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劳动力迁移方式范文

劳动力迁移方式全文(5篇)

劳动力迁移方式

第1篇:劳动力迁移方式范文

从理论上讲,经济意义着重体现在能够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上,而职业教育能够深入到农村、山村,从教育层次上讲,它增加了农村人口的教育数量,提升了农村人口的教育质量。根据马克思对生产力的解说,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出科技的巨大作用,用公式表示是: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从实践的角度分析,职业教育培训与经济活动、生产活动的贴合点越来越近,部分职业院校开始校企结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受训者直接了解最新操作技术情况,接触最新操作设备,真正达到了技能与知识相一致的目的,开发了现有资源,形成了巨大经济效益。职业教育深入进农村,使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机率增大,有益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得到更多的经济回报反作用于农村经济建设。

二、职业教育推动着新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目前我国有1.2亿进城务工农民,每年还有新增农村劳动力600多万人,进城务工人员已占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一线从业人员总数的50%以上,其中85%以上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80%人员没受过职业技术培训。可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数量上占优势,但质量上还存在严重不适合社会需求的一面,因为贴合市场需求的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这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和引导,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能。通过职业教育使新型农村劳动力全面转移,拓宽就业渠道,影响农村经济建设。此外,通过职业教育还可以使农村建设出现更多的知识型人才,激发农村潜在的市场,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方面,进城务工人员通过职业培训,强化了技能,了解了农业以外的技术行业,把技术的思想引入到了农业生产中,促进着农业生产;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还可以培养农村劳动力进行技术开发与改造,自主创新,自主创业,参加到乡村建设当中,走进致富之路;再一方面,新农村建设需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的参与,更需要知识水平有限的农村劳动力来强化技能,对其进行职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进而,新型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加速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三、职业教育加速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第2篇:劳动力迁移方式范文

关内人口大规模地迁移到东北之后,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了东北农业落后之现状,使东北农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具体来看,近代关内移民对东北农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内移民加速了东北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

土地开发与利用的前提就是拥有大量的劳动力。东北地区虽有大量富饶的土地,但由于先前劳动力十分缺乏,因此土地的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十分有限,大量的土地荒芜待垦,粮食产量也相对较低。伴随着关内移民的逐渐增加,东北土地的开发便拥有了足够的劳动力,耕地面积便开始逐渐扩大。在1914年,东北地区有耕地14019.2万亩,而到1932年的时候,增加到30618.6万亩,18年的时间翻了一番多。特别是1927年至1929年三年的时间里,耕地面积增加速度十分明显,这恰好印证了人口大规模迁移与土地开发的关系,因为这三年正处于关内人口大规模向东北迁移的高潮时期。到1933年,东北三省除了辽宁之外,吉林和黑龙江两省都跨入了全国十大农业省行列,其中吉林耕地面积居全国第六,黑龙江耕地面积居全国第十,由此可以看出关内移民对东北土地开发的作用与贡献。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土地大规模开发所带来的直接收益就是粮食产量的增加,这也是关内移民对东北农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重大贡献之一。关内移民到东北之后,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粮食丰收。1912年,东北三省的粮食产量仅为800余万吨,到1930年时,增加到了1800余万吨,每年净增60余万吨。特别是在1924年至1930年六年的时间,高粱、谷子、玉米、大豆四类农产品的产品呈现出明显增加的态势,以大豆为例,1924年大豆的产量为150万吨,1930年达到了310万吨。在大机器生产还没有得到推广的年代,东北粮食产量的增加可以说主要依靠的就是人力,而这个人力正是由庞大的关内移民所提供的。正是东北土地大规模的开发和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促使东北出现了松花江中游、松嫩平原、牡丹江流域等几个主要的产粮基地,为东北成为全国闻名的产粮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关内移民带来新的农作物品种和新的种植技术,改变了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

