没有来得及对社会出现的种种现象作出思考,一是思维中的陈旧观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传统管年根深蒂固,因此,导致了教育中出现了只学习不做事的现象。家境优越、社会富有、时代进步为当代学生提供了优越的成长条件,但部分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出现了好逸恶劳的不良发展倾向。有人说这种倾向的形成责任在于家庭的溺爱和事事包办。这不无道理,但学校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部分学校一味抓升学率,重智育轻劳动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开设了劳动课,但往往被一些考试科目挤占,而有些学校则干脆不开课。此外,劳动在一些学校被个别老师扭曲异化成惩罚“问题”学生的手段,导致更多学生对正常劳动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进而躲避、厌恶劳动。劳动教育中的“好逸恶劳可耻”不同于一般的道德观。它对人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是非判断上,更表现在实践行为上。

第9篇:劳动教育成果展示范文

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之下,农业与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巨大,农业劳动力受到非农产业更高劳动生产率吸引,必定要向非农产业转移。那么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会不会影响到农业产出的增加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会影响到农业产出的增加,那么劳动力的转移必定会受到抑制,因为如果农业无法提供充足的食物,会导致食品价格上涨进而引起工资上涨,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利润下降,最终阻碍农业劳动力进一步转移。由于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先考察农村地区居民受教育水平衡量的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如图1所示,农村地区居民受教育水平很低,1992年约为5.97年,到了2011年也只达到7.46年,提升速度十分缓慢,年均仅提高一个百分点,平均受教育年限近20年来只提高了1.5年,因此本文提出第一个假说。假说一:在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中,农民通过接受正规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水平的增加不会直接影响农业产出。但是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禀赋,减少其转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难度,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据统计,自1992-2011年间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从38699万人减少到26594万人,年均减少2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农业总产值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长率很高,从1992年5588亿元增加到41988.6亿元,以年均11个百分点的速度高速增长。在农业劳动力减少的情况下农业产值却在增加,到底是什么推动了农业经济增长?我们发现当农业劳动力逐渐减少的时候,农业机械及农药、化肥、农膜等物质资本投入量逐年增加,如图2所示,物质资本投入与农业劳动力反向变动,自1992年至2011年物质资本投入年均增长约为提高4.1个百分点。由此我们提出第二个假说。假说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会增加了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禀赋,减少其转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难度,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引致农业物质资本投入增加,从而带来农业总产出的增加。

二、实证检验

(一)模型设定本文采用C-D生产函数作为农业生产函数,用于考察农业产出与各投入要素之间的关系。其中,Y代表农业总产出,A为全要素生产率,K表示物质资本投入,L表示劳动力投入即劳动力数量,E为农村地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用以代表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其中α、β和γ分别代表物质资本、劳动与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ε为残差项。其中,H代表农业劳动力总的人力资本禀赋。方程(3)验证农业中劳动力转移引致物质资本投入增加。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文中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以及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转移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因此本文时间范围选择1992-2011年。农业产出(Y):以农业总产值表示农业产出,并以1992年为基期,以GDP平减指数进行平减,得到农业的实际总产值。物质资本投入(K):以化肥、农药、农膜的吨数加总得到物质资本投入。其中化肥、农药、农膜单位数均为万吨。化肥包括氮肥、钾肥、磷肥和复合肥。农用机械包括农用大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和农用排灌柴油机,单位为万台。劳动力数量投入(L):以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数量来表示。

(三)估计结果本文采用Eviews7.2版本软件对各方程进行估计,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从表1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可决系数很高,表示各参数的解释能力较强。方程(1)中LnK与lnL的回归系数在1%置信水平下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的回归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目前农村地区劳动力通过接受正规教育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对产出无作用。方程(2)当中物质资本的系数为正,符合经济意义。但是人力资本存量的系数为负,这与传统生产函数经济意义不符,但是与目前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相符,农业劳动力人数每年减少但是农业产出在增加,两者呈相反方向变动,因此人力资本存量系数为负,人力资本产出弹性为-1.752,表明从事农业的人力资本存量每减少一个百分点,产出会增加1.752个百分点。方程(3)中lnH前面系数为负,表明人力资本存量流出一个百分点,会引起物质资本投入增加1.927个百分点。为了验证人力资本的流出是否会引起物质资本的变动,表2中对两者间关系进行了格兰杰非因果性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物质资本不是人力资本变动的原因,但是人力资本是物质资本变动的原因,即可认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引起了物质资本投入增加。

