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高校感恩教育范文

高校感恩教育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高校感恩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高校感恩教育

第1篇:高校感恩教育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资助体系;诚信;感恩;策略

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是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以及人才强国的一项重大的策略,也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教育公平,促进社会的公正以及和谐稳定的发展。但在对资助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由于家庭社会及学校所承担角色的某些错位,加之教育环境的复杂,最终导致资助体系出现一些问题。有些受资助的学生并没有预想当中的那样努力和自强不息,反而所存在的感恩之心非常的冷漠,根据相关的教育部门进行统计近一半的学生会存在失信等方面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大学生甚至会故意隐瞒自身家庭的真实收入,到村委或者是民政部门出具一些虚假的证明来换取助学贷款,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湖北5名受企业资助的特困大学生不懂得感恩,从而取消了其资助的资格。另外在受资助的大学生群体当中一部分学生的感恩意识不强,对资助者的态度相对冷漠,缺乏参与到社会公益以及责任方面的热情,缺乏基本的感恩、回馈之情。这种现象在很多高校都普遍存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此,在对大学生如何更好地提升资助,提升其诚信感恩之情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诚信与感恩教育的因素

(一)教育方式单一

在资助体系当中对学生的教育手段大多是采用灌输以及机械说教的方式,但是相对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一正面突破的方式进行突破或者是一对一、家长式的方式进行机械的灌输,这种教育教学方式往往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试想如果在对学生的教育当中对情感教育有所忽略,那么学生又怎么会有诚信呢?为此,这就需要在教育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单项教育转变成为双向或者是多项之间的交流互动,从单纯的指示命令说教的方式转变成为平等生动活泼以及情感交流的形式。在诚信感恩教育当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就是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对于学生关心理解和尊重,真正地爱护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受到教师的影响,促进师生之间感情的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加和谐、融洽的氛围,以此才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学校在对教师的自身职业道德以及专业素养方面做的表率作用不够,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于自身的人格、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并没有发挥表率的作用,认识不到,程度也不够高,部分教师甚至会出现学术不端的问题,从而大大地影响到感恩教育的实施效果。事实上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应该是持久的,为此,这就需要教师真正地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学生,教师的举止如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言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是要真正地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做好学生的表率,这样才能够形成榜样的力量,让学生心甘情愿的听从教师的教诲。为此,这就需要发挥教师自身人格的魅力,强调教师利用自身的人格对于学生进行感染,并对学生在学习或者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解决,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塑造的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诚信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社会发展当中有关个人信用体系还有待完善,从而使得一些学生会钻法律的空子,本来提供助学贷款是国家对于大学生的信任作为基础,依赖于人们的信任而担保的一种政府补贴,但是现在国家贷款的推行却感觉非常的困难,主要原因在于一部分人学生的信用,会让很多商业银行存在很多的困扰。如果学生的信用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具体实施。在法律领域由于我国当前并没有构建相对完善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也没有相对应的惩罚机制或者是法律规范,在公民诚信体制上国家在立法、司法以及执法方面并没有达成一致性,也就是并没有形成满足各方面利益的相关法规,这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部分学生会存在侥幸心理,得到了国家的助学贷款但是却不能如期的偿还,缺乏感恩之心。高校大学生群体当中经济困难学生是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在心理层面的激励、鼓励和疏导,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避免形式化,弄虚作假,从而才能够有利于国家资助政策的落实,真正地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同时,也努力构建相对完善的诚信体系,除了国家常规提供的资助之外。也可以解更多的社会或者是企业力量参与进来。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使得学生在受到资助之后能够具备感恩之心,懂得回报,这样才能会少一些埋怨或者是仇恨,多一些快乐和宽容,才能够对生活抱以希望,并对别人投以爱心。对社会进行回报,才能够与人和谐相处。当受资助的学生能够对社会进行回报感恩时。同时也是国家提供资助政策所取得的一种成果,更加有利于国家资助政策的落实,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诚信感恩教育途径

(一)完善相关理论,开展诚信感恩教育

高校资助工作当中为了更好地开展诚信感恩教育,首先要引入相对丰富化的理论,具体来说主要是以杜威的道德教育以及社会主义义利观对学生开展教育,运用道德教育理论,可以从认知、情感以及实现三个层面,对于学生进行感恩方面的教育,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学生的感恩教育意识,然后在实践当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可以进行从实践当中的效果来丰富感恩教育的理论。认知层面主要是通过正面教育的方式来提升受资助学生对于资助的深层次的认识,例如在对学生受资助的全过程当中,让学生接受内涵教育,并通过网络宣传的方式来塑造诚信感恩的典型,国家对于经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体现出国家对于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视,且希望学生在受到资助之后能够更加的自立自强,从而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通过这样的教育可以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自卑心理,认识到国家的资助并不是对学生的施舍。从情感层面当学生收到一定的资助之后社会资助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组成相的团体,对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基础使得受到资助的学生能够在情感层面充分地认识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并真正的乐于奉献并参与到对于社会的回报当中。在实践层面主要是通过组织受资助的学生才能加相关的义工合作,从而在实践层面能够让学生践行行为,也就是将诚信感恩的意识转化为情感,以此推动诚信感恩的行为。例如可以引导受资助的学生参加一些义工服务队,每年到一些学校为单位参加一些义务服务,并且要达到一定的时间,所参加的义务服务工作都有专门的负责人进行考评,同时只有学生考评及格了,学生所参加的服务工作时间才算是有效的。学生在参加义务服务之外,还要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心理知识对学生的这种感触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实践当中真正的感受道德的力量,并促进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此外,还可以从事会主义义利观对学生进行诚信感恩教育,使得受资助的学生能够真正的讲诚信,这也是每一个受到资助的学生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感恩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每一个受到资助的大学生都能够知道自己也在享受到党国家以及其他社会团体所带来的帮助。当对他们的这种善心进行感恩时,第一反应是自己也需要对他人进行怎么,从而更好地促进民族的复兴繁荣富强,这也是对每一个大学生在行为上的一种暗示,要真正的懂得诚信和感恩。