在清末以前,东北地区是我国边疆地带,当地人口以少数民族为主,汉族人口十分稀少。而少数民族在农业生产方式上多以渔猎和牧业为主,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东北的农作物种植业十分落后,农业生产结构十分单一。近代关内移民迁入东北之后,带来了大量的农作物新品种,其中包括玉米、水稻、旱稻、烟叶、甘草、亚麻以及各种蔬菜瓜果品种,这极大地丰富了东北地区的农作物品种。伴随着这些农作物品种一起引入的,还有先进的农作物种植技术。东北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较为落后,基本处于原始刀耕火种的状态,这种生产方式不仅仅产量较低,而且容易对土地资源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再次开发与利用。关内移民迁往东北之后,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技术和方式带到了东北,比如中原地区广泛使用的铁犁、磨盘、锄头就是由关内移民带到东北的,这直接提高了东北地区农业的生产力。不仅如此,关内移民还将中原地区的休耕轮作法带到了东北,这改变了东北地区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对于东北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正是农作物新品种和先进种植技术的引进,直接改变了东北地区以渔猎和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使得东北农业开始与关内农业的生产结构一致,为其农业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3.关内移民促使了东北地区农业贸易的繁荣

农作物品种的逐渐多元化,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使东北农业在满足民众自给自足的同时,也有大量的结余。因此,在清末的时候,关内移民就开始将余粮运往关内或国际市场,这直接推动了东北农产品的商品化发展,进而推动了东北农业贸易的繁荣。在1891年,东北地区向日本出口的农产品金额达到了46万海关两,1899年的时候达到了809.2万海关两。进入民国以后,伴随着关内移民的逐渐增多,东北农产品的出口贸易更是实现了快速发展。1927年,东北大豆出口量是1913年的17.5倍之多,1927年到1931年四年时间,东北大豆年出口量达到了300余万吨,占据全国大豆出口总额的九成以上145。而这四年时间里,关内移民的数量都以数百万计,可见,关内移民确实是推动东北农产品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东北农产品的丰收,也促使东北地区开始出现农产品加工贸易,比如在20世纪20年代,东北地区就出现了豆油、酿酒、面粉三大农产品加工业,这对于改变东北地区农业经济落后的现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近代关内移民对东北农业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第3篇:劳动力迁移方式范文

关键词:城乡移民;经济影响;移民趋势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迅速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城乡移民。中国曾经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大多数农民依靠土地来谋生。然而,随着工业的发展,务农不是一个增加经济来源的最好办法。此外,城市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导致城市就业岗位增多,对各种劳动力的需求增加。来自bjreview.com.cn网站的一篇文章提到,“自从改革开放政策在1978年推出的时候,中国在城市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已开始在中国设立工厂,并且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一些农村劳动力决定放弃农业,转而在城市追求更高的收入和更多的机会。从那以后,中国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发达地区。从1995年到现在,城乡移民的数量不断增长。城乡移民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劳动力。然而,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问题,如房价压力,环境问题等等。此外,尽管在市区工作帮助乡村人民得到了更高的收入,但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条件不如他们所想。大部分人无法享受到社会福利和先进的资源。据此,本文讨论了自1995年以来农村向城市迁移的简要情况,移民的年龄结构、生活条件、迁移的原因,以及其影响和对未来的预测。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在互联网上的信息搜索是获取中国的城乡移民信息的主要方法。我们进入一些权威网站,发现可靠的信息,比如学术文章,专业人士分析,报纸的报道,杂志等等。此外,表格、图表和一些权威的数据也包括在内。

二、研究成果

(一)1995年移民情况

在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之后,许多外国公司开始在中国设立工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在城市寻求工作。从1995年到现在,乡村到城市的移民数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1990年至2005年,有1.03亿中国人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地区。从图1中,我们发现在1995年有大约3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同时,从1995年到2011年城市人口的数量增长了20%,约达到2011年的50%。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人口已经在这15年间从70%下降到50%。

(二)移民年龄结构

对于那些移民,大部分人在年轻的时候便离开他们的家庭,独自去了城市。从表1中,我们发现年轻人在移民人口中占了很大一部分,他们的年龄高度集中15至30岁。15岁以下的儿童占了一小部分,因为他们太年轻了。此外,大多数移民不会带他们的孩子去他们的工作城市。另一方面,表格显示,年龄超过60岁的乡村人民几乎不会选择搬到城市。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移民中男性占移民总数的52.5%左右,女性占47.5%。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特点几乎没有改变。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迅速扩大,导致就业机会大量增加。网站theory.people.com称,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开始在城市寻求工作。为城乡移民提供的公共服务和福利政策也已经改善,所以更多的乡村移民选择定居在城市(郑&杨,2013)。