(四)各要素对产出的贡献率为了测算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对产出的贡献率。由表3可知,1992-2011年间农业产出平均每年增长11.2个百分点,物质资本投入年均增长约3.7个百分点,人力资本存量年均减少1.7个百分点。由贡献率可知,物质资本贡献率最大,对产出增长约贡献54个百分点,其次人力资本贡献了27个百分点,全要素生产率贡献19个百分点,可以看出目前农业产出的增加主要是由物质资本投入所驱动,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还比较小。

三、结果分析

首先,由方程(1)估计结果可知,lnE前面系数统计不显著,这说明农民接受正规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对农业产出影响不显著,从而证明了假说一。目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教育无作用原因不在于农民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太过缓慢受教育水平太低所致,原因在于农业生产中存在极强的“干中学”效应。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资料比较低端,学会使用农用机械来耕地、播种、收割以及对农地进行施肥等即使不需要受教育仅通过生活当中的学习经验就可完成。试想,如果让大学生去进行农业生产,其人力资本水平绝对比农民高很多,但其农业生产水平一定不如农民。舒尔茨认为农民也是理性人,如果受教育确实有助于农业生产,那么农民必定也会就接受教育。但是现实是1992-2011年,农村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从5.96年提高到7.45年,20年间受教育水平仅提高了1.5年,由此也反映出目前通过正规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对农业生产是无用的。其次,方程(2)中lnK前面系数为正,说明增加物质资本投入对产出增加有正向作用,物质资本投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会带来产出增加1.634个百分点。但是lnH前面系数为负且显著,考虑到目前从事农业劳动力逐年减少,因此农业的人力资本存量也逐年减少,但是这种减少并没有影响到农业产出,实际上是促进了农业产出。在方程(3)中lnH前面系数为负,说明农业中人力资本存量的减少会引起物质资本投入增加,并且由格兰杰检验可知统计显著,因此证明了假说二。目前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入城市生活从此就与农业毫无关系,实际上农村青年出去打工,家里仍有老人、妇女在从事农业,正是农业劳动力外出打工取得的工资性收入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农业中才会不断积累起物资资本,从而使得农业不断发展,如果这部分人留在农业当中只会造成农业更加落后。由要素贡献率可知物质资本投入对产出的的贡献率为54%,人力资本转移的贡献率为27%,农业产出的增长主要是靠物质资本投入驱动。最后,从全要素生产率来看,其对产出增长率贡献了19个百分点。全要素生产率可分解为技术进步、资源配置改进以及规模经济等。我国农业劳动力虽然大规模流动,但是人多地少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而且舒尔茨(2007)认为在传统农业当中资源配置是有效的。因此规模经济及资源配置的改善均不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构成因素,因此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构成因素,并且这一技术进步主要是由物质资本投入所带来的。如农业机械的投入使用使土地的耕作更有效率,化肥的投入提高了土地的肥力、农药的使用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但无论如何技术进步显然没有成为推动农业生产的源泉,农业生产仍靠物质资本深化。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农民通过接受正规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不直接影响农业生产,但是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禀赋,减少其转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难度,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引致农业物质资本投入增加,从而带来农业总产出的增加。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促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培育新型农民为了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必须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根据2011年统计数据,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5年,根据蔡(2013)的研究,这个受教育水平只适合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但就第二产业资本密集型行业以及第三产业技术密集型行业而言,农业劳动力目前的人力资本水平无法胜任,随着未来产业技术升级,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会越来越难。为了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国家应该考虑把高中也纳入到义务教育体系当中。为了培育新型农民,必须开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从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来看,未来农业发展需要自立,即从事农业的人需要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而不是靠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收入来发展农业。由于通过传统正规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对农业生产无用,从事农业的农民接受正规教育的意愿很低。但这绝不是说农业就不需要人力资本,实际上农业真正需要的是有技能的农民,这种技能目前是无法通过正规教育获得的。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转型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农民的人力资本禀赋。原因在于现代农业属于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卢卡斯认为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间具有互补性,只有平行的人力资本提供支持,否则物质资本不但难以积累而且必将面临回报的大幅度下降,因此在农村地区发展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对于提高农民人力资本水平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紧迫的和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