(二)强化规范管理,开展诚信感恩教育

要注重构建每个受资助学生的诚信管理信息,高校要对于每个受资助的学生要做到及时的跟踪、搜集、监督,并建立起专门的档案形式,具体来说可以有两种,一种是纸质的答案,另一种是建立诚信的查询网站,纸质的档案可以放在需要的档案,并做到及时的更新。当学生按照要求归还资助的金额之后,可以送一份让学生本人寄存的相应的档案管理部门,同时应该能够针对受资助的学生成立相应的程序查询网站。在网站当中主要包含学生受资助了多少钱,何时需要还清,现欠多少钱等相关的信息,以便方便人们在第一时间能够查询到受资助学生的相关情况。此外学校还要和手机移动运营商经营相互合作,对于受资助的学生要做到定期发送信息提醒,以便通过刚性管理的方式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制约,由于在奖学金的评选过程当中,对待学生惩罚最为严厉的方式在与取消学生的资助资格,而学校不能再进一步制定相关的严格的措施或规定。为此,对于生的感恩以及心灵教育只能通过机械灌输的方式,面对数额比较大的资助,由于失信的成本相对比较低,而大学生的失信行为可以说是屡禁不止。为此,这就需要针对失信以及感恩感恩缺失的现象进行,强化管理制度,使得广大学生能够认识到失去诚信和感恩,其实对自身的个人档案以及后续的工作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例如失信可能与学分具有相应的联系,一旦失去诚信,再取消学生受资助资格的同时,相关课程的实践分数也会被抹去。又如可以制定学生在受到资助资金的使用范围,并且再对受自助的评选过程当中加入学生在获得资助之后如何对资金进行预算,评选当中还要对预算报告的分配使用情况及实际情况来进行评定。一旦学生在预算报告当中签字,学生对于金额的分配也会按照预算进行支出,一旦资金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当中与预算出现相违背的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查来确定学生是否存在失信的情况。如果学生确实存在失信方面的行为,就可以按照相关的规定对学生进行管理对学生的失信行为进行约束。通过刚性管理制度进行落实,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使得贫困的学生能够真正的得到资助,当学校真正的将诚信和感恩化为自身的行为时,那么外在的管理制度也仅仅是成为一种形式,当然刚性管理制度的落实,还需要人性化的教育,以此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让学生真正地在教育当中感受到诚信发挥的力量。完善诚信评价的相关体系。

(三)完善法律法规,推进诚信感恩教育

高校教育中要着重加强对受资助学生的法制观念方面的教育,使得受资助的学生能够认识到诚信不仅仅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可以用相关的法律问题对学生的诚信行为进行传输,同时,这种教育应该是在学生受资助之前,这样可以杜绝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状况进行作假,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一旦发现学生可能会存在失信的行为。轻则说服教育,重则取消受资助的资格并扣除项的学分。从而更好地将诚信将学生的资助工作落实强化学生的诚信感恩意识。

三、结语

第2篇:高校感恩教育范文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感恩教育;贫困生资助

当下,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日益加强,在进行贫困生资助的过程中我们期望他们不仅能解决在校期间有关学习、生活的困难,而且能懂得感恩、回馈社会。但在线上与线下对贫困生群体所做的调查中却发现,部分贫困生在获得资助的同时,并未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状态,部分贫困生甚至对资助的形式与力度存在着不恰当的非议。于是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在研究高职贫困生精准资助实施的路径时,应当把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也纳入其中[1],以更为宽广的视野与张力,将“感恩教育”具化为“树立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一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思想[2,3]。

一、精准资助中实施“感恩教育”的内在逻辑

(一)以精准资助引导出贫困生的感恩之心随着高职院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形态由普惠式向精准式过渡,资助工作更具结构性和层次性,也更能契合贫困生个体的物质需求特点,使稀缺的资助经费实现优化配置[4]。由于精准资助契合贫困生个体的需求结构,相较普惠制资助形态,精准资助与贫困生的贫困程度、在校生活的实际需求相联系,能够精准触及到贫困生个体的内心世界,使他们真切感受到所在学校的“家文化”氛围[5]。因此,要立足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将贫困生所产生的感恩之心内化为促进他们职业素质养成的内驱动力,此时就需要为这种内驱动力的运行创设出具体的行动目标[6]。