(三)移民生活环境

尽管有很多乡村人民移居到城市,然而,在城市的生活条件不如他们的预期。移民的生活标准通常很低并且时常会产生被城市孤立的感觉。文章“中国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活条件”报道,因为有等级之分的就业市场和有限的住房数量,移民很难生活在一个较好的生活环境中。由于低收入和高生活成本,他们不得不以不同的方式来削减开支。在2004年,一些研究人员在中国的六个城市做了一个调查。报告显示,乡村移民在城市时大部分选择自己做饭(占48.94%)或依靠员工餐(占27.14%)来节省生活开支。此外,户口也是一个大问题。户口政策成立于1958年,它将中国人口分为农村和城市公民。一个人一旦获得城市户口,他的下一代也将保持这个户口特性,有权享受城市福利。在部分城市,只有当地城市居民被允许购买经济和舒适的住房。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移民生活在不舒服的地方,如租赁房屋和商品房。此外,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体系还不完善,这使得他们生活更加困难。

三、讨论

(一)城乡移民原因

首先,收入是人们想从农村搬到城市的主要原因。城市的经济水平高于农村,工资水平也高于农村。高收入就业岗位吸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求工作。其次,大城市有更多的资源。公民可以享受高质量的教育和接受先进的医疗,而农村人口仍无法享受到某些资源。城市更好的生活条件使得农村人选择在城市定居。乡村移民能够在城市获得新技能便开始创业。第三个原因是在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村的就业机会是有限的,所以他们必须在城市找到工作。

(二)移民影响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迅速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城乡移民。从1995年到2005年,城市人口增加了65.3%,城建区增加了68.9%。它表明了一个新的趋势:当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时,中国建筑面积的比例大于人口增长的比例。一方面,这种情况可以减轻公共交通和公共服务的压力。另一方面,城市化的发展和土地利用率之间存在着矛盾。如今,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求是中国政府的当务之急。第二,它有助于经济增长。作为工业化的成果,乡镇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部门之一。在1980年代中期出台了“离家不离村”的发展政策。这一政策鼓励人们住在老家。很明显,这一政策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出现。乡镇企业不仅提供了许多工作机会,也减少了移民在城市的压力。此外,局域网声称大规模城市化进程将推动房屋建筑和公共设施的增加,并扩大经济发展。同时,为了解决移民带来的区域间不平衡发展,还有两个主要的政策。一个是发展战略被称为西部大开发项目,其中包括在中国西部进行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第二个政策倡议是强调构建“和谐社会”,以减少区域间的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第三,城乡迁移对城市和农村有很大的影响。根据图2和图3显示,农村人口主要是搬到东部沿海城市和内地发达城市。流动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这也给中国政府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首先,过度的迁移会造成“城市病”。第二,它增加了“空巢综合症”的出现。第三,农村到城市的移民减少城市人均GDP。“城市病”意味着过度人口聚集的城市空间压缩然后导致环境问题,交通拥挤,住房问题等等。“空巢综合症”的提出,表明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搬到城市,并留下老人们在农村生活并且没有足够的财政资源。它使村庄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困难。第三,移民增加了城市的贫困人口,使得城市人均GDP下降。城市人与农村人之间的贫富差距还可能导致社会排斥。

四、预测

迄今为止仍然会有很多人移民到城市,使城市的规模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继续增加。尽管从2005年到2025年在中国的总人数将增加,大城市的人口增长比人口自然增长也快得多。这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人搬到城市,在未来十年城市的规模将继续扩大。这个数字还指出,到2025年城市消费占GDP的比例将从3.9亿元增加到21.7亿,这是大约五倍的增加五、结论总之,城市扩张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使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变得更加完整。然而,由于大量的城市人口,城市面临的问题也变多,如处理土地、能源、水的供需压力。对于农民工来说,城市的生活与他们的。他们中的很多人生活在恶劣的条件下,做最困难的工作,但获得的报酬却非常低。在城市正常商品的价格对农民工来说十分昂贵。我们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25年达到峰值。那时,人们在城市找工作变得更难。更重要的是,更多的人生活在城市意味着城市需要更多的资源,同时也将产生更多的垃圾。政府也面临着一个大问题,因为他们的公民需要住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之中,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比如北京和上海,人口的快速增长使他们面临更多的挑战,在更大的压力下工作。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政府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帮助人们更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2015年中国城市人口排名[R].世界人口网,2015-09-10.