(二)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回报社会的责任感高职院校实施精准资助时的经费来自社会,因此回报社会便应成为上述内驱动力运行的行动目标。将回报社会内化为贫困生的内心信念,需让其肩负起毕业后回报社会的责任感。社会作为一类系统,在哲学层面可理解为:人一切生产关系的集合,这里的“人”并不是具体的个人。这就表明,若不能将回报社会的内涵给予细化和具化就极易使这种责任感悬置,无法现实起到导引内驱动力的目的。文章将这里的“社会”细化和具化为:贫困生的家庭和职业场所。这就表明,需将感恩之心转化为贫困生以物质回报家庭,以职业能力为组织做贡献的责任感。沿着这一思路进一步分析得出,贫困生先应以组织责任感获得薪酬,才能以实际行动回报家庭。

(三)在社会责任感的驱动下形成学习自觉

通过分析两类责任感之间的关系可得出这样结论:贫困生若要承担起组织责任感,则需以良好的职业状态和职业技能去完成组织中的工作任务,所以在社会责任感的驱动下便要求使贫困生形成学习自觉。这里的“学习自觉”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在校学习期间能始终以自律的思想动机和行为操守,贯彻职业能力的养成目标;第二,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探究能力为塑造,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理念,使贫困的就学经历转化为他们在职场中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对贫困生所做的“感恩教育”需落脚于使他们获得职业能力养成的学习自觉,而“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则成为联系“感恩教育”与“学习自觉”间的中介和桥梁,且它们形成了“感恩教育—社会责任感—学习自觉”的逻辑顺序。正如引言所述,需将“感恩教育”具化为“树立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重点为:组织责任感),所以需要将感恩教育纳入精准资助实施路径之中的具体对象。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调查

通过对贫困生群体的调查获得部分材料,为了增强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做了大量的实证调研工作。为了详细了解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状况,更好地对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提供切入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职院贫困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采用问卷调查与个人访谈的方式对所在的高职院校2018至2020级贫困生群体进行了社会责任感培育问题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在线问卷300份,其中2018级80份,2019级160份,2020级60份,收回有效问卷290份,具体发现问题如下。

(一)关注个人利益,忽视社会责任承担

通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贫困生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比较关注,其中18.62%的贫困生能够将组织发展与职业发展相联系,46.55%的贫困生并不认为组织发展与职业发展存在紧密联系。一项针对个人利益与班级、学校利益冲突时自己的选择调查显示,32.75%表示会服从集体利益,52%的贫困生表示要视情况而定,另外15.25%的贫困生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可以看出,超过半数贫困生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选择上存在犹豫不定的情况。对优先服从集体利益的漠视与拒斥,也反映出了部分贫困生在思想上缺乏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79.31%的贫困生认为组织的成功第一标准在于其盈利多少,而在社会责任承担方面则出现淡漠的情况,无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尤其当问及“组织处于初创期时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只有20.69%贫困生认可组织应承担社会责任,但认为承担社会责任应主要为成熟型的组织,而认为初期型组织不必过多承担社会责任。

(二)志愿精神较强,但缺乏奉献精神

志愿精神本身就是一种服务人民、造福社会的表现,拥有志愿精神对于积极构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志愿精神是贫困生参与社会化生活的基本方式,在调查中针对是否会积极投身于捐赠、社区服务、义务支教、献血等活动时,96.55%的贫困生表示如有需要会从事这样的志愿活动,他们愿意凭借自己的努力去践行这样的社会公益,为他们贡献力量。从这点上来看,当代大学贫困生,即使自身贫困但存有较强的志愿精神,愿意帮助他人;在奉献方面,调查显示愿意从事苏北计划、愿意去西部就业的贫困毕业生仅仅占到16.2%,这跟每年贫困毕业生从事苏北计划、前往西部就业的数据基本相当。奉献精神需要贫困生有更高的觉悟,往往以付出自身权利而得以实现,在国家、人民有诉求的时候,大部分贫困生往往会更加看重自己的权益与利益,进而忽视社会的需求,导致奉献精神的缺失。在校园社团活动中也可发现,部分贫困生会因缺少奉献而急于求成,患得患失。

(三)存在资源浪费现象,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除去组织责任感调查外,还借助观察法获取了在贫困生中存在的“公益性”社会责任短板,这些社会责任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不易被个体所关注,但却能考察出贫困生的综合素质,也构成了感恩教育的议题。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一些贫困生在资源使用上普遍存在浪费现象。如对水电、粮食、超额消费、过度消费等。根据观察,调整针对途经已经下课但是未关投影、电灯的教室是否会主动进去关灯,62.07%贫困生选择了不会主动进去关掉。节约资源是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如果不懂得节约资源,就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在微观层面将制约组织的成长与发展。在环保等社会责任承担方面贫困生意识淡薄。可知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因只顾自身发展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势必对社会的生存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这又制约了组织的发展。根据统计问卷调查结论可知,当组织面临危机时,4.83%的贫困生甚至会采用一些破坏环境、损人利己或者违规操作去博得生机。

三、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模式的构建

(一)依托家庭教育主体作用,打造感恩教育的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提出,主要为双方在第一次见面时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将直接给日后的交往带来重大影响,即我们俗称的先入为主。家庭是个体集合的最基本单位,作为贫困生感恩教育的主体,其家风、家教、家庭的价值取向在大部分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模式中都占据的重要作用。首先,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家庭责任感教育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在家在外以身作则,勇于担责,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其次,积极满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安全、情感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努力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让孩子了解父母养育孩子、孩子赡养父母均是一种责任,要积极承担每个阶段的不同责任;最后,鼓励孩子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社区帮扶活动、义务劳动等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的责任感。

(二)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强化贫困生感恩教育

学校作为贫困生感恩教育模式实践与强化的主阵地,要对这些贫困生加强社会责任感理论方面的教育。通过伦理的教育、灌输等方式让贫困生牢记感恩之心。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激发贫困生热衷公益、回报社会的意识,把与个人发展、民族发展联系起来,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艰巨使命,扛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伟大重任;通过课程的学习,帮助贫困生增强意识,提高能力,更让贫困生了解未来就业之所运营过程中的法律法规,做一名遵纪守法,敢于履责担当的时代青年。此外还可以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强化贫困生的感恩教育。

(三)依靠社会网络传媒的传播作用,引导建立感恩之心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成为贫困生信息的主要来源,网络传媒的主要作用便在于传播信息并在全社会形成主流的正确价值观。网络媒体的超时空性与实时性,让贫困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到有关践行社会责任的内容,为感恩教育的大众化传播创造了便利条件。社会网络传媒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贫困生价值观与内心信念的形成。我们应该依托于社会中的各类网络传媒,如微信、微博、知乎、抖音等,通过其传播渠道、方式与手段宣传感恩思想,让贫困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并形成感恩意识,引导建立全社会尤其是贫困生群体所普遍认可的感恩形式,并将其转化为承担社会责任的共识。

(四)落实实践作用,做好贫困生的感恩教育

感恩之心的培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伦理层面,更要将其落实到贫困生的实践过程中去,依靠实践活动实现个人的成长以及对社会的改造。首先,通过第二课堂的开展,如学校的党团活动、支教活动、社区志愿服务、无偿献血等活动,让贫困生学会帮助他人、回报社会,培养贫困生吃苦耐劳的品质与奉献精神,在提升个人实践能力的同时养成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其次,依托高校、政府、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来完善实践的环境。通过高校教育让贫困生学习法律法规,了解品质要求,尤其是感恩教育这一品质;通过政府部门对创业资金与政策的支持,来帮助贫困生更好地创业,同时也让贫困生了解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通过企业提供实践岗位与场地,帮助贫困生更好地提升创业实践能力,强化自己的职业精神,践行社会责任。

四、结语

为了契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院校将“感恩教育”融入精准资助中,应将“感恩教育”转化为“树立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一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思想。感恩教育模式的构建可依托家庭教育为主体,打造感恩教育的首因效应;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强化贫困生感恩教育;依靠社会网络传媒的传播作用,引导建立感恩之心;落实实践作用,做好贫困生的感恩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明明,周婷,赵倩倩.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模式探析[J].福建茶叶,2020(03):318.

[2]肖凤翔,俸晓玲.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的宗旨、原则和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20(03):117-122.

[3]邱亚洪.感恩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方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3):76-78.

[4]翟军亮,吴春梅.农村贫困治理的范式转型与未来路径—兼议产业精准扶贫的推进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44-51.

[5]王小蔷.积极家庭文化的创建与实施[J].基础教育参考,2019(17):24-25.

第3篇:高校感恩教育范文

关键词:感恩教育;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恩教育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在成为高校的主力军。感恩教育不仅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一、加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1.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知恩、报恩历来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力传承弘扬的价值理念,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善莫大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父恩比天高,母恩比海深”这样深入人心、广为流传的词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歌颂的恩情,往往都是把感恩落实为报恩的具体行为。如,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叫作慈。所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就是爱子之恩的最直接体现。子女报父母之恩叫作孝。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所谓尊亲之恩就是孝。总之,感恩承载着我们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生命中的大智慧。当代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力军,对其进行感恩教育既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延续我国传统美德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真正做到知恩、感恩、报恩,用实际行动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感恩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可以帮助他们完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目前,当代大学生是高校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就是要让他们学会感恩,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最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任务,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可以使他们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只有这样,全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知恩图报的氛围,才能使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面临的困境

1.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一个人品格的形成、价值观的塑造也非常关键。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衣食无忧,很多事情基本都由家长包办代劳,这种情况下,父母往往会忽视对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从而导致他们从小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习惯对父母无止境的索取,缺少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怀,既不懂识恩、知恩,更不懂感恩、报恩。

2.高校感恩教育环节薄弱。目前,我国高校感恩教育的方式主要为公众号推送、专题讲座、主题班会、海报横幅、学生活动及课堂教学等。值得注意的是,高校的感恩教育方式虽然多样化,但由于掌握专业技能和今后能否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学生和高校最关心的问题,所以很多高校教学的重点基本都是侧重于专业化教育,感恩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由于高等教育对专业化教育的盲目追求,再加上,高校教师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未对社会反响较大、舆情汹涌的有关事件及时给予正面引导,反而一味地回避问题、避重就轻,轻轻提起、轻轻放下,久而久之,高校的感恩教育主题课程就变成了班会、自习课。可见,加强感恩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怀,已经迫在眉睫,也说明我国高校的教育不仅需要延伸长度,还要扩展广度。