[2]侯战,岳东霞.1995~2005中国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密度变化分析[C].中国科技在线,2011.

[3]麦肯锡.2025年中国城市人口达9.25亿[DB].财新网,2012-01-09.

[4]吴瑞君.人口迁移流动对城乡社会发展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研究中心,2014-07-22.

第4篇:劳动力迁移方式范文

任保平和王蓉(2011)[7]建立了包含工业化率等19个指标的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显然,构建指标体系较容易被接受和理解,是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但是,在研究中可能会遗漏体现经济增长质量的其他要素;二是探讨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肖红叶和李腊生(1998)[8]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经济增长的协调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经济增长的潜能四个方面考察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王积业(2001)[9]将经济增长理解为数量扩张与质量提高两个方面,并以此确定经济增长质量的基本内容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的作用和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刘树成(2007)[10]也认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指能够持续提高经济增长态势的稳定性,经济增长方式的可持续性,经济增长结构的协调性以及经济增长效益的和谐性。这样界定的优点在于可以给予经济增长质量一个明确的、完整的范围,避免遗漏经济增长质量中较重要的要素,缺陷则在于不利于进行实证分析。为了弥补两种界定的不足,本文考虑可以在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界定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构建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体系。参考已有研究,本文将经济增长质量界定为经济增长方式质量、经济增长过程质量和经济增长结果质量。不难发现,三个方面彼此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且能较全面的揭示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由此,本文将在明确的范围内构建这三个方面的指标,探讨劳动力转移如何从这三个方面影响中国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增长与集约型增长两种类型,其反映了经济增长的潜能,在经济增长中体现为高效地使用各种生产要素。粗放型增长的动力来源于要素的投入,一旦要素投入下降或者要素投入增长不能满足经济递增的要求,经济增长就难以为继。集约型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和要素的优化配置,在发展中国家要素的优化配置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克服资源有限性的有效手段。肖红叶和李腊生(1998)[8]认为有两个原因决定粗放型增长不可能长期持续,一是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长期保持要素投入的递增是不可能的;二是边际产出递减规律,即使是资源投入递增能够保证,经济增长速度也会逐渐地趋于降低。因此,只有集约型方式实现的经济增长才是高质量的增长,集约型方式能够保证同样的要素投入带来更快的经济增长,或者是使用较少的要素能达到同样的增长率水平。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说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反之,则意味着经济增长质量在降低。集约型不仅应体现资本要素使用的集约,也应体现劳动要素使用的集约,特别是在中国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的时期(蔡昉,2006)[11],劳动力的价值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劳动力转移是由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向高生产率的非农部门转移,其能够提高劳动要素的使用效率,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本文做出如下假设:假设1:劳动力转移会增强经济增长方式质量。