3.学生本人对于感恩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感恩教育需要先教会学生知恩、识恩。一个人对人生、对世界有怎样的认识,便会有怎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如果一个人不能识恩、知恩,就绝对不可能会感恩、报恩。传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视教育者为唯一主体,仅仅把学生视为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变成了一个只有灌输道德知识而缺乏对学生主体道德情感和行为关照的过程”。这种单向注入的道德教育模式因为学生体验的缺失,必然会严重挫伤学生在感恩意识养成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样也会影响学生视野的扩大,从而造成对感恩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或缺失。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加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建议

1.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感恩教育中的作用。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需要家校共同打造。家风是道德之根,任何教育都代替不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和老师。因此,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合力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家长要以身作则,当好榜样。父母要从生活细节上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他们以一种感恩的态度去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因为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看到生活的美好,才能懂得人性的善良,不知感恩的人不仅会被人看不起,人生之路也会走得比别人艰难。

2.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强大作用。感恩并不是人的天性,它需要后天的教育培养。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应充分发挥高校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全面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高校在培养提升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方面,任务迫切、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一是高校要高度重视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辅导员在当代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中是最接近学生,同时也是和学生关系最密切的那个人,因此,辅导员在与当代大学生的日常沟通交流中要注重融入感恩教育,要引导当代大学生在求知道路上不忘感恩、常怀感恩,要鼓励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更要让他们时刻牢记“读书不忘爱国,爱国不忘读书”。二是高校要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激励和熏陶功能。高校在培养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标语和宣传栏等平台,把感恩教育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这些举措都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高校要鼓励大学生尽可能多的参加社区服务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公益活动,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体悟感恩,增强感恩意识,并最终践行感恩。

3.充分激发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生动力。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1]。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角度看,大学生一定要有自我参与的意识。因此,应当充分激发当代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并主动摒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腐朽思想的侵蚀,注重加强自我感恩教育,提高感恩意识。当代大学生,要积极参与到学校、社会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因为只有在实践中,大学生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体会并践行感恩。

参考文献:

第4篇:高校感恩教育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实践路径

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着重指出应加强孝悌忠信、孝老爱亲,并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原则贯穿于各阶段教育之中。感恩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共同文化价值的社会意识。因此,高校应将大学生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着力点,促进其思想道德的发展,并在感恩教育过程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一、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时代价值

感恩在调节人际关系、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大的作用。大学生作为高校、家庭和社会中的一员,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诸多恩惠和支持,理应具备感恩思想并努力在行动中回报家庭、学校和社会。感恩教育正是教育者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受教育者提高感恩认识,生成感恩之情,并践履感恩行为的教育形式。在新时代境遇下,大学生感恩教育具有提高道德感召力、催发情感亲和力和生成社会责任感等价值。

1.提高道德感召力。大学生感恩教育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教育,具有提高道德感召力的价值。一方面,感恩教育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思想,主要是基于晚辈尊敬、赡养长辈的道德事实与伦理观念,并在演进的过程中逐渐延伸至人际纲常伦理之中,产生了特殊的社会属性。感恩已经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表征为中华民族的伦理思想、行为规范、道德生活乃至礼仪、风俗习惯等。[1]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等感恩思想已经成为社会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内化为人们共同的道德意识。大学生感恩教育以历史的纵深感和文化的延续性熏染学生,让其置身于传统文化发展的脉络之中,从而能够自觉地认同。另一方面,感恩教育携带着明显的个体性。学生对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感恩,并非出于统一的要求或硬性的规范,而是存在明显的自主性和自发性。感恩是人作为特定主体对给予自身恩惠的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感激,这就决定了任何个体的感恩意识及行为都会与教育背景、生活经历、成长环境、经验感受等紧密相关。因此,大学生感恩教育必然落脚于学生的生活境遇、教育过程、同伴关系、师生交往等。这就意味着感恩教育必须尊重和依据个体性特征,因人而异拟定并实施感恩教育方案,从而唤醒个体的感恩情怀。正是因为对大学生主体性和差异性的尊重,高校感恩教育才具有强大的道德感召力。

2.催发情感亲和力。大学生感恩教育是以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教育形式,具有催发情感亲和力的价值。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已经证明,大学生的理性和情感发展都达到了较为成熟的水平,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已经达到或接近本质定义的水平,尤其在对社会概念的掌握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并形成了较为稳固的价值观念,其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的主导作用日趋明显。此时,这种信念是观念、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具有稳定性和长效性特征,在大学生做出感恩行为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因此,高校实施感恩教育不能借由直接的理论灌输,否则只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让学生滋生叛逆心理。大学生感恩教育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做到以动情为主、以说理为辅。当然,在感恩教育过程中,若想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产生积极的情感交流,并让后者拥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必须借助于相应教育情境的搭建。所谓感恩情境指的是对于在某种时空条件下可以借由其内容和意义予以辨别的特定事件,人们觉得应该履行感恩的主观信念与情形。可以说,这种感恩情境既是客观存在的感恩事件,又是经由认知主体甄别和确认的结果。教师可以选择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感恩点”作为教育内容,通过营造良好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并在学生之间相互传递,以感恩之情密切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联系的情感纽带。[2]这种感恩教育情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进而激发其感恩情绪和情感的生成。以此为基础,高校感恩教育的过程是主体构建感恩环境、感恩情景的过程,实现了情境性和情感性的统一,因此可以催发情感亲和力,真正能够让学生内化于心,进而外化于行。

3.生成社会责任感。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而责任心则是人之社会性的基本构成要素。人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也无法脱卸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个人若想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不能脱离国家和社会的支持。当社会共同体得到改观后,生活于其中的个体才可能获得全面发展。基于此,大学生必然要生成一种真诚而稳定的社会情感和责任意识,进而外显为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既是由自身的本质决定,也是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良序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丰富,从亲友到师生再到社会,具有清晰的逻辑链条,且贴近生活实际,具有较强的现实感和实践性,可以促使学生从私己性领域走出,进入社会公共领域,生成社会责任感。大学生感恩教育虽然从属于高校道德教育的范畴,但与一般的德育活动存在些许差异,其开展过程是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亲身经历的过程,是身心投入和切身体验的过程。例如,走进社区、走进企业了解社情、民情,切实感受社会的发展和现实状况。同时,由于学生的感恩现象与实践活动、生活事件息息相关,因此大学生感恩教育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现实,根植于学生的生活日常,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感知、领悟。在此过程中,感恩教育发挥作用的主要心理机制是感受与体验,即在社会活动中深化感恩认识,在亲身体验中滋生情感,进而生成报恩之志和感恩之行。“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3](P119)在新时代境遇中,大学生感恩教育可以引导受教育者调整人际关系,更好地融入社会之中,从而在共同体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现实缺失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开始大规模涌入到国内,并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既给高校教育创造了融合古今中外教育思想和资源的机会,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价值信仰和道德观念的紊乱,以致在彼此冲突和并存的价值观念中迷失了方向。于是,高校的感恩教育也难以获得稳固的立足点,出现了感恩意识培养不够、感恩思想教育不足与感恩行为引导不力等问题,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漠视亲情、在学校生活中漠视恩情、在社会生活中漠视责任。

1.大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漠视亲情。大学生感恩教育一直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并开设了相关课程和活动,但依旧存在目标模糊、内容零散、方法单一、效果甚微等问题。尤其是当前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始终处于家庭生活的中心。为促进其成长,家长为子女提供了极为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氛围,并尽可能地满足其提出的各种物质方面的要求,然而这种无私的付出也产生了逆反的效果,主要表现为子女在家庭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不够重视家庭亲情,缺乏应有的感恩意识和行为。由于家庭背景、教养方式和生活经历方面的差别,独生子女在感恩意识、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层面显著弱于非独生子女。[4]加之高校未能对大学生的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进行合理的培育和引导,导致大学生的感恩品质虽然整体发展良好,但各维度之间的发展极不均衡,如感恩认知水平相对较高、感恩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相对较低,而感恩行为的缺失情况尤为显著。这说明大学生并非“冷漠自私”“不懂感恩”的群体,而是意味着亟须高校开展针对性的感恩教育。大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忽视亲情,缺乏应有的感恩情感体验和感恩行为表达,将难以建立起健康的人格,不利于身心健康有序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不知感恩现象的频发。

2.大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漠视恩情。大学生的主要生活情境是在高校场域之中,而高校开展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的。学校中的每堂课都浸润着教师的辛勤劳动,值得学生去学习并抱有感恩之情。然而,不少大学生忽略了学校的培育之恩,对学校意见很大,甚至将师生之情看作是“商品关系”。这种思维和观念直接悬置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掘空了学生的感恩认识和情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稍有不顺就会充满抱怨,甚至对教师采取过激行为,从而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这种缺乏感恩的情况也延及至同学之间的交往活动中,如部分大学生只顾自身利益而忽视友情,对同学的帮助不知感恩,甚至为了攫取利益采取卑劣手段。学校生活是大学生正式步入社会生活之前的过渡,而他们因不知感恩难以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不利于自身的社会化进程。

3.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漠视责任。国家、社会是个人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也是个人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对于大学生而言,亦是如此。国家和社会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教育条件和物质保障,也提供了诸多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学会感恩,将自身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在二者互动中相互成就。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大学生的感恩水平和亲社会行为倾向处于中等偏上水平。[5]然而,由于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社会思想的冲击,加之高校感恩教育存在感恩意识培养不够、感恩思想教育不足与感恩行为引导不力等问题,导致部分大学生将国家、社会的支持和帮助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得较为冷漠。部分大学生有意不偿还国家助学贷款、不遵守社会公德规范、不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不关心国家政治活动等。甚至部分大学生片面地看待国家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以社会的问题覆盖国家发展取得的成就,缺乏民族复兴自信,总是将自身拘囿于私人的利益领域,对国家的前途漠不关心,不懂得通过所学回报社会。部分大学生缺乏对国家、社会的感恩之情,在社会生活中情感淡薄、责任脱卸,以追逐个人利益取代社会责任。高校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教育环节,在他们成长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面对部分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的问题,高校有必要将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重新构建具有新时代属性的感恩教育实践路径。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路径

在新时代境遇下,高校进一步推进感恩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培育其感恩情感、引导其感恩行为,具有重要的个人和社会价值。因此,高校有必要从传统感恩思想切入,以思政课程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为实践载体,推进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