高质量的经济增长过程是稳定、协调和持续的。首先,稳定性是指经济增长过程的平稳性,较小的经济产出和价格波动意味着较高的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增长的相对稳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是维护经济发展的良好秩序必然要求。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近年来,东南沿海地区屡遇“民工荒”,劳动力转移的不稳定性对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这意味着持续稳定的劳动力转移能够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其次,协调性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协调的产业结构,协调的收入分配结构和协调的生态环境结构,协调性是未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前提,同时也意味着经济运行处于良好的状态,因此,协调的经济关系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劳动力是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在转移中可以增加非农产业的产出和就业比重,进而实现不同产业就业和产出的协调发展。由于劳动力转移的目的主要是以增加收入为主,通过转移可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结构的协调。劳动力转移对环境的影响现有研究较少,李晓春(2005)[12]使用扩展的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分析了国内劳动力转移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认为在我国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部门迁移,在增加工业产出的同时,也使得当地环境污染增加。但与李晓春的理论分析不同,史安娜和马轶群(2011)[13]实证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目前并未对环境污染产生显著的影响,认为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与中国劳动力转移特点有关;再次,持续性主要反映在投资消费结构上,投资和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较高的投资和消费水平能够推动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它是经济实现腾飞的前提,也是良好的经济增长状态的客观表现。当企业通过雇佣廉价农村劳动力获得较高收益时,劳动力转移就形成了企业维持或降低现有投资水平的动力,同时,农村劳动力长期在农村生活形成的消费习惯不会因其转移到非农产业就发生较大改变,这说明劳动力转移可能会抑制经济增长过程的持续性。鉴于以上分析,本文做出如下假设:假设2a:劳动力转移会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假设2b:劳动力转移会增强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假设2c:劳动力转移会降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

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保证整个社会的最终产出水平不断持续地提高,并通过社会产出的增加和产品的丰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研究中通常使用人均GDP衡量经济增长结果质量。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生产要素从边际产出较低的部门向边际产出较高的部门流动是要素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因而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劳动力转移即为社会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低于工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在就业数量没有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会提高劳动力的配置效率,并因此推动经济增长(Lewis,1954)[14]。因此,本文做出如下假设:假设3:劳动力转移会增强经济增长结果质量。

在已有的研究中,多是构建指标体系计算总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钞小静和惠康,2009)[15],这样可以简单的通过一个指数就反映出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但是,考虑到经济增长质量是多方面内容共同构成的,一个总的指数无法清楚的看到经济增长质量不同方面的变化,得出的研究结论也没有非常明确的针对性,为了从不同方面探讨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本文依据前文的分析选取不同指标来分别衡量经济增长方式质量、经济增长过程质量和经济增长结果质量,其中,经济增长过程质量分解为稳定性、协调性和持续性三个部分(见表1)。2.劳动力转移的度量本文使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动反映劳动力转移(LTRAN)的状况,因为两大产业从业人员总和在全社会就业结构中的比重越大,说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数量越多。这样的度量可以体现出严格意义上的劳动力转移,即永久性地从农业生产向非农业生产的转移。

本文处理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选取是1978—2010年度数据。为了保持数据的一致性,本文利用各年的消费价格指数换算为1978年的不变价。其中,资本存量使用单豪杰(2008)[16]估算的中国总资本存量数据,由于单豪杰估算的资本存量是以1952年的不变价计算的,本文将资本存量数据重新换算1978年的不变价。根据研究需要,本文需要分别计算出经济增长方式质量指数(EGMOD)、经济增长稳定性指数(EGSTA)、经济增长协调性指数(EGCOO)、经济增长持续性指数(EGCON)和经济增长结果质量指数(EGRES)等五个指数。由于经济增长质量各指标的计量单位不相同,且存在正指标和逆指标,首先,要消除量纲差异,本文将采取如下指数化方法:在上述标准化方法中,xi为每个指标的具体计算数值,maxx和minx分别代表了该项统计指标中的最大样本数值和最小样本数值;其次,要进行逆指标转正,本文的逆指标主要有单位产出能耗比、产出波动率、通货膨胀率、城乡收入比、单位产出废气排放、单位产出废水排放、单位产出废弃物排放等。这些指标的数值越高,则对总体评价存在更高的负面影响。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先把逆指标转化为正指标,然后再在此基础上,通过上面的指数化无量纲处理,转变为正指标标准化分值。在由逆指标向正指标的转化过程中,这些指标首先按上面的公式进行标准化。在此基础上,用100减去数值,所得结果便是与逆指标对应的正指标数据,由此实现由逆指标向正指标的转化。对计算结果再次标准化,便可得到可以用于计算指标的数值。