1.以传统感恩思想为切入点。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型的感恩文化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反而处于一种空泛的状态,于是一些高校尽管极为重视感恩教育,但具体的教育实践举措不免流于形式化、片面化,难以真正地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应该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思想为切入点,在提炼、转化的基础上为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情感寻找丰富的思想资源、建构合理的氛围。一方面,汲取传统感恩思想的理论资源。在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源自人的仁性,奠立于孝道的基础之中。“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在孔子看来,父母对子女有三恩,即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教育之恩。子女应尊敬、感恩自己的父母,报答父母的恩情。“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传统文化以孝道为仁之基点,将感恩父母之仁推及感恩兄弟姐妹之仁,并进一步推及对社会的感恩。这种传统感恩思想延展的思路——从亲友到他人,从他人到众人,不仅顺应了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而且让学生可以在历史的纵深中感受到感恩思想的厚重,从而受到熏陶并获得体验。因此,高校的感恩思想必须有效汲取传统感恩思想的资源,并浸润到大学生的生活之中,渗透到其心灵之中,让其滋生感恩意识、培养感恩情感。另一方面,对传统感恩思想进行现代转化。尽管传统感恩思想资源丰富、内蕴深刻,但毕竟距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现实较远,高校感恩教育必须要对之进行现代性转化。其一,剔除违背时代潮流的传统感恩思想,融合现代感恩思想的内涵。高校感恩教育既要培养学生孝亲敬老、尊重师长、回报社会,也要教会他们维护自身权益、尊重他人权利,调整好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其二,改变不恰当的传统感恩方式,赋予新的感恩行为表达形式。新时代的感恩不是让大学生无条件服从父母、师长的要求,而是应该根据长者的教诲反省自身、明见自我,能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合理施恩。高校应以传统感恩思想为起点,培育大学生形成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引导其感恩教师和同学,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2.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高校思政课在大学生道德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可以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理论引导。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高校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对感恩教育思想进行总结、转换,并有序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政课学习过程之中,提升大学生对感恩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具体而言,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在历史的纵深中把握传统感恩思想的演进脉络,在社会现实中理解现代感恩思想的最新变化,并将之合理渗透到课程之中,从而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不断丰富课程内容,以历史人物、社会事件和生活事实为感恩思想的载体,在教学中强化和充实感恩教育,让大学生的心灵受到冲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大学生对感恩的情感认同。[6]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意识到新媒体的重要性,以感恩教育为主题开发并运行微博、公众号,不断推送传统感恩思想和新时代感恩教育内容,借助这种新颖的教育形式走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帮助他们发现和感悟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感恩现象,引导其在面对社会不良事件时能够作出适切的价值判断,从而学会知恩、感恩、报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高校以思政课为感恩教育的主要实施渠道,还应该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感恩教育应该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主,以理论思辨为辅。思政课教师应改变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采取体验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等方法,以引发学生对感恩进行理性思考。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讨论辩论、热点评说、社会调研、实践体验,以调动学生对感恩现象的深入理解。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大学生以与父母、师长的相处过程或对社会的看法为主题,拍摄照片、短视频、微电影,将思政课中的感恩教育化平面为立体,顺应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高校感恩教育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可以有效保证自身的教育影响,从而培养大学生生成感恩意识、深化感恩认识。

第5篇:高校感恩教育范文

关键词:资助工作;感恩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在国家的全面脱贫攻坚工作中,具有针对性的切实帮扶政策使得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得到了帮助,也让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儿童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在高校教育的层面上,国家对于各类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当今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对于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主要由“奖、贷、勤、补、免”这五种方式构成,包括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勤工助学、免费师范生教育以及应征入伍服义务兵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补偿以及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诸多资助政策。大量的国家、地方和学校运作的资助项目全面覆盖了需要帮扶的困难学生群体,从经济上为这些困难家庭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让“寒门子弟”可以安心地在高校中接受教育而无后顾之忧,大庇天下寒士,做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但是这些沐浴在政府和社会无私关怀中的受资助学生群体,却时有不和谐的现象暴露在公众的视野里:受资助毕业学生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用助学金进行大额消费,瞒报、虚报家庭情况骗取助学金……在这些让人唏嘘不已的新闻背后,我们似乎可以窥见,在扶助政策不断加强,家庭困难学生不用再为学费而忧愁的今天,很多高校学生在感恩教育上却依旧赤贫如洗。