为了避免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对各指标权重的处理上应选取一种较为客观的赋权法,考虑到熵值赋权法是依据客观环境的原始信息,通过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及各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来决定指标权重的一种方法[17]。因此,本文借鉴杨万平和袁晓玲(2008)改进的熵值赋权法①,分别计算出经济增长质量的五个大项指数,具体计算结果见图1。为消除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本文对各变量进行了对数处理,这样的处理不会改变时序数据的特征,因此,本文在实证分析时采用的是对数值。由图1可知,经济增长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首先,经济增长方式质量在2007年之前变化不大,之后出现了较大的提高,这说明尽管各界早就意识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但产生明显效果的是在2007年之后;其次,在经济增长过程质量中,经济增长稳定性波动较大,但总体维持在一定的幅度内,经济增长协调性具有上升的趋势,经济增长持续性一直较为稳定,增长质量没有明显变化;再次,经济增长结果质量是各指数中提高最为明显的,而且从1978年开始就在持续上升。

本文所有检验结果均使用Eviews6.0软件分析而得。检验变量平稳性的常用方法是ADF(Aug-mentedDickeyFullerTest)方法,本文用ADF方法检测了相关变量的平稳性,最优滞后期用AIC最小准则确定,以保证残差非自相关(见表2)。由表2可知,除经济增长稳定性外,其余变量的水平序列均为非平稳,经过一阶差分之后,变量呈平稳状态,即都是I(1)的序列。这就意味着经济增长稳定性与劳动力转移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可能的原因是产出波动和物价波动主要受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而“民工荒”对产出的影响也仅限于东南沿海等局部地区。判断变量间的长期稳定关系一般使用协整分析,协整是对非平稳经济变量长期均衡关系的统计描述。在经济学意义上,若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可以通过一个或几个经济变量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些经济变量的变化,并且这些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这里将根据平稳性检验结果,仅做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方式质量、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协调性、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持续性以及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结果质量的协整分析(见表3)。

由以上结果可知,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方式质量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可能的原因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更加关注资本要素的集约使用,特别是在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提升劳动要素使用效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作用不明显。3.VAR模型分析根据前文协整检验的结果,以及LLC统计量、赤池信息准则(AIC)、施瓦茨准则(SC),本文确定建立VAR(2)模型。经过检验,模型显著,且结构稳定。Function)分析和方差分解技术,可以检验各变量对劳动力转移冲击的响应。

该函数是用来衡量自变量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因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轨迹,它能够比较直观地刻画出各变量的动态交互作用及效应。图2分别给出了基于VAR模型的经济增长协调性、经济增长持续性和经济增长结果质量分别对自身和劳动力转移冲击的脉冲响应轨迹。横轴表示追溯期数,本文设置为15;纵轴表示各变量对劳动力转移冲击响应的大小。其中,实际计算值为实线,响应函数值加或减两倍标准差的置信带表示为虚线。首先,看经济增长协调性对自身和劳动力转移冲击的动态响应过程。面对自身冲击,经济增长协调性初期反应较大,在第2期达到最大值之后,影响快速减小并趋于稳定。面对劳动力转移的冲击,经济增长协调性最开始的反映为负值,但呈上升趋势,在第2期即转变为正值,并趋于稳定。这与前文假设相符,即劳动力转移增强经济增长协调性;其次,看经济增长持续性对自身和劳动力转移冲击的动态响应过程。面对自身冲击,在期初,有个较大的正向响应,但随后快速下降,一度为负值,上升至正值后,从第11期开始趋于平稳。面对劳动力转移的冲击,经济增长持续性始终为负值,在第6期实现最小值,随后趋于平稳。这与前文假设一致,即劳动力转移降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最后,看经济增长结果质量对自身和劳动力转移冲击的动态响应过程。面对自身冲击,经济增长结果质量的动态响应是在不断的上升。在面对劳动力转移冲击,经济增长结果质量的动态响应是略有上升,基本维持正值不变。这也符合劳动力转移增强经济增长结果质量的假设。

本文利用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协调性、经济增长持续性和经济增长结果质量的贡献度(见表4)。可以看出第1期各变量均受自身波动冲击的影响较大,且自身的扰动逐渐发生变化,但一直在起主要作用;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协调性的扰动逐渐上升,从第13期开始就超过了20%,在第15期达到最大的24.4%,这表明随着劳动力转移的持续进行,在经济增长协调性的提升中,劳动力转移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持续性的扰动也逐渐上升,在第15期为18.9%,在降低经济增长持续性的作用中,劳动力转移的贡献将会越来越大;与前两个变量不同,尽管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结果质量的拉动作用在响应期内为正值,但呈下降趋势。

第5篇:劳动力迁移方式范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村;现状;农业经济;影响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国家自立自强、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前提。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势必对农业生产造成阻碍,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1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

依据国际通行标准,当社会人口年龄结构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及以上的人口大于7%时,就可以被认定进入了老龄化。我国从1999年就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9930万人,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55.92%,农村老龄化进程明显比城镇要快。另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2019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以1000万人/年的速度递增,据预测2020—2040年,老年人口平均每年要增加1200万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其与人口出生率下降、死亡率降低、预期寿命延长有关。另外,由于农村的生产率低下,农村的迁出人口远远超过迁入人口,年轻劳动力流失直接加剧了农村老龄化的问题[1-2]。我国人口老龄化格局大致呈现出汉族地区快于少数民族地区、东部发达地区快于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快于城镇地区等特点。农村人口老龄化呈现出速度加快、分布不均、老龄化提前及人口收入低等特征。

2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发展生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生活富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的生产发展及经济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了解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及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2.1对农业经济的短期影响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农村劳动力的供给数量严重不足。近年来,人们为获取更好的生活条件,为子女争取更好的教育环境与资源,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向城镇迁移,其结果就是农业生产劳动力锐减。青壮年劳动力迁出,而留守的人口年龄偏大,一般在50岁以上,他们的体力、身体素质与年轻人差距较大,反应速度、敏捷程度、对机械作业的熟练程度都远远低于年轻人,这直接导致农业耕种质量降低。有个别地方因留守人口年龄较大,无法从事农业耕种等重体力劳动,甚至出现了抛荒现象。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农村教育的师资配备、教学设备、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使得留守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文化素质与劳动技能都处于较低水平。综合素质的低水平发展,进一步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思想比较保守,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与理解能力差,农业机械运用方面也出现诸多不足,这使得新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受到制约。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劳动力的大量投入为主导,农村人口老龄化使得农村劳动力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势必会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影响农业生产总值。以山东省为例,2013—2016年农业劳动人口总数下降了5%,农业生产总值整体下降了1.4%。人口的老龄化也导致被抚养人口比重加大,青壮年劳动力的经济负担加重。2018年,我国的总抚养比超过了40%,而许多省区总抚养比甚至超过50%。山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在所有省(市)中,山东的老龄人口排名占首位,总抚养比高达49.64%,其中老年抚养比达到22.69%。

2.2对农业经济的长期影响

从农业经济的长期发展来看,农村人口老龄化加速了现代化农业快速成长。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为维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总值的稳步提升,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道路。据调研资料显示,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农业大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致使很多地区农田荒置,老年人无力经营农业生产。为保障生活,很多人选择将土地承包流转出去,这些土地最后会汇总到有能力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承包户或者企业手中集中经营,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农业生产规模化。与传统家庭化耕种不同,规模化的农村土地种植可以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机械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率。老年留守人口为解决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与不能机械生产的问题,大多会选择将这两类生产活动外包,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速度[3]。同时,为适应部分老年人耕种的需要,专门适用于老年人耕种作业的农业机械与工具纷纷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与创新。大规模使用现代化机械进行农业生产,可以用更加先进的管理方法,使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社会化生产。为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无论是承包大户还是农业企业,都会主动应用先进的农业科技弥补农业劳动力的不足[4]。新科技的应用解放了农业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以黑龙江省为例,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脚步加快,在2019年,黑龙江成为全国产粮第一大省,粮食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农业机械化等排在国家前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22倍。

3结语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可阻挡,随之而来的各种影响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又是一次历史的机遇,对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具有积极的作用,趋利避害、发展创新才是接下来发展农业经济的新方向。

4参考文献

[1]陈雪.农村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0):26-27.

[2]褚金萍,熊健益.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述评[J].山西农经,2019(11):31-33.

[3]袁唯.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