一、高校资助政策下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行为及现象

在我国强有力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下,基本上在高校中的每一名学生都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丧失求学的机会,甚至在部分地区和高校中,国家、地方、学校的补助在满足校内全部特困难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还可以有很大一部分的资助名额给予其他困难学生以一定生活上的改善。但是就在国家物质层面的扶困力度不断加强的同时,精神层面扶困的缺失,却在一些高校学生为了获得资助毫无诚信道德的行为中,被揭露在了众人的眼前。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行为伴随在资助的全过程中。首先是在贫困生的认定阶段,一部分的学生和家庭,将国家给予贫困生的补助视作了一顿“免费的午餐”,为了获得一笔对其而言的不义之财,这些学生和家庭不惜踩在法律的边缘弄虚作假,谎报、夸大家庭困难情况,通过谎言蒙蔽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一味地追求私利,甚至挤占了真正需要帮助的特困生名额。在资助对象的评选阶段,缺乏感恩意识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因为评定标准的逐年降低,较低的受助门槛使得许多学生在开具贫困生证明后便认为自己获得国家补助是理所应当的。然而当学校对其家庭随访、评定以及同学的投票后,学校将这些补助名额分配到最需要的学生手中时,部分没有得到名额的学生就开始质疑学校评定的公正性,对教师和学校产生逆反心理,更有甚者因为没有得到而心生怨恨,化身为了“农夫的蛇”在网络和一些公开的社交媒体上发表恶性言论攻击自己学校和老师同学,全然忘记了学校给予自己的教导和帮助。在完成评定后,很多学生对待助学金的态度也令人失望,在获得资助资格后有些学生就时不时地向学校“催缴”、在班级群中“哭穷”以期早日获得助学金以供其消费,全然没有感恩的态度。他们将国家为了保障学生完成学业的助学金看作了一笔理所当然的“意外之财”,在获得助学金后埋怨金额过少或者出于虚荣心,将这笔来之不易的“爱心钱”花在不合适的地方。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不良观念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外来事物的大量涌入,在社会文化日益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中,受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也在高校学生的身边悄悄地生根发芽。学生作为青年人思想观念尚未定型,很容易受到这些不良思想的诱惑,在一些网络和社会不正当的宣传中,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慢慢变得唯利是图。同时,进入高校是很多学生首次进行集体生活的体验,当看见身边同学购买了昂贵的手机、名牌球鞋、服饰箱包时,在虚荣心和社会中消费主义的驱使下,很多家庭困难学生也会不顾家庭物质条件基础,进行冲动消费跟风购买。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大学生就会将助学金、奖学金用来满足自己一时虚无的优越感。然而用来完成学业的助学金又怎能长期使得学生的虚荣心得到一次次的满足呢?当助学金无法使受助学生过上自己幻想中“优渥生活”候,学生就开始不满于助学金的金额,资助也开始变味,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更是无从谈起。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的大学生群体主要是由出生在90年代和00年代的独生子女构成,在独生子女家庭中,长辈对于子女的过度宠爱现象尤为常见,很多独生子女在家庭里唯我独尊,在于父母长辈的交往过程中长期习惯于索取而缺乏回报、感恩意识,因此产生了认知上的偏差,在离开家庭进入高校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快速建立起对于学校和社会的感恩意识。同时,很多受资助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家庭的物质条件差,同时可能伴随着家中欠债、父母失业、离异、适龄就学兄弟姐妹较多的等情况,家中长辈无法给予学生以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恰当的家庭感恩教育,因此在心理上积累了一定的自卑感或焦虑,在升入大学与来自不同家庭条件的同期学生交往过程中,更加剧了心理上的不适感,因此在获得学校和社会帮助时往往会表现得极为冷漠和敏感,也造成了部分学生在获得资助后羞于提及,也不具备感恩和回报的想法。

(三)学校感恩教育的滞后

在高校教育中,学校很少会开设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即使开设也大多局限于主题班会或者讲座的等方式,很少会同如大学生资助项目这种校园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教育缺乏实践性,很难使学生将感恩意识和诚信意识内化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同时在评选受助学生时,主要的考量方面也是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成绩,很少会将受助资格与学生是否有感恩意识和回报意愿相挂钩,使学生形成了错误的受助不需回报观念。长此以往,滞后的学校感恩教育也直接导致了学生感恩意识的淡薄和缺失。

三、在高校资助工作中提升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路径研究

受资助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提升首先要做到破除学生对于资助的错误看法出发,让学生在受资助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正确的受助观念和感恩意愿。在实践中纠正学生“受助不必回报”的想法。建立起以学生感恩意识培养为基础,学校资助制度为保障的多层次感恩教育培养体系。

(一)创新加强资助政策的规则制定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资助工作对于感恩教育的促进作用,我们要将德育工作与学生资助的每一个环节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感恩意识融入高校资助政策的规则制定中,创新和加强学生资助的评定和发放工作。首先是在资助对象的评选阶段,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高校可以为校内学生建立“学生志愿工作系统”将参加过学校各类义务工作的学生登记在系统中,并记录该生的工作时长。在资助对象评选的过程中,参考候选学生的义务工作时长,优先将资助名额给予义务劳动时长多的学生,使想要得到资助的学生形成一种受资助需要付出的意识,从而打破资助在学生眼中“免费午餐”的不良印象,资助由“天上掉馅饼”变成了学生的“劳动所得”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拿到资助后的不合理消费。同时在鼓励学生进行义务劳动的过程中,通过实践的方式也可以使学生养成感恩和回馈校园的良好习惯。其次是在补助的发放阶段,很多大额的奖学金通常会以一次性的方式发放给学生,当学生突然拿到几千或者上万元的奖学金时,往往会不知道该如何支配,学生会在短时间内感受到如同“中彩票”一般的体验,同时学校往往不会在奖学金发放完毕后对学生的用途进行跟进和监督。如果学生将这些奖学金花在了不恰当的场合,那么反而会对学生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甚至有些学生在多次得到补助之后产生了“享乐适应”的状况,当补助停止后甚至对学校和老师产生了怨恨,可谓“升米恩,斗米仇”,因此,在补助发放的阶段,学校应该要对受补助学生加强关于资金用途的教育,如发放补助前召集受补助学生开展会议,教导学生要将得到的金钱有规划地使用,不要盲目消费,鼓励学生将助、奖学金使用在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或者回馈社会、家人的事情上。通过在学生得到补助前夕打好“预防针”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获得补助的感恩意识。

(二)丰富感恩教育的方法和形式

友情链接